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济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济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中学联盟一天一套 高考必胜 一天一练祝你成功!

2 2 2

济南一中 2017 级高三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 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如图所示, 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 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通过 ab 段的时间为 t ,则通过 ce 段的时间为 A. t

B.

t

C. (2- )t

D. (2+ ) t

2.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航天

工程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如图所示为“嫦娥四号”到达月球背面的巡视器。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约为 4:1,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 6:1。则地球和月球 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地球的密度与月球的密度比为 3:2 B .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比为 64:1

C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为

8:1

D .苹果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与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为 60:1

3.有一款蹿红的微信小游戏“跳--跳”,游戏要求操作者通过控制棋子(质量为 m ,可视为质点)脱

离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从同一水平面上的平台跳到旁边的另一平台上。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为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轨迹的最高点距平台上表面高 度为 h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A.

B.

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mgh C. 棋子离开平台后距平台面高度为 h

时动能为

mgh

2 2

D. 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量大于 mgh

4.电荷量为 4×10-6 C 的小球绝缘固定在 A 点,质量为 0.2 kg 、电荷量为-5×10-6 C 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静止于 B 点。A 、B 间距离为 30 cm ,AB 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60°。静电力常量为 9.0×109 N ·m 2/C 2,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 M 和电热丝 R 构成。当闭合开关 S 1、

S 2 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 220 V ,吹冷风时的功率为 120 W ,吹热风时的功率为 1 000 W 。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热丝的电阻为 55 Ω

B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1 210

3

Ω

C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 1 000 J

2 3 2π

3

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 1 000 J

6.一通电直导线与 x 轴平行放置,匀强磁场的方向与 xOy 坐标平面平行,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 F 。

3

若将该导线做成 圆环,放置在 xOy 坐标平面内,如图所示,并保持通电的电流不变,两端点 ab

4

连线也与 x 轴平行,则圆环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 .F

B . F

3π 2 2 C . 3π

F D . F

7.(多选)如图所示,两轻质弹簧 a 、b 悬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整体处于平衡状态,a 弹簧与竖直

方向成 30°角,b 弹簧与竖直方向成 60°角,a 、b 两弹簧的 形变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 g ,则A .弹簧 a 、b 的劲度系数之比为 3 : 2 B .弹簧 a 、b 的劲度系数之比为 3 :1

C .若弹簧 a 下端与小球松脱,则松脱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3g

D .若弹簧 b 下端与小球松脱,则松脱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2

8.(多选)如图所示,虚线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 Q 点时的加速度较 P 点大

C. 粒子在 P 点时的动能较 Q 点大

D. 粒子在 P 点时的电势能较 Q 点大

9.(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v 匀速运动,将质量为 m 的小工件轻轻放到水平传送带上,

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时间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在上述过程中 A. 工件先受滑动摩擦力后受静摩擦力 B. 传送带与工件间摩擦产生热量为1

2 2 C. 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为1

2

2

D.工件对传送带做的功为?12

2

10. (多选)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 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1 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11.(多选)如图所示,两根长直导线m、n 竖直插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小孔P、Q 中,O 为P、Q 连线的中点,连线上a、b 两点关于O 点对称,导线中通有大小、方向均相同的电流I。下列说法正确的

A.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a>B b

C.a、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D.n 中电流所受安培力方向由Q 指向P

12.(多选)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E、输出功率P 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 r 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上,如图中的a、b、c 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P E-I图线

B.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P R-I图线

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 m=2 W

D.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阻r=1 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13.在“测量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某同学为了选用合适的器材,先用多用电表粗测了一段粗细均匀的被测电阻丝的阻值。

(1)他用表盘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丝的电阻。先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10”位置,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选

填“S”或“T”),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向电阻挡的刻线(选填“0”或“∞”)。

(2)将红、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电阻丝两端接触,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为了测量准确,他应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位置(选填“×1”或“×100”)。

