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合集下载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和理论体系,强调个人自由、政府限权和市场经济。

它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最大化,主张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以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利和财产权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一、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

当时,英国爆发了一系列政治和宗教冲突,包括英国内战和宗教改革。

这些事件推动了人们对政治权力和宗教自由的思量。

思想家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开始提出关于政府和社会契约的理论,为自由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时期。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人类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反对君主专制和教会的权威。

他们主张政府应该受到人民的授权,并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三、美国独立战争与自由主义美国独立战争是自由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将自由主义原则融入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中。

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个人权利,成为自由主义的典范。

四、19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潮19世纪是自由主义思潮的高峰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变革,自由主义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主张个人自由的最大化,并提出了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理论。

五、20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展。

19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潮与民主运动

19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潮与民主运动

19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潮与民主运动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运动在这个时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探索的焦点。

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对人权和民主的追求,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

19世纪初,欧洲大陆上各国都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人民生活在一种压抑和不自由的环境中,他们对于更大的自由和参与政治的渴望日益增加。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股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欧洲兴起。

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理念是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尊重。

自由主义主张保护私人财产权利,强调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法治的重要性。

思想家们开始认识到,只有通过尊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创造繁荣和进步。

因此,他们开始呼吁限制政府的权力,为个体创造更大的自由空间。

在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19世纪欧洲的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崛起,并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市场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大生产的推动使得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变得更加高效,人们开始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

然而,与自由主义思潮同时出现的民主运动则更加强调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的实现。

民主运动源于人们对于政治权力的渴望,他们不满于封建统治和専制政权,开始要求更多的民主参与权利。

他们呼吁实行普选制度、建立代议制政府,并为维护人权和言论自由而努力。

在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运动相互促进和影响。

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民主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民主运动则成为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现实中的体现。

自由主义的思想宣传和民主运动的实践相互呼应,使得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开始发生深刻的转变。

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运动的产物。

例如,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们通过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推翻了封建制度,实践了民主政治的理念。

这场革命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

在欧洲各国,自由主义者和民主运动的领袖们不仅通过文字和演讲传播自己的理念,还组织起民主团体和政治组织,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自由主义思潮作为西方的主流思想,自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陆续传入中国,不仅在上世纪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其中,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和起源归功于多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在此,我重点介绍几位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

标签: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含义(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内涵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哲学自由主义。

所谓政治自由主义,就是指全体社会的全体公民都拥有政治生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所谓经济自由主义,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对市场经济较少的干预和控制;所谓社会自由主义,关注社会正义,对社会弱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所谓哲学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宣扬个人之上的观点。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特征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四大特征:个体主义、平等主义、普同主义、淑世主义。

所谓个体主义,即是宣扬个人独立性格和个人之上,主张发挥个人自由平等的天性。

所谓平等主义,即是每个人生而平等,平等的享有各项权利。

所谓普同主义,即是能够应用于所有人身上的价值观或事物,强调普遍的事实能够被发现和理解;所谓淑世主义,即是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介于悲与喜、恶与善的之间的人生哲学,对待事情既不悲观也不乐观的态度。

(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核心价值近代自由主义的四大特征之一个人主义就是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他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自由、平等和民主。

这三个基本名词是近代自由主义最基本的内涵和特征。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分类(一)中国古典式自由主义中国古典式自由主义又被称为中国传统自由主义,起源于国内。

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主要代表,二者受休谟、洛克、亚当斯密和孟德斯鸠的影响最大,古典自由主义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特征,嚴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观念和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大门。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和经济理论,强调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思潮。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1. 启蒙时代和自由主义的起源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的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统治,主张人民应该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约翰·洛克,他提出了自然权利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这些思想为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古典自由主义成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主流。

亚当·斯密是古典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权、自由贸易和有限政府。

3. 自由主义的政治发展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自由主义的政治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这一时期,民主制度的兴起为自由主义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基础。

自由主义国家开始实行普选制度,推动权力分立和法治的发展。

同时,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更多的保护,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平等权利。

4. 现代自由主义的崛起20世纪后期,现代自由主义逐渐崛起。

现代自由主义强调社会正义和福利国家的角色。

约翰·罗尔斯是现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正义作为公平原则的观点,并主张政府应该通过社会政策来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现代自由主义还强调个人权利和多元文化的尊重。

5. 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自由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后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影响。

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自由市场经济成为主流经济模式。

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推动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自由主义也面临着来自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挑战。

6. 当代自由主义的争议自由主义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和影响

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和影响

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和影响概述自由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哲学思潮,追溯到18世纪欧洲启蒙时期。

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个人自由和自主权利。

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应该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提供前提条件和保障,而不是干扰或限制个人自由行动。

在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倾向。

自由主义的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或者是最具革命性的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文化,经济和政治,并且对西方和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欧洲启蒙时期,当时受到近代科学,文化和形式的影响,资产阶级逐渐崛起并且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念来代替封建主义体制。

自由主义者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权利,支持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作为代表。

