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颜色的意义
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1.引言粪便常规化验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手段,可以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的各项指标,了解肠道健康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问题或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就粪便常规化验单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检验结果。
2.检验指标解读2.1颜色粪便颜色可以反映肠道内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情况。
常见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棕色等。
本项指标主要用于初步判断肠道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2.2p H值粪便pH值反映了肠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正常情况下会呈弱酸性或中性。
异常的p H值可能与肠道感染、消化问题等有关。
2.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粪便中脂肪的含量,可以反映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情况。
异常的饱和度可能与胆道疾病或胰腺问题相关。
2.4食物残渣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可以反映肠道内的排空情况和消化功能。
异常的食物残渣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或消化不良有关。
2.5隐血隐血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消化道出血或感染。
阳性结果可能与胃肠道溃疡、息肉、炎症等疾病相关。
2.6白细胞白细胞检测可以反映肠道炎症情况。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与感染、炎症性肠病等有关。
2.7干化程度粪便的干化程度可以反映排便频率和水分摄入情况。
密度高的粪便可能与便秘有关,而稀烂的粪便可能与腹泻有关。
3.结论通过对粪便常规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肠道健康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消化道问题或感染性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具体疾病,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若有异常的检验结果,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诊疗。
以上就是粪便常规化验单各项指标的解读,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颜色对大便检查的影响通常反映了胃肠道的某些情况,严格而言,尤其是大便小便,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成型,因为它不如呕吐来得直接。
颜色对大便检查有什么意义?亦可参照XL S X文档可以读人真心讲解。
[2]饱和度检测。
引用的英文资料是最新的大便X光机的成果,通常需要我们大便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来检查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粪便常规报告单

粪便常规报告单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通常用于评估人体肠道健康状况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该报告单涵盖了多个指标,包括粪便外观、颜色、质地、pH值、潜血等,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协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常规报告单包含有关粪便外观、颜色和质地的信息。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肠道消化和吸收的情况,同时也是评估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粪便应该呈黄褐色,质地柔软,易于排便。
如果粪便颜色偏黑偏红,质地硬、干燥或出现异样气味,这可能意味着肠道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其次,报告单中的pH值指标也十分重要。
人体肠道中的pH值通常不同于其他部位,因为它受到肠内微生物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pH值为6.0至7.5之间。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就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等功能。
除此之外,报告单中的潜血指标也是常见的检测指标之一。
潜血可以分为隐性潜血和明显潜血,隐性潜血是指无法肉眼观察到的微量血液,而明显潜血则是肉眼可见的程度不同的血液。
这个指标可以检测肠道出血情况,特别是检查结直肠癌和其他肠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判断标准,因为它只是提供一些指标供医生参考。
因此,如果报告单出现异常情况,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和分析,找到病因。
另外,由于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进食或药物使用等,这些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化检查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多种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肠道健康,而且能够及早发现肠道问题并进行治疗。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该项检查,注意肠道健康。
04.粪便检验-完成

3.本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各约10%左右。
粪胰蛋白酶
参考范围:
(1)透明胶片法(J0hnstone改良法)
粪便1:200倍稀释:阳性。稀释倍数降低时阳性为异常
(2)苯甲酰-L-精氨酰-P-溴苯胺盐酸-比色法
3.粪胆原测定应结合粪胆素、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定性试验以及血胆红素等测定,以便有效地鉴别诊断黄疸的性质。
