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PPT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再认识ppt课件

我国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且多被漏诊
不进行OGTT检查,新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81%和 87%漏诊
人群比例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漏 诊
20
10
0 空腹血糖 OGTT
急诊入院
漏 诊
空腹血糖 OGTT 择期入院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低减 2型糖尿病
Da-Yi Hu,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27:2573-2579.
关于诊断
建议
分级 证据水平
糖尿病的定义和诊断分类应基于糖尿病患者 日后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等级
Ⅰ
B
最好通过OGTT对高血糖症早期和无症状2型
糖尿病进行诊断,这样可同时明确患者的空
Ⅰ
B
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
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初筛时最好选用
非创伤性危险评分,并对高分者实施OGTT
Ⅰ
A
进一步筛查
40
37.5
35
30
28.3
25
22
20
15
12.2
10
5 NGT I-IFG IGT T2DM
0
NGT I-IFG(6.1mmol/L) IGT T2DM
Poster on the 1st international prediabet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congress in Berlin,April.2005
我国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且多被漏诊
空腹血糖<6.1mmol/L人群中仍有2/3血糖异常
2024版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心律失常监测与处理
心律失常类型识别
了解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如房 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以便及时 识别和处理。
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01 02 03 04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 心律失常的迹象。
非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 心律失常,可考虑采用射频消融、 起搏器植入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
01
早期识别
留意心力衰竭的早期 症状,如呼吸困难、 水肿、乏力等,以便 及时干预。
02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抑 制剂、ARB等药物,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 心功能。
03
生活方式调整
限制盐摄入,保持低 脂饮食,适当锻炼, 戒烟限酒,以改善生 活质量。
04
定期随访
定期进行心功能检查,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在运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 时调整运动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 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 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 预和药物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吸烟等是冠心 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新调脂策略课件

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统计
02
收集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生活质量的评估
03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了解调脂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
影响。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调脂治疗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冠心病和糖尿病常常同时存在, 增加了调脂治疗的难度。
个体化调脂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调脂目标
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和血脂水平,制定个体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目标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临床实践中的调脂治疗经验
坚持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调脂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 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
强化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其在冠心 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关注血脂水平波动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脂控制达标。
略。
02
调脂治疗的重要性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 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总胆固醇(TC)的
升高。
高血脂水平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的进程,增加冠心病的发生
风险。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 关,降低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冠
心病风险。
调脂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作用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疗现状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pt课件

病历资料
►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ST-T呈 缺血型改变,心率变异增高,右束支传导阻 滞。 ► 冠状动脉造影:右冠近端20-30%狭窄,中段 20-30%狭窄,远段60-70%狭窄,后降支 98%狭窄。左冠前降支近段70-80%狭窄,中 段95%狭窄。回旋支近段79-80%狭窄,远端 98%狭窄。
► 植入4枚支架后10小时,患者出现胸痛、心包
积液、心律失常,请问死亡原因是?
► 答案:血管破裂 ► 由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的患者应不应该行介入治疗???
研究背景
►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
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在 NCEP ATPⅢ当中,已明确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 危症,甚至认为2 型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4]。糖 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都 较复杂。提高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认识,并 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对此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治疗, 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病例资料
► 某男,78岁,糖尿病病程26年; ► 近2年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
近2月上述症状加重,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上 述症状,服用“速效救心丸”不易缓解,目 前无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明确诊断“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现服用“卡托普利、尼群地 平”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 右;
和弥漫性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DM患者。 ► UKPDS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主要危险 因素依次为LDL-C高、HDL-C低、高血糖、高血压、 吸烟、脂代谢紊乱。大多数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 糖尿病组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明显多于非 糖尿病组,由于糖尿病组患者构成上的特殊性,造 成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组患者重。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PPT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病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可以降低心血 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心血管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以控制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联合治疗的策略
综合评估
对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 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协同治疗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长期管理
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定 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Part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营养与运 动管理
糖尿病的营养管理
血糖波动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 性,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 并发症的风险。
心血管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影 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 血糖控制。
胰岛素分泌异常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延迟,加重糖 尿病病情。
心血管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01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高糖、高淀粉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
以控制血糖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02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糖尿病患者应多
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糖尿病冠心病的管PPT课件

