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与健康

大学体育教育与健康
大学体育教育与健康

第一章大学体育教育与健康

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特殊的功效,学校体育既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大学生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高的层次,大学体育功能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拓展,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其功能由大学时代拓展到终身。大学体育不仅要注重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际效益,还必须着眼于大学生个体生存、终身发展的需要,要重视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效益,力求满足个人的体育兴趣爱好,启发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讲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不断充实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以适应21世纪开拓型人才对精神、体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一节体育概述

一、体育的起源和概念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产生的根本源泉是生产劳动,它是为满足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体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760年法国的一家报刊上,“体育”一词在我国的使用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意译为“同维护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我国在1923年才在《中小学课堂纲要草案》中,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并被广泛使用。

体育这一术语最初传入我国时,由于当时我国还很少有竞技运动和其他的群众体育运动,因而指的是身体教育。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突飞猛进,体育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它是以身体活动来调节人体机能的过程,是以各项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活动,是社会活动

与人体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体育作用于社会,可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体育自产生开始就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对力量、和谐、健与美的追求与塑造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从而对体育本身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体育是通过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品质的身心发展的教育过程,是社会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的本质是体育内在的规定性,表现为体育的属性。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而本质属性是事物必须具备的,可作为该事物标志的属性。

体育的作用有很多,最基本的是强筋健骨,即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增进知识、调剂感情、增强意志等教育效能只是体育的非本质属性,而体育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效能,因此,体育的本质就是体育教育效能。

为了使子孙后代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人类的祖先就将为了生存形成的走、跑、跳、投等身体活动能力,通过游戏等形式训练、传授给后代,这种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训练少年儿童智力与体力的行为,就是原始的教育,即体育教育的雏形。但是所有的职业劳动都不能代替体育,职业劳动的目的与体育的目的、手段、活动方式、组织形式都不同,所以活动的效果就不同,劳动不能解决人体的全面生长发育和机能水平提高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人体的体格、身体素质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问题,所以劳动不能简单地代替体育,体育的属性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并通过个体的体育实践提高体育锻炼水平与体育能力,以适应21世纪开拓型人才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体育的组成

我国体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进入科学发展的时代,其内涵更丰富,分化也更明显,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身体机能和健全心理相结合的教育,是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因为学校体育不仅为智力提升提供身体基础保证,还传

3

播体育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多彩,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攻防战术、运动规则等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是一种财富,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技能技术,提高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体育文化素养。由于学校体育的多重特点,因而体育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在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没有体育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或群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等均可列入社会体育范畴。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夺取优异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

这三部分构成了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即以学校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群众体育和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

四、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功能是由体育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决定的。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具有以下六大功能。

1.体育的健身功能

体育的过程就是有目的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体育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活动,人类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就是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过程,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调节,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动作,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能力。

体育生物学表述:新陈代谢是生命过程中一定存在的现象,贯穿整个生命线,机体的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着终止,机体蛋白质也随之解体,因为机体的代谢是蛋白质的代谢,机体是通过代谢来促进有机体的繁殖和进化的。

体育锻炼对促进新陈代谢起到一种良性的刺激效果,能引起组织系统的兴奋感应,加速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体育锻炼时身体活动一定会增加能源消耗,从而使代谢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机体为了维持平衡,就迅速主动地在机体各器官内加速恢复,从而促进机体的各种功能的提高。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是由于身体活动引起能量物质的消耗,随着引起

4

的同化作用增强,加速恢复的过程,可以使体内组织细胞内部得到更多的补充,合成新的能源,使有机体获得更多的、更旺盛的活力,从而促使机体得以发展和发达。适宜的体育锻炼是科学的身体活动,可以促使机体朝着发达和完善的方向转化。所以,体育具有健身、健美、保健、延年益寿的特殊效能。

2.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高等教育体系把体育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

体育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即竞技性、娱乐性、国际性、群众性、集体性、技术性、艺术性、战术性和礼节礼仪性,所以体育能激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体育是许多文化、民族习惯等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因此具有教育功能。

