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以及胰腺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坏死等病变。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坏死等病变,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胆道系统的详细信息。

MRCP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的梗阻情况等。

三、影像学表现1.腹部超声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等。

2.腹部CT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加、边缘模糊、坏死组织的形成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表现急性胰腺炎的MRCP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胰管的梗阻、胆管的扩张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同时还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信息。

五、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05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的临 床应用
早期诊断与筛查
早期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胰腺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改善患者 预后。
筛查
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胰腺肿瘤的筛查手段,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有助于发 现疗方案选择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根据肿瘤 的大小、位置、浸润程度等因素,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肿瘤密度与信号
总结词
胰腺肿瘤的密度和信号特征对于判断肿瘤的 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胰腺肿瘤的密度和信号表现多样,根据肿瘤 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可表现为低密度、 等密度或高密度。在CT和MRI等影像学检 查中,通过观察肿瘤的密度和信号变化,有 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血管与淋巴结
预后评估
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转移情况等,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 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疗效监测与随访观察
疗效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肿瘤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随访观察
治疗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对患者的随访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诊断与精准治疗
要点一
个体化诊断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影像学诊断方案,提 高诊断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要点二
精准治疗策略
基于影像学诊断结果,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 除、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多学科协作
加强医学影像学、肿瘤学、病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探讨胰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06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的未 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与分期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与分期

影像学技术诊断胰腺癌的基本原则:
>完整(显示整个胰腺)。 >精细(层厚1-3mm的薄层扫描)。 >动态(动脉增强、定期随访)。
>立体(多轴面重建,必要时血管成像,全面了解毗邻关系)。
影像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并肿块形成
u肿块CT平扫呈等密度; MR:T1为低/稍低,T2为略高或混杂信号;如 肿瘤较大,其内可发生液化坏死出现低密度区,增强相对周围正常胰 腺组织呈稍低密度/信号(相对乏血供) 。
> 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形态改变——“泪滴征”提示血管受侵。 >VR及MIP技术有助于更好显示肿瘤——血管交界面及其长度。 >动脉壁厚于静脉,流速大于静脉, 因此动脉管径有任何改变或动脉栓
塞都高度提示血管受累。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罕见的与 自身免疫机制失调相关的特殊慢性胰腺炎。
腹泻等, 当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无痛性黄疸时多属中晚期。 >胰头癌患者多有无痛性黄疸;胰体尾癌多为背痛明显。
>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脂饮食、BMI 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 腺炎等; 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 发病密切相关。
>实验室检查: CA199 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 >34U/ml为阳 性指标;约10%的胰腺癌患者Lewis 抗原阴性, CA199 不升高,此时需 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CA125和(或) CEA等协助诊断。
维, 实性部分及包膜明显强化。
女 ,57岁 ,体检发现胰头肿物20余天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影像学诊断方法1·临床资料整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疼痛发作、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性质,以及可能的发病因素,如饮食、药物等。

2·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胰酶、血糖等检查,以评估胰腺炎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和大小变化,以及胰腺周围的积液和炎症的程度。

(2)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胰腺的炎症程度及胰腺内和胰周积液等情况。

(3)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胰腺图像,并能区分胰腺的炎症和坏死组织。

(4)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病变的细节,并可进一步指导穿刺活检。

(5)ERCP: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观察到胆总管和胰管的梗阻情况。

三、影像学诊断技术1·影像学表现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胰腺增大●胰腺内积液●胰腺局部坏死●胰腺周围炎症●胰腺囊肿的形成等2·影像学分级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临床案例分析等,以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超声: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产生的回声来获取影像的检查方法。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多角度的X射线成像技术来创建人体断层图像的方法。

3·MRI: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4·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经胃镜和十二指肠镜直接插入胆管或胰管进行造影检查的方法。

异常胰腺超声诊断胰腺大小、变化和回声及胰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异常胰腺超声诊断胰腺大小、变化和回声及胰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异常胰腺超声诊断胰腺大小、变化和回声及胰管扩张影像学表现胰腺大小胰腺弥漫性肿大应考虑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弥漫性胰腺(全胰癌)和多囊胰等。

