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汽车齿轮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作用

汽车齿轮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作用一、热处理工艺的概念及作用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方法,使金属材料在固态结构下发生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从而获得一定的组织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
二、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工艺1. 淬火淬火是指将汽车齿轮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这一过程能够使齿轮获得高硬度和强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淬火后的齿轮组织为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2. 调质调质是指将淬火后的齿轮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冷却。
调质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齿轮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调质后的齿轮组织为马氏体和回火组织的混合组织,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较高的韧性。
3. 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齿轮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适宜介质中迅速冷却,最后再次加热至较低的温度进行回火。
淬火回火工艺能够使齿轮获得既有较高硬度,又有一定韧性和韧性的组织结构,提高齿轮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 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是将汽车齿轮在加热至临界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适宜介质中迅速冷却。
等温淬火工艺能够使齿轮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三、热处理工艺对汽车齿轮的作用1. 提高齿轮的硬度和强度:通过热处理工艺,汽车齿轮的硬度和强度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抵抗外界的冲击和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2. 提高齿轮的耐磨性:热处理工艺能够使齿轮表面形成硬度较高的层,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
3. 提高齿轮的韧性和韧性:通过热处理工艺,齿轮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能够提高齿轮的韧性和韧性,增强其抗冲击性能。
4. 改善齿轮的尺寸稳定性:热处理工艺能够消除齿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使齿轮的尺寸更加稳定,减少变形和变位。
5. 提高齿轮的抗腐蚀性: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的组织结构,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汽车变速箱齿轮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分析

汽车变速箱齿轮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分析汽车变速箱齿轮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分析内容提要:本文以汽车变速箱齿轮为例,详细论述了其材料选择的具体思路及其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分析和工序的安排,论证了汽车变速箱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变速箱齿轮材料热处理工艺分析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除了一些标准件外,其他零部件都涉及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分析和工序的安排。
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及正确安排零件的热处理工艺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以汽车变速箱齿轮为例,论述了其选材及热处理工艺的制定过程与思路,与大家探讨。
一、变速箱齿轮的材料选择:1、选材的原则:零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及加工工艺性能、经济成本要求进行选择:1)、使用性能要求:使用性能是指零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保证零件工作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必要条件。
零件在选材时,首先要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正确判断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再根据主要的使用性能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变速箱齿轮位于汽车传动部分,用于传递扭矩与动力、调整速度的作用。
其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及要求的力学性能如下表:零件名称工作条件常见失效形式要求的力学性能变速箱齿轮A、由于传递扭矩,齿根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交变应力;B、由于变速箱齿轮转速变化范围广,齿轮表面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并在高速下承受强烈的磨擦力;C、由于工作时不断换档,轮齿之间经常要承受换档造成的冲击与碰撞。
A、当齿轮所受弯曲应力过大时,可能发生齿根折断;B、轮齿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长时间工作可能发生疲劳断裂;C、齿面在强磨擦作用下可能发生磨损和点蚀现象。
D、齿轮心部韧性过低时,在冲击作用下可能发生断裂。
A、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齿面硬度58-64HRC,心部硬度30-45HRC;B、齿面高的接触疲劳强度;C、齿根高的弯曲强度(σb>1000Mpa);D、心部较高强度、高韧性(a k>60J/cm 2)。
crmnti传动轴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流程
预热处理
包括清理、除油、除锈等工序, 目的是去除材料表面的杂质,为
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做好准备。
加热
将材料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使材 料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 增加,达到一定的热力学状态。
降低热处理成本
优化能源利用
通过改进热处理设备的能源利用 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