(3)用刻度尺测量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外径d,示数如图所示,电阻丝外径d 为mm。

(4)用测得的I、U、L、d 等物理量,写出电阻率表达式ρ= (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5)为了进一步研究滑动变阻器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分别用最大阻值是 5Ω、50Ω、

2000Ω 的三种滑动变阻器做限流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电压表读数 U 随滑片移动距离 x 的关系曲线 a 、b 、c ,如图乙所示。用最大阻值为 2000Ω 的滑动变阻器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中的

(选填“a ”、“b ”、 “c ”);如果待测电阻两端

电压需要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同时操作还要尽量方便,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a ”、“b ”、“c ”)

所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 分)如图所示,板长 L =10 cm ,板间距离 d =10 cm 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它的左侧

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某时刻一质量为 m 、带电荷量为 q 的小球由 O 点静止释放,沿直线 OA 从电容器 C 的中线水平进入,最后刚好打在电容器的

上极板右边缘,O 到 A 的距离 x = 80

3

3 cm ,(m 、q 为已知物理量,g 取 10 m/s 2)求:

(1)电容器外左侧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2)小球刚进入电容器 C 时的速度 v 的大小;

(3)电容器 C 极板间的电压 U 。

mg 15.(12 分)如图所示,ABCD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 段光滑水平;BC 段为光滑圆弧,对应

的圆心角 θ=37°,半径 r =2.5 m ;CD 段平直倾斜且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倾斜轨道所在区域有场强大小为 E =2×105N/C 、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 m =5×10-2kg 、电荷量 q =+1×10-6C 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被弹簧枪发射后,沿水平轨道向左滑行,在 C 点以速度

v 0=3 m/s 冲上斜轨.以小物体通过 C 点时为计时起点,0.1 s 以后,场强大小不变,方向反向。

已知斜轨与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设小物体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取 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 ) (1)求弹簧枪对小物体所做的功;

(2)在斜轨上小物体能到达的最高点为 P ,求 CP 的长度

16.(14 分)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管 BCD 竖直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 的小球以某一初

速度从 A 点水平抛出,恰好从 B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管,从 B 点再经时间 t 到达圆管最高点 D

后水平射出。已知小球在 D 点对管下壁压力大小为1

3 (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且 A 、D 两点在同

一水平线上,BC 弧对应的圆心角 θ=60°,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 A 点的初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 D 点的角速度的大小;

(3)小球在圆管内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高三物理试题答案

二、实验题 13.(1)T ,0

(2)×1 (3)0.725

(4)

(5)a 、b 三、计算题 14.

(1)由于带电小球做直线运动,因此小球所受合力沿水平方向,则:mg Eq =?30sin 得q

mg

E 2=

(2)从O 点到A 点,由动能定理得:mgx tan60°=1

2mv 2-0

解得:v =4 m/s

(3)小球在电容器C 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L =vt ①

竖直方向:d 2=12at 2② a =Uq

md

-g ③

③联立求解得U =

q

m

17 15.

(1)设弹簧枪对小物体做功为W f 由动能定理得W f -mgr (1-cos θ)=mv 代入数据得W f =0.475 J.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μ(mg cos θ+qE )=ma 1 经过0.1 s 其速度为v 1,则v 1=v 0+a 1t 1 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 1=2.1 m/s 其运动的位移s 1=v 0t 1+a 1t

电场力反向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qE )=ma 2

2=4U d IL

πρ

可考虑为反向匀加速运动,其位移s2=

所以SCP=s1+s2,联立相关方程,代入数据得SCP=0.57 m 16.

