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思想简要比较

合集下载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

哈贝马斯四大哲学思潮哈贝马斯,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个哲学界的摇滚明星,其实他在哲学界的地位可真是非同一般。

先说说他四大哲学思潮,简直像是在吃冰淇淋,各种口味都有,各种思想混搭得相当美味。

首先得提的是“交往行动理论”,这简直是哈贝马斯的拿手好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能在沟通上多点理解,少点争执,那日子可真是过得风和日丽,大家一起唱着《友谊地久天长》。

他的意思就是,人们通过对话来达成共识,生活得更加和谐。

好比是你和朋友一起商量去哪儿吃饭,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吃得心满意足,谁都不怨谁。

再说说“公共领域”,这可有意思了,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活力的广场,人们围坐在一起,聊聊国家大事,政治新闻,甚至是邻居家的八卦。

哈贝马斯认为,这样的公共领域是民主的摇篮。

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能开口说话,各抒己见。

问题是,现在的公共领域好像有点变味,成了不少人发泄情绪的地方,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别把宝贵的空间变成“吵架现场”。

不过,他希望的是,人人都能在这个领域里理性对话,而不是互相骂得不可开交。

别以为这没用,想想看,要是大家都能理性讨论,也许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谁说这不是“天下太平”的开始呢?接下来聊聊“合法性”,这可是一个超级重要的话题。

哈贝马斯强调,相关部门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权力,更来自于公众的认可。

换句话说,相关部门想要有“面子”,可得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想想,哪位领导人不想在大家面前有个好形象?他提出,社会契约论是个老生常谈,但却是个硬道理。

假如老百姓觉得自己在这个系统里没有话语权,那相关部门再怎么努力,也只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立足。

要是有一天,老百姓觉得“这事儿不对劲”,那可真是风雨飘摇,相关部门得好好思考思考了。

还有“后现代主义”这一块,哈贝马斯在这里简直是个“扫把星”,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可不留情面。

很多人觉得后现代是个“牛掰”的东西,但哈贝马斯却觉得这是一种“无本之木”,缺乏真理和共同价值观。

想象一下,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对,那这世界可真是乱成一锅粥。

浅谈哈贝马斯的理性生活与政治

浅谈哈贝马斯的理性生活与政治

浅谈哈贝马斯的理性生活与政杨阳(中国传媒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北京100000)摘要:哈贝马斯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是理性建构与生活实践的同一性。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和商谈原则入手。

来分析哈贝马斯的政治思想。

主要包括他对于民主制度的新认识和他对于社会分析框架的转换.并在其中杂糅了对哈贝马斯相关理论的局限性探讨,以及与马克思等人的政治思路比较。

关键词:理性民主社会分析哈贝马斯于尔根哈贝马斯(J H aber m a s),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博学而多产.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者。

他的学术生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

然而.他的思想体系本身却又超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关注的范围。

而涵盖了西方各流派所关注的各领域。

因此与其通过分门别派地来了解哈贝马斯,倒不如池,口以哈贝马斯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及其思想发展历程为切入口来得科学和深刻。

哈贝马斯的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理论建构与生活实践的同一性.这一点与尼采的哲学就是生活自身的观念相一致①.同时与马克思的现实主义立场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关注并参与社会实践。

在他看来,真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行为。

而是现实生活的实践和体验。

因此,笔者经过考虑,决定在哈贝马斯的政治思海中掬一捧理性生活与政治的浪花.来濯洗自己僵硬的思维。

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商谈原则是哈贝马斯理性生活建构的核心原则,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生活领域,即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运用商谈原则达成主观的真理性共识。

但是这些共识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形成主要论题,并作为政治要求输入制度化的政治领域。

