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3课弟子规

合集下载

《弟子规》教学教案幼儿园小班

《弟子规》教学教案幼儿园小班

《弟子规》教学教案幼儿园小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同伴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爱心的小公民。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弟子规简介教学重点:了解《弟子规》的背景、作者及基本内容。

2. 第二课:孝道文化教学重点:学习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3. 第三课:尊重长辈4. 第四课:友爱同伴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与同伴友爱的态度,学会分享、合作。

5. 第五课:品德修养教学重点:提高幼儿的品德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和接受《弟子规》的教育。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动手实践: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同伴等方面的情况。

2. 结合幼儿的课堂参与程度、讨论发言等方面,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 通过家长座谈会、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反馈和意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弟子规》故事选编、品德教育绘本等。

2.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模型等。

3. 辅助材料: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弟子规简介课时:2课时活动:介绍《弟子规》的背景、作者及基本内容,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2. 第二课:孝道文化课时:2课时活动:讲述孝道故事,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孝敬父母的感觉。

3. 第三课:尊重长辈课时:2课时活动:讨论如何尊重长辈,进行礼仪小游戏,学习正确的礼仪动作。

4. 第四课:友爱同伴课时:2课时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精神。

5. 第五课:品德修养课时:2课时活动:讲解品德故事,进行道德讨论,引导幼儿自我反思。

六、教学实践活动1. 第六课:实践孝道课时:1课时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帮忙浇水、整理房间等。

国学知识: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国学知识: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导语】弟⼦规,是圣⼈的教诲。

⾸先要孝敬⽗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慎⾏、讲求信⽤。

下⾯是分享的国学知识:弟⼦规原⽂及解释。

欢迎⼤家阅读参考! 篇⼀ 1、弟⼦规圣⼈训⾸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规,是圣⼈的教诲。

⾸先要孝敬⽗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慎⾏、讲求信⽤。

2、泛爱众⽽亲仁有余⼒则学⽂ 【解释】博爱⼤众,亲近有仁德的⼈。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学习有益的学问。

⼊则孝 3、⽗母呼应勿缓⽗母命⾏勿懒 【解释】⽗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母交代的事情,要⽴刻动⾝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母教须敬听⽗母责须顺承 【解释】⽗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母,向⽗母请安;晚上伺候⽗母就寝后,才能⼊睡。

6、出必告反必⾯居有常业⽆变 【解释】出门时告诉⽗母去向,返家后,⾯告⽗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母忧虑; 7、事虽⼩勿擅为苟擅为⼦道亏 【解释】事情虽⼩,也不要擅⾃作主和⾏动;擅⾃⾏动造成错误,让⽗母担忧,有失做⼦⼥的本分; 8、物虽⼩勿私藏苟私藏亲⼼伤 【解释】公物虽⼩,也不要私⾃占为⼰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母伤⼼; 9、亲所好⼒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去做;⽗母厌恶的事情,要⼩⼼谨慎不要去做(包括⾃⼰的坏习惯); 10、⾝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的⾝体受到伤害,⽗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贤 【解释】⽗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柔吾声 【解释】⽗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态度诚恳; 13、谏不⼊悦复谏号泣随挞⽆怨 【解释】如果⽗母不⾼兴时不听规劝,等到⽗母⾼兴的时候,继续规劝;⽗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怨⽆悔,以免陷⽗母于不义,铸成⼤错;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释】⽗母亲⽣病时,要替⽗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时不离开⽗母床前; 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绝 【解释】⽗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母的养育之恩;⽣活起居,戒酒戒⾁; 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 【解释】办理⽗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母要诚⼼诚意;对待去世的⽗母,要像⽣前⼀样恭敬。

弟子规第三课

弟子规第三课

出必告 反必面
出必告 反必面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 到哪里去,回家以后, 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 们感到心安。
出晨冬 必则则 告省温 反昏夏 必则则 面定凊
居有常 业无变
居有常 业无变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 一定的秩序,而且对 于所从事的事情,不 随便改变 。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 弟 子 规
---.
居出 晨 冬 有必 则 则 常告 省 温 业反 昏 夏 无必 则 则 变面 定 凊
冬则温 夏则凊
冬则温 夏则凊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 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 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 否感到凉爽。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则省
昏则定
晨则省 昏则定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 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 安好;傍晚回来了,也 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
晨冬 则则 省温 昏夏 则则 定凊

《弟子规》第三课2

《弟子规》第三课2


(tái)抬高,高抬贵手。

(tái)青苔,苔藓。

(tái)跆拳道
汉 字
(憂) 训 诂
金文
繁体字
会义字。从心,尤聲。(动)
造字法
本义 多思多虑,放心不下。
文义 忧虑、焦急。
汉 字 训 诂
会意字。从丑,丑亦聲。(动)
造字法
本义 谦恭进献烤羊。
文义
耻辱。




把每个字的解释带入句子中,试着把整 句话的意思整理出来。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 文 理
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易解: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 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 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如果身体受了伤, 就会让父母担心忧虑。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 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故事 分享
点击编辑文字内容
合 作 分 享
第三课 居有常
——《弟子规》
第三课 居有常


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复 习回 顾
第二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读一读 写一写
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熟读成诵(第二节内容)。 2、回家后把你收获的感受说给
爸爸妈妈听。
hào
wèi




shēn
shāng


弟子规第二章课件.

