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离心力以将液体输送出去。
该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叶片的构造:变量叶片泵由许多叶片组成,这些叶片可以根据泵的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叶片通常是弯曲的,以便在泵转动时能够收集和排放液体。
2. 泵的结构:变量叶片泵的核心部分是转子和壳体。
转子内置在泵的壳体内,它与主轴连接并能够自由旋转。
3. 运转过程:当变量叶片泵开始运转时,转子开始以高速旋转。
液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泵的壳体内,并沿着壳体的内表面向外流动。
4. 离心力的产生:当液体流经转子时,叶片会将液体加速,并形成离心力。
这个离心力将液体推向靠近出口处的泵壳。
5. 出口压力的增加:随着液体流向出口,泵壳逐渐变窄,这会导致压力的增加。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在出口处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6. 液体排放:当液体达到一定压力时,它将被推向出口管道并被输送到目标位置。
同时,液体进口处再次进入泵内进行循环,泵就会持续工作。
总而言之,变量叶片泵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
内流动并增加压力,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通过调整叶片和泵的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流量和压力。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是一种通过改变叶片位置来实现流量调节的泵。
它由液压马达和一组可变叶片组成。
当液压马达启动时,液压油被压力送入液压马达的腔体中。
这些液压油通过马达中的入口流道进入叶片排列成圆形的转子槽中,在转子的中心形成一个旋转的密封油封。
随着转子的旋转,液压油被推到转子外缘的排油槽中。
可变叶片通过一个机构,可以改变其位置和角度。
当叶片变位时,排油槽的尺寸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叶片的位置和角度的改变,液压油的流动路径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泵的流体输送量。
当叶片处于大角度位置时,排油槽的尺寸较小,液压油流动路径较短,使得泵的流体输送量较小;而当叶片处于小角度位置时,排油槽的尺寸较大,液压油流动路径较长,使得泵的流体输送量较大。
通过控制可变叶片的位置和角度,变量叶片泵可以实现连续的流量调节。
这种泵具有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造纸和化工等领域。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其原理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体内流动。
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流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
一、叶片泵的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从吸入口进入泵的腔室,叶轮的离心力将液体往外部抛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具体来说,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过程:当叶轮旋转时,压力减小,吸入口处的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进入泵体内部。
2. 加速过程:液体进入泵体后,随着叶片泵叶轮的旋转,液体开始加速运动。
3. 高速旋转:在加速过程中,液体受到叶轮的离心力作用,被抛出叶轮,形成高速旋转的涡轮。
4. 出口过程:高速旋转的涡轮推动液体沿泵体的流道离开泵。
总的来说,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泵体,然后通过旋转造成的高速运动,将液体推出泵体的出口。
二、叶片泵的类型根据叶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叶片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开式叶片泵:开式叶片泵又称为离心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开放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如清水、石油、酒精等。
开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流量。
2. 闭式叶片泵:闭式叶片泵又称为循环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封闭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含有颗粒、纤维、高粘度等物质的液体,如污水、糊状物、果浆等。
闭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扬程。
3. 混流泵:混流泵是一种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泵,其叶轮具有既有离心又有轴流的作用。
它可以同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提供较高的扬程和较大的流量。
混流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
4. 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这种泵通常在轴流泵的基础上加装离心泵的作用,可以提供更大的扬程和更大的流量。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哈!你说这变量叶片泵啊,就像是个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不停工作。
想象一下,变量叶片泵里面有个转子,就像个会转的大圆盘。
在这个大圆盘上呢,装着好多片可以活动的叶片,就跟小翅膀似的。
当这个转子开始转动的时候,那些叶片就跟着一块儿转起来啦。
这时候啊,油液就像是一群着急赶路的小家伙,争着往泵里面跑。
那些叶片呢,就把油液给兜住啦,然后带着它们一起往前跑。
就好像是叶片给油液搭了个便车,一路带着它们去该去的地方。
而且啊,这变量叶片泵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变!怎么个变法呢?它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输出的流量。
这就好比你骑自行车,你可以根据路况随时调整速度一样。
如果需要的流量大,它就多送点油液;要是不需要那么多,它就少送点,多贴心呀!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就这么个小小的东西,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它在各种机器里默默地工作着,为整个系统提供着动力。
要是没有它,那好多机器可都没法正常运转咯!