(1) v0==

(2)ω==

(3) P==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整理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整理 【】期中考试过后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做个总结,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后才能加以改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希望大家喜欢。 期中考试结束了,大家从初中进入高中已经半个学期了。在此期间,大家一定会感到不适应。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大家面前设下一道道难关。因此很多同学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 如今,我们的成绩有目共睹,有喜有忧,但无论如何,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我想说的是:山外有山,成绩好的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不尽人意的同学查找原因,迎头赶上。期中考试后,我们该做的最重要的是查找问题,找出不足,勿需讳言,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们个别同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同学们的成绩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中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还很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行动不自觉,上课听课不专心,学习气氛不浓厚导致成绩不好。有些同学还想用初中的学习方式对待高中的学习,在老师的“卡压”下学习,在家长的训斥中读书,进入高中一旦松开这些,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须知高中学习的主动性比什么都重要,内因远远大于外因。 我依稀记得,在军训场上我们挥汗如雨,我们严于律己。尽

管军训早已远去,但我们不该忘记在军训时宣下的誓言,我们宣誓:要把军人的作风纪律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现在,有大好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去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放过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个重点,不落下课后布置的每一项作业,我们就能兑现我们的誓言,实现我们的梦想! 说到梦想,我相信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我们中考报考志愿,选择高中而不是职高的时候,我们的大学梦就已经很明确了,不是么?班里有一个同学曾经问过我:你认为人生什么时候最美好?她给我的回答是上大学的时候。是的,大学是美好的,我一直怀揣着这一梦想,在他的驱使下,我每天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有时睡眠不足,上课昏昏欲睡。每到这时,我就不停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睡,也许就是打个盹的功夫,就把重点错过了,也许到了高考时,就因为这个知识点没掌握而与大学梦失之交臂!于是我坚持到了下课,坚持到了放学。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防止犯困的小秘诀,在你觉得你快睡着之前,盯着老师,在老师问一个问题之后,快速大声回答,刺激你的神经,这样睡意就会渐渐消失,而且这堂课还会非常高效。在你下次犯困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一方法。 除了课堂听讲,培养自学习惯也是学习的关键。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自学习惯,但进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动能 B .动量 C .加速度 D .速度 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有关此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两秒加速度为5m/s 2 B . 4s 末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C .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 8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3.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4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速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 A . 3 B .4 C .5 D .6 4.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有两个雨滴从高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 1、m 2,落至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 A .m 1: m 2 B .21:m m C .12: m m D .3 23 1: m m 5.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 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 、B 、C 、D 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 )。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取g=10m/s2)( ) A .普通白炽灯光源即可 B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1.4s C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14s D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20s 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 .无论a 为多大,A 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2014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济南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1. 设集合{}1|(),|12x M y y N y y ??===≥??? ?,则集合M ,N 的关系为 A.M N = B.M N ? C.N M ≠? D.N M ≠ ? 2.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 330.80.7> B . 0..50..5log 0.4log 0.6> C . 0.10.10.750.75-< D . lg1.6lg1.4> 3.已知向量a =(1,2)-,b =(,2)x ,若a ⊥b ,则||b = A B . C .5 D .20 4.若点),4(a 在21 x y =的图像上,则π6 tan a 的值为 A. 0 B. 3 3 C. 1 D. 3 5."6"πα=是"212cos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x x x f 2log 12-=定义域为 A. ()+∞,0 B. ()+∞,1 C. ()1,0 D. ()()+∞,11,0 7.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内角A B C 、、的对边, ?=?=45,75C A ,2b =,则此三角形的最小边长为( ) A .46 B .322 C .362 D . 4 2 8. 命题“∈?x R ,0123=+-x x ”的否定是 A .∈?x R ,0123≠+-x x B .不存在∈x R ,0123≠+-x x C .∈?x R, 0123=+-x x D .∈?x R, 0123≠+-x x

