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

《新序》二则


教学目标:

1、 由诵识文:由对话与字型感受,品赏传统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2、 因文悟道:“无欺、不贪”与“诚信守法”的现代公民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1、提问:谁能讲一讲“叶公好龙”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明确: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利用寓言、比喻等形式达到讽谏的目的,这就是西汉的刘向编撰《新序》的目的所在。

2、提问:他为什么可以提意见呢?(看注释)

明确:因为他20岁就做了“谏议大夫”的职务,专门给皇帝提意见。后来被皇帝召到“天禄阁”主持经传、诗赋的整理校正工作达20年之久,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开设讲坛传授儒学经典知识,犹如现在的百家讲坛,名噪一时。他不只传授知识,还编撰史书,为这些书籍编篇目,写叙录。成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校雠学”的创始人。其文多为奏疏以及校书后为古书写的“叙录”。

3、刘向受到儒家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他认为善行可以改变天意,转危为安。所以《新序》中记载了许多西汉时期人物的善德懿行,希望善行能感动上天。例如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孙叔敖看见双头蛇然后又把他杀死埋掉,认为自己将要死了,后来他的母亲告诉他“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结果孙叔敖不但没有死,还升为楚令尹,得到很好的声誉。


二、翻译课文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

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

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新序》和《说苑》是刘向在任校中秘书时编撰的两部分类历史故事集。
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
③聘:礼节性访问,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
④徐君:徐国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北。
⑤上国:指春秋时中原诸侯国。
⑥顾反:还返。
⑦嗣(sì)君:此指徐国即位的君主。
⑧伪:欺。
⑨脱:解下。
⑩兮:语气词。故:故旧

1、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呜呼有吴(今江苏)延陵君子之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碑文,除了武则天的无字碑文。)这个人就是季子。

2、提问:朗读一遍,并请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复述一下。

提示:背景是延陵季子(延陵是其封地)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国的国君,(题目中的西聘),为什么到徐国去拜访徐军了呢?当时地理上徐国是吴国到晋国的必经之地,是水陆的交通要害,季子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名、博学多闻,徐国的国君也是很会治国的的,季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一看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社会风气。两个人交谈甚欢,把酒言欢,两个人相见恨晚,成了知己。徐君看到宝剑就流露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理就暗暗许下了承诺。史书中说延陵季子是吴王的第四个儿子,最小但是最贤德。兄弟皆爱之。

3、刚才同学概括的比较简练,但是文章比较生动,味道全在对话当中,有了这个背景之后,大家再来读这段对话,想象延陵季子正气凛然、相貌堂堂的样子。在江苏有5座延陵季子的雕塑,据说他也是仪表堂堂。

有一句广告词中说“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感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孔子如此感动呢?

明确:诚信不欺的品格。具体的说就是“爱剑不伪心”。伪:诈也。有人刻意的去做叫做伪,解释成欺骗。延陵季子有一颗怎样的心呢?高洁的、真实的、高尚的心。一般来说,如果做一个真人,就会心有所想,口有所言,身有所行。(板书:心——言——行)。我怎么想就怎么说,我怎么

说就怎么做。这个地方延陵季子跳过了“言”,只是心许这样去做了。这是一个很诚信的人。什么叫信?人言为信,一字千金,讲出来就是守诺,欺诈了自己的真心就是伪,跟伪相关的,有所不为就是“佛”,不去做蒙蔽自己真心的事情。这就是佛的境界。

4、小结:学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延陵季子这个人为什么让孔子如此感动,这个故事只是延陵季子诚信无欺的一个方面,一件事情,但是确实是他身上的贤、义的具体写照。尽管几千年后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好像觉得仍然有点不可思议,那是因为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内心,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的、光明的心。延陵季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

李白在诗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杜甫、黄庭坚对他也是非常佩服。

5、再一次朗读课文,感受延陵季子这个人,感受春秋时期的君子之风。我想从大家读书的声音中也读出了一点君子之风,铿锵有力。

6、大家从自己的学习中有没有无欺、讲究诚信这样的例子?

明确:曾子杀猪、曾国藩早年做学问的时候写日记,什么都记,例子不方便讲了,把他梦到他的一个好朋友做主考官得到了四千两银子,皇帝又赏给他一千两银子,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意在批评自己做学问的好利之心欺骗自己的内心,检讨我真是卑鄙啊,我真是丑陋啊。得到老师的表扬。

7、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你们看和大家概括的一样吗?

