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计算资料讲解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计算资料讲解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计算资料讲解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

计算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工艺流程中的主要设备包括标准设备(定型产品),根据生产选择使用;非标准设备(非定型产品)根据计算进行设计和制造。

4.1磨矿工序

1.振动球磨机

考虑到本设计为年产9000吨APT,生产量比较大,所以采用处理量较大的双筒振动球磨机2MZ-800型(功率P=30kw)。

已知:1)球磨机处理量Q = 750 kg/h;

2)工作时间为每天每台20小时;

3)每天的磨矿量为43615.94 kg。

计算:所需球磨机的台数为:

43615.94÷350÷20 = 2.9 ,取3台

1.料仓

已知:1)处理能力为碱分解一批矿(设为5000kg)的一半;

2)黑钨精矿的松装比重:6kg/L;

3)填充系数:0.9。

计算:

V

计算= 5000÷2÷0.9÷6 = 462.97(L)= 0.463 m

3

料仓为类似圆锥形,取实际尺寸:a= 1.1 m h=1.2 m

V

实际= 1/3×1.12×1.2=0.484 m3>V

计算

计算结果符合要求,取与球磨机相同台数,3个料仓。

2.螺旋给料机

选用Φ100×400的螺旋给料机,其给料量Q=0~500kg/h,其台数与球磨机相匹配,取3台。

3.给料机用减速器

选用0~70r/min,功率1.5kw,取与球磨机台数相同,取3台。

4.直流电动机

选用Z2-12直流电动机(P=0.6kw),台数取与球磨机相同,取3台。

5.电动葫芦

选用TVH-0.5型,运载能力Q=0.5T,提升高度H=12 m

设计为三台球磨机公用一台电动葫芦,取一台。

6.高位水箱

已知:1)磨矿工序的水矿比=1∶2;

2)水箱贮水为碱分解一批矿(设为5000kg)的一半;

3)填充系数:0.9。

计算:

V

计算=5000÷2÷2÷0.9 = 2.78 m

3

水箱设计为长方体,长和宽相等,令高h=1.2a,则

a2·h=1.2a3=2.78

求得a=1.4m 取a=1.4 m h=1.6 m

V

实际=1.4×1.4×1.6=3.136m 3>V

计算

故水箱的实际尺寸为1400×1400×1600mm

数量与球磨机台数相匹配,取3台水箱。

7.转子流量计

已知:1)球磨机的磨矿量Q=750kg/h;

2)设最大水量∶矿量=0.5∶1。

计算:进水量为:750×0.5÷1=375L/h

故取LZB-15型转子流量计(40~400 L/h)。

每台球磨机配用一转子流量计,故取3台。

9.扬液器

计算:

V

计算=(65096.79÷2.33+47107.42÷1.38)÷(43615.94÷5000)÷0.8÷1000

=8.90m3

选取1.1d=h,则d=2.2,h=2.4

2×2.4=3.86m3满足要求。

V

实际=π/4×2.2

故扬液器的实际尺寸为Φ2200×2400mm,取3台。

10.矿浆搅拌槽

根据碱分解工序设备选择:碱分解锅为10m3,碱分解2吨矿/锅。矿浆搅拌槽的容积按碱分解所需的矿浆体积计算,填充系数为0.5,矿浆密度是 2.33 kg/L,

矿浆体积为:

=65096.79÷2.33÷43615.94÷5000÷1000=3.2

V

计算

则矿浆搅拌槽的容积为:

3.2÷2=6.4 m3取6m3

一台球磨机对应一台矿浆搅拌槽,故取Φ2000×2000钢槽3台,用A3(δ=8~10mm)钢板焊成。

11.泥浆泵

每台矿浆槽配一台泥浆泵,选用2PN(Q=30 m3/h,H=22m,P=11kw)泥浆泵3台。

4.2碱分解工序

1.碱分解反应锅

设反应锅填充系数为0.8,每锅作业时间为:8小时,根据物料平衡计算结

果,每批矿浆加液碱的处理量为:

V

批=65096.79÷2.33+47107.42÷1.38÷43615.94÷5000÷1000=7.12 m

3

V

锅=7.12÷0.6=8.9m

3

选用10 m3反应锅,其台数为:

43615.94÷5000÷3=2.91台取3台。

选用工作压力为1.5MPa的反应锅,采用远红外线加热装置。

2.稀释槽

已知:1)每批分解产物稀释3倍;

