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复习课件大全
合集下载
文化史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3、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 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 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本次检测存在的问题及错因分析
• • • •
A、审题粗心大意、以偏概全、望文生义、 概念不清等; B、基础知识不过关。 C、解题思路不清。 D、分析综合能力不强。等等
思考并梳理: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历程?
器物 制度 思想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 50年代) 二、中体西用——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三、维新变法——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 19世纪末) 四、民主共和——辛亥革命(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 五、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1915年)
复习思考题: 1、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背景。 2、列举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派别、 主张及代表人物。 3、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4、分析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的影响。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学造器物
1.地主阶级抵抗派
(复习:背景人物、著作、特点、评价) 1、林则徐、魏源 (1)时间:鸦片战争爆发后 (2)思想特点: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活动:编译书籍代 表”,人物主要有 ①王韬 ②梁启超 ③.薛福成 ④郑观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 步思想包括: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 “师夷长技以自强”③“君民共主者权 得其平” ④“与外人商战” A.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高二政史地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课件(1).ppt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授予一切 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 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 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
孙组中织山无的产新三阶民级主,义用成阶为级国共斗两争党的合手作段的,政治建基立础劳,农是专因政为它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康有为在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 不敢与封建思想文化彻底决裂。
三、先进知识分子向外国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学习特点
资产阶 新 级激进 文 派(1915化 -1919 运 马克思 宣传马 动 主义者 克思主 时 (1917— 义 期 1919)
新文化运
动,动摇
封建思想 从学习
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政治、经济、文化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十月 革命五四运动;多次斗争 失败的教训;中共和共产 国际的帮助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反帝联俄
贵族的专制统治(前提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政体,建立资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 强调普遍平等
级共和国(核心)
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 的民权;联共
不同点: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 的社会方案,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 革;西方的启蒙思想家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建立资产阶级的理 性王国,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构想,他们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平等和 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次历史巨变 三大领导核心 三大理论成果
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 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新三民主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 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
孙组中织山无的产新三阶民级主,义用成阶为级国共斗两争党的合手作段的,政治建基立础劳,农是专因政为它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康有为在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 不敢与封建思想文化彻底决裂。
三、先进知识分子向外国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学习特点
资产阶 新 级激进 文 派(1915化 -1919 运 马克思 宣传马 动 主义者 克思主 时 (1917— 义 期 1919)
新文化运
动,动摇
封建思想 从学习
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政治、经济、文化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十月 革命五四运动;多次斗争 失败的教训;中共和共产 国际的帮助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反帝联俄
贵族的专制统治(前提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政体,建立资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 强调普遍平等
级共和国(核心)
人及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 的民权;联共
不同点: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 的社会方案,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 革;西方的启蒙思想家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建立资产阶级的理 性王国,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构想,他们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平等和 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次历史巨变 三大领导核心 三大理论成果
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 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 4.口号:“自强”、“求富” 5.作用:举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创办 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局限:由于没有改变封建制度,“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 走上富强之路。 7.洋务派与顽固派 同:目的(都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异:手段(是否学习西方) 三、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 2.派别: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主张: 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中法战争后,同洋务派 分道扬镳,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4.作用: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器物)转移到政治 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5.局限: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概述: 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2、“三大特征”: ①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 富强的主题。 ②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 “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 ③西学传播伴随着坚船利炮进行,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被 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④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 制度 器物 思 想 近 代 化 中国人向西 方学习的渐 进深化过程 也是近代中 国人思想不 断解放的过 程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5单元一轮复习课件: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解读