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强调供求关系自动调节价格的作用。

在政治上,约翰·洛克是自由主义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他明确规定了人类的自然权利,包括自由权利、财产权利和生命权利等。

这个概念对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洛克将社会契约理论引入政治哲学中,强调政治权利来源于人民,而不是上帝。

自由主义的思想家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约翰·洛克、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弗里德里希·哈耳曼。

这些人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除了上述人物,自由主义的思想家也包括了众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哈耳曼·卡恩等,这些人的思想对经济学和社会学不同分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自由主义的经济影响自由主义强调了市场机制自由的特点,认为竞争和自由贸易可以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

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必须完全在自由不加限制的情况下运转。

国家只有在市场不能完全自由自在运行的时候才会进行干预。

例如,在达尔文的竞争原则中,竞争只是一些经济个体自私地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利益的结果。

古典自由主义思潮

古典自由主义思潮

古典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是西方的一种传统,古典自由主义是19世纪时期在欧美广泛流传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潮。

其核心是以理性为原则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正是古希腊时期所倡导的人、理性、科学、文明蕴育了自由主义的萌芽。

古典自由主义强化于中世纪,形成于近代。

它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是人本主义,哲学背景是理性精神。

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消极自由,即不受干预的绝对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起源于洛克。

洛克(英)1632-1704 代表作:《政府论》上下篇《论宗教宽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最早确立者是英国的洛克。

洛克的政治学说尽管与他同时代的斯宾诺莎及稍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一样,都是把自由作为政治学说的核心概念,但是洛克更强调现实的自由,而不是理念的自由,即洛克更重视采用何种现实的,可操作的政治制度来保障自由,而不是沉湎于崇尚自由精神的理想主义中。

因此,一方面,洛克对财产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资产阶级自由有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洛克政治学说的现实主义色彩很浓,使他在具体的政治设计中具有折中性与不彻底性。

要了解洛克自由主义政治思想,首先必须理解他的这会契约理论。

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一样,洛克也是从自然状态出发引出社会契约的结论的。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并非如霍布斯描述的那样是一种战争状态,相反,他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自由而不放任,因为有一种人人所遵守的自然法教导人们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健康。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以自然法为准绳调节彼此间的关系。

洛克认为自然法没有公共权力为后盾一样可以很好地调节人们的关系,因为自然法根源于人类的理性。

洛克虽然把自然状态说成是一种自然状态,但并不讳言其中的诸多不便,其中最大的不便就是一旦有人不受自然法的约束,而直接诉诸暴力,就会不可避免的使人们进入战争状态,如果没有共同的尊长或裁判者将会无限止地延长战争状态,从而损害全体的利益。

什么是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旨在反对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思想,提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和尊严。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主义呢?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人权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这是一段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的时期。

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言论自由、个人自由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同时反对政府的强制干涉。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应该严格遵守「不加害他人、不干涉他人行动自由」的原则,这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自由主义在人权领域的理念为人们的平等和尊严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亦是一种经济理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是自由主义的根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下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的越少,市场就越有效率。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持者通常强烈反对任何形式的市场规制或消费者保护,认为像工资不平等、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都是自由市场的正常现象,政府不应该干预。

三、政治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意义上,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公民自由,例如:选举权、提供反对意见的自由、言论自由、平等权利等。

政府只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行使权力时应当尊重和保障个人和集体的权利和自主性。

政治自由主义的核心是通过民主的手段改善和推进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保护。

结论:自由主义是以个人自由和民主原则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体系,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都非常关注的政治问题。

自由主义的理念涉及到人权、经济、政治等方面,即便是如今的世界政治形势波动不断,也无法撼动自由主义的基本观念。

虽然当前自由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但无论如何,自由主义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理念,强调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的演变。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1.1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 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实践:古希腊城邦如雅典,通过公民参预的民主制度,为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

- 罗马法律的影响:罗马法律中的个人权利和财产保护的原则,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

1.2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对自由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

- 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思想,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3 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自由主义的经典表述。

- 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主义思潮:法国大革命期间,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二、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2.1 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推动了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

2.2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哈耶克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反对政府过度干预。

-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主张自由市场决定货币供应。

2.3 全球化与自由主义经济- 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自由主义经济得以迅速传播,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加强了自由主义经济的影响力。

- 自由贸易的争议与挑战:自由贸易政策在一些国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引起了关于自由主义经济的争议。

三、自由主义与政管理念3.1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管理念- 约翰·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主张有限政府和个人权利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与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
40年代自由主义思潮兴盛的原因
自由主义在40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达到全盛,有着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国际上,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树立起现代自由主义的旗帜,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各国进步势力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等都采用了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的、带有“温和社会主义色彩”的新政策。

在理论上,1941年1月,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四大自由”的主张,认为人类应有4项基本自由,即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个人以不同形式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不虞恐惧的自由。

