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_课件1

艺术歌曲的概念: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通称艺术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个人 的内心世界。
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德国诗人:缪勒;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歌曲《魔王》、 《野玫瑰》、 《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大 量的、优美的声乐作品,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此外还 作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等。
大合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 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 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课后总结
听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水谣 河边对口曲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女声二部合唱,混声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的概念:
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起宣 传鼓舞作用。群众歌曲的产生与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有密切的联系。 按题材内容分工人歌、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谷建芬:《绿叶对根的情意》、《滚滚长江东是 水》、《那就是我》、《二十年后再相会》。
歌曲形式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伴奏 演唱形式Biblioteka 有无伴奏均可 齐唱、轮唱、合唱
歌词
歌词与歌谱 的处理
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多为分节歌,几段歌词用 同一旋律或略作变化。
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独唱居多
多采用著名诗歌
多为通谱歌曲,每段歌词 均用不同的音乐,词曲结 合紧密。
《马赛曲》 《沁园春雪》 《共青团员之歌》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件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演唱形式: 重 唱 歌词特点: 近似口语,通俗易懂 旋律特点:简单,音域不宽, 易学唱 节奏及风格: 简洁明快,轻松洒脱
群众歌曲
是指为大众歌唱而创 作的歌曲,常在群众性活 动中演唱。
听赏《马赛曲》
演唱形式? 歌词特点? 旋律特点? 节奏及风格?
《马赛曲》(法国 里尔)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听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演唱形式? 歌词特点? 旋律特点? 节奏及风格?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张枚同)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不可或缺
适合场合 各种游行集会上齐唱或合唱 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上独唱
找找看
哪些是群众歌曲哪些是艺术歌曲?
《歌唱祖国》√
《爱我中华》√
《花非花》
《团结就是力量》√
《一二三四歌》√ 《我的太阳》
《蝶恋花 答李淑一》《黄河怨》
拓展与探究
声乐体裁的多样性与相对性
1、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通俗歌曲与美声歌曲
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
演唱形式: 独 唱 旋律节奏特点:音域宽广,起伏跌宕
节奏多变化 伴奏作用:烘托渲染气氛
艺术歌曲
原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 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作曲 技法复杂。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菩提树》
(1)缪勒简介,简单介绍《菩提树》所表现的意境:主人公苦闷的内心世界,以及憧憬理想世界却终不可得的苦闷心情。
(2)仔细欣赏《菩提树》完成表格,感受“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韵味。并结合歌词分析《菩提树》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旋律
歌词
伴奏
演唱技巧
演唱形式
歌曲内容
歌曲风格
(3)欣赏德文现场版菩提树,提供中文字幕,结合演唱与表演的欣赏感受,完成前面的表格部分问题。
《菩提树》
旋律
优美抒情
伴奏
钢琴伴奏
歌词
多采用诗歌
表现内容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演唱形式
独唱
演唱技巧
较高
歌曲结构
通谱歌
歌曲风格
忧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4)再次结合完整的中文歌词,对歌曲做赏析。判断它的分段(多段式,对比的多段式,严谨而复杂(通谱歌))
(五)拓展
(1)鉴赏几首音乐作品,试根据以上分析的依据,来判断它们是艺术歌曲还是群众歌曲
《我爱你中国》
《同一首歌》
(2)简单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在新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花非花》,导入新课,诗作与音乐与歌唱的交融展现,完美融合,即“艺术歌曲”这一声乐表现形式。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授课内容: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时: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5班课型:音乐鉴赏授课教师:张岚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初中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声乐的体裁: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课题揭示了: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将歌曲这一现代最为常见的音乐形式回归于人类艺术发展的轨迹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认真赏析古诗词与近现代诗词的相关歌曲,并通过朗读、分析、学唱等环节,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以及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听赏和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以诗歌为创作依据的声乐作品有所了解,进而加深印象。
3.情感目标: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表现内涵,体现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大合唱等不同声乐体裁的歌曲。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教师: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曲名。
(《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歌词是宋代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把诗或是诗词谱上曲,用独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这样的歌曲创作形式就叫做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一课时《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出示课件)教师:请同学们再列举几首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种体裁的声乐作品。
(《阳关三叠》、《送别》、《欢乐颂》)【课题揭示】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
二、新授课内容(一)教师讲解书上169页关于歌曲的阅读材料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国古代诗乐合一。
诗歌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的样式就是歌曲。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教学内容: 1、⾳乐欣赏:《忆秦娥·娄⼭关》 2、⾳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乐欣赏:《祝酒歌》 5、⾳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标: 1、聆听《忆秦娥·娄⼭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
感受、体验歌曲的⾳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 1、钢琴、视听⾳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乐光盘、电脑等⾳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资料:全⼭⽯《娄⼭关》,群众歌曲类⼤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乐声中⾛进教室,欣然⼊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师播放的这⾸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这⾸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对祖国河⼭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使⼈听了有⼀种发⾃⼼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
这⾸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教师引导学⽣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的。
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起。
伍彩云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是艺术歌曲?