从胰腺声像图观察到轮廓线平坦,较规则,多见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等。

轮廓线高低不平,表面呈波浪状,凸凹不平的,多见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

形态发生不规则,轮廓高低不平,多见于全胰弥漫性癌、多囊胰。

胰腺局限性肿大应考虑胰腺癌、胰腺囊腺癌、囊腺瘤、胰岛细胞癌等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胰腺囊肿、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脓肿和血肿等,还应注意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形态上局部形态异常,轮廓线光滑,向外突起,为胰腺囊肿、脓肿、包虫囊,囊腺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慢性胰腺炎局部亚急性发作。

发现局部轮廓线向外突起,突起处且不平滑、不整齐,应考虑胰腺恶性肿瘤。

局部膨隆,形态失常:胰腺良恶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形成炎性假瘤等。

胰腺缩小应考虑老年人胰腺、慢性胰腺炎及胰形成不全或异位胰等。

形态上轮廓线光滑平坦,比如正常老人就有这样的情况。

观察轮廓线不平滑,呈突出状高低不平,如慢性胰腺炎或伴有恶变的情况发生胰腺大小变化及回声弥漫性和不均匀性回声增强应考虑慢性胰腺炎、胰腺脂肪沉着、全胰癌及老年人胰腺等。

弥漫性肿大,病变区呈无回声型,常见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病变区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慢性胰腺炎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病变区低回声局部不规则,呈现中-高回声,胰腺弥漫型癌、慢性胰腺炎亚急性发作;稍肿大、不肿大或稍小,病变区呈中-高声分布欠均匀,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不规则弥漫性增大,病变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回声区,常见于多囊胰。

弥浸性伴回声减低应考虑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及胰腺良恶性肿瘤等,还要注意与胰腺内部结构如胰管等,进行对比和有无后方回声衰减情况。

局限性伴回声增强应考虑胰腺钙化、结石、浆液性腺癌、其他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胰腺脓肿急性期等,还要注意胰腺局限性肿大回声是否一致,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局限性伴回声减低应考虑到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及胰腺肿瘤等,这里要常合并胰腺局限性肿大,还要注意有无合并胰管扩张。

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CT扫描是胰腺炎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等信息。

胰腺炎的CT表现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等。

胰腺炎的MRI表现包括:T1加权像上的胰腺增大,T2加权像上的胰腺信号增强等。

2. 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CT扫描是胰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等信息。

胰腺癌的CT表现包括:胰腺肿块、边缘不规则、血供不均等。

胰腺癌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胰腺信号异常、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不明显等。

3. 胰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胰腺囊肿的CT表现包括:胰腺内单发或多发的囊性病变、囊壁光滑等。

胰腺囊肿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囊腔、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囊壁等。

4. 胰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胰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等。

胰腺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等。

5. 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包括:胰腺内囊性病变、实质结节、囊内壁结节等。

胰腺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囊性病变、T1加权像上的壁结节等。

6. 胰腺囊性囊腺瘤的影像学特征:胰腺囊性囊腺瘤的CT表现包括:胰腺内多发囊性病变、囊内壁结节等。

胰腺囊性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囊腔、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囊壁等。

7. 胰腺结石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结石的CT表现包括:胰腺内结石、钙化灶等。

胰腺结石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信号消失、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等。

8. 胰腺囊肿性纤维化的影像学特点:胰腺囊肿性纤维化的CT表现包括:胰腺内囊性病变、胰腺实质萎缩等。

胰腺囊肿性纤维化的MRI表现包括:T2加权像上的囊性病变、T1加权像上的胰腺实质萎缩等。

以上是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详细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通常具有快速生长和侵袭性强等特点,并且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因此,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而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1. 腹部超声波(US)腹部超声波是一种简单易行、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测胰腺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液灌注情况等,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由于胰腺深在,而且胃肠内容物和气体会干扰图像质量,因此腹部超声在检查胰腺癌时受到限制,尤其是对于较小的肿瘤,准确性较低。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的详细解剖结构图像,同时还可以了解周围血管、淋巴结和其他脏器的情况,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CT扫描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其辐射剂量较高,患者需要接受大量的放射线,因此不能频繁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胰腺癌组织较为均匀的患者,CT扫描有一定缺陷,不易发现肿瘤。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非常清晰的胰腺图像,不仅能够了解胰腺的形态和大小,还可以对肿瘤组织的细节进行非常准确的识别和定位,因此在诊断胰腺癌时具有很高的价值。

另外,MRI还具有对血管和淋巴结等周围结构的清晰显示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4. 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了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胰腺图像,并且还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和分布情况,对于临床中疑难问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由于PET-CT检查的价格较高,且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因此一般适用于疑难或复杂的病情。