才能最终形与想象两个官能的区别只在于它们所呈现出的观念所引起的不同的感觉。

而记忆越是新近,观念就越是清楚:在隔了一个长时间以后,观念就变得微弱了,也就是。

一个记忆观念既然由于失去它的强力和活泼性而衰退到一定程度。

我们的感觉就会发生怀疑,甚至认为它是一个想象观念。

同样,在另一方面。

黑格尔论道德与伦理——以《伦理体系》的欲望概念为中心

黑格尔论道德与伦理——以《伦理体系》的欲望概念为中心

黑格尔论道德与伦理———以《伦理体系》的欲望概念为中心翁少龙【摘要】本文通过对《伦理体系》中的欲望概念的研究,说明在道德与伦理之间有个重要的中介环节———欲望,黑格尔据此才能将两者贯通起来。

欲望兼有道德与伦理这两个要素,富有辩证运动的特征,是推动道德进展到伦理的内在动力。

欲望是分析道德何以能够进展到伦理的关键环节,由此才能理顺《伦理体系》在术语转换上的关系,进而说明黑格尔尝试提出自己的伦理观念的思路进程。

在黑格尔那里,欲望有个体可感知的经验属性,是黑格尔试图将当时的实证研究贯彻于批判哲学的理论样态,并以此反对康德与费希特的形式主义德性论。

与此同时,黑格尔也将形式性纳入经验的欲望中,用以弥补霍布斯与洛克在经验主义德性论上的缺陷,使道德升华为具有整体主义的伦理性,而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哲学。

【关键词】欲望;道德;伦理;精神中图分类号:B516 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1-0069-08作者简介:翁少龙,福建惠安人,哲学博士,(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格尔《伦理体系》翻译与研究”(20YJC720022)在黑格尔的耶拿著作群中,《伦理体系》(SystemderSittlichkeit)是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存在着非常丰富的解读可能和挖掘潜能,比如,卢卡奇(GeorgLukács)、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等黑格尔左派学者大都从社会哲学和实践哲学向度做出分析,强调劳动与交换等经验要素在该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此相对,西普(LudwigSiep)、哈里斯(H.S.Harris)、里德尔(ManfredRiedel)等学者则大都重视从意识哲学和逻辑学层面做出解读,并不过分强调经验要素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和意义。

长期以来,这两种解读路径都试图为自身的诠释合理性做出辩护,并将其作为《伦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事实上,该文本的有些概念无法完全从其中一个方面加以完整诠释,因而很有必要将以上两种解读路径综合起来。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刘光斌【摘要】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技术统治论进行过研究.在技术统治论的逻辑起点方面,他们围绕工具理性展开分析,马尔库塞认为理性就是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构成了技术统治论的逻辑起点,哈贝马斯则指出理性概念包含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理性并不是技术统治论必然产生的逻辑起点.在技术统治论的意识形态方面,马尔库塞指出随着技术理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技术进步强化了统治效应;哈贝马斯则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无法为统治提供合法性基础.在技术统治论的民主走向方面,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统治论维护了一个极权社会,对民主的追求促使他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之维,哈贝马斯则主张为技术的应用划界,走向了一种商谈民主政治.分析比较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上述观点,就他们的技术统治论立场而言,马尔库塞赞成技术统治论,哈贝马斯则反对技术统治论.【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7页(P55-61)【关键词】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作者】刘光斌【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1随着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应用,技术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西德理论界的关注,并就科技进步后果展开讨论,由此形成了西德的技术统治论,即由科学家、技术专家等治理国家。

技术统治论有时也被视为对技术决定论的发展,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发展问题。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也卷入这场争论之中。

哈贝马斯指出马尔库塞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这次讨论同雅克·爱律尔(Jacques Ellul)、阿尔诺特·盖伦(Arnold Gehlen)和阿尔伯特·马尔库塞的论点有关。

”[1](258)哈贝马斯的传记作者奥斯维特印证了哈贝马斯这一时期对技术进步的理论关切:“他的立场可以被看作是50至60年代从左翼对西德技术决定论思潮进行的批判。

