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论文高晗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的论文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自建立以来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因为它的产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性,所以它就具有了一种混合多种因素的特征,可以说是一种混合的模式。
通过研究中国公务员的产生、发展过程来探讨这种混合模式的内涵,可以为它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公务员;混合模式;干部制度;官僚制度公务员制度,又称为“文官制度”,是指对各级事务官员或文职人员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退休等。
①现代公务员制度起始于西方,是在西方政治体制之下产生的文官管理制度。
它基本原则包括:职位分类、竞争性的考试录用、职位终身制、政治中立、法制管理等等,其中竞争性的考试录用、职位终身制和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原则。
②它涵盖了公务员的选拔、管理、待遇、考核、退休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了公务员的基本价值信念问题。
一、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由传统的干部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过渡的过程,受古代长期的官僚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呈现出一种既有古代官僚制度的沉淀,也有苏联式的干部管理风格,并且也包含着现代化的西方文官制度的因素的兼容性模式。
(一)从干部制度到公务员制度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上是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因此在政治上也借鉴了苏联的干部管理模式。
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专职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统称为干部。
由国家对干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每个干部都要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动和安排任用。
采取单一层级结构,按级别对干部进行管理。
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党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下实行分级分部管理体制。
将全国各行各业的干部融入单一层级式构架之中。
根据职务高低,将干部职务从上到下分为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部(省)级正职、部(省)级副职、司(厅)级正职、司(厅)级副职、处(县)级正职、处(县)级副职、科(乡)级正职、科(乡)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12个层级。
对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的思考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只有与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吸收借鉴别国的先进制度经验方法才有意义才能成功。因此,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同时,还应注意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正确处理好借鉴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或“全盘西化”,同时对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经验进行中国化的科学实践,才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入机制。公务员系统通过向社会公众招考,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更新和素质更新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政府运转效能。
1、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在增多,其文化程度逐渐呈现高学历化。同时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使得学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逐渐攀升。
结束语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只有与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吸收借鉴别国的先进制度经验方法才有意义才能成功。因此,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同时,还应注意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正确处理好借鉴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或“全盘西化”,同时对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经验进行中国化的科学实践,才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只有与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吸收借鉴别国的先进制度经验方法才有意义才能成功。因此,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同时,还应注意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正确处理好借鉴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或“全盘西化”,同时对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经验进行中国化的科学实践,才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论公务员制度的范文

论公务员制度的范文咱今儿来唠唠公务员制度。
这公务员制度啊,就像一个庞大机器的运行规则,管着一群特殊的“打工人”呢。
首先呢,公务员制度给了很多人一个稳定且光荣的职业选择。
想想看啊,对于那些想要为人民服务,又渴望一份安稳工作的人来说,考公务员就像是在追一个很棒的梦想。
它的招考制度就像是一个大筛子,从众多的求职者中筛选出那些有知识、有能力、品德还不错的人。
这个考试可不容易,什么行测、申论的,就像一道道关卡,只有通过了这些,才有可能进入公务员这个大家庭。
这就保证了进入这个队伍的人,在基本素质上是比较靠谱的。
再说说公务员制度里的培训部分。
这就好比是给这些公务员们不断地充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公务员们不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政策,那怎么能给老百姓办事呢?培训就像是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知道最新的法律法规,学会怎么处理复杂的社会事务。
比如说,现在互联网发展得这么快,就会有培训教他们怎么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和群众沟通,处理网络舆情啥的。
考核制度那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就像是给公务员们的工作打分。
要是干得好呢,就有奖励,可能是晋升啦,或者是得到一些表彰。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在学校得小红花一样,有激励作用。
要是干得不好呢,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样就能保证大家都积极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能让那些混日子的人在公务员队伍里待着,毕竟拿着纳税人的钱,就得好好干活。
还有公务员的晋升制度。
这就像是一个职场里的升级打怪之路。
不过呢,它不是单纯地看谁关系硬,而是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
得看工作业绩、群众口碑、自身的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因素。
这样就使得那些真正有能力、踏实肯干的人有上升的空间。
就好比在一个公司里,你要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益,又深受同事和客户的喜欢,那你肯定能升职加薪啊,公务员的晋升也有点这个意思,只不过他们的效益是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贡献。
当然啦,公务员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时候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比如说,个别地方的考核可能会流于形式,或者晋升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冒头。
试论“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试论“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试论“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重庆行政学院陈文权从1993年10月1日,我国正式推行国家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国家机关已基本完成了“入轨”工作,县级和乡(镇)国家机关也即将完成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那么,为什么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还要提出“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呢,今年8月党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究竟怎么样“完善呢”?这就需要我们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来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强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基础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首先必须强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职位分类。
因为职位分类是现代国家人事管理的基础。
它强调人事分类必须以“事”(即工作)为中心,按照工作的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以及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分门别类列等,为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惩、晋升、培训、工资等具体管理环节提供客观依据。
