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盐湖研究2007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

艾比湖水盐变化原因及影响研究

陈志军

(新疆博州水文勘测局,博乐市北京路445号 833400)

摘要:从湖泊水文要素出发,基于湖泊和流域的关系,对半个世纪来艾比湖面积、矿化度等水文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对封闭及较小尺度的流域面积等自身特性,决定了其水资源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脆弱性;而近年来流域上的人类活动,增大了降水径流滞留时间和蒸发作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量,最终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不断减少,矿化度在湖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浓缩升高,最后就艾比湖水盐趋势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面积变化;矿化度;相关分析;艾比湖

尕海湖DG03孔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陈忠1,马海州1,曹广超1,2,张西营1,周笃珺1,姚远3,谭红兵1,韩凤清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 810008;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

摘要:通过对尕海DG03孔岩芯碳酸盐含量的测定,表明碳酸盐含量指标较好地记录了尕海湖地区自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阿勒罗德暖期和新仙女木期都有较好的反映,并揭示出早全新世气候变暖且波动明显,中全新世早期暖湿,后期湿凉偏干,晚全新世气候明显变干,早期较为寒冷,后期偏暖。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湖水的浓缩程度,与湖泊所处的沉积阶段相联系,同时与岩性特征所反映的环境也有关。在风成作用堆积的粉砂至中砂层,碳酸盐含量降至很低;在滨湖相沉积的细砂层,碳酸盐含量也较低,因此,碳酸盐含量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应与岩性及其他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方可得到可信的结论。

关键词:碳酸盐含量;尕海湖;烧失量;冰消期晚期;全新世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张西营,马海州,高东林,张明刚,王涛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矿区卤水中富含锂、钾、硼、镁等多种元素,极具开发价值。自2003年开始,矿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采卤,利用前人1959年和2001年两次勘查资料,从水化学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未大规模采卤前卤水中各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矿区西北部主要为氯化物型卤水,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为硫酸镁亚型卤水,我们推测地下卤水水化学类型的差异很可能与不同区域原始卤水的组成及补给水等因素有关。有益组分中,高含量的Li+、K+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B2O3的高含量区主要在矿区的中东部广大地区。赋存于孔隙卤水中K+、Ca2+、Mg2+、Li+、Cl-等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晶间卤水;B2O3、Na+、SO42-等则低于晶间卤水;卤水矿化度、pH值和密度则相差不多。在Na+、K+、Mg2+/ Cl-,SO42--H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中位于泻利盐、软钾镁矾和钾石盐的共结点附近,且分布比较集中;湖表卤水在演化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别;晶间潜卤水已普遍进入钾石盐析出阶段。研究还表明,西台吉乃尔湖湖水的水化学变化明显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湖表卤水与地下卤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这种联系的强弱和变化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晶间卤水;孔隙卤水;水化学特征;介稳相图

粘土矿物在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隆浩1,王晨华2,刘勇平3,马海州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3、青海省第一矿产地质大队,青海平安 810600)

摘要:粘土矿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表的沉积物,其组合及含量的变化记录了源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可以根据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组合变化等信息推知其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重建古环境,揭示气候环境演变的规律。粘土矿物是一种研究古环境演化重要的代用指标,在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粘土矿物;古环境;代用指标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氯化锂中的杂志离子

张桂芹1,2,马培华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氯化锂中Na+、Ca2+、Mg2+三种主要杂质离子的含量。考察了基体锂对三种离子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各离子相互之间的干扰。各离子的回收率在100.7%~103.5%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1.0%~4.9%。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氯化锂;杂质元素

NaCl型油田水中I-的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陈玉锋1,2,杜秀月1,冉广芬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采用了NaCl溶液为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NaCl型油田水中I-离子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测定条件实验的研究。标准曲线在7.94×10-6~1.0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9%, RSD(n=6)=1.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NaCl型油田水中的I-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碘离子;油田水;离子选择电极法

几种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改性药剂介绍

张月

(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介绍了几种脂肪酸类矿物捕收剂改性产物,它们分别以油酸和松香酸作为出发原料。改性产物浮选性能、药剂用量、水溶解度都得到改善,并与原酸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脂肪酸;捕收剂;油酸;松香酸;氯羟基代油酸单乙醇酰胺;氯羟基代油酸双乙醇酰胺;氯羟基代油酸-N-位吗啉乙酰胺;氯羟基代松香酸单乙醇酰胺

运城盐湖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孙培霞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介绍了运城盐湖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并提出了综合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运城盐湖;资源;开发

25℃时NaCl-NH4Cl-H2O三元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王卫东,汪春华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利用湿渣法,研究了25℃时NaCl-NH4Cl-H2O三元水盐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出了NaCl和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5℃时的相图存在6个区域,即:纯NH4Cl结晶区;纯NaCl结晶区;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a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H4Cl为主的固溶体和以NaCl为主的固溶体共同结晶区以及不饱和溶液区。关键词:氯化钠;氯化铵;水溶液;相图;固溶体

硼酸镁晶须的制备及生长机理初探

边绍菊1,2,李洁1,2,乃学英1,2,李武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以六水氯化镁、硼砂为反应物,氯化钾作助熔剂,通过高温助熔剂法在不同镁硼配比区域制备出尺寸和形貌不同的硼酸镁晶须,直径0.5~20μm, 长30~500μm。镁硼摩尔比例1:1-1:4之间的对比实验结果为只在n(Mg):n(B)=1:2-1:4时,生成烧结块表层晶须;随着硼比例的增高,底部晶须的长经比增大。这表明高硼配比对硼酸镁晶须的完全生长至关重要;并推测硼酸镁晶须的生长机理可能为SLS机理。