2)填充系数:0.7;

3)高径比为1。

计算:

V

计算=3×7.12÷0.7=30.51m

3

取h=d=3400mm,则V实际=π/4×3.43=30.85 m3>V计算符合要求。

故稀释槽的实际尺寸为:Φ3400×3400mm。一个反应锅对应一台稀释槽,取3台。

用δ=10mm的A3钢板焊接。

3.浓Na

2WO

4

料液贮槽

已知:1)浓Na2WO4溶液中浓WO3浓度为210 kg/ m3;

2)贮半天的料液;

3)填充系数:0.80~0.85。

计算:

V

计算=29284.88÷210÷0.8÷2=87.16 m

3

取4台 h∶d=1∶1 则设d=3.1m h=3.1m

V

实际=π/4×3.12×3.1×4=93.54 m3>V

计算符合要求

故浓Na2WO4料液贮槽的实际尺寸为Φ3100×3100 mm。

并配4台搅拌用潜水泵,型号QY75/100(Q=75 m3/h,H=7m,P=2.2kw)4.配料液槽

已知:1)可装半天料液,料液中WO3浓度为20 kg/m3;

2)填充系数:0.80~0.90;

3)高径比为1。

计算:

V

计算=29284.88÷20÷2÷0.9=813.47 m

3

配料液槽取12个,每槽容积813.47÷12=67.79 m3

取d=4.3 m h=4.7 m

V

实际=π/4×4.32×4.7=68.22 m3>V

计算满足要求

故配料液槽的实际尺寸为Φ4300×4700 mm。

5.泥浆泵(将稀释后的矿浆输入板框压滤机)

选用2PN型泥浆泵(Q=30 m3,H=22 m)取3台

6.板框压滤机(一次过滤用)

已知:1)湿钨渣密度:2 kg/L;

2)板框压滤机填充系数:0.70~0.80;

3)板框压滤机一班工作两次。

计算:

V

计算=5000÷2×41.43%÷2÷0.6÷0.8÷1000=2.16 m

3

选用BAY-180铸铁板框压滤机,其过滤面积为100 m2,选3台。考虑到二

次过滤3台,共需6台。

7.集液池

集液池为一水泥池,内衬软塑料,分为两池。一池集浓液,一池集稀液。其尺寸为1500×1500×3000 mm ,用δ=6mm 的钢板焊制,并配液下泵选用FSZ-K 型(Q =13 m 3/h,H =15 m,吸程1.5m )

8.微孔过滤机

选用30 m 2 3atm 陶瓷过滤机,取6台。

8. 钨酸钠料液输送泵

选用IH65-50-160型离心水泵(Q =25 m 3/h,H =32m,P =5.5kw ),配用2台。

4.3离子交换工序

1.离子交换柱

选用交换柱规格为Ф2000×10000mm ,其截面积为4

1π×22=3.14 m 2

树脂装柱高度为9米,取201×7型树脂,湿真密度为0.73t/ m 3,水份为42.5%,操作容量为260kg/t 干树脂。根据日物料平衡结果,日产APT 为29.99t 。

(1)单柱周期WO 3吸附量计算:

260×4

1π×22×9×0.73×(1-0.425)=3.086t (2)单柱周期APT 产量计算:

设APT 中WO 3含量88.5%,结晶率为95%,交换、结晶、烘干损失忽略不

计,则单柱APT 产量为:

3.086×0.95÷0.885=3.313t

(3)单柱周期加入物料量计算:

①交前夜:以交前夜20g/L ,单柱周期交前液量为

3.086÷0.020=15

4.3 m 3

②纯水:根据生产实践,交换工序每吨APT 纯水用量为24.604吨,则单柱周期纯水用量为

24.604×3.313=81.513 m3

③单柱周期一段液用量计算:

根据生产实践,每吨APT一段液体积为1.543m3,则单柱周期一段液用量为:

1.543×3.313=5.112m3

④单柱周期解吸剂用量计算:

根据生产实践,每吨APT解吸剂用量为7.6m3,则单柱周期解吸剂用量为:

7.6×3.313=25.179m3

⑤单柱周期交后液产出量计算:

据物料平衡计算结果,日产交后液为1484.973m3,则单柱周期交后液产出量为:

1484.973÷29.99×3.313=164.059m3

⑥单柱周期二段液产出量计算:

据物料平衡计算结果,日产二段液为164.677m3,则单柱周期二段液产出量为:164.677÷29.99×3.313=18.190 m3

⑦单柱周期三段液产出量计算:

与解吸剂量相同。

⑧单柱周期洗氯液产出量计算:

据生产实践,每吨APT洗氯液为6.674 m3,则单柱周期洗氯液产出量为:

6.674×3.313=22.111 m3

(4)单柱作业时间计算

取吸附、洗钨和洗氯过程线速度为8cm/min,解吸速度为3cm/min,已知柱截面积为3.14 m2。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论文摘要(中英文) 第1章综合说明 1.1 概况 1.2 建设目的和依据 1.3 建设的条件 1.4 建设的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 1.4.1 建设规模 1.4.2 综合利用效益 1.5 工程特性表 第2章设计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2.2气候特性 2.2.1气温 2.2.2降雨量 2.2.3风速及吹程 2.3水文特性 2.3.1年日常径流 2.3.2洪峰流量 2.4工程地质 2.4.1库区工程地质 2.4.2坝址工程地质 2.5建筑材料 2.6经济资料 第3章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 3.1 设计任务 3.2 设计依据 第4章洪水调节计算 4.1洪水调节演算 4.1.1洪水调节演算原理 4.1.2洪水调洪演算方法 4.2 洪水标准分析 4.3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选择 4.4 调洪演算及泄水建筑物尺寸(堰顶高程/孔口尺寸)的确定 4.4.1 调洪演算方法(高切林法)

4.4.2 洪水过程线的模拟 4.4.3 计算公式 4.4.4 计算结果 4.4.5 方案比选 4.5坝顶高程的确定 4.5.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和洪水标准的确定 4.5.2 波浪要素计算 4.5.3 挡墙顶高程的确定 4.6 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第5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及枢纽布置 5.1 枢纽等别及组成建筑物级别 5.2 坝型选择 5.2.1 定性分析 5.2.2 定量分析 5.3 泄水建筑物型式选择 5.4 水电站建筑物 5.5枢纽方案的综合比较 5.5.1挡水建筑物——堆石坝 5.5.2泄水建筑物——正槽溢洪道 5.5.3水电站建筑物 第6章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 6.1.1 L型挡墙顶高程及坝顶高程、宽度 6.1.2 坝体分区 6.1.3 L型防浪墙设计 6.2 堆石料设计 6.2.1堆石料基本特性参数 6.2.2主、次堆石料设计 6.2.3防护层、垫层、过渡层材料设计 6.3 复合土工膜设计 6.3.1复合土工膜的选型和分区 6.3.2复合土工膜强度校核 6.4 大坝稳定分析 6.4.1 计算原理及方法 6.4.2 坝坡稳定分析 6.4.3 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的稳定分析 6.5 副坝设计 6.5.1 副坝的型式选择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到稳又快,基本来说我们需要25分钟内做完20道小题,因此要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截位直除法是非常实用的,截位指的就是四舍五入保留几位,保留的是有效数字。 例如一个分数 13674879,他们的首位分别是4与1,截位直除就是将式子变成144879。 一、基期与现期 今年比前年。比字后面是基期,前年是基期。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率r=基期 基期—现期 三、基期量=现期-增长量 基期量= r +1现期量 四、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五、一般增长率 一道题目中问到增长或下降了百分之几、几成、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等,都是问的增长率 r=基期量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基期 基期—现期 六、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r +1现期×r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七、现期比重= 总体部分 占字前面的量是部分,占字后面的是总体。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重 八、基期比重=B A ×a b ++11 A :部分的现期量 B :整体的现期量 a :分子的增长率 b :分母的增长率 九、两期比重比较=现期比—基期比=B A -B A ×a b ++11=a b a B A +-?1 若a 大于b,比重上升,若a 小于b,比重下降,a=b,比重不变。

十、现期平均=个数总数=B A 十一、基期平均= a b B A ++?11 十二、平均数的增长率=b b a +-1 a 为分子增长率,b 是分母增长率 十三、现期倍数=B A 基期倍数=a b B A ++?11 十四、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 R=r1+r2+r1×r2 当r1与r2绝对值均小于百分之十时,r1×r2可忽略 十五、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 十六、间隔基期量= 间隔增长率 现期量+1