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科技观之异同

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科技观之异同

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首次提出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发挥作用的。这个系统不仅先验地决定着装备的产品, 产力”的论断。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科学技术在劳动领域 的大量运用,它在生产力结构 而且决定着为产品服务和扩大产品的实施过程。在这一 社会中,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的,它不仅决定着
斯认为, 盖伦的自 然主义技术观思想具有合理性 ,从其 本质上讲本质上技术就是人的机体所具有的目的理性活
动功能的实现和拓展形式,技术的历史也就是 目的理性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较早注意到科学技
[ 收稿 日期 ]2 1 0 0 2— 6—Hale Waihona Puke 5一l 04 一
展开的, 论述其消极作用时关注的则主要是生 而 活动不断客体化的过程。 “ 首先是人的活动器官 ( 力方面 手和 脚)得到加强和被代替 ,然后是 ( 人体 的)能量产生, 产关系领域。 马尔库塞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科技的消极后果 ,对 在后是人的感官 ( 眼、耳朵和皮肤)功能,最后是人的 指挥中心 ( 大脑)功能得到加强和被代替。如果说技术 科学技术所造成 的负面作用进行了深刻批判。他指出,
生活、 甚至思维等各方面的问 题均 成为 有关技术的问题,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物 思想家们再也不能无视技术的存在了。法兰克福学派所 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 了社会结构和劳动形式。由于技术的改进和先进设备的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导致了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物质 应用,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中,劳动者的体力消耗越来 生活的改善,同时带来了生态危机和对人性的压抑。技 越低,所需蓝领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少,白领工人不断增 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技术理 加,由此导致阶级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它使得 “ 决定性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综述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综述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摘要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

人的主体性是其著作的出发点与中心。

因此他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于此同时,他通过对《手稿》的人道主义解读并引发出对马克思所有著作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个人化的扭曲。

虽然他的观点是距离传统马克思主义较远,但是其创造性与批判性依旧具有研究价值,对其提出的问题也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

关键词:马尔库塞,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赫伯特·马尔库塞不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西欧六十年代“新左派”运动的精神领袖。

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不支持学生运动的代表的态度相反,马尔库塞同情新左派,他试图用善意的批评给他们以了理论引导。

因此“新左派”学生运动将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

他的主要著作有:《理性的革命》,《爱欲与文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单向度的人》,《论解放》和《反革命和造反》。

其中《单向度的人》是其影响最广的作品。

一、马尔库塞的思想简述马尔库塞的思想大致由六大部分组成,而将这六大部分联系在一起的主线则是其“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从主体出发(主观要求、主观心理状态、主体行为等等)的角度来考察客观物质世界的发生、发展规律。

这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论述有些相似,就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

也正因为此,马尔库塞的思想常常被称作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思想。

人性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终生的追求就在于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理论。

他认为,只有先对人的本性进行定义,才能够对人的生活进行定义,才能够判断人性以及建构起一系列的对现存社会批判的客观标准。

批判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其所有著作中都对现存社会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批判。

三四十年代的著作着力于批判法西斯主义社会,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将枪口对准社会主义社会,而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则关注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思想比较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思想比较
21年第8 01 期 ( 总第 9 2期 )
边疆 经 济与 文化
T HE BORD ER ECONOMY AND CU JU I1 RE -
N..O l 0 8 2 1 Ge ea. n r1 N“ 斯 马
塞的 斜 丝 批 粤 想 比 笈
他按劳动和相互作用在社会诸系统中是否起主要作用把社会诸系统划分为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两方面他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合理形式既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正在扩大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世界的历史的总体性社会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系统都是一个合理化问题他用劳动和相互作用区分的框架重新解释马尔库塞对技术发展的前景的估计特别是用这一框架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马 迎 春
(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远 东 科 技 与 社 会 发 展 研 究 所 ,哈 尔 滨 10 8 ) 哈 5 0 0