总体而言,针对胰腺癌的诊断,不同的影像学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性。

对于初步筛查和诊断,可以选择常规的腹部超声和CT扫描等检查方法。

而针对较难诊断的病情,则可以选择MRI和PET-CT等更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肝脏
胆囊 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
胆总管 副 胰 管 降 部
十二指肠乳头
下腔静脉 肝总动脉 腹腔干 脾动脉 胰颈
胰管
胰体
胰尾
水平部
胰头
钩突 升部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腹膜后间隙解剖
腹膜后间隙是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 间区域的总称,它上达膈,下至盆腔,两侧与腹 膜下筋膜连续,并经腰肋三角向上与后纵膈 相通.以肾筋膜为中心,分为三个间隙:肾旁前 间隙,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
胰尾周围蜂窝织炎 胰腺前方脓肿,其 内可见小气泡
胰腺体尾部假性囊 肿伴出血
胰腺假性动脉瘤
肠系膜上静脉 受累闭塞
肝脏受累,密度 减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MRI表现
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 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在T2WI抑脂上可明确胰渗出液的范围, 而出血和血性液体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较高信号,动 态增强扫描可见胰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域无强化,表现为 明显的低信号区.并且MRI对判断胰腺炎的并发症如假性囊 肿,出血,脓肿较有价值.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X线检查:如今普通X线检查的作用已相当有限, 它 不能直接观察胰腺炎本身,更不能反映其严重程度, 但在某些场合仍有一定的作用.
2.超声检查:简便,经济,仍为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但胰 腺位于后腹膜,超声检查易受肠道气体和腹壁脂肪 的影响,分辨力差.
3.CT检查:为当前最好最简便的检查方法,具有扫描 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于胰腺形态改变, 渗出及坏死区域的分布,胰腺并发症均有较高的敏 感性.
急性胰腺炎影像诊断
病理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1.轻型:胰腺局部或弥漫性水肿,质地结实,胰腺周 围有少量脂肪坏死.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少量散 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 2.重型:胰腺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 出血坏死.肉眼可见胰腺有灰白色或黄色斑块状脂 肪坏死灶,常累及周围组织.病程长者可并发脓肿,假 性囊肿或瘘管.镜下见胰腺坏死病变呈间隔性或小 叶周围分布,常见静脉炎,淋巴管炎和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胰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弥漫性胰腺萎缩为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之 一,但若萎缩仅局限于胰体、尾部时,应 高度警惕,同时有胰头增大或肿块时,则 应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采用CT导向细针穿刺活检进一步检查可对怀 疑恶性的病灶定性
胰腺炎
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梗阻性黄疸患者(多为老年人),无急性胰 腺炎症状
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IgG4水平升高,自身 抗体阳性
对激素治疗敏感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病理特点: 不规则胰管狭窄和胰腺弥漫性肿大 腺体纤维化伴显著的T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
性炎症细胞浸润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CT及MRI 体积弥漫性增大,呈腊肠样改变,无钙化,胰腺强
化程度减弱 胰腺周围可见包膜样环状影,在CT上表现为环绕胰
发感染 ⑷感染性胰腺坏死:感染坏死的胰腺组织液
化 ⑸出血性胰腺炎:坏死灶内常可见斑片状出
血 ⑹假性动脉瘤:胰酶侵蚀周围血管,管壁变
薄、局限性扩张,常见于脾动脉或胃十二指肠 动脉
急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X线: 可出现肠管积气,无特异性,诊断价值有限
CT: ⑴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 ,密度可正常或略减低 渗出明显者胰腺轮廓模糊,可见胰周积液 增强CT扫描,均匀强化,周围可见低密度带(渗 出带) 少数轻型患者可无阳性发现
A
B
C
D
胰腺假性囊肿: A(CT平扫),B、C、D(增强CT扫描)
急性胰腺炎
MRI: 胰腺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胰腺内外积液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区
假性囊肿表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楚,光 滑锐利的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如果合并出血,则随着正铁血红蛋白的出 现,可表现为T1WI和T2WI均匀高信号
