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展成足溃疡,85%的糖尿病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2]。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高达46倍[3]。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医疗成本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在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6]。

依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辨证施护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效果。

本文就目前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糖尿病足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阳衰不能温煦,气虚不能帅血,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7]。

糖尿病足病机多认为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气滞、血瘀、热(火)毒、寒凝、湿热、痰浊等[8]。

2.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9]。

最早见于《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日脱疽。

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至今缺乏统一标准。

李晓军[10]等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脱疽》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将糖尿病足分为气阴两虚淤阻型、气血两虚淤阻型、脉络热毒型。

张兰蓉[11]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痰瘀阻络型四型。

陈琳婷[12]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血脉痹阻证、寒湿阻络证、湿热毒盛证三型。

3.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方法3.1.情志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干预,心理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多学科方法中用于促进疼痛强度的减少[13]。

心理护理即为中医的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14]。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溃疡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溃疡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溃疡从治疗目的及治疗效果来说,中医外治是祛腐生新,现在医学则是灭菌消炎、促进组织生长,二者实质上是殊途同归。

另外,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基础治疗需要贯穿治疗整个过程的始终。

一、糖尿病足溃疡病因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原因有多种,包括高血糖,还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引起神经和血管病变、高血脂、高血压、伤口感染等,都可成为其溃疡的原因。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影响,以防止出现糖尿病足溃疡。

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溃疡的常见原因。

1、高血糖:高血糖患者如果出现急性并发症,很有可能危及生命,而糖尿病足溃疡是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并不是说患有高血糖就一定会患上糖尿病足溃疡,高血糖只是一个诱发糖尿病足溃疡的因素。

2、周围血管和神经异常:周围血管与神经异常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

频繁的血糖波动会导致微血管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给病人全身的血管都带来影响,远端受到的影响更大,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狭窄和闭塞,导致下肢缺血。

然后依靠血液滋养的神经就会因缺乏影响导致病变,最终的结果下肢腿脚变得很脆弱,很容易收到伤害。

3、伤口感染:患者下肢脆弱容易产生不明原因的伤口,或者外伤、烧烫伤、扎伤等并且伤口长期无法愈合极易在开放性环境下感染病菌导致。

4长期感染:长期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一大因素,对于感染的患者,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现实中许多患者由于不重视、不了解、方法不当等等原因,治疗拖延过久会加重病情,甚至到最后发展到了要截趾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程度。

5、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这两种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与高血糖一起出现,对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很大,从而增加了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

二、中医如何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有其独到之处,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运用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较好疗效。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21 0 2年 7 月
水 , 吃西瓜 , 瓜 , 持体 液 平衡 ; 方 面 , 膀 胱 充盈 , 多 冬 保 另一 促使 强 化 尿意 。产后 2 h内认 真观 察 阴道流 血量 , 摩 子宫 , 进子 宫收 按 促 缩 , 产后 出血 , 加膀 胱 内压力 , 尿 意 。 后 2 鼓励 自行 减少 增 引起 产 h 排尿。 2 . 4及早 发现并 给予 相应 的干 预方 法有 :1诱 导排 尿法 。① 听流 () 水声 : 用条 件反 射使 患者 产 生 尿 意 。② 温 水 冲洗 会 阴 : 4~ 利 用 0
( )1 8 2 :4 .
【] 俊 芳 . 囊尿 管 留 置导 尿 的 护理 进展 f.实 用护 理杂 志 , 2许 气 J ]
20 1, 7. 0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芳. 人导 尿 常见 问题的 处理 【. 3李先 女病 J 实用护 理 杂志 ,95 1 ] 19 ,1
() 1.
糖尿病足 的中西 医护理体会
减弱 无尿 意 , 由于孕 期水 分大 量 蓄积 而产后 躯 干下部 静脉 回流受 压解 除致 产后 尿量增 多 , 膀胱 充盈 快 , 但膀 胱充 血水肿 , 盈感 减 充 弱而 无尿 意 , 加 了产后 尿潴 留的机 会 。 增 3 产后患者 因会阴切口疼痛以及 习惯卧床排尿; . 2 产后疲劳 , 精 神 紧张 , 害怕疼 痛等 因素 , 使产 妇产 后不 愿意 排尿 , 所述 均 也 以上 是 导致 产妇 产 后尿 潴 留 的 主要 原 j因此 , 极 给予 干预 是产 后 , 积 护 理工作 的重 点 。
3 讨 论
13 2
31 后 尿潴 留主要 是 因为分 娩 时 . 二产 程延 长 , .产 第 胎儿 较 大 , 难 产造 成膀胱 及 尿道 过度受 压 , 导致 膀胱 黏膜 水肿 、 充血 、 胱充盈 膀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二、糖尿病足的中医内治法
1.血瘀阻络型
糖尿病足患者可对症煎服中药方剂治疗。

