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之美
书籍封面设计的五个要素材料文字

书籍封面设计的五个要素材料文字
1.简单,美观,切合实际。
2.宁勿乱
有时我们强调书的封面设计要清新活泼,有现代感,但其含意,是指设计整体中的一种关系。
一个封面中的设计元素,只要有一两个是动态的,就能显出很强的动感来。
如果所有的元素都处于不稳定状态,那就是乱,而不是活泼。
古诗讲:“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区为有了绿的衬托,红才显得醒目。
目前我们有些书的封面,就显得太乱,太闹。
3.宁明勿暗
我们国内的许多图书设计与欧美相比,总显得比较灰暗。
这也许和我们含蓄的性格有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
我们的书往往一本单看还可以,但放到大环境中就显不出来。
所以我觉得,封面应尽量采用明快的颜色。
4.阐述清晰
我们以往有些设计的失败,还在于编辑与设计者之间沟通的障碍。
我们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意图,往往过于笼统和概念,以至使设计者理解上产生误差,有时越改离初衷越远。
要解决这个问题,文字编辑应学习些设计知识,掌握一些专业语汇,名词和概念要和设计者对接,找到和设计者沟通的方法。
5.多用范例
我觉得,多用范例是一个简洁有效好办法。
当你觉得难于用语言述清楚自己的意图时,可以找一些与你构想相近的图书设计样本,使设计者找到一个最为接近的参照。
同时,多看范例,也可以养眼,这是提高审美修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设计、材料、印装——论书籍设计的三位一体性

使 2 .色 彩独 具 的 情 感 个 性 可 以使 带 黄色 的粗 纹蒙 肯 纸 , 整本 书籍 给
设计 更具 视觉效 应 和视 觉震 撼力 。 3 .注重 色彩 与文 字 、图形 的综合
■
詹
主 皇
回
志伟 等 人设 计 的 《 兰芳 藏 戏 剧 史料 给 人 以强 烈 的视 觉 冲击 感 ,并体 会 到 梅
一
种 来 自久 远 年 代 的 浓 浓 的音 乐 气
息, 令人 叫绝 。
另 外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出
( )色彩 : 三 进一 步诠 释设计 语 言
万夏 、 宋丹 设计 的 《 国乡土 手工 中 的性格 化表 现形 式 ,其在设 计 中的作 版 ,
用 可体 现在 以下几 点 上 :
距及 行距 的疏 密变 化等 均给 人 以不 同 视觉 和触 觉 的生理及 心 理感受 。
3 .版 式 的横 、竖 排 列 变化 ,也 特 征与 设计 作 品内容 的相一 致性 。 给 人 以不 同 的视 觉 体 验 性 和视 觉 导
向性 。
( ) 三 应注 重材料 的多 样性 , 可做
( ) 一 文字 : 语言叙述信息化 的处 式要 通 过选择 相得 益彰 的材料 ( 将 面料 ) 理, 充分发挥语言表述 的内在潜力 , 其 来 完成 是一个 道理 。 设计方法体 现在 以下几点 的表现上 : 等 文字元 素 的理性 化安 排设 置 。 2 .字体 的选 择 、字号 的大 小 、字 的视 觉感受 。 在 印制材 料 的选择 上 ,应 注意 材 1 .内文 、 题 、 标 注释 、 页码 、 眉题 料性 格 的准确 选择 和把 握 ,具 体应 注 意三 个方 面 : ( ) 一 应注 意把 握不 同 的材 料给 人 ( ) 准 确把握 所选 用材料 性 格 二 应
书籍设计中的材质选择

书籍设计中的材质选择摘要:书籍设计是一种综合的思考行为。
本篇文章由古及今,对书籍设计材质的演变进行细致的论述,与此同时运用丰富的实例,体现材质的选用对把握书籍设计的整体风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而使设计者更加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对书籍材质的正确选择,才能把看似单一的文字载体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
才能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作品的同时领略材质的美感,使文字作品在材质美的衬托下令其升华。
关键词:书籍设计;材质;形式;应用Selection of material in design of thebookLIU Xi-sheng(Shenzhen Polytechnic , Shenzhen 518055)Abstract: Design of the book is a kind of action which is integrative advisement. Articles from antiquity to today, process for painstaking discuss as per material of evolvement of book design and handle with large number of illustration to explain some important function . Furthermore, designer will understand that is important for choose the material. Thus, reader will taste the art not only in writings but also in material. The material should make the works sublimation gradually.Key words: book design ; material ; modality ; Selection ; application书籍是人类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文化永恒的生命体。
纸墨飘香——浅谈纸质书籍设计的形态美

