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之基本原理篇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造影之基本原理篇课件-

超声造影之基本原理篇课件-

系列技术
Sequoia512
• CCI: Coherent Contrast Imaging相干造影显
象技术
• CHI: Coded Harmonic Imaging编码谐波显象
谐波信号接受示意图
1.5MHZ
3.0MHZ
超声造影原理
采用微气泡注入血流提高声压反射系数 (Ra);
空气与血浆间Ra为99、95%,红细胞与 血浆间Ra仅1.3%;
常用谐波造影成像技术
目前 国内
• PI: Pulse Inversion脉冲反相谐波技术
常用
HDI5000
• PPI: Power Pulse Inversion-能量脉冲反相谐
波技术
iu22
• CnTI: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影成像
技术
Esaote
• CP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对比脉冲
200-2000kPa时,微气泡破裂,气体溢出,产生宽频 高能信号,呈现受激声波发射,这一反应可用于触 发显像与失相关显像。
微泡得共振
液体中得造影剂微泡在超声场内吸收及 散射能量得同时,还以自身得固有频率 作膨胀与收缩振动。
声场频率与微泡固有频率一致时,微泡 膜振幅能量最大,产生得散射截面大于 其散射体几何截面得1000倍,BS信号强 度明显增强。
其中 ro 为微泡半径,ρ为气体密度,D为声 压,Cs 为饱与度。
在低声压得作用下,微泡具有很好得谐振 特性,即振而不破,同时产生较强得谐波信 号。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相干脉冲系列技术
在相干成像得基础上,采用连续发射一 组脉冲,提取来自微泡非线性二次谐波 (second harmonic)用于成像,特点就是 提高了信噪比,造影效果好 。

《超声造影基础》课件

《超声造影基础》课件
《超声造影基础》PPT课 件
超声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医学诊断技术,利用超声波和造影剂来检查和诊断人 体内部器官的状况。
概述
什么是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是一种医学技术, 通过注入或口服造影剂,配 合超声波进行影像检查,以 改善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 视性。
超声造影的原理
超声造影利用高频声波对人 体进行扫描,造影剂可增强 声波的反射能力,从而生成 更清晰的图像。
超声造影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目标器官和使用 情况,超声造影可分为肝脏、 乳腺、甲状腺等多个分类。
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肝脏病变,如肿瘤、囊肿等,并指导手术治疗和后续随访。
超声造影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是乳腺检查的重要手段,可帮助鉴别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提供精确的病变位置信 息。
医生在进行超声造影时需要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包括 注射技巧、图像采集和分析 等。
注意事项
超声造影的禁忌症
超声造影对某些人群存在禁 忌症,如对造影剂过敏、怀 孕或患有严重心脏病等。
超声造影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超声造影前,需要告 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 况,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超声造影后的处理
超声造影后,患者需要遵循 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休 息和观察是否出现不适症状。
总结
超声造影的优点和缺点
超声造影具有无创性、无辐射、无疼痛等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分辨率和准确性可能受到 限制。
超声造影的未来发展
超声造影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包括图像质量的提高、新型造影剂的研发和更多器官的应用拓 展。
超声造影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超声造影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 息。

2024版超声医学PPT演示课件

2024版超声医学PPT演示课件

应用
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和评估,如心肌肥厚、心 脏瓣膜病等。
优点
能够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 运动状态,对心脏功能的 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局限性
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对心脏位置和形态的变异 适应性较差。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原理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检测血流 中红细胞散射的超声波信号,获得血
流的速度、方向和分布等信息。
胰腺疾病 介绍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包括胰腺形 态、回声改变及周围血管情况等方面。
甲状腺疾病
分析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疾病的超声特征,并结合甲 状腺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操作演示
01
操作前准备
介绍穿刺活检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知情同意书签署、器械
准备等。
02
临床应用 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 值,可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变的空间结构和手 术方案的设计。
技术优势 提供立体的病变模型,有助于医生对病变的全面 认识和准确评估,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06
超声医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常见疾病超声诊断案例分析
肝囊肿
01
通过超声图像展示肝囊肿的典型表现,包括囊壁薄而光滑、内
01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并在人体组织内传播。
02 超声波的反射与散射
遇到不同声阻抗的组织界面时,超声波会发生反 射和散射。
03 超声波的接收与处理
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经过处理以图像或数据 形式显示。
02
超声诊断技术
B型超声诊断技术
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散 射等物理特性,通过接收和处理回声 信号,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二维图像。