如果是属于血瘀阻络型,就需要采用益气通脉和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治疗方法,可用水煎制补阳还五汤。

药方的关键性药物成分包括桑桂枝、当归、川牛膝、鸡血藤以及白僵蚕等。

若足部麻木感严重,可以加入适量丝瓜络和络石藤。

2.阳虚阴寒型
部分患者存在有阳虚阴寒的病症,治疗时就要以温阳散寒和消肿通脉为主。

建议每日用水煎制温阳汤,可使用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和麻黄等中草药,有脓肿形成时可以加入一定剂量的生黄芪和穿山甲,以促进脓肿症状缓解。

3.瘀毒阻络型
一旦糖尿病足病情进入缺血性坏疽期,就要将治疗原则改为化瘀解毒和通络止痛。

此时患者可以用水煎服四妙活血汤,药方的主要成分有红藤、牛膝、虎杖、生甘草、生黄芪以及丹参等,且需要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最好坚持连续服用4-5个疗程,以达到较为稳固的疗效。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7-01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引起血液循环不足而导致、缺血、溃疡、坏死的一种足部病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因此护理工作在该病的症状减轻实现早日康复势必重要。

1 辩证施治1956 年,oakley 首先提出了糖尿病足,1972 年,它的形成原因曾被catterall 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

此后,学术界未能突破这一经典的学说。

1999 年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2]经过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奚九一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足坏疽中非缺血性肌腱变性坏死症发生率最高,达到85%以上,于1987年提出了“糖尿病特发肌腱变性坏疽”的概念[3]。

“糖尿病特发肌腱变性坏疽”(简称奚氏筋疽)的主要临床特点:局部有肌腱变性水肿、液化、穿透性坏死、感染;全身有“三高”(血糖、白细胞、血沉)与“三低”(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基本特征。

筋疽的中医病机:久消气阴两耗,筋腱失养;高糖生湿,湿滞筋痹;郁而化热,筋腐成疽。

治疗原则:首先以清热解毒和祛湿中药内服,再外用祛腐生肌中药膏,达到清除坏死肌腱等方法,在保留患肢中起到重要作用。

筋疽恢复期及其它类型糖尿病足也可同时采用扶阳法。

2 护理措施2.1 病室环境护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故在治疗期间,良好的护理环境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所以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通风。

室温18-20℃、湿度50-50%的环境下生活为宜。

2.2 精神护理:《外科启玄·明疮疡当分三因论》云:“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有一伤之脏腑不和,营气不从,逆于肉里,则为痈肿”。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无法起到正常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阴虚等因素引起。

因此,中医在糖尿病的护理中注重调理阴阳平衡,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改善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中医护理糖尿病的关键是改善体质,调理脾胃功能。

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也是气血生成的基础。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好坏直接影响体内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糖尿病患者脾胃功能一般较弱,消化吸收不良,容易引起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因此,中医在糖尿病护理中,重视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增加营养摄取。

另外,中医还注重调理阴阳平衡。

糖尿病主要为阴虚火旺的病理表现,阴虚火旺会导致烦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因此,中医在糖尿病护理中,通过补充阴虚损伤的阴液,清除体内的火邪,达到调理阴阳平衡的目的。

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中药调理,如熟地、枸杞子、玄参等药材常用于养阴清虚,降火利尿。

中医认为糖尿病还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糖尿病的进展和并发症发生。

因此,中医护理中重视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血流的畅通。

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如山楂、黄芪、红花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糖尿病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

此外,中医护理中还强调病人的日常保健。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中医的“平补健脾”的原则,饮食均衡,少吃油腻、辛辣、甜食,多摄取蔬果,保持正常体重。

适量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的重要环节,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循环,增加耐力和肌肉力量。

同时,中医认为情绪调节也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糖尿病重点在调理脾胃功能,改善体质,调理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综合治疗手段,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糖尿病也是个体化的疾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中医和西医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监测血糖水平,定期复诊,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彻底康复。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的护理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特指糖尿病患者脚部受损、感染或溃疡等问题。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况,脚部神经和血液循环受损,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受伤感染且难以愈合。

