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3课藏书印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藏书印》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印章文字的布局往往以增减、屈伸、挪让、呼应等方法来 处理,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等效 果。此外,还可利用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安排以 及击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丰富变化效果。
13
篆刻刀是主要工具,一般都用平口刀。 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水砂纸各一张。 用材有印石、印泥、笔墨、纸张等。
美术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教版上册)
1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书林漫步 手工书设计 方寸钤记——藏书印 书间精灵——藏书票
2
方寸钤记 ——藏书印
3
▲宋版六经图[明代]
4
藏书印始于唐代,后经历代的沿革与发展,传承至今。 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 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 习其刻制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趣。
7
▲宋版六经图[明代]
8
9
▲八千卷楼藏书之记 ▲杭州叶氏藏书 ▲唐弢藏书
▲饮水斋藏书印
▲毛氏藏书
▲煜明藏书
▲三希堂藏书 ▲伯年过眼
10
一般来讲,藏书印所选用的文字多是篆体,印 中往往有“藏书”“收藏”“珍藏”“珍秘” 等字样。
11
藏书印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 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称朱文或阳文, 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或阴文。 刻朱文印需用双刀法,也就是从笔画的两侧下刀,把笔画周围的 石面剔除,使笔画显现出来,再把边栏处理好即可。 刻白文印有双刀法和单刀法。
18
19
尝试与刻制:
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查阅篆书字典,为自己 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钤印于自己所收 藏的图书扉页。
20
2024-2025年 初中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方寸钤记——藏书印
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或收藏印,系 指藏书者(或书籍拥有者)专门钤于 所藏图书、字画之上的印章。以表明 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 印迹。
藏书印的功能:
1、所有权标志 。
2、身份地位的象征 。
3、保护和管理图书。
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
发展历史:
1、典籍中最早可以见到的关于藏书印的记载始 于唐代。
2、至唐太宗时使用“贞观”印,宋太祖时使用 “秘阁图书”收藏印鉴,藏书印的刻制与使用 已成为风气,此后越发风行。
3、明清之际,私家藏书蔚为大观,加之篆刻艺 术有了大的发展,流派印在藏书印中争奇斗艳, 使得藏书印的数量和内涵都超越了前代,藏书 印的使用更加普遍。
藏书印的形制 :
用料: 主要有金属、玉料、石料、木竹 , 以石料印为最多。
印色:Biblioteka 藏书印的印色有朱色、墨色、青绿色、等等,多 数为朱色。居丧期间用墨色印,这是明清两代的一个
特点。清代各期的朱印印色也有差别,大致前期较紫,
晚期较黄,清末以后比较红。
怎样钤盖藏书印?
通常最主要的一方印,要钤盖在书的正文第 一页下方;倘若是线装书,要钤盖在著者或编纂 者的姓氏下面,以贴近书脊的边框为好。如果还 有其它藏书印,则盖在每一页正文最后一页的下 方,叫做“压卷章”。
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 用的是铜印,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 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云:石不能 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主要有浙江青 田、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内蒙古巴林 四大系列。
印文字体:
印文以小篆为主,也有用金文、隶 书、楷书入印的。清末由于甲骨文的发 现,藏书印文中开始有甲骨文出现。另 外,清代流行满文、清代官印的印文多 用满汉合文,左满右汉,这种情况在私 人藏书印中也偶尔发现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课件(共24张PPT)

各种边款
单刀 图像 双刀
怎样钤盖藏书印?