热处理成本。
提高材料利用率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和优化工装模 具,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
用率。
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减少 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从而降低
热处理成本。
06
CRMNTi传动轴热处理工艺发展趋势
提高热处理效率
选用高效热处理设备
实现自动化控制
采用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如连续淬火 炉、真空炉等,可以提高热处理的效 率。
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热处理 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整,可以提 高热处理的稳定性和效率。
优化热处理工艺流程
通过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 的环节和时间,可以提高热处理的效 率。
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
优化淬火温度
淬火温度是影响CRMNTi材料性 能的关键参数,通过调整淬火温 度,可以获得更好的硬度和耐磨
性。
控制冷却速度
淬火后的冷却速度对材料性能也有 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冷却速度,可 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调整回火温度
回火温度是热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工 艺参数,通过调整回火温度,可以 进一步优化材料的综合性能。
能。
03
CRMNTi传动轴热处理实例
汽车齿轮热处理工艺

汽车齿轮热处理工艺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汽车齿轮那神奇的热处理工艺。
你知道吗?汽车齿轮就像是汽车身体里的小战士,它们得足够强大、坚韧,才能在高速运转的世界里冲锋陷阵。
而热处理工艺,就是让这些小战士变得厉害的魔法。
想象一下,齿轮在汽车里不停地转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
如果没有经过恰当的热处理,它们可能很快就会累垮,甚至罢工。
这就好比一个没经过训练的新兵直接上战场,那不是等着被打得落花流水嘛!热处理工艺中的退火,就像是让齿轮先做个放松的瑜伽。
把齿轮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慢慢冷却,让它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均匀,减少应力。
这就好比给齿轮来了一次全身的按摩,让它舒舒服服地准备迎接挑战。
淬火呢,那可就是一场烈火的考验啦!把齿轮迅速加热到高温,然后猛地放到冷却介质里,让它瞬间变得坚硬无比。
这就像把一块普通的铁扔到炼钢炉里,出来就成了削铁如泥的宝剑!回火呢,又像是给刚刚淬火完的齿轮一个温暖的抱抱。
再次加热,让它的硬度和韧性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不然,太硬了容易脆,太软了又没力气,这可不行。
渗碳处理,就像是给齿轮穿上一层厚厚的铠甲。
让碳原子渗进齿轮表面,增加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不就像给战士的盔甲加厚加固,让敌人的攻击都无可奈何嘛!在实际操作中,每一步的温度、时间、冷却速度,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就好比炒菜,火候、时间、调料,一个都不能错,要不然这道菜就不美味了。
而且,这热处理工艺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得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他们就像是齿轮的魔法师,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让每一个齿轮都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要是这热处理工艺没做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汽车可能会在路上抛锚,那得多让人头疼啊!所以说,这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工艺,那可是汽车制造里的关键一步,绝对不能马虎!总之,汽车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动作都要精准到位,才能跳出精彩的篇章,让汽车跑得又快又稳!。
[详细讲解]20crmnti热处理
![[详细讲解]20crmnti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f230c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1.png)
多用其制造传动齿轮.是中淬透性渗碳钢中Cr Mn Ti 钢.,在保证淬透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可切削性良好.广泛用于截面小于30mm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及受冲击载荷和摩擦的重要渗碳零件,如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凸轮、矿山机械使用的重载齿轮等,但往往由于齿轮热处理质量不过关,会造成加工困难、齿轮磨削中存在裂纹、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合格等。
20CrMnTi齿轮钢要达到加工、使用所需性能必须进行热处理,目的是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0000一般齿轮加工的工艺路线如下。
锻造→正火→齿形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校正花键孔→磨齿[1]。
一般齿轮毛坯采用锻造毛坯,经锻造以后晶粒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钢的组织,增加了锻造应力,提高了硬度,在机械加工前需预备热处理。
00001 预备热处理0000通常20CrMnTi选用正火或调质处理作为预备热处理,其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消除锻造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保证齿形合格。
0001.1正火0000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
对于一般的齿轮采用正火,正火可以减少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成分偏析;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和碳化物的弥散分布,以便在随后的热处理中增加碳化物的溶解量。
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获得细小的片层状渗碳体珠光体,强度、硬度都较高,力学性能较好。
然而正火工艺是空冷,对于尺寸较大零件,内外温差大冷却速度不稳定,在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在A1-550℃温度范围内分解为珠光体,在550℃-Ms温度范围内,因转变温度较低转变为贝氏体组织(即含碳量具有一定过饱和度的铁素体和分散的渗碳体(或碳化物)的混合物),其特征是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中分布粒状或长条状的碳化物[1]。
新能源汽车齿轮箱的热处理与噪音控制

