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

合集下载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 12T 561—2015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 12T 561—2015

ICS67.080.01B 3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T 561—2015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5 储存 (3)6 运输 (4)7 展售 (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彩英杨奎发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高玉斌刘璟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果蔬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本标准不包括速冻类果蔬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SB/T 10728-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果蔬类SB/T 10729-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物流冷链知识点总结

物流冷链知识点总结

物流冷链知识点总结一、物流冷链的概念及意义物流冷链是指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的商品,也可称之为温度控制链。

冷链运输是指对易腐败及易变质商品,特别是冷藏、冷冻商品的运输,采取冷藏车辆、冷藏舱房等冷藏设备进行运输的物流链。

冷链物流通过对商品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氛和光照等因素进行有效的监控,以保证商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商品附加值,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链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其具有的主要优点是:保鲜、保质:冷链运输通过恒温和稳定的环境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商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保证商品的品质和安全。

节约资源:通过采用合理的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适宜的运输包装材料,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环保:冷链运输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对环境友好,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满足市场需求:冷链运输为各种需要恒温环境的商品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扩大生产和销售范围:通过冷链运输可以把农副产品从热带、亚热带地区直接运输到各地,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还能降低农产品的库存和加工成本。

冷链运输在食品、医药、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物流冷链的主要运输方式物流冷链运输主要包括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四种方式。

1.海运:当前国际冷链运输方式主要有船运、集装箱集中和集装箱自备三种方式。

在国内,一般采用船运加铁路运输和船运加公路运输的方式来实现冷链运输。

2.空运:空运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运输方式,对温控商品的运输具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冷链运输几乎所有的商品,一部分通过外加冷舱的方式保证其低温运输,另一部分通过冷藏、冷冻货架保证其低温状态。

3.铁路运输:铁路冷链运输,目前主要包括冷藏柜、保鲜车、双层冷藏车、冰柜车和冷藏集装箱等形式。

4.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运输,为客户及时供货提供保障,另外,公路运输还具有灵活性强和车辆数量多的特点。

气调冷藏技术

气调冷藏技术

气调冷藏技术气调冷藏技术是一种保鲜和储存食品的先进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调节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等因素,延缓食品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的。

该技术在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气调冷藏技术的原理气调冷藏技术通过改变食品存储环境中的气氛组成,控制食品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具体而言,该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调节氧气浓度:氧气是导致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降低氧气浓度可以减缓食品的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2. 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减缓食品腐败的速度。

3. 调节温度:低温可以减缓食品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4. 控制湿度:适当的湿度可以防止食品脱水和霉变,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气调冷藏技术在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环节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鲜果蔬保鲜:气调冷藏技术可以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避免果蔬在长途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腐败和质量损失的问题。

2. 肉类保鲜:通过调节气氛组成和温度,气调冷藏技术可以延长肉类的保鲜期,保持肉类的鲜嫩口感和营养成分。

3. 海鲜保鲜:气调冷藏技术可以控制海鲜中的微生物生长和酸败反应,延长海鲜的保鲜期,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4. 罐头食品储存:气调冷藏技术可以控制罐头食品中的氧气浓度,避免食品氧化变质,延长罐头食品的保质期。

5. 面包糕点保鲜:通过调节湿度和温度,气调冷藏技术可以延长面包和糕点的保鲜期,保持其松软口感和风味。

6. 瓶装饮料质量保持:气调冷藏技术可以控制瓶装饮料中的氧气浓度,避免氧化反应和变质,保持饮料的口感和品质。

三、气调冷藏技术的优势气调冷藏技术相比传统的冷藏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延长保鲜期:气调冷藏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降低食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食品资源的利用率。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技术有哪些优势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技术有哪些优势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技术有哪些优势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食品新鲜度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而新型保鲜技术的出现,更是为冷链物流带来了诸多优势,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首先,新型保鲜技术显著延长了食品的保鲜期。

传统的保鲜方法往往在时间和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新技术的应用则打破了这些限制。

例如,气调保鲜技术通过调整包装内气体的成分和比例,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浓度,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氧化反应,从而使食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新鲜度。