要 :对 科 学 技 术 的 批 判 实 际上 是 整 个 法 兰 克福 学 派 的共 同 理 论 主 题 ,作 为 法 兰 克福 学 派 的 杰 出代 表
人 物 马 尔库 塞 和 哈 贝马 斯 在 这 一 问题 上 都 有 自己相 关 的 阐述 ,从 三 个 方 面 的 同异 出发 , 阐述 哈 贝马 斯 对 马 尔 库 塞 的 继承 、批 判 和 超 越 以及 二 者 在 科 技 观 上 所 犯 的共 同错 误 。
“ 谓阶 级 差 别 的平 等 化 显 示 出 它 的 意 识 形 态 功 所
能” 人 变 成 了 “ 向 度 ” 的人 ,只是 顺 从 肯 定 , 。 单 从 而 失 去 了对 社 会 的批 判 。 科 学 技 术 “ 效 地 窒 息 有
了 那 些 要 求 解 放 的需 求 ,即 要 求 从 尚 可 忍 受 的 、有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摘要: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均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人都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批判。

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在社会中起消极作用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位生产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

二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既有一致,也有分歧,文章对此作了比较。

关键词: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科学技术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科学技术成为人性压抑的根源,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已经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者进行极权统治的新工具。

而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的观点,并且沿着马尔库塞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二者的理论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但总体上是一致的。

即都认为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一、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结构,现代西方社会已经变成单向度的社会。

“科学是一种先验的技术学和专门技术的先验方法,是作为社会控制和统治形式的技术学。

”[1]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而且也决定着个人的需要与欲望。

它消除了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

因此,科学技术能够成为社会控制的新的更有效的形式。

在当代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成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独立源泉,成为首要的生产力。

马尔库塞认为,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死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者、活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尔库 塞 与哈贝马斯 的政治
哲学 思 想 简 要 比较
口张 艳 侠 谢 鸿 昆
[ 内容提要] 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 学派 的重要代表人 物, 马 他们对 晚期资本主义 社会 的认 识不 同, 都 但 认为晚期资本 主义社会 需要进行社会革命, 只是革命的条件 不相 同, 马尔库塞认 为革命主体 主要为青年知识分子 ,
个 社会 呈现 出与 以往社会 的不 同社会 景 观 。国
在政 治方 面 , 会政 治成 为 “ 社 没有 反对 派 ” 的稳 定的单 向度政 治 。当今 发达工业 社 会是一
个 富足 的社 会 , 以社 会 整合 包 容 能力 显 著增 所 强 。传统 的社 会 矛 盾 明显 淡 化 , 以 “ 政 治 所 在 领域 中出现 了对立 立场显 著 同化或有 所 收敛 的
男,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 本文通讯作者。
98



本 主义社会 进行 了描 述 。
则— —批 判与 否定原 则 ” 只 留下 另一个 向度 。 ,


马 尔库塞 指 出发 达工业 社会 既是 一个 富裕
马尔 库塞认 为 晚期资本 主义 社会是 一个单 向度 的 、 态 的社会 , 哈贝马斯认 为 晚期资本 病 而


