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1)
桥梁悬臂施工法简介

桥梁悬臂施工法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建筑【摘要设备、建筑技术、建筑材料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悬臂施工法发明于50年代末,由于它具有技术含量高、设备投入少、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而且使得箱梁的应力和弯矩分布也更加合理,故悬臂施工法现已成为了各种大中桥梁建设的主要的施工工艺。
本文先简要地介绍了桥梁上部结构的几种施工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悬臂施工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悬臂施工法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桥梁施工悬臂施工法北汊大桥施工【正文】1桥梁施工方法桥梁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它要覆盖到土木、机械、气象、管理、计算机等多种科学领域,同时还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而桥梁施工的方法也种类繁多。
另外,由于现代桥梁的类型越来越多、跨径越来越大、构件生产的预制化、结构设计方法的进步和机械设备的发展,也充分促进了桥梁施工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法。
但总的来说,桥梁的施工方法可以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划分:1.1总体划分1.1.1就地浇筑法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架,这种桥梁施工方法称之为就地浇筑法。
就地浇筑法的优点是无需预制场地,而且不需要大型起吊、运输设备,梁体的主筋可不中断,桥梁整体性好。
其主要缺点是工期长,施工质量不容易控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比较大;施工中的支架、模板耗用量大,施工费用高;搭设支架影响排洪、通航,施工期间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
1.1.2预制安装法预制安装法是在预制工厂或运输方便的桥址附近设置预制场进行梁的预制工作,然后采用一定的架设方法进行安装的一种施工方法。
预制安装法施工一般是指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预制安装,它分为预制、运输和安装三部分。
预制安装法的主要特点是:1)由于是工厂化生产,构件质量容易控制,有利于确保构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并尽可能多的采用机械化施工;2)上下部结构可以平行作业,因而可缩短现场工期;3)能有效地利用劳动力,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4)由于施工速度快,可适用于紧急施工工程;5)将构件预制后由于要存放一段时间,因此在安装时已有一定龄期,可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设计参数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项目为“桥+隧”布局,整体分为桥梁段、路基段和隧道段三部分,桥梁段由北至南分别 由北引桥、北主桥、南主桥、南引桥四个部分组成 。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全景图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主桥为纵向钻石型索塔中央双索面三塔双跨组合梁斜拉桥,大桥各部分设计特点为: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线路全长10.355千米 ,桥梁段总长4.4千米,宽30.5米,大桥左汊主航道桥梁长1796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线位规划的通知》,指出南京长江第五大桥的功能 定位为为山海关—深圳公路(205国道)、上海—霍尔果斯公路(312国道)的过江通道,兼顾南京城市快速路 。
2016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11月14 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开始招标 。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通行事项
2020年12月24日14时,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通车运营,不实施收费制度
。
截至2020年12月,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全天禁止危化品运输车、非南京市籍货车、非南京市籍大客车以及南 京市籍中型(含)以上货车通行 。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科研成果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难题有:
2020年12月20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举行开通纪念跑,共邀请800名市民参加,采用折返跑形式,起终点 均为江心洲夹江隧道出口 。