弟子规第二章课件.

qīnsuǒhào lì wèijù qīnsuǒwù jǐnwèiq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 yí qīnyōu déyǒushāng yí qīnxi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qīnàiwǒ xiàohénán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弟子规》
[清]李毓秀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泛爱众 而亲仁 首孝弟 有余力 次谨信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身有伤 亲爱我 亲有过 谏不入 亲有疾 丧三年 丧尽礼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力为具 贻亲忧 孝何难 谏使更 悦复谏 药先尝 常悲咽 祭尽诚 父母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居处变 事死者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酒肉绝 如事生
shì 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纵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自作主张。如果随意去做,就会容易 出错,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顺的行为。 别人的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能私自占为己有,如果暗地里私藏 了别人的东西,那么你的品德就会受到损伤,父母亲一定会很 伤心。
rù zé xiào 入 则 孝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的意志
fùmǔhū yì ngwùhuǎn fùmǔmì ng xí ngwùlǎn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 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第3课

弟子规第3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释文: 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 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 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 一定要柔和。
第 3 课 亲所好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释文: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父母心情好 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 不听,还要哭泣恳求, 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 也毫无怨言。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发生的一件 开心的事。
第 3 课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第 3 课 亲所好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释文: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父 母准备 3 课 亲所好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释文: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 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 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 父母感到丢脸。
第 3 课 亲所好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释文: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 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 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去”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 一个人,下面是古人居住洞 穴的出口。人离开洞穴外出 就是“去”,“去”本来的 意思是离开,引申为去掉, 去除。
请听故事:孙元觉劝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说一说
如果父母错怪 了你,你会怎 么做呢?
哭闹 解释 生气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二章入则孝【原文】事①虽②小③,勿擅④为⑤。

苟⑥擅为,子⑦道⑧亏⑨。

【注释】①事:其本义为职位,后引申为事务、事情,作动词使用时,表示从事、侍奉、任用。

这里的“事”指的是事情、事务。

②虽:纵使、即便。

③小:细微。

④擅:指的是擅自。

⑤为:行为、行动、作为。

⑥苟:用作连词,意思是假如。

⑦子:指的是儿女。

⑧道:指事物的道理。

⑨亏:其本义为气血亏损,后引申为损失、欠缺、减损等释义。

这里的“亏”指的是亏损。

【翻译】事务纵然细微,也不能擅自行动做主。

如果擅自行动做主,那就对为人子女的道义有所损害。

【解释】“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这是《弟子规》在要求儿女尊重父母意见方面提出的要求。

虽然它要求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都要跟父母汇报,但从理解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强调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实践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刻板地以为,这就是要求我们事无巨细都要跟父母禀报,毕竟这落实到具体实践上有一定的困难。

其实,这句话更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子女的态度以及听从父母意见、尊重父母想法的倡议。

古代子女对于父母长辈的看法是极其重视的,尤其是对各种人生大事的决定,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古代男女的婚事,再如“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甚至将父母双亲的作用跟神佛类比起来,可见父母的意见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影响。

《弟子规》强调儿女要高度尊重父母的意见,这其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注意的道德伦理问题。

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奉养和尊重,那必然不能称其为和谐健康的社会状态。

因此,对待父母,摆正态度十分重要:要尊敬而有礼,但又不冷漠疏离;要关心且爱戴,却又不过于亲密狎昵。

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本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

【解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弟子规》强调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指导。

这其实是为人父母者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避免儿女走弯路,所以对于父母的意见,我们不要武断地一味拒绝,而是要审慎地加以考虑。

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

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

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让我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一件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弟子规第三课及解释,欢迎借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易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拓展内容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咪瑞可——教案
上课时间
科目
识字
幼儿年龄
5岁教学名称识字书第Fra bibliotek课弟子规^
教学目标
1、学习汉字呼 应 命 责 顺
2、给汉字组词
3、熟读儿歌
4、培养幼儿良好的指读习惯
5、培养幼儿热爱父母
教学准备
汉字卡 上课图片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汉字,熟读儿歌
难点:汉字认读及组词
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
教师与学生相互问好
师:小结
课前导入:
师:《幸福歌》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假如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那小朋友知道现在我们在干什么吗
幼:上课
师:小朋友们很棒,知道思考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上课有关系的儿歌。

新授知识:
师:请幼儿欣赏音频
师:教师带领指读儿歌
师:分析儿歌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师:请幼儿简述
学:根据自己理解复述
师:出示字卡呼 应 责 命 顺
师:谁能给它组词
学:招呼 呼吸 答应 对应 命令 使命 责任 尽责
;
顺序 顺利
游戏巩固
<击鼓传卡>字卡下发按顺序传递,教师敲击声音,当声音停止字卡在哪个学生手中请该学生大声说出字卡名字并组词。
复习儿歌
(1)跟读音频
(2)教师领读
(3)幼儿齐读(指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