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节 变量叶片泵

合集下载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离心力以将液体输送出去。

该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叶片的构造:变量叶片泵由许多叶片组成,这些叶片可以根据泵的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叶片通常是弯曲的,以便在泵转动时能够收集和排放液体。

2. 泵的结构:变量叶片泵的核心部分是转子和壳体。

转子内置在泵的壳体内,它与主轴连接并能够自由旋转。

3. 运转过程:当变量叶片泵开始运转时,转子开始以高速旋转。

液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泵的壳体内,并沿着壳体的内表面向外流动。

4. 离心力的产生:当液体流经转子时,叶片会将液体加速,并形成离心力。

这个离心力将液体推向靠近出口处的泵壳。

5. 出口压力的增加:随着液体流向出口,泵壳逐渐变窄,这会导致压力的增加。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在出口处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6. 液体排放:当液体达到一定压力时,它将被推向出口管道并被输送到目标位置。

同时,液体进口处再次进入泵内进行循环,泵就会持续工作。

总而言之,变量叶片泵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
内流动并增加压力,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通过调整叶片和泵的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流量和压力。

2.3变量叶片泵

2.3变量叶片泵

变量叶片泵非平衡式叶片泵,即国内通常所称的单作用叶片泵,能够很方便地通过改变定子环与转子之间的偏心量来实现变排量调节。

第一节非平衡式叶片泵变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一、利用定子内侧不平衡液压力实现变量(内反馈式)1.变量工作原理图6-1(叶片泵)。

当泵工作时油液对定子内环侧表面会产生一个斜向上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F0,该力的水平分力F2由调压弹簧2承受,当泵的工作压力升高到水平分力F2超过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将向左移动,则偏心量减少,从而减小泵的排量。

工作压力越高,泵的排量越小,直至为零。

这类泵实现变量运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泵工作容积内压力对定子的作用来产生变量运动所需的操纵力,所以国内习惯称为内反馈式。

2.流量――压力特性内反馈叶片泵的Q――p特性曲线如图6-2(叶片泵)所示。

图中p0是开始变量的压力(称为截流压力),由弹簧和压力调节螺栓调整设定;pd是输出流量为零时的压力,亦即变量机构设定的最大压力。

在p0压力以前,泵全排量工作。

一但压力超过p0,泵的排量迅速减少,曲线下降线性段的斜率取决于调压弹簧2的刚度。

图6-3表示弹簧刚度不同时得到的A、B、C三种典型的流量――压力特性及相应的功率特性。

(1)近似恒压特性(A曲线),弹簧刚度较弱;(2)中间型特性(B曲线),弹簧刚度稍强;(3)近似恒功率特性(C曲线),弹簧刚度更强,流量与压力大致成反比例变化,二者乘积近似为常数。

3.特性曲线的调整限压式叶片泵Q――p特性曲线的调整包括流量和压力两个参数。

(1)调整图6-1中的流量调节螺栓3,可以使定子的最大偏心距限定在不同的数值,体现在Q――p曲线水平段的上、下平移;(2)调整图6-1中的压力调节螺栓1,可以改变弹簧2的预紧力,从而改变开始变量的压力p0,体现在曲线下将段的左、右平移。

见图6-4二、利用泵出口压力和控制活塞实现变量(外反馈式)1.变量工作原理图6-5,泵运转时,若工作压力较低,调压弹簧9使压力补偿器阀芯4处于图示位置,借两个活塞的液压作用力之差使定子固定在最大偏心位置上;当泵的压力升高到弹簧9的调定值时,补偿器阀芯4在右位工作,于是定子在右侧小活塞2的推动下迅速左移,偏心量减少,直至排量为零。

