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合集下载

2022航空母舰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2航空母舰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2航空母舰现代文阅读答案航空母舰现代文阅读答案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争武器,为海军飞机提升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

二战中后期,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②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它在许多方面有着严格、精深的技术要求。

其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④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

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将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

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

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

⑤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

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

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

⑥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

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⑦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这不仅需要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而且对甲板设施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归航的飞机要围绕母舰飞行,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

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程度。

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并将捕捉钩伸出,同时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甲板上的指挥员不断地告诉飞行员,飞机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舰上的灯光提示飞行员,下降时的角度是否正确。

⑧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

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

固定翼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技术

固定翼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技术

固定翼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技术(1)固定翼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技术:包括局部/全通式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弹射外力助飞起飞、滑跃起飞等技术,主要研究了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技术的发展及特点,探讨了对航母舰载机起飞技术的未来方向及新的起飞技术。

舰载机是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海上固定翼飞机,是航母的主要攻防武器,也是形成航母战斗群作战能力的基础和根本,因此,舰载机能否迅速、可靠地起飞是保证航母战斗力的最主要的技术条件之一。

在航母舰载机中,除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能垂直起飞外,其余的固定翼舰载机均要经过适当距离的滑跑,达到一定的末速度,才能离舰起飞。

舰载机的起飞技术经历了局部/全通式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弹射外力助飞起飞、滑跃起飞等不同的阶段。

一、自主式滑跑起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受航空技术发展的制约,舰载机发动机一般为螺旋桨式,飞机重量较轻、起飞速度较小、机翼面积较大、单位翼载小、起飞滑跑距离短,舰载机只需在自身发动机推进下,在较短的舰船飞行甲板上即可实现离舰起飞。

因此,要实现在舰船上起飞,只要在舰船的前甲板上辅设一定长度和坡度的木质斜板,舰船抛锚后,飞机即可自主完成离舰起飞。

该阶段称为局部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舰载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专用舰载机得到研究发展,并建造了航空母舰。

舰载机对海战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舰载机的飞行速度、航程、翼载荷等技术指标得到快速提升,起飞滑跑距离也大大加长,虽然舰载机推重比增大和加速性能得到改善,但如果仍采用较短的局部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将会出现严重掉高甚至掉海危险。

为了加大甲板起飞长度,于是将航母甲板全部开通,配合舰载机较好的加速性能,舰载机仍能实现自主滑跑起飞。

由于舰船开通了全部甲板,因此称之为全通式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

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的全部航母、英国海军的部分航母舰载机就采用了全通式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方式技术。

概括起来,二战前的早期舰载机大都采用了局部/全通甲板自主式滑跑起飞技术,二战之后,随着喷气式舰载机的重量和起飞速度急剧增大,需要滑跑较长的距离才可能离舰起飞,因此,再采用以前的起飞方式已不再适用,必须寻找新的起飞方法,赋予舰载机外力和离舰俯仰角的弹射起飞方式以及滑跃起飞方式便出现了。

2022湖北省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0—《功和机械能》

2022湖北省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0—《功和机械能》

湖北省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1.(武汉)滑跃式起飞是一种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飞机跑道的前一部分是水平的,跑道尾段向上翘起。

如图所示,飞行员驾驶舰载机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一直加速直至离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员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B.飞行员的机械能一直减少C.飞行员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飞行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增加2.(十堰)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关于高空物体的下落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作用B.动能越来越大C.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3.(黄石)如图,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实心小球,用手托住小球,小球静止在A 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释放小球,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 (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势能--直在减少,动能一直在增加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4.(黄冈)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如图所示是上坡险车道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小石子可以増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B.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D.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5.(宜昌)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连续下坡的路段,公路的右侧修建有一条斜向上的碎石路,叫“避险车道”。司机若发现车失灵,可以把车开入避险车道避免车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避险车道的碎石是为了增大摩擦B.汽车冲入避险车道后机械能增大C.汽车冲入避险车道后,动能转化为势能和内能D.汽车若超速,可能冲出避险车道6.(荆州)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

