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地球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理解。

教学准备:地球仪或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能找出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七大洲的名称和特点: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介绍四大洋的名称和特点: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地图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总结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大洲和大洋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对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021人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学案

2021人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学案

2021人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学案编制人:尹江审核人:七年级地理组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差不多概念。

3、把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能准确、规范地填图。

二、学习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学习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地球?水球1、加加林什么缘故把地球叫水球?2、什么缘故把地球叫地球而不叫水球?3、观看地图册不管如何等分地球始终是以海洋居多吗?学习任务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差不多概念。

2、先画一幅包括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地理事物的简图,并向同组同学说明,并督促其画并检查。

3、在地图册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4、看南北半球图是赤道以南的陆地多呢?依旧赤道以北多?5、看东西半球图是东半球陆地多依旧西半球多?6、看地图册认识一下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赤道穿过的七大洲,四大洋。

7、地图册认识并检查指导本组同学识记洲界。

亚非:亚欧:南北美:亚北美:合作探究:看地图册依据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赤道的相对位置画七大洲及洲界简图并检查当堂检测:(约10分钟)1.2选择: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北美洲B、亚洲C、大洋洲D、南极洲3.世界上最大的洲是;最大的洋是;4.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洋是;5.被三大洲围绕的洋是;被三大洋围绕的洲是;6.亚欧两洲的分界是山、河、山脉;亚非两洲的分界是;南北美洲的分界是。

太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点。

7.轮廓略象“S”形的大洋是。

要紧在热带的大洋是。

要紧在寒带的大洋是。

要紧在热带的大洲是。

8.将七大洲,四大洋按大小排序七大洲:四大洋:。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教案

《大洲与大洋》彭晓珠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够在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3)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 培养用图能力。

(4)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 明确亚/欧、/亚非、亚洲、北美洲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重难点:重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相对位置、面积的大小和分布特点。

难点: 能够利用地图, 说出各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问: 你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水球”还是“地球”?三、新课讲授(一)世界海陆分布4、1.展示“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 然后,指着照片问, 蓝色代表什么?棕色代表什么?让学生对比两图, 然后提问: 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2、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问: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且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

(指导学生看书中的阅读材料回答)3、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 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 让学生观察得出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5.活动: 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二)七大洲四大洋(图画图话, 理清概念, 归纳提升)1.陆地与海洋的基本概念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下面两幅地图, 讨论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大洲、半岛、海峡、海、大洋。

2.七大洲(1)认识七大洲的名称由来、大小及轮廓形状。

初中地理大洲与大洋教案

初中地理大洲与大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理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2.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地球仪、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乐曲与地理的关系。

(2)讲述乐曲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2. 探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念(1)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

(2)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1)引导学生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挂图,让学生自主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地指出它们的位置。

4. 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位置(1)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拼出七大洲的轮廓。

(2)讲解七大洲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七大洲之间的相对关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6. 作业布置(1)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图。

(2)撰写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名称及分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爱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 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引发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世界地图,标注出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出大洲和大洋的划分及其特点。

3. 收集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进行阅读和思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资料,自主探究大洲和大洋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仪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空间认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积极性、分享的内容的准确性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地理分布,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大洲和大洋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大洲和大洋的具体分布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地图和图片,以及生动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地理分布,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地图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2.生动讲述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3.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和图片:准备大洲和大洋的地图和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教学PPT:制作PPT,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地图和图片,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

3.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地球仪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

然后,提问学生对于大洲和大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洲和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人教版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word

人教版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word

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

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

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

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

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

2。

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

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七上《大洲和大洋》word教案
【学习目标】
⒈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路面积比例;
⒉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点;
⒊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和海峡。

【自主学习】
⒈阅读课本30页的内容,观看图2.1和2.2。

⑴地球的海陆分布比例。

地球表面71%是___,而___的面积仅占29%。

⑵世界海陆分布专门不平均,陆地集中在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_半球。

北极周围是__,而南极周围是__。

⒉阅读课本32页图2.5,填写下列各题:
⑴面积宽敞的陆地称为__,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__,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__。

⑵海洋的主体部分称为__,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__,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__。

⒊阅读课本33页图 2.6,在下图中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合作探究】
探究一: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漂亮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但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什么缘故叫“地球”?
探究二:看东西半球图,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⒈我能找出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
⒉我能找出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⒊我能找出太平洋和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⒋我能找出赤道横穿了哪两个大洲的大陆部分?
⒌我能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⒍我能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和大洋?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⒎我能找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
⒏我能找出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
【巩固提升】
⒈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 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
D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⒉有关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B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C南极大陆是南半球唯独的大陆 D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⒊读世界轮廓图,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 B C D E F G H I J k
B
A D C E
F
G H
J I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