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磁波测距讲诉

合集下载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恒定不变这一性质,利用发射器发送出的电磁波,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到,然后通过测量电磁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时间差,可以间接得出被测对象与测距设备之间的距离。

具体来说,电磁波测距可利用无线电波、雷达、激光测距等技术实现。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测距设备都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会发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经过空气传播,当遇到被测对象时,部分电磁波会被对象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到。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即是利用这部分反射的电磁波来计算距离。

当发射器发出电磁波后,通过计时器记录发射时刻,然后在接收器接收到反射的电磁波后立即停止计时,记录接收时刻。

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再结合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速),就可以推算出被测对象与测距设备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有所变化,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介质的不同对测距结果进行修正。

另外,电磁波测距还需要考虑到多路径效应、噪声干扰等因素,以提高测距精度。

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

已知:时标脉冲频率f=15 MHz,电磁波速度C=3×10E+8 m/s, 时标脉冲个数 n=100。
求: 距离 D。
D= 1/f × n×C / 2= 1000 米
测距前,电子门是关闭的,时标脉冲不能进入计数系统。 测距时,在光脉冲发射的瞬间,主脉冲把电子门打开,时标脉 冲就一个一个经过电子门进入计数系统,计数系统开始记录脉 冲数目。当回波脉冲到达时电子门关闭,计数系统停止计数, 计数系统记录下来的脉冲数目就是所测距离值。
光脉冲发射器
光电接收器


时标脉冲

振荡器
取样棱镜
脉冲法测距的工作原理框图
计数及显 示系统
t 2D nt (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D
1 2
Ct2 D
D C nt nd 2
只要选定一个d值(10m、 5m、1m),记录计数系 统的脉冲数目n,就可把 所测距离(nd)显示出 来。
式中:n为时标脉冲的个数;d=C·t/2,即在时间t内光脉冲 所走的一个单位距离。
4.1.1 调制的意义和分类
光波调制:使光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发生有规律变化的 过程。调制有调幅、调频、调相三种。激光测距仪大多用调幅。
电磁波测距仪中的光波调制是利用了某些物体在外信号的 作用下所具有的物理现象和效应(如光电效应、磁光效应,声 光效应等),其完成调制过程。激光器和调 制器是一个整体。GaAs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
4.2.1 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
的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 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 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 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电磁波测距原理

电磁波测距原理


双频测距
测尺频率、长度、精度的比较:
测尺频率 15MHz ( f ) 测尺长度 10m ( L ) 1cm 精度 1.5MHz 150kHz 15kHz 100m 1km 10km 1.5kHz 100km
1dm
1m
10m
100m
所以在测一段距离时,我们可以将两种测尺相结合 来测量,这样就能既保住精度,又能保证测程的 足够长,而且还不比去求N值。
电磁波测距的分类
•脉冲法测距 •相位法测距
•单载波测距 •双载波测距 •多载波测距
•短程测距 •中程测距 •远程测距
1
2
3
电磁波测距原理
电磁波在测线上的往返传播时间t2D ,可以 直接测定,也可以间接测定。 目前测距仪器常用的方法分为两种: 1.脉冲法测距; 2.相位法测距; 这种仪器的计时精度可达10-10s以上,从而 使测距精度提高到lcm左右,可基本满足精密 测距的要求。现今用于精密测距的测距仪多 属于这种相位式测距仪。
被测距离为: D=λ(N+△Φ/2π)
目录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 1
1 2 3
相位法测距基本原理 确定N值的方法
相位法测距基本原理
测定A、B 两点的距离 ,将相位式光电测距仪 整置于 A点(称测站),反射器整置于另一 点 B(称镜站)。测距仪发射出连续的调制光 波,调制波通过测线到达反射器,经反射后 被仪器接收器接收(如图(b))。调制波在 经过往返距离2 后,相位延迟了 。我们将 两 点之间调制光的往程和返程展开在一直线上, 用波形示意图将发射波与接收波的相位差表 示出来,如图(c)所示。
当D<λ,即d<0.5 λ时,被 测距离为

