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减震降噪技术

合集下载

减振降噪工程方案

减振降噪工程方案

减振降噪工程方案引言减振降噪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程,它的目标是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下,减少或排除噪声,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减振降噪工程的实施需要对噪声源、噪声传播路径和受体进行认真分析,并根据特定条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

本文将从减振和降噪的角度出发,探讨减振降噪工程方案实施的关键问题。

一、噪声源分析减振降噪工程的第一步是对噪声源进行分析。

噪声源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等。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运行和振动是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由于机械部件的运动而产生的摩擦、碰撞和震动会导致机械噪声。

空气噪声是由风、雨、雷电以及空气振动等引起的噪声,结构噪声是由建筑物、管道、桥梁和其他工程结构的运动振动所引起。

针对不同的噪声源,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振和降噪措施。

二、减振措施1. 机械噪声的减振机械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传播、减小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改变机械设备的结构或工况等。

对于机械设备的振动传播,可以通过安装减振器、使用吸振垫、改变机械设备的位置等方式来减轻振动传播,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

减小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通过润滑、减少机械零部件的运动摩擦面、减小传动链的张紧力等方法来实现。

改变机械设备的结构或工况需要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进行优化或改造,以减小机械噪声的产生。

2. 空气噪声的减振空气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声音吸收和隔声、改变声源的位置或方向、加装隔音屏障等。

声音吸收和隔声是通过在声音传播路径上加装吸音材料或隔音墙、板等结构来吸收或反射声波,从而达到降低空气噪声的目的。

改变声源的位置或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朝向、布置新的隔音设施或几何造型来减小声源产生的噪声传播。

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和受体之间设置隔音屏障,阻碍声波传播,达到减振的效果。

3. 结构噪声的减振结构噪声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减小结构振动、改变结构的设计和工艺等。

减小结构振动可以通过加装隔离器、增加结构强度和刚度、采用减振支座等方式来实现。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主动降噪系统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包含发动机噪声主动降噪系统和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M1、N1类车辆主动降噪系统,其它的车辆主动降噪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 3785.1 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T 6326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GB/T 688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173 电声学声校准器GB/T 18697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GB 34660 -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8146.1 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ISO 10844 声学用于测量道路车辆及其轮胎发射噪声的试验车道技术规范(Acoustics - Specification of test tracks for measuring noise emitted by road vehicles and their tyres)3 术语和定义GB/T 3730.2、GB/T 6326、GB/T 15089、GB/T 3814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 automobil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ANC)基于两个声波相消性或声辐射抑制的原理,控制器基于车辆行驶信号对车辆实际状况做出响应,由扬声器发出反向声波以抵消车内实际噪声。

根据有无参考信号,主动降噪系统可分为前馈主动降噪系统和反馈主动降噪系统,前馈主动降噪系统由参考信号、控制器、麦克风和扬声器等组成,反馈主动降噪系统由控制器、麦克风和扬声器等组成。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在现代社会,车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却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

不仅影响乘坐的舒适性,还可能对驾驶员的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因此,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车辆振动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发动机的运转是振动的主要来源之一。

发动机内部的活塞往复运动、曲轴旋转等都会产生不平衡力和惯性力,从而引起振动。

其次,路面的不平整度也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振动。

当车辆通过坑洼、凸起或其他不规则的路面时,车轮会受到冲击,进而将振动传递到车身。

此外,传动系统的齿轮啮合、传动轴的旋转不平衡等也会引发振动。

噪声同样来源于多个方面。

发动机的燃烧噪声、机械噪声以及进排气噪声是车辆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燃烧噪声是由于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压力急剧上升产生的;机械噪声则是由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摩擦、撞击等引起的;进排气噪声则是在空气进出发动机时产生的气流噪声。

另外,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风噪以及车辆内部各种零部件的振动噪声也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控制车辆的振动,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

在发动机方面,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少不平衡力和惯性力,例如采用平衡轴、优化活塞和曲轴的结构等。

同时,使用高性能的减震器和悬置系统可以有效地隔离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车身。

对于路面引起的振动,车辆的悬架系统起着关键作用。

先进的悬架系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缓冲路面冲击,例如采用空气悬架、主动悬架等技术。

在传动系统方面,通过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优化齿轮啮合参数等方式,可以降低传动系统的振动。

在噪声控制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对于发动机噪声,采用隔音罩、消声器以及优化燃烧过程等方法来降低噪声。