第5讲叶片泵柱塞泵精品PPT课件

第5讲叶片泵柱塞泵精品PPT课件
3.4.1 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3.4.2 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计算 3.4.3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柱塞泵工作原理
靠柱塞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 使密封容积变化实现吸压油。
柱塞泵特点
1、加工方便,精度高,密封性好; 2、工作压力高 ,效率高; 3、易于变量,流量范围大。
柱塞泵分类
*斜盘式
轴向柱塞泵 <
3.4.2 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计算
实际输出流量:
q d 2D(tan )Zn
4
d— 柱塞直径; D— 柱塞分布圆直径; Z— 柱塞数; γ—斜盘轴线与缸体轴线间的夹角。
3.4.3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CY14—1轴向柱塞泵主体
中心弹簧机构 A、滑靴和斜盘 动画演示 B、柱塞和缸体
中心弹簧机构
一、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组成: 定子、转子、
叶片、配油盘、 传动轴、壳体 等。
一、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2、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3、特点:
*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两次, 称双作用式。
**吸、压油口对称,径向力平衡, 称卸荷式(平衡式)。
二、双作用叶片泵流量计算
实际输出流量:
q 2B[ (R2 r 2 ) R r SZ ]n cos
三、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组成: 变量泵主体、限压弹簧、 调节机构(螺钉)、反馈液压缸。
结构图动画
三、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2、工作原理:
三、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3、特性:可根据负荷自动调节流量,功率 使用合理;但结构复杂、躁声较大、效率也 较低。
3.3.2 双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 流量计算 YB1型叶片泵的结构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六节叶片泵汇总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六节叶片泵汇总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最大流量调节螺钉;2-转子;3-定子;4-限 定压力调节螺钉;5-限压弹簧;6-反馈液压缸
第三章 液压泵
在泵工作过程中,液压缸 6的活塞对定子 3施加向右 的反馈力pA(A为液压缸6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若泵 的工作压力达到 pB 值时,定子所受的液压力与弹簧力相 平衡,有 pBA=kx0 ( k 为弹簧刚度,为弹簧的预压缩量), 这里 pB 称为泵的限定压力。当泵的工作压力 p<pB 时, pA<kx0,定子e0不动,最大偏心距保持不变,泵的流量也 维持最大值 qmax ;当泵的工作压力 p>pB 时, pA>kx0 。限 压弹簧被压缩,定子右移,偏心距减小,泵的流量也随 之迅速减小。
第三章 液压泵
(c)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限压式变量叶 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泵工作时流 量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当泵的工作压力小于pB时,其流量 变化用斜线表示,它和水平线(理论流量qt)的差值Δq为 泄漏量。此阶段的变量泵相当于一个定量泵,AB称定量段 曲线。点B为特性曲线的拐点,其对应的压力pB就是限定 压力,它表示泵在原始偏心距e0时,可达到的最大工作压 力。当泵的工作压力超过pB以后,限压弹簧被压缩,偏心 距被减小,流量随压力增加而急剧减小,其变化情况用变 量段曲线BC表示。C点所对应的压力pC为极限压力(又称 截止压力)。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系:机电学院机械电子系
名:沈 刚
第三章 液压泵
3.4 叶片泵
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的两端装有配流盘,定子 3 的内 表面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 半径圆弧以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定 子 3 和转子 2 的中心重合。在转子 2 上 沿圆周均布开有若干条(一般为12或 16 条)与径向成一定角度 (一般为 1-压油窗口;2-转子;3 13 )的叶片槽,槽内装有可自由滑 -定子;4-吸油窗口 动的叶片。在配流盘上,对应于定子 四段过渡曲线的位置开有四个腰形配 双作用叶片泵 流窗口,其中两个与泵吸油口 4 连通 双作用叶片泵2 的是吸油窗口;另外两个与泵压油口 1连通的是压油窗口。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泵,其工作原理基于转子与静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产生流体流动的动力。

叶片泵由转子和静子组成,其中转子上有一系列叶片,静子则是一个包围转子的壳体。

当泵启动时,转子开始旋转,叶片随之旋转。

叶片与静子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一系列连续的工作室。

在泵的进口处,工作室的容积逐渐增大,从而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负压会将液体吸入泵内。

当叶片继续旋转时,工作室的容积减小,液体则被压缩并排出泵。

这样,叶片泵就能够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入到高压区域,从而实现输送液体的目的。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说明。