明确:诚信无欺延陵季子

宋人有得玉者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人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

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人的知识愈精妙,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陋,他所选择的也愈粗陋。

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1、朗读故事,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人物——子罕,事件——宋人献玉给他,他不要。“我以不贪为宝,君以玉为宝,若予我者,皆丧宝也。”“子罕

之所宝者(不贪的品行)至矣”这是一种非常高的道德评价——达到极致。寶(宝的繁体),珍也,从玉,从贝。(《说文解字》中注)它的意思和玉和贝有关。这个字的意思是家有珠玉,玉在传统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玉有五德”,用玉来比君子的品性和节操。如此珍贵的东西但是子罕不要至少说明他不贪的品质和玉是等价的,这种不贪廉洁的品德是可贵的。

2、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最好能够和上一个故事形成对联。(创造发现的喜悦)

明确:廉洁不贪司城子罕(司城是他的官名)

提示:严格从押韵的角度是不合格的,但是从内容上很好了。但是还要在上一个故事后面加上一句,诚信无欺延陵季子,后继岂无子?试着对出下联。

3、提问:联系自己生活,谈谈怎样看待子罕“以不贪为宝”?说说你的“宝”是什么?

明确:这“宝”即精神的宝物,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宝。他以此为宝,表明了子罕的超过常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作者通过设喻的手法,从人对宝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强调子罕不贪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操守。由此得出“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一个人的选择就越精妙。这里的知识一指道德修养,二指智力培养。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人要有精神追求。贤者从和氏璧和道德之言中选择后者这里是道德修养提升的需要,体现了其精神的崇高。当今社会有些贪官就是智商高品德底下,抵不住诱惑无法坚守本性,在物欲面前心理失衡,这是道德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缘故。历史上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季羡林等都是很穷的,生活不富裕,但他们都有高尚的仁德,别人都羡慕他们,他们自己也很快乐。“一个人只追求吃穿,他的格不高。”——季羡林

客观地说人没有饭吃,就会饿死;没有衣穿,就会冻死。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物质比什么都重要,但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精神追求要远远超过物质追求。古时还有一个故事叫做终身食鱼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故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注释)①{馈}赠 ②{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译文:从前,有人向郑国,国相赠鱼,郑相不收受。有人对郑相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郑相说:“我因为特别喜欢鱼,”所以不收受别人送来的鱼。“收受了鱼就失去我的俸禄,不能再吃到鱼了;不收受礼物,我这能得到俸禄,终身能吃到鱼。”


《新序》二则

上海市致远高级中学 伍文林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

出现的常用虚词和实词。
2、 研读课文,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说理形象的特点。
3、学习古人崇高的品德,了解“诚信”和“廉洁”的现实意义。

说明:

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轶闻轶事,半史半闻。教师在学生自行翻译为主,教师点拨难点为辅的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语言的感受与品味,认识和理解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和写作特点,深刻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因此课堂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立足课文,学会分析和归纳,充分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主旨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说理形象的特点。
2、难点:对古人追求“诚信”“廉洁”的精神动力的理解。
说明:
这两篇短文各有特色,针对高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立足文本,抓住文章的特色,难点激疑,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研究、讨论等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东汉有个名臣叫杨震,他官居荆州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他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杨震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到了夜里,王密前去拜访,从怀中捧出黄金献给杨震,说现在是深夜,无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这番话,羞愧地告退了。只有内心高尚,有着极强的发自内心的道德约束的人,才能做出象杨震一样的行为,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季子和子罕。 如果有学生知道这个故事,不妨请学生来说说。 从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入手,创设学习古人高尚品德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散读课文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读文章的要求:

1、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当场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2、两篇短文分别赞扬了什么品质?

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1)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观赏着剑,未开口要,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位的国君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以不贪为 宝,尔以为宝

,若 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把。
(4)子罕非无宝 也,所宝者异也。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其知弥精,其 取弥精;其知弥粗, 其取弥粗。
译: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他所选择的越精妙;一个人的知识越浅薄,他所选择的也越浅薄。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作概括——文章分别赞美古人的两种美德,诚信和廉洁。 自学能力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一个本领,老师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稍微做一些难点重点句子的翻译点拨;而交流初读后的感想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把握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