浅谈材料特性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
材 料 的分类
任何设计都必须通过材料来创造内容 , 材料作为传达的介 就有浓 厚的 ” 乡土气 息”, 其材质和色泽就是 “ 红中国”的感觉。
质 , 到 了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为 了更 好地 了解材 料 , 们 可 以从 起 我
材料的化学性 质和物理性质两个方面来对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
何美好的事物都要有一定 的物 体来陪衬 , 书籍的装帧设计也一 样, 它也需要通过 装饰来达到它传达知识的功能。而材料的运 用就是把这种功能通过装饰 的形式合理地体 现出来。如何选 择
旧的报纸等。不同的材 料有不同的特 性、 质感、光泽、 理, 肌 也
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合理地利用各种材料的色彩、质感、 光 材 料, 如何运用材料, 如何让材料的特性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发挥
泽、 耐久性能等 , 将有助于书籍主题的准确 表达和整体效果的表 更 大的作用则异常重要。 宁成春设计的 《 乡土中国》 系列的书籍 现。 在从事书籍装帧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必须 对书籍材料的传
达性 有 全面 、 统 的理 解 和 掌握 , 把材 料 的传 达性 和装 帧 设计 系 并
( ) 在设计上就别具一格, 图1 , 该系列丛书被许多读者视为精品
关键 词: 书籍装 帧设计、 材料、感觉特性
在现代设计 中, 料越 来越受到重视 , 种类也越 来越丰 材 其 富。科技水平的发展带动了印刷技术和装订工艺的进步, 书籍装 帧材料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玻璃、 牛皮、 金属、 塑料、 丝绸 等各种材料 都被运用在当代书籍装帧中。近年来大 力提倡资源
论文选萃 本 目 任 辑张 栏责编 越
浅谈材料特性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文/ { 余云浩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 南大学设计学院
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赏析

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赏析作者:周梦琪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吕敬人是著名的中国书籍设计师,是中国书卷文化推广的守护者。
他的设计作品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书籍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的赏析,研究其书籍设计中的材质之美,造型之美,文化之美,以此来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吕敬人;书籍设计;材质之美;造型之美;文化之美每一个时代的书籍设计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點,在这个电子产品发展迅速的时代,纸质品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特别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书籍设计出现了丰富多彩、百家争鸣的状态,出现了各种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
吕敬人是著名的书籍设计大师,他的书籍设计风格被世人尊称作“吕氏风格”。
简单说,吕氏风格是一种将书籍的人文精神内涵与视觉版式风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书籍设计理念。
[1]在吕敬人的设计中,他的书籍设计考虑全面,对书籍材质、造型、文化内涵的把控展现了他深厚的书籍设计功底,他所设计的作品非常具有设计之美,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吕敬人书籍设计的材质之美(一)《怀珠雅集》的材质之美《怀珠雅集》的书籍内容展示了收藏家和文人的藏书票。
[2]这本书封皮的材质采用了瓦楞纸,首先瓦楞纸本身特殊的结构对书籍产生了保护作用。
其次在触觉上,瓦楞纸表面凹凸不平,人们在拿到这本书时,会感受到瓦楞纸的触感,产生新奇的感受。
最后瓦楞纸立体的波浪形条纹也为这本书的封皮增添了一丝质朴的韵味。
这本书最里面的封面是粗纹的磁青纸(瓷青纸),中国以前线装图书的封面和封底也多是采用瓷青纸。
这种纸质的采用给人一种怀旧复古的感觉,而且这种粗纹的纸质,让人与书在触觉上产生了对话。
另外毛边宣纸的书签,既小巧又雅致,这些书签是吕敬人要求工人们用手撕的,他认为这样才能保存自然状态,露出纤维。
这本书的形式采用宣纸、瓦楞纸、瓷青纸的组合,遵循传统但不照搬,为整本书营造了古雅的文化氛围。
浅论书籍设计中的材料感觉特性

