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但令人饱我愁无一蓑烟雨任凭生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张文军指导教师:雷恩海

〔内容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的富于戏剧性的特殊的人生际遇是一幅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缩影。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人生理念一一化解,并在其文学创作中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他那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中,苏轼以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给后人树立了一座生命征途上的永久的丰碑。

〔关键词〕苏轼入世失意出世超然旷达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就文学来说,散文方面,他与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一生创作2600多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作方面,他以“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仅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而且创造性的以诗为词,促进了词的变革,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先河,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艺术上,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擅长绘画,尤工水墨,以墨竹开文人之先河。后人称颂他是“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是仕途不畅,屡遭横祸,人生经历充满坎坷,饱尝艰辛。有人说:“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的。”①

纵观苏轼一生,从小深受儒家经世济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在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和其弟苏辙随父亲入京赶考,次年兄弟二人双双中进士,且名列前茅,一时轰动天下,“苏氏文章随擅天下”。顺利的名动京师及进入仕途,使年轻气盛的苏轼充满了在官场一展宏图,流芳百世的积极的人生理想。孰料正是他那心比天高的抱负及刚正不阿的性格,致使他与当时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开始了自己仕途漂浮不定的一生。但是,政治失意、人生困迫的苏轼,并没有消极颓废、失魂落魄。他以手中之笔,抒胸中浩然之气,积极乐观的探索和追求着崇高的人生境界,通变达观,参透人生祸福。本文试从苏轼的词作中去探寻他面对仕途的失意、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致君尧舜”、“奋厉有当世志”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家风历来诗书传承。苏轼少时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经世济用思想的熏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统治者都竭力倡导儒家学说。虽然苏轼8岁在乡塾从天庆

观道士张易简求学,少时也读过道家和佛学等方面的书籍,但他早年主要是为应举而读书,深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信仰的影响。从家庭教育来说,其父苏洵教导二子读书“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苏洵还说:“吾尝有志兹世,今老矣,二子尚成吾志乎?”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个颇有文化修养的贤妻良母。在苏洵游学四方时,她就成了苏轼兄弟的家庭教师,对他们亲授以书,并常以古人名节励志。苏轼10岁时,程夫人给他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因党锢之祸为宦官所杀。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要母亲割不舍之恩,不要过分悲伤。范母很坚强,安慰儿子说:“既有今名,复求寿考,可得兼乎?”苏轼从旁问母亲道:“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赞许吗?”程夫人答道:“你能作范滂,难道我就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吗?”苏轼深受感动。范滂有“澄清天下之志”,苏轼从小也“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

(一)致君尧舜尊君报国

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较早的以词抒己志者,是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途中所作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团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这首词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直抒政治抱负的议论文。作该词时,苏轼年三十九岁,年华正盛。“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作者心中的神宗皇帝就是古之尧舜,“致君”意何在?“此事”言何事?再看词中“劳生有限”、“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不难看出,苏轼希望趁年盛之时,将满腹才学,报效赵宋王朝。苏轼的这种积极入世的心态虽外放、转徙却不曾消减。

苏轼作于密州的另一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开宋代豪放词先河的一首名作,全词洋溢着浓烈的报国之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作者任密州知州。十月,苏轼祭常

山归来,与同僚会猎于铁沟,乘兴写下这首勃发着爱国豪情的壮词。词人摘掉乌纱、戴上锦帽,左手牵着猎狗,右臂擎着苍鹰,由文质彬彬的太守,一变而为雄姿勃勃的武士。跟随太守而来的骑士布满了山冈,为了答谢全体军民随太守出城围观打猎,词人心想:今天我要像孙权那样,亲自射杀一只猛虎。苏轼是震烁文坛的大文豪,这是人所共知的,而听说他率领州府的文官武将到郊外射猎,感到非常新奇,所以倾城出动,观者如潮。

词的下片抒写自己猎罢开怀畅饮,满腔爱国激情。虽然鬓角已有几许白发,但自己少年壮志犹在,丝毫不会妨碍为国家建功立业。还希望朝廷能把卫国守边的重任交给他呢!词的后三句直抒胸臆,表明了杀敌报国的题旨:我要把弓拉得如满月一样,射向那残暴贪婪的“天狼星”。当时西北边境辽和西夏不断犯边,对北宋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就在此词写作之前不久,辽主又向宋王朝提出割地数百里的无理要求。词中以天狼星比喻贪得无厌的侵略者,并且抒写了击败敌人的豪情壮志。

(二)忧国爱民身怀抱负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皆“哀民生之多艰”,不管自己境遇如何,总是常怀忧国爱民之心。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或许就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活于世的动力,也可以说是对于苦难特殊魅力的注解。虽然外放、贬谪的仕宦生活是痛苦而无奈的,但苏轼从不消极无为。不管他是手握实权的一方太守,还是被监管的戴罪之身,他都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竭尽所能的“济世”、“救世”,决不消极无为,平庸度日。