3.体育的娱乐功能

体育的娱乐功能是由两个途径来实现的,即参与运动与观赏运动。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迅速,高度体现健、力、美的特征,特别是竞技运动项目,更是日新月异地发展,表现出高超的技艺。观赏体育比赛能振奋精神、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愉悦身心。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参加自己最喜爱和擅长的项目,在完成各种练习、与同伴的配合、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这种状态可以激发练习者的成就感和成功感,锻炼人们正确的交往与合作经历;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能使人在实践的同时获得各种类型的情感体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体育运动是人们在忙碌的工作后取得积极休息的途径,因而休闲娱乐体育项目和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轮滑、毽球、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棋牌、自行车、冲浪、帆船、健身瑜伽、健身健美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攀岩、远足、登山以及各类趣味球赛等便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追捧。

4.体育的政治效能

政治对体育有着主导与支配作用,体育又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国家,并为政治服务。这表现为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运动成绩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以及政治、精神面貌。另外,体育竞赛也能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众的团结和凝聚力。中国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金牌数第一、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

5

运动会金牌、奖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这都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更巩固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国际地位。

6

5.体育的经济效能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追求健康的同时发现体育锻炼与健康密不可分,体育产业大有发展的空间,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非常注重发挥体育的经济效能,采用多种途径发展体育经济,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增加运动项目的观赏和比赛,收取门票和广告费,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发展体育旅游,开设体育俱乐部,开设体育咨询站等,随着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6.体育的社交功能

体育的社交功能是通过集体项目的参与和比赛来体现的,在这些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友谊,促进了队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切磋技艺的同时增进了友谊,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要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同时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要求,我国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决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指导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导纲要》的制订突出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课程定位为“有机结合的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途径之一”。

《指导纲要》中第一条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7

8 《指导纲要》中第二条规定: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

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指导纲要》中第十一条确定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我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文,从2004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在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还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说明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总之,我们必须全面地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学校体育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质和展示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让“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

二、大学体育教育特点

大学体育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过渡时期,更是建设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使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9

1.大学体育教育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布的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观点之一是“学会生存”。该报告认为,学会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内容极其深广,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生理上的强健、心理上的健康及对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在生存教育中,学校体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哪门学科像体育一样与人类的生存有如此密切和直接的联系。我们的祖先在生存与发展中,发现了走、跑、跳、投、攀、水上求生等基本生存技能,至今现代体育中还有许多技能、技巧仍在人类的生存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提高及改善人类生存质量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城市化速度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居民环境被高楼大厦取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家庭构成的主要形式,人们劳动的主要形式是使用脑力,生活处于自动化、电气化的高竞争、快节奏的现代环境中,以致体力活动越来越少,情感危机加重,心态不够平衡稳定等,出现了现代“文明病”,亚健康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现在保持健康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科学的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大学体育的任务可以看出,通过生存教育,学校体育将交给学生一把提高生存质量、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未来生存竞争的成功并不只取决于智力因素,它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关学术研究认为,人群中智力因素呈“橄榄型”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中间大部分智力差别不大的人群中,谁的非智力因素具有优势,谁就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据资料记载,部分外企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喜欢兴趣广泛、乐观向上、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学生,因为兴趣广泛的学生好学,比较有创造力,而员工的乐观向上和朝气蓬勃可以在公司树立好的形象、带来好的影响。发展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体育在这方面有着非凡的优势——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可以锻炼不怕困难、战胜自身和外界阻力的能力,在群体练习时激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绪,在体育竞赛时,可以经历协调合作、拼搏进取等心理体验,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竞争。

2.大学体育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育教育离不开学生品德修养培养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生理负担,需要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坚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

10

现代体育教学与竞赛要求学生听指挥、守规则,注意体育卫生和安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不屈不挠、拼搏进取、争先创优的竞争精神,这些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健美运动、体育舞蹈、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冰上运动等项目以及各类体育竞赛,使人们在练就灵活肢体动作的同时,也练出健壮匀称、端庄健美的体态。体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动作、美的仪态、美的心灵,从而培养其科学的审美观,提高鉴赏、表达和创造能力。

