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分类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观赏园艺学的概念指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园艺科学的重要分支。
二、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与美化生活环境的植物的总称。
●十大名花群花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寒秋之魂—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杜鹃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珍品—山茶金秋娇子—桂花寒冬仙女—水仙●四大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三、观赏植物的作用1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2 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3 促进经济效益,消化剩余劳动力。
4 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四、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1. 生产快速发展,出口稳步提高,产业链获得延伸;2. 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信息与流通网络日趋完善;3. 科研教育发展迅速,从业队伍发展壮大;4. 新品种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花卉认证与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5. 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趋势1. 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2. 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3. 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4. 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5. 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观赏植物的资源及分类1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差异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类型。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一、依观赏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二、依观赏植物的原产地分类可分为七大区域:(一)中国气候型特点:冬寒夏热,雨水多集中在夏季。
(完整版)园艺学概论第二章资源与分类-1--果菜-yhq

的多个种;梅花、桂花、菊花、荷花、中国水仙、牡丹、
黄牡丹、芍药、月季花、香水月季、栀子、南天竹、腊
梅、金茶花、翠菊。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
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 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种质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 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
11.食用菌类:
蘑菇、香菇、草菇、平菇、双 孢菇、金针菇、猴头、木耳等。 有人工栽培的,亦有野生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四、我国蔬菜植物的地理分布
东北寒冷区 西北干燥区
青藏高原区
根据自然地理环 境及栽培特点,可以 将我国蔬菜划分为七 个区域:
华北区
西南高地区
华中区
华南高原区
1.华南区 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这
4.葱蒜类:大葱、洋葱、大蒜、韭菜、韭葱。
该类蔬菜以叶片或叶鞘(鳞茎)为食用器官,性 耐寒,为二年生或多年生。
良好生长要求冷凉的条件;要求低温通过春化阶 段、长日照通过光照阶段,洋葱、大蒜鳞茎的形成也 要求较长的日照,但同时应具备较高的温度。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5.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 以果实为食用器官,一年生,
仁果果心中有多粒种子
核果有坚硬的核,核内 含一粒种子
浆果多粒、籽小、果肉柔软多汁
坚果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
二、栽培学分类法
Ⅱ.亚热带果树(常绿):柑橘,枇杷,龙眼,荔枝,杨梅 Ⅲ. 热带果树(常绿):芒果,荔枝,鳄梨,香蕉,番木瓜 ,椰枣,椰子,腰果,菠萝,柠檬,面包果, 可可,槟榔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洪强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茵陈蒿
牡蒿
天名精:全草入药, 止血、利尿、清热解 毒、破血、生肌。瘦 果中药称“北鹤虱”, 可驱除绦虫、蛔虫。 全草水浸液可做农 药,杀青菜虫、地老 虎、守瓜虫等。
豨签草: • 用于风湿痹痛: 味苦寒,又有 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 病症尤为适宜。 • 酒治蒸熟能强筋骨,适用于四 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 斜 、半身不遂等症。 • 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 症。 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 降压作用。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 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 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 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胆结石 、外伤性食道炎 、面神经麻痹 、外伤性 神经损伤 、痔疮出血 、头痛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癌 . 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藿香: 全草入药有止呕吐, 治霍乱腹痛,驱逐肠 胃充气,清暑等效; 果可作香料;叶及茎 均富含挥发性芳香 油,有浓郁的香味, 为芳香油原料。藿香 亦可作为烹饪佐料, 或者烹饪材料。
5、蔷薇科