在泵的进口处,当叶片与静子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时,液体会被吸入到工作室中。

叶片继续旋转时,工作室的容积减小,液体被压缩。

由于叶片与静子之间的密封性,液体不能逆流,只能通过泵的出口处排出。

同时,叶片与静子之间的间隙也起到了密封作用,防止液体从进口处逆流。

这样,叶片泵能够连续地将液体从进口抽入到出口,形成稳定的流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还可以通过流体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

当叶片开始旋转时,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旋转速度决定了流体流动的特性。

叶片的几何形状可以影响液体的流速和流向。

叶片的旋转速度越高,液体流速越大。

叶片的角度和形状也可以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

通过调整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旋转速度,可以实现对液体流动的控制。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使其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叶片泵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

其次,叶片泵的流量和扬程可以通过调整转子的转速来实现。

叶片泵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输送大量的液体。

此外,叶片泵还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液体,包括清水、污水、油和化学品等。

叶片泵在工业、农业和家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叶片泵通过转子与静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利用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室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原理,通过调整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旋转速度,可以实现对液体流动的控制。

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抱歉,我无法提供图片。

但以下是文字描述的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不包含标题:
1. 泵壳:泵壳是变量叶片泵的外壳,用于固定其他部件和封装工作流体。

2. 进口口:工作流体通过进口口进入变量叶片泵。

3. 叶轮:叶轮是变量叶片泵中的关键部件,由多个曲面叶片组成。

叶轮固定在悬臂轴上,当悬臂轴旋转时,叶轮也会跟随旋转。

4. 叶片:叶片是叶轮上的薄片,可以自由滑动。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会被离心力推开,与泵壳形成密封腔。

5. 变量叶片泵腔室:当叶片被推开后,与泵壳的密封腔形成变量叶片泵腔室,工作流体被吸入到腔室中。

6. 出口口:当叶轮继续旋转,将工作流体推入出口口,完成泵的排出操作。

7. 变量叶片泵内部构造:变量叶片泵内部还包括前后封盖、悬臂轴、轴承等构件,用于固定和支撑叶轮以及实现转动。

以上是变量叶片泵的简要工作原理图描述,希望能帮到你。

如需详细了解,请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考专业工程图纸。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哈!你说这变量叶片泵啊,就像是个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不停工作。

想象一下,变量叶片泵里面有个转子,就像个会转的大圆盘。

在这个大圆盘上呢,装着好多片可以活动的叶片,就跟小翅膀似的。

当这个转子开始转动的时候,那些叶片就跟着一块儿转起来啦。

这时候啊,油液就像是一群着急赶路的小家伙,争着往泵里面跑。

那些叶片呢,就把油液给兜住啦,然后带着它们一起往前跑。

就好像是叶片给油液搭了个便车,一路带着它们去该去的地方。

而且啊,这变量叶片泵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变!怎么个变法呢?它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输出的流量。

这就好比你骑自行车,你可以根据路况随时调整速度一样。

如果需要的流量大,它就多送点油液;要是不需要那么多,它就少送点,多贴心呀!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就这么个小小的东西,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它在各种机器里默默地工作着,为整个系统提供着动力。

要是没有它,那好多机器可都没法正常运转咯!
咱再想想,生活中不也有很多像变量叶片泵这样的东西吗?它们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没有他们,很多事情都没法顺利进行呢。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变量叶片泵,它可是个大功臣呢!它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不少。

它能让油液乖乖地听它的话,按照要求去到该去的地方,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做到的呀!你说对不对?这变量叶片泵啊,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存在呢!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叶片变量泵

叶片变量泵

叶片变量泵叶片变量泵是一种新型的液压泵,它采用了叶片变量调节技术,通过改变叶片角度来控制流量和压力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造船、机械、航空、石油等领域。

叶片变量泵的基本结构包括泵轴、叶片、泵体、进口和出口等部分。

泵轴是泵的核心部分,它连接着驱动装置和叶片。

叶片则是泵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叶片角度的改变来调节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泵体则是固定叶片的部分,它内部有空腔,通过叶片间的间隙将液体抽入泵内,再通过泵轴转动将液体推出泵体。