9.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将函数的图像 A .向左平移个单位 B .向右平移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个单位 10. 函数的一个零点落在下列哪个区;间 A. (0,1) B. (1,2) C. (2,3) D. (3,4) 11.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12a =-,130S =,使得0n a >的最小正整数n 为 A .7 B .8 C .9 D .10 14.在△ABC 中,内角A,B,C 对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A 为锐角,lg b +lg(c 1)=lgsin A =-lg 2, 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15.若实数,a b 满足2,a b +=则33a b +的最小值是 A. 18 B.6 C.16. 在数列{}n a 中,13a =, 11ln(1)n n a a n +=++,则n a = A .3ln n + B .3(1)ln n n +- C .3ln n n + D .1ln n n ++ 17. 在△ABC 中,若2,AB AB AC BA BC CA CB =?+?+?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8. 函数sin x y x =,(,0)(0,)x ππ∈-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地面受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地面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D.地面受的压力与物体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 A.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B.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瞬时都为零 3、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将很缓慢地 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A. 势能逐渐减小。 B. 动能逐渐减小。 C.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运行周期逐渐减小。 4、图示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 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一个小孩在蹦床上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 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 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右图所示,图中oa和cd段为直线,abc段为曲线, 则根据此图象可知:() A.t1时刻小孩开始与蹦床接触 B.t2—t3时刻蹦床形变越来越大 C.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t2—t4 D.t5时刻小孩开始和蹦床分离

高三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 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者不选得0分. 1.在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 决赛中分别以9.69s 和19.30s 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 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m 决赛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 B .2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 .1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 .100m 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2.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 q ,受到的电场力为 F ,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E = F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 B .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 ,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 C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D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 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a 、b 处于静止状 态,关于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 4.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B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 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 .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F a b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题。 1. 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A. 夏威夷高压 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 D. 冰岛低压 2. 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 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4. 此季节,陕西的气候特点是 A. 高温少雨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燥 5. 如图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据图推断() A. 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 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 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1 / 11

6. 如图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 冬至 B. 小满 C. 夏至 D. 立秋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关于天气系统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东部刮偏南风 B. 系统南部比北部风力强 C. 系统中心上升气流强烈 D. 系统中心气温日较差大 8. 从25日8时到26日8时,马尼拉天气变化特点是() A.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B. 风力增大,云层增厚 C. 风力降低、出现雨雪 D. 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 9. 从25日8时到26日8时,乙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 向西南方向移动 B. 向东南方向移动 C. 范围变小、势力减弱 D.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势力增强 10. 有关图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及相关大气环流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主要盛行西风 B.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因为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 C.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受东北信风影响 D.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主要受从赤道上空向北极的西南风影响 2018年清明节期间,北京降下近30年来首次“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一位网友发现,在铺着中心镂空方形地砖的停车场上,有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雪堆,形成“雪馒头”,且每个“雪馒头”均位于方砖的正中央,十分整齐,甚为壮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2、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方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1;当电梯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2,且有x2> x1,试判断电梯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匀加速上升B.匀加速下降 C.匀减速上升D.匀减速下降 3、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4、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5、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P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 A.汽车的最终速度一定大于v B.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v C.汽车所受的阻力一定大于mgsinθ D.汽车所受的阻力可能小于mgsin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μ1(m+M)g B.μ2mg C.μ1mg D.μ1mg+μ2Mg 7.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教师版)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教师版)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这次期中考试,我校高一备课组自行命题。范围是《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题型是选择题10题共40分,实验题2题共14分,计算题4题共46分.考虑到这是升上高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相对较容易,平均分期望值为60分左右.但由于我们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学生基础薄弱,考试结果年段平均分为52.7,没有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 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透彻 不少学生还没有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习方法还用初中的那一套,死记硬背公式,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似懂非懂.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可看出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胡乱猜选答案;从计算题第8,9,13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理解不清,运用不熟练,解题时乱套公式;从计算题第10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没真正理解,第16小题对追击问题不熟练,不懂得抓住关键点来计算.今后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一些初中的过时的学习方法要敢于抛弃,探索适