关键词:硼酸镁;晶须;制备;高硼配比;SLS机理

硼酸盐水溶液中硼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

张爱芸1,姚燕2

(1、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根据以往相关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含硼水溶液中硼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与总硼浓度、溶液pH值、溶液离子强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随着总硼浓度的提高,硼氧配阴离子的聚合度加大,在pH值较高或较低时,聚硼离子的含量较少,主要以H3BO3和B(OH)4-的形式存在;同时,指出含硼水溶液存在普遍的过饱和现象,我国含硼盐湖卤水中的硼物种可以用B4O72-的综合统计形式表示。总结了硼酸盐水溶液中各种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 Raman 和NMR的归属。

关键词:硼氧配阴离子;聚合度;过饱和;含硼盐湖卤水;综合统计形式

从液体矿中提取硼的研究进展

韩井伟1,2,李法强1,王相文1,2,闫春燕1,2,伊文涛1,2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评述了目前国内外从盐湖卤水、海水、气田水等含硼体系中提硼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酸化沉淀与溶剂萃取法相结合是盐湖卤水提硼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液体矿;硼酸;溶剂萃取法;卤水

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姬连敏,李丽娟,聂锋,曾忠民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综述了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主要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在氢氧化镁阻燃剂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发展方向,简单概述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高纯超细;研究现状

运城市盐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运城市盐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 (共13题;共16分) 1. (1分)(2019·宁夏模拟)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反应C+O2 CO2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2CuO 2Cu+CO2↑ ④复分解反应HCl+AgNO3=AgCl↓+HNO3①液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②人体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④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乳化作用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7.8 g铁粉 ②用50 mL量筒量取47.25 mL水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2. (1分)(2019·龙岩模拟) 某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之一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食盐溶液”.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A . 计算需要氯化钠4g、水50g B . 将氯化钠放置到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C . 将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 . 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3. (1分) (2018九上·武宣月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B . 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 . 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 . 在工业上,主要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国内外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 刘元会1,2 邓天龙1* *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 要:金属锂及其化合物在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盐湖卤水提锂将成为21世纪锂盐生产的主攻方向。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盐湖卤水提锂的工艺技术,提出了盐湖卤水提锂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盐湖卤水 锂资源 提锂 碳酸锂 *资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0项目(0560051057)资助。**通讯作者:邓天龙,E 2mail:tldeng@https://www.360docs.net/doc/7f6136424.html, 。 Progresses on the Process and Technique of Lithium Recovery from Salt Lake Brines Around the World * LIU Yuanhui 1,2 DENG Tianlong 1* * (1.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ning 810008;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 Abstr act:Metallic lithium and its compounds have bright prospects in the fields of energy sources and new materials.In t he new century,it will be a new approach to recover lithium from salt lake brines for the industr y of lithium salts.In the paper,the processes and techniques for lithium r ecovery from salt lake brines were synthetically analyzed,and the devel 2opmental trend for lithium separation from salt lake brines was also pointed out.Key words:salt lake br ine,lithium resources,lithium r ecovery,lithium carbonate 前言 自然界中的锂资源主要赋存于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盐湖卤水、海水及地热水中。据统计,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约占锂资源总量的70~80%,因此盐湖卤水提锂将成为锂盐生产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智利的阿塔卡玛(Atacama)盐湖,美国的西尔斯(Sear 2les)湖,银峰(Silver Peak)湖地下卤水和阿根廷Hombe Muerto 盐湖,形成较强的生产能力。目前,全球从卤水中生产的锂盐产品(以碳酸锂计)已占锂产品总量的85%以上。 阿塔卡玛盐湖资源的开发是九十年代世界盐湖资源开发的典范之一。随着1997年智利敏萨尔公司对阿塔卡玛盐湖锂盐的成功开发,其碳酸锂产品以其质量好、成本低(<1000$/t Li 2CO 3不到),已占领了国际锂盐市场。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盐湖化工生产,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加之锂镁比高而被排放废弃,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地制约了盐湖产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盐的工艺技术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吸 附法、碳化法、煅烧浸取法、许氏法和电渗析法等。其中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吸附法和碳化法研究得广泛深入,是主要的盐湖卤水提锂方法,从卤水中提取锂盐在工业上一般都是采用蒸发)结晶)沉淀法,该法的最终产品一般都是碳酸锂。本文针对国内外盐湖卤水提锂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1 沉淀法 沉淀法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水合硫酸锂结晶沉淀法以及最近出现的硼镁、硼锂共沉淀法等方法。1.1 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盐湖卤水中提锂是最早研究并已在工业上应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工业纯碱加入浓缩的盐湖卤水中使锂以碳酸锂形式析出。此法适宜于低镁锂比的盐湖卤水提锂。美国西尔斯湖、银峰锂矿及智利阿塔卡玛盐湖都采用此方法开发Li 2CO 3产品。Minsal 公司开发智利Atacama 盐湖卤水生产碳酸锂采取的工艺是:利用太阳能将卤水先后在氯化钠池和钾石盐池中沉淀出NaCl 和KCl, 第28卷2006年10月 第5期 69-75页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WORLD SCI 2TECH R&D Vol.28Oct.2006 No.5 pp.69-75