以水果为例,采用气调保鲜技术,可以将其保鲜期延长数倍,大大减少了因过期变质而造成的损失。

其次,新型保鲜技术有助于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

在冷链物流中,温度的波动和长时间的储存可能会导致食品的品质下降和营养流失。

然而,像真空预冷技术这样的新型保鲜手段,能够迅速降低食品的温度,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营养成分的损失。

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蔬菜、花卉等生鲜产品,使其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依然能够保持刚采摘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再者,新型保鲜技术提高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经济性。

以往,为了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冷链物流往往需要采取更加复杂和昂贵的措施,增加了运营成本。

而新型保鲜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成本。

例如,纳米保鲜包装材料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保鲜性能,还能够减轻包装的重量,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由于保鲜效果的提升,减少了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也间接地提高了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

另外,新型保鲜技术增强了冷链物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一些新型保鲜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的全程监控和追溯。

例如,智能标签技术可以实时记录食品在冷链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不仅保障了食品的安全,也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增强了市场的信任度。

果蔬长途冷藏运输新技术

果蔬长途冷藏运输新技术

果蔬长途冷藏运输新技术——AFAM+(自动新风管理系统)(上)1 果蔬气调贮藏运输19世纪末,植物生理学家已意识到,减少果蔬周围空气中O2浓度能延缓果实的新陈代谢速度。

随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陆续开展了对果蔬气调贮藏的研究。

目前气调贮藏在我国已有广泛应用,气调贮藏食品总量不断增加,并获得了良好的贮藏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气调贮藏是调节气体贮藏的简称,是指将食品存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中,同时根据需要改变、调节贮藏环境中的O2、CO2和N2等气体成分比例,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目前国内常见的气调贮藏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人工气调(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简称CA 贮藏)和自发气调(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简称MA贮藏)。

CA贮藏指的是根据产品需要人为地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浓度,并保持在非常狭小的变化范围内的一种贮存方法。

而MA贮藏是利用鲜活产品本身的呼吸作用来降低贮藏环境中O2浓度和提高CO2浓度从而延长产品的贮藏寿命,贮藏中不进行人工调气,仅通过MA包装膜的通透性,进行自动调气。

为了保持采摘后果蔬的品质,除了适宜的贮藏条件外,运输过程亦应引起重视,目前,国内外的普遍做法是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对保持果蔬品质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消费者对果蔬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运输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运输方式难以保证果蔬产品到岸后的品质,而采用低温气调贮藏运输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2 AFAM+ 原理AFAM+(Automatic Fresh Air Management,自动新风管理),是英格索兰公司“冷王” (Thermo King)品牌开发的一个自动化的新鲜空气交换系统,通过集装箱制冷机组的控制器,按照立方英尺/分钟或立方米/小时的特定设置值交换新鲜空气,以达到运输果蔬适宜的O2和CO2浓度。

AFAM+拥有CO2和O2感应器,可监控集装箱内每个区域的气体水平。

冷链物流食品和药品运输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

冷链物流食品和药品运输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

冷链物流食品和药品运输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通过保持低温环境,确保食品和药品在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环节中的质量和安全。

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是冷链物流的核心环节,对于确保食品和药品的新鲜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温度控制技术1. 冷藏技术冷藏技术是通过控制货物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将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冷藏贮存温度一般控制在0℃至10℃之间,适用于各类食品和一些药品。

冷藏技术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辆和冷藏箱等。

2. 冷冻技术冷冻技术通过将货物的温度降低到低于零度的状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冷冻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储存的食品和一些特殊的药品。

冷冻技术主要有冷冻库和冷冻运输设备等。

3. 温度监测技术温度监测技术是指通过设备和传感器对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监测设备可以提供温度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报警功能,确保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温度监测技术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保鲜技术1. 采摘和收获技术在农产品的采摘和收获过程中,适当的时间选择和控制非常重要。

合理的采摘和收获时间可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同时,采摘和收获后的快速冷却也是保鲜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包装和封装技术适宜的包装和封装技术可以有效地隔离食品或药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氧气和湿度的影响。

包装和封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透气性,确保产品能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3. 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指通过对货物周围气体成分的调节来延长食品和药品的保鲜期。