价值意义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较高水准的工厂化水平、易实现的无 污染管控,较好地契合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造中大力倡导的工业化和绿色化理念,在中国桥梁工程建设中有着广 阔的运用前景,不仅可为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提供指导,还可以应用于连续梁、连续刚构乃至其他梁 式桥的桥墩中,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新华评)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胡明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摘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桥为90+3*165+90(m)的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长2172m,本文介绍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总体设计一、概述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是南京长江河段南北过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目前正顺利进行上部构造悬浇施工,计划于200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桥位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桥址所在八卦洲河道属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河道近于东西走向,桥址处河段为微弯分汊型,平面型态宽窄相间,北汊河道弯曲,长约21.7km,北汊大桥即位于北汊中段,北起大厂区张营村,南止八卦洲三道湾。
桥址处南、北岸均构筑了长江达标防洪堤,堤间距离 1287m,高程约 9.5m(黄海),主河槽宽近 1000m,北高南低,河床标高1.51~7.68m,深泓偏南,常水位时最大水深13.15m,北汊河道经多年整治、建堤,河势基本稳定。
北汊航道为扬子石化等"五大家族"专用航道,通行3000t船舶。
航道宽580~60 0m,中心位于 k14+750,桥轴线与北汊主流、航道正交,两端接线顺适均衡,总体配合良好。
2.水文北汊大桥水文计算分析成果:设计流量(300年一遇)22000m3/s设计水位 9.20m一般冲刷 4.36m局部冲刷主墩13.70m,过渡墩12.40m最大冲刷深度主墩 18.60m,过渡墩 16.76m建议施工水位 7.0m(频率1/15)3.气象南京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桥址处江面以上 28m高,百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 34.4m/s。
4.地震、地质经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桥址使用期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0825 g,场地为Ⅲ类场地土。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及设计流程一、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
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茵河建成的本多夫(Bendorf)桥,采用了悬臂浇筑法。
随着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悬臂拼装施工法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在跨度为40—200米范围内的桥梁中,连续梁桥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目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优胜方案。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近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连续梁桥有跨径90m 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跨径120m的湖南常德沅水大桥、主跨125m 的宜昌乐天溪桥、跨径154m的云南六库怒江大桥等。
下表是我国目前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我国已建成的部分主要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序号桥名主桥跨径(m)桥址1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90+165*3+90 江苏2 六库怒江大桥85+154+85 云南3 黄浦江奉浦大桥85+125*3+85 上海4 常德阮水大桥84+120*3+84 湖南5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75+120*7+75 山东6 风陵渡黄河大桥87*5+87+114*7+87 山西7 沙洋汉江大桥63+111*6+63 湖北8 珠江三桥80+110+80 广东二、生产需求状况虽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南京长江二桥

设计标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汽车超20吨,挂车120吨;路基宽33.5米,桥面宽32米(不含斜拉索锚固区)。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配备了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监控、通信、收费系统,密布光纤、通信电缆、计算机网络,设置了26台摄像机、20对紧急电话、8套车辆检测器、两套气象检测器和南北两套自动称重系统,构成了二桥敏感的“神经系统”。并设有南汊主桥景观照明,南、北汊桥公园和八卦洲服务区。[1]
北岸引线工程
