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病害防治Bin g h a ifa n g z h i 一、秋蚕僵病发生的症状秋蚕感染僵病后食欲减退,行动不活泼,蚕体出现各种病斑,有的不出现病斑,刚死时蚕体柔软,可以任意绕折,皮肤不易破,后蚕体逐渐僵硬,白僵呈桃红色,2天后,蚕体遍布白毛和白粉。
眠前发病,病蚕多呈半蜕皮或不蜕皮蚕。
蚕感染白僵菌后7天内死亡,对于小蚕潜伏期短,死亡的比较快。
二、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分析秋蚕僵病的传统途径是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僵菌孢子附着在幼虫体壁上,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10小时的吸湿膨胀,芽管通过分泌酶的作用和压力穿入蚕体皮肤内,在蚕的体液中大量繁殖使蚕病死发白,尸体僵硬。
僵菌的发生发育条件在秋蚕期尤其是在秋蚕和晚秋蚕期具有很大的吻合性。
容易对正秋蚕和晚秋蚕造成较大的损失。
经过从春到秋的连续蚕作,野外昆虫的僵病,尤其是桑园害虫僵病随桑叶、空气流通进入蚕室,造成交叉感染,如果进行常规性的回山消毒、环境消毒重视不足或消毒不彻底,病死僵蚕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病原到处扩散。
另外由于现在我国广泛的应用白僵菌制剂进行林业及农业虫害的防治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蚕药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市场上销售的蚕药品种繁杂、极为混乱,蚕农在蚕病发生后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剂;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不当利益售卖过期蚕药。
此外,由于农户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选择药剂时一般不会选择市场上新出现的防效较好的蚕药,而是仍按照经验选择传统药剂,不利于僵病的防治。
三、防治方法1.提高蚕饲养户的养蚕技术水平针对饲养户养蚕水平不高、不重视消毒工作的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蚕饲养工作中消毒防病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消毒防病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其饲养水平。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合作优势,可以专门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队伍,专门进行统一的消毒工作,包括蚕饲养之前蚕室及蚕具等的消毒、桑园虫害防治、蚕沙集中处理等,以降低秋蚕僵病的发生。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秋蚕僵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蚕体传染病,对桑蚕养殖的危害极大,养蚕场(户)必须高度重视。
1.僵病种类(1)白僵病白僵病是以白僵菌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于蚕体表面,然后钻入蚕体内部进行寄生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尤以接触传染为主。
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28℃,如果环境温度超过28℃,分生孢子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或不能发芽;该菌适宜生长湿度为95%~98%,如果环境湿度超过98%,分生孢子就不能发芽。
分生孢子在发芽时,可形成芽管穿入蚕体形成营养菌丝,摄取蚕体营养并开始分生,当分生孢子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蚕儿体表就会出现淡褐色油渍状病斑,或黑色焦状斑;这些病斑一旦发展到高潮时,蚕儿就会很快死亡。
死亡的蚕体由软变硬,2天后尸体上就会出现白色气生菌丝,并不断长出白色分生孢子覆盖蚕体表面。
如果蚕儿在休眠期染上该病,轻者可引起脱皮,皮壳上会逐渐长满分生孢子;重者则会很快死亡;患有分生孢子的病蚕尸体及脱皮壳又可成为新的传染病源,随空气流动再次危害蚕体。
(2)黄僵病黄僵病主要来源于野外昆虫的腐烂尸体进入了养蚕室,这些腐烂尸体与蚕体接触后,很快就会引发黄僵病。
黄僵病分生孢子和芽生孢子生长适宜温为25℃,初期无明显症状,发病时蚕体皮肤上可出现许多小斑点,布满全身,以气门为中心发生两个对称大黑斑,死后随着尸体的硬化,体色呈淡桃红色,然后逐渐长出绒毛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覆盖蚕体全身,呈淡黄色。
(3)绿僵病绿僵病是以绿僵菌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或桑叶等媒介传播感染,然后进入蚕体内进行寄生的一种僵病。
分生孢子呈尖卵圆形,表面很光滑,淡绿色,大量孢子集聚在一起呈鲜绿色,随着孢子生长而颜色不断加深,最后变为深绿色。
绿僵菌分生孢子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温度过高时,发育不良;分生孢子梗短,轮生于气生菌丝上,小梗顶端串生多个分生孢子,位于病蚕腹侧或背面,有不定形干枯病斑,或有外围较深、中间稍淡的黑褐色云纹状病斑。
家蚕僵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汉中 21年 期 科技 00 第6
家蚕 僵 病 发 生 的原 因和 防控 措 施
史俊 丽 ,王四清
( 勉县蚕桑技术指导站 ,陕西勉县 7 40 } 2 20
摘要 :针对2 o 年 夏秋季勉县蚕区僵病曝发,调查分析 了蚕区僵病发生的原 凶 :高温高湿气候影 o0 响 、野外昆虫感染 、蚕室消毒不力 、蚕具处理不 当、防治失时。提出了防控措施 :掌握发病规律 ,注意 蚕区环境卫生 ,及时开展。 关键词 :家蚕僵病 ;曝发原 凶;防控技术
25 加 强 桑 园病 虫 害 防治 .