咱再想想,生活中不也有很多像变量叶片泵这样的东西吗?它们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没有他们,很多事情都没法顺利进行呢。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变量叶片泵,它可是个大功臣呢!它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不少。
它能让油液乖乖地听它的话,按照要求去到该去的地方,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做到的呀!你说对不对?这变量叶片泵啊,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存在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第7讲 叶片泵

式中: ρ—— 过渡曲线的极半径; R 、 r —— 圆弧部分的大半径和小半径; —— 极径的坐标极角; —— 过渡曲线的中心角。
2、配流盘
(1)叶片间的夹角 配流盘的作用是给泵进行配油。 为了保证配流盘的吸、压油窗口在工作 中能隔开,就必须使配流盘上封油区夹 角 (即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之间的夹 角)大于或等于两个相邻叶片间的夹角, 如图3.20所示,即: 2
Z
2 式中:Z —— 叶片数。 Z 若夹角小于 ,就会使吸油和压 油窗口相通,使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此 外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 应当等于或大 于配流盘上封油区夹角 ,以免产生困 油和气穴现象。
(2) 卸荷三角槽:当两相邻叶片之间的
油液从定子封油区(即定子圆弧 部分)突然转入压油窗口时,使 其油压力迅速达到泵的输出压力, 油液瞬间被压缩,使压油腔中的 油液倒流进来,泵的瞬时流量减 少,引起流量脉动和噪声。为了 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在配流盘上 叶片从封油区进入压油窗口一边 开卸荷三角槽,如图3.21所示, 这样使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 渐地进入压油窗口,压力逐渐上 升,从而消除困油现象和由于压 力突变而引起的瞬时流量脉动和 噪声。卸荷三角槽的尺寸通常由 实验来确定。
V 1 [(
V 2 [( D 2
D 2
e) (
2
2
d 2
) ]
2
2
B
B
e) (
d 2
) ]
2
2
V 2 D B e = 4 R B e
q V n v 4 R B en v
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
q V n 4 R B en 理论流量: 实际流量: q V n v 4 R B en v 结论:1) qT = f(几何参数、 n、e) 2)∵ n = c e变化 q ≠ C ∴变量泵 e = 0 q = 0 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 e<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故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双向变量泵
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 ppt课件

8时的流量脉动较小
故 通常取叶片数为12或16。
ppt课件
39
三 YB1型叶片泵的结构
ppt课件
40
3、3 叶片泵
目的任务
重点难点
提问作业
ppt课件
1
目的任务
了解叶片泵的分类、结构 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计算和特性曲线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更换弹簧,可改变弹簧刚度,使BC段斜率
k大,曲线平缓
变化 <
ppt课k件小,曲线较陡
27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
执行机构需要有快、慢速运动的场合,
如:组合机床进给系统实现快进、工进、
快退等
快进或快退: 用AB段
<
工进:
用BC段
定位夹紧:用AB段
或定位夹紧系统 <
pp夹t课件紧结束保压:用C点28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点
e< 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
故 单作用ppt课叶件 片泵可做双向变量16泵
单作用叶片泵变量原理
手动
变量原理 <
限压式*
自动 < 恒压式
ppt课件
恒流量式
17
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脉动
∵ 单作用叶片泵定、转偏心安装
∴ 其容积变化不均匀
故 有流量脉动,叶片应取奇数
一般13∽15
ppt课件
18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吸、压油口对称,径向力平衡。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讲课讲稿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精品文档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叶片泵,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e,就能改变泵的输出流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
当压力低于某一可调节的限定压力时,泵的输出流量最大; 压力高于限定压力时,随着压力增加,泵的输出流量线性地减少,其工作原理如图3-20所示。
泵的出口经通道7与活塞6相通。
在泵未运转时,定子2在弹簧9的作用下,紧靠活塞4,并使活塞4靠在螺钉5上。
这时,定子和转子有一偏心量e0,调节螺钉5的位置,便可改变e0。
当泵的出口压力p较低时,则作用在活塞4上的液压力也较小,若此液压力小于上端的弹簧作用力,当活塞的面积为A、调压弹簧的刚度k s、预压缩量为x0时,有: pA<k s x0(3-22)此时,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偏心量最大,输出流量最大。
随着外负载的增大,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也将随之提高,当压力升至与弹簧力相平衡的控制压力p B时,有p B A=k s x0 (3-23)当压力进一步升高,使pA>k s x0,这时,若不考虑定子移动时的摩擦力,液压作用力就要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向上移动,随之泵的偏心量减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减小。
