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ppt课时1统编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词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
“身”点明行进的方向,突 出了身心分离之苦。
从北京到山海关,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三个 多小时。古代交通不便,将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辛苦。
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的画面。你想到 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波涛滚滚 巨浪滔天
课堂小结
• 诵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 《枫桥夜泊》
• 学习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课堂演练
判断对错。
1.王维和张继都是唐代诗人。
(√)
2.《山居秋暝》颔联写的是自然景物。 ( √ )
3.《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指的是今天的苏州。
(√ )
第二课时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看下面的资料,再品读尾联,想一想:此时 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年的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 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 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 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 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 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千帐灯”让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朗读指导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边读边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 征途中的艰辛,缓慢而深情地读。
品读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 是怎样的场景?
风雪交加、苦寒持续不断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
-- 二

一’
拓展延伸
垓下歌
项羽
力拔 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骆不逝。 骆不逝兮 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毡









21 古诗三首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sài qín zhēnɡ
出塞 秦声 征服
huán
还钱
21 古诗三首
塞秦 征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 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秦 时//汉 时 关 , 万 里/长 征 /人 未 还 。
.毡 咱
? ·

. ,『暨’-


立岳

一’
V龙 城 /飞 将 在 ,不教扩胡马/度 阴 山
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 ”不肯过江东”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
项羽 最壮烈的举动 当属因 “元颜 见江东父 老” ,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 自杀身亡。在 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 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平 常的英雄气势在宋廷南 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 “不肯过江东” 的精神,实 因感慨时事,借史实 来抒写满腔爱国 热 情 。

只要 。
令 ,使 。
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
镇守边关 ,就可 以抵挡入侵 的敌 人,不叫他们超出阴山半步。


二岳
守关的将士们虽然远离故乡,九死一生,有 着对战争的冤仇,对朝廷的埋怨,但他们仍希望 像李广那样的将军能够到来 ,带领他们英勇奋战 ,守卫边关 。
由此 ,你感受到了 什么?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 国家的 壮志



写作背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1

3
5
7




2
6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5张PPT).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5张PPT).ppt

品读诗文 醉卧沙场/君莫莫笑笑,古来征战/几几人人回回??
我不会笑,因为——烽火难息,战争残酷,多少将士血洒战场! 我岂敢笑,因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悲凉无比! 我怎能笑,因为—— 将士们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
烈与豪迈!
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运用反问的句式说 出将士们的心声,质问残酷的战争!
品读诗文 理解诗意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 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 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 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 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 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古诗三首
多音字
塞外、边塞 塞车、瓶塞 闭塞、堵塞
多音字
将领、将士 将军、将要
将进酒
知作者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 代表作有《从军行》和 《出塞》等等。
边塞诗:指在塞外(祖国较远的 边疆)写的诗,就叫“边塞诗” 我们今天就要学两首边塞诗,分 别是《出塞》和《凉州词》。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 战的将领。 3.【教】令,使。 4.【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5.【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和河北北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 奋斗,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背诵指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背诵指导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3《古诗三首》课时1 (共1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3《古诗三首》课时1  (共19张PPT)
4.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丰年”?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时间是什么时候? 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夏季
半夜
从高处到低处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2.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月明天晴
3.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让我们感受 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课外拓展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小试身手
请同学以“西江月 ”为词 牌名,“课间操”为题目,发挥 想象,大胆动笔,写一首词。
西江月 课间操
军乐声声动心,迅速集队走廊,步伐 豪迈向操场,动作齐迎朝阳。
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宋 苏轼
(1072)六月二十七日。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上喝酒, 写下五首绝句。
历史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 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 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读古诗 有韵味
这首词描写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诗人 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 的美。
4.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丰年”?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联想、 拟人、表面写蛙,实际写诗人自己的喜 悦之情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词勾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的 盛夏月夜图,抒发了词人眼见丰收 在望的喜悦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自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县人。他的散文、诗、词、书法、 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古诗词三首》课时人教(部编版) PPT 优秀课件

《古诗词三首》课时人教(部编版) PPT 优秀课件

凡 事 都 是 多 棱 镜,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凡 事 都 是 多 棱 镜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看 到不 同 的 结 果 。 若 能把 一 些 事 看 淡 了 ,就 会 有 个 好 心 境 ,若 把 很 多 事 看 开 了, 就 会 有 个 好 心 情 。让 聚 散 离 合 犹 如 月缺 月 圆 那 样 寻 常 ,让 得 失 利 弊 犹 如 花开 花 谢 那 样 自 然 ,不 计 较 , 也 不 刻 意执 着 ; 让 生 命 中 各 种的 喜 怒 哀 乐 , 就 像风 儿 一 样 , 来 了 ,不 管 是 清 风 拂 面 ,还 是 寒 风 凛 冽 ,都 报 以 自 然 的微 笑 , 坦 然 的接 受 命 运 的馈 赠 , 把 是 非曲 折 , 都 当 作是 人 生 的 定 数, 不 因 攀 比 而困 惑 , 不 为 贪婪 而 费 神 , 无论 欢 乐 还 是 忧伤 , 都 用 平 常 心去 接 受 ; 无 论得 到 还 是 失 去, 都 用 坦 然 的心 去 面 对 , 人生 原 本 就 是 在得 与 失 中 轮 回的 , 让 一 切 所有 的 经 历 , 都 化作 脸 上