国内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生产工艺及现状

国内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生产工艺及现状盐类和碳酸锂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物资,同时对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锂电子电子已经成为化学电源行业发展的热潮,由于它具有不含铅汞,自放电速率低,环保等优势,因此目前在电源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我国作为一个锂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盐湖,温泉水等资源中都含有大量锂资源,同时由于工业排放大量废水,导致有害离子的产生,所以加强对锂资源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据工作人员调查,将锂电子的电池广泛的应用在相应领域中,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成本,还可以更好的满足电源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对卤水提取碳酸锂相关工作的研究,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而临的资源紧缺的问题。 1卤水提取中碳酸锂技术工艺分析 根据锂资源种类的不同可以将锂资源提取技术分为这两类:盐湖卤水提取和矿石提取。锂资源提取技术历史悠久,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碳酸锂的提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其操作工艺主要包括酸法,酸法还包括了醋酸钠法,氯化钠法,硫酸法等,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来,在固体采矿过程中提取碳酸锂比较

复杂,必须经过粉碎,磨矿,焙烧等工作流程才可以顺利的获取可溶态碳酸锂化合物,同时在此项工作的进行中还需要消耗大量酸碱以及能量,并带来设备严重腐蚀问题。现阶段我国工业级市场,碳酸锂的价格为36000元/t左右,如果将锂灰石作为碳酸锂的提取材料,才可以将其资源成本控制在26000元/t,节约成本为10000元/t,由于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所以需要加强对盐湖卤水获取碳酸锂资源的大力研究,使其成为卤水取锂工作的主流技术。 1.1沉淀法 这种方法是最早在工业得到应用的方法,其中主要包含了铝酸沉淀法,碳酸沉淀法,其中的碳酸沉淀法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原理为:借助太阳能将蒸汽池中含有锂资源的卤水以自然蒸发的方式来进行浓缩,并进行拖硼酸化,并在锂含量得到标准,其浓度逐渐升高时,及时使用石灰将其中的镁除掉,最后将其以碳酸锂形式产生,并进行相应的干燥处理,成功得到碳酸锂产品。比如我国某研究学者也积极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碳酸锂的提取,从而发现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同时还具有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势,因此将这种方法灵活的应用在碳酸锂产品的提取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好

水化学复习资料

水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初级生产P9:植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是能量流动的起点,是水中其他生物生存 发展的基础,因而得名“初级生产”。 2、自净作用P9:自然条件下的水体,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经常 遭到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清除其毒性,使污染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3、富营养型水体P9:只有那些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速度、效率与通量都足够大的水体,才 有高的生产性能,通常称为“富营养型水体”。 4、贫营养型水体P9:水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自净作用的速度效率与通量都低的水体, 生产性能也较低,称为“贫营养型水体”。 5、天然水总含盐量P21:天然水的总含盐量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天然水中所溶解盐类 的总量,用符号ΣS或表示。常用单位是mg/L或g/kg 6、离子总量P21:离子总量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总和,以符号ΣC 表示,常用mg/L或g/kg表示。 7、矿化度P21:矿化度通常是以一定量过滤水样在105~110℃或在180℃下,蒸干称重的方 法,测定其可溶性总固体的量,包括水中溶解的非挥发性的有机物,但在蒸干过程中,水中HCO?ˉ离子有部分变成气态物质而损失掉,所以矿化度值略低于总含盐量。 8、温跃层P26: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9、硬度P31:硬度是指单位水体中含二价和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总量。 10、碱度P31:碱度是指水体中所含的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的总量。 11、缓冲作用P45:天然水中有许多物质具有稳定PH的作用,我们称这种作用为缓冲作用。 12、溶解氧的饱和度P53:是指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实测含量(CO?)与该条件下的饱和含量(C’O?)之比。 13、“水呼吸”耗氧P56:水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等均要呼吸耗氧,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也要消耗氧气,这一类耗氧统称为“水呼吸”耗氧。 14、溶解氧的日较差P57:在溶解氧的日变化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溶解氧的昼夜变化幅度,简称溶解氧的日较差。 15、硝化作用P67:在微生物作用下,铵(氨)态氮转变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16、同化作用P69:植物吸收无机化合态氮转变为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等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反硝化作用P69:在厌气条件下,反硝化菌将NO?ˉ,NO?ˉ还原生成N?和NH?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也叫脱氮作用。 18、化学需氧量(COD)P82:是指天然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相当于氧的量,单位为mg/L 19、生物化学需氧量(BOD)P83:在人工控制的一定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溶解氧数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有机物的含量,这种水质指标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 20、气提作用:是指水体中由于风浪作用、光合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发酵作用等产生气泡,而溶解有机物等能较多地聚集在气泡周围,并被气泡吸附携带升至水体表面,形成泡沫或水面皮膜的过程。 21、絮凝作用P84: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水体中溶解有机物和细微悬浮物转变成絮状凝结物的过程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文献综述 1.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早期的锂盐大都从矿石中提取,但随着高品位锂矿石的不断减少和矿石提锂的成本不断提高,盐湖提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盐湖提锂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国外公司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盐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经核算后,其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推动了盐湖提锂的发展。目前盐湖提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碳化法和电滲析法等。 1.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技术是利用锂离子在液相和有机相中分配比不同而使锂离子得到纯化或浓缩。因为锂离子的水合能力很强,因此在萃取时通常要加入盐析剂来降低锂离子的水合能力。从卤水中萃取锂的体系可以分为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最典型的萃取体系是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其基本原理如下: FeCl3+Cl-=FeCl4- (1-1) 2TBP + Li+ + FeCl4-= LiFeCl4·2TBP (萃取) (1-3) LiFeCl4·2TBP +HCl = HFeCl4·2TBP+LiCI (反萃) (1-4) 式中FeCl3为络合剂;TBP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浓度为6-9mol/L。通过多级萃取、反萃,得到氯化锂溶液,除杂浓缩后用碳酸钠沉锂制