电磁波测距原理和其距离测量方式

电磁波测距原理和其距离测量方式

D

2
c f1
1 2
f2 2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 相位法
间接测尺频率 相当于测尺频率 测尺长度 精度
f1=15MHZ
15MHZ
10m
1cm
f2=0.9f1
f1-f2=1.5MHZ 100m 10cm
f3=0.99f1 f4=0.999f1 f5=0.9999f1
f1-f3=150KHZ f1-f4=15KHZ f1-f5=1.5KHZ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 相位法
u D N 0 D u N
u增大,误差大
一组测尺: 精测尺保证精度 粗测尺保证测程
频率相差大 仪器不稳定
频率相近 频率差为测尺频率
测尺频率 15MHZ 1.5MHZ 150KHZ 15KHZ 1.5KHZ 测尺长度 10m 100m 1km 10km 100km
e1
Δφ
φ1 φ
ek e2
光波测距仪的检验
▪ 周期误差
▪ 改正计算公式
D0 d d 123
d n-1 n
▪ 平V台i 法 Asin(0 i )
D0 v0 D1z V1 K Asin(0 1) D0 v0 d D2z V2 K Asin(0 2 )

D0 v0 39d D40z V40 K Asin(0 40 )
1

D1z


2
360

i
1

d

(i

1)


2

360

1

(i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8-电磁波测距原理

08-电磁波测距原理

λ
A
D
B
1 D = ( nλ + ϕ ) 2
§4.6 相位法测距
1.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设仪器发射角频率为ω的正弦波信号: 设仪器发射角频率为 的正弦波信号: 的正弦波信号
u发 = Vm sin(ωt + ϕ 0 )
式中: 为振幅, 为角频率, 为时间, 为初相位, 式中:Vm 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0为初相位, 则正弦波在发射、反射、接收时的相位分别为: 则正弦波在发射、反射、接收时的相位分别为:
以AGA-8型为代表 型为代表 的激光测距仪, 的激光测距仪,曾在我 国天文大地网和特级导 线中得到广泛应用。 线中得到广泛应用。
AGA8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
§4.3 电磁波测距
微波测距仪
用电磁波微波做为载波,可在全天候的条件下作业, 用电磁波微波做为载波,可在全天候的条件下作业,但由于 易受到微波地面反射误差的影响, 易受到微波地面反射误差的影响,测距精度一般为 (10mm+3×10-6·D) 。 × ) 改进后的CMW20型微波 型微波 改进后的 测距仪, 测距仪,减弱了地面发射误差 的影响,测距精度为 的影响, (5mm+3×10-6·D)在工程测 × ) 量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 量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
4. TAC电路及校正 TAC电路及校正
TAC电路 电路 Time Amplitude Circuit,时间幅值转换电路 , 功能 准确测定延迟时间,提高距离测量精度。 准确测定延迟时间,提高距离测量精度。 原理 将时间量的测定转换为对电压幅值的测定
§4.5 脉冲法测距
开始信号 参考信 (15MHz) ta TAC 接收信号 t2D
电磁波精密测距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l l l0
l l l0
任一长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不同,尺长会 发生变化。
lt (t t0 )l
式中: 0.0000125 / 10 C, 钢尺膨胀系数
•倾斜改正
lh d l (l 2 h 2 )1/ 2 l h 2 1/ 2 l[(1 2 ) 1] l h2 1 h4 l[(1 2 4 ) 1] 2l 8 l h2 2l
解: DAB nl q 4 30 m 9.98 m 129.98 m
DBA nl q 4 30 m 10.02 m 130.02 m
1 1 Dav ( DAB DBA ) (129.98 m 130.02 m) 130.00 m 2 2
DAB DBA 129.98 m 130.02 m 0.04 m 1 K Dav 130.00 m 130.00 m 3250
A
1
2
3
4
5
B
仪器定线:如下图
4.两点间互不通视的定线 如图4-7所示,设AB两点在山头两侧,互不通视。定 线时,甲持标杆选择靠近AB方向的①1点立标杆,① 1点要靠近A点并能看见B点。甲指挥乙将所持标杆 定在①1B直线上,标定出②1点位置,要求②1点靠近 B点,并能看见A点。然后由乙指挥甲把标杆移动到 ②1A直线上,定出①2点。这样互相指挥,逐渐趋近, 直到①点在A②直线上,②点在①B直线上为止。这 时①、②两点就在A、B直线上了。
量距记录表
工程名称:×-× ×× 钢尺型号:5#(30m) 日期:2006. 01.08 天气:晴天 量距:×××; × 记录:×××
测线
整尺 段
零尺段
总计