学生专用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取下和装上计算器保护壳 (1) 安全注意事项 (2) 使用注意事项 (3) 双行显示屏 (7) 使用前的准备 (7) k模式 (7) k输入限度 (8) k输入时的错误订正 (9) k重现功能 (9) k错误指示器 (9) k多语句 (10) k指数显示格式 (10) k小数点及分隔符 (11) k计算器的初始化 (11) 基本计算 (12) k算术运算 (12) k分数计算 (12) k百分比计算 (14) k度分秒计算 (15) kMODEIX, SCI, RND (15) 记忆器计算 (16) k答案记忆器 (16) k连续计算 (17) k独立记忆器 (17) k变量 (18) 科学函数计算 (18) k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18) Ch。6 k双曲线函数/反双曲线函数 (19) k常用及自然对数/反对数 (19) k平方根﹑立方根﹑根﹑平方﹑立方﹑倒数﹑阶乘﹑ 随机数﹑圆周率(π)及排列/组合 (20) k角度单位转换 (21) k坐标变换(Pol(x, y)﹐Rec(r, θ)) (21) k工程符号计算 (22) 方程式计算 (22) k二次及三次方程式 (22) k联立方程式 (25) 统计计算 (27) 标准偏差 (27) 回归计算 (29) 技术数据 (33) k当遇到问题时 (33)

k错误讯息 (33) k运算的顺序 (35) k堆栈 (36) k输入范围 (37) 电源(仅限MODEx。95MS) (39) 规格(仅限MODEx。95MS) (40) 双行显示屏 双行显示屏可同时显示计算公式及其计算结果。 ?上行显示计算公式。 ?下行显示计算结果。 当尾数的整数部分多于三数字时﹐每隔三位便会有一个分隔符。使用前的准备 模式 在开始计算之前﹐您必须先进入下表所列的适当的模式。 ?下表所示的模式及所需的操作仅适用于MODEx。95MS。其他型号的用户请参阅“用户说明书2(追加功能)”之手册来 寻找有关其模式及模式选择方法的说明。 MODEx。95MS 型号的模式 按键两次以上将调出追加设置画面。有关设置画面的 说明将在其实际需要使用以改变计算器设置的章节里进行 阐述。 ?在本说明书中﹐有关为进行计算而需要进入的各模式的说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说明书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设计者:BBB 学号: CCC 专业班级:机械X X X X 班 指导教师:余庆玲 完成日期: 2016年月日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目录 (注意:目录插入,最终自动生成如下目录,字体,五号宋体,行距1.5倍)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二电动机的选择………………………………………………………? 三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九联轴器的选择……………………………………………………… 十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十一润滑和密封的选择………………………………………………… 十二设计总结………………………………………………………… 十三参考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1.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起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及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 (3)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等,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2.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已知条件:每日两班制工作,传动不逆转,有轻微冲击,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带式输送机已知条件如下: 3.设计任务 1.选择(由教师指定)一种方案,进行传动系统设计;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3.进行传动零部件的强度计算,确定其主要参数; 4.对齿轮减速器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零号图1张),减速器装配图俯视图手绘草图(2号图1张); 5.校核中间轴的强度、轴承寿命、键强度;

