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

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

其有效值为

V U 07.72

10

1==

,V U 83.224

2== ?=?-?=150,15021021??或

?=-=?6021???

3.2 已知相量2

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

?

??+=?304421234301j e j A & ?∠=???

? ??+=604232142j A &

312

2(21)(1)45A A A j j =+=++=+=∠?&&& 412

443060169016A A A j =?=?∠?+?=∠?=&&& 3.3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

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1230m I A =∠?&,A I m

?∠=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

)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

m m &&& ?∠=+-=++-=11285.453.480.1)2

251(2

253j j

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 &,电流相量为A I ?∠=305&,

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

449044305120220j I U Z =?∠=?∠?∠==&&

元件是电感,44=L ω,

H L 14.050

244

44

=?=

=

πω

3.5 有一10μF 的电容,其端电压为V )60314sin(2220?+=t u ,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 无功功率Q 和平均储能W C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解:?∠=60220U &,6

11

3183141010

c X C ω-===Ω?? A j jX U I C ?∠=-?

∠=-=

15069.0318

60220&& A t t i )150314sin(269.0)(?+= 电流超前电压90°,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Q C =-UI=-220×0.69=-152Var 2621110102200.2422

2

C W CU J -==???=

3.6 一线圈接在120V 的直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0A ,若接在220V ,50H Z 的交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2A ,求线圈的电阻R 和电感L 。

解:线圈可看作是电感L 与电阻R 的串联,对直流电,电感的感抗等于0,故电阻为

Ω===

620

120I U R 通以50Hz 的交流电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右图所示

&R

+1

I 2&

I jX R I jX I R U U U L L L

R &&&&&

&)(+=+=+= I X R U L 22+=

Ω=-=-=86)22

220()(

22

22R I U X L 8

0.02525.5314

L

X L H mH ω

==

==

3.7 在题3.7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分别为I 1=3A ,I 2=4A , (1)设Z 1=R ,Z 2=-jX C ,则电流表A 0的读数为多少?

(2)设Z 1=R ,则Z 2为何种元件、取何值时,才能使A 0的读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设Z 1=jX L ,则Z 2为何种元件时,才能使A 0的读数为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解:Z 1、Z 2并联,其上电压相同

(1)由于Z 1是电阻,Z 2是电容,所以Z 1与Z 2中的电流相

位相差90°,故总电流为A 54322=+,A 0读数为5A 。 (2)Z 1、Z 2中电流同相时,总电流最大,因此,Z 2为电阻R 2时,A 0读数最大,最大电流是7A ,且满足RI 1=R 2I 2,因此

R R I I R 4

3212==

(3)Z 1、Z 2中电流反相时,总电流最小,现Z 1为电感,则Z 2为容抗为X C 的电容时,

A 0读数最小,最小电流是1A ,且满足3X L =4X C ,因此

L C X X 4

3=

3.8 在题3.8图所示的电路中,I 1=5A ,I 2=52A ,U=220V ,R =X L ,求X C 、X L 、R 和I 。

题3.7图

R

L 2

解:由于R=X L ,故2

I &滞后?45U &,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图所示。由于I 1=I 2sin45o,所以I 1、I 2和I 构成直角三角形。U &与I &同相,且I=I 1=5A 。

Ω===

4452201I U X C ,2

442522022

2===

+I U X R L Ω===222

44

L X R

3.9 在题 3.9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1=R 2=10Ω,L=31.8mH ,C=318μF ,f=50H Z ,U=10V ,求各支路电流、总电流及电容电压。

解:X L =ωL=314×31.8×10-3=10Ω,

6

11

1031431810

C X C ω-=

==Ω?? 电路的总阻抗

Z=(R 1+jX L )||(R 2-jX C ) =

Ω=-++-+1010

101010)

1010)(1010(j j j j

设V U

?∠=010&,则 A Z U I ?∠==01&&,

A j jX R U I L ?-∠=+?∠=+=452

2101001011

&& A j jX R U I C ?∠=-?∠=-=452

2

101001022

&&

V j I jX U C C ?-∠=?∠?

-=-=4525452

2102&&

3.10 阻抗Z 1=1+j Ω,Z 2=3-j Ω并联后与Z 3=1-j0.5Ω串联。求整个电路的等效阻抗和等效导纳。若接在V 3010?∠=U

&的电源上,求各支路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等效阻抗

2

题3.9图

2

C

U &+-

Ω=-+-++-+=

+=25.0131)

3)(1(||321j j

j j j Z Z Z Z

等效导纳

S Z

Y 5.01==

接上电源后

?∠=?∠==3052

3010Z U I

&

& A j I Z Z Z I ?∠=?∠?-=+=6.1195.33054

32121

&&

A j I Z Z Z I ?∠=?∠?+=+=7577.13054

12112

&& 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所示。

3.11 在题3.11图所示的移相电路中,若C=0.318μF ,输入电压为V 314sin 241t u =,欲使

输出电压超前输入电压?30,求R 的值并求出2

U &。 解:46

11

103140.31810

C X C ω-===Ω?? 由分压公式得

1

12

10000

U j R R U jX R R U C &&&-=-= 欲使2U &超前?301

U &,复数R-j10000的辐角应为-30°,即 ?=3010000

R

arctg

Ω=Ω=?