南京长江二桥夕阳映照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岸引线作为南京二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雍六高速公路和经扩建的宁扬一级公路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主桥连成一体,且为104国道预留了接口。该工程北起雍六高速公路马汊河西岸,向南跨越南钢冶山铁矿专用铁路,经大厂区新华东路,跨南化公司催化剂厂人防工程及蒸汽、煤气管道及大纬路后,止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北引桥桥台。线路全长3.715公里,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桥涵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路基宽度33.5米。
南汊大桥引桥基础为钻孔桩,承台为分离式矩形承台;墩身为薄壁墩;支座为盆式橡交支座;上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下行分离、预应力采用两向群锚预应力体系。
北汊大桥工程
南京长江二桥北汊大桥雄姿
北汊大桥为五跨连续的预应力连续梁桥,主跨为90+3×165+90米连续梁桥,桥长2172米,在同类桥型中居亚洲第一。
桥梁上部结构以预应力多跨连续箱梁为主。混凝土标号为C50;下部结构为薄壁墩、钻孔灌注桩。
全线设有雍庄互通立交1处,特大桥2座,大桥3座,中桥2座,板通8道,箱涵4道,圆管涵5道。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设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大型钢铁桥梁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两层桥,被誉为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的设计与建设过程非常漫长,涉及了无数专家工程师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也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挑战。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设。
一、设计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它的总长4589.2米,跨度72米。
母线设计为连续刚桥,支座为橡胶支座和弹性液压支座结合的复合支座。
它的结构由桥塔、悬索索繩、上部广场和下部桥墩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桥塔高325.5米,是目前全球最高的钢结构塔桥。
悬索索繩总长1092.5米,由3500股直径6.36毫米的高强度套发钢丝缆绳制成。
上部广场由正上方悬索索繩间的主梁、地铁车道桥和两个步行过道桥组成,下部桥墩共21个,高40.25米。
此外,为抵抗荷载及风压,南京长江大桥主塔与桥面的角度是1.25度,使驾驶车辆在穿过桥面时会有轻微的左右摆动。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采用创新的构造法。
在建设这座大桥之前,中国的钢铁桥梁一般都使用梁式桥或悬索桥。
然而,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所在的地理环境复杂,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采用连续刚桥结构设计的单塔双层钢梁桥。
这种结构设计在桥墩数量和桥塔高度方面都比传统的悬索桥结构更加优越。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常常受到强风的威胁,而连续刚桥结构能够更好地抵御风压力和风荷载。
二、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可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建设过程中,无数工程师和工人们兢兢业业、日以继夜地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主要问题是江面范围广,水流湍急,薄弱地基问题严重,渡船和货轮来来往往,对桥梁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钢材一直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难题之一。
当时,中国尚未具备大跨度钢桥的建设经验和施工设备,并且在这个时期,国外要进口外国钢材也相当困难。
因此,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完全依靠国内厂家制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认为这是一个必要的重大决策,决定提供大量财政资金支持,提高国内钢材供应和生产和管理水平。
梁桥悬浇法施工

本文由bing2lan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现代施工技术梁桥悬浇法施工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悬臂浇筑法施工1.大跨径连续梁桥悬臂施工大跨径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悬臂施工分为:悬臂浇筑(悬浇)和悬臂拼装(悬臂施工分为:悬臂浇筑(悬浇)和悬臂拼装(悬拼)。
悬浇法是当桥墩浇筑到顶后,悬浇法是当桥墩浇筑到顶后,在墩顶安装脚手钢桁架并向两侧伸出悬臂以供垂吊挂篮,对称浇筑砼。
并向两侧伸出悬臂以供垂吊挂篮,对称浇筑砼。
悬拼法是将逐段分成预制块件进行拼装,穿束张拉,悬拼法是将逐段分成预制块件进行拼装,穿束张拉,自成悬臂。
自成悬臂。
悬臂施工适用大跨径预应力箱形截面的连续梁、悬臂施工适用大跨径预应力箱形截面的连续梁、悬臂形刚构等桥型施工,梁、T形刚构等桥型施工,对桥下的通航干扰小,充分利形刚构等桥型施工对桥下的通航干扰小,用预应力砼的抗拉和承受负弯矩的特性。
用预应力砼的抗拉和承受负弯矩的特性。