合于自己高中学习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要不断对学生强调学物理重在理解,不要把物理变成无理. 2 实验题做得不理想 实验题中一道是根据纸带分析运动性质并求速度,另一道是考查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的实验器材,两题通过率都较低.今后我们的实验课教学要讲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讲清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争取把每个实验课堂过关,提高实验能力. 3 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较差 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比较混乱.例如计算题第14题空降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第15题是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特点;第16题刚好相遇的临界点是刚要追上时两车速度相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分析以上三题的运动过程.今后解运动学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明确物理图景,画出物理过程示意图,再运用所学过的运动学公式解题. 4 解题不够规范 第13,14,15,16题计算题,解答时没有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学生甚至连解字都没写.我们今后教学中解题规范要常抓不懈,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5 班级之间不够平衡 班与班之间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约10分.科任老师对

{高中试卷}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XX 学年度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1分) 一.选择题 以下各题(1—5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需() A. 测定环绕周期 B.测定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环绕线速度 2.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A.μ=tan θB.μ=(1/2)tan θC.μ=2tan θ D.μ与θ无关 3.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M 点 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 4.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 速器.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中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 1,从动轮直径D 2的位置上时,则主动轮转速n 1,从动轮转速n 2之间的关系是 ( ) A .121 2D D n n =B .2 112D D n n = C. 211 2D D n n =D .22 2 112D D n n = 5.水平抛出一小球,t 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Δt )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小球的初速度是( ) A . g Δt (cos θ1-cos θ2)B . g Δt (tan θ2-tan θ1) C .g Δt /(cos θ1-cos θ2)D .g Δt /(tan θ2-tan θ1) 以下各题(6—9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6.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下图。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100所名校】2019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初中资料群:338473890,高中资料群:1026047318,大学资料群:868430820, 2019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A ={1,3, √m},B ={1,m },若A ∪B =A ,则m = A .0或√3 B .1或√3 C .0或3 D .1或3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命题“?x ∈[0,1],使x 2?1≥0”的否定为“?x ∈[0,1],都有x 2?1≤0” B .若命题p 为假命题,命题q 为真命题,则(?p)∨(?q)为假命题 C .命题“若a ??b ??>0,则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及它的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D .命题“若x 2+x =0,则x =0或x =?1”的逆否命题为“若x ≠0且x ≠?1,则x 2+x ≠0” 3.已知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x)=3x +m (m 为常数),则f(?log 35)的值为 A .4 B .6 C .?4 D .?6 4.若向量()21,m k k =-与向量()4,1n =共线,则m n ?= A .0 B .4 C .92- D .17 2 - 5.设变量x,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 x ?y ?2≤0y ≥1 ,则z =x +2y 的最小值为 A .2 B .4 C .3 D .5 6.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n S 是其前n 项的和,若7703 S π =,则4sin a = A .32- B .12- C .1 2 D .32 7.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3,a 7是方程x 2+4x +2=0的两根,则a 5的值是 A .?2 B .?√2 C .±√2 D .√2 8.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BC a =,CA b =,AB c =,那么a b b c c a ?+?+?等于 A.3 B.3- C. 32 D.3 2 -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π 2 B .√3π C . √3π 2 D .2π 10.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 2c a =,则cos C = A .14- B .24- C .1 4 D .24 11.已知函数f (x )=2lnx +x 22 +(5?m )x 在(2,3)上单调递增,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5+2√2] B .(?∞,8] C .[26 3,+∞) D .(?∞,5+2√2) 12.设点O 在ΔABC 的内部,且有OA ??????+2OB ??????+3OC ??????=0??,则ΔABC 的面积和ΔAOC 的面积之比为 A .3 B .53 C .2 D .3 2 二、填空题 13.函数y =√log 12 (2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14.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 =2x 上,则cos2θ=__________ 15.已知偶函数f(x)满足f(x ?1)=1 f(x),且当x ∈[?1,0]时,f(x)=x 2,若在区间[?1,3]内,函数g(x)=f(x)?log a (x +2)有3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命题人:李红芬审核人:王国红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两部分,共110分。考试时间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l.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60分。下列每小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 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小球出时的动能 B.小球斜上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小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减小的动能等于弹簧增加的势能 D.若抛射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小球水平进入圆筒中,可以 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增大抛射角θ 2.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线运动,其中质点甲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作初速度为零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己知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 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B.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9m C.乙经过原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 D.t=10s时,两车相遇