行测资料分析 常用指标公式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 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 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1、电源开关键:ON、OFF 2、输入键:0—9、.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注意: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 即可得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0”。 ②AC或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 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 除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5+13,这时发现“13”输入错了,则按“CE”键就可 以清除刚才的“13”,但还保留“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键的,再按“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5×1.6”→按“M+”键(把“5×1.6”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按“M+”键(把“10×0.8”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 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按“M+”键(把“15×0.4”的结 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 前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50-(23+4)”时→先输入“50”→按“M+”(把“50”储存起来)→ 再输入“23+4”→按“M-”键(计算结果是“27”)→再按“MR”(用储存的“50”减去目前的结果“27”)→则出结果“23” 7、存储读出键: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 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M+”或“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 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MC”键以前有效。MR调用存储器 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MR”键。举例:如输入“3+2”时,按“M+”键,再输入“6+7”时,按“M+”键,再 输入“8+9”时按“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MR功能,即 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准备答辩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及准备答辩 7.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及格式 7.2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时应注意的事项 7.3 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7.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及格式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审查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说明书的内容与设计任务有关。对于以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其说明书大致包括: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任务书(原始的设计任务书); (3)前言(题目及传动方案的分析等); (4)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选择电动机,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转速,功率和转矩); (5)V带传动(或链传动或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确定齿轮或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7)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8)轴承的选择的计算; (9)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辩前,学生应认真做好答辩准备,同时应把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交指导教师审阅,然后叠好图纸,折图纸时应按规定格式,同时装订好说明书,一并装入课程设计档案袋内,准备进行答辩。 二、课程设计综合思考题: 下面是按设计顺序列出的思考题,以提醒和启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设计思路,它除了可提供准备答辩之用外,还可以作为设计各阶段引导思考,深入理解的途径。 1.传动方案分析及传动参数计算: (1)对照你的设计,说明你采用的传动装置方案有何优缺点? (2)为什么在通常的传动装置中常采用多级传动而不用单级传动? (3)为什么常把V带传动置于高速级?而链传动布置在低速级? (4)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各有何优缺点?你的设计是如何考虑的? (5)蜗杆传动一般用于传动比较大,传动功率不大的情况,为什么常把它布置在传动装置的高速级?而开式齿轮传动为什么要布置在低速级? (6)各种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范围大概为多少?为什么有这种限制? (7)如何计算总传动比?它和各分传动比有何关系? (8)请说明你所选电动机的标准系列代号及其结构类型? (9)电动机同步转速选取过高和过低有何利弊? (10)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如何确定?过大过小各有何问题? (11)在传动参数计算中,各轴的计算转矩为什么要按输入值计算? (12)电动机选定后,为什么要记录它的输出轴直径,伸出端长度及中心高? (13)传动比计算产生偏差为什么不易避免?从总体上应如何控制? 2.传动及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1)试述V带传动较其它带传动的优点是什么? (2)带传动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中你采用了哪些措施来避免?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 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 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 1.“比较型”插值法 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 2.“计算型”插值法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 1. A﹥B,C﹥D,则有A+C﹥B+D;A-D﹥B-C; 2. A﹥B﹥0,C﹥D﹥0,则有A×C﹥B×D;A÷D﹥B÷C 五、割补法 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 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 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

计算器——概要设计说明书

计算器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程序设计中,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对命令语句的灵活应用。在程序设计中,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一是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二是更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而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关键是如何将问题域中的实体(即日常所见的概念)抽取出来,作为JAVA程序中的类,而属性与行为作为类的两类要素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应考虑类必须满足的约束。 1.2项目背景 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十分便捷有效的工具,能实现加、减、乘、除、开方、求倒数等简单运算的工具。要实现计算功能,可以用JAVA 的知识编写程序来解决此问题。该计算器大大的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及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该计算器使用非常简单和方便,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有巨大帮助作用,也对在职人员的工作有点帮助作用。 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7,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JAVA,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化与面向对象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3定义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系统。 1.4参考资料 [1]钱银中,眭碧霞.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2]道客巴巴:https://www.360docs.net/doc/805029885.html,/p-642874533756.html 2、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dow 7.0操作系统. 3、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设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写代码和系统测试。如下图所示: ⑴需求分析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实现简单计算器的功能。实现功能:加,减,乘,除,可加其它运算功能;还要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计算,显示及清除等功能。 ⑵概要设计 计算器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清除。计算器的屏显为JFrame控件,左侧的数字、操作符按键、右侧的功能为BUTTON控件。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在顶部的TEXTBOX 控件显示。每种计算功能均为独立设计算法。 ⑶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部分则是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对计算器的功能实现作出更为详细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 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