新能源汽车齿轮箱的热处理与噪音控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于齿轮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新能源汽车中,齿轮箱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为了提高齿轮箱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噪音水平,热处理技术和噪音控制技术成为了关键。
一、热处理技术1. 渗碳处理渗碳处理是齿轮箱热处理的重要工艺之一。
通过将齿轮箱置入含有碳源的气体或液体中,在高温下使碳原子渗入到齿轮表面,形成高碳含量的表面层,提高了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2. 渗氮处理渗氮处理是通过在高温下将氮原子渗入到齿轮表面,形成氮化物层,提高了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与渗碳处理相比,渗氮处理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3. 淬火淬火是指将经过渗碳或渗氮处理后的齿轮在高温下迅速冷却的工艺。
淬火可以进一步提高齿轮的硬度,改善其组织结构,增加其强度和耐磨性。
二、噪音控制技术1. 设计优化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噪音控制的问题,采用合理的齿轮参数设计,避免齿轮过小或过大、齿数不均匀等情况,减少齿轮啮合时的噪音。
2. 减振处理通过对齿轮箱的支撑结构、密封结构等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减振材料,减少齿轮运动时的振动和噪音传播,提高驾驶舒适性。
3. 润滑控制合理选择润滑油和油路设计,保证齿轮箱运转时的润滑良好,降低齿轮轴承的摩擦和磨损,减少噪音的产生。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齿轮箱的热处理和噪音控制技术对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这些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的出行体验。
汽车齿轮热处理工艺

汽车、拖拉机的变速箱齿轮多半用低碳渗碳钢制造,而机床变速箱多半用中碳(合金)2011-4-10 21:07提问者:991495331|浏览次数:289次我来帮他解答2011-4-11 11:10满意回答合金渗碳钢1.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内燃机上的凸轮轴、活塞销等机器零件。
这类零件在工作中遭受强烈的摩擦磨损,同时又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特别是冲击载荷。
2. 性能要求(1) 表面渗碳层硬度高,以保证优异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抗力,同时具有适当的塑性和韧性。
(2) 心部具有高的韧性和足够高的强度。
心部韧性不足时,在冲击载荷或过载作用下容易断裂;强度不足时,则较脆的渗碳层易碎裂、剥落。
(3) 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在高的渗碳温度(900℃~950℃)下,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并有良好的淬透性。
3. 成分特点(1) 低碳:碳含量一般为0.10%~0.25%,使零件心部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2) 加入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常加入Cr、Ni、Mn、B等。
(3) 加入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主要加入少量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V、W、Mo等,形成稳定的合金碳化物。
4.钢种及牌号20Cr低淬透性合金渗碳钢。
这类钢的淬透性低,心部强度较低。
20CrMnTi中淬透性合金渗碳钢。
这类钢淬透性较高、过热敏感性较小,渗碳过渡层比较均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18Cr2Ni4WA和20Cr2Ni4A高淬透性合金渗碳钢。
这类钢含有较多的Cr、Ni 等元素,淬透性很高,且具有很好的韧性和低温冲击韧性。
5. 热处理和组织性能合金渗碳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都是渗碳后直接淬火,再低温回火。
热处理后,表面渗碳层的组织为合金渗碳体+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硬度为60HRC~62HRC。
心部组织与钢的淬透性及零件截面尺寸有关,完全淬透时为低碳回火马氏体,硬度为40HRC~48HRC;多数情况下是屈氏体、回火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硬度为25HRC~40HRC。
20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20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火焰表面淬火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化学热处理过程;·掌握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原理、特点、常用方法及应用。
能力目标:·能根据零件的化学成分、性能要求和技术条件,合理选择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二、任务引入变速箱齿轮位于汽车传动部分,用于传递扭矩与动力、调整速度。
由于传递扭矩,齿根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交变应力;由于变速箱齿轮转速变化范围广,齿轮表面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并在高速下承受强烈的磨擦力;由于工作时不断换档,轮齿之间经常要承受换档造成的冲击与碰撞。
这就要求齿轮表面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齿面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心部有较高的强度和高韧性。
图2-25所示20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如下:1.渗碳层表面含碳量为0.80~1.05%;2.渗碳层深度为0.80~1.3mm;3.淬火回火后齿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为33~48HRC。
图2-25 汽车变速箱齿轮简图三、相关知识在机械设备中,有许多零件(如齿轮、曲轴、活塞销等)是在冲击载荷及表面摩擦条件下工作的,这类零件表面需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心部需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为满足这类零件的性能要求,须进行表面热处理。
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两种。
(一)钢的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通过快速加热,使钢件表层奥氏体化,然后迅速冷却,使表层形成一定深度的淬硬组织——马氏体,而心部仍保持原来塑性、韧度较好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在钢的表面淬火法中,感应加热淬火应用最广。
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即图2-26所示装置中,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以产生交变磁场,于是工件内部就会产生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涡流)。