从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做到因事设职、因职求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因此,我国《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
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应该说是对传统的品位分类制度的一个根本性变革,为克服因人设事、因人设职、人浮于事、冗员充斥、机构臃肿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职位分类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人事管理的基础作用末能得到有效发挥。
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各级行政组织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定位不准确,转变不彻底,导致了职能分解不科学,职位设臵极具随意性,这就无法克服机构臃肿、冗员充斥的弊端;第二,我国各级行政组织在职能分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人”的因素和品位传统。
这就大大降低了职位分类的科学含金量,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因人设事、因人设职”的问题;第三,我国各级行政组织在非领导职务的设臵上极不规范,某些地方政府仍然把设臵非领导职务作为解决干部待遇的手段,想方设法突破职数限额或变相设臵领导职位;第四,我国的职位分类至今末立法,而现行的编制法规又不健全,机构总是精简了又膨胀,人员“分流”了又“倒流”,始终是官多兵少、“十羊九牧”。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公务员法》是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考虑了社会发展和公众期望,力求完善和创新公务员制度。
本文将围绕《公务员法》的完善与创新展开论述。
首先,完善公务员选拔机制是推进公务员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的选拔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引入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包括综合评价、面试、考试、研讨等形式,注重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公务员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和效能。
其次,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公务员制度完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公务员应当根据工作实绩和表现进行奖惩,激励优秀人才积极工作,同时约束不良行为。
要充分发挥薪酬、晋升、职称评定等手段的作用,确保公务员的待遇制度公平合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外,要建立健全的道德约束机制,强调公务员的廉洁自律和职业操守,确保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廉洁与公正。
再次,创新公务员的岗位设置与职业发展路线,也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一环。
公务员的岗位设置应当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关注公共服务的创新与改进。
可以推行项目化服务,公务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入特定项目,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此外,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给予公务员更多的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另外,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体系也是推动公务员制度完善的重要方向。
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学习为指导的教育培训体系,推行分类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应当注重公务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学习,培养公务员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操守。
最后,公正公开的监督机制是公务员制度完善和创新的重要保障。
试论“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具体措施•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当前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性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国家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以期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
研究目的与方法02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定义: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公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进行录用、考核、奖惩、晋升、培训等管理的一系列制度。
特点法治化: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法律为依据,使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惩等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求公务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履行公务。
公开化: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过公开招聘、公开考核等方式,确保公务员的选拔过程透明、公正。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定义与特点010*******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府工作人员的选拔和任用问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史与发展起源自19世纪中期以来,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渐普及到其他国家,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相应的公务员制度。
发展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实行了类似的公务员制度,以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录用、管理和奖惩。
现状通过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国家公务员制度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提高效率公平公正稳定人才国家公务员制度确保了政府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了人事任用的不正之风。
国家公务员制度能够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提高政府工作的专业水平。
03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020103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简化行政流程通过减少冗余环节和优化审批流程,可以使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提高政府响应速度。
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合理性,使政府部门更加高效运转。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的完善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的完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效能发挥。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文章首先将对公务员制度及其激励机制进行概念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激励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深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也能为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概述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建立起来的。
它借鉴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有益做法,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等因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从最初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后来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再到现在的公务员法实施,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主要包括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录用、考核、职务升降、培训、奖励、惩戒、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退休、辞职辞退等制度。
这些制度相互衔接、相互配套,构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整体系。
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注重通过职务晋升、薪酬待遇、奖励表彰等手段,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也强调对公务员的考核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薪酬待遇与市场脱轨,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等。
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完善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完善的几点思考[摘要]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务员考核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推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是录用的前提,是培训、奖惩、职务升降、辞退等各项管理的依据,考核的方法是否科学,考核的结果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其他的各项管理。
