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合集下载

课题1人类重要营养物质.ppt

课题1人类重要营养物质.ppt

过氧化氢可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但速率 很小。如果在捣碎的生的马铃薯中加入3%的 H2O2溶液,则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如果将3%的H2O2溶液加入到煮熟的马铃薯块 中,则见不到有气泡产生 ,这是为什么呢?
生马铃薯的活细胞中含有一种能催化 H2O2分解的物质——酶,所以双氧水分解速 率大大提高。加热煮熟马铃薯,细胞死亡, 酶发生变性,失去了催化功能。
25
糖为什么是甜的
衡量甜味剂的甜度,通常是以蔗糖为标准 的。科学家规定蔗糖的甜度为 100,这样葡萄 糖的甜度为74,果糖的甜度为173。
糖为什么是甜的?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 弄清楚这个问题,可是时至今日,此谜仍然没 有揭开。早在20世界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糖 之所以甜,是因为糖类分子中都含有多羟基, 多羟基中两个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 距离恰好能与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形成化学吻 合物。这种化学吻合物可以刺激味觉感受器, 使其产生脉冲,进而由神经将脉冲传入大脑,
36
黄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 素C和B的含量比西瓜高出1~5倍。已知高温 时维生素会被破坏,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时较 稳定。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合理的 食用黄瓜?
因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较稳定,因 此食用黄瓜时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醋;高温 时黄瓜中维生素损失较大,所以黄瓜不宜炒 吃,以加醋凉拌为佳。
21
葡萄糖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式图
22
(3)蔗糖(C12H22O11):
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蔗糖为无 色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甜味食物。蔗 糖存在于不少植物体内,以甘蔗(含糖质 量分数11%~17%)和甜菜(含糖质量分 数14%~26%)的含量为最高。日常生活 中所食用的白糖、冰糖、红糖的主要成分 都是蔗糖。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人们在生长发育、工作锻炼、免疫防病等方面都需要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营养摄入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以下
是人类常需摄取的营养物质。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们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糖类、葡萄糖和纤维素等。

糖类食物像米饭、面条、面包、糖果等可以为人体提供较快速的能量,而纤维素则可以帮助消化和预防结肠癌等疾病。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摄入合适量的蛋白质可以促进人
体生长发育和维护免疫系统。

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蛋类、豆类、海鲜等。

3.脂肪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
也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必备能量来源。

但高脂肪食品如炸鸡、薯条、奶油等会增加动脉硬化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因此人们应该控制脂肪
摄入。

4.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需要的必须营养素,它们对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都有重要作用。

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皮肤的弹性,增强免疫力;钙可以帮助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5.水
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它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帮助排出废物和毒素。

人体每天需要饮用足够的水,防止脱水和其他较严重的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营养物质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了解食物的来源和营养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是促进健康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精品(创新版)PPT课件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精品(创新版)PPT课件

最终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再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放出能量。
点燃
C6H12O6+6O2
6CO2+6H2O
蛋白质


糖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性油


油脂

六大基本营养素

维生素 动物性脂肪


无机盐


油脂分布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豆类
瓜子
花生
肉类
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埃及的木乃伊为何千年不腐烂? 用甲醛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而不腐烂。
埃及的木乃伊
蛋白质
糖 类
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油脂 六大基本营生养活素中哪些物质常含有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通过视频,你对糖类有了哪些了解?
➢ 是一种碳水化合物。 ➢ 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蔗糖等。
➢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
XX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 H 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含Vc10 mg 用法与用量:一日三次,成人每次2片
(1)一个Vc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为 8 ; (2)Vc的化学式为 C6H8O6 ; (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 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Vc 30 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 用西红柿 200 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课堂练习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 素的是(A )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水。

这六大营养物质均起到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维持活力的重要物质,例如糖、淀粉等,这类物质可以提供热量,为身体提供能量;
2、脂肪也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它可以为身体提供可用能量,并在身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婴幼儿的发育尤为重要;
3、蛋白质是为身体维持活力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它是肌肉细胞、内分泌、血液、细胞膜以及抗体等有机分子的重要材料;
4、矿物质可以保护人体的脊椎和四肢发育,例如钙、镁、钾、锌等;
5、维生素是对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若缺乏维生素可能对身体出现多种不良后果,例如夜盲症和贫血等;
6、水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只有充足的水分摄入方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人类的健康状况需要充分的运动和摄取有效的六大营养物质,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8篇】

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8篇】

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8篇】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精选篇1初中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

(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 P92图12—9 P93图12—10。

观察: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

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

(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活动三应用实践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

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正反方辩论)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

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阅读与讨论:阅读:P90P92“资料”。

人类所需的七大营养

人类所需的七大营养

人类所需的七大营养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所需的七大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七大营养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维持组织结构、调节酶活性、参与免疫反应等。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肉类、鱼类、奶类、豆类等食物。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它们在人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供给肌肉和脑部等器官进行运作。

