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

合集下载

教学留白留出精彩

教学留白留出精彩

阅读教学要学会留白“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以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一片想象的蓝天。

文艺创作中的适当留白,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艺形象和意境进行积极的再创造。

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往往能留出精彩。

一、预设留白:适度模糊天地宽就课堂教学而言,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因此,希图用精确预设的标准和形式来引领教学,难免会捉襟见肘,结果只能导致教学的封闭和僵化。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预设的过度定量化,精确化,甚至条分缕析,甚至精确到教师讲的每句话……反而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

其一,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其二,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病也容易如影随形。

这方面的例证并不少见。

因此,预设应该是有弹性、有留白的。

实践证明预设留白、适度模糊,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组合和建构文本,有助于语文教学体现其独特的魅力。

没有删繁就简三秋树,哪有标新立异二月花?二、难点留白: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难点又一时无法解决,不妨先放一放,存疑留白。

等学到一定的时候,难点往往会迎刃而解。

如,笔者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这个问题确实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初读课文一时解决不了。

是直接进行讲解呢?还是暂且搁置留白呢?笔者采用了后一种方法。

先引导学生专心研读下文借箭的过程,接着让一些学生调动已有的阅读积累,畅谈“草船借箭”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和讨论初读时的疑问。

巧用留白艺术,呈现别样精彩——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巧用留白艺术,呈现别样精彩——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1722019年39期总第479期ENGLISH ON CAMPUS巧用留白艺术,呈现别样精彩——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文/孙红飞分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Spring,because the leaves begin to germinate in spring.”而有的同学则会发表不同看法:“Autumn, because fruits are ripe in autumn.”老师通过这种留白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的拓展。

三、在文章教学中运用留白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英语课文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英语文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自主思考能力,分析和总结英语文章的主要内涵,从而使英语阅读能够融会贯通。

英语老师要积极运用留白艺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时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英语老师在讲到英语课文《My classroom》时,可以在讲解前,对学生进行问题留白。

如老师可以说:“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what’s in the classroom.”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让学生不看教材回答课前的提问。

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从而能够提高问题回答的正确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阅读文章时的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小学英语课堂需要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探究能力。

留白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时做到“动静结合”,从而能够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1]朱姝雯.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留白艺术分析[J].华夏教师, 2018(12):74.[2]严咏梅.“空框结构”,让英语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例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1):28-32.[3]李爽.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7 (27):47.[4]胡丹敏.有限的留白,无限的效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留白艺术[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09):21-23.由于小学生对于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不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留有让人想像的空间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留有让人想像的空间

中国画的最⾼境界——留⽩,留有让⼈想像的空间⿊为墨,⽩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境界——留⽩。

留⽩,是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留有让⼈想像的空间。

⽔墨留⽩,虚实相⽣,惜墨如⾦,计⽩当⿊。

寥寥数笔丹青,于⽅⼨之地勾勒天地,于⽆画处凝眸成妙境。

画家的神来之笔,往往是那最能引⼈想象的留⽩。

⼀幅画的留⽩,可以看出主⼈胸中的丘壑,也可以看出作品境界的⾼下。

观齐⽩⽯的虾,便能感受到⽔的清澈。

赏徐悲鸿的马,便能体味到风的速度。

再看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个垂钓的渔翁,却让⼈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

吴作⼈的《池趣图》,河⽔涟漪、清澈见底之态尽在其中,三尾⾦鱼畅游⽔中,惟妙惟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纸之上,轻重浓淡,疏密有致,于⿊⽩辉映间顿⽣美感。