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日常足部护理1.1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包括神经和血液循环状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1.2 温水泡脚:每日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既可以舒缓疲劳,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1.3 保持足部清洁:用温水和非碱性肥皂清洗足部,注意干燥足部,尤其是脚趾间的皮肤。

1.4 切勿暴露:避免赤脚行走,即使在家中也要穿适合的鞋子,防止外界刺激和细菌感染。

1.5 维持适当的足部保湿:使用适合的足部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柔软。

2. 鞋子选择和穿戴2.1 选购适合的鞋子:选择舒适合脚型的鞋子,前端要宽而宽松,材质柔软透气,鞋跟高度不超过3公分。

2.2 鞋子试穿:购买新鞋时,一定要试穿,确保鞋子无松紧感,并留有足够的空间,预防鞋部磨脚。

2.3 鞋内添加足弓支撑:可根据需要在鞋子内加入足弓支撑,以减轻足弓负担。

2.4 避免裸露脚踝:选择合适长度的袜子或紧身裤,避免裸露脚踝受伤。

3. 常规检查和保健3.1 血糖控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3.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足部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早发现和干预问题。

3.3 积极锻炼: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足部肌肉的强度和灵活性。

3.4 饮食调节:控制合理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的摄入,保持体重的稳定。

4. 伤口处理和感染预防4.1 伤口处理:如果发生脚部伤口或溃疡,要及时清洁伤口,保持干净,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贴创可贴或膏药。

4.2 预防感染:避免伤口暴露在脏污环境中,不使用刺激性药物清洁伤口,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

5. 寻求专业帮助5.1 定期就医:定期到医院或糖尿病专科医生那里咨询并接受足部检查。

老年糖尿病足的宣教及中医护理

老年糖尿病足的宣教及中医护理
【】蒋冬 梅. l 病人 健康 教育指 导【 . M] 长沙: 南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9 : —1 湖 1 87 8 . 9 8 『1丁 学屏. 2 中西 医结 合糖尿 病学 『 . M1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 7 2 . 人 2 44 - 1 0 04
驾马车 ( 健康宣教、血糖监测、药物 治疗 、饮食疗法和 运动疗法 )并驾齐驱 。我们主张对糖尿病足患者 的预防 教育应从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开始 ,采取家庭化 、个体化 教育。通过采取 一对一 的教育方式 ,达到护忠之 间能有 效地沟通 ,使之 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后果程度、 目前国内外治疗动态和预防措施 ;使患者正确认识 、主 动 参 与 ,积 极 预 防糖 尿 病足 的发 生 。 2 重视 糖 尿 病 患者 的 心 理 支持
舒 适 ,合 脚 、透 气 要 好 ,对 于足 部 有 畸 形 的 患者 ,最好
病变 。截肢严 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使 患者死亡 。
属 中医 的 “ 痹 ” “ 疽 ”范 畴 。《 血 、 脱 医宗 金 鉴 》日 “ 发 未
疽 之 先 ,烦 渴 发 热 ,颇 类 消 渴 , 日久 始 发 此 患 ” 。而 老年
4 糖尿病足疼痛的中医护理 41 糖 尿病足 的临床 症状 糖尿病足 症状典型者有 以 . 下临床表现 :下肢麻木,感觉障碍或过敏 ,多汗或出汗 减 少,肢端营养不 良,肌 肉萎缩无力、下肢 隐痛或烧灼 痛 ,慢性溃疡或坏疽,跌 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2 糖尿病足 出现疼痛 , . 患者易产生焦虑、 恐惧等心理 , 出现负性情绪,经常陪病人谈心,用轻松 的语言与患者 交谈 ,鼓励病人 说出内心感受,转移注意力,让其暂时 忘却疼痛 ;尽量避免在睡眠时间内作一些护理操作 ,减 少外来刺激;在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 ,尽量 减少疼痛的刺激 ;并且监测血糖 的变化 ,配合医生,联 合用药,缓解疼痛 ,消除紧张心理 ,可用解毒通络 、活 血散寒 的中药煎汤外洗 ,每 日 1 ~2次 以减轻疼痛。 5 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一般情况下负面情绪较重 ,护 理人员要重视心理疏 导工作 ,主动与患者沟通 ,讲解病 情 ,解除思想顾虑,指导用药 ,了解用药后 的反应,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护理
1 糖尿病足的概述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的血液循环不足,主要损及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导致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