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一、计算器使用的状态 对于两类计算器来说,使用的是数值计算,所采用的状态是十进制状态: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按模式键 第一次屏幕显示 第二次屏幕显示 按2次,再按1,则进入十进制计算状态,这时在屏幕上会出现D的标志。 2、普通计算器(价格10元以内):按键 直接按键,依次在屏幕上会分别显示:DEG、RAD、GRAD,表示十进制、弧度、百分率。要选择DEG,即在屏幕上看到DEG的标志。 二、角度的输入与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运算以及转换: 1、学生计算器(KDT (1 例如输入129°59′26″,操作如下: 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的第二行显示:129°59°26°,说明已经将角度输入 (2)角度经过三角函数的计算之后,显示的角度是十进制,即129°59′26″屏幕上显示129.353336,这时需要将十进制的角度转换回六十进制。 按129.353336→129°59°26°。 2 (1)角度的输入:输入角度要以六十进制输入,度和分秒以小数点隔开, 可将六十进制的角度值转换成十进制,用于角度计算或三角函数计算。 具体操作如下: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上显示结果129.9905556,可以进行角度的加减或三角函数计算。 (2)计算结果显示:当角度计算完毕后,需要显示角度的结果,即六十进制的角度结果, 按 具体操作如下:129.9905556→按 这时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129.592600,可以将成果记录下来。 三、测量误差的精度评定(统计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标准偏差统计计算: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在标准偏差统计模式下 (1)进入标准偏差统计计算模式:按 显示 ) 其中n x x2m,即中误差。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 基期和本期 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 【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 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 多少是量;快慢是率 同比、环比 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 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 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 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 【注】题目中出现“占”字时,考察的是比重的问题。 产业增加值 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资料分析的做题顺序 总的来说,要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表标题),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选取关键字—---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 四则运算计算常用技巧 解决加减法之尾数法和高位叠加法 技巧解读: 尾数法与按位叠加法均适用于多个数求和求差的题型,但两种方法又有不同,适用题型如下: 尾数法:精确求和 按位叠加:估算多个数总和 适用计算:加法和减法

设计计算说明书范例

设计计算说明书范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以下分项内容请每组根据自己的工程内容修改。 一、设计题目 南华大学新校区学生公寓2#楼 二、设计原始资料 (一)工程概况 本建筑共x层,底层为架空层,1~6层为标准层,总建筑面积为xm2,每层16间学生宿舍,每间按6位学生计,每间宿舍内设两个洗涤池4个水龙头。公共卫生间内设蹲便器、小便器、淋浴器、拖布池。 (二)给水水源 在x路有DN400mm的市政给水干管,高峰用水时可保证最低水压为0.2Mpa。根据校区给排水总体规划,F组团学生公寓生活用水采用分区供水,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统一加压供水,F组团学生公寓火灾前期10分钟用水量设于D区1#楼屋顶专用消防水箱内,校区统一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 (三)污水排放 根据南华大学总体规划,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楼学生公寓的污水可排入其东面的校区污水干管,接管点高程为-4.5m(相对室内地面标高),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生活污水排入下水道之前需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公寓北面绿化带有有足够空地设化粪池。 (四)建筑图纸 1.各层平面图 2.屋顶平面图 三、设计内容 本设计只作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建筑雨水由建筑学专业负责。 四、成果 (一)绘制设计图纸 各楼层及屋顶给排水平面图,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图, 卫生间大样(1﹕50) (二)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要简明扼要的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采用方案的理由,计算书要求步骤清楚,内容完整。 五、设计时间 1.5周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准备 1、明确设计目的、内容和要求。 2、熟悉设计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般由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本设计所需资料在任务书中已列出,设计中可依此进行。 3、熟悉有关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工程设计的指导性准则,工程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因此,在设计前应先熟悉有关规范。 二、确定设计方案 1、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有关设计原始资料、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及设计要求,结合室外城市给水管网能提供的水压,供水的可靠性,确定给水系统的组成,并初步进行给水系统平面布置。 2、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对消防给水的要求。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进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根据规范要求,本建筑仅需设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计应确定消防给水同时作用股数,充实水柱长度,消火栓直径,水枪喷嘴口径,水龙带直径及长度,确定消火栓设置位置,并初步进行消防给水管网平面布置。 3、排水设计方案 根据排水排放条件,建筑物卫生设备情况,建筑高度及有关要求,确定室内排水系统体制,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通气系统的设置,并初步进行排水系统平面布置。 4、选定各系统管材及接口方式。 三、管网布置 1、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结合室内卫生洁具和设备布置情况,按照管道布置敷设原则,进行各楼层给水、排水、消防管网的平面布置。 2、根据平面布置图,分别绘制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草图。 3、进行室外管网总体布置。 四、设计计算 (一)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1、用水量计算 确定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确定最高日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 2、给水管网计算 根据给水系统计算草图,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算管路,列表进行管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同比增长率 本期数:A 上年同期数:B 同比增长率:m% 已知:本期数A 和上年同期数B 求:同比增长率m% 公式:%100m%?-=B B A 已知:本期数A 和同比增长率m% 求:上年同期数B 公式:% 1m A B += 已知:上年同期数B 和同比增长率m% 求:本期数A 公式:)m%1(+?=B A 同比增长量 本期数:A 上年同期数:B 同比增长率:m% 同比增长量:X 已知:本期数A 和上年同期数B 求:同比增长量X 公式:B A X -= 已知:本期数A 和同比增长率m% 求:同比增长量X 公式:%m m% 1?+=A X 已知:上年同期数B 和同比增长量X 求:本期数A 公式:X B A += 已知:本期数A 和同比增长量X 求:上年同期数B 公式:X A B -= 已知:本期数A 和同比增长量X 求:同比增长率m% 公式:%100m%?-=X A X 环比增长率 本期数:A 上期数:C 环比增长率:n% 已知:本期数A 和上期数C 求:环比增长率n% 公式:%100n%?-=C C A 已知:本期数A 和环比增长率 求:上期数C 公式:n% 1+=A C 已知:环比增长率n%和上期数C 求:本期数A 公式:)n%1(+?=C A 环比增长量 本期数:A 上期数:C 环比增长率:n% 环比增长量:Y 已知:本期数A 和上期数C 求:环比增长量Y 公式:D A -=Y 已知:本期数A 和环比增长率 求:环比增长量Y 公式:n%n% 1?+=A Y 已知:上期数C 和环比增长量Y 求:本期数A