4.粪胆原测定时要注意:
(1)如口服广谱抗生素,则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的能力降低;
(2)阻塞性黄疸时,胆红素因不能抵达肠道而粪胆原检查阴性;
(3)在严重肿瘤,重吸收的尿胆原排出较少,而更多由尿液排出;
(12)绿色便:乳儿因肠蠕动块,粪便中排出胆绿素所致。
3.临床上观察粪便外观,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粪便涂片显微镜检查等)可对有关疾病作出初步诊断或鉴别,如见黑便,作粪便隐血试验则呈强阳性,是为上消化道出血,如粪便隐血试验阴性,则可能为药物等引起的粪色改变。
4.影响粪便颜色改变的非病理因素主要有:
(1)时间:粪标本未及时检查而久置则色泽加深;
3.隐血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化学触媒法,另一类是较新的免疫法。触媒法按不同的氧化显色剂分为邻联甲苯胺、愈创木酯、还原酚酞、无色孔雀绿等10余种。按检测灵敏度,还原酚酞法最高,无色孔雀绿最低,邻联甲苯胺中等。临床应用宜选中等度敏感的方法,敏感性太高太低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现代隐血试验筛检用干化学试带法、一般多以邻联甲苯胺为显色基质.使用方便。各种触媒法原理类似,缺乏特异性。用免疫法特异性较好,也较敏感。是一种用抗人血红蛋白抗体检测,它与食物中血、非血红蛋白过氧化物复合物或药物均无反应。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免疫法隐血试验有近10种,有的操作较复杂、成本亦高,虽特异性优于触媒法,但单独应用人群筛选仍有局限性。国外建议,男、女性40岁起,每年作一次隐血试验检查,并配合每年一次直肠指检;50岁起,每3~5年一次乙结肠检查以筛检消化道肿瘤。
通过鸡的粪便颜色辨别疾病

通过鸡粪颜色辨别病症正常鸡的粪便是由粪和尿液混合组成的,软硬适中,形状多呈圆柱形或条状,呈棕绿色,在鸡粪的一端附有白色的尿酸盐,没有恶臭。
每天早上第一次排出的粪便呈糊状、黄棕色,属正常现象。
鸡得病后往往其粪便颜色出现异常,可以通过观察鸡粪的颜色来初步判定所得的疾病。
白色粪便当鸡粪为黄白或灰白糊状,不成形,一般可能是发生了鸡白痢或禽霍乱.发生鸡白痢时,病鸡常排出黏稠、石灰状的粪便,黏糊于鸡肛门,导致排粪困难。
发生禽霍乱时,病鸡常剧烈腹泻,排灰白色粪便.鸡粪呈白色或黄白色水样,且混有白色的尿酸盐颗粒时,可能是传染性法氏囊病,也见于没有食欲、瘫痪及患有尿毒症的鸡。
此外,包涵体肝炎、鸡副伤寒、产蛋下降综合征、绿脓杆菌病等均可见拉白色水样稀粪。
如果出现乳白色牛奶样粪便,稀水状,似牛奶倒于地面上,多见于黏膜充血、轻度肠炎或弧菌肝炎。
血色粪便鸡排出红色粪便最常见的原因是球虫病.1月龄前后的小鸡拉血便,一般是发生盲肠球虫病.雏鸡急性盲肠肝炎初期可拉带血粪便,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后期可拉带鲜血的粪便。
球虫病、绦虫病、蛔虫病和肠炎恢复期的鸡也可引起血便,粪便呈肉红色,如同烂肉。
除此之外,无机或有机毒物中毒也会造成肠道出血而出现血便。
坏死性肠炎、新城疫、霉玉米中毒等也可引起鸡粪便带血。
上述各个病种中,除盲肠球虫病常有鲜红色血便,易于识别外,其它疾病或原因引起的血便,外观多为暗红色,必须仔细观察。
一般情况下,粪便呈暗红色、黑色或茶黑色,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红色或鲜红色,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黑色粪便属血便的一种,由于黑色粪便常因消化道前部如十二指肠、小肠等出血引起,粪便外观多为黑色或茶黑色,呈潜血状。
如果粪便呈铁锈色水样并混有尿酸盐,多见于新城疫早期中毒等引起消化道严重出血。
此外,腐烂鱼粉中毒引起的肌胃糜烂也会引起黑便。
绿色粪便绿便是由于胆汁和肠道脱落的组织细胞相混而成,最常见原因是新城疫.病鸡一般拉黏稠恶臭的绿色稀粪,粪便呈现黑绿色,并伴有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减蛋等其它症状。
从便便看健康 这种颜色的便便说明已患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从便便看健康这种颜色的便便说明已患癌
导语:关于养生常识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从我们的身体不同状况其实都是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健康与否。
而从便便看健康,就挺方便的。
不同颜色、不同形
关于养生常识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从我们的身体不同状况其实都是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健康与否。
而从便便看健康,就挺方便的。
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便便其实都是有原因的,想要健康养生的朋友,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种颜色的便便或因患肿瘤
说到便便,可能很多人都会嫌弃,但是如果你仔细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尤其是当你的便便颜色是陶土色时,也就是灰白中略带着一点黄,这往往提示的是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
因为这两种疾病很容易导致胆总管阻塞,胆汁不能进入肠道,于是就形成了土陶色便便。
和其它癌症相比,胰头癌可谓癌中之王,致死率很高,而且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所以,土陶色的大便最为可怕,如果你发现情况不对,请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治疗。
另外一种十分可怕的大便颜色就是黑色柏油便。
一般来说,溃疡、肿瘤、食道静脉曲张破裂,都会引发这种现象。
总之,这些情况均属于消化道出血。
研究还发现,当消化道出血超过800毫升的时候,患者在黑色便的同时还可能有呕血。
当小于500毫升的时候,仅仅出现黑色便。
当我们出现黑色大便的时候,也请患者务必到医院及时诊治。
颜色、形状、味道……粪便反映肠内环境现状
什么才是好的便便?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某博士指出:“排便时毫不费力就可以排出的粪便,才是好粪便的首要条件。
”所谓排便毫不费力,
生活常识分享。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引言概述: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消化系统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粪便常规检查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内容:1. 粪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原理1.1 粪便样本采集:介绍如何正确采集粪便样本,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外观和质地:通过观察粪便的外观和质地,可以初步判断消化系统的功能和病理情况。
