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肺汤合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2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养阴清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研究进展_闵冬雨

养阴清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研究进展_闵冬雨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1.05.006养阴清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研究进展闵冬雨1,刘勇明1,刘悦1,张秀英1,杨永菊1,程美佳2,王鑫淼2,于骄洋2,谢思梦1,关雪峰2(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摘要:感染后咳嗽(PIC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能自行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咳嗽症状顽固、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属中医“久咳”“顽咳”病证范畴。

养阴清肺汤是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的作用,被后世广泛运用于PIC 的治疗。

近10年来临床医家应用养阴清肺汤治疗PIC 的大量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从PIC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养阴清肺汤方源与治疗PIC 临床应用概况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养阴清肺汤论治PIC 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养阴清肺汤;传统中药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05-0020-04Research Progress on 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养阴清肺汤)in Treatment of Post -Infectious CoughMIN Dongyu 1,LIU Yongming 1,LIU Yue 1,ZHANG Xiuying 1,YANG Yongju 1,CHENG Meijia 2,WANG Xinmiao 2,YU Jiaoyang 2,XIE Simeng 1,GUAN Xuefeng 2(1.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Liaoning ,China ;2.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Liaoning ,China )Abstract :Postinfectious cough (PIC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most of them can disappear spontaneously.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cough ,and even developing chronic cough ,which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hronic cough"and "persistent cough"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养阴清肺汤)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which has good effects of nourishing Yin and moistening lung ,clearing heat and removing toxicit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IC.In recent 10year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application of 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IC have been reported.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IC ,the source of 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IC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based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IC with 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Keywords :postinfectious cough ;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养阴清肺汤);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9ZX09301125);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自然基金指导项目(2019-ZD -0965)作者简介:闵冬雨(1979-),男,辽宁沈阳人,主任药师,博士,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

喉科六味汤(加味)、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

喉科六味汤(加味)、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

喉科六味汤(加味)、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喉科六味汤(加味)、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1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布地奈德雾剂鼻腔喷入,研究组71例患者使用口服加味喉科六味汤+布地奈德气雾剂鼻腔喷入,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喉科六味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加味喉科六味汤;布地奈德;疗效喉源性咳嗽较为常见是由咽喉疾病未治愈,迁延导致,其发生的诱因主要以外邪侵袭、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1]。

临床表现多为咽喉奇痒难耐,咽部存在异物感,痒即作咳,咽愈痒则加剧咳嗽,普遍呈阵发性,咳至严重时至声嘶,待痒止则咳止,病程较为漫长。

随着近几年来气候变迁,空气环境均受到严重污染,粉尘,雾霾等异味气体刺激,病毒、细菌感染,此类病例患者数量逐渐剧增[2],其病症不论男女老少,且一年四季均能发病。

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症主要采用抗生素联合注射超声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随着其疗程延长,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旨意使用口服加味喉科六味汤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咽喉喷入治疗方式,对比其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1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7±6.1)岁,病程7d~5个月,其中7d~15d患者13例,16d~30d患者27例,31d~3个月患者21例,3个月以上患者9例;研究组71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9±7.2)岁,病程7d~5个月,其中7d~15d患者11例,16d~30d患者33例,31d~3个月患者17例,3个月以上患者10例。

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70例

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70例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3 3 c a s e s( 9 4 . 2 9 %) , h i g h e r t h n a 2 5 c a s e s ( 7 1 . 4 3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 he t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nt( a P < 0 . 0 5 ) .
Q u t a n , S nj a i e L i y n; a i s a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t h e r a p y f o r l a r y n g e a l c o u g h .
[ Ke y wo r d s ] L a r y n g e a l c o u g h ; L i u w e i d e c o c t i o n ; An t i b i o t i c ;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C o n c l u s i o n : Li u we i d e c o c t i o n wa s s a f e a n d e f e c t i v e , wi t h o u t s e i r o u s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 a n d i s c o n i f r me d wi t h g o o d e fe c t s o f S h u  ̄n g
C J C M 中医临床研究 2 0 1 4年第 6卷 第 1 7期

Hale Waihona Puke 1 1 9 . 六 味 汤 治 疗 喉 源 性 咳 嗽 7 0例

治疗咽喉疾病处方用药浅谈

治疗咽喉疾病处方用药浅谈

治疗咽喉疾病处方用药浅谈(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咽喉疾病六味汤半夏厚朴汤中药养阴清肺汤咽喉病尤其是慢性咽喉病(慢喉痹)在临床上较常见,虽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其以多样的不适感觉给患者精神造成较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在这方面则有较大的优势。