1-墩顶梁段 2-悬浇部分 3-边孔支架现浇部分 4-合拢段部分墩顶梁段悬浇部分边孔支架现浇部分合拢段部分2.悬臂浇筑法施工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时,由墩顶段(块开始,分段两侧对称浇筑。
悬浇时,由墩顶段(0#块)开始,分段两侧对称浇筑。
采用悬浇时必须考虑施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采用悬浇时必须考虑施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如0号墩号墩施工时,在桥墩两侧加设临时支承或支墩,施工时,在桥墩两侧加设临时支承或支墩,将0号块临时号块临时支承于托架两侧,临时支承采用硫磺水泥砂浆块、支承于托架两侧,临时支承采用硫磺水泥砂浆块、砂筒或砼块,以便结构体系转换时,释放临时固定设施。
砼块,以便结构体系转换时,释放临时固定设施。
挂篮是悬臂浇筑法施工的主要设备。
挂篮由主桁架、挂篮是悬臂浇筑法施工的主要设备。
挂篮由主桁架、悬吊系与平衡重、行走系统、工作平台和底模组成。
悬吊系与平衡重、行走系统、工作平台和底模组成。
桥梁工程标准化图集

虎门珠江辅航道桥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全桥总长约 2580.08m,其中主桥长 1060m,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采用钢围堰加大 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净宽 19.5m,其中分向行驶 的四个车道宽15m,两侧各设2.25m宽的非机动车道
(4)斜拉桥 斜拉桥主要由塔、主梁和斜拉钢索组成。 斜拉桥一般为双塔,有时也可采用单塔; 绝大多数桥塔是竖向的,极少数为斜立。 斜拉索可平行布置,也可以为扇形布置。 钢索一般分设在桥两边,但有时也可在中 间设单面索,如主跨为175m的广州海印大 桥,塔就设在桥宽的中间。 斜拉桥的跨度一般介于悬索桥和桁架桥 之间,通常为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布鲁克林桥(brooklyn)
(7)桁架桥
• 荷载由各杆件的轴力承担。这种桥式 一般适用于钢桥、木桥,极少用于混 凝土桥。桁架桥高一般大于梁式桥, 可用于较大跨度的桥梁。桁架桥根据 其支撑条件也可分为简支桥和连续梁 桥等。
桁架桥
竖杆 上弦杆 下弦杆
(a)
(b)
(c)华伦桁架
桁架桥
1969年我国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我国自行 设计、制造、施工,并使用国产高强钢材的现代化大型桥 梁。正桥除北岸第一孔为128m简支钢桁梁外,其余为9孔3 联,每联为3×160m的连续钢桁梁。上层为公路桥面,下 层为双线铁路。包括引桥在内,铁路桥部分全长 6772m公 路桥部分为 4589m。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显示出我国建 桥事业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是我国桥梁史上又一个 重要标志
赵州桥(安济桥)
北京17孔桥
• • • •
拱桥的三种承重方式: ①上承式拱桥 ②中承式拱桥 ③下承式拱桥
上承式拱桥
中承式拱桥
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万县长江大桥—此桥全长856.12m,主跨为420m的劲性骨 架钢筋混凝土拱桥,目前居同类桥梁之冠。万县长江大 桥矢跨比为1/5,拱上结构为14孔30m预应力简支梁,引 桥为13孔30m预应力简支T型梁(南5孔,北8孔)。桥面 连续,宽24m,设2×7.5m行车道和2×3.0m人行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1)
摘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桥为903*16590(m)的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长2172m,本文介绍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总体设计
一、概述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是南京长江河段南北过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目前正顺利进行上部构造悬浇施工,计划于XX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桥位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桥址所在八卦洲河道属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河道近于东西走向,桥址处河段为微弯分汊型,平面型态宽窄相间,北汊河道弯曲,长约,北汊大桥即位于北汊中段,北起大厂区张营村,南止八卦洲三道湾。
桥址处南、北岸均构筑了长江达标防洪堤,堤间距离1287m,高程约(黄海),主河槽宽近1000m,北高南低,河床标高~,深泓偏南,常水位时最大水深,北汊河道经多年整治、建堤,河势基本稳定。
北汊航道为扬子石化等"五大家族"专用航道,通行3000t船舶。
航道宽580~600m,中心位于k14750,桥轴线与北汊主流、航道正交,两端接线顺适均衡,总体配合
良好。
2.水文
北汊大桥水文计算分析成果:
设计流量(300年一遇)2XXm3/s
设计水位
设计流速/s
一般冲刷
局部冲刷主墩,过渡墩12.40m
最大冲刷深度主墩,过渡墩
建议施工水位(频率1/15)
3.气象
南京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桥址处江面以上28m高,百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s。
4.地震、地质
经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桥址使用期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为,场地为Ⅲ类场地土。