【优】电磁波测距概述最全PPT资料

【优】电磁波测距概述最全PPT资料

相位式(间接测定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测绘工程学院地形测量
(1)脉冲式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是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
一定频率的尖脉冲,通过测量发射的尖脉冲在待测
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f
0
t
2D
qT0
q f0
:脉冲的振荡频率
q:计数器计得的时钟
脉冲个数
计数器只能记忆整数个时钟脉冲,不 足一周期的时间被丢掉了。测距精度较 低,一般在“米”级,最好的达“分米”级。
(5) 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强光源等背景干扰。 (6) 应在大气条件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观测。
测绘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较多的是短程 红外光电测距仪。
测绘工程学院
地形测量
1.测距原理
光电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
D上 往、返传播的时间t2D,计算待测距离D:
D
1 2
ct 2 D
式中:c — 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测绘工程学院
地形测量
2.测距方法
光电测距仪按照t2D的不同测量方式 , 可分为:脉冲式(直接测定时间)
脉冲测距原理图 测绘工程学院
地形测量
(2)相位式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将发射光强调制成
正弦波的形式,通过测量正弦光波在待测距
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移来解算时间。 将返程的正弦波以棱镜站为中心对称
展开后的图形:
2N
测绘工程学院
地形测量
由于
t 2 f t2D
,所以
t 2N 2f
则: D
短低程,测 一距般仪在“—米”测级程,小最于好5的km达;“分a米—”级。固定误差,单位为mm;