防止野外昆虫携 带病 源与桑蚕形成交互感染。
作者 简介:史俊 丽 ,女 ,勉县 蚕 桑技 术指 导站 助理农 艺师 ,主要从 事蚕 桑技 术推 广工作 。
一
52—
蚕农对僵病的认识不足,病源对蚕区的环境污 染 未 引起重视 ,消 毒工作 过 于形 式化 ,不注 重效 果 。只注重养蚕前的蚕室 蚕具消毒 ,忽视蚕期 中的 消毒防病 ,缺乏对蚕病的防 范意 识,没发现蚕病时 不用药或少用药 ,给病源 的传染 创造 了有利条件 。
14 蚕 具 处 理不 当 。环 境 污 染 .
病 较 严重 时 ,先 用8% “0” 水剂 10倍 液喷洒 O 42 5 .0 蚕体 蚕座 ,然后除沙并及时清理蚕沙 ,再进行环境 消毒 ,减轻环境 污染 ,防止僵病迅速蔓延 。大蚕发 生僵病后连续 喷三天 ,然后隔天喷一次 ,可控制僵 病的蔓延。
24 提 高对僵病 的防控意识 .
对蚕沙 、旧蚕具处理 不当 ,将 带有僵 蚕病 源的 蚕沙 、蚕具随便堆放在 室外 ,造成环境再 次污染 , 增加了防控 的难度 。 15 药物防治失时 . 部分蚕农对蚕期用药时间掌 握不准 ,没有蚕体 易感期和最 佳防效 时间 内用药 ,特 别是蚁蚕和起蚕 消毒太迟 ,未能充分发挥药物 的作用 。 2 僵病 防控措施 掌握发病规律 ,注意蚕区环境卫生 ,针对 僵病
蚕发生白僵病原因及防治办法?

蚕发生白僵病原因及防治办法?养殖蚕用户注意了今天本人主要讲述的是蚕发生白僵病,是什么原因导致蚕发生白僵病呢?有什么防治方法呢?今天本人就为大家解答。
蚕白僵病发生的原因①小蚕共育的蚕室和蚕具没有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彻底消毒,白僵菌残留量多。
②大、小蚕饲养没有专用蚕室,房屋里间养小蚕、外间养大蚕,或者前屋养大蚕、后屋养小蚕,导致白僵菌扩散到小蚕身上引起发病。
③发生白僵病的病、死蚕未集中处理,扩大了白僵菌的传播范围。
④蚕室内湿度大,除蚕沙次数少。
⑤蚕室、蚕具消毒少,蚕体、蚕座用药少。
⑥轻视桑园治虫工作,桑园内鳞翅目害虫密度大,发生白僵病后污染了桑味及周围环境,引起家蚕感染发病。
蚕白僵病的防治①严格执行“专室、专具、专用,小蚕室远离大蚕室”的分育制度。
②蚕室、蚕具以及周围环境要按标准严格进行消毒,可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或防僵灵2号1000倍液全面喷洒。
③经济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各龄起蚕时更要撒防僵粉消毒。
大蚕发生僵病后,用“402”水剂1500倍液进行体喷,连续喷3天,然后隔天喷1次,可控制白僵病的蔓延。
④病蚕及死蚕要及时捡出,放入消毒缸集中烧毁,切不可乱丢乱扔,更不能收集晒干出售,蚕沙要集中起来沤制,切不可乱倒乱放。
⑤用木屑、干草等发烟材料熏烟,关闭门窗,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排烟,每天熏1次,可防止白僵病的发生和蔓延。
⑥调节好蚕室内的湿度,阴雨天室内湿度大时,可多撒石灰、焦糠等干燥材料;勤除蚕沙,保持蚕室内清洁卫生。
⑦经常进行桑园治虫,控制野外昆虫的虫口密度,预防交叉传染发病。
⑧养蚕结束后,蚕具、蚕簇和蚕室内外都要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不留死角。
晚秋蚕僵病防治技术

晚秋蚕僵病防治技术要点晚秋蚕饲养期间,气温常会出现大幅下降并伴随阴雨天气,早晚气温低于蚕儿生长发育适温,相对湿度偏大,接近饱和状态,蚕儿处于低温多湿环境中,如果蚕农没及时做好蚕期的消毒防病工作,很可能会造成僵病爆发,甚至颗粒无收。