取碳酸锂。 此方法的优点是锂萃取率高,镁锂分离效果好,可以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且在工艺上可行; 其缺点是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损失严重,萃取过程中需处理的卤水量大,设备腐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对盐湖和周边 地区造成污染。 1.2沉淀法 沉淀法是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制备碳酸锂的方法,主要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和硼锂共沉淀法。 (1)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工艺方法是先将卤水蒸发浓缩,再经酸化脱硼,然后除去剩余的钙镁等杂质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析出碳酸锂。美国Minsal公司首先应用此方法开发Atacama盐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2021年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之令狐采学创编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文献综述 欧阳光明(2021.03.07) 1.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早期的锂盐大都从矿石中提取,但随着高品位锂矿石的不断减少和矿石提锂的成本不断提高,盐湖提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盐湖提锂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国外公司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盐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经核算后,其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推动了盐湖提锂的发展。目前盐湖提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碳化法和电滲析法等。 1.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技术是利用锂离子在液相和有机相中分配比不同而使锂离子得到纯化或浓缩。因为锂离子的水合能力很强,因此在萃取时通常要加入盐析剂来降低锂离子的水合能力。从卤水中萃取锂的体系可以分为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最典型的萃取体系是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其基本原理如下: FeCl3+Cl=FeCl4(11) 2TBP + Li+ + FeCl4= LiFeCl4· 2TBP (萃取)(13) LiFeCl4· 2TBP +HCl = HFeCl4· 2TBP+LiCI (反萃) (14)

式中FeCl3为络合剂;TBP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浓度为69mol/L。通过多级萃取、反萃,得到氯化锂溶液,除杂浓缩后用碳酸钠沉锂制取碳酸锂。 ?此方法的优点是锂萃取率高,镁锂分离效果好,可以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且在工艺上可行; ?其缺点是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损失严重,萃取过程中需处理的卤水量大,设备腐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对盐湖和周边 地区造成污染。 1.2沉淀法 沉淀法是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制备碳酸锂的方法,主要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和硼锂共沉淀法。 (1)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工艺方法是先将卤水蒸发浓缩,再经酸化脱硼,然后除去剩余的钙镁等杂质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析出碳酸锂。美国Minsal公司首先应用此方法开发Atacama盐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该工艺主要处理镁含量较低的卤水,处理高镁/锂比卤水耗碱量过大。经过近些年不断的改进,该方法已成为从镁含量较低的卤水中提取锂盐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已有将该方法用于从高镁/锂比水中提锂的相关报道:首先将盐湖晶间卤水进行自然蒸发浓缩,先析出部分氯化钠;然后

第九章 各类天然水体的水化学概况

第九章各类天然水体的水化学概况 天然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构成地球的水圈,水圈为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表面的各类水的总称。天然水的总水量近14亿km3, 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被其所覆盖。天然水在流动与循环过程中接受了周围环境的各种杂质,形成不同水系。按天然水形成、形态与性质的特点,可划分为河水、湖(库)水、地下水、大气降水(雨水、雾、雪、霜、雹等)及海水五大类。各类天然水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即使同类水体,其水质状况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水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气象、气候、地理、地质、人类生产与生活用水和排废、各种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等均会影响水质。本章将简要叙述各种类型天然水体的水化学概况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河水 一、河流水化学基本特点 河流是大气降水径流和出露地面的地下水径流在地表线性凹地汇集而成的水体,河流是自然界水分循环的组成部分及水量平衡的组成要素。其具有集水流域面积广、敞开、流动等特点。河流水质与土壤、岩石、植被、气候及河水的补充水源等状况有关,和人类活动有关,特别是与水中生物生命代谢活动直接相关。河流是水圈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由于其流动所涉及的面积较为广阔,流动过程中接触的环境较复杂,且多样性,故河水化学组成具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不同地区河流与同一河流的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其河水化学成分都可能有较大差异。通常河流的水化学有以下基本特点: 1、溶解有丰富的气体 因河水处于运动状态,与空气接触充分,溶有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溶解氧气和氮气较丰富,含量近为饱和。未污染河流中生物不多,溶解氧等气体的含量主要受温度和气压影响。 夏季大型水库溢洪放水时,放出大量温度低且为溶解气体所饱和了的库水,这些水在大坝以下河道中如温度迅速上升,可能造成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 2、河水化学组成与含盐量 (1)主要离子世界各地河水所含主要离子种类相同,阳离子为:Ca2+、Mg2+、Na+、、K+,阴离子为:HCO3- CO32-、SO42-、Cl-,即通常所说八大离子。世界河水平均化学组成、我国及世界部分河流主要离子含量和分别列于表9-3、9-4与9-5。多数河流主要离子中以HCO3-和Ca2+含量最高,水质属碳酸盐类钙组。在含盐量较高河水中,水质类型可能与前者不同,存有硫酸盐类或氯化物类钠组类型水质。较多河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大小基本具有以下顺序:阳离子:[Ca2+]>[Na++K-]> [Mg2+],阴离子:[HCO3-+CO32-]> [SO42-]> [Cl-] 东南沿海各河流,水质类型主要以重碳酸盐类钙组或钠组为主,但是主要离子比例关系