欣赏《教我如何不想她》分小组讨论
旋 律 伴 奏 歌 词
表达 内容
优美、抒情 钢琴伴奏
刘半农的诗
对“他”的思念之情,注重表现内心世界
4
艺术歌曲盛行于欧洲,它又有什么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舒伯特的《菩提树》感受音乐中描 绘了怎样的情景?
《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以下作品说出它们的音乐体裁?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爱你,中国》
《咱们工人有力量》 《我像雪花天上来》
2015年7月28日
11
课堂回顾
对比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 旋律 歌词 伴奏 表达的内容 演唱形式
2015年7月28日
群众歌曲
雄壮、豪迈、坚定 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有无伴奏均可 政治、社会活动
感受与体验
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
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
诗歌,歌曲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
律的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 较复杂,歌曲多为独唱,对演唱技巧有 很高要求,多用钢琴伴奏。
2015年7月28日
5
艺术歌曲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那么提供给群 众演唱的歌曲又有什么特点呢 欣赏《马赛曲》 说出这首作品的创作背 景? 表 现了什么内容?演唱形式?歌曲有何特点?
义 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著名的“自由艺术家”,一 生 中大 部分时间都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全靠卖自己的 作品 为生。 年仅31岁的他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魔王》、《野玫瑰》、《鳟 鱼》、《流浪者》、《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 》以及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尤为出众的是他把诗 歌、曲调和伴奏融合在一起,使古老的德国艺术歌曲焕发出新的活力,达到一 种全新的境界,因此,他被人们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创新的方向与展望
探索新的融合方式
随着音乐技术的发展,可 以探索更多元化的融合方 式,如跨领域的合作、跨 媒介的呈现等。
拓展音乐表现力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培养跨界人才
加强音乐教育领域的跨界 合作,培养具备多种技能 和素质的音乐人才,为音 乐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历史与发展
古代
在古代,群众歌曲就已经存在,如中国古代的民歌、欧洲 中世纪的民间歌曲等。
近现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歌曲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特别是在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歌曲成 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和鼓舞士气的手段。
当代
在当代,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群众歌曲的形式和内容 也更加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民间歌曲,也有现代创作的 新民歌。
02 艺术歌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艺术歌曲是一种以诗歌和音乐相 结合,通过音乐来表现诗歌情感 和内涵的音乐体裁。
特点
艺术歌曲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价值,注重个人情感的 表达和音乐技巧的运用,歌词多 为诗歌,旋律优美、结构严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特 别是德国和奥地利,随着浪漫主义音 乐的兴起而发展壮大。
演唱技巧比较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的演唱技巧要求比较高,需要演唱者具备较好的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然、质朴的 声音传达出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要求更为精细和多样化,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能够用细腻、多变的 声音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04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融 合与创新
05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在当 代的价值与意义
高中音乐_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是高二下学期音乐的体裁第一课《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第一课时。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标题揭示了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歌曲这一现代最为常见的音乐样式,回归于人类艺术的发展轨迹中,结合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进行学习,对于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起着积极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声乐体裁的内容之一,即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这是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
所以,课堂上要多让学生聆听音乐,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情感,通过合作探究来分辨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不同的艺术特色,并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课堂中还会学唱一首群众歌曲,让学生再次体会群众歌曲的艺术特色,也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1、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感受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
2、探究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3、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得到情感升华。