蔷薇科为有花植物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126 属,近4 0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 带,南半球为数很少。本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 样,包括酚类化合物、有机酸、二萜类、三萜类以 及含氮化合物。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 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等。
唇形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大科,我国有 102属约800种。唇形科是进化较高级的一 个类群,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富含挥发 油外,还含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 二萜及三萜类成分(通常为苷元),部分 类群富含芹菜素、木犀草素衍生的黄酮类。
第二章-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第二章-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概述药用植物资源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药用植物的生长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因素有关,主要包括热带、温带、寒带三个区域: ### 热带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种类和数量的药用植物产地之一。
热带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社会文化决定了其药用植物多样性和丰富性。
热带药用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
### 温带温带地区的药用植物数量和种数相对较少。
但是,温带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葡萄、茶叶、人参等。
温带药用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地。
### 寒带寒带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比较有限,但是种类却非常独特,如北方参、红景天等。
在被寒带覆盖的区域,人们通过发掘药用植物资源,生存了数千年。
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条件要求药用植物资源的生长一般需要一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管理,一些重要的环境条件包括: - 温度:大部分药用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广,但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 光照:药用植物对光照要求不同,例如大部分植物在生长初期需要较高的光照,而在成熟期时,对光照的要求却有所降低。
- 水分:不同的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差异,某些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而有些植物则对干旱等条件适应性强。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中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统计,中国境内的药用植物种类约有4500余种,其中有500多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 - 西藏地区:著名的藏药和独特的草地生态资源是西藏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 贵州省:原生态药材主要分布在大山深林和丘陵山地,例如桑白皮、半夏等。
- 云南省: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度和植物区系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第二章 2 植物的主要类群》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七上

《植物的主要类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植物主要类群的名称和特点;2. 学会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身边的植物实例,识别并分类;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作业内容植物类群认识与了解1. 学生需自行阅读教材或上网查找关于《植物的主要类群》的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常见植物类群的名称、特点及常见种类。
观察与记录1. 学生应在家中或学校附近进行实地考察,选择至少五种不同类群的植物,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
2. 绘制每种植物的简单线条图,并在图下注明植物的名称、类群和主要特征。
实例应用与分类1. 学生根据所学的植物类群知识,结合自己观察的实例,将所记录的植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 撰写一篇短文,描述每种植物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以及所属的类群,并对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态价值进行分析。
三、作业要求1. 记录准确详尽:学生的观察记录和绘制图形要准确详尽,体现对植物的详细了解和认识。
2. 分类逻辑清晰:学生在分类时要明确分类依据,并给出充分的解释和说明,逻辑要清晰明了。
3. 语言表述清楚:学生在写作时要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描述植物特征和分类依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4. 提交时间: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并保证作业的整洁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同时可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反馈形式:教师需给出详细的评价反馈,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可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需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植物资源学整理 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食用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分类
一、食品添加剂 色素植物:蓝靛果忍冬、金光菊 芳香植物:暴马丁香、桂花 甜味植物:甜菜、红姑娘 调味植物:黄檗、花椒
二、常规食品 淀粉植物:禾本科、百合科等 蛋白质植物:大豆、食用真菌 油脂植物:红松、胡桃楸 糖料植物:蔷薇科、葡萄科等 饮品植物:猕猴桃、金银花 维生素植物:各种产生野果的植物及蔬菜