进口和出口则是液体的进出口,它们与泵体相连,使液体流出泵体。

叶片变量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片的变化来调节泵的流量和压力。

当驱动装置转动泵轴时,叶片随之转动。

当叶片角度较小时,泵的流量较小,压力较大,而当叶片角度较大时,则流量较大,压力较小。

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叶片变量泵的优点之一是结构简单,由于没有过多的复杂部件,所以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

其次,叶片变量泵具有性能稳定的特点,因为叶片角度的变化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所以泵的性能也更加稳定可靠。

另外,叶片变量泵还具有控制精度高、能耗低等特点,可以满足液压系统对能耗、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叶片变量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冶金、石油、机械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飞机、船舶等领域。

例如,在飞机上,叶片变量泵可以用于高速液压缸的控制,实现对飞机翼面的控制;在造船行业中,叶片变量泵可以用于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实现对船速的精确调节;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叶片变量泵可以用于机床液压系统的控制,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精确控制等等。

总之,叶片变量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中的新型液压泵,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能耗低等特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
AB段:工作压力p< pB ,输出流量qA不变, 但供油压力增大,泄漏流量ql也增加,故实际 流量q减少。 BC段:工作压力p> pB ,弹簧压缩量增大,
偏心量减少,泵的输出流量减少。
1、当p < pb时, pA < ksx0 定量泵 2、当p > pb时, pA = ks(x0+x) 变量泵
(4)为了更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外 伸出,而使叶片有一个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倾 斜角,称后倾角,一般为24°。 二、变量叶片泵 1、概念 变量叶片泵:指在单叶片作用泵的基础上加 一套变量机构而成。 2、分类 变量通过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 根据偏心改变的形式不同,有手动调节式、 限压式和稳流量式等几种类型。
一、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1)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大小和方向便 可改变输油量和输油方向,偏心反向时,吸油压 油方向也相反。因此可做为变量泵。 (2)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通过特殊的沟槽和 压油腔相通。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和吸油 腔相通。叶片仅由离心力顶在内表面上。 (3)由于转子受到不平衡的径向液压作用力,压 力增大,不平衡力增大,所以这种泵一般不宜 用于高压。工作压力最大为7.0Mpa 。
图2.11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转子;2 —弹簧;3 —定子;4 —滑块滚 针支承;5 —反馈柱塞;6 —流量调节螺钉
2)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当pA < ksx0时,定子 不动,e=e0,q= qmax 当pA = ksx0时,定子 即将移动, p = pB,即为限定压 力。 当pA > ksx0时,定子 右移, e↓ ,q↓
作业布置 1、变量叶片泵的定义?
2、根据偏心改变的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下面介绍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结构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液压系统达到限定压 力后,可自动减少泵的供油量,从而减小功 率损失,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限压式变量 叶片泵有内反馈和外反馈两种类型。
原理:靠反 馈力和弹簧 力平衡,控 制偏心距的 大小,来改 变流量。
o
o’
e
1)限压式叶片泵的组成
第二篇
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动力元件
第五节 变量泵叶片泵
教学内容:叶片泵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掌握变量叶片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掌握变量叶片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课前复习
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优、缺点 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根据负载大小,自 动调节输出流量,因此功率损耗较小,可 以减少油液发热; 2)液压系统中采用变量泵,可节省液压 元件的数量,从而简化了油路系统; 3)泵本身的结构复杂,泄漏量大,流量 脉动较严重,致使执行元件的运动不够平 稳; 4)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影响轴承的 寿命,噪音也大。
6、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
执行机构需要有快、慢速运动的场合, 如:组合机床进给系统实现快进、工进、 快退等 快进或快退: 用AB段 < 工进: 用BC段 定位夹紧:用AB段 或定位夹紧系统 < 夹紧结束保压:用C点
当快进和快退,需要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 压力时,泵在AB段工作;当工作进给,需要 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压力时,则泵在BC段工 作。在定位﹑夹紧系统中,当定位、夹紧部 件 较小的流量(补充泄漏量),则利用C点的特 性。总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可 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即外负载的大小), 自动地调节流量,也就是压力高时,输出流 量小;压力低时,输出流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