3.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摇篮

大学生自我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体质的发展和文化知识、性格、品德的发展,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从人的生理规律知道,人的生理发展占第一位,居里夫人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科学的基础。”身体体质不好,也就没有能力和精力进行其他方面的发展,人的心理发展是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学校体育是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开始,通过锻炼把未被充分发挥出来的内在力量调动起来。在这方面体育运动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4.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加速剂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踏入社会体育的过渡阶段,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该阶段的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既是对以往12年学校体育的总结和提高,又是培养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体育教育能够把大学生培养成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有用人才,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5.大学体育教育是预防未来职业病的有效方法

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获得自身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实践能力;培养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高自觉参与体育的意识。如果大学生具备了以上体育基础和体育素养,步入社会工作时便能更科学合理地安排身体锻炼,有效地预防职业病。

三、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的需求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呢?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教

11

大学生体育教育认识

我的体育锻炼锻炼历程与感悟 ——兼谈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谈起体育,不得不说一下关于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所以,就从广义上对自己的体育经历与收获,关于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大众体育的现状这三个方面发表自己浅略的观点。 一.陪伴成长的体育经历与收获。 人是伴着游戏成长的,在我们年幼时,体育常和各种游戏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男孩子大部分的游戏,都是活动量很大的,在玩耍嬉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可是一举两得啊。记得那时我们兴致勃勃的赛跑,淘气下水游泳捉鱼,爬树掏鸟,更有勇气可嘉的的人跳墙装大侠,打架姑且算为格斗的前身吧…… 从上小学开始,体育课的活动就越来越多,体育活动的性质也慢慢转变,从单纯的玩乐变成对力量速度的追求,变成一种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一种从疲惫学习中解脱出来的放松。我喜欢篮球,在初中时条件有限,在电视上看比赛更多一些。看着他们争分夺秒,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看着一次次转危为安,心也跟着疯狂,像个赌徒。没有谁是天才,赛场上的每一个进球都是场下上万次的锻炼。追求,没有抱怨,因为冠军不会埋怨曾留下的汗水甚至是血!正是这种激励,伴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岁月——在迷惘中探索与求知。 篮球,还是那样深深喜欢着。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比赛,成尽欢来败也笑。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技术动作上肯定有很多不足。学习,在观看每一次比赛中学习,不是只有球在进篮的那一瞬间才精彩。NBA是球星球迷们挥舞的激情,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即使是乔丹在比赛前还要看对手的资料,研究对手投球的动作习惯,知己知彼才能打好比赛。篮球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它告诉我怎样以自己喜欢的姿态活着。 二.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 个人觉得在树立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习惯之前,要扭转片面的体育观念。有人认为,我身体很好,三四个月都没生过一次病,体育锻炼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也有人说我工作学习那么忙,哪有时间去锻炼;最近身体不好,得抓紧跑跑步……身体锻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时间不是阻碍你锻炼的原因,选择合适的的方式和合理安排时间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活力;不要在灾难来临时烧香,因为那时神很忙……所以,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是优质生活的必需品。体育锻炼已经超出身体健康这一低要求,而是更合理更丰富的生活。 体育动机的产生有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两个方面。内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调节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扩大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部诱因就是环境因素,包括体育设施器材等等。放大视点,谈谈大众体育。 三.大众体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从体育器材的热销到各类健身场馆的爆满,无疑都体现了这一点点。北京奥运会更是带动了国人体育热情空前高涨。奥运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部分标准,但却不是全部指标。中国城市居民有实际意义的社区体育场地,2002年人均只有0.006平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真正的问题在于,全社会是否从金牌突破中分享到了全民体育的健康和快乐;社会发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内容摘要:生命之美通过运动体现,也正是运动使得生命之美得以绽放。在不断强调国民综合素质的今天,体育运动在国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亲身经历讲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说明体育在大学生的人格、体能、智力、心态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运动减脂锻炼健身 正文: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因为运动劳作而有了生存繁衍的机会,有了超脱于其他动物的机遇,脑力运动促使人类在物种中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由此而繁衍开来。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类种族诞生至今,试问何时离开过运动而前进?由此可见,它所蕴涵的人文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作为以身体动作为特征的体育,常常被怀疑是否有其文化的价值,但事实上,体育在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的性格,也改变着人的生活。 从小到大,家中父母一直强调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体育运动也积极鼓励我参加。每年夏天家中都会在晚饭后一起散步、打羽毛球,酣畅淋漓,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这也使得这成了我每年暑假最期待的家庭活动之一。平时在学校时,父母也经常打电话来督促我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希望我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而就我自己来说,运动往往是我最头疼的,即使知道这对于我的身心方面有非常棒的调节作用,但是没有动力的支撑,我也是往往坚持不下来的。 我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乒乓球。当时只为了和同学们可以有的玩,并不重视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好处,也并不要求有专业的技巧。在初中阶段,学校也组织过乒乓球比赛,但因球艺不精,望而却步,此时却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就这样,我一再错过了形成一项体育技能的机会和得到一次可以长期进行下去的体育运动的机会。 然而,出于对自身身材的要求,我也开始了系列的运动计划。虽然我的直接目的并不是出于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但是以减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通过上网、咨询等一些了解后,我对怎样健