或许 真 正 的 自 由 就 是坦 白 吧 , 压 抑 了 这么 多 年 的 怨 恨 纠 缠和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厌恶 全 部 都 完 完 整 整、 彻 彻 底 底 、 干 干 净净 的 结 束 了 , 张 自力 是 这 样 , 吴 志 贞也 是 如 此 , 明 白 了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为什 么 网 友 评 论 张 自力 最 后 那 段 独 舞 真 的是 表 达 内 心 情 感 的最 好 诠 释 , 动 作 粗放 有 力 , 表 情 自 然放 松 , 节 奏 感 超 强, 巨 舒 坦 ; 明 白 了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力 之 前 为 什 么 要 带着 吴 志 贞 坐 上 了 咯吱 作 响 的 破 旧 的 摩天 轮 去 眺 望 那 个 曾经 的 白 日 焰 火 歌 舞厅 , 劝 她 自 首 , 给 她机 会 , 让 她 明 白 他的 爱 有 多 深 ; 明 白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张 自 力 为 什 么 要在 吴 志 贞 被 警察 拷 走 的 时 候在 漫 天 的 雪地 里 放 焰 火 ,焰 火 象 征 着 什么 , 仅 仅 是 为了 扣 住 电 影 的题 目 吗 , 还 是自 由 、 美 丽 ,或 者 说 是 我 的想 象 力 有 限 ? 又或 者 是 他 给 了自 己 一 个 自 由, 给 了 爱 人 一个 自 由 , 也 给了 感 情 一 个 交代 , 到 了 这 里才 领 悟 到 电 影开 始 张 自 力 和 她, 坐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 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云翻 、 雨泻 、 风卷 、 天晴 ,写得 有远有近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有景有情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湖 楼 醉 书
月 二 十 七 日

板书设计
黑云汇聚图 西湖骤雨图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明诗意 悟诗情 天气变化之快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
比喻
翻墨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 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 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书写古诗。 (重点) 3.理解诗意,体会意境。(难点)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古诗词就 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这种体裁,语言精 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深受大家 的喜爱。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诗词三首。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自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县人。他的散文、诗、词、书法、 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5.为了让作品更加吸引人,在教学过 程中, 引导学 生通过 人物的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等 方面进 行描写 ,突出 人物的 特点, 同时在 写作过 程中要 求学生 融入自 己的情 感。
6.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 下的美 好印迹 ;也可 以理解 为月的 变化轨 迹,寻 月的过 程就是 寻找美 的过程 ,它有 轨迹。
7.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眼 慢慢张 开,早 开的野 花随风 摇曳, 向过往 的人们 传递春 的信息 。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上喝酒, 写下五首绝句。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历史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 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 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 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 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 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读古诗 有韵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2.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 的精髓 ,这将 为培养 学生学 习古文 的兴趣 ,对于 掌握学 习古文 的方法 ,为打 好学习 古文的 基础具 有重要 的地位 和作用 。
3.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 垫,并 对其一 生文化 素养的 积淀起 到非常 关键的 作用。
4.学生初识古文,初步了解古文的学 习方法 ,刚刚 读出古 文的一 点味道 来,一 定有一 种意犹 未尽的 感觉。 这个时 候引导 学生反 复朗读 ,既能 满足学 生的求 知欲望 ,又能 考查一 下学生 是否能 够体会 到语言 的精妙 之处, 一举两 得。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多音字
sàn
卷地风来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宋 苏轼
(1072)六月二十七日。 黑云翻墨未遮山,
望湖楼的 美丽雨景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1 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1、黑云翻· 墨· 未遮山,白雨跳· 珠· 乱入船。 翻墨: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2、卷· 地· 风· 来· 忽吹散,望湖楼下水· 如· 天· 。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2 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间又 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1.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 言文, 它犹如 在孩子 面前打 开了一 扇窗户 ,铺开 了一条 通道, 让他们 穿越时 空隧道 ,走近 历史先 贤。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形容云层很黑 遮盖,遮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说明雨 点大,杂乱无序。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古诗三首》PPT课件课时1人教部编 版 (共19张PPT)
指狂风席地卷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 般开阔而且平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