腺周围的低密度纤细线影,MRI表现为T2WI线状 低信号,动态扫描呈现延迟强化。 主胰管可有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且管壁不规则 常可累计胆管,表现为节段性狭窄和肝内胆管扩张 少数患者见胰周淋巴结肿大和胰腺假性囊肿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
B
C
A、B、C(CT增强扫描),D
D
(CT平扫)示自身免疫性胰
腺炎,“腊肠样”改变(箭头)
炎,病情轻,仅表现为胰腺水肿和细胞浸 润,散在局灶性坏死,周围脂肪组织皂化。
⑵ 坏死性胰腺炎:较重,胰腺实质和周 围邻近组织发生广泛的坏死、出血、液化, 肾前筋膜增厚。
急性胰腺炎
常见的病理改变: ⑴积液:胰管破裂,胰液外溢 ⑵假性囊肿:外溢胰液被炎性纤维包裹,一
般于急性胰腺炎发作4—6周形成 ⑶脓肿:胰液外渗,继发感染或假性囊肿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注意与胰腺癌相鉴别 ,可通过免疫球蛋白检 查、对激素治疗反应及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胰腺癌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不适、胃纳差、体重减轻、黄疸和腰 背部疼痛。
病理:
绝大多数(约90%)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富有 纤维组织,呈质地坚硬的灰白色肿块,乏血供。 极少部分起源于腺泡上皮。多发生在胰头部(占 60~70%),依次为胰体部和胰尾部
急性胰腺炎
A
B
C
D
A(T2),B(DWI),C、D(正反相位)示胰尾部急 性坏死性胰腺炎(箭头)
急性胰腺炎
【பைடு நூலகம்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往往有明确的病史、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所见,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 并不困难
影像诊断可帮助确定病变的病理类型, 腹膜后扩散范围及并发症,对评价病情程 度、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都有很大 的帮助
共同病理特点:胰腺纤维化,质地变硬, 体积缩小,正常小叶结构丧失;晚期胰体 完全萎缩,被纤维和脂肪组织取代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X线: 部分患者胰腺区见不规则斑点状钙化阴影 ERCP可明确显示胰管及其分支出现的扭曲、变 形、扩大、轮廓不规则和狭窄。
CT: 胰腺体积变化:可正常、缩小或增大 胰管扩张:典型表现为“串珠状主胰管扩张” 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的钙化 胰腺内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
A
B
C
A、B、C示慢性胰腺炎并假性囊肿形成(横箭 头),胰管扩张(竖箭头)
慢性胰腺炎
A
B
C
D
A、B、C、D示慢性胰腺 炎并十二指肠侵犯,胰头 与十二指肠之间正常脂肪 间隙消失(箭头)
慢性胰腺炎
MRI: 胰腺体积萎缩,也弥漫或局限性增大或正
常 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 钙化灶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 MRCP可清楚显示扩张的主胰管
急性胰腺炎
A
B
C
D
A(平扫),B、C、D(增强扫描)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形态紊乱,周围渗出明显,内可见坏死灶(箭头)
胰腺炎
⑶并发症:
胰腺脓肿:增强扫描时胰腺内不规则低 密度区,内散在小气泡(产气杆菌感染)
假性囊肿: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囊性 病变,内为液体密度,壁均匀,可厚可薄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A
B
C
D
A、B、C(轴位),D (冠状位)示急性水肿 性胰腺炎,胰腺体积弥 漫性肿大,周围可见明 显渗出(箭头)
急性胰腺炎
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明显弥漫性增大 密度多不均匀,改变与病理变化有关(水肿CT值 降低,坏死区CT值更低,而出血区CT值明显增 高) 增强扫描坏死区不强化,可清晰观察到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胰腺周围往往见明显积液,常首先累及左肾旁间 隙,致左肾前筋膜增厚
胰腺炎
二、慢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上中腹部疼痛 体重减轻 胰腺功能不全(内分泌功能不全:糖尿病; 外分泌功能不全:消化不良、脂肪痢)
慢性胰腺炎
病理分类
(1)酒精性慢性胰腺炎:小导管和主导 管均扩张,管腔内有物质或栓子,并有碳 酸盐沉着,胰管结石和胰体钙化常见。
(2)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大导管有中度 扩张,而小导管仍正常;导管上皮完整, 管腔内无堵塞物,且很少钙化。
胰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SummarizedbyDr.Li
胰腺疾病的分类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常放射到胸背部 胃肠道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 腹膜炎症状: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尿淀粉酶升高
急性胰腺炎
病理分类 ⑴ 急性间质性胰腺炎:也称水肿性胰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