隔音罩可以有效地阻挡发动机噪声向外传播,消声器则能够通过内部的结构和材料来吸收和消减声波。

优化燃烧过程可以减少燃烧时的压力波动,从而降低燃烧噪声。

工程机械的噪声控制与振动抑制

工程机械的噪声控制与振动抑制

工程机械的噪声控制与振动抑制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噪声和振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噪声和振动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工程机械的噪声控制与振动抑制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工程机械噪声控制和振动抑制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以期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果和环境质量。

一、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是工程机械中噪声问题的关键解决方案。

噪声的来源主要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装置等。

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1. 发动机噪声控制发动机是工程机械中噪声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发动机噪声,可以采用隔声罩进行包裹,通过吸声材料和降噪构件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通过改变发动机的结构和调整排气系统,也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噪声。

2. 液压系统噪声控制工程机械中常使用的液压系统往往会产生较高的噪声。

为了控制液压系统噪声,可以采用一些减振措施,如添加吸振材料,减少液压回路中的压力脉动等。

另外,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泵的结构也可以有效降低噪声。

3. 传动装置噪声控制传动装置是工程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过优化传动装置的结构和选用低噪声的传动件,可以减少传动装置的噪声产生。

此外,添加噪声吸收材料和减震装置也是有效的降噪措施。

二、振动抑制技术振动是工程机械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振动不仅会引起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损坏,还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振动抑制技术:1. 结构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工程机械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改善耦合件的连接方式等,可以显著地减少振动的影响。

2. 振动吸收材料的应用振动吸收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使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通过在关键部位添加振动吸收材料,可以有效抑制振动的传播。

3. 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采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实现振动的抑制和控制。

风力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风力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风力发动机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风力发动机是一种利用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风力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振动,这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控制风力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是必不可少的。

风力发动机的噪声是指由叶片旋转、传动系统、塔筒振动等产生的机械噪声。

噪声的频率范围广泛,包括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

低频噪声主要由叶片旋转和传动系统引起,而高频噪声主要由叶片尖锐的边缘引起。

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传播距离远,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噪声影响显著。

噪声控制的方法涉及减小噪声源强度和改善噪声的传播路径。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降低风力发动机旋转速度、改善叶片轮廓设计、优化传动系统等方式来减小噪声源强度。

同时,采用降低噪声传播路径的方法,例如加装隔音罩、改善塔筒结构等,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降低风力发动机振动方面,主要涉及结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优化。

首先,需要优化叶片的结构设计,增强叶片的刚度和抗振能力。

同时,可以采用减振器和阻尼器等装置来减小振动的幅度。

其次,通过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智能控制算法的开发,可以减小风力发动机的振动。

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通过采用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实时测量的振动数据进行反馈控制,实现对振动的主动调节和控制。

被动控制则通过添加阻尼材料和减振装置等被动元件,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来减小振动。

这些技术在风力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和噪声振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些新颖的控制策略和材料的应用使得风力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和材料,以进一步减小噪声和振动,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风力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控制是重要的课题。

通过设计优化、控制系统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小风力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

航空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分析

航空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分析

航空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分析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它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是飞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振动噪声的产生原理、现场测试方法、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振动噪声的产生原理发动机振动噪声产生的原理是因为旋转机件的离心力引起的振动。

在振动过程中,机件与机壳、机械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噪声。

根据振动噪声产生的不同机理,可以分为结构噪声、流体噪声、和辐射噪声三种类型。

二、现场测试方法为了精确地分析振动噪声产生的原因,需要对发动机进行现场测试。

发动机的振动特性是瞬态的,且随机性较强,因此,测试技术需要足够灵敏、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有:1.激振法测试:该方法通过在振动系统中加入激振源进行测试。

它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得包括频率响应、共振频率、腔体阻尼等振动系统参数,但该方法不能测试到机件的相互影响对振动的影响。

2.激光位移法测试:该方法利用激光来测量振动系统中的位移,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获取振动信息。

但此方法需要仪器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现场操作受到干扰等缺点。

3.频谱分析法测试:该方法采用传感器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频谱分析来推断振动源和振动特性。

虽然操作简单易行,但由于信号受到环境干扰和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精度较低。

以上三种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三、控制技术针对发动机振动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现场测试结果,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技术进行控制。

现阶段主要的控制技术包括:1.结构优化控制:通过改变材料和结构、降低质量和刚度等方式来减少结构噪声的产生。

但这种方法涉及到机器设计的核心理念,受到制造成本、性能和工艺等方面的制约,效果有限。

2.降噪隔振控制:通过降噪材料和隔振系统来降低振动噪声的传递。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隔振系统对工作环境要求高,而降噪材料对声学性能要求高,这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降噪减振的基本原理