0 ] 0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美术系 山西 临汾 400 武慧鹏
【 要】 摘 任何一本好的书籍, 其实都是一个选择材料, 利用材料来实现 自己 设计的过程。对材料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运用是一
名书籍设计 师的首要 任务之一 。
【 关键词】 材料感觉 书籍设计
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 中, 如何 提高书籍装帧 的品位 , 如何 让你 的书籍装帧 能在众 多的书籍设计 中脱 颖而 出,如何让 它 能在最短 的时间抓住观众 的眼睛 ,对于材 料的有效合理 的运
用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中 国 有 句 俗 话 :人 靠 衣 裳 马 靠 鞍 ”任 何 美 “ , 好 的 事 物都 需 要 有 一 定 的 物 体 来 陪 衬 , 籍 也 一 样 , 也 需 要 书 它
让读者极其享 受书籍装帧设计带给他 的精神 上的满足 ,何 乐
而 不 为? i
柔美 , 都会唤起读者强烈的触 觉上的新鲜感 。这种丰富的触 觉
体验就足可将书的个性特征彰显 出来 。进而让人体验到整 本 书的品格与个性 , 让人产 生阅读的欲望 , 大的丰富 了读者 的 极
材料的感觉特性就是材料给人的感觉和 印象 ,是人对材 料刺激 的主观感受 , 料的感觉特 性的塑造是整体 的, 材 这种感
计 中越来越 受到设计 师的青 睐。现代 的书籍装帧设计中 , 已经 打破 了传统 的装 帧材料—— “ ” 纸 一统 天下 的局 面 , 特种材 料 如皮革 , , 布 塑料 , 木材等也被广泛的用于设计 中。这种对特殊 材 料的运用 , 和材 料颜 色的有效配合 , 在视觉上对读者是一 个 很大的视觉刺激 。王 序设计 的《 国际平 面设计联 盟 2 0 0 0年新 会 员》 一书 , 充分利用 新材 料来 展示 自己的设计思 想 , 的 则 书 封面用特殊的黄色铜版纸来设计 , 而对于书 的装帧设计 , 用 则 了蓝 色的塑料进行包装 ,整本 书合起来 变成 了一个绿 色的封 面, 清晰的传达 出了环保的概念 , 体现 了国际 A 的设计 目标 GI 和 设计思想。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 , 极大的开拓 了设计 师的视 野 ,让他们在设计上 有了更多展示 自己想法和实现 自己独特 的创意 , 同时 , 为书籍 设计 提供 了更多 的方向。让人们接触 也
第二篇 解读书籍 (第三章)