为此,为防止僵病危害,确保晚秋蚕茧丰收,通过分析僵病发生的特点和蚕儿的易感期,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晚秋蚕僵病预防的技术措施。
一、僵病发生的特点温、湿度和真菌分生孢子(僵病病原)的发芽关系十分密切。
在适宜的湿度下(饱和湿度),分生孢子在10℃才开始发芽。
10~28℃,温度越高,发芽、生长越好。
最适温度为24~28℃。
28℃以上生长受到抑制甚至不能发芽。
在适宜的温度下(25℃),湿度越高对真菌分生孢子的发芽、生长更为有利。
一般以湿度98~100%最适,70%以下时不能发芽。
如白僵菌,湿度在90~100%时发芽、发育都好;80%时能发芽,但发育不良;75%时能发芽,但大多数不能发育;70%以下时不能发芽。
所以养蚕生产中僵病感染率的高低,受湿度影响最大。
问题是:蚕的生长发育适温也基本适合真菌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加强消毒防病的同时,做好晚秋蚕期的升温排湿和通风排湿显得尤为重要。
二、蚕儿僵病的易感期蚕体壁表面的结构与僵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蚕儿僵病的易感期,从个体来说,是蜕皮(或孵化)~饷食;从群体而言,是见起(或见苗蚁)~饷食,另外,熟蚕也是僵病的易感期。
由于小蚕和各龄起蚕体皮较嫩,体表粗糙,体壁多皱,易为真菌分生孢子附着和发芽侵入,故发病率高。
随着蚕儿食桑增多和龄期增长,体皮逐渐坚硬增厚,真菌感染率下降。
蚕儿从感染僵病到死亡,最快的2天,最慢的7天。
小蚕感染发病率高且发病快,大蚕感染发病率低且发病慢。
三、防僵技术措施针对晚秋蚕期的天气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长期阴雨、低温多湿的天气状况,要求蚕农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蚕期中消毒,坚持定期用含有效氯0.5%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控制病原传播污染;二是做好桑园除虫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三是根据蚕期天气情况采用防僵药剂进行预防,控制僵病发生;四是对已发病的病蚕一定要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免再次感染。
蚕僵病防治四法

02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在 阳光下暴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 线杀灭僵病菌,是一种简单有效 的物理防治方法。
高温杀灭
利用高温破坏僵病菌的生存环境,使 其失活。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入高温 环境中,如烘箱或蒸汽消毒柜中,利 用高温破坏僵病菌的生存环境,使其 失活,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微生物制剂
使用一些对蚕无害的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或提高蚕的抗病性,从而控制蚕 僵病的发生。
生物农药使用
生物农药种类
选择使用对蚕无毒或低毒的生物农药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这些生 物农药可以杀死或抑制蚕僵病病原菌 的繁殖。
使用方法