桥址主河槽及两岸漫滩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其厚度在河槽中约28~38m,岩性以粉细砂为主,零星分布淤泥质亚粘土、亚沙土和薄层亚粘土;两岸漫摊分布连续性较差,
厚度5m左右,以亚粘土为主,其次为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和细砂。
其下分布约lm厚的含卵砾石及砾砂直接覆盖于下伏基岩之上。
桥址区下伏基岩属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综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岩石层理发育,相变及尖灭频繁,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胶结程序不同。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二、主要技求指标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桥梁宽度32m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设计风速/s
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船舶撞击荷载顺水流方向XX0kN,横水流方向10000kN 通航净空净宽≥125m,净高18m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0.4lm(通航保证率99%)
设计洪水频率1/300
桥梁最大纵坡不大于3%
三、桥梁总体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综合考虑桥址地形、地物、水文、地质、通航,以及技
术经济、美学和结构受力要求,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施工方便可行,使用安全耐久,以期达到总体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之目的。
具体操作中,对于主桥侧重于先进性、引桥则侧重于经济往来进行桥型方案选择及桥孔布设。
2.桥型方案及总体布置
桥跨总体布置中,重点考虑下述因素:
·两岸均已建成长江南京河段达标大堤,为堤防安全,应避开大堤设墩,并留以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施工及运营期大堤安全。
·考虑北汊航道航迹及其中心位置,尽可能使主桥中心与航道中心一致,并使主桥通航桥孔覆盖航迹范围,主桥不少于两个通航孔,从利于通航和美学考虑,布置了三孔通航孔。
·尽量减少深水基础,以缩短工期、节省投资。
·主桥边中跨比大小,既考虑结构合理受力,也考虑方便施工。
考虑到一座大跨经PC连续梁或连续刚构在边路近边支点梁段裂缝的经验教训,本桥主桥设计中,适当减小了边孔跨径,降低边、中跨径比,以期尽量减小边跨主拉应力,避免裂缝产生,并有利于施工。
·桥址下伏基岩埋深不大,岩面平整。
·漫滩中引桥适当采用稍大的跨径,这一跨径应能跨越
两岸江堤,堤内引桥则以经济跨径布设。
·按照软土路基允许最大填土高度要求,桥头路堤填土高控制在5m以内。
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在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主桥拟定了903*16590m和105+3*180+105m两种跨径组合的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和连续刚构方案进行了同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结果认为,主孔165m的布孔方案已基本覆盖了航迹范围,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且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整体性能良好,刚度大,变形小,行车舒适,断面抗扭刚度大,抗震性能好,主墩刚度相对较大,抵抗航舶撞击能力较强,全桥型线简洁大方,施工难度不大,养护维修方便,造价适度,经专家审查和交通部批准,同意北汊主桥采用主跨165m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方案。
最终北汊大桥桥跨总体布设方案为:
主桥9()+3X165m+90in=67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北引桥35m+16*30m+5*50m=733.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南引桥5*50m+17*30m+=763.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全桥长2172m。
主桥桥面标高,按两次边孔在最高通航水位以上留有通
航净高18m考虑,桥面以主桥中心对称设置2.957%的双向纵坡,并没半径16000m的凸型竖曲线,为改善大桥景观,展示大桥结构造型美感,在大桥南、北引桥分别设置了半径为8000m和4136m的平曲线。
3.主桥
(l)主梁截面形式及其构造
大跨度PC连续梁桥上部构造结构自量占设计荷载的比重,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上部结构自重、并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承载力,是其断面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桥梁结构横断面布置,将六车道桥梁布置成上、下行分离的大悬臂三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断面,用顶板的横向预应力和腹板内竖向预应力筋来解决顶板受力及主梁腹板抗剪问题,采用大吨位预应力体系及其合理布设.避免因布束增加顶、底板面积和齿板构造。
这样的三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断面,具有抗扭刚度大,截面效率高、动力性能良好等优点,并能有效地减轻上部构造自重和减小下部结构构造尺寸,节省材料。
(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