对体育的看法(终审稿)

对体育的看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保健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体弱和残疾学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开展保健课教学以满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5 结束语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

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赞同93| 评论(1) 不知不觉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从高中步入大学,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体育课等素质培养课也是如此。在这几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我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从这几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我深有体会,以下我将结合实际谈谈我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体会以及我们学校体育的几点看法. ? 一对大学体育的认识和体会 ?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大学体育和高中体育有着天壤之别,大学体育基本由老师指定任务,但后者让我觉的更加充实,让我充分利用了课上的45分钟。体育教师比较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大学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体育课是实打实的

创意版大学体育课程.doc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摘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应该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 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体育教师肩负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应及时发现现阶 段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改善,改变传统观念,优化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 爱好,引进新的设施设备,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使体育课程不断丰富起来,保证体育教学有效进行。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改革 一、大学体育教学概述 体育教学是贯穿于现行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学,与其它科学文 化知识相关教学不同,体育教学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中具体教学目标不同。大学体 育教学虽然不会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直接影响,但长期以来学生和家长对于体育 教学存在的错误认知导致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上无法得到较多的关注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 要求,新课改不断深化下,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也进行了 重新确立。这些因素影响下,大学体育教学不能简单地依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 方法进行,提升大学体育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更加需要借助具体的教育教学创新。 二、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明显。 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在设置上并不合理,即便课程改革已经处于不断深化 的关键阶段,但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并未对较为新颖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较好 的遵从。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在设置上的不合理,依托现有体育课程开展的具体教 学在新课改目标达成上的难度便相对较大。很多体育教师在现有体育课程设置下 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由于教师群体已经对现有体育课程较为熟悉, 整体教学进度也能稳步推进。但也需要看出,很多高校既定体育课程在设置上与 新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上的矛盾和出入较大,且现有体育课程设 置已经导致大学体育教学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较好 的优化下,大学体育教学创新也很难进行。 2.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体育教学并不关注,更加缺乏参与体育 教学的积极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无法获得较好的提升, 部分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更是严重低下。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在义务教育 和初等教育阶段便忽视了体育知识的学习,中高考中对于学生体育综合素养考察 力度的不足更加导致大学阶段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开展具有较大的难度。即便大学 体育教师可以较好地对整体教学进行创新性调整,但在学生群体缺乏参加体育运 动和体育教学积极性的情形下,具体的教学创新也无法达成既定目标,大学体育 常规教学的顺利程度也会受到影响。某些学生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无法进行较 好的配合,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调整的欲望更加会不同程度下降。 三、大学体育教学创新的具体建议 1.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首先要继续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并借助课程改革 的深化带动教育教学端的调整和创新。国家层面应当在新课改中高等教育阶段对 大学体育教学创新给予关注,并将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作为前置性工作。例如,欧美等国家在大学体育课堂体系中开设了运动卫生课与运动科学课,这些课