1.3 pH值和酸碱度:测定粪便的pH值和酸碱度,可以了解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4 隐血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可以发现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1.5 粪便颜色:不同颜色的粪便可能与不同的疾病有关,通过观察粪便颜色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2. 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2.1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消化系统是否存在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等。
2.2 肠道菌群的评估: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菌群数量和种类,可以评估肠道菌群的健康状况,对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
2.3 肠道消化功能的评估:通过观察粪便的外观和质地,可以初步了解肠道消化功能是否正常,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4 肠道吸收功能的评估: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脂肪、糖类等物质的含量,可以评估肠道吸收功能的健康状况。
2.5 肠道炎症的评估: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炎症标志物,可以评估肠道炎症的程度和活动性,对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3. 粪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3.1 样本采集:正确采集粪便样本,避免污染和误差。
3.2 检测时间: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 饮食和药物干扰: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影响粪便的外观和化学成份,应在检测前避免相关干扰。
总结: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简便、经济且有效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粪便样本的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消化系统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信息。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 解读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原创版)目录1.粪便常规检验简介2.粪便常规检验项目3.粪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4.粪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正文一、粪便常规检验简介粪便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二、粪便常规检验项目粪便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粪便颜色:正常粪便颜色为黄褐色或棕黄色,若出现异常颜色,可能与食物、药物或疾病有关。
2.粪便性状:正常粪便呈圆柱形或条状,较软且易排出。
异常的粪便性状包括稀水样便、硬便、粘液便等,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
3.白细胞: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白细胞数量较少。
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肠道感染或炎症。
4.红细胞:正常粪便中红细胞数量很少。
红细胞增多可能与肠道出血、痔疮、肛裂等疾病有关。
5.寄生虫卵: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寄生虫卵,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
6.炎性产物:粪便中炎性产物的检测可协助判断肠道炎症程度。
三、粪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粪便常规检验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肠道感染、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此外,粪便常规检验还可协助了解其他系统疾病,如肝脏、胰腺、胆道等疾病。
四、粪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1.检验前需保持空腹,以免食物影响检验结果。
2.采集粪便样本时,应尽量采集新鲜、完整的粪便,避免采集尿液、水分等杂质。
3.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药物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总之,粪便常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化验项目,对于了解胃肠道及肝胆胰腺等系统的功能状态和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回复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回复题目:解析大便变化及其医学术语引言:大便,是排泄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术语对大便的描述非常详细,通过观察和了解不同医学术语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以便读者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常见大便颜色的医学术语:1. 黑便:通常表示出血,称为“黑便”或“积血便”。
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或消化道问题的信号。
2. 红便:通常是粪便中有鲜红色血液,称为“红便”。
这种情况可能与肛门和直肠疾病相关。
3. 白便: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可能表示肝胆道问题,这种现象被医学术语称为“白便”或“无色便”。
二、医学术语描述大便外观和质地:1. 稀便:大便水分含量高,常常为流体状态。
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或某些肠胃问题引起的。
2. 结块便:大便呈固体块状,可能与便秘、消化不良或胃肠道阻塞有关。
3. 纤维便:粪便中带有纤维,常常是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多的结果。
4. 黄褐色便:通常显示正常的消化和吸收,是最常见的大便颜色,表明人体健康状况良好。