降噪减振的基本原理

降噪减振的基本原理降噪减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用于减少或消除噪音和振动对系统或设备的影响。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降噪减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降噪减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传播和干扰。

这些措施可以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方式。

主动控制是指通过外部能量输入来产生反向的声波或振动,以抵消原始噪音或振动的效果。

主动降噪减振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噪音或振动信号,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计算出抵消信号,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产生相应的反向声波或振动。

主动控制能够实时调整抵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适应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噪音或振动。

被动控制是指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来吸收、隔离或阻尼噪音或振动的传播。

被动降噪减振系统通常依靠吸声材料、隔振装置和阻尼器等来实现。

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声波吸收性能,可以将噪音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减少传播。

隔振装置通过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等结构来隔离振动的传播,减少共振和传导。

阻尼器则通过吸收振动能量来减弱振动的幅度。

被动控制主要依靠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自然频率、振动模态和材料的特性等因素。

降噪减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飞机发动机的噪音是航空器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对飞行员和乘客的健康和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

降噪减振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的结构和材料,以及采取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等措施来减少发动机噪音的传播和干扰。

此外,降噪减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飞机机身和机翼等部位,减少空气动力学和机械振动的影响。

在汽车工业中,降噪减振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内部和外部噪音的控制。

车内噪音主要来自发动机、车轮和风噪等,可以通过隔音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来减少传播。

