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合集下载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3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3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3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篇一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流程: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二、自读体会: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三、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相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相邀执着追求夸小孩儿《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篇二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齐读课题后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评议: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当然,可以是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也真不赖!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读后感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读后感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读后感前言《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一本讲述了爱因斯坦在晚年与一位小女孩的友谊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只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却带给人们深思。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触动。

内容概述故事发生在爱因斯坦晚年的某一天,他在一个公园里遇到了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对爱因斯坦非常敬仰,并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爱因斯坦则耐心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并且和她聊起了一些哲学和人生的话题。

这个故事主要通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展开。

爱因斯坦并没有以教育者的身份去对待小女孩,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与她交流。

他不仅回答了她的疑问,还鼓励她思考自己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人物观察与思考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对爱因斯坦的人格特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他展现出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尽管他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他没有以自己的成就来傲慢对待小女孩。

相反,他以平等的姿态与她交流,并且从她身上得到了启发。

其次,爱因斯坦表现出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永远追求真理的思想家。

在与小女孩的交流中,他鼓励她自己思考问题,并向她传授了一些哲学的见解。

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使得他的智慧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理解与感悟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包括知识,还包括对人性和人生的洞察。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人。

他的与小女孩的对话展示了他的温暖和善良,并且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应该是服务于人类的。

另外,我也从故事中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并没有简单地回答小女孩的问题,而是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她从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受到年龄、地位和学识的限制,而是建立在友谊和共同兴趣之上。

新课标小学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公开课教案

新课标小学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公开课教案

新课标小学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公开课教案一、教材分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一篇描写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温馨往来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和他对儿童的关爱。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著名、关爱”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了解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的感人故事。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学会关爱他人。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著名、关爱”等词语造句。

四、教学难点1.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2. 感受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学会关爱他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朗读感悟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爱因斯坦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生字进行讲解。

3. 学习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的关爱。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5.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关爱故事。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了解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和他对儿童的关爱。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2)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都有哪些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神态的句子?作用 是什么?
外貌: 人留着短而硬的小胡子,眼睛深深陷在眼窝里,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他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床大被单里,脚上穿着一双拖 鞋。 神态: 爱因斯坦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女孩做了个 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 我。” 爱因斯坦歪着脑袋看了看女孩的布局:“嗯,对,很有科学性。” 作用:写出了爱因斯坦平易近人和虚心求教的态度,语言运用的活 灵活现,幽默诙谐。
读课文,思考问题。
2.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ABC )(可多选) A.平易近人 B.谦逊可爱 C.专注于科研 D.性格古怪
读课文,思考问题。
3、从小女孩与爱因斯坦的第二次对话中可以看出小女孩 怎样的性格特点? (1)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可以看出小女孩十分纯真、可爱。 (2)“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时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 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得住吗?”她问。……女孩高 兴地称赞:“太棒了!” 可以看出小女孩聪明、热心。
gù 字义 ①移动;②改变,动摇。
顾 组词 顾(照顾)(顾客)(顾及)(顾虑) 辨字 硕(丰硕)(硕果)(硕士)(硕大) 运用 我们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
zhì 字义 ①搁,放;②设立,配备;③购买。
置 组词 置(放置)(设置)(布置)(添置) 辨字 直(笔直)(直立)(简直)(直线) 运用 妈妈为奶奶添置了一套家具。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爱因斯坦是享誉世 界的科学家,可是他 却向一个8岁的小女 孩请教,这是为什么 呢?快到课文中去 看一看吧!
1、背景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195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件ppt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件ppt

学生活动设计
01
02
03
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和问 题2
活动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回答 问题
活动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 问题3和问题4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和组织学 生讨论问题1和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课文,帮助学生理 解问题3和问题4
教师听取学生分享 ,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0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语法修辞
分析课文中的一些语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04多媒体应用图片展示 Nhomakorabea展示爱因斯坦的肖像图片,以增强学生对他的印象。 展示小女孩的相关图片,例如她与爱因斯坦的合影等。
音频播放
播放背景音乐,以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 播放课文的录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3
小女孩(Liesel Meminger)是本书主人公, 一个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
02
课文分析
主题思想
课文主要内容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在街头相遇,并通过与小女孩的对 话展现出爱因斯坦谦虚、直率的性格特点。
主题思想
课文表达了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华, 还具有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心。
课文使用简洁明了、平易近人的语言,使读者更 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爱因斯坦向小女孩解释 相对论时的语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突显了他 的智慧和教育的责任心。
情节设置
课文以街头相遇为切入点,通过对话展开情节, 使读者对爱因斯坦的个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9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9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9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说出你心中的伟大——我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简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

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小节,以“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为顺序展开故事,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是平凡的小女孩,但并没有因为彼此身份的悬殊而使得他们形同陌路。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普通之处,又可以真切体味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研究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伟大一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重在"悟"字。

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

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文本的价值追求。

因此在教学本课中,试图通过学生对"伟大"一词的"悟",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设计过程:一、读读议议————父亲心中的“伟大”1、读读(1)自读课文,找出最能表明爱因斯坦身份的一句话。

出示:“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2)指名多人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全班齐读。

2、议议(1)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如此兴奋?(2)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师引导: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在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

二、想想问问————小女孩心中的“伟大”出示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1、想想(1)想想小女孩会对她父亲或者其他人说些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岁的小姑娘请教。
人物性格
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不拘小节、潜心研 究、谦虚诚恳
小女孩:天真率直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cuō
tā lā xù shuǐ guǒ zhe
( )(
)( ) (
)
guǐ liǎn chuān dài shāng jiē péng luàn
( )(
)( ) (
)
二、生字抄写一遍组词两个
2. B
3.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伴你学答
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 自己的镜子。
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4.杰克大叔在前面,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后面爬 烟囱。
5.喜欢。他寓教于乐,通过讲故事,讲身边的趣 事来说明深刻的哲理,让人细细品味,受到启 示,孩子更易于接受。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 能是最伟大的人。
小女孩第二天又遇上了爱因斯坦,这次 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 头思考。
请用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描述爱因斯坦 的“衣衫不整”?
“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思考”也就是上 文中的哪句话?
“一面……一面……”也表示什么?
同桌分角色读四、五自然段中爱因斯坦 和小姑娘的对话,想一想从这一段中读懂了 什么?
( )(
)( ) (
)
guǐ liǎn chuān dài shāng jiē péng luàn
( )(
)( ) (
)
二、生字抄写一遍组词两个
三、辨字组词
畜() 衷() 河() 哈()
蓄() 裹() 呵() 啥()
四、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请三位同学来读第一大段,想一想,第一大段写了 什么?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街上撞上了科学家爱因斯坦
相撞
概括方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按照
“ (时候) (人)在 (地方)做了 (什 么) ” 这样的句式来说。
想一想
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
一位是科学巨人,一个是边走边玩的小 女孩。他们因相撞相遇而相识,并因相邀相 处而成为忘年交。在小女孩的眼中,这位老 朋友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谦虚 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童心
我眼中的爱因斯坦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 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 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 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 小心。”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 考着什么?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潜心科学研究事业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 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不拘小节,平时很少有时间顾自己。
从哪儿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平时很少有时间来照顾自己?
从“蓄着、深陷、蓬乱”等词看出。
小女孩第一次遇到了爱因斯坦,她是怎么想的?
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
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个动作同时进行。说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 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么。练习造句。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 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 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
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能记住吗?”她问。

“也许能。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作客。

”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

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女孩这样说。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小姑
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一天,小姑娘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我呢,什么也
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