根据生物农药的特性和蚕僵病的发病 情况,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确保消毒 效果。同时,消毒后要保持干燥,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病菌。
饲养管理防病
饲养管理也是防治蚕僵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合理安排养 蚕批次,避免过度密集,保持蚕室通风良好。同时,要提 供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蚕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蚕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病弱蚕。同时,要保持蚕室卫生,及时清理残叶和病蚕尸 体,防止交叉感染。
低温冷冻
通过低温降低僵病菌的活性,抑制其 繁殖。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入低温 环境中,如冰箱或冷冻库中,利用低 温降低僵病菌的活性,抑制其繁殖, 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03
化学防治法
药剂选择
针对蚕僵病病原菌的特性,选择具有杀菌作用的 化学药剂,如甲醛、漂白粉、氯化苦等。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药剂浓度 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浅析晚秋蚕僵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2 僵 病 发 生 的 特 点
一
是 有真 菌 传 染 源 , 发 病 的 蚕 体 、 外 昆虫 如 野
等 。二是 真菌 的 分 生 孢 子 必 须 要 通 过 一 定 途 径 传 染 。三是 具 备 适 宜 的 温 湿 度 : 白僵 病 温 度 在 2 4~ 2 ℃最 适 ,8 以 上 生 长 受 到抑 制 甚 至 不 能 发 芽 。 8 2℃
响。
来 的桑螟、 桑尺蠖等鳞翅 目害虫越来越多, 在桑 田里 和其它农作物随处可见因僵病而死亡的昆虫尸体, 尸体上长满 了白僵菌的分生孢子 , 这些孢子随风飘 散, 污染 桑 叶 、 蚕室 及其 周 围环境 , 时可 能感 染 到 随
家蚕 。
32 人 为 因素的影 响 .
3 2 1 消毒不 彻底 ..
湿 度 。二是 蚕期 中眠起处 理不 当 , 不提 青分批 , 及 不 时淘 汰病弱 蚕 , 死蚕 到处乱 丢 。三 是 不 能科 学 掌 病 握 小蚕 的覆 盖时 间和蚕期 中水剂 添食 时间 。四是 不 能给予 蚕生 长发育 的适熟 叶 , 不剔 除虫 口叶 、 虫粪 污
・
1 6・
加剧。 3 2 5 蚕农 缺乏科 学养蚕 技术 ..
一
中通称为“ 易感期 ” 。由于小蚕和各龄起蚕体 皮较 嫩, 腊质少 , 体表粗糙 , 体壁多皱 , 易被真菌分生孢子 附着和发芽侵入 , 故发病率高。
是在养 蚕期 间不 能很 好掌握 适应 蚕发 育 的温
3 僵病发生的原因
3 1 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 . 由于气 候逐 渐 在 变 暖 , 之 射 阳 县 又 有 多 年 的 加
2 1 第 4期 02年
蚕桑 茶叶通 讯
・ 5・ 1
浅 析 晚 秋 蚕 僵 病 发 生 的 原 因及 对 策
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 发 病 特 点
一