察尔汗盐湖卤水

聚宝盆里的镁基地 ——察尔汗盐湖镁资源开发及展望 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开发受到关注。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确定青海钾肥工程为近期启动的西部开发十大工程之一。与此同时,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 特别是由于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而造成的钾肥生产过程中的“镁害”问题。开发柴达木盐湖镁资源, 不仅对保护盐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振兴、发展我国镁工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盐湖镁资源开发必须选好产品方向, 实现与盆地天然气下游产品的结合, 走综合利用的道路。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镁资源金属镁一体化 一、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 1.1盆地概况 柴达木盆地位于东经90000`一98020`,北纬35055`一39010`之间,居青海省的西北部。北面为祁连山,南面为昆仑山,西面为阿尔金山,构成一个不规则菱形向心的汇水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部及东南方向低,察尔汗盐湖区为最低洼地区。盆地总面积为12.1万平方公里。海拔4000~5000米,最低地区为2680米。在大盆地中还有小山间盆地,为茶卡、大柴旦、尕斯库勒等山间盆地。 盆地中有青藏公路经格尔木通西藏;茶茫公路经青新公路通新疆,格库铁路正在建设中将打通青海、新疆南疆工业大动脉;敦格公路通南北并由敦煌经柳园接兰新铁路,敦格铁路正在建设。青藏铁路经格尔木通西藏,东头经西宁接兰青铁路。十三五后期,将开通成格铁路。交通方便,但人口不多,为人烟稀少地区。 柴达木盆地素称“聚宝盆”,是我国重要的无机盐宝库,科学合理地开发这个宝库,实现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柴达木盆地开发中最迫切的问题。除丰富的无机盐资源外,尚有冷湖、朵斯库勒石油资源,涩北、马海天然气资源,锡铁山铅锌矿,茫崖石棉矿,冷湖云母矿,木里及大柴旦周围的煤矿,都兰的铁矿,达肯大板山的石灰岩,大风山的天青石等。 1.2盆地盐湖资源概况 柴达木盆地有现代盐湖75个(大于1平方公里),其中干盐湖有6个(大型)。地表含盐面积15600平方公里。以钾、钠、镁、硼、锂五大类为主体的盐类资源总储量达3315.41亿吨,其中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钠盐的储量分别占全国的96.9%、99%、83.3%、80.6%。溴、碘、锶、铷、铯、石膏等储量也十分可观。这些盐湖矿床多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165454亿元。 主要大型矿床有: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镁盐为主的综合性矿床,累计探明C+ D级储量氯化钾1.5亿吨、氯化镁16.5亿吨、氯化钠426亿吨、氯化锂842万吨;东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探明氯化锂C级储量55.3万吨,三氧化二硼33.1万吨,氯化钾338.6万吨,矿区卤水可直接抽取,地质条件简单;马海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北缘,以钾为主,伴生钠、镁固液并存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固体钾矿储量770.9万吨,液体钾矿储量5627万吨。昆特依、大浪滩、一里坪、西台吉乃尔等盐湖资源的远景储量也非常大,均属大型矿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1.3盆地盐湖类型及特点 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分布与盆地本身走向一致即北西西—南东东。分布在盆地边缘盐湖在大地构造上为第三纪褶皱区,为难溶盐、中溶盐和易溶盐前期析出的盐类,硫酸盐和石盐类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上课讲义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 述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文献综述 1.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早期的锂盐大都从矿石中提取,但随着高品位锂矿石的不断减少和矿石提锂的成本不断提高,盐湖提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盐湖提锂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国外公司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盐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经核算后,其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推动了盐湖提锂的发展。目前盐湖提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碳化法和电滲析法等。 1.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技术是利用锂离子在液相和有机相中分配比不同而使锂离子得到纯化或浓缩。因为锂离子的水合能力很强,因此在萃取时通常要加入盐析剂来降低锂离子的水合能力。从卤水中萃取锂的体系可以分为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最典型的萃取体系是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其基本原理如下: FeCl3+Cl-=FeCl4- (1-1) 2TBP + Li+ + FeCl4-= LiFeCl4· 2TBP (萃取) (1-3) LiFeCl4· 2TBP +HCl = HFeCl4· 2TBP+LiCI (反萃) (1-4)

式中FeCl3为络合剂;TBP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浓度为6-9mol/L。通过多级萃取、反萃,得到氯化锂溶液,除杂浓缩后用碳酸钠沉锂制取碳酸锂。 ?此方法的优点是锂萃取率高,镁锂分离效果好,可以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且在工艺上可行; ?其缺点是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损失严重,萃取过程中需处理的卤水量大,设备腐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对盐湖和周边 地区造成污染。 1.2沉淀法 沉淀法是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制备碳酸锂的方法,主要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和硼锂共沉淀法。 (1)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工艺方法是先将卤水蒸发浓缩,再经酸化脱硼,然后除去剩余的钙镁等杂质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析出碳酸锂。美国Minsal公司首先应用此方法开发Atacama盐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本节内容要点:水资源和利用、地球上的水分布、水循环、天然水的组成等。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民族的身体素质。水质的优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及健康。可以说水是"万物之本",是人类与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少的物质。 1)水资源和利用 地球上水的总量是固定的,约13.86亿km3,但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3%。虽然淡水资源有限,但如果时空分布得当,并保持恰当水质,还是可以满足全球目前和将来的淡水需要。遗憾的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其不均匀,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水的短缺和污染不仅影响了生物生存,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和危害,同时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主要的缺水类型有: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由于缺水,危害了农作物生长、并影响着工业生产、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态、国家安全。 2)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所覆盖,所以地球素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地、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3.86亿km3(表3-1~3-2),其中海水占96.5%,淡水为0.35亿km3,占总水量的2.35%。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盐湖水等很少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为400多万km3,仅占淡水的11%,总水量的0.3%。