公式:Y C A += 已知:本期数A 和环比增长量Y 求:上期数C 公式:Y A C -= 已知:本期数A 和环比增长量Y 求:环比增长率n% 公式:%100n%?-=Y A Y 跨年份增长 假设第n 年某指标为A ,同比增长m%,增速同比增长n 个百分点,则 ) ()(年该指标第n%m 1m%12-n -++÷=A 1-n%-m%1m%12-n n )()(年的增速年相比于第第+?+= 年均增长量 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如某指标第一年的值为A1,第二年的值为A2,......,第n 年的值为An ,则 1 -n )-1-n )-...)-)-1n 1-n n 2312A A A A A A A A ((((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率 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如果第一年的值为A ,那么第n+1年的值为 B ,这n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χ 1n -=A B χ 1、已知第m 年的数据指标为A ,年均增长率为χ,求第n 年的数据指标B ,根据上式展开得:m -n 2m -n (2) )1m n )(m n ()m n 11χχχχ++---+++=+()(,当年均增长率χ<10%,且选项间差距较大时,χχ))(m -n (11m -n +≈+,则: ]m -n (1[)1(m -n χχ)+?≈+?=A A B 2、已知第m 年的数据指标为A ,第n 年为B ,年均增长率χ。第n 年相对于第m 年的增长率为χ,且1-=A B χ,即A B =+1χ。根据上式可知,A B =+m -n 1)(χ,则有11m -n +=+χχ)(,根据二项展开式可得:χ)且大于()(m -n m -n ≈,在选项差距较大时,一般使用公式χχ)(m -n >,即 m n A B --=1 χ 比重

设计计算说明书范例

设计计算说明书范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以下分项内容请每组根据自己的工程内容修改。 一、设计题目 南华大学新校区学生公寓2#楼 二、设计原始资料 (一)工程概况 本建筑共x层,底层为架空层,1?6层为标准层,总建筑面积为xm2,每层16 间学生宿舍,每间按6 位学生计,每间宿舍内设两个洗涤池4 个水龙头。公共卫生间内设蹲便器、小便器、淋浴器、拖布池。 (二)给水水源 在x 路有DN400mm 的市政给水干管,高峰用水时可保证最低水压为0.2Mpa 。根据校区给排水总体规划,F 组团学生公寓生活用水采用分区供水,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统一加压供水,F 组团学生公寓火灾前期10 分钟用水量设于D 区1#楼屋顶专用消防水箱内,校区统一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 (三)污水排放根据南华大学总体规划,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楼学 生公寓的污水可排入其东面的校区污水干管,接管点高程为一 4.5m (相对室内 地面标高),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生活污水排入下水道之前需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放,公寓北面绿化带有有足够空地设化粪池。 (四)建筑图纸 1. 各层平面图 2. 屋顶平面图 三、设计内容