=

k tg R 3.173103010000

4 V j U ?∠=?∠?-=30320410

310

3104

4

42

&

3.12 已知阻抗Z 1=2+j3Ω和Z 2=4+j5Ω相串联,求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和等效并联组合电路,确定各元件的值。设ω=10rad/s 。

解:Z=Z 1+Z 2=6+j8Ω,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参数为

R=6Ω,X=8Ω

电抗元件为电感,

题3.11

mH H X L L

5.250255.0314

8

====

ω

等效并联组合电路参数

S X

R R G 06.08

662

222=+=+=,Ω==7.161

G R S X

R X B 08.02

2-=+-=, 电抗元件为电感,

mH H

B L 8.390398.008

.03141

1==?==

ω

3.13 在题3.13图所示电路中,U=20V ,I 1=I 2=2A ,u 与

i 同相, 求I 、R 、X C 和X L 。

解:1I &与2I &相位相差90°,故I =,由I 1=I 2得,I &超前C

U &45°,由于U &与I &同相,而L U &垂直I &,所以L U &垂直U ,又 U &=L U &+C U &,所以U &、L

U &、C U &构成直角三角形,相量图如图所示。

V U U C 2202==,V U U L 20==,

Ω===

2102

2

202I U X C C ,Ω==2101I U R C Ω===252

220I U X L L

3.14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 3.14图所示电路中的ab

U &,已知

A I V U S

S ?∠=?∠=010,9020&&。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V V j j j j j j j U ab

?∠==?-+---=9015015052

52)20(10&& 题3.14图

S

-j X C

题3.13图

2

3.15 求题3.15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解:(a )由弥尔曼定理可得

10

1010(10100)11105

OC

j U j V j j +==--+-& 1010||(5)(1010)O Z j j j =+-=-Ω

(b )ab 端开路时,A j j I 016

6606∠=-+?

∠=

&,故

V j I j I U OC

)66()6(6-=?-+=&&& 用短路电流法求等效阻抗,电路如图所示,对大回路有:

?∠=-+066)66(I I j &&, jA I -=&,A j I I C

?∠=-=016

6&&, A j I I I C

SC )1(-=+=&&& 6661OC O SC

U j Z j I -===Ω-&&

3.16 求题3.16图所示电桥的平衡条件。 解:由电桥平衡条件公式得

)1

()1||(3

32441C j R R C j R R ωω+?=?

j10Ω10Ω

j6&题3.15图

a

b b

a

j6&a

SC

I &

33331443344

424334

444

44

11

11

111R R j C j C R C R R j R R C j R R R C C R j C j R C R j C ωωωωωωω+

+

??===+-+ ???++ 由复数运算规则得

314243

R R C R R C =+ 3

4431

C C R R ω=

ω,即4

3431C C R R =ω

3.17 题3.17图所示电路中,V U S ?∠=010&,A I S

?∠=452&,用叠加定理求I &。 解:S

U

&单独作用时 A j j U I

S

25

010555=?∠=-+='&&

S I &单独作用时,由分流公式得

5555452905555

S

j j I

I A j j ++''=?=?=∠?+-&& A j I I I

?∠=+=''+'=452222&&&

3.18 题3.18图所示电路中,I S =10A ,ω=5000rad/s ,R 1=R 2=10Ω,C=10μF ,μ=0.5,求电阻R 2中的电流I 。

解:设A I S ?∠=010&,则V j C

j U C

200110-=ω?=& 对右边一个网孔,有 12R )I I (U R I S

C &&&&-+μ-=

A

)j (.)R I U (R R I S C ?∠=+?+-?-=

+μ-+=452510

1010

102005011

21&&

3.19 题3.19图所示电路中,U=120V ,求(1

)各

题3.17图

S

I &

题3.16图

题3.18图

2

&&

3

&

支路电流及总电流;(2)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解:设V U

?∠=0120&,则 (1) A U I ∠?==

815

1&&, A j j U I ?∠==-=901212102&&, A j j U I ?-∠=-==906620

3&& 123

8126861036.9I I I I j j j A =++=+-=+=∠?&&&& 电流超前电压36.9o,电路呈容性。

(2)W UI P 960)9.36cos(10120cos =?-??==? var 720)9.36sin(10120sin -=?-??==?UI Q VA UI S 120010120=?==

8.0)9.36cos(=?-=λ

3.20 题3.20图所示电路中,V )45314sin(2220?+=t u ,A )30314sin(25?+=t i ,C=20μF ,求总电路和二端电路N 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素。

解:V U ?∠=45220&,A I ?∠=305&,?=?-?=153045?

由于电容的有功功率等于0,无功功率

var X U

Q C

C 30410203141

2206

2

2

-=??-=-

=-,

故 W cos cos UI P P N 1062155220=???=?==

var sin sin UI Q 285155220=???=?= var )(Q Q Q C N 589304285=--=-= cos150.966λ=?=,875022.Q P P N

N

N

N =+=

λ

3.21 三个负载并接在220V 的正弦电源上,其功率和电流分别为P 1=

4.4kW ,I 1=44.7A(感性),P 2=8.8kW ,I 2=50A(感性),P 3=6.6kW ,I=66A(容性)。求各负载的功率因数、

题3.20图

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及电源输出的电流。

解:设各负载的视在功率为S 1、S 2和S 3,则

44707

4422010443

11111...UI P S P =??===λ, ?==4.63447.0arccos 1?