由于涡流的趋肤效应,使涡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表面电流密度大,心部电流密度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工艺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火焰表面淬火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化学热处理过程;·掌握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原理、特点、常用方法及应用。
能力目标:·能根据零件的化学成分、性能要求和技术条件,合理选择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二、任务引入变速箱齿轮位于汽车传动部分,用于传递扭矩与动力、调整速度。
由于传递扭矩,齿根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交变应力;由于变速箱齿轮转速变化范围广,齿轮表面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并在高速下承受强烈的磨擦力;由于工作时不断换档,轮齿之间经常要承受换档造成的冲击与碰撞。
这就要求齿轮表面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齿面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心部有较高的强度和高韧性。
图2-25所示20CrMnTi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如下:1.渗碳层表面含碳量为0.80~1.05%;2.渗碳层深度为0.80~1.3mm;3.淬火回火后齿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为33~48HRC。
图2-25 汽车变速箱齿轮简图三、相关知识在机械设备中,有许多零件(如齿轮、曲轴、活塞销等)是在冲击载荷及表面摩擦条件下工作的,这类零件表面需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而心部需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为满足这类零件的性能要求,须进行表面热处理。
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两种。
(一)钢的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通过快速加热,使钢件表层奥氏体化,然后迅速冷却,使表层形成一定深度的淬硬组织——马氏体,而心部仍保持原来塑性、韧度较好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在钢的表面淬火法中,感应加热淬火应用最广。
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即图2-26所示装置中,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以产生交变磁场,于是工件内部就会产生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涡流)。
由于涡流的趋肤效应,使涡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表面电流密度大,心部电流密度小。
感应器中的电流频率越高,涡流越集中于工件表面。
由于工件表面涡流产生的热量,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心部温度仍接近室温),随即喷水快速冷却(合金钢浸油冷却),从而达到了表面淬火的目的。
图2-26 感应加热淬火示意图1-感应加热圈;2-进水;3-出水;4-淬火喷水套;5、7-水;6-加热淬硬层;8-间隙(1.5~3mm);9-工件感应加热淬火表面淬硬层的厚度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一般频率高加热深度浅,淬硬层深度也就浅。
频率f与加热深度δ的关系采用下面近似经验公式表示:δ(20℃冷态)=/20fδ(800℃热态)=/f500式中:f的单位是Hz;δ的单位是mm。
为了得到不同的淬硬层深度,可采用不同频率的电流进行加热,电流频率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见表2-3。
表2-3 感应加热淬火的频率选择淬硬层深度应用举例加热方法频率范围/mm高频感应加热200~300kHz 1~2 在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小齿轮、小轴等承受扭矩、压力载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中频感应加热1~10kHz 2~10主轴等工频感应加热50Hz 10~15 承受扭矩、压力载荷的大型零件,如冷轧辊等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应用氧-乙炔或氧-煤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对零件表面进行快速加热并随之快速冷却的工艺称为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如图2-27所示。
火焰表面淬火的淬硬层深度一般为2~6mm。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加热温度及淬硬层深度不易控制,淬火质量不稳定,常造成表层过热,甚至局部熔化。
但不需要特殊设备,故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图2-27火焰淬火示意图1-喷水管;2-淬硬层;3-工件;4-烧嘴(二)钢的化学热处理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的原子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叫做化学热处理。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和渗金属等。
1.渗碳渗碳是指将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渗碳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和强烈摩擦的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工件,如汽车和拖拉机的齿轮、凸轮、活塞销等零件。
其目的是在保持零件心部高韧性的条件下,得到具有高硬度的表面层,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渗碳层深度一般为0.5~2.0mm,含碳量从表面到心部逐渐减少,表面w c=0.8%~1.1%,心部仍保持原来低碳钢的含碳量。
渗碳后必需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后,才能达到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韧性的要求。
根据渗碳剂不同,渗碳可分为气体渗碳、固体渗碳及盐浴渗碳三种,目前常用的是前两种,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渗碳。
(1)气体渗碳气体渗碳是将工件置于密封的加热炉(如井式渗碳炉)中,通入渗碳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等)或滴入易于分解和气化的液体(如煤油、丙酮、甲醇等),并加热到渗碳温度(900℃~950℃),使工件在高温渗碳气氛中进行渗碳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图2-28为气体渗碳示意图。
