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课件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2价格变动的影响(共19张PPT)

请根据上图归纳价格与供给的关系?
启示2、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
价格降低
提高企业 劳动生产 率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缩短个别 劳动时间
启示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适应市场变化: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价格高 生产扩大 价格低 生产缩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启示3:需求量的变动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能够
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汽车 价格
汽车 需求
公车,电 动车需求
A价格上升——A需求量减少——B需求量增加
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需求的影响是反方向 的。即:此消彼长
(2)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只有组合使用,才能满足
(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 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的价 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的影响不一样
漫 画 分 析:
赶不上趟
养鸡
杀鸡
无奈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启示1. 调节生 供不应求 产规模
供过于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比 ), 与社会劳动生 产率的变化成( 反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 别劳动生产率( 无关 )。
面对价格的涨落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只有4000元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正确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认识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以及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个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 两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个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
与手段,科学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 政手段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经济调节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 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其中,经济调节职能,即宏观调控职能,是政 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 观的调控。
课堂探究
例题 2023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全市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 针对商业贿赂、刷单炒信、侵犯商业秘密等10类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广告。截至2023年10月,该行动 结案428件,罚没款2 483.66万元。“守护”专项执法行动的开展( ) ①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②说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病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弥补 ③有利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④能够创设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④符合题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①错误。“守护”专项执法行动的开展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 革无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
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战略 规划
实现经 济社会 发展目 标
经济 政策
保持宏 观经济 稳定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影响和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2)知道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各种选举方式的适用范围,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政治参与的本领;(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立志今后积极参加民主选举,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知识体系】【活动过程】【情景之一】(一)自主学习一——结合教材P16-17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2. 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制约?我国正采用的选举方式?(二) 自主探究一:完成探究一的(1)、(2) 、(3)选举方式选择依据镜头一:某村村委换届选举中,村民来到投票站,参加由他们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
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0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回答了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镜头二 在某选区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上,四位候选人分别向选民介绍了自 己的工作情况,回答了选民提出的问 题。
根据规定,该选区将选举产生三位人大代表,这就意味着要有一人落选。
探究一:(1)镜头一、二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选举? (2)分析镜头一、二选举方式?(3)进一步分析,这些选举方式的优缺点及选择的依据。
珍惜公民的选举【情景之二】(三)自主探究二: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情景之三】(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2)某些选民:“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先收下再说”。
选民中存在的这些想法对我们有何警示。
(四)自主学习二——教材P18(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是什么?(2)公民应以怎样的态度参与选举?为什么?(3)公民应当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为什么?(4)自主探究二完成情景之三的(1)、(2)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说课课件(共1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2、学情分析
高一学段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比初中阶段 较为成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根据学生在初中学习生产资料公 有制知识基础上,利用案例来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框题的教学 知识。
3、教学目标
1.明确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2.了解股份制公司,理解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是如何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 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增强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
有经济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
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活动】阅读、分析、讨论、展示。
议 学 小 结:
措施一:总体布局——一聚焦三集中。
1.总体布局:要推动国有布局优化和结构 调整。 ①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 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 ②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 行业集中 ③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 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 ④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议题情景:阅读材料中国联通如何助推 乡村振兴?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 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活动】阅读、分析、讨论、展示 。
议 学 小 结:
2.创新经营: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 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 济运行机制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议题情景: Nhomakorabea中国联通混改方案》
议学问题:结 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
(1)阅读材料思考:我们如何发展壮大 国有经济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梳理回答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 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第2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部编版必修二)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第二框 坚持“两个 毫不动摇”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作
用(无形手)
第二框更好 发挥政 府作用(有形手)
1、明确是什么? 2、明确为什么?
回答怎么做?