常见的气调保鲜技术包括低氧保鲜、高二氧化碳保鲜和高氮保鲜等。

通过调节气体成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氧化反应,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总结在食品和药品运输过程中,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是确保货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技术和保鲜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和药品的保鲜期,减少质量损失和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和保鲜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保证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在冷鲜果蔬食品方面的应用介绍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在冷鲜果蔬食品方面的应用介绍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在冷鲜果蔬食品方面的应用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传统的高温灭菌等包装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应运而生,其更能保持食品的原貌和新鲜程度,因此也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根据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原理,对其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改进了传统包装方法工作效率低、成本较高以及高温灭菌影响食品口感等不足,气调保鲜技术不仅能充分保证食品的新鲜度,也可以蕞大程度保证食品的口感不被破坏,而且成本也较为低廉。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自出现以来便广受业内好评,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鲜肉、果蔬、水产品等的包装。

1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1.1 保鲜的概念保鲜主要指的是食品的保鲜。

人们在超市对食品进行选购时,一般更多地是关注食品的保质期,然而保质期长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食品进行了更多的处理,食品的新鲜也就很难保证。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希望食品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口感和新鲜度。

所谓的“保鲜就是保证食品的外貌以及口感不发生较大的改变,尽可能地保证食品的新鲜度。

当然这一概念的前提必然是保证安全性。

保鲜是人们当前进行食品消费选择的又一重要的参考指标。

1.2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基本原理气调保鲜包装在国际上被称为MAP(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以及CAP(Controi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将其注入食品的包装中,从而置换出包装中原有的空气。

CO2气体是混合气体中的抑菌成分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生长繁殖,O2是混合气体中的保鲜成分,可以维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保证鲜度,N2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则是作为填充气体。

气体的不同比例对食品有不同的保鲜效果,因而不同的食品要采取不同的混合气体进行气体的置换,来抑制细菌、霉菌的繁殖和动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防腐以及保证食品的外形、口味和鲜度的目的。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材料有哪些应用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材料有哪些应用

冷链物流中的新型保鲜材料有哪些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品质的重视,冷链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在冷链物流中,保鲜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货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和质量。

近年来,一系列新型保鲜材料的出现为冷链物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调保鲜包装材料。

这种材料通过调节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比例,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延长食品保鲜期的环境。

对于新鲜水果和蔬菜来说,适当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在草莓的运输中,使用气调保鲜包装可以显著减少腐烂和变质的情况。

这种包装材料通常由多层塑料薄膜组成,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能够防止气体的泄漏和外界气体的进入。

相变材料也是冷链物流中崭露头角的新型保鲜材料之一。

相变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从而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在冷链运输中,将相变材料与货物放置在一起,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并从固态转变为液态,降低货物周围的温度;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释放热量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保持货物周围的温度稳定。

常见的相变材料包括石蜡、水合盐等。

比如,在运输冷冻肉类时,将相变材料放置在包装箱内,可以有效防止温度波动导致的肉质变差。

纳米保鲜材料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

将纳米材料应用于保鲜包装中,可以增强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保鲜效果。

例如,纳米银粒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将其添加到塑料包装材料中,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此外,纳米二氧化钛等材料还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食品因光照而发生变质。

生物基保鲜材料是另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来源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如纤维素、淀粉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以纤维素为基础的保鲜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保持货物的湿度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项目调研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采用气调保鲜冷链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

一是可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

生鲜易腐产品由本身物质特点所决定,极易受温度变化而失鲜,即使未达到变质有毒的程度,但产品的品质已大幅降低,实行气调保鲜冷链则可保鲜保质。

二是有利于调剂产销,均衡上市。

大量的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要随熟随收,常年消费,这就需要通过冷藏在保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藏并实现均衡供应上市,满足消费需要。

三是有利于产品升值、增收。

例如葡萄在7月份收获时,每公斤收购价只有五元钱,但经过气调保鲜冷藏储存,到了春节前即可卖到二十元钱。

其他初级生鲜农产品通过气调保鲜冷藏存储,不仅大都可以避免或减少收获旺季的压价损失,还可获得日后销售旺季的升值利益。

四是有利于降低流通中的损耗。

据有的研究所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有的品种(如大葱)高达20%以上,而发达国家则普遍在3%上下,这其中的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冷链流通。