迟 眠蚕 、 弱 小蚕不 能及 时淘 汰 , 给僵病 发生 提供 了重
要 条件 。
是 面积 较 大 。2 0 1 1年 中 秋 蚕 期 全 村 饲 养 家
2 . 4 发 病后 措施 不当 调查 中发 现大 部 分蚕 农 在 蚕 儿 发 生僵 病 后 , 不
及 时拣 出僵 蚕 除 沙 , 未 隔离 病 区 , 僵蚕 乱 扔 , 蚕 沙 乱
度大 , 空气湿度 大, 野外昆虫僵病发生率高 , 污染桑 叶和环 境 , 造成 交叉感 染 , 僵 病发 生偏 重 。
9 0 %左右的农户发生僵病 , 2 5 %的农户发病严重 , 一 些 农 户甚 至倒 蚕 、 绝收 , 损失 达 1 8万元 , 蚕 农 反 响 强 烈 。笔者 通过 实 践 调查 , 总 结 了秋 蚕僵 病 的 发 生 特
倒, 病原到处扩散 , 造成环境污染 , 增加了感染机会 , 更有 甚 者 , 把蚕 收集 起 来 出售 , 以图 眼前 利 益 , 污 染
了饲养 环境 。
前, 很 多养 蚕户 在小 蚕共 育期 间均有 不 同程 度发 生 , 造 成 蚕 座 间扩 散 蔓延 , 至 5龄 期 和熟 蚕 上 蔟 前后 发
2 . 2 小区气候条件和交叉感染 该村地处“ 两山夹一 河” , 是典型的山地多湿气
候 。春季雨 水偏 多 , 蚕座 内湿 度偏 大 , 蚕农 又 没 有加 温排湿, 给僵 病 孢子 生长 繁殖 提供 了适 宜 环境 条 件 。 秋 蚕 1— 3龄 期 内连续 半个 月 阴雨 天气 , 蚕 座 湿 度达 1 0 0 %; 由于茧价 的持 续 低 迷 , 蚕农 放 松 了桑 园治 虫
2 0 1 3年第 1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素及 ̄i措旋 ll l ' j
指 导站 黑龙 江 宁安 17 1 ) 5 4 0 3
桑蚕僵病 俗称 硬化 病 , 是饲 养桑 蚕 中的主 要病
害之 一 。桑蚕僵 蚕 因病源 菌 的种 类 不 同可分 为 黄 僵 、 僵和 白僵 3 类 型 。 染途 径为接触 性传 染 , 绿 种 传
2 . 蚕 体蚕 座 消毒 在 收 蚁 、各 龄起 蚕 时 , .1 3
要对 幼 虫体撒 布 1次防僵 粉 , 除小 蚕期 采用 防病 一
号 、 蚕 期采 用 防病 一 号之 外 , 大 还可 撒布 新鲜 石 灰 粉, 也可采 用漂 白粉 消毒 。 232 采 用 药 物 防 治 在 饲 养 过 程 中 要 经 常 . .
在 养 蚕前 要 对 蚕 室进 行 清 扫 、洗 刷 ,然 后 消
毒, 彻底 杀灭 附着 在 蚕 室 内 的病 原 , 防止 室 内病 原
扩 散 。为 提 高消 毒 效果 , 室 要进 行 2次 消毒 ; 蚕 消 毒后 打 开 门 、 窗通 风 排湿 。蚕 具经 洗 刷 、 泡 消 毒 浸 后, 要集 中在 一起 , 阳光 下曝 晒 。要对 养 蚕 室 的 在 周 围环 境进 行 全面 清 扫 , 使 病 原充 分裸 露 , 利 促 有 于消 毒 药剂 对病 原 体 的接 触 ,达 到彻 底 消 毒 的 目 的 。在 上年 度 发生 僵 病 的饲 养 场所 , 除 用 常 规药 剂 消毒 外 , 采 用含 有 效氯 1 的漂 白粉 液 或 防僵 要 % 灵 2号 l 0 0倍 液 对蚕 室 、 具 、 围环 境 全 面喷 0 蚕 周
经 济效 益 。本 文对 桑蚕 僵病 发生 因素进 行 剖析 , 并
是采 用 了失 效 的消 毒 药液 或 劣质 产 品 ,导致 蚕
室 、 具消 毒不彻底 ; 蚕 二是用 药 方法不 科学 , 没有 起
到消 毒的效 果 ; 是蚕 体 、 三 蚕座 消毒 马虎 大意 , 消毒 不认真 , 药量不 足 , 用 达不 到消 毒 的效果 , 尤其 是在 使 用石 灰消 毒时 没有 起到 吸湿 和消 毒的 作用 ; 四是 消毒 操作程 序过 于简 单 ,只是进 行简 单地 洗刷 , 没 有 把蚕 具进 行充分 地浸 泡和 曝晒 。