舰载机起飞与降落技术1.起飞一、蒸汽弹射使用一个平的甲板作为飞机跑道。

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目前只有美国具备生产这种蒸气弹射器的成熟技术。

在工作原理上,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的。

它体积庞大,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功率浪费严重,只有约6%的蒸汽被利用。

为制造和输送蒸汽,航母要备有海水淡化装置、大型锅炉和无数管线,工作维护量惊人。

它的最大缺陷在于因为弹射功率太大而无法发射无人机,现役的无人机因为重量轻,在弹射时机体会被加速度扯碎。

蒸汽弹射有两种弹射方式:(1)一种是前轮牵引式弹射,美国海军1964年试验成功。

舰载机的前轮支架装上拖曳杆,前轮就直接挂在了滑块上,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加速起飞。

这样就不用8-10甲板人员挂拖索和捡拖索了。

弹射时间缩短,飞机的方向安全性好,但这种舰载机的前轮要专门设计。

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都采用了这种起飞方式。

(2)另一种是拖索式弹射,顾名思义,就是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这种弹射方式比较老,各方面都不如前者好,目前只有法国的“克莱蒙梭”级航母使用。

拖索式弹射时,甲板人员先用钢质拖索把飞机挂在滑块上,再用一根索引释放杆把其尾部与弹射器后端固定住。

弹射时,猛力前冲的滑块拉断索引释放杆上的定力拉断栓,牵着飞机沿轨道迅速加速,在轨道末端把飞机加速到直起飞速度抛离甲板,拖索从飞机上脱落,滑块返回弹射器起点准备下一次工作。

二、斜板滑跳有些航空母舰在其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帮助飞机起飞,即把甲板尽头做成斜坡上翘,舰载机起飞后沿着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形成斜抛运动。

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但是飞机起飞时的重量以及起飞的效率远不如蒸汽弹射技术。

英国、意大利、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研制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所以只能在本国航母上采用滑翘甲板。

航空母舰都必须以20节(36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逆风航行,来帮助飞机起飞。

航母甲板起飞研究报告

航母甲板起飞研究报告

航母甲板起飞研究报告航母甲板起飞研究报告1. 引言航空母舰作为现代海军的重要武器平台之一,在海上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航空母舰的起飞方式,特别是甲板起飞方式,对于航母作战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航母甲板起飞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起飞方式的优缺点,并探讨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2. 传统甲板起飞方式传统航母甲板起飞方式主要有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两种。

弹射起飞是通过蒸汽弹射器将飞机从甲板上加速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则是通过舰艏斜坡将飞机从甲板顶部滑跃起飞。

这两种起飞方式各有优缺点。

2.1 弹射起飞弹射起飞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飞机在起飞时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加快飞机起飞速度,从而减少起飞滑跑距离。

此外,弹射起飞还可以提高飞机的载弹量,使舰载机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

然而,弹射起飞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弹射起飞需要大量的蒸汽能源,使得航母的动力系统更加复杂。

其次,弹射起飞会给飞机和飞行员带来更大的加速度和载荷,对于飞机和飞行员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弹射起飞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限制了舰载机的起飞频率。

2.2 滑跃起飞滑跃起飞的主要优点是相比弹射起飞更为简单,航母的动力系统要求较低。

此外,滑跃起飞也减小了对飞机的加速度和载荷,有利于提高飞机和飞行员的耐久性。

此外,滑跃起飞的过程中不需要间隔时间,可以提高舰载机的起飞频率。

然而,滑跃起飞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滑跃起飞需要一定的滑跃距离,占用了航母甲板的有效长度,降低了甲板起飞的灵活性。

其次,滑跃起飞的加速并不如弹射起飞快,有可能使得飞机的起飞速度较低,影响舰载机的起飞性能。

3. 新型甲板起飞方式为了克服传统甲板起飞方式的缺点,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甲板起飞方式被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