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变革加速了学校改革的步伐,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大学体育教学是贯彻着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教学改革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问题渐渐暴露。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从理论到实践及体育教育的大力投入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然而这些改革范围的形式与内容较狭窄,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日益进步的时代,把握我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带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与价值目标的变化,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以便我们能正确把握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以下介绍大学体育教育的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我国大学体育 教育现状。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之前由于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造成

学生的体制与健康水平下降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前苏联的体育教育受到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导致体育教育观念比较死板,最后当其人口下降,人均寿命降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美国大学体育课观念已与健康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体育锻炼与体制、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内容。俄罗斯的体育教育已将体育课的次数增加,教学内容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毒品、自杀防御等。之前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形态、身高、体重等体制指标严重不达标,还有些健康指标的下降已达到令人担心的地步。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不久前公布的有关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料表明,大学生患上强迫性习惯紊乱的人占了总数的大半,我国青少年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率的三倍。因此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关人员必须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确定“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在大学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使得体育课充满着生机,而在现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处在主导地位,教师依据课程安排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厌烦上体育课,久而久之,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内容摘要:生命之美通过运动体现,也正是运动使得生命之美得以绽放。在不断强调国民综合素质的今天,体育运动在国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亲身经历讲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说明体育在大学生的人格、体能、智力、心态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体育运动减脂锻炼健身 正文: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因为运动劳作而有了生存繁衍的机会,有了超脱于其他动物的机遇,脑力运动促使人类在物种中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由此而繁衍开来。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类种族诞生至今,试问何时离开过运动而前进?由此可见,它所蕴涵的人文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作为以身体动作为特征的体育,常常被怀疑是否有其文化的价值,但事实上,体育在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的性格,也改变着人的生活。 从小到大,家中父母一直强调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体育运动也积极鼓励我参加。每年夏天家中都会在晚饭后一起散步、打羽毛球,酣畅淋漓,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这也使得这成了我每年暑假最期待的家庭活动之一。平时在学校时,父母也经常打电话来督促我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希望我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而就我自己来说,运动往往是我最头疼的,即使知道这对于我的身心方面有非常棒的调节作用,但是没有动力的支撑,我也是往往坚持不下来的。 我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乒乓球。当时只为了和同学们可以有的玩,并不重视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好处,也并不要求有专业的技巧。在初中阶段,学校也组织过乒乓球比赛,但因球艺不精,望而却步,此时却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就这样,我一再错过了形成一项体育技能的机会和得到一次可以长期进行下去的体育运动的机会。 然而,出于对自身身材的要求,我也开始了系列的运动计划。虽然我的直接目的并不是出于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但是以减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通过上网、咨询等一些了解后,我对

我对体育课的认识

我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 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相比,大学体育课专业性比较强,体育项目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所设置的,你可以选修任何一项你喜欢的活动。老师在这一方面也是具有丰富的阅历,具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宣扬的不只是一种运动,他还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人格,健康体育的意义.他还象征着和平的桥梁。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体育课培养团结的精神。我选修的体育是篮球,在比赛中,我可以深刻感到球员配合团结的重要性。一个团结的篮球队,只要在技术上稍将改进,可以说他是战无不胜的。看着一场配合默契的篮球赛,我们也会不由自主为他欢呼,为他鼓掌助威。在比赛中,团结可以让篮球行云流水,精彩不断。队长的一个眼神可以赢得一个漂亮的进球,一个重要的进球可以赢得一场球赛。胜利更助长了球员的信心。 体育课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实践,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上好大学的每一节体育课是我的愿望,喜欢体育运动,创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书本上多没有的知识,亲身体验体育精神和实践,感受健康体育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感受体育的每一个动作,细心听取老师的每一句讲解,在有规则的活动中感受快乐,积极进取在比赛中获得成功! 我对体育的认识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个体或社会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健康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竞争的世纪。在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人类来说是宝贵的,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美好理想的实现。而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习惯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适应社会,我们首先有健壮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良好的体育素质培养,建立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是体育运动最核心价值的表现,面对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挫折和苦累,都是磨练体育精神最好的因素要求。多元化的体育精神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当中,很有效的使大学生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达到大学生质培养的目的。 一、大学体育素质的特征 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体育素质教育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为社会提供素质更高、灵活性更强的人才。以下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体育素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综合性 体育科目,古往今来,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将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发展起来,才能够使学生在思维、思考方式上更加的开阔,体育素质的培养需要以丰富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在逐渐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很有效的使学生们接收这种体育素质的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有助于建立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综合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二)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变化,体育素质的内涵慢慢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尤其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素质的延续,需要体育更深层次的沉淀和升华,巩固和规范,才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一套体育知识体系。良好的体育技能是在长期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被发现,形成相对的稳定性。体育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对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缺乏 当前大学生体育素质培育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重视传统教育的同时,就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更是缺乏体育精神,对体育素质的认识很低,不重视体育课程,对体育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测试成绩、对比赛名次不仅不重视,还消极对待,更加抵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大学生们一味的忽略体育教育,使得更多的“考试机器”涌现出来,更多的学生选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企业管理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 杨家旺 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教学部天津300000 摘要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素质教育的落实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问题。对大学体育教育而言,要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和注重学生潜能力的培养,除了要符合教育的本质外,更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研究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强化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现状;措施 0 引言 素质教育的开展,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越来越重视,大学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锻炼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耐力锻炼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要在锻炼中让学生充分全面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学生指导,做好体育项目的锻炼,达到提升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目的,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1 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缺失 1.1 大学体育教学过于重视体能的培养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方式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还仅仅是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和培养方式,没有实现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尽管目前我国在实施全国范围内