表3-1自然环境中的水量分布 我国地表水径流总量约2.8万亿m3,地下水资源约8000亿m3,冰川年平均融水量约500亿m3,近海海水约500万km3。我国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量每年约有11000亿m3,平均每人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m3,居世界第88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每亩土地占有地表水1755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总的说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处于缺水状态,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耕地面积只占全国33%的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70%。我国许多地方缺水或严重缺水,水污染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剧增,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和西方国家一样,也面临水质下降,水源不足的威胁。因此,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3)循环 自然界的水不仅受地球引力作用沿着地壳倾斜方向流动,而且由于水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发生形态变化,蒸发的水分随着气流运行而转移,遇冷凝结成云或以降水形式到达地面,到达地表的水又重新蒸发、凝结、降落,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完成的水的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自海洋蒸发的部分水汽,随气流转移至陆地上空,并以降水形式达到地面后,经过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再归入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环境中水的

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摘要探讨柴达木盐湖卤水的物理化学成盐,卤水硼酸盐化学以及盐卤体系非热力学平衡的液固相关系;为盐湖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地球的造山运动使古老文明的亚细亚瞬间隆起了一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巍巍昆仑屹立在屋脊的南面,与之遥相呼应的祁连山脉四季冰峰,闪耀着日月的光辉,在两条山脉间怀抱着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以往那喧喧嚷嚷的一片汪洋也由此沉寂。经过几万年的生成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富含钠、钾、镁、钙及锂、硼等微量元素的资源内陆湖;盐湖卤水化学是研究成盐元素的化学。成盐元素是容易从岩石圈进入水圈的元素,是海洋水中含量较大的元素,它包括周期表中第一主族中氢、锂、钠、钾、铷和铯;第二主族的镁、钙、锶和钡;第七主族的氯、溴和碘;第六主族的氧和硫;加上第二周期的硼、碳和氮,共计十八个主族元素。称之为‘门’字形主族成盐元素。 1 物理化学成盐 地球化学家根据盐水体系平衡溶解度的相关系和介稳相关系,结合盐湖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对天然盐形成过程提出过不同的成盐学说和理论。高世扬等盐湖研究人士从盐溶液物理化学的角度,对盐湖中各种盐卤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提出了下述物理化学成盐作用。 1.1 温度成盐 指导盐水体系相关系化学研究的热力学基础是吉布斯相律。则适用于盐水凝聚体系的相律公式可写成F=C-P+1,其中F代表自由度,C代表独立组分数,P代表相数,1表示强度因素温度(T)。所有盐水体系平衡溶解度或介稳溶解度实验结果都可以表示成为温度(T)-组份(Ci)浓度-组分(Cj)浓度的相关几何图形-简称相图。其中任一组分的平衡溶解度或介稳溶解度的温度系数(dSi/dT)J,K…=C=K是该组分的相关系化学表征系数。对盐水体系实验相图进行研究认为,存在物理化学温度成盐作用。现以芒硝Na2SO4-H2O二元体系为例说明:该体系溶解度曲线由两部分组成,由于温度在32.384℃时会溶解于自身的结晶水中,故在温度为32.384℃以下范围内时,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32.384℃,形成正溶解度温度系数曲线。这就决定了硫酸钠在32.384℃以下具有-△T温度成盐作用——出现冷却结晶过程。换句话说,将32.384℃时的饱和硫酸钠水溶液进行冷却降温,会有芒硝结晶析出,析出量取决于溶解度温度系数K1值的大小。反之,在高于32.384℃温度范围内,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 dS/dT=+K2,形成逆溶解度曲线。这就决定硫酸钠在32.384℃以上温度范围内具有+△T温度成盐作用——出现升温(不蒸发的条件下)结晶成盐过程。也就是说,将32.384℃时的饱和硫酸钠水溶液进行加热升温(不蒸发的条件下),会有无水硫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文献综述 1、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得生产工艺 早期得锂盐大都从矿石中提取,但随着高品位锂矿石得不断减少与矿石提锂得成本不断提高,盐湖提锂逐渐引起人们得关注。盐湖提锂就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国外公司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盐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经核算后,其碳酸锂得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推动了盐湖提锂得发展。目前盐湖提锂得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碳化法与电滲析法等。 1、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技术就是利用锂离子在液相与有机相中分配比不同而使锂离子得到纯化或浓缩。因为锂离子得水合能力很强,因此在萃取时通常要加入盐析剂来降低锂离子得水合能力。从卤水中萃取锂得体系可以分为单一萃取体系与协同萃取体系。最典型得萃取体系就是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其基本原理如下: FeCl3+Cl-=FeCl4- (1-1) 2TBP + Li+ + FeCl4-= LiFeCl4·2TBP (萃取) (1-3) LiFeCl4·2TBP +HCl = HFeCl4·2TBP+LiCI (反萃) (1-4) 式中FeCl3为络合剂;TBP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浓度为6-9mol/L。通过多级萃取、反萃,得到氯化锂溶液,除杂浓缩后用碳酸钠沉锂制取