初入仕途时,苏轼便改革了“衙前”弊政。通判杭州,他治旱捕蝗,疏浚六井。抵达密州,他调查蝗情,指挥灭蝗战役。在河中府任所,他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住在城楼上,亲自指挥并参与抗洪抢险的战斗。“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外放为官的经历使苏轼能够接近老百姓,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到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所以作于这一时期的词作不再仅仅抒写个人感慨,或局限于应和之作、风月之辞,而是呈现出一种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描写民间疾苦、民俗风情的作品,这在以前的词作者中是非常少见的。

元丰元年(1078年)春大旱,时任徐州的苏轼曾到城东一石潭祷雨,后来旱象缓和。初夏,他又到石潭去谢雨,沿途所见已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作者眼中看到了“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及“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祥和、静谧、丰收的农村景象(组诗《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同时,优美的田园风光、清新的自然景物,自然而然使苏轼在内心获得了某中解脱。心灵得到了慰藉,不觉在内心深处萌生了“何时收拾耦耕身”的念头。此时融于农村美好的田园生活中,苏轼感到“使君原是此中人”,希望在内心深处达到与自然的完全融合,从自然中求得片刻的归去。徐州的农村风光与乡村情趣,让苏轼在离开徐州至湖州赴任时,不忍离别,其词《江城子·别徐州》云:“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字里行间寄予了无限眷恋之情。

在苏轼所作的有关农村题材的词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元丰四年(1081年)谪居黄州时所作的一组《浣溪沙》其五:

万倾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唐宋词鉴赏集》云:“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现了内

心深处的忧虑。”“但令人饱我愁无”这短短的一句话,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表现出苏轼对人民不仅仅是同情关心,甚至是愿意为人民承担苦难、却不管个人困苦的高尚精神。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者所表现出的关爱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心系天下百姓的爱国志士。或许可以这么说,也许正是外放、贬谪的仕宦生涯,苏轼才得以走出京师,将高远的报国入世理想与忧民生、怜苍生的感谓结合起来。也许正因如此,“…词为艳科?的观念才有了改变,词的内涵才更丰富,风格才更多样化。”(《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二.政治生涯风云多变,人生命运坎坷艰辛,萌生“出世”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天纵奇才,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儒家思想促其积极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衰弱的国势,使苏轼“奋力有当世志”,积极参与建议朝廷的各种政事。然而,朝廷的不容异己、不同党派的互相倾轧又使苏轼敏锐地感受到仕宦的风险,自身的不安,向往及早归去,渴望在思乡归隐中排遣内心的苦闷。

(一)功成身退转成空人生如梦去何处

作于杭州任期的《蝶恋花·京口得乡书》:“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常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等等。这一时期的词作都隐隐透露出归乡的情怀。家乡,自古以来就是身在异乡的文人骚客漂泊、困顿之后,寻觅慰藉的心灵港湾。这种思乡的情结也充盈、激荡着苏轼的内心,成为其仕途乖舛的归隐寄托。且此时期严子陵、范蠡等功成身退的历史人物,是苏轼最为仰慕、最为倾心的人物。在《行香子·过七里滩》中:“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以严子陵自比,抒发君臣一梦,不得重用的苦恼。《菩萨蛮》:“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减字木兰花》:“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流露出渴望能够像范蠡那样,在功成之后再作五湖之游的畅想。仕杭时的归乡之隐是以“功成”为前提的“身退”,在其内心深处积极入世、佐邦安国的政治志向,仍是其渴慕追求的人生理想。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坎坷经历、以及政治生涯的失意,很快就打破了苏轼希望功成身退的美好愿望,他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孤独、苦闷,年华逝去、人生际遇不佳等种种感触时时袭上心头,原来那种“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报效朝廷的人生理想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他的词作中出现了“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生活中“游于物外物”则“无所而不乐”(《超然台记》)的态度,这些都与老庄的“出世”的思想吻合。他在《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中无奈的倾诉“苦含情,遣谁听”即是内心孤独的写照;“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永遇乐》)“笑劳生一梦”(《醉蓬莱》)等词中无不流露出一

种世事飘渺、人生虚幻无常的悲观、迷惑的情绪来。

苏轼的逆境人生,倔强的个性,使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新党执政,他坦言己见,反对激进改革,被动卷入朝廷高层冲突。主动要求外放,就这样也不能使他幸免被冲击的命运,遭人诬陷,卷入“乌台诗案”,差点被杀,后被贬黄州;当司马光等主政尽弃新法时,刚回京的苏轼又与之发生分歧而再次遭贬。刚褊的个性使他无论新旧两党均难容他,加之一生中受到不停的诬陷打击。残酷的现实,倔强的个性,追求旷逸随缘自适的心灵境界,这一切都无法在现实中求得。