80050

22010883

22222..UI P S P =??===

λ, ?==9.368.0arccos 2? 454066

22010663

33333..UI P S P =??===λ

负载为容性,故

?-=-=?6345403.arccos

各负载的无功功率为

var .tg P Q 31111088?=?=,var .tg P Q 32221066?=?=

var tg P Q 33331013?-=?=,

根据有功功率守恒和无功功率守恒,得:

var .Q Q Q Q 33211042?=++= W .P P P P 332110819?=++=

99302

2

.Q

P P =+=

λ,

总电流即电源电流为

A ...cos U P I 690993

022*******

=??=?=

3.22 一额定容量为10kAV ,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频率为50H Z 的交流电源,如向功率为8kW 、功率因数数为0.6的感性负载供电,电源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值?如要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需并联多大的电容?并联电容后,电源电流是多少?还可以接多少只220V ,40W 的灯泡?

解:电源额定电流为A .454522010103=?,负载电流为A ..6606

02201083

=??,超过电源额定电

流。

将负载的功率因数从0.6提高到0.95,需并联的电容容量为

F

)].(arccos tg ).(arccos tg [)

tg tg (U

P C μ=-??=

?-?ω=

5289506022031410823

02

并联电容后,电源电流为

A ...U P I 33895

022********

=??=?=

设并联电容后还可接入n 只40W 灯泡,接入n 只灯泡后的功率因数角为?,则

有功功率 8000+40n ≤104cos ? 无功功率 8000sin(arccos0.95)=104sin ? 解得

?=14.5°,n ≤42.07

故还可接42只灯泡。

3.23 有一RLC 串联电路,与10V 、50H Z 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接。已知R=5Ω,L=0.2H ,电容C 可调。今调节电容,使电路产生谐振。求(1)产生谐振时的电容值。(2)电路的品质因数。(3)谐振时的电容电压。

解:(1)由得,10LC

=

ω

F F L

C μω7.502

.03141

1

2

20=?=

=

(2)56125

2

03140..R L Q =?=ω=

(3)V ..QU U C 61251056120=?==

3.24 一个电感为0.25mH ,电阻为13.7Ω的线圈与85pF 的电容并联,求该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及谐振时的阻抗。

解:由于Ω=>>??=-71310

8510250123

.R .C L ,故谐振频率为

MHz ..LC

f 09110

8510

250321

2112

3

0=????=

π≈

--

品质因数 1257

13102501009114323

60=?????=ω=-....R L Q

谐振时,等效电导为 2

202

0L

R

R G ω+=

等效阻抗为

22222

2200201(1)13.7(1125)214R L L R R R R Q k G R R

ωω+===+=+=?+=Ω

3.25 题3.25图电路中,Ω?∠=4522Z ,电源电压为110V ,频率为50H Z ,I &与U

&同相。求:(1)各支路电流及电路的平均功率,画出相量图。(2)电容的容量C 。

解:由于Z 的阻抗角为45°,故2

I &滞后U &45°,各支路电流及电压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1)A Z U I Z 522

110||===,A I I Z 5.322

545cos =?=?=

A .I I C 53==,

W UI P P Z 3852

2

511045cos 2=?

?=?== (2)由CU I C ω=得: F F U I C C μω102110

3145

.3=?==

3.26 写出题3.26图所示电路两端的伏安关系式。

&

题3.26图

(b)

(a)Z

Z

&题3.25图

解:(a )图中,1i 与1u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线圈1的自感电压取负号,又1i 、2i 均从同名端流出,故两线圈中互感电压与自感电压符号相同。

dt di

M dt di L u 211

1--=, dt

di

M dt di L u 1222+=

(b )图中2i 与2u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线圈2中的自感电压取负号,又1i 、2i 均从同名端流入,故两线圈中互感电压与自感电压符号相同。

dt di M dt di L u 211

1+=, dt di

M dt di L u 1222--=

3.27 求题3.27图所示电路的等效阻抗。已知R 1=18Ω,Ω==121

1C

L ωω,ωL 2=10Ω,ωM=6Ω。

解:各支路电压、电流如图所示,由于1I &和2

I &一个从同名端流出,一个从同名端流入,故两线圈中互感电压与自感电压符号相反

2111I M j I L j U &&&ω-ω=,

1222I M j I L j U &&&ωω-=

又: 2

111U U R I U &&&&++= 2

21U C j I I &&&ω+= 代入数据可解得 1

118I )j (U &+= 电路的等效阻抗

Ω?∠=+==452181181

)j (I U

Z &&

3.28 求题3.28图所示电路的等效阻抗Z ab 。 解:Ω=811j Z ,Ω+=)j (Z 15522 反映阻抗

Ω+=+=ω=3

1515552222j j Z )M (Z ref

C

题3.27图

&+ -Ω

b

a

题3.28图

Ω+=++

=+=).j .(j j Z Z Z ref ab 56503

15

811

3.29 题3.29图所示电路中,R 1=R 2=10Ω, ωL 1=30Ω, ω

L 2=ωM=20Ω,V U ?∠=01001

&,求输出电压2U &和R 2的功率P 2。 解:Ω+=+=)3010(1111j L j R Z ω,

Ω+=+=)2010(2222j L j R Z ω,

Ω-=+==)168(20

1020)(2

222j j Z M Z ref

ω

A ..j j Z Z U I ref ?-∠=-++=+=9374416

83010100111

1

&&

A ....j ..j Z I M j I ?-∠=∠?∠=+?-∠?=ω=

31193340

6351015288201093744202212&& V I R U ?∠=-∠?-=-=7.1683.393.1193.310222&&

22239.315410

U P W R ===

3.30 题3.30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10:1,u S =10sin ωt,求u 2。 解:各电流、电压如图所示,其关系如下:

112u i u s +=,22100i u -=,2110u u =,1210i i -= 由此解得

2

222

21010100

51

1010

2u u )u (u )i

(u s ≈+--=+-=

tV u u s ωsin 1.02=≈

3.31 题3.31图所示电路中,如要使8Ω的负载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理想变压器的变比应为多少?

+-U 2U &+-

题3.29图

+-题3.30图

u S

Ω

2

解:8Ω负载折合至一次侧后的阻抗为8n 2Ω,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原理,当其等于50Ω时,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即有8n 2=50,故

528

50

.n ==

3.32 对称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Z=6+j8Ω,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源上,设

V U AB

?∠=0380&,求各相电流、相电压(用相量表示)。 解:线电压为380V ,相电压为220V ,各相电压为:

V U V U V U w

V U ?∠=?-∠=?-∠=90220,150220,30220&&& 各相电流为

A j Z

U I U U

?-∠=+?-∠==1.83228

630220&& A I V

?∠=-∠=9.1562210.20322&, A I W

?∠=9.3622&

3.33 对称三角形连接的三相负载Z=20+j3

4.6Ω,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源上,设V U UV

?∠=30380&,求各相电流和线电流(用相量表示)。 解:Ω?∠=+=60406.3420j Z 各相电流为

A Z

U I UV UV ?-∠=?∠?∠==

305.9604030380&

& A I VW

?-∠=1505.9&, A I WU

?∠=905.9& 各线电流为

A I I UV U ?-∠=?-∠=605.16303&& A I V

?-∠=1805.16&, A I W

?∠=605.16&

3.34 两组三相对称负载,Z 1=10Ω,星形连接,Z 2=10+j17.3Ω,三角形连接,接到相电压为220V 的三相电源上,求各负载电流和线电流。

解:设V U U ?∠=0220&,则V U UV

?∠=30380&

连接Z 1的线电流为

A Z U I U U

?∠==02211&

& 亦为Z 1中的电流。 三角形联结负载Z 2中的电流为 A j Z U I UV UV ?-∠=?∠?∠=+?∠==30196020303803.17103038022&&, 连接Z 2的线电流

A I I UV

U ?-∠=?-∠=6031930322&& 总线电流

A I I I U

U U ?-∠=?-∠+?∠=+=5.369.476031902221&&& 3.35 题3.35图所示电路是一种确定相序的仪器,叫相序指示仪,

R C

=ω1

。证明:在线电压对称的情况下,假定电容器所连接的那相为U 相,则灯泡较亮的为V 相,较暗的为W 相。

解:设电源中点为N ,负载中点为N ′,由弥尔曼定理得

?

ωωωω∠=+-=+++=+++=++++='U U W V U W V U W V U N N U j U j j U U U j RC j U U U RC j R

R C j R U R U U C j U &&&&&&&&&&&&5

22)1(2211

?<<-?=900,2135??即arctg ,由此得各电压的相量图。从图中可看出,只要

?<<900?,则W N V N U U ''>,即V 相负载电压大于W 相负载电压,因此,较亮的是V

相,较暗的是W 相。

3.36 题3.36所示电路中,三相对称电源相电压为220V ,白炽灯的额定功率为60W ,

A

C

B

题3.35图

V

W

U

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为40W ,功率因数为0.5,日光灯和白炽灯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设

V U U

?∠=0220&,求各线电流和中线电流。 解:为简便计,设中线上压降可忽略,这样,各相负载电压仍对称,故三个灯炮中的电流相等,均为

A 27.0220

60

=,因此 A I U

?∠=027.0&,A I V

?-∠=12027.0&; W 相灯泡电流

A I W ?∠='12027.0&,

日光灯中电流

A U P I W

36.05

.02040

cos =?==''?,

由于是感性负载,电流滞后W 相电压?=605.0arccos ,即

A I W

?∠=?-?∠=''6036.06012036.0 W 相线电流

A I I I W W W ?∠=?∠+?∠=''+'=3.8555.06036.012027.0&&&

中线电流

A I I I I W V U N ?∠=?∠+?∠+?-∠+?∠=++=6036.06036.012027.012027.0027.0&&&&

3.37 阻抗均为10Ω的电阻、电容、电感,分别接在三相对称电源的U 相、V 相和W 相中,电源相电压为220V ,求(1)各相电流和中线电流;(2)三相平均功率。

解:由题意知,负载是星形联结,设V U U

?∠=0220& (1) 22010

U U U I A ==∠?&&,

A j jX U I C V V ?-∠=-?-∠=-=302210

120220&& A j jX U I L W W ?∠=?∠==302210

120220&&

V U

N

W

题3.36图

()?∠+?-∠+=++=3030122W

V U N I I I I &&&& ()A j j ?∠=?+?+?-?+=06030sin 30cos 30sin 30cos 122 (2)由于电容、电感不消耗功率,故三相平均功率等于电阻的功率,即

2220 4.8410

R P P kW ===

3.38 功率为3kW ,功率因数为0.8(感性)的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在线电压为380V 的电源上,求线电流和相电流。

解:由cos l l P I ?=得 A U P I l l 68.58

.038033000cos 3=??=

=

?

