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满分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测试题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测试题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1 通常所说的就业“三碰头”不包括以下哪项就业()(分值:3/得分: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青年就业下岗失业就业2 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为基本取向。

(分值:3/得分:3)社会和谐服务民生人民幸福民生福利3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分值:3/得分:3)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4 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转变依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值:3/得分:3)建设民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建设财政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吃饭财政—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民生财政5 1953年以前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是()(分值:3/得分:3)解决温饱军政支出经济建设文教事业6 乡财县管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乡镇财政国库。

(分值:3/得分:3)弱化强化改革撤销7 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分值:3/得分:3)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8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分值:3/得分:3)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9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值:3/得分:3)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10 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3/得分:3)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11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分值:3/得分:3)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1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分值:3/得分:3)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13 以下哪项是属于建设生态家园的措施()(分值:3/得分:3)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14 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答案满分卷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答案满分卷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建设民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吃饭财政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否是是否是否
否是
否是。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测试答案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测试答案
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9
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3/得分:3)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0
促进劳动就业,对个人生存和尊严的新期待
共享公共服务,对实现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规范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24
从我省来看人均GDP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淮北。()(分值:3/得分:3)


25
当前40%—50%城镇新增的就业率属于灵活就业率。()(分值:3/得分:3)
县级
市级
地方
省级
15
下列哪项是为民生建设培育主体财源()(分值:3/得分:0)
发展现代工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
16
我国民生建设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值:5/得分:5)
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推进平安建设
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编制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17
军政支出
经济建设
文教事业
解决温饱
7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分值:3/得分:3)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8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值:3/得分:3)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试题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试题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16
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分值:5/得分:5)
加强财政资金支出
服务发展,开辟财源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7
为发展开辟财源需遵循哪些原则〔〕(分值:5/得分:5)
坚持“取”和“予”并重
坚持质和量并重
坚持调控与引导并重
坚持抓大与抓小并重
标准财政配套政策
重点加大对沿海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22
公共财政时期先后实施了哪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分值:5/得分:0)
国库单一账户
政府采购收Βιβλιοθήκη 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23
人们对于改善民生有哪些诉求〔〕(分值:5/得分:5)
标准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1
以下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分值:3/得分:3)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2
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为基本取向。(分值:3/得分:0)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3
〔〕决定了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位(分值:3/得分:0)
经济建设的需要

85分“十二五”规划中的民生与社会建设重点问题试题及答案(个别有错误)

85分“十二五”规划中的民生与社会建设重点问题试题及答案(个别有错误)

一、判断题(10 道)您的得分:85.0!恭喜,您通过了《“十二五”规划中的民生与社会建设重点问题》下的考试!1. 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提供优质的、战略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尤其是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使全国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劳动培训。

()正确错误2. 在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正确错误3. 政府财政用于城镇社会保障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的投入,面向农民、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完全的建立起来了。

()正确错误4. 公共服务的范围会不断地扩大,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会不断地降低。

()正确错误5.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作用的基础上,加速完善财政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对)正确错误6. 虚拟社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动员方式。

()正确错误7.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有更大的投入、更精心的制度设计、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加以保障。

()正确错误8. 农村的社会救助一般在民政部门,新型养老保险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医疗保险在卫生部门。

形成“多龙治水”局面。

()正确错误9.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建议》里,提出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正确错误10. 基层卫生院的设备落后、人员编制受到限制、福利水平不高,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反过来又造成了基层在设施、设备、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的落后。

()正确错误1. 我国快速发展时期已经到了末期,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也已经进入尾声。

()正确错误2. 丹麦地方政府雇员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在学校、托儿所、医院、养老院和图书馆等领域工作,相反,他们实际上是在市镇或郡的市政厅里面工作。

2012年 民生与财政试题答案

2012年  民生与财政试题答案

2012年民生与财政试题答案1通常所说的就业“三碰头”不包括以下哪项就业()(分值:3/得分: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青年就业下岗失业就业2 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为基本取向。

(分值:3/得分:0)社会和谐服务民生民生福利人民幸福3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分值:3/得分:3)共同富裕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分值:3/得分:3)行政单位国家银行企业5 1953年以前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是()(分值:3/得分:3)解决温饱军政支出经济建设文教事业6 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并明确逐步向()转变的目标要求。

(分值:3/得分:0)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7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分值:3/得分: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8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值:3/得分:3)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9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分值:3/得分: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是财政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体现财政管理水平的一把标尺。