⽆,即是有,空,即是⾊ 。

留⽩不空,留⽩不⽩,以⽆胜有,以少胜多。

这就是留⽩的真正意境所在。

中国风景的摄影图,素⾊的背景,⼤⾯积的留⽩,浓淡得宜,令⼈回味⽆穷。

让⼈仿佛处于⽆限的空间中。

在传统的中式建筑中,偌⼤空间⾥的留⽩,与古典韵味的家具,在虚与实的对⽐中,达⾄⼀种空灵深远的意境。

插花中,⼀枝⼀叶,处处应运⽽⽣,错落有致,有着中国画留⽩和线描之趣味,意境呼之欲出,点缀了整个房间。

舞者,在虚实相⽣的舞台中,灌以⼀种动静结合的⽓韵,营造出整个舞蹈作品的灵动,使整个舞台⼲净漂亮,妙趣横⽣。

服装上,留下适当的空⽩,便给⼈以⽆尽的绮思遐想,裙⼦上晕染开的留⽩意境,让⾛路也变得灵动飘逸。

在青花瓷上,绘以图案,青花与留⽩处对⽐强烈,通体以极⼤的留⽩空间,来映衬青花,⾃然灵动。

留⽩,极致的静,空旷,⽆⾔的美,那⼀点⽩,留的恰到好处,令⼈⽆⽐神往,翩翩遐思。

留⽩,是⼀种天马⾏空的游⼷;留⽩,是⼀种鲲鹏展翅的淋漓;留⽩,是⼀种空⾕幽兰的禅⼼;留⽩,是⼀种⾔有尽⽽意⽆穷的⾄⾼境界。

于⽆画处观景,于⽆字处看书,于⽆声处听⾳,于⽆⼼处参禅。

生活因留白而精彩作文

生活因留白而精彩作文

生活因留白而精彩作文“嘿,朋友!你有没有想过,生活中的留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我曾经是个把生活填得满满当当的人,每天忙忙碌碌,觉得这样才充实。

“哎呀,时间可不能浪费!”上学的时候,参加各种辅导班,放学后还有做不完的作业。

周末也被各种活动和兴趣班塞满,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直到有一天,我累倒了。

“这可怎么办呀?”躺在病床上,我望着白色的天花板,心里充满了迷茫。

这时,妈妈坐在我的床边,轻轻地说:“孩子,生活有时候需要一些空白,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

”病好之后,我决定改变。

周末不再安排满满的行程,而是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

“哇,感觉轻松多了!”我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泡上一杯热茶,捧起一本喜欢的书,慢慢地读。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和满足。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快点,快点!”大家都急匆匆地往山顶赶。

我却放慢了脚步,看看路边的小花,听听鸟儿的歌声。

朋友不解地问:“你怎么不走快点?”我笑着说:“我想多感受一下这路上的风景。

”当我到达山顶的时候,朋友们都在兴奋地拍照。

我却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面。

“难道这样的时刻不比匆忙到达山顶更珍贵吗?”在绘画课上,老师说:“一幅好的画,要有适当的留白,才能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恍然大悟,生活不也是这样吗?“难道我们不该给自己的生活留点空白吗?”现在,我不再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工作之余,我会去公园散步,什么也不想,只是单纯地享受那份悠闲。

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再匆匆忙忙,而是细细品味每一口饭菜的味道,聊聊家常。

我想说,生活中的留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朋友,你也试试给自己的生活留白吧!。

留白,绽放别样精彩

留白,绽放别样精彩

留白,绽放别样精彩谭会丽【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30-31)【作者】谭会丽【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00【正文语种】中文凡喜爱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

留白就是其中一种。

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引人回味,便是中国画的妙处。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讲求章法的艺术。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讲求点留白,不仅能使教师生动地完成所授课程,也能使学生驾驭思想的野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一、抛砖引玉,抓重难点补“留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教材特点及学生需要,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艺术的补白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

例如,《出师表》这篇课文有一个重点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学生朗读后问学生怎样翻译。

学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

”我追问:“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不满现状,退隐田园”“不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学生众说纷纭。

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

我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

我顺势出示探究题:诸葛亮“退隐”“不求闻达”。

引导学生看人物、事物不能一叶障目,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

对所学的有关诸葛亮的课文来个大检索,最后锁定《隆中对》围攻。

经过寻觅,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其理由有三:好为梁父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诸葛亮和刘备的应答,有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

我抓住这个难点不放:作者诸葛亮为何这样写呢?我又让学生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有的学生马上就心领神会了,原来是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

“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

“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

“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摘要: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过程融合了执教者优质的创作,学习者灵动的交流,参与者共享的快乐。

数学教学的“留白”乃是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留白”进行初步探究,让“留白”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留出别样的精彩!关键词:留白艺术;数学素养;策略如国画中的“留白”、书法作品中的“飞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如王船山在《诗绎》中所写:“无字处皆其意也。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

