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主导产业分析

摘要: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以产业结构的变动为主,产业结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要保持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合理分析。本文先就泰州市产业结构的内部特征,分别从第一、二和三产业方面加以分析。接着具体揭示了泰州产业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为泰州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然后,以区域经济学相关内容为基础,先阐述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区位商等综合指标对泰州市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筛选了2个产业部门,可作为泰州市的主导产业。最后,介绍了泰州市部分产业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泰州市,区位商

Abstract: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the core of the main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signs. Regional economy to remain healthy,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t must be reasonable and to optimize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choice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the region a reasonable analysis. This article first Taizhou Cit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from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are analyzed. Then specifically reveals Taizhou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argeted to mak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Taizhou City, provide a realistic basis. Then, based on the content related to regional economics, first to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he leading industry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location quotient Taizhou comprehensive index of leading industries analyzed, screening of the two industrial sectors, as Taizhou City the leading industries. Final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y of Taizhou city.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Leading industries, Taizhou city, Location quotient

目录

1 前言 (5)

2 泰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5)

2.1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5)

2.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6)

2.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5)

2.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7)

3 泰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6)

3.1泰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6)

3.2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 (7)

4 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10)

4.1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 (10)

4.1.1主导产业概念及重要性 (10)

4.1.2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9)

4.2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 (9)

4.2.1通过区位商(以产值代替)判断泰州市主导产业 (9)

4.3泰州市部分产业的发展现状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前言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凤凰城的美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泰州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工业经济“第一方略”,加快制造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1]。当然,泰州市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合理措施,并由此对其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正确的分析显得非常迫切。

2 泰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2.1 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2001—2009年,经过多年发展,泰州市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较大、门类较齐全、配套较完整、开放度较高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产业结构方面,泰州市不断优化调整,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三次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增幅最大;其次,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增幅不是太大趋于平衡。到2009年底,泰州市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表1 泰州市经济数年发展情况表[2]

泰州市经济数年发展情况表

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亿

2001 69.0 215.7 165.2 450.0 15.3% 47.9% 36.7% 2002 71.8 249.7 183.1 504.6 14.2% 49.5% 36.3% 2003 72.6 300.4 207.1 580.0 12.5% 51.8% 35.7% 2004 82.7 380.5 242.0 705.2 11.7% 54.0% 34.3% 2005 89.9 476.7 255.7 822.3 10.9% 58.0% 31.1% 2006 95.0 585.6 321.7 1002.3 9.5% 58.4% 32.1% 2007 102.9 700.0 398.9 1201.8 8.6% 58.2% 33.2% 2008 109.0 808.6 476.6 1394.2 7.8% 58.0% 34.2% 2009 133.7 943.1 584.2 1660.9 8.0% 56.8% 35.2%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网站

第一产业增加值133.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36.56亿元,增长14.4%,其中工业增加值825.35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580.76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1:56.7:35.2。由此可见,泰州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调整的阶段。

2.2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飞速提高,泰州市农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用地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不断缩小,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当然,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泰州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1世纪开始一直有下降趋势,除了2009年有小幅度的回升,从2001年的15.3%下降到2009年的8.0%,而且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恒定,均保持在1个百分点之间。从表1中我们还可发现,第一产业的总产值逐年增加,但增幅较慢,并从2006年之后产值突破100亿大关。在新背景条件下,加大对第一产业的调整,发展二三产业,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优化产业结构,符合“十一五”期间,泰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总体目标。

2.3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泰州工业已形成“以规模经济为龙头,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重点,质态明显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总体格局,形成了规模较大、门类较齐全、配套较完整、开放度较高的产业发展体系,工业支撑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3]。“十五”期间,全市产业结构经过主动性和适应性调整,基本形成了机电、化工、医药、船舶、冶金、纺织服装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其中,机电、化工、医药、船舶四大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的排名继续前移,医药产业已占全省四分之一强。2005年,四大优势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9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0.04%,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从图1中,不难发现泰州市从2001到2009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2001-2005年期间,第二产业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不是太大),2005年之后,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保持平衡接近60%。同时,我们会看到从2008-2009年,二产有小幅度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在此期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图1 泰州市三产比重走势图