超声造影ppt课件

超声造影ppt课件
E 类蛋白质、糖类、脂类、聚合物
43
下列哪一项不作为超声造影剂 A 氧气 B 氮气 C 氟碳气体 D 糖类基质 E 二氧化碳气体
B
44
心肌超声造影评价介入治疗效果主要
观察:
A
E
冠状动脉管径
B
C D E
置入的支架
内膜斑块大小 冠脉侧枝循环血管 心肌显影恢复正常或比治疗前增强
45
为诊断心血管疾病,超声造影的给药途 径是 A 口服; B 外周静脉注射或点滴; C 胃管灌入; D 颈静脉注射; E 肌肉注射
19
心肌超声造影
要求:微泡造影剂必须直径小于5μm,通过冠脉进入 心肌小血管,使心肌组织显影增强。
20
心肌造影临床应用
观察心肌梗死区:回声强度明显减低 观察心肌缺血区:回声强度减弱 鉴别心肌存活与否:药物负荷试验如多巴酚丁胺 还可用于评价介入治疗后效果; 估测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能使冠状动脉扩张的 药物 静息状态下/负荷状态下的所测量的造影 剂显影面积。
E 以上均正确
57
左心室与外周血管超声造影,微气泡直径 必须小于: A A 10微米
B 20微米
C 30微米
D 50微米
E 100微米
58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不适用于下列哪种
情况: A
A 观察瓣膜口狭窄面积
B 观察瓣膜关闭不全
C 观察心腔间的左向右分流
50
B
下述心肌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用途,哪一 项是错误的 B A B C D E 检测心肌梗死区 使冠脉扩张,血流加速 检测心肌缺血区 评价介入治疗疗效 鉴别心肌存活与否
51
左心腔超声造影,用直径小于红细胞的造影剂, 下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D

2024版超声影像学(彩超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版超声影像学(彩超基础知识)ppt课件
临床应用
弹性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器官的疾病 诊断,如乳腺癌、甲状腺结节、前列腺癌等。
发展前景
随着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超声影像学中的应用 前景将更加广阔。
超声造影剂在超声影像学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剂种类
包括气体微泡、脂质体、高分子聚合物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早期诊断。
消化系统彩超诊断
01
02
03
肝脏疾病诊断
彩超可检测肝脏大小、形 态及回声异常,辅助诊断 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等 疾病。
胆道系统疾病诊断
彩超可清晰显示胆囊、胆 管等胆道结构,发现胆结 石、胆囊炎等病变。
胰腺疾病诊断
彩超可观察胰腺形态、大 小及回声情况,有助于胰 腺炎、胰腺肿瘤的诊断。
泌尿系统彩超诊断
结合临床信息
在书写报告时,要结 合患者的病史、症状 等临床信息进行分析 和诊断。
注意保密性
在书写和传递报告时, 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和信息安全。
06
超声影像学新技术与新进展
三维/四维超声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通过三维探头和三维重建软件,获取器官或组织的立体图像,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四维超声成像技术
肾脏疾病诊断
彩超可检测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结 构,辅助诊断肾结石、肾积水、肾肿 瘤等疾病。
输尿管与膀胱疾病诊断
彩超可观察输尿管与膀胱的形态、结构 及回声异常,有助于输尿管结石、膀胱 炎等病变的诊断。
妇产科彩超诊断
妇科疾病诊断
彩超可检测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形态、大小及回声异常,辅助诊断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等疾病。
作用机制
超声造影剂能够增强超声信号的反射,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从而更清晰地显示病变 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界限。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ppt课件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ppt课件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胃窦切面:探头长轴斜置于脐部与右上腹间 ,以不同角度扫查获取该部胃
腔最长声像,再以此方位进行左右或上下移扫,即可获完整的胃窦长轴声 像图(图8);以胃窦长轴切面的探头位置,进行十字交叉后连续扫查,即可获 完整的胃窦短轴图像(图9)
胃角切面:探头横置腹部,在脐周上下各3~5cm处连续横扫,可获 得类似
“双环征”声像图(图7)。双环连接处是胃角横断面,其左侧环是胃体部, 右侧环是胃窦部。
图7���
胃角切面声像图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胃窦切面:探头长轴斜置于脐部与右上腹间 ,以不同角度扫查获取该部胃
腔最长声像,再以此方位进行左右或上下移扫,即可获完整的胃窦长轴声 像图(图8);以胃窦长轴切面的探头位置,进行十字交叉后连续扫查,即可获 完整的胃窦短轴图像(图9)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禁忌症:
消化道穿孔 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临床应用价值
1.和X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一样,应共同成为检查诊断胃肠疾病的客 观方法之一,和内镜检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胃 肠疾病的检测率和正确性,成为内镜检查的有益补充方法。 2.适用于健康体检、大规模的胃肠疾病普查。
胃体切面:探头在左上腹纵置移扫,即可显示胃体长轴(图5);探头于左上腹
横置移扫,即可显示胃体短轴(图6)
图5 胃体长轴切面声像图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胃体切面:探头在左上腹纵置移扫,即可显示胃体长轴(图5);探头于左上腹
横置移扫,即可显示胃体短轴(图6)
图6���胃体短轴切面声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与技巧
仪器:

第八章 超声造影

第八章  超声造影
7
• 六、人体白蛋白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其内包裹气体,如 Optison、PESDA)
• 七、脂类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具有稳定性好,使用范围 广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常用SonoVue 声诺维,外壳磷脂, 内为六氟化硫,平均直径为2.5μm
• 八、聚合物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具有粒径可控、大小均 匀、稳定性好等特点
14
四、反相脉冲谐波成像
在同一扫描线上发射正相脉冲的同时,发射与之振幅 相同、相位相差180 °的反向脉冲信号。由于组织产生的 两个基波回声信号振幅相同但方向相反,故相互抵消,而 微泡在超声场中产生的非线性回波信号(即谐波信号)则互 相叠加增强,从而提高造影剂与软组织回声的信-噪比, 增强造影剂的显影。
第三节 超声造影检查方法
• 一、超声造影的注射装置:普通静脉注射器具或静脉输液 设备。尽可能使用较粗针头,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 对造影剂微泡的破坏。
• 二、弹丸注射式:团注,一次性将足够剂量的造影剂快速 注入静脉,随后5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冲管。
• 三、连续注射式:将稀释后的造影剂均匀、缓慢滴入血管 通道内,使造影剂在血管内维持时间长,常用于心脏造影。
15

五、与负荷试验合并使用
在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药物负荷)的同时进行 心肌声学造影,除了可观察到是否出现节段性室 壁运动异常外,还可显示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 缺血心肌组织在心肌声学造影时表现为回声减弱 (与正常心肌比较)或不显影。心肌声学造影和负 荷试验合并使用,能显著提高超声心动图诊断心 肌缺血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10
第四节 增强超声造影效果的技术
一、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二、间歇式成像技术 三、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 四、反相脉冲谐波成像 五、与负荷试验合并使用