疏朗旷逸、个性独特的苏轼面对现实的苦闷无奈,使得他渴慕隐逸羽化,寄情于诗酒的词作中不由自主的流露出“出世”的思想。如《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诗酒趁年华”流露出超然物外、忘却烦恼、及时行乐的消极遁世思想。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云: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当时身为罪人身份的苏轼在政治上基本上没有发展的空间,因而只能将满腔的不平、愤怨及心底深处那念念不忘的报国热忱默默的压在心里,纵情于诗酒。本词的上片写酒后夜归,写出更阑人静、江声不息的夜境中决然独处、遗世独立的醉人形象,笔法简练而富于表现力。虽是写景和事,却已为下片的抒发感慨造足了气氛,铺垫了基础。下片的“长恨此生非吾有”表达了词人当时真实的处境:词人此时是以“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的戴罪之身贬在黄州,动静皆须汇报,真的是“身非吾有”;更主要的是在概括他半生的经历,在表达内心沉痛的感受:长期在政治旋涡中旋转,过着游宦的生活,此时又遭贬谪,身不由己,事与愿为的感受日渐强烈。“何时忘却营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免除明争暗斗、苦心劳神,什么时候才能远离宦海的浮沉,才能不让功名利禄缠身。于是,面对着“夜阑风静觳纹平”的江面,他不由的喊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声。这是对身心自由的渴望和呼唤!是词人在面对宦海浮沉、坎坷人生、前途难料的困境下选择的惟一一条可以解脱自己的出世之路。

关于这首词,还有一则传诵久远的趣闻,见于南北宋之交的叶梦得的《避暑录话》卷上,说东坡作此词的第二天,“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于江边,拏舟长啸而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起床)也。”据说这件事后来还惊动了神宗皇帝。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自云一生功业(主要指文学事业)尤在黄州、惠州和儋州三个时期。元丰二年(1079年),台谏弹劾苏轼以诗文讥刺新政,苏轼被立案勘治而下御史台狱。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以及由此导致的贬谪黄州是苏轼一生政治生涯中的痛苦经历,也是他思想矛盾斗争最激烈、精神最痛苦的时期。但是贬谪黄州时期却是他文学创作全面丰收之时(特别是词)。其思想之苦闷,可举《寒食雨》诗为证:“春

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春雨濛濛,谪居荒村,破灶空疱,穷愁潦倒,进不能得见君王,退不能归守祖坟,身陷这穷途末路的绝境,不由不令人心死如吹不起的灰烬!此诗就表现了苏轼极度失意时的痛苦心境。然而,苏轼毕竟不是一位生活意志脆弱的人。作于这一时期的词作《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的“幽人”,正是作者的写照。词中作者借孤鸿而写幽人,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却回头,凄凄惶惶,无处栖身。这惊恐不安、孤独无助的孤鸿形象不正是作者初贬黄州时生存处境和生活心态的写照吗?词人以孤鸿自比,“拣尽寒枝不肯栖”,自甘寂寞、孤高自赏、不随俗俯仰,这是多么高洁的品性。这首词既是词人对自己过去因独立危行而不见容于世的反思,也是今后将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之人格的豪迈歌唱!黄庭坚赞曰“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②

如果说《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流露出一丝作者内心的愁怨,那作于元丰五年的《定风波》则更多的表达了从容和旷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定风波》所写,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处变不惊,坦然行世。词中突出表现了一种摆脱困苦、化解悲愁、对抗挫折、迎战命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的举重若轻,大无大有,这也正是苏轼坦荡达观的人生态度。还有一首比《定风波》更能显示其倔强的生命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思想性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黄鸡指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其意在嗟叹时光的流失和衰老的不可逆转。然而,苏轼却因清泉寺下的溪水西流,反用其意,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调子,表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苏轼本是一位有着深重的忧患心理的人,因而其一生经常与大苦闷和大烦恼纠缠着,不然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前文所说的种种“人生如梦”的深沉感叹了。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却又在于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这赋予

了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能及的能力。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作于密州任上,其时,苏轼已远离朝廷5年,与其胞弟苏辙已分离7年。这首词通篇咏月,抒发月圆之夜人不团圆的思念胞弟的情怀。当时的心境应属苦闷状态,所以词中出现了“照无眠”,吐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怨艾。但是,就在这深陷于烦恼、几乎不能自拔的当口,苏轼那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开始发挥作用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在今夜虽是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这永恒的月亮都是如此,那么世间之人有悲欢离合,岂更非“合情合理”之事?缘此一念,则又何必因求“全”不成而生遗憾怨嗟之情?这样,在透彻地通晓了宇宙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后,其内心的苦闷也就自然消释了,只剩下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与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但能异地共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以引以自我安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祝愿,所慰藉的不仅是作者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苏轼是一位十分睿智的人,他在深刻地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上,便转而变换角度地看待和处理人生诸种问题,亦即在那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勉力寻求可能获取的快乐和乐趣,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乐趣的心灵空间和营建了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至于他的善于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我们责可以读读他的另一首《定风波》:

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欲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词是为王巩(定国)的侍妾柔奴而作。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岭南(广西宾县),五年后才得放归。柔奴一直与之同行。苏轼见到柔奴之后,发现她非但不见憔悴,反而“万里归来颜愈少”,更显年轻秀丽。于是惊异地问她:“岭南地方如何?到了那里想不想家啊?”想不到这位柔奴姑娘却一点也不显柔弱,回答道:“有什么必要想家呢?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就以此为题材,写下了上面这首轻快风趣的《定风波》。于此我们不难见到苏轼本人善于变换角度看待人生的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处世态度。当人们固执己见、死板地看问题时,被贬他乡、流落异地自然是件痛苦的事情,这也难怪古今往来无数的迁客骚人要为之而痛哭流涕。但若变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则人生本如旅途,世间原是逆旅(其《临江仙》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又何必执著于故乡不故乡?现今,只要我能抱定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努力使我心保持宁静和自足,那又何必去问它是否身在故乡呢?因此,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似出自柔奴之口,但它实际却是苏轼心中酝酿已久的理想。而正是依仗着这种睿智的人生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五年艰苦生活,后来则又帮助他挨过了更为困顿的远放岭南的生活。

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却始终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对生活始终持一种乐观、旷达的态度。人生在世,难免有苦恼、失败和困顿。身处逆境或遭遇不幸,人如果不

善于自我解脱,没有一点旷达的胸怀,难免会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而苏轼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如何对待和处理人生问题,尤其是逆境和困境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永久的丰碑。

——————————

〔注释〕

①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赵桂君:《一蓑烟雨任平生—从黄州词看苏轼的旷达人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3月

〔参考文献〕

①刘石注评:《苏轼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于培杰、孙言诚注释:《苏东坡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③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④史良昭:《古典诗词漫话—浪迹东坡路》,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⑤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赵爱梅:《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⑦许菊英:《一洗万古凡马空—苏轼词中“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职大学报,2006年

第3期

⑧孔现红:《苦痛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转化》,河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第6期

⑨王启鹏:《“忘”与“游”:苏轼心隐的精神家园—苏轼遭贬后的心灵透视》,乐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7年1月

Look at Su Shi's attitude of life from his works

Abstract:

In China history,Su Shi was a cultural worker who full with glamour,his special vicissitudes of life was a epitome of China literati. Confront the misfortune of life and severe challenge,face the misery of livelihood , he resolved them with his unique keen intellect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ensible view of life. Besides,sublimate to appreciate beauty state.In his abundant and legend life experience,Su Shi set up a perpetual monument for us with his independent and bighearted of life attitude.

Key Words:

Su Shi; go into the society; frustrated renounce the world; independent; bighearted .

苏轼古诗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①留别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嚢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④。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⑤新湿字如鸦⑥。 【注】①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即将赴汴京春试。②瓠叶:化用《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简约。 ③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正是举子应试的时间,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④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⑤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⑥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本应写作“生涯裹粗缯大布”,词人颠倒词序增强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清贫是董传的生活常态。 B.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说明董传志向远大,不甘心过这粗茶淡饭的贫苦日子,决心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C. 颈联中“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苏轼对董传的讽劝,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华迷乱了心智。 D. 诗歌刻画了董传形象,他虽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不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汩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菠”“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 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 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 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15. 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纶①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题目: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姓名:齐玲玲 学号:201101010062 系别: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1级(3)班 指导教师:王骞 2015年05月1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李白、苏轼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作者单位:文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201101010062) 2015年05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青山出太白、眉山生子瞻 (2) (一)青山姿容与太白之飘逸 (2) (二)岷江水色与子瞻之睿智 (3) 二、何以自由、何以超越 (4) (一)青莲之狂:生为理想 (5) (二)东坡之智:求仁得仁 (7) 三、激越自遗响、清雄存风朗 (9) (一)激越:超越现实的盛世狂歌 (9) (二)清雄:回归本性的风朗之致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其诗歌风格比较 摘要:李白素有“诗仙”、“酒仙”、“谪仙人”之称;苏轼素有“词中之龙”、“坡仙”之称,作为唐宋两代盛世的顶峰,他们身上更是集中了历代文人的才华、际遇与悲喜。而这两位同样来自蜀地的天才一般的诗人,在各自的时代里所接触的人都上及天子下及贫民,且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心理的自适。李白在对自由与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中超越了时代,苏轼则在对苦难的审视与内心的归省中超越了自我。另一方面,盛唐、隆宋的时代背景与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也造就了李白、苏轼性格与人生态度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豪放的基调下表现出激越与清雄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关键词:李白与苏轼;矛盾与执着;自由与超越;激越与清雄 Comparison of Li Bai, Su Shi' Life Attitude and Style of Poetry Abstract: Li Bai who is called "Fair Poet","Winebibber","Di Xian ren" and Su Shi wh o is called "Ci Zhong Zhi Long","Po Xian", as the summit of the heyday in Tang as well as in Song Dynasty, intensively have the talent ,fortune and sadness of ancient literati. In their o wn difenrent age ,the two genius poets samely coming from Si Chuan and in touch with peopl e from Son of Heaven to the poor and devoted into pursuing the achievement of self-worth an d adaptiveness of ego-psychology. Li Bai transcended himself through instisting pursuing fre edom and ideal until death , and Su Shi did by the review on suffering and self-examination i nside. What's more, the difference of background in two dynasties and families makes sense o n their various characters and life attitudes, meanwhile it influences their poem creation --- s howing two disparate poem styles: agitating and grand on the basic tone of bold.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内心的孤独寂寥,瞳孔的空洞茫然,言语的干涩穷乏,思想的孤陋寡闻,行为的举措无方都是精神世界空虚、空白的一种表现,而读书恰好是获取精神食粮,补足精神之钙的最好方法。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对于读书,我们应该选择遵从本心,以提高自我修养,丰富内心世界,奉献个人价值为出发点,让读书真正地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那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致千里”。因此,读书首先是要从思想上去重视。作为我们煤矿企业的青年职工,我们不可以妄自菲薄,我们的人生是精彩的,前途是光明的,职业是值得尊敬和骄傲的。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在茶余饭后、工作闲余时抽出一点时间去读书,去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我想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一样可以搏击“蓝海”,成为一名优秀的蓝领精英,成就一番辉煌事业。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