碳水化合物还有助于维持胃肠道功能正常,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米饭、面食、土豆、水果等。

三、脂肪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储备物质,同时也是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还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维护,合成激素以及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等。

合理摄入适量的脂肪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但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

脂肪的主要来源包括植物油、坚果、动物脂肪等。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它们在人体内参与许多代谢过程,维持免疫功能,促进骨骼发育,预防疾病等。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等食物中,而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中。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

它们在人体内起到调节酸碱平衡、维持电解质平衡、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以及参与许多酶的活性等重要作用。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镁等。

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包括奶类、豆类、坚果、鱼类等。

六、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人体无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它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和促进消化道蠕动非常重要。

纤维素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

主要的纤维素来源包括全谷类食物、水果、蔬菜等。

七、水水是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7大类。

1、水: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2、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为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

3、脂肪: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脂肪酸,可辅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蛋白质: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

同时有助于肌肉的维持和增长,是骨骼正常生长和发育必需的元素。

5、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是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参与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

如维生素C有助于皮肤和黏膜的健康,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6、矿物质: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较多,如钙、铁、钾、铜等。

矿物质在构成人体骨骼、保持神经组织正常功能方面上具有重要作用。

以钙为例,其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参与众多生理功能。

7、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肠道功能,调节脂类、糖类代谢。

其中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这三类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之中。

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动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
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大豆和见过类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

蔬菜和水果一般含量较少。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2)蛋白质的变性。

2、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变性。

(2)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食的图片,如蛋糕、红烧肉、水果沙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蛋白质(1)介绍蛋白质的存在:展示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来源。

(2)讲解蛋白质的构成:简单介绍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

(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为人体提供能量。

(4)蛋白质的变性讲解蛋白质变性的概念:通过实验或实例,如加热鸡蛋清使其凝固,让学生理解蛋白质在受热、遇到重金属盐、甲醛等情况下会发生变性。

强调蛋白质变性的影响: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2、糖类(1)介绍糖类的种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糖类的来源:展示一些富含糖类的食物,如米饭、馒头、土豆等。

(3)糖类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3、油脂(1)油脂的分类:分为油和脂肪。

(2)油脂的来源:展示一些富含油脂的食物,如食用油、肥肉等。

(3)油脂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

储存能量。

4、维生素(1)介绍维生素的种类:常见的有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D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葡萄糖 蔗糖(1)教学目的:1.了解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2.通过葡萄糖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结构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原理。

3.了解葡萄糖的应用和制法。

教学重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一.糖类物质概述1.糖类物质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的产物。

6CO 2 +6H 2O C 6H 12O 6 + 6O 2nC6H 12O 6(C 6H 10O 5)n + nH 2O2.组成元素:糖类物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3.分子式通式:分析:C 6H 12O 6、(C 6H 10O 5)n 、C 12H 22O 11中H 、O 原子个数比得: C m (H 2O)n注意: (1)m 和n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C 6H 12O 6、(C 6H 10O 5)n 、C 12H 22O 11等(2)该通式不能反映糖类物质的结构特点。

(3)该通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糖类物质并不符合该通式;有些物质符合该通式又不是糖类物质。

例:鼠李糖:C 6H 12O 5;脱氧核糖:CH 2OH(CHOH)2CH 2CHO ;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

4.定义:从结构上看,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5.分类:二.葡萄糖、果糖 (一)葡萄糖 1.组成结构:分子式:C 6H 12O 6;结构式: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多羟基醛;官能团:多个-OH 、-CHO 。

2.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3.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 H 2 CH 2OH(CHOH)4CH 2OH(已六醇)(2)氧化反应:CH 2OH(CHOH)4CHO+6O 2 6CO 2 + 6H 2O (1molC 6H 12O 6完全氧化,放热约2804KJ )CH 2OH(CHOH)4CHO+2[Ag(NH 3)2]OH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 H 2OCH 2OH(CHOH)4CHO + 2Cu(OH)2+NaOH 2OH(CHOH)4COONa+Cu 2O ↓+H 2O(3)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5)发酵制乙酸: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二)果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80叶绿素 糖类单 糖:不能再水解的较简单的糖类。

低聚糖:水解后能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类。

多 糖: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结合而成的糖类。

催化剂 酒化酶加 热 加 热体内 或燃烧§1:葡萄糖蔗糖(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和用途,并对麦芽糖有一定的了解。

2.使学生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二糖的水解,蔗糖和麦芽糖在性质上的区别。

[复习]: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1.CH2OH(CHOH)4CHO+2[Ag(NH3)2]OH—2.CH2OH(CHOH)4CHO + 2Cu(OH)2+NaOH—评讲:复习糖的分类,指出二糖中最重要的是蔗糖和麦芽糖。