3.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小盒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 的一段细绳竖直,a 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向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 、b 、c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 对b 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地面对c 的支持力可能增大 C.地面对c 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D.弹簧的弹力可能大 4. 如图所示,物块A 、B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 受到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作用。 A 、 B 间的摩擦力f 1、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 2随水平拉力F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 的质量 m=3kg ,取g=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 A.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当012N 时,A 的速度随F 的增大而增大 5. 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物块以恒定大小的初速度滑上木板,木板的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设物块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 。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 与木板倾角α的关系如图所示。(g 取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3 B.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是5m/s C.沿倾角为30°和90°上滑时,物块运动到最大位 移的时间不同 D.当α=0°时,m 4 35x 6. “鹊桥”号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 2点附近的中继通信卫星,如图它以地月连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同时随月球绕地球运转。已知地球质量为M ,月球质量为m ,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 ,公转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当卫星处于地月拉格朗日点L 1或L 2时,都能随月球同步绕地球 做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鹊桥”号仅受月球引力作用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 .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积分的方法。 D .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2.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甲、乙两车在t1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B . 两车在t2时刻再次并排行驶 C . 在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 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先增大后减小 3. 如图所示,甲图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甲图中的“●”表示人的重心,乙图是根据力传感器画出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乙图中a、d、f、g各点数据分别与甲图中人的a、d、f、g状态相对应,其余点对应状态没有在甲图中画出。乙图中a、c、e、i点对应的纵坐标均为610N。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乙图中b点时刻,人处于超重状态 B . 乙图中d点时刻,人处于失重状态 C . 乙图中g点时刻,人处于失重状态 D . 乙图中i点时刻,人的速度为零 4.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另一端位于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 . 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 C . 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D . 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为零 5. A、B两颗卫星都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卫星A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于卫星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B . 卫星A的线速度大小一定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的大小 C . 卫星A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卫星B的机械能 D . 在相等的时间内卫星A和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卫星B和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高中物理教师期中考试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期中考试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期中考试总结 这次期中考试,我校高一备课组自行命题。范围是《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题型是选择题10题共40分,实验题2题共14分,计算题4题共46分.考虑到这是升上高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试题相对较容易,平均分期望值为60分左右.但由于我们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学生基础薄弱,考试结果年段平均分为52.7,没有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透彻 不少学生还没有顺利地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习方法还用初中的那一套,死记硬背公式,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似懂非懂.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可看出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胡乱猜选答案;从计算题第8,9,13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理解不清,运用不熟练,解题时乱套公式;从计算题第10题的答题看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没真正理解,第16小题对追击问题不熟练,不懂得抓住关键点来计算.今后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一些初中的过时的学习方法要敢于抛弃,探索适合于自己高中学习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要不断对学生强调学物理重在理解,不要把物理变成"无理". 2实验题做得不理想