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响,使得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更高的改善,还是存在很大的素质教育的局限,在很多方面没有进行创新,缺乏对素质教育开展的意识。 1.2 在大学的基础课程中忽视体育概念的灌输 体育教学的概念并不是单纯指体育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更多时候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却对体育教学概念的灌输进行忽视,造成我国目前大学的文化课程的开展也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大学生更多时候就只是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机器,没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实践,造成我国教学的不全面,导致体育素质教育水平不得到提升。 1.3 体育教学中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和遵循教师制定的学习程序和方法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观念,更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去,更不能提升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了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 从素质教育出发袁做好大学体育课堂教学 在整个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能够全面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同时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其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

我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和看法

我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和看法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进入大学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大学体育课也伴随着我一年之久了。我大一上学期学习的太极拳,下学期我学习的是排球。学习排球,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能让自己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使身心得到放松。每次上排球课都和姐妹们高兴地打成一片,不管有多累、汗水怎样肆意地流,心情都会非常的舒畅。而且我觉得大学开展体育课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健康问题已经成了现今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职业也从原先的体力劳动大多转变为脑力劳动,随着脑力劳动者在职业选择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几乎没有自主锻炼的时间和精力,这直接导致了当代人体质健康水平下滑。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显得分外重要,因为他们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于是如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并使得这些同学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时候上体育课就成了一个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体育课的教育,学习到如何正确的锻炼身体,并可以通过每周的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

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因此大学生上体育课是关系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一步,只有坚持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课的教育,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如何正确锻炼身体,以养成一个长期的良好的锻炼习惯,只有这样在我们未来步入社会,当我们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时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也才能担负的起国家的未来 健康是每个人的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体魄又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与梦想,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才得以保证顺利学习,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经受“磨练”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方法,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顺利学习的必由之路,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况、场地器材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基础理论

2020-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引言 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利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所以本文就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体验式教学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高校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学习观念。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实际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当中进行提升和拓展。高校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进行物质上的提升和拓展。 2.高校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情感连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是男性,所以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由于教师的性格原因很容易使得教学的气氛过于严格和严肃。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枯燥乏味,无法积极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所以教师要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学的现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主动的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鼓励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行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成长和拓展。 2.2利用体验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学引导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个人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专业课,从而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引导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当中更好的抓住自身的职业所需来进行提升和拓展,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设计好教学内容,利用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谈谈你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体会