”由此,我联想到了数学课堂教学,同样也需要留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课堂留白体现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在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时,为学生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即留下独自思考的时间,留下独自体验的空间,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导入新课后的留白在开课伊始,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里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 留白” 巧妙地运用到导入中来,有意给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 面纱” ,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案例】北师版三上《搭配中的学问》课前《数学小故事》五分钟环节一学生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把齐威王和田忌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适度留白 人生精彩作文

适度留白 人生精彩作文

适度留白人生精彩作文《适度留白,人生精彩》一人生就像一幅画,要是满满当当的,那看着就累得慌,适当留白反倒更精彩。

就说我那朋友小李吧。

他这人呢,特爱给自己找事儿做。

工作上,本来他只要把自己手头那几个项目完成得漂亮就行,可他不,别人不想做的杂活他也全揽过来。

每天就看他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早上第一个到公司,晚上很晚才走。

这就好比一幅画,原本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他非要把整个纸面都涂上颜色,还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涂一气。

有一次公司派他去给一个重要客户做项目汇报。

他准备了一大堆资料,密密麻麻全是字,从项目的起源到各种各样琐碎的数据,甚至还加了一大堆和主题不那么关联的额外内容。

结果汇报的时候,客户被那些冗余信息弄得晕头转向,直接打断他说:“你能不能简单点讲核心内容?”这时候小李才意识到,自己准备得太满了,没有给事情留下适当的空白。

要是他能把那些内容精炼一下,留出一些思考的空白给客户,说不定就能轻松拿下这个项目了。

所以啊,这人生的事儿就和画画、做报告一样,该留白得留白,得给生活腾出点空间喘口气。

二生活这张纸上,过度的忙碌就如同墨渍晕染过度。

我自己也有过这么一次深刻的体会。

前阵子我迷上做手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看到有新的创意和材料,就迫不及待地全都往我的手工品上加。

不管是做个小布包,还是做个纸雕,就想着把所有好东西都堆砌上去。

比如做那个小布包吧,我又是缝花,又是贴珠子,拉链周围还缀上了一圈小毛球,布包的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结果最后这布包看起来既繁杂又凌乱,完全没有那种简单清新的美感,简直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我这才明白,做手工就像过生活,不能一下子把能想到的都加上去,要留下空白,给每一个元素呼吸的空间,这样整体才会更和谐更优美。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跟以前的我一样,拼命把所有资源、关系和物质往自己的生活里塞。

房子要买最大的,哪怕贷款背得重重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种应酬、学习、娱乐,一个都不落下。

可到最后呢,看着很充实,实际内心往往疲惫不堪。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留白”运用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留白”运用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留白”运用探析作者杨丹所谓“教学留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急于求成,留下空白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思、回味和消化,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教师如果能把握“留白”的时机,掌握“留白”的艺术,可以激励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翅,在知识的时空里自由飞翔,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别样的精彩。

一、在交流中留白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教师、同学的依赖心理,无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更难形成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自主思考”匆匆走过场。

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自己去爬。

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下一刻,就是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精彩之时。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计算2007年全年天数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解题多样化,基本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方法一:31+31+31+31+31+31+31+30+30+30+30+28=365(天)方法二:31×7+30×4+28=365(天)我引导学生再观察表格中每月的天数,然后问:“你能有新的发现吗?”果然,有学生说:“每个月份都是接近30天。

”这让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

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现了新的方法。

方法三:11×30+7+28=365(天)我对学生的发现作了充分的肯定后,再一次质疑:“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又有学生跃跃欲试了,并想出了新的方法:“12×30+7-2=365(天)。

”……只有让学生不断经历思考、体验、探究的过程,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评价中留白学生性格、爱好各有不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避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式;而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
发表时间:2019-11-27T09:57:07.2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作者:何俊风
[导读] 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过程融合了执教者优质的创作,学习者灵动的交流,参与者共享的快乐。

数学教学的“留白”乃是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留白”进行初步探究,让“留白”艺术在数学课
(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摘要: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过程融合了执教者优质的创作,学习者灵动的交流,参与者共享的快乐。