此外,采用减震器和悬挂系统等措施可以降低底盘的振动和噪音。

车外噪音主要来自车辆行驶时与路面的摩擦,可以通过采用低噪音轮胎和隔音路面等手段来减少传播。

柴油发电机房降噪方案

柴油发电机房降噪方案

降噪方案一噪声源传播途径总体说明噪声的产生非常复杂,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其中驻波危害最重.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发电机、水泵、中央空调主机等设备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远处.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各处.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针对贵单位实际情况需对发电机及墙体做降噪处理,见以下具体分析及方案:二柴油发电机组噪声的发生及解决方法:根据柴油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其噪声的产生非常复杂,从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上来分:1、排气噪声;2、机械噪声;3、燃烧噪声;4、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5、进风噪声;6、发电机噪声.下边分别就这六部分作一说明:1、排气噪声:排气噪声是一种高温、高速的脉动性气流噪声,是发动机噪声中能量最大,成分最多的部分.比进气噪声及机体辐射的机械噪声要高得多,是发动机总噪声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频是发动机的发火频率.排气噪声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种:周期性的排烟引起的低频脉动噪声、排烟管道内的气柱共振噪声、汽缸的亥姆霍兹共振噪声、高速气流通过气门间隙及曲折的管道时所产生的噪声、涡流噪声以及排烟系统在管道内压力波激励下所产生的再生噪声等,随气流速度增加,噪声频率显着提高.2、机械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各运动部件在运转过程中受气体压力和运动惯性力的周期变化所引起的震动或相互冲击而产生的,其中最为严重的有以下几种: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噪声、配气机构的噪声、传动齿轮的噪声、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机械震动及噪声.柴油发电机组强烈的机械震动可通过地基远距离传播到室外各处,然后再通过地面的辐射形成噪声.这种结构噪声传播远、衰减少,一旦形成很难隔绝.3、燃烧噪声:燃烧噪声是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震动和噪声.在汽缸内燃烧噪声声压级是很高的,但是,发动机结构中大多数零件的钢性较高,其自振频率多处于中高频区域,由于对声波传播频率响应不匹配,因为在低频段很高的汽缸压力级峰值不能顺利地传出,而中高频段的汽缸压力级则相对易于传出.4、冷却风扇和排风噪声:机组风扇噪声是由涡流噪声和旋转噪声组成的,旋转噪声由风扇的叶片切割空气流产生周期性扰动而引起;涡流噪声是气流在旋转的叶片截面上分离时产生的,由于气体的粘性引起的旋涡流,辐射一种非稳定的的流动噪声.排风噪声、气流噪声、风扇噪声、机械噪声均是通过排风的通道辐射出去的.5、进风噪声:柴油发电机组在正常工作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新风供应,一方面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给机组创造良好的散热条件,否则机组无法保证其使用性能.机组的进风系统基本包括进风通道和发动机本身的进气系统,机组的进风通道必须能够使新风顺畅的进入机房,同时机组的机械噪声、气流噪声也可以通过这个进风通道辐射到机房外面.6、发电机噪声:发电机噪声包括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脉动引起的电磁噪声,以及滚动轴承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噪声.根据以上对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分析.一般对于发电机组的噪声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柴油机房进行降噪声处理或者采购时采用防音型机组其噪声在80db---90db.机房降噪需要对以上的噪声产生原因分别作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1、首先是用减震器和胶垫:它是解决电力发电机噪声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好方案.同时也是最节省费用的方案.并将连接电线加装软接头连接,使用电缆及母线软接,有效减弱发电机噪音通过高、低压连接电缆、母线向大楼的屋架结构传播,具体方法如图示:2、墙面和吊顶:为减少室内的反射混响声,内壁及天花板上需采用隔音板进行装饰.隔音板内部填充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该材料的孔眼面积至少占总面积的20%-25%,板壁为微穿孔铝板,开孔率为10%-20%.采用复合阻性吸声原理,使室内的声波经铝合金孔板衰减后在精细玻璃纤维棉中被吸收.对室内墙面、吊顶敷设吸音棉和铝合金吸音孔板装饰扣板6006006,以降低室内产生的反射混响声,将剩余的变压器噪音消失在室内.吊顶降噪吸声距顶300MM,四面墙面降噪吸声做到地面,如图示:吸声吊顶做法:吸声墙体做法:3、防火门隔音的改造:为提高防火门的隔音效果,在防火门的内部贴一层进口隔音棉,在防火门的下端加一门槛,并在防火门四周用密封胶条做密封处理,以减小噪声从门传出.4、安装二级消音器:排烟系统在原有一级消音器的基础上安装特制二级消音器,可以保证机组排烟噪声的有效控制.排烟管长度超过10米就要加大管径,以减少发电机组排气背压,以改善发电机组的噪声及背压.5、进排风降噪:排气噪声消减直接利用排气消声器;排风、进气噪声利用进排风消音间;对室内砖墙的特殊加工甚至内墙铺设隔音片,配置室内防音门有效隔断机械、等噪声的对外传播;利用隔音墙等措施保证控制室工作环境.在其室内做墙面吊顶消音.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这部分我们设计了良好的排风吸音通道,在排风口处设计一个排风消声道,并在排风消声道内及四周做吸音处理.消声道上留一排风口,使热风从排风口排出.当气流通过时,声波便引起孔隙中的空气和细小纤维的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力,声能变为热能而吸收,从而起到消声作用.同样进风通道也采用相同的降噪声方法,从进风消声通道将新风引进室内.并在进风口处加装防鼠、防异物百叶窗,在室内进风通道墙体内口及四周做吸音处理.机房降噪一般要求机房内有足够的空间,假如用户不能提供一个足够面积的机房,降噪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既能保证控制噪声、又能使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必须在机房内设置进风通道、排风通道及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三治理效果1、安全防火;所有材料均为非易燃易爆品.2、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受损3、噪音达标:1经过治理后,达到2类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白天≤60分贝.2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测量.总之,本方案既能有效地降低发电机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又能满足室内的低频反复折射所产生的噪声及室内空气流通.综合控制的核心是等隔离声概念, 即用一封闭的围护结构将机组与外界隔离开来,减少声源对外的声辐射.室内墙面设计为贴吸音棉,同时用吸音扣板吊顶,经过这样的吸声处理后既增加了围护结构的隔声量,又可降低室内的混响.对于发电机噪声中的高频噪声,因其波长短,采用阴挡的方式即可达到目的.由于发电机所产生的噪声单纯靠阻挡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因此需对室内墙面做消声结构处理.经过以上这些处理,使噪声在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的同时满足相应的环保标准要求.附件1:720KW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房噪音综合治理材料清单720KW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房噪音综合治理材料清单重庆XXX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0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噪减振技术:
发动机的振动、噪音是汽车振动和噪音的最大来源。

在往复式发动机中,燃烧压力作用在活塞上,并转换为曲轴的转动。

但是,由于曲轴转动每隔一周工作压力才产生一次,这样就产生了转矩波动。

在四缸发动机中,曲轴每转一周,就产生两次转矩波动,在六缸发动机中,产生三次转矩波动。

这些波动经离合器传至变速器,然后又传给驱动轴,使车辆产生噪音和振动。

活塞上的燃烧压力周期性地施加在曲轴上,从而产生转矩,但通过减振皮带轮可抑制这个转矩波动。

减振皮带轮是由一夹在皮带轮和轴套间的橡胶隔振板构成的。

当曲轴稳定转动时,转矩减振器与之同步转动,当发动机转速变化并产生转矩波动时,这个减振器会使橡胶隔振板扭转,以保持现有转速,吸收了扭转振动。

发动机的飞轮通过惯性保持而减少转矩波动,使发动机转动平顺,较重的飞轮减振作用好,但是发动机灵敏性减弱,所以飞轮的质量要适当,有些飞轮带有扭力减振器。

它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之间有弹簧减振机构、以减少扭转振动。

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活塞和连杆在上下行程中交替沿相反方向运动,如活塞、连杆有质量差,就会发生惯性不平衡,而飞轮可减少这种惯性不平衡所导致的转矩波动,在制造中活塞和连杆也制造得很精确,以使这一不平衡减至最小。