非糖尿病\无心肌梗死病史 非糖尿病\有心肌梗死病史 糖尿病\无心肌梗死病史 糖尿病\有心肌梗死病史
n=1304
n=169
n=890
P
P
MI
DM
DM & MI
0
10
20
30
40
50
Haffner SM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229-234.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胰岛素出现后慢性并发症逐渐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视网膜病变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神经病变
肾脏病变
脑卒中
糖尿病足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
Steven Haffner: 象重视心肌梗死患者一样关注每一例高血糖患者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2007年欧洲心脏病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组织联合制定: 《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联合指南》
随访7年心血管发病率(%)
多数人认为,DM易患CHD可能: 合并其他CHD多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 血压、吸烟等 胰岛素抵抗 动脉硬化(AS)脂相(“脂中毒”) 血流动力学异常 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异常 高凝状态,血栓倾向
为什么糖尿病容易合并冠心病?
心脏和冠状动脉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亿
N Engl J Med 2010;362:1090-1101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极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核心环节。
目前,他汀药物是CHD合并T2DM患者调脂治疗的首选,其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其他因素控制较好地情况下,单用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指南所推荐目标后,但仍有较高的剩余风险。
对于CHD合并T2DM患者,采用不同调脂方案进一步优化血脂谱,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标签:冠心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与AS形成息息相关,目前LDL-C是血脂管理的首要关注目标,但有研究提示非HDL-C可能比LDL-C在预测AS的发展方面更有优越性,因其代表所有致AS脂蛋白颗粒中胆固醇含量,主要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LDL。
另有研究表明HDL-C是一个独立的与CHD发生负相关的指标[1],故提倡HDL-C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预测指标,尤其是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患者[2]。
除了胆固醇外,高TG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也从未中断[3]。
证据表明在CHD合并T2DM心血管事件极高危人群,巧妙的调脂方案选择,在紧盯LDL-C,全面优化血脂谱,可进一步消灭心血管残余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目前,血脂指南仍强调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无论选择何种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尤其CHD合并T2DM患者,其包括:限制胆固醇及脂肪摄入量,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及低升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同时适当添加降低总胆固醇膳食摄取鱼类ω-3鱼油的摄入;保持中等强度锻炼,调节能够保持理想体重或减轻体重[4]。
2 降胆固醇药物2.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降低ASCVD事件临床获益大小与其降低LDL-C幅度呈线性正相关。
CTTC的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明显获益,LDL平均降低 1 mmol/L,全因死亡率下降9%,心血管不良事件下降约21%。
冠心病和糖尿病ppt课件