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读书能让万里之外的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的思想诉诸于脑海;读书能升华灵魂,让思想、心灵和身心的一切在平和中自由自在的徜徉。“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才最清楚。“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光读书不实践,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反之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其大事。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读书深入工作和生活,如蚕食桑叶一般,多多吃,细细嚼,静静的消化,最终化为自己的东西,吐出闪亮的丝。我们青年职工,要想成为企业精英,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在实践中读书,在读书中去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活动,这才算是达到了读书的真正功效。 读书需要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周恩来同志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习总书记不到16岁就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当农民,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读书,不断的思考“生存与毁灭”的问题,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 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踏雪寻春》阅读答案

《踏雪寻春》阅读答案 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徜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以下是为大家的《踏雪寻春》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①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不时嘿嘿傻笑。好容易把她拉回来,却瞪大眼睛说我有病。我拿三毛作比,说踏雪寻春,当比三毛更三毛。一听这话,妹妹来了精神,翻身下床,围巾胶鞋,极麻利地武装完毕,倒连声催起我来。我窃笑,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 ②一上江堤,寒风挟着雪团儿直往脖子里钻。放眼望去,雪滩茫茫,瘦水一痕。妹妹跌足叫悔:“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那叫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妹妹满脸无奈,作误上贼船状,一跛一滑,跟我下了江堤。 ③江滩杳无人迹,积雪蓬松深及膝弯。顶风冒雪,一步步捱到江边,妹妹气喘吁吁,两颊绯红,不由满腹怨气。我劝她说,这江水非平日之江水,乃是绿葡萄发醅的一江春水。说归说,自知难以服人。搜索枯肠想胡诌几句,妹妹忽然惊呼,且遥指远方。我擦净眼镜,极目水天苍茫处,好像有几粒黑点。妹妹眼尖,说是野鸭子。我遂借题发挥,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观赏了雪落碧波,野鸭戏水的美景,欲打道回府,谁料又节外生枝——妹妹想原路返家,我想从柳林迂回,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没办法,只好掷硬币一决胜负。天助我也,三番两胜,兄走妹随。此

时雪愈发下得紧,惟闻阵阵喘息与吱吱踏雪声。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双腿沉沉如坠铅。 ⑤突然,眼前出现几丛芦苇,皆遭火焚,残干枯叶,劲风中摇曳作响,一种凄美慑人魂魄。妹妹见了停下步子,调侃说:“这里也有春么?”我折段焦苇,剥去苇衣,苇心竟泛出新绿,火焚雪欺,芦苇不死,令人感叹。 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恍如置身水晶宫。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徜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妹妹牵过一根柳条,吹去浮雪,欢呼:“柳条发芽了!”我笑痴人说梦。谁知凑近一瞅,咦!柳条当真拱出粒粒嫩芽。只可惜,不会做诗,难以抒情。 ⑦我问妹妹:“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妙!妙!明年下雪,我们还来。” 7、“游春”与“寻春”的区别是:(3分) ①时间不同:前者一般在仲春以后,后者往往在冬春之交(或初春、早春); ②所见不同:春已归,满眼皆“桃红柳绿”;春刚回,一切尚在萌芽之中; ③由此可见,前者谓“游”,漫游、畅游之意;后者为“寻”,搜寻、寻找之意。 8、简述第①段加点词(“三毛”、“头发长的”)的表达效果。(4分)