图2-28 气体渗碳示意图1-风扇电动机;2-废气火焰;3-炉盖;4-电阻丝;5-耐热罐;6-工件;7-炉体气体渗碳过程中渗碳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碳原子,其反应式如下:2CO→〔C〕+ CO2CH4→2H2 +〔C〕CO+H2→H2O+〔C〕随后活性碳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而溶于高温奥氏体中,并向内部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渗碳层。
气体渗碳的渗碳层质量好,渗碳过程容易控制,生产率高,劳动条件较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但设备成本较高,维护调试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宜单件和小批量生产。
(2)固体渗碳固体渗碳是将工件置于四周填满固体渗碳剂的密封箱中,然后放入加热炉内,加热到900℃~95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图2-29)。
固体渗碳剂主要由供碳剂(木炭)和催渗剂(碳酸盐如碳酸钡)组成。
其活性碳原子是依靠木炭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工件表面分解获得的。
因此,固体渗碳实际也是在气体中进行的,故渗碳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与气体渗碳相似。
图2-29 固体渗碳装置1-泥封;2-盖;3-试棒;4-零件;5-渗碳剂;6-渗碳箱2.渗氮渗氮又称氮化,将工件置于含氮介质中加热至500℃~560℃时,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是将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以氮化物为主的渗氮层(渗氮层深度一般为0.6 ~0.7mm),以提高工件表层的硬度、耐磨、耐蚀和耐疲劳强度等多种性能,广泛应用于承受冲击、交变载荷和强烈摩擦的中碳合金结构钢重要精密零件,如精密机床丝杠、镗床主轴、汽轮机的阀门、阀杆等。
渗氮的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多的渗氮方法为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1)气体渗氮气体渗氮是将工件放入密闭的炉内,加热到500℃~600℃,通入氨气(NH3),氨气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与钢中的合金元素Al、Cr、Mo 形成氮化物,并向心部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渗层。
气体渗氮适用于含有Al、Cr、•Mo•等合金元素的钢,最常用的渗氮用钢如38CrMoAl、35CrMo、18CrNiW等。
渗氮的生产周期长,渗氮层薄而脆,不宜承受集中的重载荷,使渗氮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离子渗氮离子渗氮是工件在密封炉内作阴极,密封炉抽真空后通入氨气,并在相对应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500~800V的高压直流电,使氨气电离产生氮离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氮离子轰击阴极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形成辉光放电并产生高温。
氮离子在阴极获得电子后,还原成氮原子,并向工件表层渗入扩散,形成渗氮层。
离子渗氮具有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渗氮时间仅为气体渗氮的1/3~1/4)、渗氮层质量高、工件变形小、对材料的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钢、铸铁和钛等金属材料)等优点,目前离子渗氮还存在投资大、装炉量小、测温困难及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用于要求高的重要精密件。
3.碳氮共渗在一定温度下,将碳、氮原子同时渗入工件表层奥氏体中,并以渗碳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碳氮共渗,其目的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气体碳氮共渗。
气体碳氮共渗又称氰化。
高温(820℃~880 ℃)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气氛中含有一定氮时,碳的渗入速度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碳的速度要高,厚度更深。
低温(520℃~580 ℃)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共渗后表面形成白亮层,可大大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抗咬卡、抗擦伤的性能。
碳氮共渗与渗碳相比,具有加热温度低,零件变形小,生产周期短,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优点,广泛用于自行车、缝纫机、仪表零件,齿轮、轴类等机床、汽车的小型零件,以及模具、量具和刃具等表面处理。
四、任务实施根据20CrMnTi变速箱齿轮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及对变速箱齿轮的技术条件要求确定:为消除经过锻造的变速箱齿轮毛坯的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并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可采用退火或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
由于变速箱齿轮尺寸较小,且厚度较均匀,在正火、退火均可使用的前提下,为提高工作效率,宜选用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
因零件硬度较高,除磨削加工之外不宜进行其他形式的切削加工,故最终热处理均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加工之前。
采用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先渗碳,使表面碳含量增加,心部仍维持低的含碳量,保持心部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渗碳之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轮齿表面硬度达到高硬度要求,心部仍维持较低的硬度。
变速箱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 锻造→ 正火→ 粗、半精切削加工→ 渗碳→ 淬火、低温回火→ 喷丸处理→ 加工花键→ 磨端面→ 磨齿→ 最终检验五、能力训练C616车床主轴的热处理工艺主轴在机床上是传递动力的零件,常承受弯曲、扭转、疲劳、冲击载荷,同时在滑动与转动部位受摩擦作用,因此主轴性能要求具有高强度、硬度、足够的韧性及疲劳强度、变形要小。
如图2-30所示的C616车床主轴采用45钢制造。
图2-30 C616车床主轴简图热处理工艺路线为:粗加工→正火→机加工→高频淬火→回火→磨削1.正火:840℃~860℃,1~1.5h后空冷,工艺曲线如图2-31所示。
图2-31 机床主轴正火工艺曲线图2-32 机床主轴高频感应淬火回火工艺曲线2.高频感应淬火:860℃~880℃水冷,220℃~250℃、1.5h回火,硬度为45~50HRC,工艺如图2-32所示。
六、经验交流常见热处理缺陷及对策1.过热与过烧工件在热处理时,若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使奥氏体晶粒显著长大的现象称为过热,过热一般可以用正火来消除。
若加热温度接近开始熔化的温度,使晶界处产生熔化或氧化的现象称为过烧,过烧无法挽回,只能报废。
2.氧化与脱碳氧化是指工件被加热介质中的O2、CO2、H2O等氧化后,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