特种经济动植物/0 21 1年2明 1 3
烟 , 每天熏 烟 1 。 要 次 23 注 重加 温 排 湿 .. 4 调 节 好 蚕 室 内 的温 度
和 湿度 。在遇 到 阴雨天 室 内湿 度 大 时, 要注 重 室 内 的排潮 。 蚕座低 温 、 多湿 是诱发 僵病 的主 要 因素 , 因
此, 可多撒 石灰 、 糠 等干燥 材料 。 焦 在幼 虫 患有僵 病
防病消 毒不 彻底 是诱 发蚕 病 的一个 主要 因素 。
一
病菌 的分生孢 子经 幼虫 皮肤 侵入 体 内而 引发僵 病 。 幼虫死 后呈先 软后 硬状 态 , 而后 幼虫体 被病 菌 的分
生孢 子覆盖 。在湿 度较 大 、 多雨 季节 的条 件下饲 养
桑蚕 , 是该病 菌 滋 生传 染 的有 利 条件 , 容 易发 生 很 僵 病 , 生产 造 成严 重 的危 害 , 接 影 响 到养 蚕 的 给 直
23 蚕 室 熏烟 防 病 .. 3
在 幼 虫 把 桑 叶 食 尽 之
后, 采用 熏 毒威 熏烟 , 立 方米 1 ; 可 采用 干 草 、 每 g也
木 屑、 谷壳 , 每立 方米 lg进 行熏烟 。 烟 时要关 闭 O 熏 门窗 , 间为 1 , 烟 结束 后 , 时 天 熏 打开 门、 窗通 风 排
提 出有效 的预 防措施 。
1 桑蚕僵病发生 因素
11 野 外昆 虫交叉传 染 . 森林 中的害虫 和桑 园 的害虫 染上僵 病之 后 , 染
病体 和 排泄 物 上 的分 生孢 子 通 过风 的传 播 以及 各
15 饲养管 理技 术不 规范 .
饲 养 中没有按 技术规 程操 作 。 尤其 是在没 用蚕 网提蚕 分匾 时, 非常容 易造 成 小蚕受 伤 导致病蚕 , 蚕 沙 与健 康 蚕 相互 接 触传 染 , 发 病 害 ; 喂 叶量 诱 投
全 面彻底消 毒 。
32 环境 消毒 .
效地减 少僵病 、 僵蛹 的发生 。 大蚕 期发 生僵病 后 , 采 用 4 2水剂 l5 0 液 对幼 虫体 进行 喷药 防 治 , 0 0 倍 连
续喷 药 3天 以后 , 天喷 药 1次 , 隔 可有 效 控 制 白僵 病 的 蔓延 。 对 蚕座 和 蚕 体 进 行 消 毒 时 ,幼 龄 蚕 用 l: 2 2 的漂 白粉 和石 灰 的混合 粉 ,每 平 方 米 蚕座 均 匀 撒
洒消 毒 。 23 加强 养蚕 中的 防病消 毒 .
2 . 多用干燥 材料 在 饲养 过程 中, .5 3 对蚕 体 、 蚕 座撒 布焦 糠 、 新鲜石 灰粉 等干 燥 材料 , 常开 门、 经
开窗, 通风 排 湿 ; 除 沙 , 勤 降低 蚕 座 湿度 ; 要给 桑 不 过多 , 防止 蚕座 冷湿 ; 改善 蚕座 环境 , 是预 防发 生僵
蚕 沙 到 处乱 扔 、 放 , 堆 饲养 者 对僵 病 的认 识不 够 充
僵 病病 原孳 生创造 了有利 的环 境条件 。
2 桑 蚕 僵 病预 防措 施
21 加 强桑 园害虫 的防治 .
桑园 内的鳞 翅 目害虫 被僵 病孢 子寄 生后 , 随桑 叶被 带入蚕 室 , 叶喂蚕 后产 生交叉 传染 。 桑 因此 , 加 强防 治桑 园虫害 ,减 少野外 昆虫对蚕 的 交叉感 染 , 消灭蚕 僵病 的 昆虫介体 尤为 重要 。 防治工作 一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采 用相应 的农药进 行 防治 : 二是 采取 人工捕 捉 的方 法 防治 , 有效 降低桑 园敌 害虫 口密度 , 少 交 叉 可 减
使用 防 僵 药剂 进 行蚕 体 、 座 消毒 , 蚕 各龄 起 蚕 配 制 防僵 粉撒布 , 在上 蔟前 , 熟蚕进 行 蚕体 消毒 , 有 对 可
3 加强养蚕后的彻底消毒
3 1 蚕 具 消毒 .