3.28

P I A ==

3.39 求题3.34电路的总功率和功率因数。

解:由3.34题知,V U U

?∠=0220&时,A I U ?-∠=5.369.47&,即阻抗角为?-5.36,线电流为47.9A ,因此

总功率: cos 47.9380cos(36.5)25.4l l P U kW ?==?-?= 功率因数: 8.0)5.36cos(=?-=λ

3.40 证明:如果电压相等,输送功率相等,距离相等,线路功率损耗相等,则三相

输电线(设负载对称)的用铜量为单相输电线用铜量的3/4。

证明:设电压为U ,输送功率为P ,负载的功率因数为cos φ,距离为l ,铜的电阻率为ρ,三相输电线的截面为S ,单相输电线的截面为S ′,则三相输电线中的电流

?

?cos 3cos 3U P

U P I l l =

=, 线路功率损耗

S U l P S l

U P

R I P cu 1cos )cos 3(332

222

2

1?ρρ?

=== 单相输电线中的电流:?

cos U P

I l =

',线路功率损耗为

S U l P S l I R I P l l cu '

=''=''='2

cos 222222

2

?ρρ

现要求功率损耗相等,即:

Cu

Cu P P '=, 由此得

S S 2='

三相输电线的用铜量为3S l ,单相输电线的用铜量为Sl l S 42=',即三相输电线的用铜量为

单相输电线用铜量的3/4。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

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两大类,它属于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和 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C反向击穿特性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空穴B三价元素硼C五价元素锑 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沟道增强型MOS型 B P沟道耗尽型MOS型 C N沟道增强型MOS型 D N沟道耗尽型MOS型 E N沟道结型 F P沟道结型

. 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A 1:e、2:b、3:c B 1:c、2:e 、3:b C 1:c、2:b、3:e D 其它情况 5、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共模抑制比 B 提高输入电阻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供过载保护 6、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2-6所示振荡电路中( )发生振荡。 A 可能 B 不能 7、差模信号电压是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的值。 A 差 B 和 C 算术平均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24V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用直流电压表测得R L 的电压值约为21.6V ,问电路的现象是( )。 A 正常工作情况 B R L 开路 C C 开路 D 一个二极管和C 开路 E 一个二极管开路 F 其它情况 9、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10、设图2-10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 ) A D1导通,D2导通 B D1导通,D2截止 C D1截止,D2导通 D D1截止,D2截止 三、判断题 ( )1、温度升高后,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 )2、结型场效应管通常采用两种偏置方式,即(源极)自给偏压式和栅极分压与源极自偏相结合的偏置方式。 ( )3、共集电极电路没有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 ( )4、用电流源代替R e 后电路的差模倍数增加。 ( )5、集成运放内部第一级是差分放大电路,因此它有两个输入端。 ( )6、只有两个晶体管的类型相同(都为NPN 管或都为PNP 管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 )7、RC 桥式振荡电路只要R f≤2R 1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8、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 )9、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 ( )10、直流电源是一种电能形式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四、分析题 + + +++ +------Rb1Rb2Re1Re2 Rc RL C1Ce C1C2L 15V 8V B=50 Rf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2+4A1A2A3 A4图2-1 图2-2图2-3 图2-6 图2-4 图2-5图3-1 ++++++ ------D2R Rb1Rb2Re1 Re2 Rc RL C1 Ce C1 C2 L 15V 8V B=50 Uo Ui Rf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 +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图2-6 图2-4图2-5 图3-1

广西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答案汇总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 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 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 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 示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 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 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 自测题 一、(1)√ (2)× (3)√ (4)× (5)√ (6)× 二、(1)A (2)C (3)C (4)B (5)A C 三、U O1≈1.3V U O2=0 U O3≈-1.3V U O4≈2V U O5≈2.3V U O6≈-2V 四、U O1=6V U O2=5V 五、根据P CM =200mW 可得:U CE =40V 时I C =5mA ,U CE =30V 时I C ≈6.67mA ,U CE =20V 时I C =10mA ,U CE =10V 时I C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图略。 六、1、 V 2V mA 6.2 A μ26V C C CC CE B C b BE BB B =-====-= R I U I I R U I β U O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U CES =U BE =0.7V ,所以 Ω ≈-= == =-= k 4.45V μA 6.28mA 86.2V B BE BB b C B c CES CC C I U R I I R U I β 七、T 1:恒流区;T 2:夹断区;T 3:可变电阻区。 习题 1.1(1)A C (2)A (3)C (4)A 1.2不能。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4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t