读书本是一种生活_高一作文

读书本是一种生活 文:徐江宁 在我的个人读书经历中,我始终会将读书视为一种追求。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理想中的完美,追求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安静与尘梦。一圈柔和的光晕,一杯苦涩的清茶,一卷难以释手的线装古书,主宰着一个宁静的夜晚,那该是一件多么浪漫惬意的享受啊。如果上帝允许我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思维去选择的话,我宁愿将此生的时间都付诸于阅读中,将有限的生命交给那些可亲可爱的书籍。哪怕我会因此而丧失个人的物质生活与亲情友情的缺失。我也终不悔此生能与书相识,与书相伴,与书终老。我一直深信着读书就如同指尖下才会显现出的朦胧的光影与色彩,抑或如同笔尖轻轻落在纸上的诗意与微凉,只有付之以真心才会与书一起到达那个能实现梦的彼方。 与书为友,不仅仅是一种对读书的态度与心之所向,更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仰的虔诚与坚守。其实读书本是一种生活,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是一种境界,一种除了金钱和闪烁的霓虹灯还有一片晴空的境界,这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着,感触着,继续着。当我们乐此不疲的享受在读书的乐趣中,就仿佛跌进了时光的隧道里一般。文字是生活所孕育出来的精灵,它会如电如幻如梦般任时光飞逝,任流去的岁月刻下不老的脸。在读书中,你足以看到情却依旧的童年,或者冬天里的校园还未抹去青春的脚印,又或者夕阳桑树下的晚年聚拢着浓郁的亲情与一生唱不完的歌。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刘向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理解,读书足可以使我们变得聪慧;读书,也足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读书,更足可以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我们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所以算起来读书应该算是人生一大乐事,有书读,应是人生一大幸事。读书有得,更是人生一大喜事。 我个人认为读书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小资情调,如同喝红酒一般惬意,如同晒阳光一般安祥。所以切勿以功利的态度去迎合读书,更不要将金钱名利与读书画上等号。书是其实是有其个己思想与精神的,只有你将读书视为一种心无旁骛的兴趣时,书才会以真诚真挚的心去教诲你什么是理与信,什么是忠与义,什么是仁与善。我想读书最起码会使你做人足以明理,处世足以明智。 我突然又想起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说过的一句话,“读尽天下才子书,是人生极大的赏心乐事”。我想读书其实没无什么目的,是率性而为,性情所致。如果说非要找出个读书的目的的话,我想那应该就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在喧器的生活中活的快乐与充实,愉悦且诗意罢了。 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书香路稳宜频到,读书原为以性情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 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的刷屏,每天被微博,微博和qq里形形色色的的信息吸引,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图片的吸引,有朋友自拍的、转发的,可以说在瞬间让我们千里之外,瞬间又让我们转换时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每天都会被无数的虚拟和现实的视觉信息冲击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智能化的设备作为艺术的载体,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未来将是一个图像的时代。 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艺术是一种审美态度,艺术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情怀、一种让自己同时也让他人愉快的生存方式,艺术化的生活将给我们带来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如生活一样漫步一样从容不迫,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我们某一瞬间看见一处特别的风景时,会对它魔幻的变化和巧夺天工的美而惊叹不已。当我们放学看到路边墙面上的涂鸦时,继而会产生一种时尚和街头风的潮流感。当我们来到酒店,看到餐桌上丰盛的山珍海味,当我们来到艺术馆,博物院这些艺术的殿堂时;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欣赏美女,汽车,高楼,穿越人群时;我们已经投身到艺术的怀抱。艺术也许是一幅画,一辆车,一扇窗户,一个杯子,一支笔,甚至他人的一个微笑。由物质的地方就会有艺术,人类已经诠释了这一点,艺术并没有那么难懂,我觉得细心观察生活,我们就就会明白,其实自己就生活在艺术中。 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万千色彩组成,离开了这些色彩的渲染,世界只有黑白,那么就不会再有生命的存在。有人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虽然反映了人们浮躁的价值观念,但是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从未停止。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体现了艺术的重要性,她主导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主导了人们对于美和丑的理解,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曾经的价值观,因此不论我们自拍,还是去搭配自己的着装,都深刻地展现出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它和艺术是没有界限的。 艺术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梦想,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追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旅程。每个人都有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千万不要再追求希望的时候却忘记希望的初始,让希望变成绝望。我们要学会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每天的进步和变化成为我们生活的艺术。我们选择我们需要的,我们选择我们能做的,我们可以选择简单、整洁和安静,我们可以选择慢一些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的事业和工作而不是无奈和被迫,我们可以选择让清晨的光,洒在你正在进行时的书上,我们可以屏蔽不艺术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的艺术,放下你不想做的,拿起你想做的。 如果说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我觉得美术则是具体的一种生活方式。美术是我的爱好之一,平时生活中也经常去刷一些美术设计类的微博。课余时间也会去拍一些照片,然后画到画册上面,对我来说,素描是最简单直接体现出景物状态和轮廓的手段之一了。当我每去过一条街,一个标志性建筑,一个景点,我都会吧它们拍下来,然后自己把它们画成铅笔画,这样我觉得那些风景就有了感情和故事,而我却是个路人,记录下来了这一切。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处在时代的开端,任重而道远,更有必要和义务去了解和学习艺术,它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是无穷尽的,因此艺术和哲学时常被混在一起浓缩在历史中,改变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时代,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和魅力所在。我们无法去完全理解艺术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用生活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每一天,每一件事,艺术的气息是无处不在的,把握好自己的艺术眼光,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了,生活才刚刚开始,但是美术鉴赏课可以说让我眼前一亮,当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身边的一切时,其实发现艺术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漫步一般从容不迫。