油脂植物
一、植物油提取工艺
一)传统植物油提取工艺
传统植物油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传统植物油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1、 压榨法 、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是国内采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 用的主要方法。但压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低的缺点。 用的主要方法。但压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低的缺点。
松科,常绿灌木, 松科,常绿灌木,高3~6m。树干通常俯卧地面匍匐生长,全干常蜿 。树干通常俯卧地面匍匐生长, 蜒长达10m,偶成小乔木状,树皮成片状脱落。叶5针1束,较细短, ,偶成小乔木状,树皮成片状脱落。 蜒长达 针 束 较细短, 叶鞘早落。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卵状圆锥形或卵形,种子无翅。 叶鞘早落。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卵状圆锥形或卵形,种子无翅。 功能:消除自由基,降血脂,抗癌。 功能:消除自由基,降血脂,抗癌。
2、胡桃楸(山核桃):
胡桃科,落叶大乔木,树冠阔卵形。树皮光滑,浅裂。奇数羽状复叶, 胡桃科,落叶大乔木,树冠阔卵形。树皮光滑,浅裂。奇数羽状复叶, 有小叶9~17。假核果卵形,外果皮有褐色毛,果核表面有8条纵棱。种 。假核果卵形,外果皮有褐色毛,果核表面有 条纵棱 条纵棱。 有小叶 子脑状,有黄褐色薄皮。果仁含油率40%- %-50%。 子脑状,有黄褐色薄皮。果仁含油率 %- %。 功能: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降压。 功能: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降压。 分布于东北
植物资源学绪论

有用成分的挖掘与筛选,以及有用成分的性质、形成、
积累和转化规律、提取、分离和精制技术方法的研究是植 物资源学重要内容。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野生植物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为满足人
类对重要植物资源的大量需求,保护野生资源,使野生种
变成栽培种。
五、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植物资源学
(48学时,3.0学分)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书籍<<植物资源学>> 1994 董世林 2002姜彦成 2003戴宝合《 野生植物资源学》 2006王振宇 2008杨利民 2009杨期和
绪论 (2)
总论
(10)
各论
(36)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章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 第五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 第七章野果植物资源 第八章野菜植物资源 第九章芳香油植物资源 第十章色素植物资源 第十一章纤维植物资源 第十二章油脂植物资源 第十三章淀粉植物资源 第十四章树脂植物资源 第十五章树胶植物资源 第十六章鞣料植物资源 第十七章农药植物资源 第十八章观赏植物资源 第十九章其他植物资源
五、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对一定地区野生植
物资源的种类、贮量、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规律、开 发利用现状和受威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做出科学评价,进 行合理开发与保护规划。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是典型的可更新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保 护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制度与措施,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植物名实图考》记有植物 1714 种,该书将植物按谷类、芳草类、毒草 类、蔬类、果类、群芳类、木类等进行
一些初步的分类。《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也对838种植物进行分门别类,可见我国
古代就已经对植物资源进行了一些朴素
的分类。
到了现代,原苏联对植物资源分类的研究 较早, 1935年在乌兹别克举行首次植物资 源学研究会议时,把植物资源分为三大类: 工业植物资源、农业植物资源和绿化改造 自然植物资源。每个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
橡 胶
卫矛
漆树
杜仲
冷杉
田皂角
(九)饮料植物资源 如:茶(Cameellia sinensis)、 咖啡(Coffea spp)、 可可 柑枯类(Citrus) 沙棘 椰子等
茶
咖啡
可可
沙棘
椰子
(十)食用野菜植物资源 1.野菜类 如: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tusculum)、 刺龙牙、香椿 (Toona sinensis) 、桂皮紫萁 ( 徽 菜 )(Osmunda cinnamomca var.asatica) 、 猴 腿菜( Athyriummultidentayum )、荚果蕨 ( 黄 瓜 香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 黄 花 菜 (Hemerocallis citrina)。 2.食用菌类 如:白蘑(Agaricus bisporus)、榆黄蘑(Pieur otus citrinopileatus)、香菇、银耳、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金针菇(Fiammulina velutipe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松口 蘑(Tricholoma matsutake)等。
西方国家也发表了一些著作或论文对植 物资源进行了一些分类,但是就目前的 情况看,基本停留在按其用途的一、二 级分类系统层次上,尚未有完善的分类 体系。
二、我国植物资源分类发展情况
我国对植物资源研究起步较晚,只在本
世纪 50 年代才有人进行一些研究工作,
而对植物资源的分类则更晚,基本是依
据植物资源的用途、化学特征或从研究 领域的需要来进行分类。
1942年帕甫洛维在他所著的《苏联野生 和有用植物》一书中,把植物资源分为 22类,1946年格罗斯盖姆又提出了一个 分类系统,把植物资源分为工艺植物和 自然原料两部分,18个大类,每个大类 下又分若干小类。而后又有一些人对植 物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并在前不 久又召开了一次植物资源会议,专门讨 论植物资源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蕨菜
刺龙牙
香 椿
荚果蕨
黄花菜