通常最主要的一方印,要钤盖在书的正文第一页下方;倘若是线 装书,要钤盖在著者或编纂者的姓氏下面,以贴近书脊的边框为好。 如果还有其它藏书印,则盖在每一页正文最后一页的下方,叫做“压 卷章”。
藏书印的形制
用料: 主要有金属、玉料、石料、木竹 ,以石料印为最 多。
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用的是铜印, 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 云:石不能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主要有浙江青田、 福建寿山、浙江昌化、内蒙古巴林四大系列。
藏书印的功能
1、所有权标志 。
2、身份地位的象征 。
3、保护和管理图书。
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
印钮 边款 印面
姓 名 章
肖形章:指印面中只有图像没有文字的篆刻形式。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
玉兔迎春
朱文:白底红字,用阳刻手法。
缘喜斋
自强不息
文章字,用阴刻手法。
怀玉
出则弟
秋月春风等闲度
篆 刻 的 应 用
藏书印的刻制常用以下的刀法
冲刀法
切刀法
章法(布局)
印文的排列
运刀和刻法
运刀分为冲刀和切刀 刻法分为单刀法和双刀法,汉印用双刀
单刀法
双刀法
被线下刀和向线下刀
被线下刀线条光滑向线下刀线条粗糙但是比较自然,一般向 线下刀只是一面两面就没有力度。
被线下刀
向线下刀
边款
篆刻的收尾工作,边款的好坏可以决定篆刻作品的质量。边款也 可分为单刀和双刀,单刀用于阴文双刀可以是阴文也可以使阳文。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藏书印为专题,通过对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等的介绍,使学生对藏书印有较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欣赏各种形式的藏书印作品,了解藏书印的艺术价值和其它方面的应用。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藏书印的欣赏能力,并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3.能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件富有个性的藏书印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藏书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要领;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藏书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通过探究和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艺术鉴赏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难点1.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件有创意的藏书印作品;2.探究藏书印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用具一套(含篆刻石、篆刻刀、宣纸等)、学生作品展示板等。
学生:方形纸片(直径约8cm)、篆刻刀、砂纸、水彩或墨汁、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约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藏书印作品和其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藏书印的。
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将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发展阶段(约25分钟)1.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约10分钟)2.播放课件,展示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图片和文字说明。
提问: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3.藏书印的特点及表现内容(约5分钟)4.播放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藏书印作品。
初二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一、课题藏书印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制作一枚自己的藏书印;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并通过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基本制作;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我国的篆刻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制作;2、难点:能正确运用篆刻刀法制作藏书印;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学生: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多媒体展示几组印章。
提问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上面的文字内容是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含义?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藏书印,是藏书人的名字+收藏/或其他二字,用来印在自己收藏的书画上,表示自己收藏过这些书画(物品的所有权)。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藏书印,了解藏书印,以及学习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藏书印老师展示几枚藏书印,讲授藏书印的构成:书法:印章上是什么字体?篆书章法:这些字如何布局?疏密有致刀法:雕刻的刀工如何?走线清晰,线条古朴,阴刻/阳刻2、如何制作印章播放一段印章制作视频,边播放边讲解制作流程。
设计印稿:字体、布局,字的结构/位置、笔画的粗细写稿上石:把印稿写在纸上,在翻一面扣在印石上刻制修正:合适的刀法(冲刀法/切刀法)进行刻制蘸泥钤印:印章蘸印泥进行拓印,看效果3、老师演示两种刀法课堂演示一下冲刀法/切刀法(三)巩固展示课堂练习,每个人练习一个简单的字的雕刻,老师巡场指导。
结束后,学生展示,老师做正向点评。
(四)小结作业老师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作业是每个人独立完成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篆刻。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第3课 方寸铃记 藏书印 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国画中
书中
方寸钤记 藏书印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藏书印的含义
藏书印又称为“藏书章”,始 于唐代,专门钤印于书本图册 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 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印 迹。 印中往往有“藏书”“收 藏”“珍藏”“过目”等字样。
藏书印的构成
印纽
印面
边款
①书法
藏 书
②章法
印
③刀法
书法
隶书
篆书
章法
1 二字印 2
2
三字印
1
3
四字印 3 1 42
21
1 32
2 41
3
321
章法
单字
其他 印章
遵循“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方法,形成虚实对比, 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工具
刀法
切刀法
冲刀法
线条古 朴含蓄
线条流 畅挺拔
藏 书 印 分 类
藏书印的分类
观察两张图片有何不同?