三、医学术语描述大便气味:1. 恶臭便:大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时可能与消化问题、肠道感染、食物不良消化或细菌感染有关。
2. 炸弹便:指有恶臭气味和较大声响的大便。
这主要是由于大肠细菌产生的气体和粪便在通过肛门时释放气体。
四、医学术语描述大便中的异物:1. 蛔虫便:大便中发现活动的蛔虫。
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会引起肠道不适和消化问题。
2. 食物残渣便:大便中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可能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五、医学术语描述大便出现的症状:1. 腹泻:大便过于频繁或容量较大,形状松散,与肠道疾病或感染有关。
2. 便秘:大便排出困难、质地干燥、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可能与饮食习惯、肠道功能或药物有关。
3. 带血便:大便中含有血液,通常与直肠或结肠问题相关。
4. 腹痛便血:大便排出时伴有腹痛和血液,常常是消化道问题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便颜色的意义
粪便是食物经口腔进入人体经过胃、肠等器官,绕行长度达九公分,而后从肛门排出体外的食物残渣。
因此粪便可反应各器官的活动情形,特别是消化道各个脏器的功能状况,可说是健康的重要指标。
到医院看病时,医师就常会询问病人大便的颜色、性状、气味,检验师还用显微镜检验大便,甚至把粪便检查作为三大常规检查之一。
了解粪便的临床意义,便能肯定养成观察粪便习惯的重要,以下即针对粪便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做说明。
健康人的大便是棕黄色,因为正常的大便会夹杂著一种胆红素的缘故,若出现不同的颜色,有时候正是体内某些疾病的警讯。
白色或灰色
除因胃部检查(x 光钡餐造影)病人喝显影剂及发泡剂后,大便呈现灰白色,非疾病造成之外,如果粪便呈灰白色,表示胆色素分泌不正常或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常见於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或胆结石、胆道肿瘤等,其中胆结石患者,常伴有右上腹疼痛,若无疼痛感则是恶性肿瘤,属于胰脏头部的癌症。
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时,多见于霍乱,过去患有肠结核的病患,粪便也会呈现水样,而粪便呈白色黏液状,提示有慢性肠炎,肠疮肉和肿瘤的可能,若出现有量多,且有恶臭的白色油脂状粪便时,则要警惕患了吸收不良综合症或胰源性腹泻。
深黄色
除进食过量脂肪类及大黄梗叶会使粪便较黄外,深黄色粪便多见於红血球大量破坏所造成的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可由溶血性细菌感染,红血球先天性缺陷、恶性疟疾、免疫反应、轮血配错血型,毒素
中毒,或某些化学药品等引起,常伴有溶血性贫血。
绿色
绿色粪便最常见原因包括有服用过多胃肠药、绿色蔬菜,含叶绿素丰富的健康食品或肠内酸性度过高所至,无需特别担心。
在疾病方面,粪便绿色呈糊状或水样,多泡沫、具有酸臭味,多见於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
若绿色便中混有脓液,则是细菌性痢疾或急性肠炎的表现。
此外,腹部大手术或接受广效性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若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清样伪膜,大半是患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尤须注意。
鲜红色
鲜红色粪便常见於下消化道出血。
如血色鲜红,分布在粪便的表面,与粪便不相混,以痔疮的毛病居多,特别是内痔出血,常会在大便前后滴出少量鲜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稍后即自行停止,若是粪便外层沾有鲜血,血量较少,多在擦拭过的卫生纸上发现,一般以便秘时用力造成的肛裂最多见,常伴有剧痛,便后疼痛随之消失,有时还会造成大量出血。
发现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则以肠子的毛病可能最大,其中属於良性的为溃疡性大肠炎,本病可有急、慢性之分,除大便次数和性状可改变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另一种大肠疮肉出血,排便时无特别不适感,粪质正常,常见便后滴血附於粪块表面。
恶性的则有结肠癌、直肠癌等,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而无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而且便意频频,但常只能解出一些血和黏液而无粪便。
结肠癌的血便特点是有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而直肠癌的血便中
则常会混有糜烂组织。
暗红色
除进食过量的可可、咖啡、樱桃、桑堪、巧克力等,大便可出现暗红色外,疾理性的血梗,常见於阿米巴痢疾、结肠瘟肉与结肠肿瘤,因血液和粪便均匀地混合而呈现暗红色。
再者,某些特殊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及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由於凝血机转障碍,也会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呈暗红色,有时也呈鲜红色,日常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的现象。
黑色
常见於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黏膜脱垂、肝硬化造成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粪便多呈暗红色或柏油状黑色,临床上又以胃、十二指肠渍疡取常发生,患者上腹部有烧灼和疼痛感,其中胃溃疡通常会在饭后二、三小时,伴随打呃、呕酸而发作,服用解痉制酸剂常可奏效,而十二指肠渍疡则在空腹(饥饿时)疼痛,其特征是只要进食或吃点东西,症状很快就能减轻或消失。
但是当病程短而无节律性,抗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即应警觉胃癌的可能。
至於同样是消化道出血,为什么痔疮出血是鲜红色,肠胃出血却是黑色呢?黑色血便的成因,主要是血液在肠道存留时间过久,发生变性所至,红血球破坏产生血红蛋白,并能分解出铁离子,铁与肠道细菌分解出来的硫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硫化铁,因硫化铁为黑色,故出现柏油便。
如存留时间不长,虽出血部位较高,亦可排出红色血便。
所以血便呈不同的颜色,如鲜红、暗红以至柏油色,主要与血液在胃肠道存留的时间长短有关。
当然,食用某些食物如肉类、肝脏、动物血、海带、菠菜、葡萄、葡萄干、甘草根或口服铁剂、碘
剂、、活性碳等,粪便也可呈现黑色,应加以区别。
值得注意的事,食物与药物造成的黑便,粪便黑而不亮,用水冲也不见血色,只要停服影响粪便颜色的药物或食物后,大便颜色便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