(十一)观赏绿化植物资源 1.观形态类 如 : 雪 松 (Cedrus deodara) 、 南 洋 杉 (Araucaria cunninghamii) 、 日 本 金 松 (Sciadopitys verticillata) 、 世 界 爷 (Sequoiadendron gigantea) 、 金 钱 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 Nelson ) Rehd. 等。 2.观颜色类 如:红瑞木(Cornus alba)等。
牡丹
杜鹃
山茶
水仙
芍药
唐菖蒲
蝴蝶兰
荷
君子兰
菊花
梅花
桂花
报春花
仙客来
4.观味类 如:茉莉( Jasminum sambac )、丁香属 (Syringa)等。 5.观叶类 如 : 如 棕 竹 (Rhapis humilis) 、 鱼 尾 葵 (Caryota ochlandra) 、 变 叶 木 (Codiaeum vaiiegatum) 、 天 南 星 (Arisaema consanguineum)等。 6.观果类 如:法桐(Platanus acerifolia)、四季海棠 (Begonia semperflorens)等。
草乌头
乌头
白屈菜
藜 芦
见 血 封 喉
(十四)育种植物资源 主要用于杂交育种,提高抗性或产量的植 物。 1.抗性育种 如 : 野 生 山 楂 (Cratagus spp) 、 山 荆 子 (Malus baccata)等。 2.提高产量育种 如:野大麦 (Hordeum brevisubulatum) 等, 系指近缘种的杂交。
板栗
薯 蓣
蕨菜
落叶松属-华北落叶松
云杉属-红皮云杉
栎类-沼生栎
苏木
红叶黄栌
鼠李
(八)树脂、树胶植物资源 1.胶料类 如:橡胶、卫矛(Euonymus)类等。 2.漆料类 如 : 漆 树 (Rhus verniciflua) 、 杜 仲 (Eucommia ulmoides)等。 3.树脂类 如:冷杉属 (Abeis) 、皂角属 (Gleditsia) 和 润楠属(Machilus)等。
铃 兰
榆
椴 树
桑 树
亚 麻
芦苇
(六)淀粉植物资源 1.食用淀粉类 如: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薯蓣、蕨菜根等。 2.工业用淀粉类 如:栎类(Ouercus spp)、蕨类植物。 (七)鞣质、染料植物资源 1.揉质类 如:落叶松属 (Larix) 、云杉属 (Picea) 和栎类之壳斗 等。 2.染料类 如:苏木(Caesalpinia)、黄栌(Cotnus coggygria)、 鼠李(Rhamnus spp)等。
植物资源分类的发展历史也十分悠久 : 我 国古代对植物资源分类的文献大多以植 物资源的用途及其形态来进行简单分类。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就 对植物资源按其某些用途进行了分类, 尔后的一些本草书籍也进行一些分类描 述,古代对植物资源分类最重要的书籍, 即明代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已将其 划分为谷部、草部、菜部、果部、木部, 而且部以下又划分了具体类别。成为一 部植物资源分类的经典文献。
这个体系着重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他 将野生植物资源划分为: (一)食用植物资源 1.淀粉类 5.饮料类 2.蛋白质类 6.香料、色素类 3.食用油类 7.动物饲料类 4.维生素类 8.蜜源植物类
(二)药用植物资源 1.中草药类 2.化学药品原料类 3.兽药类 4.植物性农药类
雪松
南洋杉
日 本 金 松
世界爷
红瑞木
3.观花类 如 : 玫 瑰 (Rosa rugosa) 、 牡 丹 (Paeonnia suffruticosa) 、杜鹃类 (Rhododendron spp) 、 茶 花 (Camellia japonica) 、 水 仙 花 (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 芍 药 (Paeonia lactilora)) 、唐菖蒲 (Gladiolus gandavensis 兰 花 (Cymbodium spp) 、 荷 花 (Nelumbo nucifera) 、 君 子 兰 (Cleivia miniata) 、 菊 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 梅 花 (Prunus mume)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报春花 (Primula malacoides) 、 仙 客 来 (Cyclamen indicum)等。
目前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利用对象比较单一,利用程度不深。因 而造成对植物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利用, 至使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因此,这就要求对植物资源进行科学 的分类,深入地加以研究,使之得到合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
对植物资源的分类首先应该按植物资源 本身的特性及其本身的用途及化学特征 进行分类。 对植物资源进行正确的分类使之系统化、 条理化,对植物资源科学研究和开发利 用是有极其重要科学价值的。而且对合 理利用和保护及其制定植物资源利用和 保护的法规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 为植物资源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 作用。
第一种分类方法 属常规的或习惯的分类方法。具体是: (一)油脂植物资源 1.食用油类 如: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椰子(Cocosnucifera)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榛子 (Corylus heterophylla) 核桃(Juglans regia)等
荔枝
香蕉
山葡萄
多腺悬钩子
龙眼
(四)芳香植物资源 如:杜香、玫瑰 (Rosa spp) 、山苍子、铃 兰(Convallaria)等。 (五)纤维植物资源 如:榆 (Ulmus spp) 、椴树 (Tilia spp) 、桑 树(Morus spp)、尊麻科(Urticaceac)植物、 亚 麻 (Linum usitatissimum) 、 芦 苇 (Phragmitea communis)和小叶章等等。
油菜
油 棕
文冠果
榛
核
2.工业用油类: 如:油桐(Aleurites fordii) 乌桕(Sapium sebiferum) 木油桐(Alleurites montana)
油桐
乌桕
(二)药用植物资源 如 人参、 刺五加 三七 龙胆(Gentiana scabra)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黄芪(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砂仁 当归 知母(Anemarrbena asphodeloides) 枸杞(Lycium chinensis)等·
(十六)木材植物资源 指乔木类树木 如红松(Pinus koraiensis) 楠木(Rhoebe zhennan)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
红松
楠木及 其产品
家 具
古 筝
木 梳
第二种分类法: 是由吴征镒教授在 1983年我国植物学会5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一个新的分类体 系,是按植物资源利用途径来分类的。 他根据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将植物资源 划分为栽培和野生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