五是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实行冷链流通,必须对农产品首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而只有标准化了的农产品流通,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六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通过优产优质优价增收,是今后我国农民靠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冷链的实施可以保证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优质生鲜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销售,实现优产增收,否则,没有冷链保障,优产也还是不能实现优质优价优销增收。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了优质化的选择阶段,这种与日俱增的巨大潜在购买力和消费欲,需要通过冷链保障,才能不断提供越来越多的优鲜农产品和食品,把消费由追求数量阶段提升到追求质量阶段,实现提升消费水平,持续扩大内需。

七是有利于降低污染,促进环保。

我国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流通大国。

每年有大量的生鲜农产品在缺少冷链的条件下,从田间运到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再运到销地的一级批发市场和二级批发市场,然后再运到社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销售。

这区间产生了大量的破损和腐烂,生成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对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同时大量的无效运输,不仅增加了能源损耗,也加大了空气污染。

而这些,都是在冷链物流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的。

八是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气调保鲜冷链的发展,无疑会推动冷冻科技的进步,带动制冷技术的发展,乃至加快形成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冷冻制冷大产业,并联带相关的辅助行业,如包装业的发展。

气调保鲜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设施之一。

它既能控制库内的温度、湿度,又能控制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含量,通过控制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来抑制水果蔬菜的生理活性,使库内的水果蔬菜处于休眠状态。

实际应用证明,运用气调保鲜库贮藏保鲜的水果蔬菜,无论是从贮藏保鲜期上,还是从水果蔬菜的保鲜质量上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这是其它贮藏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风波,涉及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染色馒头、苏丹红、甜蜜素等,凸显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正带动着以肉类、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奶类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

物流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农产品冷链保鲜产业是产后农业重要一环,对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当前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每年的果菜的损失浪费率仍然十分惊人。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水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至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至2%。

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我国对高价值的易变质、需冷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加大了冷链市场的缺口。

按专家的估算,目前国内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城镇居民易腐食品的消费更是占到总消费的51%,但目前国内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30%。

亟待突破制约。

显然,食品冷链产业潜力巨大。

二、本课题需要解决的技术创新点气调保鲜库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果蔬保鲜设施。

它既能调节库内的温度、湿度,又能控制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含量,使库内果蔬处于休眠状态,出库后仍保持原有品质。

气调保鲜绝不是简单地将库体安装与制冷和气调设备安装叠加,更不是单纯地购置一些所谓的国外进口设备就可以保鲜好果品。

为此,我公司已决定派遣5名大学生到天津市捷盛科技有限公司学习、了解气调保鲜工艺。

现公司需要解决的技术创新点是果蔬的气调保鲜应用,以此带动气调设备、气调库工程高质量的快速发展,以气调保鲜综合技术为指导迅速提高中国广大果蔬农副产品企业的产品质量,为带动保鲜行业起到应用示范作用。

另还需要解决货物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以清洁能源利用为特征的现代仓储物流服务,新建智能化的电子交易系统、电子物流信息系统连通国内、外市场网络,时实掌握产品价格、物流资源信息,达到降低成本效益最大化,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场地照明灯进行夜间交易、装卸,具确保昼夜正常经营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利用制冷所产生的热能转换热水代替锅炉烧水以节省燃煤,因此,我公司需要上级科技部门能在电子技术、节能措施及资金上给予我公司支持。

此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950万元,自筹资金4750。

现申请上级科技部门能给予200万元的科技资助。

三、项目预期目标、考核指标,预期提交的成果(一)预期目标:项目计算期为13年。

本项目2012年正式营运。

销售收入:第一年按负荷50%,营业收入为160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为95.6万元;第二年按负荷100%,营业收入为3210万元,上缴税金合计为191.2万元收入。

气调冷藏能力:项目建成后,建设70个气调冷藏库,年气调冷藏保鲜果蔬10000多吨,每个气调冷藏库130~150立方米,可贮藏梨2000吨,板栗3000吨,红堤500吨,苹果2000吨,茭白20吨,花菜50吨,蕃茄30吨,其他果蔬产品2400吨贮藏时间30~300天。