在发动机中,曲轴、飞轮、皮带轮等转动部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形成振动力,由于这个振动力与部件的不平衡量成正比,与其每分钟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转速增加时,振动也被急剧放大,所以转动部件之间的平衡量最好小一些。

其它机械噪音来自发动机活塞、气门机构等,构成了发动机噪音的一部分,如活塞敲缸,挺杆噪音,气门开闭所产生的噪音,气门和气门弹簧振动所产生的噪音,以及正时链与链轮啮合时产生的噪音。

活塞敲缸是活塞侧面敲击缸壁所产生的噪音,当作用到活塞上的压缩压力转变为燃烧压力时,就产生了敲缸。

活塞敲缸因活塞间隙的不同而不同,活塞间隙大时,最有可能产生敲缸声。

活塞敲缸的特点是发动机冷态时很响,因此时活塞间隙大,随着发动机的温升,声音也变小。

要减轻活塞敲缸,必须减少主侧压力,因此有些发动机将活塞销的中心与活塞中心线偏离一定距离,即可减少敲缸声。

减少活塞敲缸的另一方法是在活塞裙部安装恒范钢架,用以减少活塞裙部的热变形,从而可使用尺寸略大的活塞,将活塞间隙减小,使活塞敲缸声变小。

气门机构与正时皮带驱动方式相比较,正时皮带驱动方式噪音较小。

另外,较大的气门间隙将产生较大的挺杆噪音,所以采用液压挺杆以保持恒定的零间隙,可将噪音减至最小。

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可能产生气门振动,要使这一振动在更高速时才产生,就要用坚固、质轻的气门机构,也可采用节距不均匀的气门弹簧或双弹簧,以防止气门振动。

曲轴轴承、发动机的燃烧压力使发动机的缸体振动,这一压力经活塞、连杆和曲轴传至轴瓦,可通过在下组轴瓦不加工油槽的方法来增大承载面积,进而增大承载能力,以减少发动机缸体的振动。

进、排气系统的噪音和振动也是产生发动机噪音的主要方面,进气系统的噪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进气口听到的进气音,它与空气滤清器的形状及进气软管的直径和长度有关。

如将化油器式发动机上的进气管拆下,提高发动机转速,此时,就可知道空气滤请器在消除进气噪音上是多么有效。

第二种是在某一特定转速下,进气噪音的频率与进气系统自振频率一致(也就是发生共振)时,产生一种低调噪音。

为防止这两个频率一致,有些汽车安装了进气消音器,进气系统共振频率的改变,使进气噪音频率的共振点超出正常运转的转速范围,从而避免了共振。

进气消音器一般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和进气软管之间。

此外,可通过在空气滤请器和车身间安装橡胶支架,来防止进气噪音振动传至车身。

排气系统的排气管既细又长,且与发动机这个最大的振动源相连,所以很容易产生振动。

车辆从匀速到加速时,使排气管剧烈振动,如果排气管支架安装在振动的最大部位,这些支架就将振动传至车身。

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采用橡胶支架减轻振动。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如下方法减轻振动:采用双层隔板的消音器、侧流式副消音器、增加消音器表面的加强筋以提高表面刚性、采用波纹型软管减小振动、采用双层隔振支架、加装动态减振器、在车身刚性好的部位支撑排气管,以减少传至车身的振动。

发动机支架对发动机而言是比较小的,但在控制车辆噪音与振动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动机的振动正是通过这些支架传至车身的,所以要求减振支架必须要有很强的减振能力,以减
小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并减少车身传至发动机的振动,同时避免产生共振。

风扇噪音是由冷却风扇转动产生的,与转速成正比。

风扇噪音主要是由风扇叶片切割空气或由风扇后面的部件所产生的空气紊流产生的,通过改变叶片的直径、数量、形状或角度,以及采用可变叶片风扇或改进风扇罩形状都可以减少风扇噪音。

此外,采用温控离合器风扇或电控风扇都可减少风扇噪音。

目前,通过电子控制的液压风扇也可很好地减轻风扇噪音,这种变速风扇专为减少风扇噪音而设计,风扇的电脑获得发动机转速和冷却温度数据以及其它信号。

用以控制液压泵高压端的电磁阀,调节供给液压马达的液流量,从而改变风扇转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