碳酸锂。 ?此方法得优点就是锂萃取率高,镁锂分离效果好,可以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且在工艺上可行; ?其缺点就是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损失严重,萃取过程中需处理得卤水量大,设备腐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对盐湖与周边 地区造成污染。 1、2沉淀法 沉淀法就是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制备碳酸锂得方法,主要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与硼锂共沉淀法。 (1)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工艺方法就是先将卤水蒸发浓缩,再经酸化脱硼,然后除去剩余得钙镁等杂质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析出碳酸锂。美国Minsal公司首先应用此方法开发Atacama盐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盐湖提锂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银白色金属,具有极强的电化学活性,被公认为“推动世界进步的能源金属”.其金属和盐类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型绿色能源材料,广泛用于玻璃、陶瓷、润滑剂、制冷剂、冶金、制药和化学试剂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聚变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锂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其国际需求量以每年7%-11%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世界陆地锂资源已经略见颓态,相比之下海水锂资源非常巨大,是陆地上锂总量的15000多倍。 然而由于海水中锂浓度很低,仅0.17mg/L,同时又与大量的同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共存,给海水提锂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提锂还是以锂矿石和盐湖为主。我国对锂资源的提取目前主要集中在锂矿石,从液体锂矿中生产锂产品尚不足我国锂产品总量的1/10。由于对锂的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盐湖提锂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我国锂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盐湖中。其中西藏的锂资源主要呈碳酸盐型,集中于藏北西部的扎布耶盐湖和东部的班戈-杜佳里湖,锂资源量分别为837万t和50万t。柴达木盆地现已查明有11个盐湖,主要分布于察尔汗、一里坪、西台吉乃尔、东台吉乃尔、大柴旦等五个盐湖中,相关的锂盐储量见下表。上述盐湖锂储量大、品位高,因而被誉为“锂海”。 盐湖中Li+常以微量形式与大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共存。由于他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近,使得从中分离提取锂十分困难。 目前世界上多以碳酸锂、氯化锂是形式从盐湖中将锂提取出来 二、盐湖提锂技术 人类自1981年制备出少量金属锂以来,锂及其锂盐工业发展迅速,由于锂、锂合金及锂盐化合物独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在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玻璃、陶瓷、焊接等领域的得到了泛的应用。近年来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国际上科研与工业界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是推动现代化与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锂及其盐类的早期应刚,仅局限于医药、玻璃、陶瓷和搪瓷工业,50年代中期,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因核武器工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氢氧化锂,锂工业获得了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盐湖研究2007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 艾比湖水盐变化原因及影响研究 陈志军 (新疆博州水文勘测局,博乐市北京路445号 833400) 摘要:从湖泊水文要素出发,基于湖泊和流域的关系,对半个世纪来艾比湖面积、矿化度等水文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对封闭及较小尺度的流域面积等自身特性,决定了其水资源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脆弱性;而近年来流域上的人类活动,增大了降水径流滞留时间和蒸发作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量,最终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不断减少,矿化度在湖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浓缩升高,最后就艾比湖水盐趋势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面积变化;矿化度;相关分析;艾比湖 尕海湖DG03孔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陈忠1,马海州1,曹广超1,2,张西营1,周笃珺1,姚远3,谭红兵1,韩凤清1 (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 810008;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 摘要:通过对尕海DG03孔岩芯碳酸盐含量的测定,表明碳酸盐含量指标较好地记录了尕海湖地区自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阿勒罗德暖期和新仙女木期都有较好的反映,并揭示出早全新世气候变暖且波动明显,中全新世早期暖湿,后期湿凉偏干,晚全新世气候明显变干,早期较为寒冷,后期偏暖。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湖水的浓缩程度,与湖泊所处的沉积阶段相联系,同时与岩性特征所反映的环境也有关。在风成作用堆积的粉砂至中砂层,碳酸盐含量降至很低;在滨湖相沉积的细砂层,碳酸盐含量也较低,因此,碳酸盐含量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应与岩性及其他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方可得到可信的结论。 关键词:碳酸盐含量;尕海湖;烧失量;冰消期晚期;全新世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卤水水化学特征 张西营,马海州,高东林,张明刚,王涛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矿区卤水中富含锂、钾、硼、镁等多种元素,极具开发价值。自2003年开始,矿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采卤,利用前人1959年和2001年两次勘查资料,从水化学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未大规模采卤前卤水中各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矿区西北部主要为氯化物型卤水,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为硫酸镁亚型卤水,我们推测地下卤水水化学类型的差异很可能与不同区域原始卤水的组成及补给水等因素有关。有益组分中,高含量的Li+、K+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B2O3的高含量区主要在矿区的中东部广大地区。赋存于孔隙卤水中K+、Ca2+、Mg2+、Li+、Cl-等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晶间卤水;B2O3、Na+、SO42-等则低于晶间卤水;卤水矿化度、pH值和密度则相差不多。在Na+、K+、Mg2+/ Cl-,SO42--H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中位于泻利盐、软钾镁矾和钾石盐的共结点附近,且分布比较集中;湖表卤水在演化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别;晶间潜卤水已普遍进入钾石盐析出阶段。研究还表明,西台吉乃尔湖湖水的水化学变化明显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湖表卤水与地下卤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这种联系的强弱和变化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晶间卤水;孔隙卤水;水化学特征;介稳相图

盐湖卤水

盐湖卤水 中国盐湖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盐类沉积资源、卤水资源,也有盐湖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中,盐类沉积资源和卤水资源,是我国盐湖的主要自然资源。有规模巨大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等普通盐类,也有发展国民经济所急需的钾盐、镁盐、硝酸盐和硼盐、锂盐以及可供综合开发利用的铷、铯、铀、钍等贵重金属资源。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硼、锂和青海、新疆的钾、镁等盐湖资源,以储量大、品位高而举世闻名。 盐壳 盐湖盐类沉积资源: 我国盐湖盐类沉积矿物共有70种。其中硫酸盐类矿物18种,硫酸盐类矿物25种,硼酸盐类矿物14种,氯化物盐类矿物8种和硝酸盐类矿物5种。 水氯镁石老盐壳 盐湖卤水资源: 盐湖卤水资源,包括湖表卤水、晶间卤水和淤泥(碎屑)卤水 三种类型,以湖表卤水和晶间卤水为主。我国盐湖卤水中赋含60 余种组分。其中,Na、K、Ca、Mg、Cl、SO4、HCO3和 CO3为主要 化学组分;其余52种化学组分包括重金属元素、重放射性元素、 稀散元素和碱金属元素因含量有限而成为盐湖卤水的次要成分。 采卤渠 盐湖生物资源: 盐湖生物资源包括盐湖植物资源和盐湖动物资源两大类型。盐湖植物资源主要是生长在盐湖盆地边缘及其附近的耐盐碱的植物,如胡杨、红柳、芦苇和盐藻等。盐湖动物资源有