1、明确市场经济的一般 规律;市场调节三大机 制;优点和缺陷 2、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3、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 及如何建设
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录
一、本课在本册中的地位
五、聚焦时政 热点透视
二、科学精神 政治认同
六、深度理解 思维缜密
三、建构逻辑框架大思路
七、储蓄知识 准备实战
四、本课的教材设计逻辑
八、提高眼力 明辨是非
九、化知为力 实战演习
返回
三、建构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经济 与 生活
第一单元 经济制度与体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根 基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 人民
第一单元 我国的个人分配与社会保障
返回
第一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 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 经济制度
根基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条件 交换舞台
国民收入
让国人民民收入吃 “好”蛋糕
做好蛋糕 分好蛋糕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 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科学精神 政治认同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明确如何建立统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政府经济职能 的内容,说明宏观调控的地位、含义、任务 2、政治认同:通过对资源稀缺性的了解,认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认同市场经济取向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特征,坚定“四个自信”,有序参与经济生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第1框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同样是物价上涨,你能说出“物以稀为贵”与“通货膨胀”的区别吗? 提示:(1)“物以稀为贵”是某类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特别是供给不足,需 求旺盛,销售者趁机涨价,造成物价上涨。“物以稀为贵”属于微观经济运动 中某类商品出现的问题。 (2)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属于宏观经济运动中大多数重要商品出现的问 题。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教材P11“探究问题1” 提示:(1)樱桃刚上市时价格高,大量上市时价格低;羽绒服冬天价格高, 夏天价格低。 (2)因素很多,从四个材料中归纳出:气候、时间、地域、政策等。 2.教材P11“探究问题2” 提示:一般而言,在供给一定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减 少,价格下跌。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③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因为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④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 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商品价值总量增 加。
以上关系可总结如右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3.教材P12“探究问题1” 提示:一般而言,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 少,价格上涨。 4.教材P12“探究问题2” 提示: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 跌。 5.教材P14“探究问题” 提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电解铝技术 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铝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铝产品的价值量减 少。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二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战略(zhànlüè)、产业政
经济发展 (fāzhǎn)战略 是一个国家对 经济社会发展 (fāzhǎn)的全 局性,长期性, 关键性问题的 总谋划和总方
第十三页,共25页。
产业政策是 政府为了实 现一定的经 济社会目标, 而对产业的 形成发展进
宏观调控(hónɡ ɡuān diào kònɡ)
第二(dìèr)课第二(dìèr)框
更好发挥(fāhuī)政府作
第一页,共2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 持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同期(tóngqī) 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美,欧,日等发达 GDP经/亿元 济体。在发展中国家。也颇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量贡 献率超过30%,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的重要引擎,人均国民总收入年均增 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高收入国家 水平。
近几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 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这些措施 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
第七页,共25页。
坚持(jiānchí)党对扶贫开发工作 的领导,为扶贫开发提供最强有力的 组织保障,坚持(jiānchí)政府主导,把 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 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坚持(jiānchí) 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
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
基础等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 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 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
第十一页,共25页。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具有哪些经 济职能? 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
标;
围绕其中一项职能搜集资料,分析 (fēnxī)我国通过实政施宏府观经是济政如策,保何持宏履观经行济稳定该; 职能的 ?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商品价值 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会影响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4.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个别劳动 生产率提高后,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而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价值总量增加。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1.准确地把握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 关系,必须把握住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单位 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之分,劳动时间有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之分,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 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
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M 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 100
亿元。如果 2017 年从事 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其他条件不变,则 2017
年 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100 亿元和 100 亿元
B.110 亿元和 110 亿元
C.110 亿元和 121 亿元
答案:D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分析:错误。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 的价值量不变。
【例 3】 从发展趋势看,数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数码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造成数码产品价格下降的根本
原因
()
A.数码产品需求量的减少
B.生产数码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相。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高品质蔬菜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决定了它的价
格更高 ②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偏好对蔬菜的市场需求与
供给有重要影响 ③中心城区菜市场客流量大,蔬菜供不应
求,是价格高的根本原因 ④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的蔬菜耗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票价上涨
B体现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C是铁路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D说明经审批的价格不受市场规律的影响
3、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市场状况是( )A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供过于求 D供求平衡
4、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只玩具船的价格再涨也不会
比一般轮船高;一般台灯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比一支
蜡烛更便宜。这表明(A )
2、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唯一 因素。错误
3、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价值。错误
四、内化迁疑
(一)课堂记忆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初次做课件,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导学案 共享导学成果
一、检查导学
(一)基础填空
1、政引策起价格宗变教动信的仰因素习很俗多如气候、时间 、地域 生、产条件
等,甚至
、 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
响。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 来实现的。
2、当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现象。
三、互动解疑
(一)课堂探究
1、教材第11页的四个镜头材料里反映出 的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举例说 明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变动?这些因 素是怎样引起价格的变动的呢?
2、商品的价格会不会无限的上涨和下跌? 如果不是,它又不是由什么决定的?单 位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什么决定?
(二)易错点判断分析
1、在商品流通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因 为物以稀为贵。错误
当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现象。
3、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 价值 决定的,价值是价 格的 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 货币表现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
1、B 2、B 3、D
(二)课前自测
二、知识点拨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3、价格与价值 2、商品价值量的由使用价值决定
C.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价格决定价值
5、(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的影响因素D有
①价值变化
②供应量减少 ③需求量
增加 ④发生通货膨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作业布置
(二)课堂检测
1、2012年7月24日,台风“韦特森”在广东省台山市沿
海登陆。某农贸市场,青菜价格也从台风前的2元左右
一市斤涨到5元一斤。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主要是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
C价格影响供求 D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2的经旅政客府列职车能票部价门实批行准上,浮春,运这期种间做,法部(分B运)输能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