白印文:白色字、红背景、 刻文字字凹(阴刻法)
朱印文:红色字、白底、刻 背景、字凸起(养刻法)
课堂实践:制作一个自己的印章
题材(可临摹): 1.名字 2.生肖 3.其他
课
本节课学习了藏书印的相关知识, 欣赏和分析不同藏书印个性化特
堂
征及学习了制作方法,感受中国
小
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后同学
结
。 们可以自己收集更多藏书印资料
谢谢观看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 藏书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应能掌握藏书印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征,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和美术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了解藏书印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
2. 学习和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印章的雕刻、墨色的选择与运用等。
3. 结合个人兴趣和喜好,设计一枚具有独特风格的藏书印。
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造型的创意与文字的搭配,体现个人特色。
4. 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藏书印的雕刻与上墨过程,注意操作规范与安全。
5. 作品完成后,学生需用所刻藏书印钤于白纸上,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与感悟。
三、作业要求1.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遵循导师的指导,注意安全操作,不得随意触碰雕刻工具。
2. 设计的藏书印应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体现独特的创意与艺术性。
3. 雕刻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处理,保持作品整洁、线条流畅。
4. 作品完成后,需附上简短的创作说明或感悟,表达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意义。
5. 提交作业时,需按时完成并按照教师要求的方式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作品应体现创意、构思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2. 制作的技巧与精细度:注重作品的细节处理与制作过程的规范。
3. 作品的设计理念:需了解作品背后所表达的主题、意义以及创作者的意图。
4. 学生创作态度与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等。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与指导,指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2. 对于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的作品,教师将给予表扬与鼓励,并作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教师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参考,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通过具体操作实践,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藏书印的制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美术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汉印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2.教学难点:藏书票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家里有没有印章?有谁刻过印章?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学习完本节课,同学们就会有收获。
)(二)新课讲授 1.篆刻的定义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
2.汉印欣赏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风格比较凝重。
汉私印:是指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的随意、宽松许多,主要以铜质为主。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虎奋将军印广汉大将军章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没有文字的印章。
3.篆刻表现形式对比两枚印章问:你能对比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白文(阴刻)——刻字朱文(阳文)——刻背景4.篆刻章法姓名章中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
5.篆刻刀法教师讲解,介绍工具,解释使用方法。
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
视频示范:五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小结: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的方法刻成线条。
6.教师巡回指导。
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刻完后如何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7.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讲,藏书印所选用的文字多是篆体,印中往往有 “藏书”“收藏”“珍藏”“珍秘”等字样; 藏书印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称 朱文或阳文;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或阴文。
欣赏与研究
1. 了解藏书印的发展沿革与我国书法、篆刻艺 术的关系。 2. 尝试从书法、章法、刀法的角度评鉴一枚藏 书印。
藏书印制作方法
一、设计印稿:设计章法 布局,将所要刻的字的 结构、位置和笔画的粗 细按印面进行规划。 二、写稿上石:一种方法 是将印稿反写在石面上, 另一种方法则是写在纸 上后反拓上石。 三、刻制修整:选用适合 的刀法进行刻制。 四、蘸泥 印:均匀将印 泥蘸满印面, 盖于纸 上。
尝试与刻制
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查阅篆书字典,为自 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 印于自己所收 藏的图书扉页。
方寸钤记——藏书印
福州第十五中学
导学:藏书印始于唐代,后经历代的沿革 与发展,传承至今。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 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 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 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提升自己 的修养和情趣。
交流与互动
你有自己的印章吗?
• 说说你对藏书印的 了解。 • 藏书印一般有哪几 种形式?
▲宋版六经图
明代
• 藏书印是书法、章 法、刀法三者完美 结合的艺术。
欣赏作品
印钮
边款 印面
教师小结
•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是藏书者专门将其钤印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 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 印迹。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 的艺术。一方藏书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 意,又有优美悦目的布局构图,并有刀法生动的 雕刻神韵,更有藏书者的情致与个性。可谓“方 寸之间,气象万千”。
看看所需的材料
▲篆刻刀是主要工具,一般都用平口 刀。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水砂纸各一张。 用材有印石、印泥、笔墨、纸张等。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
藏书印的刻制常用两种刀法
1. 冲刀法:将刀内角入石,刀柄内倾,外角仰 起,向前冲进,谓之冲刀。其刻出的线条流畅劲 挺。 2. 切刀法:将刻刀的外角刀锋入石,慢慢由外 向内切下,直至内角处入石,称为切刀。其所刻 线条有古朴、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