苏轼的人生价值观

东坡诗词中的精神 第一次对苏轼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通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当时就被诗中所描写的浪漫朦胧的意境深深打动,我在想,到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的人才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一步一步的不断接近这位传奇人物。 虽然对苏轼的诗词学习的有限,但每读一首,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深一层。他写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赤壁赋》。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古文带给我如此之大的触动。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我潸然泪下。也许是进入了苏轼的角色当中,和他一起回忆与表兄文同交往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不禁悲上心头。《赤壁赋》则是苏轼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欣赏其中的景物,再到精神上与作者产生的共鸣,那种体会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仿佛自己和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把酒赏月,共同享受山间的徐徐清风,听着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身上具备的那种乐观豁达,对事处之泰然,宠辱偕忘的品质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品质适应于现代社会当中不同层面的人。作为领导者,要学习他的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清正廉洁;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回把持自己,向他学习即使在逆境中都要保持的坚贞气节和人格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和虚假,如果没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又怎能生存的游刃有余呢? 喜欢一个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我向苏轼习得了他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是从和他泛舟时,听他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那一瞬间领悟的。而这种乐观豁达可以帮助我在任何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至于不会大喜大悲。苏轼的人生态度完完全全的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先用诗词吸引我,打动我,让我有一种想要不断了解他的冲动;然后他又用他的人生经历感染我,让我不得不为他折服。他在我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宋某尼《悟道诗》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宋)某尼《悟道诗》鉴赏试题答案及赏 析 (宋)某尼《悟道诗》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悟道诗(宋)某尼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 3.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最为传神,请加以评说。(4分) 【参考答案】 1.风景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有时就在你的身边,

要善于发现。(2分) 2.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2分。) 3.“嗅”字一方面写出了梅花的风神,梅花暗香浮动的特征显现了出来;(2分)另一方面,“嗅”字的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展现了她赏玩不已的 痴迷情态。(2分) 《某尼悟道诗》-作品简析 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 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 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 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 的禅机妙理。 早上蹬东时看佛诗,偶尔看到宋尼的一首悟道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回头笑拈梅花笑, 枝头春意已十分。 试想,一个宋代尼姑踏破芒鞋,终日寻春不得,回 家见梅花绽放,春意昂然,自觉得其所哉,原来春在眼前,春在家里,春在枝头,春在手上,十分春意,不用 找寻,随处可见,只是没有在意而已。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对苏轼,我们都有所了解,在我看来他是个豁达的人,对于他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我比较欣赏。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位智慧人物,时代背脊、家庭背景和多家思想等诸多因素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思想方面尤为突出,他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润和通达。所以即使仕途坎坷,他也能坦然面对,对美好人生不懈追求,给人一种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 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虽然异常圆通而彻底,但这并未将他导向消极,积极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要倾向,而他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经世济民、针砭时弊 他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很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关心国计民生,忧国忧民,有志兼济,准备干一番济世救民的事业。 其二,处变不惊、诙谐幽默 在他不得志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诗篇当中,流露出一种痛苦、愤懑的心态。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重。“乌台诗案”之后,人生命运的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换,他感叹人生如梦。这样的感叹并不是他否定人生,而是他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自我超越。而在被

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像《定风波》中写的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的他那种宁静的心境已使他处世不惊,使他心在闲暇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人生,从而认识到不再以政治抱负为重点,而是努力排遣政治失意的苦闷方法,把热情投放到大自然中,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上。 其三,热爱生活、寄情山水 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将苏轼打击的沉沦下去,反而是这些坎坷的人生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宝贵,更加热爱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他开始注重养生,注重自己的身体。而在精神方面,他主张实现精神自由,超然物外,他喜欢然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所以他经常出外游览观光,写下了众多的诗歌名句,用自己的诗句来表现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且综观苏轼的生平b事迹,以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遭受了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面对这如梦的人生,他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力求自我超脱,从而巧

党课讲稿: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党课讲稿: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一、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工作之基、能力之本、素质之源,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从而做到知识过硬、本领高强。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观做引擎、做导向。 (一)用关键点撑起学习脊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只有领会贯穿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作为领导干部,要担负管理职责和服务任务,必须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来弥补不足,业务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领导干部仅有业务知识,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局限、方法局限。实践反复证明,领导干部学习优秀

传统文化,可以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起到“筌往而察来”的作用,在工作及个人成长中少走弯路。 强化领导知识学习。领导艺术是一门科学,掌握这门科学不是生而知之的。有的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时,工作干得很出色,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便觉得工作很吃劲难干。究其原因,就是领导知识学习储备不够。所以说,领导干部不但要学政治、学理论,还要广泛涉猎哲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理、科技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形势下,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适应不了工作要求。只有全面学习知识,才能培养自己洞察社会、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历练成长。 (二)用好态度锻造学习品质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只是消遣,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诗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相比之下,孔子的学习意识更是强烈,他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颜渊在评价孔子的道德文章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抬头仰望,觉得很高;努力钻研,觉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