数学教学的“留白”乃是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留白”进行初步探究,让“留白”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留出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留白艺术;数学素养;策略
如国画中的“留白”、书法作品中的“飞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如王船山在《诗绎》中所写:“无字处皆其意也。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

”由此,我联想到了数学课堂教学,同样也需要留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课堂留白体现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在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时,为学生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即留下独自思考的时间,留下独自体验的空间,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导入新课后的留白
在开课伊始,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里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把“ 留白” 巧妙地运用到导入中来,有意给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 面纱” ,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案例】北师版三上《搭配中的学问》
课前《数学小故事》五分钟环节一学生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把齐威王和田忌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后来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反败为胜,你知道原因吗?今天让我们通过数学的时光隧道去田忌赛马的现场揭开“田忌反败为胜”的谜底。

一个好的开头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老师们很重视一节课的导入,尤其在利用故事导入中,老师为学生设了一个谜,学生想解开谜底却无从入手,急煞学生也。

我们从孩子的眼里看到了闪烁着渴望知识的光芒。

教师先从吸引学生的故事中自然引入,巧妙的设置悬念,“ 吊”起学生的“ 胃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新知中去。

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板块过渡间的留白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流畅性很重要,教材编排也反映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沟通知识网络系统中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如果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有意识地设下“留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自己去观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案例】北师版四下《小数点搬家》教学片断
在设计《小数点搬家》这一课时,我安排了四大板块,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自主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练习巩固,在第二板块结束后我设计了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三板块的内容。

师:既然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得到的数会有什么规律呢?请独立思考。

在教学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运用“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究其规律。

学生顺利地将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方法经验迁移到探索活动中,成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这样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比皆是。

这样的“留白”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数学文本阅读指导中的留白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咬文嚼字,“嚼”出精彩
在数学语言中我们要完整地表述,而不是断章取义,更不是流水线般读题。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喜欢朗读题目。

他们总认为数学是算(或写)出来,与朗读无关。

或者会认为数学可以忽略朗读。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

正确的朗读可以帮助我们读题。

当然,数学中的朗读要求与语文中的朗读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只需完整地表述清楚则可,而后者则需要抑扬顿挫,并富有感情。

老师可采用留白的手法,让孩子读一读题目,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案例】
北师版二下第二单元《买鲜花》,笔者设计了两组练习题。

8+4÷2 17-8×2
(8+4)÷2 (17-8)×2
我班中的暂差生中有10多人次做错,他们想当然的如下解题:
8+4÷2 17-8×2
=12÷2 =9×2
=6 =18
其实,我们每做一道题都需要先阅读,再做题。

阅读,也可以是默读题目。

但是学生经常忽略这一环节。

此时,我们就要训练学生读
题,咬文嚼字,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完整。

8+4÷2——8加4除以2 17-8×2——17减8乘2 (8+4)÷2——8加上4的和除以2 17-8×2——17减8的差乘2 对比这两种练习,让学生发现读的好处。

留出时间,咬文嚼字,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完整,即使是暂差生也能激活思维,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四、“东船西舫悄无音,唯见江心秋月白”——课件演示后的留白
【案例】北师版四上《线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吗?
生:它可以变长。

师:假如这条直的线就是金箍棒的话,现在我们就让它变长。

(多媒体课件演示)师:你觉得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向两端延长。

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条直的线它可以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我们说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直的线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学生想象后,再课件演示,教师板书:向两端无限延长)
学生的想象经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真是身临其境:画、声、光、动作于一体的画面,使学生具体地感知到什么是“向两边延长”,什么是“无限”,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形象起来。

教师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想象,为他们制造了心理上的空白,这种留白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快乐。

五、“曲终收拨当心画,回弦一声如裂帛”——延伸结课前的留白
一堂课如一首乐曲,结尾应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

在全课的小结阶段,设置留白,意犹未尽之感,还能为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精巧的“留白”为教学留下了无限的智慧和创造的空间,引发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留白”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思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留白”,使学生的思维自由行走得更深、更远。

“留白”,留出别样的精彩!参考文献
[1]王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2]叶长文《论教学布白的艺术》《课程教材教法》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