拨叉完整课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获得所需要的速度和扭矩,宽度为4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拨动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够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40mm的面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零件的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工序加工,又节约了材料。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加工表面精度低,不需要高度机床加工,可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而拨叉上表面加工精度虽然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工艺性较好。CA6140拨叉共有三组加工表面

(1)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

(2)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

(3)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5锥孔。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良好,考虑到零件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没有变载荷,又属间歇性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零件的形状简单,因此毛坯形状需要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花键较小,因此不可直接铸出。

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

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5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与统一基准原则。以R20mm孔为精基准。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好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0:粗、精铣后端面;

工序20:粗、精铣上顶面;

工序30:钻、扩花键底孔Φ22H12;

工序40:倒角1 X 15°;

工序50:拉内花键Φ25H7

工序60:粗、精铣18H11底槽;

工序70:钻2—M8通孔并攻丝;

工序80:钻Φ4锥孔底孔,配做;

工序90:挫圆角R3-5;

工序100:去毛刺,清洗;

工序110: 终检入库。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0:粗、精铣后端面;

工序20:钻、扩花键底孔Φ22H12;

工序30:倒角 X 15°;

工序40:粗、精铣上顶面;

工序50:粗、精铣18H11底槽;

工序60:钻2-M8通孔并攻丝;

工序70:钻Φ5锥孔;

工序80:拉内花键Φ25H7;

工序90:挫圆角;

工序100:去毛刺,清洗;

工序110:终检入库。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二把拉内花键Φ25H7放在粗、精铣18H11底槽之后,这样后面的工序50、工序60、工序70很难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造成生产率的下降。而工艺路线一把花键底孔Φ22H12钻削出来并倒角后紧接着就拉内花键Φ25H7。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很容易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夹紧,即以花键中心线进行定位、进行螺旋夹紧。此方案定位精度高,专用夹具结构简单、可靠。方案一将铣上平面放

在铣后端面后面一个工序,使两道工序可以连续在同一机床加工,使整体加工过程更方便简单

通过以上两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分析。最后确定工艺路线一为该零件的加工路线,工艺过程详见加工工艺过程卡。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分别参照《机械制造技术》表4-9,表4-1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2;《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件材料:HT200,a b GP 16.0=σ HBS HB 241~190=,铸造。

工序10:以Φ40外圆为基准,粗、精铣后端面。

1.加工条件:

加工要求:粗、精铣后端面,尺寸保证80mm 。

机床: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选择卧式铣床X61,功率为4kw

刀具: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表选择圆柱形铣刀,材料为高速钢,

并得d=50mm ,D=22mm ,L=50mm ,Z=6.

2.计算切削用量: 工步1:粗铣

背吃刀量为mm a p 2= 进给量的确定:机床的功率4kw ,由《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表1-147选取该工序的每齿进给量为z mm f z /2.0z /m m 35.0~1.0==。

铣削速度:由《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得,选用圆柱形铣刀,其中在

6/50/=z d 的条件下选取。铣削速度为min /20m v =。有公式d

1000πr

n =

可以得到:()min /38.12750

14.3401000r n =⨯⨯=。

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