笔者临证运用一些古方治疗本病积累了少许经验,现以六味汤、半夏厚朴汤、养阴清肺汤为例介绍如下。

1 六味汤本方出自清代喉科专著《喉科秘旨》,由桔梗、薄荷、荆芥、防风、僵蚕、甘草6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乳蛾、喉痹、音哑、喉风、喉痈等喉科疾病。

本方药少而精,药效专一,具有驱风散邪、利咽消肿之功效。

在临床运用中灵活加减,多能取得理想效果;另外,在治疗咽喉病中,该方多可与其他方剂合并加减使用,实为治疗咽喉疾病的基本方剂。

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病初期,风邪上犯清窍,证见咽痛、声嘶、咳嗽有痰或无痰等,检查见局部黏膜红肿不甚,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或浮滑。

根据兼证加减:声嘶者,选加木蝴蝶、蝉蜕;咽喉疼痛重者,加牛蒡子、黄芩;咳嗽者,加杏仁、前胡;痰多者,加黄芩、浙贝母等。

案例1:患者,男,25岁,因咽喉痛2 d于2005年5月10日就诊。

患者诉咽喉痛,偶有咳嗽,无痰。

检查见咽喉黏膜红但不甚,两侧扁桃体轻度充血,舌红,苔薄黄,脉浮。

诊断:急性喉痹(风热袭肺)。

治以疏风散邪、清利咽喉。

拟六味汤加减:荆芥10 g,防风10 g,桔梗10 g,薄荷6 g,僵蚕10 g,蝉蜕10 g,玄参15 g,甘草6 g,牛蒡子10 g。

每日1剂,水煎服。

3剂后复诊,诉症状基本消失,但感咽喉微干,检查咽喉黏膜无明显充血,舌红,苔薄,脉弦。

大邪已去,尚有余热。

治以滋阴清肺利咽喉。

上方去牛蒡子、蝉蜕,加南沙参、生地黄。

续服3剂而愈。

2 半夏厚朴汤本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生姜组成。

养阴清热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2例

养阴清热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2例

养阴清热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2例
宋连会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7(015)008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养阴清热利咽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阴虚肺热型的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6月中医门诊的62侧患者应用养阴清热利咽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5例,好转21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90.3%.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宋连会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002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泻白利咽汤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68例疗效观察 [J], 牛宛柯
2.宣肺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J], 刘小会
3.自拟祛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25例临床观察 [J], 梅伟英;沈春锋;韩旭东;梅文星
4.疏风清热利咽汤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喉源性)临床研究 [J], 许媛; 黎梓旺; 廖中林; 万丽玲
5.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联合自拟利咽止咳汤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的效果探讨 [J], 文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阴清肺汤合六味汤治疗慢性咽炎一例

养阴清肺汤合六味汤治疗慢性咽炎一例

养阴清肺汤合六味汤治疗慢性咽炎一例
某男,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多年,每发后经西医消炎治疗可以缓解。

此次发作已数天经治疗效果不佳,现咽喉肿痛、微干、发痒,痒则咳嗽,喉间有痰咯吐不爽,吞之不下,吐之难出,间或吐出闻之带有臭味,质稠微黄。

饮食二便睡眠均可。

肺胃津亏为本,外感风热之毒,热毒壅滞为标,当养阴润燥、解毒利咽并进,佐以疏风化痰。

生地10 麦冬10 玄参10 白芍12 甘草10 薄荷6 丹皮10 浙贝10 防风15 蝉衣6 僵蚕10 桔梗10 土牛膝15 射干10 马勃6 3剂
服用3剂后诸证减轻,继进2剂诸证消失。

按: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常以肺胃津亏为本,也有严重的可以发展为肺肾阴亏之证,但尤其以累及肺胃两经为多(丁光迪),常因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化热而诱发,按照温病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黄煌)。

本例患者咽喉肿痛为热毒壅滞,咽喉干痒是风燥之象,治疗时采取了养阴润燥与解毒利咽并用,佐以疏风化痰,标本兼顾的法则。

养阴清肺汤本为治疗肺阴亏虚,热毒壅滞之白喉的主方,属于温病的范畴,用于本病非常合拍。

既能够养阴解毒,又能够凉血散瘀,余国俊认为对于虚火喉痹之喉源性咳嗽,本方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剂,如百合固金汤等。