三.蔗糖麦芽糖§2:淀粉 纤维素(1)一.多糖的定义1.定义: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分子间脱去水分子,结合而成的糖类。

如: nC 6H 12O 6(C 6H 10O 5)n + nH 2O(单糖是小分子化合物,多糖则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多糖是单糖的缩聚产物[设问]:多糖在性质上和单糖、二糖是否相同呢?若不同,它们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呢? 2.多糖的特性 从多糖定义可以看出,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结合而成的,这种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使得多糖与单糖、二糖的性质并不同。

如溶解性、甜味、还原性等。

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无还原性。

二.淀粉 纤维素[知识拓展]:科学视野,教材P 84~P 85一定条件§3:油脂一.油脂的存在: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组成: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C 17H 35COOH ,C 15H 31COOH ,C 17H 33COOH )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的混合物。

2.结构:官能团: -COO - 天然油脂一般还含有碳碳双键.注意:(1)R 1,R 2,R 3,可以为饱和烃基,也可能为不饱和烃基;可以都是饱和烃基,也可部分是,还可都是不饱和烃基。

(2)R 1,R 2,R 3可以相同(单甘油酯),也可以不同(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4)烃基饱和程度越大,其油脂的熔沸点越高。

三.油脂的性质1.物性:举例:肉汤中油浮于水面上,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等。

油脂比水轻( 在0.9~0.95之间),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化为硬化油 (2)油脂的水解: ①酸催化水解应用:生产高级酯肪酸和甘油 ②碱催化水解应用:工业上可用此反应制肥皂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四. 肥皂的去污原理与合成洗涤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76油脂(属于酯类)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脂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脂C 17H 33COOCH 2 C 17H 33COOCH C 17H 33COOCH 2+ 3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5COOCH 2 催化剂 加热,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HOH 2OH+ 3H 2O3C 17H 35COOH + 浓H 2SO 4 △ C 17H 35COOC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5 2+ 3NaOH3C 17H 35COONa + CH 2OH CHOH 2OH R 1-COOCH 2 R 2-COOCHR 3-COOCH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而蛋白质又是由氨基酸构成。

一.氨基酸 1.定义:(1)定义: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2)官能团: -COOH(羧基、酸性);-NH 2(氨基、碱性) (3)几种重要的氨基酸(α-氨基酸)(4)存在:天然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经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2.物理性质:天然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一般在200℃~300℃),一般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3.化学性质: 从结构分析:(1)氨基酸具有酸、碱两性 ①与酸反应:②与碱反应:(2)成肽反应二.多肽肽: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跟另一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之间脱去水分子,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叫做肽。

肽键:肽中的酰氨基结构-CONH -叫做肽键。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

氨基酸形成肽和蛋白质时形成肽键,而肽和蛋白质水解时断裂的是肽键。

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H 2-COOH+HCl →CH 2-COOH CH 2-COOH + NaOH →CH 2-COONa + H 2O CH 2-COONa + NaOH → CH 2-COONa + NaCl + H 2O 2 3Cl NH 3Cl NH 3Cl 3Cl NH 2CH 2-COOH + NaOH → CH 2-COONa + H 2O CH 2-COONa+HCl →CH 2-COONa CH 2-COONa+HCl →CH 2-COOH + NaClNH 2 NH 2 23Cl 3Cl 3Cl CH 2-COOH+H 2N -CH 2-COOH →CH 2-CO -NH -CH 2-COOH + H 2O 2 2 酰氨键(肽键) CH 2-COOHCH 3-CH -COOH —CH 2-CH -COOH NH 2NH 2 NH 2 甘氨酸(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 HOOC -CH -CH 2-CH 2-COOH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NH 2三.蛋白质1.蛋白质的定义(1)存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主要成分都江堰市是蛋白质;许多植物的种子中也含蛋白质;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有关。

(2)定义: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3)组成元素:除C、H、O外,都含有N和少量S。

2.结构: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8。

一级结构: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的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三维结构。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官能团:-COOH(酸性),-NH2(碱性),-CONH-(水解)3.性质:(1)具有酸碱两性:(2)水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水解,经多肽最终得到多种α-氨基酸。

(3)盐析: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特别提醒]:①少量的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②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利用此性质可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4)变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下载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叫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超生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变性是不可逆的。

(5)颜色反应:有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时显黄色。

利用此性质可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6)蛋白质在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四.酶:引导学生看书P91~P92。

五.核酸:§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1)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许多聚合度相同或不同的高分子聚集而成的混合物。

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线型高分子软化 熔化 固体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线型结构体型结构不带支链的线型高分子带支链的线型高分子加热加热冷却催化剂单体链节 聚合度 高聚物n加聚反应nCH 2==CH 2 —CH 2—CH 2—§2:合成材料(1)近年出现的黏合剂、涂料等也属合成材料。

二.合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三.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纤维物质 天然纤维: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纤维。

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