•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 • 1.背景: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政治基础:洋务运动破 产;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 • 2.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 人物重要活动代表论著影响康有为开办学堂、研究维新理 论、撰写书籍。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结合《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 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和君主立宪《变法 通议》维新派的宣传家谭嗣同抨击纲常礼教,批判专制君 权制度、宗法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仁学》批判纲常 礼教最为猛烈严复翻译西方知识书籍,宣传自由、民主、 进化论《天演论》 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第一人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复习
• 新思潮的萌发: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四 洲志》(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知识)
• ②魏源: 受林则徐影响放眼世界的先行者,编写 《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③影响:“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 从此,为 逐渐成为中国近 代的思想主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个 毛泽东思 邓小平 代表” 科学发 理论 想 理论 展观 重要 思想
新民主主 义革命 解决 道路及 问 社会主 题 义改造 和建设
什么是 建设一 社会 个什 主义, 么样 怎样 的党 建设 和怎 社会 样建 主义 设党
实事求
为什么 发展, 怎样 发展 解放思 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
• 体用之争----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分歧:是否学习西 方的科技) • ①观点: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 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实用科技) •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既有的文化格局,反对“西 学为用” • ②实践:在19世纪60到90年代,清王朝内部展开了 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 ③“体用之争”的评价: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 ④早期维新思想及作用: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 对当时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ppt课件岳麓版必修3

5.“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 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是( D )
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 B.开展洋务派运动的理论依据 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 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
6.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 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 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B )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不顾中国 国情,一切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思潮,而是中西并举,其意在于 借助传统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材料未体 现,排除。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 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 亡意识的觉醒,D 项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 项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 族危亡,而非“革命”,B 项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 思想,C 项不正确。
4.影响 (1)“ 7 开眼看世界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 8 民族 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 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 1.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 2.焦点: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3.表现 (1)洋务派:倡行“ 9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初步发展和 19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危机 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 的形成。
【高中历史】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ppt

第五单元小结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义在中国 的发展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 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立宪制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的民主追求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
维新派 和维新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思想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论战双方 论战内容 的论战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背景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历史作用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背景
新 文 化 运 内容 动
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主要阵地:《新青年》 兴起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适应其需要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 心
政策原则
三 大 政 策
方法、手段
纲领、奋斗目标、 统战的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义在中国 的发展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 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立宪制 维新派和维新思想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的民主追求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核心内容)
维新派 和维新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思想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论战双方 论战内容 的论战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背景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理论基础:西学知识的增长
历史作用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背景
新 文 化 运 内容 动
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主要阵地:《新青年》 兴起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适应其需要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 心
政策原则
三 大 政 策
方法、手段
纲领、奋斗目标、 统战的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复习课件

明确经济 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明确提出 和使用 “邓小平 理论”, 确定为党 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 党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部分内容 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2)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 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 时代条件
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5、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改良政治。 早期维新派
6、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又接触西方政治学说,有一 腔爱国之情,认为宪政是强国之法、救国之路。 康有为 7、他深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取其民主的精华,他又 有西学的浸润,曾传颂‚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 球,以泄万民之恨‛。 谭嗣同 8、他学术研究广泛,以史学为著,他著《少年中国 说》,言人才之重,诉强国之情,他宣传民权,更借用 进化论阐述了人类社会亦会进化的理论。 梁启超 9、他曾留学英国,吸收英国政治之精华,他尤为欣赏 达尔文,他认为应‚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他首次将 西方的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系统地引入中 国,启蒙教育了一代国人。 严复
复习课件: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 (1)联系:都学习西方。洋务派在开展洋务运动 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宣传西学为康 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区别:代表阶级利益、学习内容、根本目的
• 洋务派:地主阶级、学科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维新派:资产阶级、学科技和政治制度、发展资 本主义
四、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推翻清政府, 民主共和
五、民族资产阶级新激文进化派运:动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代表人物 4.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和中心?
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五、民族资产第阶2级1课激进新派文: 化新运文动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代表人物 4.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 5.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核心内容)
◆如何从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①从文明史观看: 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②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 他们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学习西方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 一步), 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 由民主共和思想指引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方面)。
1.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方向,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 放。
2.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3.为中共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和组 织上的准备。
• (2)区别:代表阶级利益、学习内容、根本目的
• 洋务派:地主阶级、学科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维新派:资产阶级、学科技和政治制度、发展资 本主义
四、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推翻清政府, 民主共和
五、民族资产阶级新激文进化派运:动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代表人物 4.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和中心?
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五、民族资产第阶2级1课激进新派文: 化新运文动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代表人物 4.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 5.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核心内容)
◆如何从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①从文明史观看: 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②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 他们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学习西方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 一步), 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 由民主共和思想指引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方面)。
1.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方向,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 放。
2.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3.为中共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和组 织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