【教学重难点】探究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请同学为李清照的《一剪梅》配乐朗诵,体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多媒体画面]《一剪梅》宋词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首唱起来的宋词呢?(欣赏)大家觉得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能将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回答)所以说,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其实,除了宋词可以入乐歌唱,我们中国古代很多作品都是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多媒体画面]歌曲的发展[教师语言过渡]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分辨出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并且学会了区别的方法,我们也来学唱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打开自主学习材料文件夹中的音乐,戴上耳机,学唱歌曲[学生学唱、展示成果、激情唱响][教师语言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音乐与诗歌交融中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同学们想一想,声乐体裁的划分是绝对的吗?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这首歌曲是什么体裁?[多媒体画面]聆听歌曲[学生回答] 通俗歌曲、群众歌曲、创作歌曲[教师总结]声乐体裁的多种分类方式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歌曲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二、教学重点:判断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方法:启发、视听、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歌曲《水调歌头》,讨论歌曲的名称?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但配上音乐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得畅快淋漓。
这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例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亦吟亦唱的《诗经》、东汉的《相和歌》等,到了近代,人们已经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样式就是歌曲。
2、关于歌曲体裁向学生提问:(对小学、初中知识的简单回顾)
提问:刚才大家欣赏的《水调歌头》它的歌曲体裁?
(师)独唱歌曲、抒情歌曲、通谱歌曲等。
除以上歌曲体裁外,我们今天来学
习两类不同的声乐体裁——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三)自主学习:
1、什么是群众歌曲?
2、什么是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的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
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的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亦不复杂,歌词一般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群众歌曲绝大多数是创作歌曲,也有根据民歌填词的。
群众歌曲又可按题材内容分为工人歌曲、土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演唱形式一般分为齐唱或轮唱,亦用合唱形式,有无伴奏均可。
群众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紧密相关。
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中国作曲家也写有大量的艺术歌曲,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
(四)听赏歌曲:1、《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作于1980 年。
歌曲通过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细腻描绘,充分表现了海外儿女炽热的爱国之心。
歌词清新秀丽,旋律宽广舒展、优美深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诞生在什么时期?
(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
2、《马赛曲》
《马赛曲》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作于1792年4 月,原名《莱茵军战歌》。
同年夏天,马塞市救国义勇军唱着这支歌挺进巴黎,因此改称《马赛曲》。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79 5 年正式定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诞生在什么时期?是哪国国歌?
(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
3、《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首歌创作于1980 年夏。
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音乐语言近似口语,节奏轻快、简洁。
三拍子的交替出现使节奏富有内在的变化与活力。
歌曲的风格轻快、洒脱,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的理想和抱负。
特别后面那舒展而略带俏皮的问答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充满自信、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极富情趣。
欣赏完后提问(讨论)(1)歌曲产生于哪个年代?曲作者是谁?(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互动地带:教师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第一段欢快活泼的旋律和学生共同感受体验。
(注意旋律和歌词的结合)
4、《菩提树》
《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是舒伯特182 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谬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
《菩提树》是《冬之旅》中的第五首小曲。
“艺术歌曲” 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
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是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
他首次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这种体裁成为极富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
舒伯特写了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
这两部声乐套曲都是以失意的流浪者为题材的欣赏完后提问讨论:
(1)歌曲的曲作者是谁?(2)歌曲出自于哪部声乐套曲?
(3)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
(五)巩固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有关知识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比较
听赏《和未来有约》讨论其声乐体裁
(师)群众歌曲、通俗歌曲、创作歌曲等。
由此可见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体裁,可能既是独唱歌曲,又是叙事歌曲、通谱歌曲,还是创作歌曲。
因此,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五、课后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体验和感受了两种声乐体裁 ------- 群众歌曲和艺术
歌曲,了解了它们的艺术特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我们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