本节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新型甲板起飞方式。

3.1 电磁弹射起飞电磁弹射起飞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将飞机从甲板上加速弹射起飞的方式。

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电磁弹射起飞具有以下优点:更高的加速度、更低的维护成本、更加可靠的性能和更大的变速范围。

舰载机飞行员常用动作

舰载机飞行员常用动作

舰载机飞行员常用动作
舰载机飞行员常用动作包括:
1. 起飞:舰载机飞行员通过加速飞机,使其达到起飞速度,然后抬起机头,使飞机离开地面或舰面,开始腾空飞行。

2. 着陆:舰载机飞行员通过调整飞机的速度和姿态,使其安全地降落在舰艇的甲板上。

3. 空中机动:舰载机飞行员通过操纵飞机的操纵杆和脚踏板,进行各种动作,如翻滚、倾斜、盘旋等,以应对不同的战斗环境和任务需求。

4. 防空作战:舰载机飞行员通过使用机载雷达和导弹系统,察觉和拦截敌方飞机或导弹,并进行防御和反击。

5. 攻击作战:舰载机飞行员通过使用机载武器系统,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如轰炸、导弹射击等。

6. 警戒任务:舰载机飞行员通过巡逻、侦察等任务,对可能的威胁进行监视和报告,确保舰队的安全。

7. 空中加油:舰载机飞行员通过与空中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延长飞机的航程和作战时间。

8. 救援任务:舰载机飞行员通过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搜寻并救助
遇险的人员或船只。

9. 机降:舰载机飞行员通过将飞机缓慢降低高度,并在合适的位置着陆,将飞机安全地停放在甲板上。

10. 紧急情况应对:舰载机飞行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并执行相应的应急程序,确保飞机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在弹射前,舰载机的喷气发动机已经全速运转,此时它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对它后面的飞机和人员危害甚大。这时弹射器后方张起的挡板可使燃气流向上偏转,不会喷向后面的甲板了,这些挡板就叫做“偏流板”或“燃气导流板”。
一般来讲,每个弹射器后面有一组共3块燃气导流板。当单发飞机起降时张开正中一块;当双发飞机起降时三块都张开。为了降低燃气流的灼热温度,燃气导流板后面都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
7.斜角弹射器,它与通平直的甲板不同,它的起飞甲板是斜的,其余部分的甲板仍是平直的,也就是说其沿起飞方向有一个仰角,但是平直的。弹射起点在甲板下方的机库里。这种弹射器做功更大,而且其起飞甲板由于是斜角的,所以在平时不能存放其它东西,而且风阻力大,不过这种弹射器距离可以更短一些,因为其向上有一定的仰角,可以增大飞机升力。
航母舰载机升降机技术的原理、特点?
♂☆沉默づ♂隐退 航母弹射器是用在航母上弹射起飞飞机的。 早期的螺旋桨式飞机由于起飞速度不大,可以轻易从甲板上自行滑跑起飞,但喷气式舰载机的重量和起飞速度急剧增大,只能通过弹射器起飞了。弹射器不仅使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成为可能,而且可以综短起飞时间、减少油耗。因此虽然每起飞一次需要消耗1吨多淡水及强大功率的代价,但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从航母的发展至今,弹射器也在不断改进,于之前相比,功能更先进,效率也更高。其中弹射器这一独门科技术研究外界虽知之甚少,但其中投入的物力及财力却非常的庞大,与其它部门高科技相比丝毫不显逊色。
4.蒸汽弹射器
这种弹射器是目前在役航母使用的弹射器。1950年8月,英国在“英仙座”航母甲板中线上安装了一台动力冲程45.5米的BXS-1蒸汽弹射器,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美国海军购买了专利并最终将其发展成熟。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其上的舰载机投射出去的。美国的C-13-1型蒸汽弹射器长76.3米,每分钟可以弹射2架舰载机。如果把一辆重2吨的吉普车从舰首弹射,可以将其抛到2.4公里以外的海面,可见其功率之大。但蒸汽弹射器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如果以最小间隔进行弹射,就需要消耗航母锅炉20%的蒸汽。现在,美国正在研制新型的电磁弹射方式,但近期内难以投入实用。