水禽类包括野黄鸭、斑头雁、赤麻鸭、灰麻鸭、棕头鸥、灰天鹅等;此外还有卤虫和嗜盐菌等。 捕捞卤虫艾比湖湖面的卤虫资源(红色) 是很有开发远景的生物资源 沙拐枣果实累累耐盐灌木怪柳盐生植物猪毛菜 盐湖旅游资源: 盐湖旅游资源主要依托盐湖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质环境、千姿百态的盐体造型、碧波荡漾的湖表卤水、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宜人的自然风光。我国盐湖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旅游、观赏和探险考察的良好场所,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在察尔汗干盐湖上有32公里长的“万丈盐桥公路”,其附近有与之平行的青藏铁路。这儿的公路是盐和卤水修筑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它是柴达木盆地内最平坦的一段公路;这儿的铁路路基也是用盐铺砌而成的;这儿曾经建造使用过多年的飞机场,它的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筑而成的。这些堪称世界之最。“海市蜃楼”是经常能见到的幻影,每当烈日暴晒,在水蒸气折射光的作用下,远远望去,恰似人在云上走、车在水中游……,这儿的日出日落,这里的晚霞,都是人间最美丽的景色。 火车通过万丈盐桥 据以下文献摘录整理而成: [1]张彭熹.沉默的宝藏—盐湖资源.暨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综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文献综述 1.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早期的锂盐大都从矿石中提取,但随着高品位锂矿石的不断减少和矿石提锂的成本不断提高,盐湖提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盐湖提锂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国外公司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盐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经核算后,其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推动了盐湖提锂的发展。目前盐湖提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煅烧浸取法、碳化法和电渗析法等。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技术是利用锂离子在液相和有机相中分配比不同而使锂离子得到纯化或浓缩。因为锂离子的水合能力很强,因此在萃取时通常要加入盐析剂来降低锂离子的水合能力。从卤水中萃取锂的体系可以分为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最典型的萃取体系是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其基本原理如下: FeCl3+Cl-=FeCl4- (1-1) 2TBP + Li+ + FeCl4-= LiFeCl4· 2TBP (萃取) (1-3) LiFeCl4· 2TBP +HCl = HFeCl4· 2TBP+LiCI (反萃) (1-4)

式中FeCl3为络合剂;TBP为萃取剂;HCl为反萃剂,浓度为6-9mol/L。通过多级萃取、反萃,得到氯化锂溶液,除杂浓缩后用碳酸钠沉锂制取碳酸锂。 此方法的优点是锂萃取率高,镁锂分离效果好,可以从高镁 /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且在工艺上可行; 其缺点是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损失严重,萃取过程中需处理的 卤水量大,设备腐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对盐湖和周边 地区造成污染。 沉淀法 沉淀法是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制备碳酸锂的方法,主要包括碳酸盐沉淀法、铝酸盐沉淀法和硼锂共沉淀法。 (1)碳酸盐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从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工艺方法是先将卤水蒸发浓缩,再经酸化脱硼,然后除去剩余的钙镁等杂质离子,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析出碳酸锂。美国Minsal公司首先应用此方法开发Atacama盐湖,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 一、雨水 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比较纯净,但随地区和大气环境影响,会溶存吸收杂质和气体。在接近海洋和内陆盐湖地方的降水中会溶解一些氯化钠盐分,离海岸距离近的雨水中Cl-含量高。一般雨水的总含盐量不超过50mg/L,结垢物质(钙、镁〕更微。在250C, 1大气压下,由于空气中COZ的溶人可使雨水pH值达5.6,这一因素是自然的,并非化学污染,温度、气压澎响但多不大,pH<5. 6时才称为酸雨。 二、河水 河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和溶解盐类随流经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补给水的影响而变化。沿途有工矿企业排水时将污染水质。我国河水的含盐量可在13 -9185mg/L之间变化,而1000mg/L 以上者为少。河水的水化学特征是Ca z+ > Na+ > Mg2+ ; HCO3->SO2-4>Cl- 一般河水呈现微酸性。在洪峰期间悬浮物含量增加,含盐量减少;枯水期则相反。细菌、藻类及有机物在河水中含量也较高。 我国河流的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地带性:重碳酸盐类分布最广,占全国面积的680o I氯化物盐类占25.4%o,硫酸盐类分布最少占6.6%并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东南沿海河流含盐量最少为36. 4mg/L,在塔里木河米兰附近测得含盐量达32 732mg/L(接近海水含盐度),两者相差近1000倍。我国河水中硬度类别分布情况。 三、湖水 湖泊是提供工业和饮用的主要水源,并具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湖水的化学成分决定于流人水源及补给湖泊的地下水流的成分,并与在湖内进行生物作用和湖泊集水面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是否有水流从湖泊流出,对湖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有特殊意义。不排水湖泊湖水耗损于蒸发,因而进人湖内的盐类不断聚积,其浓度继续升高,结果湖泊变成咸水湖。 排水湖的含盐量通常不超过200 - 300mg/L,咸水湖中的离子总数可达5. 82g/L。湖泊的深度、面积、容量对水质有明显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的东北部)气候干旱,地形低洼,湖泊密集,周围盐碱土分布其盐分多属苏打盐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含盐量较高,水中主要成分是重碳酸钠,含盐量2700mg/L左右,为淡水湖、咸水湖和卤水盐湖三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