本设计只作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建筑雨水由建筑学专业负责。 四、成果 (一)绘制设计图纸各楼层及屋顶给排水平面图,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图, 卫生间大样(1 : 50) (二)计算说明书说明书要简明扼要的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采用方案的理由,计算书 要求步骤清楚,内容完整。 五、设计时间 1.5周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准备 1 、明确设计目的、内容和要求。 2、熟悉设计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般由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本设计所需资料在任务书中已列出,设计中可依此进行。 3、熟悉有关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工程设计的指导性准则,工程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因此,在设计前应先熟悉有关规范。 二、确定设计方案 1 、生活给水系统根据有关设计原始资料、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及设计要求,结合室外城市给水管网能提供的水压,供水的可靠性,确定给水系统的组成,并初步进行给水系统平面布置。 2 、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对消防给水的要求。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进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根据规范要求,本建筑仅需设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计应确定消防给水同时作用股数,充实水柱长度,消火栓直径,水枪喷嘴口径,水龙带直径及长度,确定消火栓设置位置,并初步进行消防给水管网平面布置。 3 、排水设计方案根据排水排放条件,建筑物卫生设备情况,建筑高度及有关要求,确定室内排水系统体制,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通气系统的设置,并初步进行排水系统平面布置。 4 、选定各系统管材及接口方式。 三、管网布置 1、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结合室内卫生洁具和设备布置情况,按照管道布置敷设原则,进行各楼层给水、排水、消防管网的平面布置。 2 、根据平面布置图,分别绘制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草图。 3 、进行室外管网总体布置。 四、设计计算 (一)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1 、用水量计算确定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确定最高日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 2 、给水管网计算根据给水系统计算草图,选择最不利配水点确定计算管路,列表进行管网 水力计算

SHARP科学计算器操作手册

S H A R P科学计算器操作 手册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SHARP科学计算器操作手册 介绍 感谢您购买SHARP型号为EL-W531/W531G/W531H/W531HA/W535的科学计算器。 关于一些计算示例(包括一些公式和表格),可参阅手册背面。 使用时可查阅标题右侧的数字。 本手册使用后,请放置在方便的地方,以便以后参考。 注意: ·手册述及的某些型号可能未在某些国家销售。 ·本产品数字用点分节。 操作注意 ·不要在后面的衣袋里携带计算器,你坐下的时候有可能会折断它。显示屏是用易碎的玻璃制成的。 ·使计算器远离热源,诸如汽车仪表板、加热器。避免暴露在过分潮湿或尘埃的环境中。 ·本产品不防水,不要在水或其它液体可溅落到的地方使用或存放。 雨滴、喷雾、果汁、咖啡、蒸汽、汗液等,也有可能导致故障。 ·用干净柔软的织物擦拭,请勿使用湿布或溶剂。 ·勿抛掷或重压。 ·勿把电池掷于火中。 ·电池远离儿童可触及的地方。 。不要使用易碎或锋利的物品。注意,按压RESET开关后将会清除存储器中的所有数据。 ·首次使用时 ·更换电池后 ·为了清除所有存储内容时 ·当因意外情况导致所有按键不起作用时 如果计算器需要维修时,只能求助SHARP经销商、SHARP认定的维修工具或SHARP 当地售后服务点。 外盖 握住下图所示位置移除外盖。 显示 ·实际使用时,并非所有的符号都会同时显示。

·手册中的计算示例中只有指令用到的符号才会显示。 :指示箭头所指方向还有内容没有显示出来。 :当被按下时显示,表示橙色字体功能被激活。 :指示被按下并且双曲线功能被激活。如果按下, “”显示,指示反双曲线功能被激活。 :指示,或被按下,输入(调出)存储内容并且执行调出的统计表。 :指示角度单位。 :执行计算期间显示。 :指标选择了WriteView编辑方式。 :指示独立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数字值(M)。 :通过SET UP菜单显示一个值并且可以改变,对应符号会显示出来。如设定为“NORM1”时显示屏上显示,设定为“NORM2”时显示。 计算器使用前 首次使用时,用笔尖或类似物品按压RESET开关(在背面)。 调节显示对比度 按下,然后用或调节对比度。按下退出调节。电源开关 按下电源打开。上次电源关闭时的数据会显示在显示屏上。按下关闭电源。 手册中用到的键盘符号 本手册中,键盘操作如下所述: 指定x e: 指定l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