超声造影成像课件

超声造影成像课件
原理
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不 同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回声信号,通过 接收这些信号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可 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经历了模拟超声、数字超声、彩 色超声、三维超声等多个阶段,目前已经发展到了高清楚度、高分辨率的阶段 。
超声光声成像
结合超声和光声技术,实现高分 辨率、高灵敏度的组织成像,有 望在血管、肿瘤等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
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肿瘤诊断与监测
超声造影成像在肿瘤诊断和疗效 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仍面 临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的问题。
血管疾病诊断
超声造影成像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 评估中具有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提 高对斑块成分和功能的鉴别能力。
超声造影成像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超声造影成像概述 •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 超声造影成像的临床应用 • 超声造影成像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超声造影成像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超声造影成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 体内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回声信号,通 过计算机处理技术,生成人体内部结 构的图像。
肿瘤治疗监测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化疗或放疗,超声造影成像可以监测 肿瘤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01
超声造影成像的未 来发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 超声造影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 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超声分子成像
利用超声波与特定分子探针的相 互作用,实现对肿瘤、炎症等疾 病的早期、无创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200kPa时,微气泡非对称性地压缩和膨胀, 呈现非线性背向散射,产生共振和谐波,微气泡 的共振频率取决于入射声压、微气泡直径和外壳 弹性,这一反应可用于谐波显像;
200-2000kPa时,微气泡破裂,气体溢出,产生 宽频高能信号,呈现受激声波发射,这一反应可 用于触发显像和失相关显像。
CnTI: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 影成像技术-----------百胜
17
微泡的生存时间
微泡的生存时间(longevity)
T=r2o.ρ/2D.Cs
其中 ro 为微泡半径,ρ为气体密度,D为 声压,Cs 为饱和度。
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泡具有很好的谐 振特性,即振而不破,同时产生较强的 谐波信号。
Contrast Tuned Imaging 对比造影成像技术
百胜集团(Esaote Group)推出的CnTi 技术, 低声压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采用独有的 纯净波发射激励、宽动态范围和数字滤波技 术,从而可获得纯正的造影剂二次谐波实时 图像。
CnTi 技术的独特优势之一是声压可调 (0.02≤MI≤1.7)。即使直接声压(DP)在 40Kpa,MI 在0.06 以下低声压作用于微泡时, 也能通过宽动态范围放大获得理想的低噪声、 完全实时的谐波图像。
仪器:百胜Au8等
20
极低的直接声压DP(或极低的MI),能够有 效地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 于完成长时间各个切面的造影扫描。
微气泡产生的背向散射信号中不仅含有与发 射频率相同的基波f0,还含有谐波成分nf0(其 中两倍于基波频率的谐波2f0称为二次谐波)。
在接受回波时人为抑制基波,重点接收2f0信 号,从而使背向散射信号的信/噪比值大大增 加。
利用超声造影剂的特性,以某一频率f0发射, 而以2f0频率接收由造影剂产生的二次谐波信 号,即二次谐波成像技术(2nd harmonic imaging)。
11
背向散射信号
背向散射(Backscatter,BS):超声波在组 织中传播遇到小于波长的界面产生散射, 朝向探头(与入射波呈180°)的散射。
以气体成分的造影剂所产生的BS信号强 度最强。
12
微泡对超声波的反应
取决于入射声压的大小
<小于50kPa时微气泡对称性地压缩和膨胀,呈现 线性背向散射,信号强度随着入射声压的增加而 呈线性递增,这一反应主要用于基波显像;
f0 2f0
谐波成像 7
谐波造影成像技术
从组织除去或分离出线性超声信号(数 字减影),并利用微泡产生的非线性回波, 可更有效的接收造影剂谐波信号,提高 对微血流的敏感性,实时观察肿瘤实质 内微血管的血流灌注的全过程。
8
常用谐波造影成像技术
目前 国内
• PI: Pulse Inversion脉冲反相谐波技术
2
超声造影基本原理
谐波成像技术 自然组织谐波
造影谐波成像
基波成像(线性成像)
谐波成像(非线性成像)
3
声波在组织中传播
遇到规则界面,声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即线性传播;
遇到非规则界面,可发生波形畸变,谐 波成分增多,声衰减系数增大,即非线 性传播。
4
基波与谐波频率与能量
超声波传播的非线性效应
常用
HDI5000
• PPI: Power Pulse Inversion-能量脉冲反相谐
波技术
iu22
• CnTI: Contrast Tuned Imaging对比造影成像
技术
Esaote
• CP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对比脉冲
系列技术
Sequoia512
• CCI: Coherent Contrast Imaging相干造影显 象技术
超声造影
基本原理篇
1
超声造影
是指将与机体组织声学特性不同的 物质----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注入体内,使 血液内出现明显不同的界面(即血液内 出现云雾状回声反射)来清楚地区分待 查目标与周围环境的差别,增强血流及 组织回声对比的一种超声检查方法。
• CHI: Coded Harmonic Imaging编码谐波显象 9
谐波信号接受示意图
1.5MHZ
3.0MHZ
10
超声造影原理
采用微气泡注入血流提高声压反射系数 (Ra);
空气与血浆间Ra为99.95%,红细胞与 血浆间Ra仅1.3%;
即:空气的Ra较红细胞大75-77倍,它 们强烈的增强超声的背向散射。
5
传统பைடு நூலகம்声信号处理中非线性信号往往被 忽略。
超声造影剂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信号特点, 探头发射声波,声波通过造影剂产生非 线性传播,波形畸变,谐波成分明显增 多,相比之下其他组织谐波成分甚少。
基波与谐波冲击造影剂微泡产生的散射 谐波强信号,但接收时,直接取2f0的谐 波信号。
6
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13
微泡的共振
液体中的造影剂微泡在超声场内吸收及 散射能量的同时,还以自身的固有频率 作膨胀与收缩振动。
声场频率与微泡固有频率一致时,微泡 膜振幅能量最大,产生的散射截面大于 其散射体几何截面的1000倍,BS信号 强度明显增强。
14
微泡的非线性特征
当超声场的声压达足够高时(50200kPa),微泡内的线性共振变为 非线性共振,导致包膜膨胀与收缩 幅度的不相等,产生几倍于基波f0 的谐波。
15
利用造影剂微泡在声场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 效应,可明显提高检出血流信号的信噪比。
匹配谐波成像技术可更有效地接收造影剂谐 波信号。
克服了传统B型和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局 限性,并且能够实时显示实质组织的微血管 结构,显示动态的病变增强类型。
16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技术
CPS: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对比 脉冲系列技术--------西门子
18
Contrast Pulse Sequencing 相干脉冲系列技术
在相干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发射一 组脉冲,提取来自微泡非线性二次谐波 (second harmonic)用于成像,特点 是提高了信噪比,造影效果好 。
仪器:Sequoia512,Sequoia Paragon 等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