政府曾投入大量精力积极致力于考核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许多问题没得到解决。
本文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含义说起,探讨了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推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含义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1994年3月8日人事部颁发),以及其他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考核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阶段性考察与评价制度。
[1]公务员考核,重点是考核公务员的工作实绩,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考核的人员包括考核者(单位领导、考核小组成员、上级主管领导、监督人员)和被考核者。
少数考核人员认为“考核年年搞,年年老一套”,考核形同虚设,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考核者情面观念重,怕得罪人的思想很深,是非观念淡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愿做“好好先生”;或者大搞远近亲疏,感情用事,以偏概全。
另一方面,被考核者不重视考核,写个人总结和述职报告时,三言两语,敷衍了事。
还有一些公务员认为只要有关系、有人情,一切都可以搞定,不是以职位要求为工作准则,而是努力与领导、同事搞好关系以期通过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高晗公事2班201329010247论文摘要: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一项历史性改革和卓有成效的创举,对于现代国家人事管理、政府管理、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公务员制度针对传统干部制度的弊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进一步细化分类,完善干部激励机制。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公务员与营利性机构关系问题。
建立富有激励的报酬制度,建立合理的录用、晋升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并在制度上鼓励公务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过近十五年的改革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己经初步确立。
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务员制度,需要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有效政府发展的具体需要,考虑中国公务员管理实践所遭遇的种种问题,积极顺应新形势,汝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务员管理体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问题、对策、完善[Abstract]: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as a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a historic reform and fruitful initiative, for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modern countries,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hinese civil service system for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cadres, to adapt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itu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o further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and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Further refine the classification, improve the cadr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servants and for-profit institu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ull incentive pay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employment, promo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and in the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spirit of the team spirit of the civil service. After nearly fifteen years of reform and improvement, the 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To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nee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n the basis of absorption of foreignadvanced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ffective government,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s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activel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Ru Zha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existing civil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maintain the vitality of the civil servants.[Key Words]:Mobile financial payment trends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笼统庞杂、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
为了改变这样一种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务员法的通过标志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形成。
中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不搞“两官分途”,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综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处于试验性阶段。
从整体角度来看,一些单项制度的改革往往因为缺少全局的配合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局部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所以,必须从全局出发,从具体问题的相互关系上来把握,进行综合性的配套改革。
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
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
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
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
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调研准备阶段(1984一1989年)主要以研究、草拟法规为工作重点。
为落实小平同志指示,198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加强干部人事立法,将干部的升迁、选拔、考核、奖惩等环节用法律规定下来。
1984年11月,中央组织部和劳动人事部开始组织力量进行相关法规的研讨起草工作。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做出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决策。
1988年3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试点运行阶段(1989一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条例的精神,从1989年初开始,首先在国务院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试点。
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试点。
试点工作的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条例的内容。
推行实施阶段(1993一1999年)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5号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之后,国务院召开会议,对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争取用三年或更多一些时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公务员制度,然后再逐步加以完善”。
同年,国务院又制定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发〔2003〕78号)作为制度推进的依据。
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自上而下积极做好推行工作。
推行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了“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方法,根据各项改革的难易程度和基础条件,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年一个突破口,逐步达到目标。
到1998年底,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工作基本到位,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中央和省、地(市)、县、乡(镇)五级政府机关基本建立,公务员制度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健全完善阶段(1999一至今)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莫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为新世纪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2003年5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