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快乐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在酣畅淋漓中体会体育的快乐”,这是我对即将结束的大学两年的体育课的最大体会。四个学期,用三句话总结这四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就是:在开心中运动,在运动中流汗,在流汗中健身,在健身中休闲! 在开心中运动: 每学期最激动人心的就是体育课的第一堂课——选择项目。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学到我们真正感兴趣和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选择了这种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授课方式。 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前,选择什么项目就成为了每个寝室卧谈会的主要内容,为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项目。经过大家精心的备战和激烈的现场争夺,绝大部分同学都选到了自己最为称心如意的体育项目。因此,大部分同学在上体育课时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每节课都能看到大家笑意盈盈,脸上荡漾着青春的笑容。 体育课,感觉就是在开心的玩儿! 在运动中流汗:

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大家忘记了一切烦恼,每堂课紧随老师的课程进度练习着选定的项目。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尽管如此,脸上的笑意还是不减。 体育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某几项体育技能,更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必要的素质训练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课穿插的跑步、跳远等训练。既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同学们对这些训练依然是全力以赴,认真练习。 一个半小时过后,汗流光了,身体顿时也感觉轻松不少! 在流汗中健身: 进入的大学的学习生活,没有了中小学每天的必修课——广播操,唯一定时定量的运动就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了。在缺乏运动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几乎所有人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四个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保持着成绩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体育课上的锻炼,确实在一点点提高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达到了健身的目的! 在健身中休闲:

大学体育教育意义

大学体育教育意义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2.体育的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3.竞技运动亦称“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特点是: 1)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2)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3)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4)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5)娱乐性。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4.娱乐体育是指在余暇时间或特定时间所进行的一种以娱悦身 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消遣性、文娱性等特点。内容一般有球类游戏、活动性游戏、旅游、棋类以及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等。按活动的组织方式可分为个人的、家庭的和集体的;按活动条件可分为室内的、室外的;按竞争性可分为竞赛性的和非竞赛性的;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商业性的和非商业性的;按参加活动的方式可分为观赏性活动和运动性活动。开展娱乐性体育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格。 5.大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伤残人体育等。主要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体育之家、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棋社,以及个人自由体育锻炼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应遵循因人、因地、因时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状况

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状况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教育改革策略,主要是:加大体育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帮助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提升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等。 标签:大学教育;体育教育;发展状况;改革策略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推行的是单纯的体育技能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模式,在此过程中弱化了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参与合作能力和主体性,重视的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结果实现得如何,而几乎完全忽视了利用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以及形成体育习惯等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为了迎合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育部在对近些年来的大学体育教育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于2002年分别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两个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去,是我们广大大学体育老师必须要深思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状况 1、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缺乏 从我国大学大幅度扩招以来,大学招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大量增加。但是,大部分大学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硬件诸如场地、设备设施没有跟上,与学生大量增加不相适应,基本上都呈现出一种超负荷运转的态势,也当然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 2、体育教育理念更新程度还不够深入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改革,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以强健体质为主要目的身体素质理念,以强化体育氛围和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为主要目的愉快体育教育理念,以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为主要目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但是,在这些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改革当中,大力强调的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关注和强调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与技能,严重弱视了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和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 3、体育老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体育老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待提升。在我国大学体育老师团队当中,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很好地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大学体育老师,基本上接受的都是传统体育教育,他们基本上都是训练型、技术型人才,他们是一专,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卷及答案上课讲义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体育运动。 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指标的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测试,50米跑或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二十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4、现代体育的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促进了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至于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体育产业系统。 5、今年我国广州举办了第16届亚洲运动会。 二、是非题 1、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以强化训练为基本手段,既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T) 2、社会体育开展的广泛性和社会化程度,取决于全民体育意识和群众体育组的提 高。(F) 3、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造就骨干,指导普及。(T) 4、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明显地呈现出来:(一)自我意识方面;(二)情感方面;(三)意志方面;(四)性格方面。(F) 5、糖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一克糖完全氧化可以释放4.1千卡的能 量。(T) 6、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唯一组织形式。(F) 7、1000米跑过程中能量代谢完全是有氧代谢。(F) 8、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T) 9、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F) 10、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极量强度是的摄氧和耗氧能力,是心血管功能的最主要评价指 标。(F)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体育课程的概念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以锻炼身体为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还包括以竞争为目的的活动。大学体育就是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1、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局域目标。 ①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 ②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