在足部受压或长期外伤等情况下,会出现肢体麻木、皮肤冷凉、苍白或紫暗,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足部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有截肢的可能。

据统计,有5% ~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 倍,每年的截肢者中约50% 是糖尿病患者,而后者85% 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或深部感染坏疽所致。

因此,系统而精心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中属“脱疽”范畴,本为气阴两虚,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标证为湿热壅盛,血管病变与血瘀证的发展趋势即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壅盛的顺序递增。

护理上充分利用中医内外调理理论,紧紧围绕湿毒和血瘀的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主,注重足部的局部护理,使患者疼痛减轻,皮肤转红,溃疡愈合。

2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饮食护理《素问·奇病论》曾有论述:“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明《景岳全书》记载:“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古人已认识到饮食的偏嗜和不当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严格执行低脂、低热、高蛋白、禁糖的饮食原则,忌食膏粱厚味、辛辣炙之品。

过食则易伤及脾胃,湿热内生,运化失权,四肢失养,使得病情加重。

2.1.2 调畅情志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论》中所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糖尿病足患者病程长,痛苦大,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且消渴患者阴虚燥热,易烦躁、激怒,往往加重病情,延长病程,患者往往会对治疗丧失信心。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易伤脾胃,脾胃受伤,食欲不佳,影响气血化生,不利于伤口愈合。

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血和。

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体贴病人,注意多和病人沟通交流,安慰和鼓励他们,使其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指导运动肢体有溃疡或坏疽时应卧床休息,减少组织耗氧量。

在恢复期要坚持适当的活动或户外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形成膝关节挛缩及僵直,呈废用性功能减退,因此要做膝关节屈伸活动。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抬高下肢45-60度20-30分钟,然后两足下垂床沿4-5分钟,同时两足及足趾向下、上、内、外等方向运动10次,再将下肢平放4-5分钟,周而复始地在床上进行锻炼,可以防止关节的挛缩,肌肉的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此方法坏疽感染时禁用。

2.2 中医护理
2.2.1 口服中药严格遵守遗嘱,按时按点嘱患者服用汤药,观察并记录服药效果。

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师。

2.2.2 中药熏洗疗法适用于溃疡坏疽已清除,溃口久不愈合,周围结硬痂,局部营养不良者。

坏疽及感染发展期慎用。

我科惯用外洗方:当归30g,丹参30g,威灵仙30g,皂刺30g,路路通30g,独活30g,夜交藤30g,茯神30g,远志30g。

外洗方以活血止痛药物为主,熏洗时药液温度以病人感患部舒适为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

每日泡足外洗2次,每次20~30min。

2.2.3 患肢的护理糖尿病足患者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所以患肢的保护尤为重要,护理上要注意每天检查双足,注意足跟、趾间有无裂口,足部有无损伤或颜色变化,瞩患者避免砸伤、撞伤、冻伤,尤其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注意足部卫生,保持趾之间干燥,应选择舒适的鞋,保持通气,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神经病变而敏感性降低,故禁用热水袋、电热毯及火炉取暖烤脚,以免灼伤。

另外,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及时做好预防褥疮护理,如上气垫床,动员病人多翻身,,轻轻变换体位,活动膝及踝关节,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

3 健康教育与预防
可以通过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文化层次、家族史,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定期向患者讲授教育课程,发放消渴病教育宣传单等有关材料,使其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及护理知识。

出院前做好康复指导,教会患者自测血糖、尿糖、注射胰岛素方法,坚持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和房事,预防感染,注意调理情志,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参考文献
[1]何滨.徐芳云.李美娜.覃晴霞.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09.(12).1129-1130.
[2]茹海凤.糖尿病足中医护理[J].全科护理.2009.(11).984.
[3]胡翠萍.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现状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23).42-43.
[4]蓝珍.贺俭.28例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324-325.
[5]黄惠榕.31例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J].福建中医药.1998.(1).43-44.
[6]黄小蓉.郭玲.浅谈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3.(5).61.
[7]边慧敏.邱莉.社区健康教育和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足的作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7).99-100.
[8]单慧娟.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J].河南中医.2004.(12).87-88.
[9]金玉娟.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8.(8).1147-1148.
[10]郑晖.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对康复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0).186.
[11]樊红荣.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20).149-150.
[12]罗炬兰.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6).120-121.
作者简介:白玉芳,女,(1972.11-),汉族,陕西神木,主管护师,糖尿病肾病科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