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在加速外科康复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论麻醉学在外科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论麻醉学在外科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论麻醉学在外科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引言麻醉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麻醉学在外科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包括麻醉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对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

麻醉学的定义麻醉学是研究药物和技术如何安全地使患者处于无痛、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手术的学科。

它旨在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并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麻醉学的发展历程麻醉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就使用一些植物和动物来产生麻醉效果。

然而,现代麻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当时,英国医生威廉·伯顿首次使用乙醚麻醉患者进行手术,开创了现代麻醉学的先河。

此后,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麻醉药物和技术,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方法。

麻醉学的影响因素麻醉学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麻醉药物被发现和研发出来,为麻醉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常见的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等,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2.现代麻醉设备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麻醉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麻醉机、监护仪和麻醉药物输注泵等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麻醉师提供了更好的操作体验,同时能够更准确地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3.麻醉师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麻醉师是麻醉学的专业从业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麻醉学在外科医学中的作用麻醉学在外科医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提供了无痛手术的条件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疼痛和恐惧。

麻醉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以便医生能够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围术期管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具体实施与应用

围术期管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具体实施与应用

※ 通信作者:双卫兵,Email :shuangweibing@围术期管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具体实施与应用颉红杰1 邓 欣2 双卫兵3※(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武警山西省总队机动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卫生队,山西 太原 030054;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山西 太原 030001)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是通过优化围术期的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创伤应激,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外科新理念[1-3]。

研究表明ERAS 可减少约47%术后并发症,并缩短30%的住院时间[4,5]。

目前ERAS 已经在手术科室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腔镜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之上,弥补了传统临床路径的不足,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

ERAS 理念在围术期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涵盖了麻醉、手术及护理等多个环节,主要包括:①术前准备措施;②术中优化措施;③术后康复措施。

现将详细阐述如下。

1 术前准备措施1.1术前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 外科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的创伤,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会针对手术是否成功、否会有并发症/后遗症而担忧,约有80.7%的手术患者因此产生焦虑,68%手术患者产生抑郁,从而增加了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增高了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8]。

ERAS理念认为由医生、护理及麻醉人员共同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围术期心理疏导,有助于建立医护患之间的信任,缓解患者因计划手术带来的焦虑和抑郁,减轻相关应激反应,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9]。

术前宣教主要包括具体病情的沟通、生活方式的指导、麻醉方式及相关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的讲解、术后的镇痛策略、康复各阶段相关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0,11]。

宣教时可以应用书面文字、多媒体课件或三维模型等手段,这样不仅利于患者理解手术相关问题,还有助于减少患者关于手术的焦虑,对于预后有积极的影响[12]。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是指在外科手术加速康复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质控措施,旨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康复时间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1. 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团队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监测患者情况、评估康复效果等,提高治疗效果。

2. 减少术前禁食时间:传统上,手术前一定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以减少手术风险。

然而,研究表明适当减少术前禁食时间可以减少术后肠道功能障碍,加速肠功能恢复。

3. 麻醉管理:采用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等技术,减少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4. 术后镇痛:通过采用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等方式,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早期康复。

5. 早期活动:尽早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包括早期床边起床、早期下地活动等,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

6. 营养支持: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7. 康复评估和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体操、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加速康复进程。

8.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康复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麻醉在围术期ERAS的应用

麻醉在围术期ERAS的应用
麻醉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麻 醉风险和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麻醉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如年龄、体重、身高、心肺功能等,以便更 好地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心理疏导和 麻醉前的准备。
02 麻醉在围术期ERAS的作 用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术前禁食禁饮
麻醉医师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 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 敏史等,以便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患者需要在术 前禁食禁饮一定时间,以降低术中误 吸的风险。
优化患者状态
通过术前宣教、心理疏导等方式,帮 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手术耐受 性。
术中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剂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恢复
ERAS要求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麻醉医生需参 与制定术后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进食,促 进术后快速康复。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创新麻醉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 创新麻醉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如精准麻醉 、智能监测等,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康复外科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麻醉作为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在ERAS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RAS的概念和发展
概念
ERAS是一种多学科协同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术 前、术中、术后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加速患 者术后康复。
发展
ERAS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ERAS 的理念和技术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麻醉在ERAS中的地 位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加速康复外科领域的研究热 点之一。

临床麻醉在快速康复外科方面新进展

临床麻醉在快速康复外科方面新进展

临床麻醉在快速康复外科方面新进展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摘要】快速康复外科指的是通过相应的医学证据,采取一系列手术期的优化措施。

在快速康复外科中侧重于临床上多个学科的合作,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各个环节均需要麻醉,因此应提高对麻醉的重视。

【关键词】快速康复;临床麻醉;麻醉方式在快速康复外科中麻醉主要应用在术前宣传教育、评估优化、液体治疗与体温监控以及术后镇痛等环节,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一、快速康复外科快速康复外科也可以称之为手术快通道、加强康复路径等,英文简称为ERAS。

通过一系列有证可寻的医学证据,对手术期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优化,集合麻醉、微创手术和镇痛等多方面。

并且在临床上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合作,进而实现手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降低,并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实现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从而减少患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