同时治疗喉痹不能忽视外邪,尤其是急性发作时,六味汤具有很好的疏风止痒,解毒利咽的的功效。

土牛膝有很好的清利咽喉的功效,马勃、射干也是治疗咽痛肿痛的良药。

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80例分析

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80例分析

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8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六味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益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用药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于喉源性咳嗽患者,使用六味汤治疗效果显著,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能够有效疏风祛痰、散结利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六味汤;喉源性咳嗽;不良反应喉咽性咳嗽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的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咳嗽及咽喉发痒等,主要的病位为咽喉部[1]。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严重与气候变迁的影响下,喉咽性咳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症病情缠绵,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

本组研究抽取了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六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本组研究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均符合有关“喉咽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标准,均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患者[2]。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45.8±2.1)岁;病程7d~6个月,平均病程(3.2±0.2)个月。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入选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慢性喉痹”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具体诊断标准包括:①临床症状为咳嗽、咽干、咽痒、无痰或少痰等;②讲话声音加重、遇冷环境及烟尘等刺激时,喉痒咳嗽症状加重;③发病之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史,经治疗后仍有咳嗽或加重;④经血常规及X线光胸透检查为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或粗糙,偶有肺纹理增多及增粗情况;⑤经咽喉镜检查显示咽部粘膜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4]。

《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观察》

《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观察》

《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慢喉瘖,又称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咽喉部慢性疾病。

中医认为,慢喉瘖的发病机制多与肺肾阴虚有关,因此治疗上应注重养阴润肺。

养阴润肺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养阴润肺、清热生津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慢喉瘖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共纳入XX例肺肾阴虚型慢喉瘖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润肺汤。

治疗周期为XX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评估。

三、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XX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症状缓解速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XX%,高于对照组的XX%。

2. 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

3.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养阴润肺汤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四、讨论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效果显著。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养阴润肺、清热生津的功效有关。

养阴润肺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滋补肺肾,润燥生津,从而改善患者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同时,养阴润肺汤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与常规西药相比,养阴润肺汤在治疗慢喉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养阴润肺汤能够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肺肾阴虚的病理基础。