1.5 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6 I D =(V -U D )/R = 2.6mA ,r D ≈U T /I D =10Ω,I d =U i /r D ≈1mA 。 1.7 (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1.4V 、6.7V 、8.7V 和14V 等四种稳压值。 (2)两只稳压管并联时可得0.7V 和6V 等两种稳压值。 1.8 I ZM =P ZM /U Z =25mA ,R =U Z /I DZ =0.24~1.2k Ω。 1.9 (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 ,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U O =5V 。 当U I =35V 时,U O =U Z =5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10 (1)S 闭合。 (2)。,Ω=-=Ω≈-=700)V (233)V (Dm in D m ax Dm ax D m in I U R I U R 1.11 波形如图所示。 1.12 60℃时I CBO ≈32μA 。 1.13 选用β=100、I CBO =10μA 的管子,其温度稳定性好。 1.1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典型习题解答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5sin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u i 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 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I L 5V R U U R R =?≈+ 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 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 1 —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 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交流奄伏表直流稳压电源 图1—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4、周期T和脉宽T P。幅值U、峰峰值U P-P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 U m、 1 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 P-P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U斗)。由于频率f=丄, V2 T 所以测出周期T,即可算得频率。矩形脉冲电压,可用周期T,脉宽T P和幅值Un三个参数来描述。T P与T 之比称为占空比。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检查示波器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4基本放大电路 自我检测题 一.选择和填空 1.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可选 用 A 或 C ;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B ;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应选用 B ;希望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应选用 A ;希望高频响应性能好,应选用 C 。 ( A .共射组态, B .共集组态, C.共基组态) 2.射极跟随器在连接组态方面属共集电极接法,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 ,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 3.H参数等效电路法适用低频小信号情况。 4.图解分析法适用于大信号情况。 5.在线性放大条件下,调整图选择题 5 所示电路有关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指 标的变化。 ( A .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 1)当 R c增大时,则静态电流 I CQ将 C ,电压放大倍数A v将A,输入电阻R i将C,输出电阻 R o将 A ; ( 2)当 V CC增大,则静态电流 I CQ将 A ,电压放大倍数A v将A,输入电阻R i将B,输出电阻 R o将 C 。 6.在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中,当输入电压为 1kHz 、 5mV 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波形 出现底部削平失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失真是 B 失真。 (A .截止, B.饱和, C.交越, D.频率) (2)为了消除失真,应 B 。 (A .增大R C,B.增大R b,C.减小R b,D .减小 +V CC R b Rc C2 C 1 T v o v i V CC,E.换用 β 大的管子)。R L 图选择题5 7.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_A_ ,穿透电流I CEO _A_ ,在 I B不变的情况 下b-e 结电压 V BE_ B_。 (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8.随着温度升高,三极管的共射正向输入特性曲线将 C ,输出特性曲线将 A ,输出特性曲线的间隔将 E 。 ( A .上移,B.下移, C.左移, D .右移, E.增大, F.减小, G.不变) 9.共源极放大电路的v o与 v i反相位,多作为中间级使用。 10.共漏极放大电路无电压放大作用,v o与 v i同相位。 11.共栅极放大电路v o与 v i反相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 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 卷(共 4 页)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10分)半导体器件的分析。 判断图中各电路里的二级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U ab。设图中的二级管都是理想的。 二、(10分)电路如图所示,设输入电压u i是幅值为10V的正弦波,试画出u o的波形。(设二极管D1,D2为理想二级管)。 三、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5分) 电路如图4所示,已知V CC=12V,R bl=40kΩ,R b2=20kΩ,R c=R L=2kΩ,U BE=,β=50,R e=2kΩ, U CES ≈0V。求:(1)计算静态工作点;(2)随着输入信号 i U 的增大,输出信号o U 也增大,若输出o U 波形出现失真,则首先出现的是截止失真还是饱和失真(3)计算i u A R , 和 o R。 四、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5分) 功率放大电路如图5所示,负载R L=8Ω,晶体管T1和T2的饱和压降为2V,输入u i为正弦波。求:(1)负载R L上可获得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2)此时的效率和管耗各是多少? 图4阻容耦合放大 图5 功率放大电路 u u o +V CC T1 T2 R L -V CC ++ __ (+12V) (-12V)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电流,它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有关,而与外加 电压()。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 电阻为(),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集电结()。 5、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发射结压降()。 6、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放大电路。 7、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 用()负反馈。 8、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而加上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9、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补功率放 大器。 10、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 电路。 1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2、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电 路中。 六、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 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 该管是()型。 A、( B、 C、E)B、(C、B、E)C、(E、C、B) D、(NPN) E、(PNP) 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 A、U0高 B、P0大 C、功率大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此时应该()偏置电阻。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大 E、减小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时会损坏。( × ) F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值。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6—V= V。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配有2只8脚集成电路插座和1只14脚集成电路插座。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峰值,峰值×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答:互为倒数,f=1/T,T=1/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0章习题题解

第十章直流电源 自测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直流电源是一种将正弦 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 波形变换电路。 () (2)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 换电路,它将交流能量转 换为直流能量。 () (3)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2倍。() 因此,它们的整流管的平均电流比值为2:1。() (4)若U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则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均为 2 2U。()(5)当输入电压U I和负载电流I L变化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是绝对不变的。() (6)一般情况下,开关型稳压 电路比线性稳压电路效率高。 () 解:(1)×(2)√(3) √×(4)√(5)× (6)√ 二、在图10.3.1(a)中,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为10V, 2 3T C R L (T为电网电压的周期)。测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可能的数值为 A. 14V B. 12V C. 9V D. 4.5V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正常情况U O(AV)≈; (2)电容虚焊时U O(AV) ≈; (3)负载电阻开路时U O(AV) ≈; (4)一只整流管和滤波电容同 时开路,U O(AV)≈。 解:(1)B (2)C (3)A (4)D 三、填空: 图T10.3 在图T10.3所示电路中,调整管