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技术

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技术

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技术作为现代海军中最强大的舰艇之一,航母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战斗能力。

而航母的核心装备之一,就是舰载机。

舰载机起降技术是航母运用舰载机实施起降的一套复杂而又精密的程序。

本文将从舰载机的分类和特点、起降流程、技术挑战及突破等方面论述航母的舰载机起降技术。

一、舰载机的分类和特点舰载机是专为在航母上起降和作战而设计的飞机。

根据用途和型号,可以将舰载机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战斗机、侦察机、直升机等。

舰载机相对于陆基飞机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由于舰载机需要在有限和狭窄的空间上进行起降,因此其起降时所需的速度、重量和弹药配置等都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其次,由于舰载机的起降受到舰船在海上运动的影响,舰载机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最后,舰载机需要在不同的气候和海况条件下进行起降,因此对于其风阻、耐水性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二、舰载机起降流程舰载机的起降是一项高危、高难度的任务,需要舰载机飞行员具备高超的飞行技术。

起降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出舷、接管和起降四个阶段。

首先,在准备阶段,飞行员需要进行飞行准备、通信和导航等工作。

其次,出舷阶段是指飞行员将舰载机从停放区驶离并进入起降区的过程。

然后,在接管阶段,飞行员需要与甲板上的甲板柜员进行无线电联系,确保起降过程的安全顺利。

最后,起降阶段是舰载机在甲板上进行起飞和降落的过程,飞行员需要准确地掌握速度、高度和角度等参数,以保证成功完成起降任务。

三、舰载机起降技术挑战及突破舰载机起降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起降甲板狭小,飞行器在起降过程中需要克服成倍增加的风阻和阻力,飞行员在飞行姿势和技术上都需要有较高的要求。

其次,起降过程中舰船的颠簸运动会对舰载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飞行员需要准确判断舰船的姿态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最后,海况和气候也是舰载机起降的重要考虑因素,飞行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智能化判断和决策。

为了突破舰载机起降技术的挑战,科学家、工程师和飞行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
起飞方式是航母固定翼舰载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世界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方式有三种:大型航母通常采用弹射方式,英国的轻型航母采用的是滑跃和垂直起降混合方式,俄罗斯中型航母则采用大型固定翼战斗机滑跃式起飞。

弹射起飞又分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其中蒸汽弹射技术最为成熟。

蒸汽弹射器最早是英国人根据德国人的技术发明的,美国海军后来购买了英国人的专利,并最终将其发展成熟;其原理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于其上的舰载机投射出去。

张教授还介绍说,美国从最新型“福特”级航母开始,就放弃了蒸汽弹射技术而改用更先进的电磁弹射。

美国是经历了六七十年以后才开始搞电磁弹射的,目前除了美国航空母舰,世界上只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从美国采购了弹射器。

对美国而言,这是绝对不能随便输出的核心技术。

至于英国采用的滑跃和垂直起降混合方式,则必须配合垂直起降式战斗机。

这三种舰载机起飞方式中,俄罗斯的滑跃式起飞方式对舰载机性能要求最高。

张召忠少将说,20世纪70年代,苏联专家在落实蒸汽弹射起飞构想遇到诸多困难之后,开始研究大推重比、高机动性舰载机航母甲板水平起降技术。

从方案提出到最终成功落实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苏联用了10多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所以说,苏
联航母舰载机滑跃起飞技术来之不易。

而售前已完工70%的“瓦良格”号,其滑跃甲板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滑跃甲板几何参数相近,这对中方研究苏联航母设计经验,探索解决舰载机航母水平起降这一难题的途径,是个不错的参照物。

另外,相较美国航母舰载机先进却复杂的蒸汽弹射起飞方式,苏联航母的滑跃起飞技术简单实用,其技术研发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相对较低,这也许是中国航母计划会考虑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