其次,养阴润肺汤的中药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养阴润肺汤的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五、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喉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2 各组 小鼠耳廓肿胀度的 比较
表 1
扶 肝、 除风下气等治 疗作用 。冬 天天寒 地冻 , 绍兴人 自古 就
有温饮 黄酒 以活 血祛 寒 、 通 经 活络 、 抵御 寒冷 刺 激的 习惯 。
各组小 鼠耳廓肿胀度和抑 制率的 比较
黄酒还 常用 作外 伤疼痛活血 方的“ 引药” 。太 旨黄 葛槐散 为 本课题 组综 合古代医藉 及 临床应用经验 总结的药食 两 用方
4 体会
本病届 中医“ 咳嗽” 范畴 , 乃肺燥 津伤, 风痰上扰所致 。治
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 … 中“ 慢 性喉 痹” 的 标准 。① 上 呼吸道 感染 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 , 唯遗下咳嗽不愈或较前 加重 ; ② 其咳嗽特
点是 喉 头作 痒 , 不痒 不 咳 , 痒息咳止。或咳而不爽 , 少痰 , 有 时 大 声 讲
甘草甘平 , 清火解 毒 ; 僵 蚕咸 辛平 , 祛 风散结 ; 薄 荷辛凉 , 疏风散 热 。
综观全 方 , 药性 归于平和 , 不寒不热 , 而能疏风祛痰、 散结利咽 。两方 合用则 既能祛风 润燥 , 又能养阴生津、 利咽止咳 , 切中病机 , 故收效显
3 . 3 各 组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比较
表2
结见表 2 。
各组小鼠扭体 次数 与扭体反应抑制率 的比较
廓 的肿胀和减少小 鼠扭体反应 ( P< 0 . 0 1 ) , 说明太 旨黄特 型
绍兴黄酒具有确 切的抗炎 、 镇痛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叶新苗 , 杨寅 , 叶肖琳 , 等. 太 旨黄特 型绍兴 黄酒 降血脂 的实验 研究 . 中华 中医药杂志 , 2 0 1 2 , 2 7 ( 6 ) : 2 4 .
与空 白组 比较 △P<0 . 0 5 , △△P<0 . O l ; 与普 通黄酒 对照组 比
较 }P<0 . 0 5 , + P< 0 . 0 1
[ 2 ] 徐叔云 , 卞如濂 , 陈修 .药 理实验方法学 .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
社。 2 0 0 1 : 1 2 0 1 .
草) 既能滋养脾阴 , 俾脾 气散精 上归 于肺 , 洒陈于 咽 , 又能缓 急解 痉
而减轻呛 咳。此 外, 方 中还有丹 皮凉营 , 贝母 化痰 , 薄 荷散结 。六 味
汤载于《 喉科秘要》 , 治 喉证初起 , 不论红 、 白, 皆可加 减应用 。荆 芥
辛微温 , 祛风 解 表 ; 防风 辛 甘微 温 , 祛风 解 痉 ; 桔 梗苦 平 , 祛痰利咽 ; 生
宜养阴润肺 、 祛风解痉 、 化痰利咽。养 阴清肺 汤首载 于喉科 专著 《 重 楼 玉钥》, 本是治 疗 阴虚 白喉 之方 。方 中寓增液 汤 ( 生地 、 麦冬、 玄
参) 润肺复滋 肾, 俾金水 相生 , 泉 源不竭 ; 又寓芍 药甘 草汤( 白芍 、 甘
话或遇 冷热 空气, 异味刺激喉部作痒而咳嗽 ; ③ 咽部检查可见 黏膜充 血或 咽后壁淋 巴滤泡增生 ; ④血常规及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 。 2 治疗方法 以养阻清肺汤合六味汤合方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 : 生
( 收稿 : 2 0 1 2—0 5—1 4)
4 讨 论
养 阴 清 肺 汤合 六味 汤 治疗喉 源性咳嗽 1 2 0例 疗 效观 察
褚 忠毅
( 浙江省桐 乡市中医医院 ・ 桐乡3 1 4 5 0 0 )
l 临床资料
1 2 o例均为我院 呼吸科 2 O l O一0 3~2 o 1 2—0 3门诊患
与空白组 比较△P< 0 . 0 5 , △△ P<0 . O l ; 与普通 黄酒组 比较 }
P <0 . 0 5. P <0 . O1
与太 旨黄葛槐散配制成太 旨黄特型绍兴 黄酒 , 使 其更 大发挥
黄酒的通痹止痛之效 ; 通痹药与黄酒相配 , 得酒之引 , 则速入 血脉 , 达病 所 , 两者 相得益彰 , 更适于 临床 “ 痹证” 、 “ 痿 证” 的 治疗 。本文观察 其抗 炎 、 镇 痛 作用 效果 , 结 果显 示 , 太 旨黄 高、 中、 低剂量组 和太 旨黄 葛槐 散药物 组能有效 抑制 小 鼠耳
地1 5~3 0 g , 麦冬 1 0~2 0 g , 玄参 1 O~3 0 g , 白芍 1 0 g , 生甘草 1 0 g , 丹皮 1 0 g , 浙贝1 0 g , 薄荷 1 0 g ( 后下) , 桔梗 1 0 g , 僵蚕 1 0 g , 荆芥 1 0 g , 防风 6 g 。如 痒甚加全 蝎 3 g ; 如 大 便干 结 , 加 重增 液 汤剂量 。如 咽干 , 咽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0 1 3 年9 月第2 0 卷第 5 期 S e p . 2 0 1 3 V 0 1 . 2 0 N o . 5
低 剂 量组 死 亡 1只 。
・ 4 7 3・
黄酒味苦 、 甘、 辛, 具有通 血脉、 厚肠 胃、 润皮肤 、 养脾气 、 结果见表 l 。
刺激后咳嗽偶发。无效 : 治疗后咽痒、 咳嗽和 咽部体征无明显改善 。
3 . 2 结果 1 2 0例 中, 痊愈 7 5例 , 占6 2 。 5 %; 有效 3 7例 , 占3 0 . 8 %; 无效 8例 , 占6 . 7 %。总有效 率 9 3 . 3 %。
者, 男7 O例 , 女5 0例 , 年龄最大 者 8 2岁 , 最小者 l O岁 ; 咳 嗽时间最 长 5个月 , 最短 1个月 。均用西药消炎止咳 , 药物疗效不理想而来 中 医门诊 就诊。诊断标准 : 参考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l 9 9 4年颁 布 的《 中
剂, 药用 山药 、 葛根 、 木瓜 、 槐花 、 牡蛎 、 玉竹 , 方 中木瓜舒 筋活
络、 和 胃化湿 , 主 治风 湿 痹痛 、 肢 体 酸重 、 筋脉 拘 挛 、 吐泻 转 筋、 脚气水肿等 ; 葛根舒筋 通痹 , 与其它补脾、 养阴等药 相伍 , 具凉肝生津 、 补脾 壮骨 、 缓 急通 痹之 功, 属食药两用 方剂 。鉴 于绍兴黄酒具有营养 药物性及 其本身的通痹止痛特点 , 将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