四、书籍的装订工艺
实物装饰
四、书籍的装订工艺
压凸——是一种不同(油)墨的印刷工艺。把已印好的印刷品或空白纸,放
优点:数码印刷具有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等优势,使其潜在应用范围 非常广泛,从大幅面印刷到书籍、小册子的印刷都能胜任,是用来生 产传播媒介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
四、书籍的装订工艺
不同的印刷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装饰风格,为书籍设计提供 了更多的设计空间。 由于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许多新手段、新工艺也 应运而生,如:烫金、烫银、压凸、成型、镂空、起鼓、电化铝、过 油,局部覆膜等。
二、书籍的开本选择与应用
较为常见的开本:
二、书籍的开本选择与应用
较为常见的开本尺寸:
用787mm ×1092mm纸张开切成的开本尺寸(小开本) 用889mm ×1194mm纸张开切的开本尺寸(大开本)
2开本 4开本 8开本 12开本 16开本 24开本 32开本
760mm ×520mm 370mm ×530mm 260mm ×380mm 250mm ×260mm 185mm ×260mm 170mm ×185mm 130mm ×185mm
五、书籍的印制流程
印刷流程 设计制作菲林→出片打样→制作PS板----调油漆----上机印刷----磨光(过塑) -----裱纸----订或粘盒----检验出货。 特殊工艺 起凸(起鼓),印金,全面UV,局部UV,烫金,磨砂,模切(做刀版), 水热转印,折光,滴塑,冰花,刮刮银。 印刷时间 印刷厂生产周期一般在3—8个工作日,通常在4个工作日内。印后加工较多 的情况,如覆膜,装订,裱糊,模切,烫金等,一般会多于4个工作日。 印前文件准备 较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之美摘要: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作为书籍内容的物质载体,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深入了解材料的属性与特征。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材料语言,了解丰富的材料语言,可以很好的合理运用材料的感受性特征。
本文以材料的角度出发,对材料的设计语言做出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材料感受性特征的表现力。
关键词:书籍设计;材料;材料语言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69-01
一、书籍设计中材料语言的表达
德国建筑巨匠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
材料是富有生命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导致材料具有不同心理感受这一特征,材料的心理感受指的是材料的质地、颜色、肌理等因素给人的综合感受,可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表达出书籍更深层的精神内涵,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一)材料的多样化
法国设计师艾立基姆指出:“20世纪末期是设计开始沸腾的高潮,材质的混合运用及变化是一种充满惊喜的新经验。
”
随着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了设计之中,使得书籍所用的材料也呈现出多样化。
除传统的纸张之外,木材、竹藤、金属、塑料、玻璃、织物、皮革、橡胶泥塑等材料也被广泛运用到设计之中。
丰富的材料拓展了书籍设计的表现空间,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使书籍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人们的阅读欲望。
(二)材料的心理特性
如何运用材料语言的设计体现书籍的内涵和精神,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材料的心理特性。
不同材质能产生不同的心理特性,例如:木材,来源于大自然,属于自然材质,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木材纹理和年轮还能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竹藤,给人一种清新、淳朴、典雅的感觉。
金属,给人时代感强、冰凉、机械的感觉。
塑料,给人一种现代、轻盈、时尚、张力、色彩鲜艳的感觉。
玻璃,给人易碎,光滑、透明的感觉。
织物,给人以富贵、柔软旧的感觉。
皮毛的柔软、细腻、温暖,具有强烈的富贵感,女性气息浓重。
充分的理解材质的心理特性,发掘材料的内涵并且大胆尝试和创新,让材料语言发挥最大的艺术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材料感受性特征的表现力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随着材料运用的多样化,材料不同的肌理、重量、性格、色彩,带给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感受性,当读者在接触书籍之后,感受的是书籍材料的粗糙和光滑、轻薄与厚重、柔美和
坚挺、温暖与冰冷。
这些丰富的感受性特征已突破其本身的物理特质而彰显出书籍的个性风貌,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
(一)材料的质感
材料的质感指的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
”
由于材料的物理属性不同,不同材料的纹理、色彩、重量、色泽、性格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质感,书籍材料的不同质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比如平滑的或粗糙的、柔软的或坚硬的、温暖的或寒冷的、热情的或冷漠的、温柔的或粗狂的、高贵典雅的或朴素端庄的等等感受,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精神满足。
随着现代书籍设计的进步,技术工艺日益发展,设计师在大胆创新运用新材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材料的质感之美、挖掘材料的表现力,将材料的美物化在书籍设计之中,发展了书籍设计的同时,也为读者创造了富有感染力的阅读氛围。
(二)材料的五感
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师杉浦康平说:“书籍带给人的整体感受有五感,即视觉、触觉、嗅觉、听觉以及味觉。
”
当读者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的外部形态,
通过特殊材质所设计的创意形态,会让读者在还没有阅读之前便对其产生好奇之心。
通过触觉,我们会感受到材料质感所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粗糙的、平滑的、坚硬的、柔软的,更是阅读之前,书籍与读者之间心灵的交流。
书籍纸张的味道,油墨的芳香,更让我们嗅到书卷之香。
在翻阅图书的过程中,不同材质所发出不同的音乐节奏,高低不同的音节,如同一场美妙的乐曲。
对书籍的品味,那就好比品尝一道菜,细细品尝,方能体会书中万千韵味。
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视觉、触觉、嗅觉、听觉以及味觉,五感交融之美。
综上所述,设计师要树立材料意识,合理运用材料设计语言,用发现美得眼光探索材料的质感,发现材料美,充分利用材料之美,让书籍设计发挥最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2]江湘芸.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