1944年提出的国情咨文中仍然体现了这种基本的价值观。

美国著名自由主义者华莱士在《新共和》杂志发刊词《和平、自由和充分就业》表示要继承罗斯福传统。

他们的言论为中国各种进步势力反复征引。

1947年,英法比等爱国自由的人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了一次国际自由主义大会,发表了自由主义宣言,直接鼓励了中国自由主义者。

使他们深信: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路线之外,确有完善合理的道路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国际性已经形成。

在国内,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战后应建立怎样一种社会文化秩序立刻成为思想界争论的主题。

抗日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使中国自由主义重新复苏。

要求自由的呼声日渐高涨。

一些自由主义者喊出:我们需要什么?第一,是自由!第二,是自由!第三,仍是自由!
抗战胜利后,外患不再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政府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各种限制亦陆续取消,这些都为国内自由主义思潮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各项决议,不仅被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甚至被马歇尔将军视为可赋予中国和平复兴基础之自由主义而高瞻远瞩之宪章,他们满怀希望坚持政协会议决议,争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成了中国自由主义者当然的时代。

然而内战爆发,自由之梦无望,要求自由的呼声更加强烈。

但国共两党都忙于军事,在这一夹缝中,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发展成为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

影响的较大的报纸为上海的《观察》《时与文》,南京的《世纪评论》北京的《新自由》。

当时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杂志也以争自由为号召。

国民党中的一些开明分子也大力利用和直接助长着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展。

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和三十年代相比,影响更大,范围更广。

受美国的直接推动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1946年双十节的致词和1947年1月7日马歇尔返国前夕发表的个人声明都希望中国向着自由主义发展。

其次,文化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相互交织,而以政治自由主义更为突出。

单纯从文化的角度主张自由主义的,只有张东荪等少数人,大部分自由主义者和自由主义刊物往往是文化与政治兼论。

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对共产党缺乏深入了解而无所适从。

再次,此时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最大,但也急剧分化。

内战的进步,逼迫着自由主义者在国共两党中做出抉择。

随之也走向衰落。

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即对自由主义的理解):
(一)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
大都把自由主义视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根本的人生态度。

表现之一即为提倡个人主义。

尊重个人价值,在文化上养成个人的责任心和自尊心,在政治上意味着保持独立的立场和个人发言权。

当时
认为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加入政党,只论政而不从政。

他们的个人主义与集体安全必须求和谐,主张以大多数的幸福为前提;在经济上希望生产工具尽是不属于个人,强调个人根本是集体的成员。

(二)理性主义
人类最可宝贵的素质是理性,没有理性,社会不能安定,文化不能进步。

用理性评判当时的文化与政治。

反对武力解决问题。

和平第一,自由第二。

(三)渐进
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各方面的全盘现代化,希望人人都有现代化的头脑。

只有现代化才能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

胡适主张和平的渐进的改革,一点一滴求进步。

(四)宽容
特别重视容忍的态度,将其视为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

文化自由主义只是一个批评的精神与一个容忍的态度。

胡适甚至讲“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没有一个学说或思想不可以容忍”,凡是言之成理都应当加以承认。

宽容意味着“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自由权利。

(五)民主要西方民主与自由、平等与自由也存在着内在冲突。

但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理念当中,自由与民主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基本上是民主至上论者。

自由主义只是达到民主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民主政治的目的。

没有自由一定不能得到民主,可是有了自由并不一定能断言就是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比自由主义更高的一种境界。

”主张“国家政策必须容许人民讨论政府进退必须由人民决定,而一切施政必须对人民负责”。

同时还将民主政治由政治领域推向经济领域,主张经济民主。

还将民主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而不单纯是一种制度。

直接紧跟罗斯福新政以来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步伐。

(六)自由
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手段、工具或条件。

认为自由是一种“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要求各种基本人权。

当然“自由不是放纵,自由仍须守法”但法律首先要保障人民的自由,且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

还把自由看作人民潜能充分发展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条件。

“没有自由的人民是没有人格人人民,没有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奴役的社会。

”特别强调政治自由。

张东荪则特别强调思想的自由。

自由“乃是立国的根本。


具体来讲:
在文化方面的主张:主张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表现在对于西方不同时期的文化应同时吸收,也表现在试图对西方不同类别的文化同样吸收。

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中的作用。

除推进知识外,还兼负维持道德提高品格之使命,是社会的中坚阶级。

特别关注言论出版自由和教育学术自由。

反对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维护教育学术的独立与自由地位。

在政治经济主张:兼采资本主义制度中之政治自由、与共党主义制度中之经济平等两大原则,调和而为一种新的主义,才能将人类引人真正的和平幸福之境。

叫“新社会主义”路线。

一般同意兼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长,主张“由政府站在全民福利的立场,对经济操有计划的干涉主义”,这种干涉包括“社会改革、防制独占、平均财富,建立直接税系统、发展国家资本等重要设施。

防止贫富悬殊,使人人都有“吃饱的权利”。

实际上就是主张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也注意生产问题。

意识到,自由平等若与生产冲突,换言之,即使生产反而降低,则决不能成功。

有人将生产列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实际上受了唯物史观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