为 ,采样电路由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 比较放大电路由 组成, 保护电路由 组成;输出电压最小值的表达式为 ,最大值的表达式为 。 解:T 1,R 1、R 2、R 3,R 、D Z ,T 2、R c ,R 0、T 3; ) ( )(BE2Z 33 21BE2Z 32321U U R R R R U U R R R R R +++++++,。 四、在图T10.4所示稳压电路中,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为6V ,最小稳定电流I Z m i n 为5mA ,最大稳 定电流I Z ma x 为40mA ;输入电压U I 为15V ,波动范围为±10%;限流电阻R 为200Ω。 图T10.4 (1)电路是否能空载?为什么? (2)作为稳压电路的指标,负载电流I L 的范围为多少? 解:(1)由于空载时稳压管流过的最大电流 mA 40mA 5.52max Z Z ax Im max max D Z ==-= =I R U U I I R > 所以电路不能空载。 ( 2 ) 根 据 m ax L Im in m in D Z I R U U I Z --= ,负载 电流的最大值 mA 5.32m in D Im in m ax L Z =--= I R U U I Z 根 据 m in L Im ax m ax D Z I R U U I Z --= ,负载电 流的最小值 mA 5.12m ax D Im ax m in L Z =--= I R U U I Z 所以,负载电流的范围为12.5~32.5mA 。 五、在图10.5.24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 O ma x 为25V ,R 1=240Ω;W117的输出端和调整端间的电压U R =1.25V ,允许加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为3~40V 。试求解: (1)输出电压的最小值U O m i n ;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4 基本放大电路 自我检测题 一.选择和填空 1. 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可选用 A 或C ;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B ;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应选用 B ;希望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应选用 A ;希望高频响应性能好,应选用 C 。 (A .共射组态,B .共集组态,C .共基组态) 2.射极跟随器在连接组态方面属共 集电 极接法,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 ,输入电阻很 大 ,输出电阻很 小 。 3.H 参数等效电路法适用 低 频 小 信号情况。 4.图解分析法适用于 大 信号情况。 5.在线性放大条件下,调整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有关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指标的变化。 (A .增大, B .减小,C .基本不变) (1)当R c 增大时,则静态电流I CQ 将 C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C ,输出电阻R o 将 A ; (2)当V CC 增大,则静态电流I CQ 将 A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B ,输出电阻R o 将 C 。 6.在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中 ,当输入电压为1kHz 、5mV 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底部削平失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失真是 B 失真。 (A .截止,B .饱和,C .交越,D .频率) (2)为了消除失真,应 B 。 (A .增大C R ,B .增大b R ,C .减小b R ,D .减小 CC V ,E .换用β大的管子)。

R b R c +V CC C 2 C 1 R L v i v o T 图选择题5 7. 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_A_,穿透电流CEO I _A_,在I B 不变的情况下b-e 结电压V BE_B _。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8.随着温度升高,三极管的共射正向输入特性曲线将 C ,输出特性曲线将 A ,输出特性曲线的间隔将 E 。 (A .上移, B .下移,C .左移,D .右移,E .增大,F .减小,G .不变) 9.共源极放大电路的v o 与v i 反相位,多作为 中间级 使用。 10.共漏极放大电路无电压放大作用,v o 与v i 同 相位。 11.共栅极放大电路v o 与v i 反 相位。 12. 在相同负载电阻情况下,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比三极管放大电路 低 ,输入电阻 高 。 1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常用的栅压偏置电路如图选择题13所示,说明下列场效应管可以采用哪些类型的偏置电路。 (1)结型场效应管可以采用图示电路中的 b 、d ; (2)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可以采用图示中的 c 、d ; (3)耗尽型MOS 场效应管可以采用图示电路中的 a 、b 、c 、d 。 (a )DD V C 1 R g R d C 2 ( b )DD V C 1 R g R d C 2 ( c )DD V C 1 R d C 2 R s C s R g1 R g2( d ) DD V C 1 R d C 2 R g1 R g2R s C s v i v i v i v i v o v o v o v o VT VT VT VT 图选择题1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习题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答: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习题1-2假设一个二极管在50℃时的反向电流为10μA ,试问它在20℃和80℃时的反向电流大约分别为多大?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向电流大致增加一倍。 解:在2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 210 1.25A A μμ-?=在80℃时的反向电流约为:321080A A μμ?=

习题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电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αU ,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答:动态电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α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100B i A μ=80A μ60A μ40A μ20A μ0A μ0.9933.22 安全工作区

习题1-11设某三极管在20℃时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1μA ,β=30;试估算该管在50℃的I CBO 和穿透电流I CE 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当温度升高10℃时,I CBO 大约增大一倍,而每当温度升高1℃时,β大约增大1% 。解:20℃时,()131CEO CBO I I A βμ=+=50℃时,8CBO I A μ≈() () ()0 5020 011%3011%301301%39 t t ββ--=+=?+≈?+?=()13200.32CEO CBO I I A mA βμ=+==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