2.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随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最终占据主导地位。泰州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泰州市目前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低。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1-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降到2005的30%,但从2005—2009年第三产业逐年上升(上升幅度很小),可见2005年是第三转型的重要时期,当然这种走势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2008—2009年,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三产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当然,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全省前三位行业依次为批发和零售业10.4%,房地产业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1%。泰州市为房地产业6.13%,批发零售5.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51%。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租赁商务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零售业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长远来看,第三产业会有它上升的空间,并最终会取代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

3 泰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3.1 泰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产业层次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应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与“九五”相比,“十

五”期间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仅相当于英国和德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10,特别是电子信息业还非常弱小,产业发展较大程度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政策优惠形成的成本优势。从产业结构看,与沿江各市的产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度不高。从产品结构看,产品档次依然偏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并且关联度相对较小,产品链相对较短。

市区经济发展缓慢,产业集聚现象不突出。受自然、资源、历史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产业集聚度来看,“小而散”、“小而全”、“小而低”的弊端依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仍较突出,资源和原材料浪费较大。

产业创新机制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品牌形象缺乏市场竞争。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装备仍然落后。据调查分析,目前全市大中型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按设备种类计算)仅占11.1%,设备利用率不到70%。从企业层面分析,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附属地位,未能在开放的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的运营机制、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化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大致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和韩国90年代初的水平;品牌竞争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重偏低。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外开放能力还处于低水平。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一些地方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少企业的技术装备老化、工艺落后,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在产业外向度方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引进外资的规模和上市融资的能力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也不适应进入WTO后经济管理的要求。

3.2 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

一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的规模、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做大优势产业,包括以机电、化工、医药、船舶等产业,努力形成技术先进、成长性强、关联度高、布局结构合理并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的规模、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提升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集聚度和竞争力上求突破。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国家鼓励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契机,以做大做强物流骨干企业为核心,建设物流公共信息、物流供需交流对接平台。

二是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深入推进产学研紧密联合,探索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产学研联合新路子,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和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紧密型联合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三是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通过加快主题园区建设、实施资本运作、培育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着力培育50强重点企业,提高其资本运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积极扶持100家成长型企业,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力度,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

四是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大力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节能工作组织领导和执法监督组织体系,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能耗评价考核体系,将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区)以及重点耗能企业,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

五是着力推进技改有效投入和重大项目实施,提升产业发展后续力。进一步优化技改投资结构。引导企业在投资结构上提高“三个比重”,即提高工业项目的装备和技术投资比重,提高四大优势产业投资的比重。按照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原则,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坚决限制产能过剩、质量低劣、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

4 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4.1 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

4.1.1主导产业概念及重要性

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占有GDP比重较大,处于产业系统的主要和支配地位的若干部门,主导产业通常较大的增长潜力能成为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推动其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深化。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合理的选择主导产业,促进泰州经济飞速发展。

4.1.2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趋势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符合未来发展规律;二是基础支撑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系统协调的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备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四是可持续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是生态,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4]。

4.2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

4.2.1通过区位商(以产值代替)判断泰州市主导产业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应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从而更好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该省具有一定的地位的主导产业,并根据区位商的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

Q=a i/A i,i=1,2,3…… (1-1)

公式(1-1)中:ai为泰州市某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Ai为江苏省某产业占省总产值的比重。