最初是由丹麦的一位外壳医生提出该理念,该医生指出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原因是多模式的,因此通过单一模式的方法进行干预,无法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在2001年,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被提出,核心思想便是通过改进医疗行为,并对各项手术前期、中期和后期具有较好效果的方法进行应用。

从而使患者的应激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器官功能,最终使患者恢复至健康状态。

随着对病理、生理等深入了解,北欧地区的部分国家最先成立了快速康复外科合作组织。

该理念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最初被应用在心血管的外科手术上,并在结直肠外科中得到深入研究,促进了该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快速外科合作组织和国际外科代谢与营养协会等联合发布了指南共识,在该项指南中指出,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各个环节应用麻醉,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宣传教育、体温的监控、麻醉方式等方面。

随着相关人员对该领域的不断研究和创新,使得一部分新的观点诞生。

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术前
不行肠道准备 手术前晚给予灌肠,导泻,使患者在术前出现口渴、 饥饿、烦躁、头疼、脱水、甚至低血糖症状,心理压力 大,非常痛苦。
术前
术前用药 1、FTS方案要求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无需长时 间使用抗生素。 2、FTS无需常规给予麻醉前用药,针对高度紧张患者,手术前 夜给予安定,利于休息。
术中
术中保温
1、低温导致在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有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 细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不良作用。
2、术中及术后早期的保温,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脏 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
3、保温措施 输液加热 头部及肢体保温等
术中
优化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并发症较多不作为首选。 2.麻醉(外周神经阻滞、脊神经阻滞或硬膜外)的优点 有利于保护肺功能 减少心血管负担 减少术后肠麻痹 更有效地止痛 减轻应激,保护免疫功能
传统:手术当天输入3500-5000ml液体,随后的2-3d输入约 2000ml/d液体。
FTS:在维持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减少液体输入量,可减少 术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传统护理组 告知手术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快速康复护理组 告知快速康复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状况 及解决方法 禁食6h,禁水2h;术前晚饮碳水化合物 液体800ml,术前2-3h饮400ml
术后早期进食 疼痛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1 术前
2
术中
3
术后
4
回访
5
缩短住院 日
Thank you
快速康复外科的主要措施
术中措施 术前宣教 器官功能锻炼 禁食水要求 营养支持 预防镇痛 术前措施 体温控制 手术径路切口 引流 麻醉 术后镇痛 早期进食 早期活动 限制补液量 术后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医学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逐渐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解释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探讨这一先进医疗理念的背后。

一、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疗法,旨在通过优化外科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俗地说,就是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尽量减少手术后的不适和并发症。

二、加速康复外科的原理1. 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营养师、社工等。

他们联合制定完整的术前计划、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

2. 规范化手术技术:加速康复外科要求医生使用尽可能少的创伤性手术技术,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并保护病人的免疫功能。

3. 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准确的麻醉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

4. 多模式镇痛:在手术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通过联合应用镇痛药物、神经阻滞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方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

5. 早期营养支持: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术后早期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补充患者术后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6. 早期活动与康复:加速康复外科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尽早进行主动的身体活动。

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增加肺功能和肠道蠕动,加快康复过程。

三、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领域1. 腹部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胃癌切除术、结直肠癌切除术等。

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2. 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也在骨科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关节置换手术和骨折修复术。

通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行走和进行康复训练。

[试题]快速康复

[试题]快速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术后数周的机体功能下降过程缩短为数天,很快就可康复出院。

它是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措施的组合应用而产生协同的结果。

这些措施包括3个方面内容: (1)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

(2)术中更好的麻醉及微创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应激。

(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止痛、早期下床活动及早进食等。

丹麦Hvidovre 大学医院胃肠外科医生Henrik Kehlet是快速康复外科早期的倡导者及实践者,10年前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其可行性及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2]。

之后欧美多国也采取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和措施,他们最成功的典范就是结直肠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3]。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引进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和经验。

现对这方面作如下综述。

1 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1.1 术前宣教在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时,一些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术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不再常规留置胃管和尿管、早期口服进食及下床活动、出院时间可能提前等[4]。

因此除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与手术相关的医学知识外,还要进行快速康复计划的宣教,使其有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和紧张,并取得配合。

1.2 术前胃肠道准备传统的做法是:非结直肠手术者需术前禁食12 h,术前8 h禁饮。

结直肠手术者要求更高,包括术前3 d严格流质饮食,口服抗生素,术前12 h禁食,口服泻药洗肠,术前8 h禁饮,术前晚及术晨再分别予清洁灌肠。

目的是保证肠道清洁,预防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

但研究结果显示:这样做不仅没有益处,相反还可能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

口服强泻药和灌肠可导致或加重术前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机械性灌肠还有可能导致肠道肿瘤细胞的播散和转移[5,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在加速外科康复中的作用
快速外科通道
Fast Track Surgery,FTS
• 起源于心脏外科手术 • 最早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
Henrik Kehlet 教授 “快速康复之父”
Br J Anaesth 1997;78:606-17
快速外科通道
• 已在许多择期手术中取得成功,其中以结肠切除手术最为成功