(分值:3/得分:3)立足于公共需要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障和改善民生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分值:3/得分:3)1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1以下哪项是属于建设生态家园的措施()(分值:3/得分:3)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1财政部明确要求,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试卷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试卷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残疾人员的就业
青年就业
下岗失业就业
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建设民政
公共财政
吃饭财政
吃饭财政
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民生是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范畴,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所谓民生,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在通俗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否是否是
是否是否否
是。

回答民生问题参考答案

回答民生问题参考答案

回答民生问题参考答案民生问题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各种社会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的责任所在。

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的民生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也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就业问题,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使他们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民生问题。

为了解决教育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医疗问题医疗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医疗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还应该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四、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入,提供财政补贴,帮助人们解决住房困难。

此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房价的监管,防止房价虚高,确保人们能够买得起房,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民生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政府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制定并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企业和行业的监管,促进绿色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总之,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个人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满
分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试卷名称: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
考试人员:
提交日期:2012-09-18考试用时:3分钟33秒考试得分:
100.0
未评分试
题:
答对试题
数:28
正确率:
100%
单选题:共15题,正确15
题多选题:
共8题,正确8题
判断题:共5题,正确5题问答题:共0题,正确0题
1民生财政是以民生领域为支出重点,以()为基本取向。

(分值:3.0/得分:3.0)民生福利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服务民生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分值:3.0/得分:3.0)
国家
银行
行政单位
企业
3()决定了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位(分值:3.0/得分:3.0)
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共性
政府的职能
4我国财政的基本职能转变依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值:3.0/得分:3.0)建设民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吃饭财政—民生财政—建设财政
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公共财政—民生财政
吃饭财政—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民生财政
51953年以前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是()(分值:3.0/得分:3.0)
经济建设
文教事业
军政支出
解决温饱
6乡财县管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乡镇财政国库。

(分值:3.0/得分:3.0)强化
改革
弱化
撤销
7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包括()(分值:3.0/得分:3.0)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
区域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差距较大
8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其中不包括()(分值:3.0/得分:3.0)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9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值:3.0/得分:3.0)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
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有15%的人群没有进入医保覆盖范围
10关于建设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3.0/得分:3.0)
文化教育的财政支出比重上升
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财政的财力分配从中央到地方由“块块为主”变为“条条为主”
实行同收同支的体制
11下列哪项不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分值:3.0/得分:3.0)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2()是财政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体现财政管理水平的一把标尺。

(分值:3.0/得分:3.0)
严控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办大事
立足于公共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
1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不包括()(分值:3.0/得分:3.0)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制度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14以下哪项是属于建设生态家园的措施()(分值:3.0/得分:3.0)
推行土地的有偿使用
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员物资装备建设
15下列哪项是为民生建设培育主体财源()(分值:3.0/得分:3.0)
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工业
16如何改善民生财政使其适应民生时代的新要求()(分值:5.0/得分:5.0)加强财政资金支出
服务发展,开辟财源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7我国民生建设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值:5.0/得分:5.0)
撑起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推进平安建设
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编制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18在实行民生财政时期,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分值:5.0/得分:5.0)
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逐年递增
到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民生
十七大以后,把民生问题列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
提出“少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具体要求
19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需强化预算管理,下列属于强化预算管理做法的是()(分值:5.0/得分:5.0)
规范部门预算管理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
完善支出评价体系
明确预算管理主体
20民生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分值:5.0/得分:5.0)
分配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
就业再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教育公平问题有待解决
21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值:5.0/得分:5.0)
研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补偿机制
规范财政配套政策
重点加大对沿海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22房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分值:5.0/得分:5.0)
人口在增长,需求在增大
房子的成本高、价值大
房地产商捂盘惜售
地方政府要依赖土地财政
23人们对于改善民生有哪些诉求()(分值:5.0/得分:5.0)
规范分配秩序,对过上富足生活的新期待
破除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期待
促进劳动就业,对个人生存和尊严的新期待
共享公共服务,对实现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24从我省来看人均GDP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淮北。

()(分值:3.0/得分:3.0)是

25现在我们农村社会的基层干部是典型的建设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

()(分值:3.0/得分:3.0)


26在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时,要把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财政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

()(分值:3.0/得分:3.0)


27从省以下体制来看,应将适度削弱省级调控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分值:3.0/得分:3.0)


28今后财政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三保两促”中,即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

()(分值:3.0/得分:3.0)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