p B称为泵的限定压力,即泵处于最大流量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调节调压螺钉10,可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x0即可改变p B的大小。
设定子的最大偏心量为e0,偏心量减小时,弹簧的附加压缩量为x,则定子移动后的偏心量e为:e=e0-x (3-24)这时,定子上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pA=k s(x0+x) (3-25)将式(3-23)、式(3-25)代入式(3-24)可得:e=e0-A(p-p B)/k s(p≥p B) (3-26)式(3-26)表示了泵的工作压力与偏心量的关系,由式可以看出,泵的工作压力愈高,偏心量就愈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就愈小,且当p=ks(e0+x0)/A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力油引到柱塞上,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外反馈式。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流体传输路 线
配油盘
配油盘吸入口流速 一般为4~5m/s,最高不超过 6 m/s,防止流动阻力大而 产生气穴现象; 配油盘上开盲孔是 为了平衡轴向力; 配油盘上排出窗口 开三角形节流是为了防止液 压冲击和噪声; 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 α ≥配油盘上密封区圆心象。 角β ≥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γ ,以防止发生困 油现
泵的流量减小 当pAx大于Ksx0时,定子右移,
pAx 有偏心距e e max x0 Ks
kq Ksk 1 q kq( x0 e max) ( Ax )p Ks kq
由以上公式可得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静特性曲线: 1、当泵的工作压力p小 于限定压力pB 时,油 压作用力不能克服弹簧 的预紧力,定子压紧在 流量调节螺钉上,泵的 流量如AB所示:
结构
• 如图所示双作用式叶片 泵是由定子、转子、叶 片、配流盘和泵体组成, 转子与定子同心安装, 定子的内曲线是由两段 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 径圆弧和四段过度曲线 所组成,共有八段曲线。
工作原理
• 如图所示,转子做顺时针旋转,叶 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径向伸出,其顶 部在定子内曲线上滑动。此时,由 两叶片、转子外圆、定子内曲线及 两侧配有盘所组成的密闭的工作腔 的容积在不断地变化,在经过右下 角以及左上角的配油窗口处时,叶 片伸出,工作腔容积增加,形成真 空,油液通过吸油窗吸入;在经过 右上角及左下角的配油窗口处时, 叶片回缩,工作腔容积变小,压强 增大,液压缸油液通过液压窗口输 出。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适用于工作机构要求快速轻载和 慢速重载要求的液压系统中。 快速轻载时,变量泵工作在曲线AB段,此时泵的压 力小于限定压力,定子在流量调节螺钉上,泵的流 量大。 慢速重载时,变量泵工作在曲线BC段,此时泵的压 力大于限定压力,泵的流量降低。 与定量泵相比优点: 减少功率损耗,降低油液温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它的理论排量为V=4BzeRsin(丌/z)
式中 y——变量叶片泵的排量;
B——叶片宽度;
z——叶片数;
R——定子圆半径;
e——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
显然,泵的理论排量正比于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e。
1.内控式变量叶片泵
内控式泵的变量操纵力来自其本身的排出压力。
如图7.1所示,定子环5在其顶部滚动轴承的支承下可在水平方向移动。
泵配流盘的吸、排油窗口的布置和定子运动方向存在偏角0,排油压力对定子环的作用力可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量F1及与定子移动方向同向的水平分量F2。
F2克服调节弹簧的压缩力,形成调节力,推动定子环移动。
当泵的工作压力所形成的调节力R小于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对转子的偏心距e 受最大流量调节螺钉的限制,保持在最大值。
因而泵的流量基本不变,只是由于泄漏略有下降,如图7—2中AB所示。
当泵的工作压力超过P。
值后,调节力F2大于弹簧预紧力。
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调节力F,增加,克服弹簧力使定子环向偏心距减小方向移动,泵的排量开始下降。
当工作压力到达P,时,定子环的偏心距所对应的泵的理论流量等于它的泄漏量,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零。
此时泵的输出压力为最大。
增加调节弹簧的预紧力可以使图7—2的曲线船段平行右移。
减小弹簧刚度,可改变BC段的斜率,使其更陡。
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调节曲线A点的位置(即最大流量)。
这种变量泵称为限压式(亦称压力反馈或压力补偿式)泵。
内控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单,调节容易。
但是,由于配流盘的偏转会使泵的有效排量减少、并使流量脉动增加。
它的动态调节特性也比较差,因而一般仅用于经济型的小规格泵上。
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大、中规格的变量叶片泵,大图7—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特性部分采用外控式。
2.外控式变量叶片泵
外控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7.3所示。
定子在顶部滑块3的限制下可水平移动。
泵的吸、排油腔对称地布置在定子中心线的两侧。
因而,作用在定子环上的液压力不产生使定子移动的调节力。
外来控制压力通过控制活塞2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环移动,改变其对于转子的偏心距而实现变量。
采用不同的液压控制手段及不同的泵的输出参数反馈,可以组成各种控制形式的变量叶片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