模拟电子技术 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教学部 2012.2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必须首先经过 传感器 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即 电信号 。 2. 信号在频域中表示的图形或曲线称为信号的 频谱 。 3. 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实现信号从 时域 到频域的变换。 4.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振幅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幅度频谱。 5.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相位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相位频谱。 6. 周期信号的频谱都由 直流分量 、基波分量 以及 无穷多项高次谐波分量 组成。 7.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 称为模拟信号。 8.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信号 称为数字信号。 9. 放大电路分为 电压放大电路 、电流放大电路、互阻放大电路 以及 互导放大电路 四类。 10.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增益 、 频率响应 和 非线性失真 等主要性能指标是衡量放大电路的标准。 11. 放大电路的增益实际上反映了 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 的能力。 12.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在工程上常用“分贝”表示,其表达式分别是 dB lg 20v A =电压增益 、dB lg 20i A =电流增益 。 1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指的是,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 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 的稳态响应。 14. 幅频响应是指 电压增益的模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15. 相频响应是指 放大电路输出与输入正弦电压信号的相位差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二、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pA 时,输出为500mV ,它的增益是多少?属于哪一类放大电路? 解: Ω105A 10V 50pA 10mV 5001011i o r ?==== -.i v A 属于互阻放大电路 三、某电唱机拾音头内阻为1MΩ,输出电压为1V (有效值),如果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扬声器上 的电压为多少?如果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一个放大电路,它的输入电阻R i =1MΩ,输出电阻R o =10Ω,电压增益为1,试求这时扬声器上的电压。该放大电路使用哪一类电路模型最方便? 解: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 扬声器上的电压V 10V 1Ω 10Ω 10V 1Ω10M Ω1Ω1056o -=?≈?+= V 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放大电路后,使用电压放大电路模型,则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赵晓磊学号:1120130376 班级:02311301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实验B 实验二:EDA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应用概述。 2. 掌握Multisim 1 3.0 软件的使用,完成对电路图的仿真测试。 二、实验电路

三、试验软件与环境 Multisim 13.0 Windows 7 (x64)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了解元件工具箱中常用的器件的调用、参数选择。 调用各类仿真仪表,掌握各类仿真仪表控制面板的功能。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不带负反馈)。 2.实验步骤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调整后Uc1 = 10V。 测定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测输入电阻Ri,其中Rs = 2kΩ。 测输出电阻Ro。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五、实验结果 1. 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断开us,Ui+端对地短路

2. 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接入us,Rs = 0 带载: 负载: 经过比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3. 测输入电阻Ri Rs = 2kΩ,RL = ∞ Ui = 1.701mV

Ri = Ui/(Us-Ui)*Rs = 11.38kΩ 4. 测输出电阻Ro Rs = 0 RL = ∞,Uo’=979.3mV RL = 4.7kΩ,Uo = 716.7mV Ro = (Uo’/Uo - 1)*R = 1.72kΩ 5.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电路最大增益49.77dB 下限截止频率fL = 75.704Hz 上限截止频率fH = 54.483kHz 六、实验收获、体会与建议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可编辑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两大类,它属于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和 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 C反向击穿特性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空穴 B三价元素硼 C五价元素锑 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沟道增强型MOS型 B P沟道耗尽型MOS型 C N沟道增强型MOS型 D N沟道耗尽型MOS型 E N沟道结型 F P沟道结型

可编辑 + + +++ +------Rb1 Rb2Re1Re2 Rc RL C1Ce C1C2L 15V 8V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 +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 图2-6 图2-4 图2-5图3-1 + + ++++ ------D2R Rb1 Rb2Re1 Re2 Rc RL C1 Ce C1 C2 L 15V 8V B=50 Ui Rf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 -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图2-6 图2-4图2-5图3-1 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A 1:e、2:b、3:c B 1:c、2:e 、3:b C 1:c、2:b、3:e D 其它情况 5、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共模抑制比 B 提高输入电阻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供过载保护 6、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2-6所示振荡电路中( )发生振荡。 A 可能 B 不能 7、差模信号电压是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的值。 A 差 B 和 C 算术平均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24V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用直流电压表测得R L 的电压值约为21.6V ,问电路的现象是( )。 A 正常工作情况 B R L 开路 C C 开路 D 一个二极管和C 开路 E 一个二极管开路 F 其它情况 9、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10、设图2-10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 ) A D1导通,D2导通 B D1导通,D2截止 C D1截止,D2导通 D D1截止,D2截止 三、判断题 ( )1、温度升高后,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 )2、结型场效应管通常采用两种偏置方式,即(源极)自给偏压式和栅极分压与源极自偏相结合的偏置方式。 ( )3、共集电极电路没有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 ( )4、用电流源代替R e 后电路的差模倍数增加。 ( )5、集成运放内部第一级是差分放大电路,因此它有两个输入端。 ( )6、只有两个晶体管的类型相同(都为NPN 管或都为PNP 管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 )7、RC 桥式振荡电路只要R f≤2R 1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8、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 )9、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 ( )10、直流电源是一种电能形式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四、分析题 电路如图所示: (1)写出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的电路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