Q>1,表示相关产业在该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省,属于区域优势产业,很大可能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而且区位商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如果Q=1,表示所研究的产业在该区专业化程度同全省相同;如果去Q<1,表示所研究产业在该区专业化程度低于全省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泰州市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业化率均超过了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区域优势,按照理论均有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同时我们会发现,在这四个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专业化率高达6.19,在区域发展和全省发展过程当中具有绝对的优势,最可能成为主导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虽然专业化率也较高,但是其所占市总产值比重相对较小,尤其是金属制品业只占10.7%左右,把它们列为主导产业,虽然发展的空间较大,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往往会制约泰州的经济发展。当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虽然相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的专业化率低,但其产值比重接近18%,对于泰州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其列为泰州市主导产业也无可厚非。综合这两方面,医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应成为泰州市的主导产业。当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往往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主导产业也会呈现不同的选择。

表2 2005年泰州市部分工业产业专业化率一览表[5]

工业部门江苏总产值泰州总产值专门化率占市总产值比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93.11 147.5 1.5635101 0.17937492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147.52 131.01 0.923499515 0.159321416 医药制造业465.18 129.94 6.197585851 0.158020187 通用设备制造业5278.99 126.66 0.532340328 0.15403137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04.51 103.03 1.627569668 0.125294905 纺织业3027.89 101.56 0.744189129 0.123507236 金属制品业1149.56 88.31 1.704429194 0.107393895 4.3 泰州市部分产业的发展现状

机电产业是泰州市规模最大的制造产业。到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年均增长18%,约占全省的9%,在全省的排位进一步前移。“十一五”期间,机电产业将以春兰、林海、乐金等企业为依托,着力解决拳头产品少、装备水平不高等问题,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重点,全力攻克和推广应用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等关键和共性技术,积极采用数字、网络、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机电产业,扩大与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全面对接,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

收,加强自主研发,提升产业层次。

泰州化工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到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20%,约占全省的9%,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强。“十一五”期间,化工产业将以中海油、陵光、梅兰、新浦化工等企业为依托,紧跟世界化工业发展的主流,加快产品延伸和产业集聚,积极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打响“化工城”的区域品牌。

医药产业是泰州市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到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年均增长28%,约占全省的50%,力争有30个品种成为全国“单打冠军”,出口额达45亿元,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打造“中国(泰州)医药城”。“十一五”期间,医药产业将以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为契机,建设研发平台、招商平台、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和物流平台,全面推进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

四船舶产业

泰州船舶产业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每年85%以上的船舶产品出口国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到2010年,全市的年造船能力力争突破500万载重吨,实际年造船产量突破400万载重吨,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35%,约占全省的40%,出口创汇20亿美元,继续位于全省的第一集团,形成国内外闻名的船舶产业基地。

结论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在对泰州市产业结构内部特征的分析和评价产业结构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泰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方面措施。在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方面,运用区位商并结合占市的总产值比重,筛选出泰州市两大工业主导产业。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泰州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及问题:总体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泰州市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门类比较齐全、三产不断优化的发展体系,但与苏南部分城市相比,其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开放程度都相对较落后,仍需不断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增幅缓慢,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而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对泰州市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然而其也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形式单一等等。

2、泰州市主导产业选择:根据泰州市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通过区位商及所占市总产值比重,筛选出泰州市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工业主导产业为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参考文献

[1]积极策应“沿江开发”实现泰州经济发展新跨越.https://www.360docs.net/doc/805909814.html,/050906/101,1281,

1428748,00.shtml

[2]《江苏统计年鉴》2001-2009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3]彭晓寒.泰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财经界(学术,2009,(10):52-53

[4]施秀搏,李瑞帅.江西产业结构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79-81.

[5]《2001-2009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泰州市统计局.

致谢

经过这些天来的努力,论文终于完成了。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遇到了种种的疑惑和困难,要多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当然,在这里,尤其要感谢叶老师的悉心指导,他的治学严谨和乐观心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本篇论文顺利完成也是对他精心培养的回报。

同时,我要感谢文中所列文献的各位作者以及已注明和未能注明的各种资料来源的提供者,是你们提供了本篇论文的素材和线索,多谢你们。

当然,由于本人专业水平有限,文中不免会出现问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