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电磁波测距及其距离测量

按反射目标
漫反射目标 (非合作目标 ) 合作目标 平面反射镜 ,角反射镜 有源反射器 同频载波应答机 ,非同频载波应答机
2020年5月13日4时42分
8
控制测量学
4.2 电磁波测距仪的原理及分类
二、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电磁波测距仪精度公式
mD A BD
A: 固定误差
BD :比例误差 B : ppm 10 6
2020年5月13日4时42分
14
控制测量学
4.9 测距成果的归算
2. 周期误差改正 周期误差是指按一定的距离为周期重复出现的误差,
详细地说就是指由于测距仪光学和电子线路的光电信号窜 扰而使待测距离尾数呈现按精测尺长为周期变化的一种误 差。
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当测距精度要求较高,且振幅 值大于仪器固定误差的1/2时,应加此项改正。
4.10 误差来源及精度估计
测距精度指标
衡量仪器的测距精度,一是仪器的内部符合精度, 二是仪器的外部符合精度。
内部符合精度:指仪器对同一距离进行多次观测, 其观测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反映了仪器的测相误差以及外界大气条件的影响 外部符合精度:指用测距仪在基线上比测后,所得 到的量测值与基线比较而求得的精度指标。 每台仪器出厂时的标准精度也是外部符合精度。
当距离较远时,因受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不是直线,是一条半径为的弧线。把弧长 化为弦长的改正称为第一速度改正。
Dg
D D
k2
24 R 2
D3
2020年5月13日4时42分
17
控制测量学
4.9 测距成果的归算
第二速度改正:
电磁波传播速度随大气垂直折射率不同而有差异。实际 测距时,一般只是在测线两端测定气象元素,由此求出平 均值,代替严格意义下的测线折射率的积分平均值。由此 而产生的改正称为第二速度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m D (a 106 bD )
式中:m—D 测距中误差,单位为mm;
a — 固定误差,单位为mm; b — 比例误差系数; D — 距离,单位为km 。
例如: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
mD (5mm 510 6 D)
现用它观测一段1200m的距离,则测距精度为:
m (5mm 5 10 6 1.2km) 11mm
( 10通6 常写作ppm)
四、测距方法(补充)
电磁波测距仪按照t2D的不同测量方式, 可分为:
脉冲式(直接测定时间)
相位式(间接测定时间)
1、脉冲法测距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是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
一定频率的尖脉冲,通过测量发射的尖脉冲在待测
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t2D
qT0
q f0
f0 :脉冲的振荡频率
第二节 电磁波测距
一、概述
电磁波测距仪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 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电磁波测距仪的优点: 1、测程远、精度高。 2、受地形限制少等优点。 3、作业快、工作强度低。
红外测距仪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1、以光波作为裁波的光电测距仪 2、以微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q:计数器计得的时钟 脉冲个数
由于计数器的频率一般300MHz, 测距精度为O.5m,精度较低。
脉冲测距原理图
2、相位法测距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将发射光强调Fra bibliotek成正弦波的 形式,通过测量正弦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 相位差来间接测定时间。 将返程的正弦波以棱镜站为中心对称展开后的图形:
2N
电磁波测距仪按光源的不同又分为普通光测距 仪、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距仪。其中,普通光测 距仪早已淘汰;激光测距仪多用于远程测距;红 外测距仪则用于中、短程测距,在工程测量中应 用广泛。微波测距仪的精度低于光电测距仪,在 工程测量中应用较少。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测程可分为①短程测距仪,<5km ②中程测距仪,5~15km ③远程测距仪,>15km
返回
六、电磁波测距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1) 防止日晒雨淋,在仪器使用和运输中应注意防震。 (2) 严防阳光及强光直射物镜,以免损坏光电器件。 (3)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 测线应离开地面障碍物一定高度,避免通过发热体 和较宽水面上空,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 (5) 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强光源等背景干扰。 (6) 应在大气条件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观测。
2、相位法测距
由于 t 2 f t2D ,所以
t 2N 2f
顾及:c f
故有:D c (N )=(N+N)
2f
2 2
式中
N=
2
, 0 N 1
五、电磁波测距仪的方法
(1) 在待测距离的一端(测站点)安置经纬仪和测距仪, 经纬仪对中、整平,打开测距仪的开关,检查仪器是否 正常。 (2)在待测距离的另一端安置反射棱镜,反射棱镜对中、 整平后,使棱镜反射面朝向测距仪方向。 (3) 在测站点上用经纬仪望远镜瞄准目标棱镜中心,按 下测距仪操作面板上的测量功能键进行测量距离,显示 屏即可显示测量结果。
输入气温、气压或用有关公式计算出值后,再输入。
2、倾斜改正
有:
,由测距仪自动改正。
三、电磁波测距原理
一、测距原理
电磁波测距仪是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 传播的时间t2D,计算待测距离D:
D
1 2 ct2D
式中:c — 光波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测程及测距仪的精度:
1、测程:测距仪一次所能测的最远距离。
按测量精度可分为①Ⅰ级, m<D5mm ②Ⅱ级, 5mm ≤ mD≤10mm
③ Ⅲ级, >10mmmD
mD 为1KM测距的中误差
二、电磁波测距仪的基本结构
❖反射器
单棱镜、三棱镜反射器
❖测距仪使用——一般安装在经纬仪上使用。 1、常数设置 (1)设置棱镜常数(PRISM)。
一般:原配棱镜为零,国产棱镜多为-30mm。 (2)设置乘常数。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