气调保鲜库质量要求:1、在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储藏时间较长,一般比普通冷藏库长0.5-1.0倍;2、出库后的果蔬保持原有的鲜度及脆性,果蔬的水分、VC含量、糖份、酸度、硬度、色泽、重量等与新采摘状态相差无几,果蔬质量高;3、气调库内储藏的水果蔬菜,在出库后有一个从“休眠”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的过程,使水果蔬菜出库后的摆架期可延长21-28天,是普通冷藏库的3-4倍;4、气调保鲜库创造的是一种低氧环境,可抑制水果蔬菜霉菌的生长有病虫害的发生,使水果蔬菜的重量损失减少至最小;5、对于一般高温冷库难以储藏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枣等到均能达到极佳的储藏效果。

气调保鲜库主要性能指标:库内温度-2℃~15℃可调。

相对湿度RH75%~95%可调。

氧气含量(O2)1%~10%可调。

二氧化碳(CO2)1%~10%可调。

乙烯含量10PPM以下。

库体气密指标(国内)限定压力10mm 水柱,10min后残留水柱高度不少于5mm。

库体气密指标(国外)限定压力25mm水柱,30min后残留水柱高度不少于8mm。

(二)预期提交的成果:1、经济成果:总销售收入3210万元。

气调库每年收入:10000吨×150元/吨.月×12月=1800万元。

水果、蔬菜冷藏车自营净收入:1000万元冻品自营净收入:200万元制冰自营净收入:50万元车间出租收入:40万元物流服务收入(第三方代收、发货、货物运输收入):120万元2、社会成果:项目的实施,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根据市场情况规避风险,促进曲靖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的实施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曲靖地区周围农户增加收入,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引进气调保鲜技术探索新的物流发展模式,还能在冷链物流中起到应用示范作用。

四、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路线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情况、技术、设备、工程方案、环境影响、社会效益、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和计算,客观地提出研究结论。

技术路线: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货→进货验收→入库→存放→ 分类→出货检查→装货→送货。

从田间采后预冷→气调冷藏→冷藏运输→冷藏批发→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的冰箱的“冷链”。

五、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年气调冷藏保鲜果蔬10000多吨,其中梨2000吨,板栗3000吨,红堤500吨,苹果2000吨,茭白20吨,花菜50吨,蕃茄30吨,其他果蔬产品24 00吨。

经气调冷藏保鲜后平均销售价格提高1~3倍,销售收入3210万元,预计年毛利润收入820万元,总成本投入4950万元,净利润617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0. 46%,投资回收期为13年。

(二)项目社会效益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可辐射带动曲靖市一区一辖市七县20万个农户发展果蔬生产,覆盖基地规模可达27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可增加就业900人。

六、项目经费预算项目规模总投资:4950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部分2613万元:冷库钢结构5000平方米投资750万元;高密度聚安脂保温层15000平方米250万元;卸货平台200 0平方米投资360万元;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投资360万;办公、生活用房2200平方米投资396万元;电子物流信息交易厅300平方米投资60万元;水处理及水池系统投资50万元;冷却塔投资10万元;基础工程投资327万元;绿化投资50万元。

其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部分1904万元:气调保鲜制冷设备系统70台投资4 83万元;制冷管道铺设投资120 万元;蔬菜速冻生产投资线280万元;水果自动清洗、打蜡、分检生产线投资120万元;电控投资30万元;变压器(500KW)投资40万元;场内传送带装置1投资条50万元;5T大型叉车2台投资28万元;2T大型叉车2台投资20万元;2T手动叉车20台投资4万元;液压升降平台2台投资1 0万元;货运托盘10000个投资40万元;33T冷藏车5台投资256万元;5T冷藏车5台投资140万元;1.5T冷藏车5台投资75万元;5T货车5台投资50万元;垃圾清运车1台投资30万元;大型电子磅秤1台投资 30万元;72平方米电子显示器1个60万元;太阳能场地照明灯40个38万元。

其中场地租金投资 84万元。

其中建设期利息32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317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