对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 单向度社会与危机社会
或许每个思想家都试图从 自己所选取 的独特角度重新进行社会的解构
与建构 。马尔 库塞 与哈 贝马斯也 不例外 , 他们 各 自从不 同的角 度对晚 期资
【 收稿 日 20 — 9— 8 期】09 0 1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山东 泰安, 11 2 08 7 【 作者简介】 张艳侠(95 ) 女 , 18 一 ,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研 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 ; 鸿昆, 谢
法 兰克福 学派 是 当前 西方 世界 中流行 最 广 、 响最 大 的西 方 马克 思 主 影 义流派 , 在现 代社会无 产 阶级革命 运 动陷入低 潮时 , 他们 以独有 的角 度重新 审视 当代资本 主义 社会 , 并对其 进行 了一 系列 的批 判 , 些批 判既包 含合理 这 成分 , 又兼有 许多 谬 误 , 些 甚至 是 对 马 克思 主义 的否 定 。从 现 实 的 情 况 有 看 , 克思 主义没有 “ 时” 它不 是僵 死 的教条 , 对 当代 西方社 会 的认 识 马 过 , 它
尊重与 珍惜 的是 其 “ 社会批 判理论 ” 及其 骨子里 的 “ 判 ” 向 , 批 取 这也 是 法兰
克福学 派之所 以成 为最大 最有影 响 的西 方 马克思 主义流 派 的首要 因素 。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尔库塞与哈贝马斯都在不 同时期继承和发扬了这~“ 批判” 传统, 但是他们
批 判 的指 向和解 放 的途径 是不 同的 。马尔库 塞和 哈贝 马斯 的政 治哲 学思想 对 我们 当代社会 有一 定 的现实意 义 。
第二 , 科学 研 究 与技 术 之 间 的相互 依 赖关 系 1 3
力夺 取 政权 的 激进 主 张 , 为其 基础 的工人 阶 作 级 也成 了丧失 批判 与否定 能力 的 “ 民 ” 顺 。 社会 “ 同一 化 ” 趋势 增 强 , 成 为单 向度 的 人
们的批判理论是一种脱离 了社会现实的物质 力量 而进行的抽象的文化批 判。
[ 关键词 ]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 ; 爱欲解放 ; 交往行 为理论
[ 中图分类号 ] 5 2 B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8— 0 1 2 1 ) 3— 0 8— 5 10 89 (0 0 0 09 0
依然是 深刻 和正确 的 , 同时随着 时 代 的发 展 而发 展 。马 尔库 塞 与 哈贝 马斯
同为法 兰克福 学派 的重要 成员 和主要代 表人 物 。法 兰克福 学 派是上 个世纪 二 、 十年代发 展起来 的 一个特定 的左翼 激进 的社 会哲学 流派 , 三 因其 主要成 员都 曾在德 国美 因河 畔 的法兰 克福 社会 研 究所 工 作过 而 得 名 , 值 得后 人 最
达 工业社会 的方 方面 面 。
自从 1 纪最 后 2 9世 5年 以来 , 先 进 的资本 主 在 义 国家 中出现 了两种 发展趋 势 : 一 , 第 国家 的干 预活 动 增 强 了 , 这种 干 预 活动 必 然保 障 制度 而 的稳 定性 。发达 资本 主义 国家对 生产 、 流通 、 消 费等 过 程 的干 预 甚至 直 接进 行直 接 参 与 , 使整
而哈贝马斯认 为革命主体为大 中学生。因此, 他们提 出医治资本主义社会 的处方也不 一样 。马尔库塞诉诸 于爱欲
解 放 来 医 治 晚期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而哈 贝 马 斯 则 通 过 他 的 交 往 行 为 理 论 来 救 治 晚 期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但 归 根 到 底 , 他
倾 向” 不 少 西 方 国家 的 共 产 党 相 继 放 弃 暴 。
家干 预缓 和了 因 自由竞 争制度 带来 的周期 性经 济危 机对 资 本 主义 生 产过 程 的剧 烈 破坏 , 持 维 了资 本 主义 经 济体 系 的生 存 , 一定 程 度上 成 在 为推动 资本 主 义发 展 的动 力 。可 以说 , 有 国 没 家 的积极 干 预 , 晚期 资本 主义就 无法生 存下 去 。
主义 社会 是充 满 危 机 的社 会 。哈 贝 马 斯认 为 ,

社会, 亦是 一个病 态 社会 。“ 向度性 ” O e— 单 (n
D m ninly 一词 是 马 尔 库 塞 从 技 术 控 制 的 i e s a t) o i
后 果角度标 定 当今发 达工业 社会 特征 的专业 术 语 。 马尔库 塞认 为这 种 “ 向度 性 ” … 单 体现 在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