FTc>400 ms


监测FTc和SV
自上次大剂量推注或测定后,
SV升高>10%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tocols - December 2009
术中液体管理
• 相对于中心静脉压,心搏量是一个更可靠的判断液体量指标
术中体温保护
➢问题1
•术前保温< 36 ℃ •不予麻醉诱导<36 ℃
同是36℃?
• 术前患者教育方法 – 口头或书面告知患者围手术 期各项相关事宜 – 告知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 – 告知患者随访时间安排和再 入院的途径
Surgery 2011;149:830-40.
术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
• 镇静,减 少焦虑
• 维持术中血 流动力学平稳
• 减少术 后并发症
麻醉前用药
• 缩短住 院时间
术中体温保护
NICE 2008围手术期体温控制指南对术中低温控制的推荐:
NICE clinical guideline 65 –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术中体温保护
➢预防术中低体温
• 从麻醉诱导前开始,监测并记录患者 体温,每30分钟一次,直至手术结束
术前用药
➢苯二氮卓类
• 最常用 • 小剂量20ug/kg:减少焦虑及相关并发症;
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术前用药
➢α2受体激动剂
• 术前使用可乐定或者右美托嘧啶减少阿片类镇痛 药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术中失 血量;
• 直肠切除术中:静脉复合硬膜外使用可乐定可以 提高镇痛效果,同时缩短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持 续时间;
ERAS —— 一个崭新的理念
ERAS stands f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术后快速康复
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
ERAS核心:减少创伤及应激
病理生理学的核心原则:减少创伤及应激
(严重患者)
术前禁食
➢美国麻醉学会(ASA)对禁食时间的推荐
Anesthesiology 2002; 96:1004–17
术中液体管理
➢液体治疗策略
影响术后 康复的四 大因素
液体量
液体 成分
手术 类型
血流动 力学
术中液体管理
❖含糖液
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 减少手术引起的分解代谢
❖相对大量补液
(除肺部手术和大型腹部手术)
麻醉关注点
关注点: 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及 减少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
存在合并症的手术病人在 整个围术期都处在最佳状态
苏醒迅速
避免术后 早期并发症
日常 活动恢复
围术期综合管理
术前用药
重要角色
麻醉药物和技术 预防性用药
辅助用药
加速外科康复
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前访视
➢术前咨询和培训
• ERAS要求进行入院前咨询,对 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术前教育
47%
Clinical Nutrition 29 (2010) 434–440
快速麻醉通道
No fast-track anesthesia, No fast-track surgery!
思考:外科手术的本质?
➢对患者有益的损伤 ➢医生控制下的损伤
选择性,序贯性
✓手术中——麻醉 ✓手术后——镇痛
疼痛! 应激!
• 体温低于36摄氏度,不予麻醉诱导( 大出血等急诊手术除外)
• 超过500ml的液体及血制品均需加热 至37摄氏度
• 手术时间小于30分钟+处于围术期低 体温高风险的患者:从诱导时开始保 温;
• 手术时间大于30分钟:所有患者都需 从诱导时开始保温
WarmTouch温毯机
术中体温保护
➢ 预防术中低体温——解读
• 通过对围术期医 疗和护理工作进行 规范化的统筹,以 最小的生理干扰完 成外科手术治疗, 从而加速患者的术 后康复。
•Br J Anaesth 1997;78:606-17.
快速外科通道
ERAS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缩短 住院 时间 2.5天
降低并 发症发作 风险达
47%
降低再 入院风 险 20%
降低患 者死亡 风险达
• α2受体激动剂抑制交感肾上腺素能轴及下丘脑-
垂体轴的应激反应
有利于II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降低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
术前用药
➢β受体阻断剂
• 抑制手术诱发的循环儿茶酚胺 水Hale Waihona Puke 升高,有效预防围术期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
• 降低已存冠脉疾病患者心脏事 件的最有效药物
• 麻醉及镇痛效果: − 苏醒迅速 − 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 减少术后副作用 • 抗分解代谢: − 术后日常活动的恢复 − 与全肠外营养合用:正氮平衡
术中液体管理
• 应避免术中补液过少或过多
术中液体管理
监测FTc和SV
➢指南中术中体液控制的流程
FTc<350 ms


胶体刺激 7 ml/kg,首次大剂量推注(如FTc较低) 3 ml/kg,后续推注(或首次改善SV治疗)
监测FTc和SV
FTc<350 ms 或SV下降>10%

FTc<350 ms
快速外科通道
•FTS ,Fast Track Surgery
• Enhanced Recovery Pathways •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 •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Fast Track Programs • 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in Surgery
降低口渴,头晕,困倦,恶心呕吐 等术后并发症
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个体化治疗
使用人工合成晶体液和正性肌力药
参数:心脏指数,氧供和氧耗 目标:避免术中及术后容量过低或过 高负荷
术中液体管理
•一个健康成年人 的水电解质日常
生理需要量
术中液体管理
• 晶体液的应用有很多指征 • 胶体液仅限于血管内液体复苏 • 任何一个现存液体的水电解质配比都不符合 人体正常需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