实验题中一道是根据纸带分析运动性质并求速度,另一道是考查打点计时器测定加速度的实验器材,两题通过率都较低.今后我们的实验课教学要讲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讲清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争取把每个实验课堂过关,提高实验能力. 3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较差 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比较混乱.例如计算题第14题空降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5题是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特点;第16题刚好相遇的临界点是刚要追上时两车速度相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分析以上三题的运动过程.今后解运动学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明确物理图景,画出物理过程示意图,再运用所学过的运动学公式解题. 4解题不够规范 第13,14,15,16题计算题,解答时没有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学生甚至连"解"字都没写.我们今后教学中解题规范要常抓不懈,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 5班级之间不够平衡 班与班之间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约10分.科任老师对弱班要特别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要做好分层教学,偏爱后进生,针对性辅导和布置作业.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要把以前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开好每周一次的"物理研究课",课后认真评课;编写出较高质量的适用于我校学生的自编练习;注重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5届高三1_2af2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 2010-12-27 21:34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45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行伍/道行处方/设身处地数落/数见不鲜 B.熨斗/熨帖湖泊/淡泊宁静脉搏/含情脉脉 C.募捐/描摹抨击/怦然心动悭吝/铿锵有力 D.干涸/禁锢阡陌/纤毫毕现毗连/蚍蜉撼树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拂(fó)晓形骸(hái)载(zǎi)歌载舞殚(dān)精竭虑 B.精悍(hàn)脸颊(xiá)惊魂甫(fù)定身陷囹圄(yǔ) C.稽(jī)查信笺(jiān)海市蜃(shan)楼力能扛(gāng)鼎 D.矫(jiǎo)正角(ju?)色游目骋(chěng)怀同仇敌忾(gà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匡扶弥天大罪至高无尚甚嚣尘上 B.凌驾功亏一匮潜移默化陪了夫人又折兵 C.摒除克敌致胜玲珑剔透乐不可知 D.实足通宵达旦力挽狂澜识时务者为俊杰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

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5.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下到基层去,群众的意见。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倾听熏染不但/而且 B.聆听熏染不仅/反而 C.聆听熏陶不但/而且 D.倾听熏陶不仅/反而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却知者不多。 ③“非典”期间,对防范疫情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因缘既/还 B.爆发姻缘既/还 C.暴发姻缘不仅/还 D.爆发因缘不仅/还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伽利略设计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C .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 . 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用了牛顿第三定律 2. (2分) (2019高三上·吕梁月考)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正上方高度为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 g为重力加速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用W'表示质点从N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 W= mgR , < mgR B . W= mgR , = mgR C . W= mgR , >mgR D . W< mgR , = mgR 3. (2分) (2018高一下·梁河期中) 如图,质量为m=1000kg的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v=4m/s,拱桥半径R=2m,g取10m/s2 ,则汽车对桥顶的压力为()

A . 1.0×104 N B . 8.0×103 N C . 2.0×103 N D . 2.0×104 N 4. (2分)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 . 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 . 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C . 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 . 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5. (2分) (2018高三上·丰台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体B的质量分别为()

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2-2013学年高三物理学科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所考察的所有知识内容,力学占68%,电学占32%,试卷共18题,满分100分。其中:第一卷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二卷共7题52分,其中2个实验题,共15分;2个计算题,共32分;选修部分每个模块2个小题,共15分。 (二)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不过多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思维量较大的问题。 (三)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电场线、场强、电势和电势能、运动学、卫星、受力分析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选修内容的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包括一些非主干知识。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质点、斜面、同步地球卫星、交变电流、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

动、平抛运动、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像法、程序法、假设法等。 4.呈现新情境、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6、18、24题属于新情景问题,24题最后一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依纲扣本设置难易梯度,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考试题目易、中、难比例结构合理,其中14、15、17、22、24属于容易题目, 19、20、21、25属于较难题目,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试卷分析 (一)答卷情况统计(Ⅱ卷答卷情况为抽样统计) 第一卷平均分。第二卷抽样平均分,总平平均分。 (二)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4.【说明】隔离法的运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答题情况良好。15.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情景的理解和运动学推论,平时学生很少做这类题目所以正确率不高。 16.【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人造卫星运动与地表物体的模型,这道题学生审题没审好,错把距地面的高度理解为卫星的轨道半径导致计算失误。 17.【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整体法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题目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18.【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动能定理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出错,很可能是对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基本情况未掌握,也可能是利用物理情景处理问题的能力差。19.【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力与能量转化等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受力分析的技能。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学生出错主要是多选一项,说明知识掌握不熟练。 20.【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了线圈发电机的特殊值以及学生对中性面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