关注糖化血红蛋白
LOGO
Page
11
LOGO 如何看第一眼就知道电影的结局,岂不很没意思!
虽然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很好地阐述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 相互伴发和促进的关系,且有部分实验也证实降低血糖能降低冠心病 患者死亡率,但血糖降得越接近正常是否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呢? The lower,The better?(这里也适用吗?)
LOGO
冠心病和糖尿病
由NordriDesign™提供
严峻的现状
(第一个2/3)
LOGO
欧洲心脏调查结果表明,高达“2/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中 国心脏调查显示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的比例已高达80%。心血管疾病是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较差。 2007年全球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达2.46亿,而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的患病率则高达3.08亿。有研究表明,我国的IGT人数已超 过6000万,位居世界首位。
Page
2
LOGO
Page
3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第一杀手
LOGO
Page
4
LOGO
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哪我们如何解决?
Page
5
LOGO
早期干预是关键 治疗中关注糖化血红蛋白 全面干预很重要
Page
6
早期是关键
LOGO
Page
7
LOGO
Page
8
第二个2/3
LOGO
Page
30
LOGO
对于NSTE-ACS患者,急性期内科治疗、是否行负荷激发试验和冠脉 造影的决策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IA)。 对于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的NSTE-ACS患者,用内乳动脉行CABG的 疗效优于PCI(IIa B)。 糖尿病单支血管病变和可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PCI是合理的。(IIa B) 总结: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或CABG在总得终点事件如死亡、非死亡心 梗、卒中等均未见差异,但PCI组血管重建率高于搭桥组。(即便使 用第二代药物支架如XIENCE、RESLOUTE结果仍类似),但是最新 的实验表明介入对于糖尿病合并多支病变的疗效在提高,如果能解决 再狭窄问题,介入治疗的优势或许将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
7
高血压性心脏病
8
胃癌
9
艾滋病
10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08
心绞痛发生率居高不下
发病率% 发病率%
欧洲:心绞痛发病率20~40/1000
美国:每年新发400 000例
65–74岁 65–74岁
10–20%
20%
10–15%
65–74岁
30%
28.3%
20%
14.1%
6公斤 ATP
心脏能量的储备极少:不足1分钟,人体 预存的ATP能量只能维持15秒,跑完一百 公尺后就全部用完
正常情况下心肌能量的生成
葡萄糖
脂肪酸
乳酸 糖酵解 丙酮酸
葡萄糖氧化 • O2利用效率更高. • ATP/02=6.4
产能途径 产能比例
能量(ATP)
无氧糖酵解 1-3%
葡萄糖有氧氧化 30-40%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代谢病
从缺血到代谢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的全面认识 心肌缺血 氧供氧耗失衡 ATP减少
灌注不足
代谢障碍
Opie. L, et al. Lancet, 1999, 353:768-769
心脏是一个需要通过代谢获得能量的器官
心脏是一个高耗能器官:心脏耗能位居所有器官之首成 人心脏收缩大约每日平均10万次,泵出血液约10吨心 脏通过能量代谢将储存在脂肪酸或葡萄糖中的化学能 转化为机械能,心脏每天需要通过代谢获得
1929年,Drury和 Szent-Gyorgyi描述了 腺苷类物质在心脏和血 管中的潜在应用
1962年,极化液首次 被用于治疗AMI
Eur Heart J Supplements ,1999 , (1) :29 Heart J ,1999 , ( suppl 1) :22 Eur Heart J ,1999 ,1 (suppl 0) :1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09, 15, 841-849
1978年,曲美他嗪上市, 用于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 70年代,磷酸肌酸\哌克昔林 可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2006年,雷诺嗪 上市,用于治疗慢 性稳定性心绞痛 2000年,乙莫克 舍被证实可能具有 改善人类心脏功能 的潜在作用
1920s~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75-84岁
36.3%
20.0%
10%
女性
男性
0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 27(11):1341-1381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dates.AHA 2011
糖尿病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导致成人失明 的首要原因1,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2004年
全球死亡原因排序 2030年
缺血性心脏病
1
脑血管病
2
下呼吸道感染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腹泻病
5
艾滋病
6
肺结核
7
气管、支气管、肺癌 8
交通意外
9
早产、低出生体重
10
缺血性心脏病
1
脑血管病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下呼吸道感染
4
交通意外
5
气管、支气管、肺癌 6
-氧化 • 比葡萄糖途径消耗更多的O2. • ATP/02=5.6
脂肪酸有氧氧化 60-70%
最早期的缺血改变是代谢变化
心脏能量的储备不足1分钟,缺血数秒钟内细胞功能即受到抑制 发作的心绞痛只是浮出水平面的冰山顶端
Opie. L, et al. Lancet, 1999, 353:768-769
心肌缺血时主要代谢改变
葡萄糖 无氧糖酵 解
乳酸பைடு நூலகம்
丙酮酸
脂肪酸
脂肪酸氧化
心肌细胞受损
能量 (ATP) 收缩功能受损
产能途径 产能比例
无氧糖酵解 5-10%
葡萄糖有氧氧化 2-5%
脂肪酸有氧氧化 80-90%
糖尿病患者 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
糖尿病时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的始动因素是高血糖,其在糖酵解和糖氧化2
个环节存在明显缺陷,导致了能量代谢底物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糖尿病时葡萄糖的利用度下降48%,糖氧化下降16%,脂肪 酸的氧化升高2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其最重要的机制是心肌细胞膜葡萄糖受体明显减少,另外,心肌代谢 底 物变化导致的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抑制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导致 糖氧化减少,进入恶性循环
卒中 心血管死亡率 和卒中风险增 加2-4倍5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死于
CV事件的风险
糖尿病肾病
为8/106
导致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的首要原因3,4
导致非创伤性下
肢截肢的首要原
因7,8
增加心脑血管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医疗负担
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Diabetes Res 1990; 13:1–11. 2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3The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J Hypertens 1993; 11:309–317. 4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5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6Gray RP & Yudkin J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mellitus.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2nd Edition, 1997. Blackwell Sciences. 7King’s Fund. Counting the cost. The real impact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London: British Diabetic Association, 1996. 8Mayfield J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糖尿病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较非糖尿病人常见且严重、治疗效果欠佳,
其原因在于FFA的β-氧化非常耗能,而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这一最佳产能 途径又受到抑制。
万爽力直接抑制脂肪酸β-氧化并且增加葡萄糖氧化
心肌代谢治疗——人类的探索历程
万爽力/雷诺嗪是目前获得欧美等多国指南推荐的代谢类药物
70年代初,发现辅酶Q10可 能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