养蚕结束后 , 要对蚕具 、 蚕蔟进行洗刷 , 养蚕室
要 彻底 清扫 ,然后 采用 含有效 氯 1 %的漂 白粉 进行
的 蚕 体上 , O分 钟 后 再 给 桑 。大 蚕 用 3: 2的混 1 2 合粉 进 行 消毒 。要 求 每 日消毒 1 ~2次 , 至 不再 直
发 生 为止 。
33 蚕具保 管 。
养蚕结 束后 ,对 已消毒 的蚕具 置 于专用 房 间内 妥 善保管 , 在保 管过程 中不要接触农 药 。
病 的有 效措 施 。
236 及 时捡 出病 蚕 要及时捡 出匾内的病 蚕、 . . 死 蚕 ,把病 蚕放入 消毒缸 内集中烧毁 ,不可 随意乱 扔、 乱放 , 避免病原 菌扩 散。杜绝 收集 晒干僵蚕 出售。
237 勤 除 沙勤扩 座 要 勤除 蚕沙 ,保 持蚕室 .. 内清 洁卫生 。 一旦发生僵 病 , 时拣 出病 蚕集 中烧 要及 毁; 勤扩座 减少 病原 扩散 , 要适 当增 加除 沙次 数 , 并 把蚕沙 置于蚕室远 处 ,挖坑 沤制发 酵后作为 肥料施 用桑 园。 发生僵 病后 , 蚕室 内 、 用 05 在 外采 . %有效氯 进行空 中 、 地面 消毒 , 减少幼 虫发病感 染的机会 。
过 多, 留叶使蚕座 湿 度大 , 残 加之 眠前 没有 除沙 , 为
种 鸟类 、 昆虫 等多种 传 播途径 污 染桑 园 以及 养蚕 场 所 的周边 环境 ,真 菌 的分生孢 子 随着气 流 或桑 叶、
蚕 具等 进入养 蚕室 , 附于蚕 体后 发芽侵 入 寄生 , 造
成 与蚕 交叉感 染 , 引起 危 害 。
分, 防范意 识 不 强 , 成为 真 菌繁 殖 孳 生 的重 要培 养 场所 , 成 环境污 染 ; 造 病原孢 子 在温 、 湿度 适宜 的环 境条 件下大 量繁 染 ,真菌 的分 生孢 子随风 飘 荡, 污 染 了桑叶 , 而桑 叶又被 蚕食下 引发病 害 。 14 防病 消毒 不彻 底 .
1 饲 养 中气 候 与环境 . 2 在 寒带地 区饲 养桑 蚕 期为 7 ~8月份 ,正 是高 温、 多雨 季 节 , 空气 湿 度较 大 , 易 造成 蚕 具发 霉 , 容 温、 湿度 为发 生该 病提 供 了有利 的条件 。尤其 是在 幼虫 3 ~4龄 期 ,蚕 座 沙底 过厚 ,而 且湿度 也 比较 大, 在发 生僵病 之后 , 尚未及 时处 理或 处理 不 当, 在 温、 湿度 适宜 的条件 下 , 发生病 害并进 一步 的蔓延 。 1 饲 养防 病意识 淡薄 . 3 饲养 者对 大蚕环 境 管理 的意 识不 强 ,把 死蚕 、
感染。
1 特神经济动植物/0 年 2期 2 21 1
J
22 养 蚕前蚕 室及 蚕具 彻底 消毒 .
;
时 , 采用 药 物 控 制病 原 蔓延 的 同时 , 把 相对 湿 在 要 度控 制 在适 宜湿 度 以下 的 3 ~ 5 ,可有 效 抑制 僵 % % 病 的蔓延 。
养蚕结束后, 要对养蚕室的周围环境全面清扫 ,
然后采用含有效氯 l %的 漂 白粉 进 行 全 面 彻 底 消
毒。 蚕室周 围也 可用新鲜石 灰浆消 毒 , 在消毒过程 中
不 留死角 。
布 5g 0 ,可 以预 防僵 病 的发 生 。如 果 僵 病 已经 发 生 ,小 蚕可 用 纱布 包 着上 述 混 合粉 均 匀 撒 入 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