品评苏轼的词浅谈他的人生观

品评苏轼的词浅谈他的人生观 作者:郑丽香班级:22班学号:102207 老师:刘健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关键词:婉约、豪放、人生观 一、苏轼的婉约面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苏轼在婉约词方面拜托了传统的“胭粉气”,变得富有个性且清爽明丽,让我们对婉约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1.1蝶恋花 这首诗上下无处不在着矛盾,“枝上柳绵吹又少”中的“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又写出了苏轼想要使自己振奋起来的欲望,说明了苏轼在想法与现实的冲突之下的无奈。 另外,“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是苏轼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这,是苏轼的人生态度。 1.2江城子 这首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的悼亡词被誉为千古第一,透露着苏轼对结发妻子王弗的怀念。其实,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正是苏轼仕途坷的时候,政治上倍受挫折和打击,长年的奔波劳碌使他变得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所以苏轼认为,即使真有见面的机会,妻子恐怕也认不出自己了。“小轩窗,正梳妆”,简简单单的语句,很生活化的画面,可是那终究是梦,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让读者倍感悲凉,“相顾无言,惟有泪两行”,若能相见,似乎只有眼泪才最能说明相互之间的不舍,无“言”胜有“言”。 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断肠处,“断肠处”这三字极其刺眼,有人说,这是通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是苏轼在人生遭遇挫折时应对的一种方式——透过诗词来缓解内心的悲痛。 二、苏轼的豪放面 自从认识苏轼起,我们就知道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后人也盛赞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之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之——豁达篇 摘要:苏轼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之人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世人喜爱敬仰。他品性中的豁达,使他的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乃至日常生活都提升了一个境界;而他的诗作、书画以及美食,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关键词:人格魅力;豁达;文学艺术;好食之乐;境界提升 苏轼,这位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苏轼的人生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他是一位爱好广泛而又博学多才之人,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楷模。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书法绘画;尤为难得的是,生在男尊女卑的君权社会的他,竟然还能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更甚者,他对医药、水利等技艺也有贡献。 这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能够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如此之多的中华儿女所熟知和喜爱,究其根源,是凭了他那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豁达坦然、他的执着勤奋、他的独特创新、他的率真性情让世人赞叹,就连林语堂语及苏子亦是对其投以“亲切而敬佩的微笑”。①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这样一位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皆优的文学艺术奇才——苏轼。 谈起苏轼其人,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较于东床快婿天然无琢的放达,更觉得苏轼那历经人生风雨之后的豁达尤显得弥足珍贵。笔者以为,唯有承受了人生苦难从而酵酿出的玉液琼浆,才可垂千古而经得起后世之人的酌品斟鉴,那历经波折之后的豁然旷达更能彰显出人性之伟大。亦如一帆风顺之人成功便不及命途多舛者有得而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更多,那份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尤为珍贵。 苏轼的豁达,遍洒于他人生的各个角落:文学中随处可见豁达之境;书法绘画艺术中的豁达,亦是从笔端尽情绽放;而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他可以交得挚友,觅得美食。 一、诗词文赋尽豁达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摘要: 苏轼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极高的文学成就创造了一个神话,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他为人正直、随遇而安、才气横溢,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苏轼现存的二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与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既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诗的典型风貌与最高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先河;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最优美动人、自然流畅的。 关键词: 人格魅力,苏轼,文学成就,豪放,旷达,才华横溢,深明大义 正文: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一、苏轼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 (一)感情之深挚 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都以一颗敏感善良的心感受着并书写着老百姓的苦痛:他写被征调来挖运河的农民,黎明时分,工人闻号声而聚集开工,他看到“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寥寥几个字透露出的是这位慈悲的官员心中隐隐的不安与苦痛;在黄州期间,得知当地有“溺婴”的恶俗,苏轼寝食难安,他向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千多字的长函,无比痛心的描写溺婴当时残忍状态:“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也不忍,常闭目背后,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苏轼一方面请求朱太守以知州的权力,挺身废除这个太不人道的恶俗。苏轼还积极发起、组织一个私人慈善事业的“育儿会”,向本地的富人劝募,以接济家境贫困者或劝其收养自己的骨肉。 (二)生活之乐观 在苏轼看来,“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生活中是“无所往而不乐”。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由这段记载不难看出苏轼是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制造幽默的,而且达到了“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的绝佳效果。但苏轼的幽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苦中作乐,他是“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可见幽默风趣是他的秉性,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寻春 阅读答案

寻春阅读答案 朱自清《春》的结尾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就表达而言,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采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惊喜和欢愉。 3.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不同。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 4.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意思对即可)。 5.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看到衰草:→ 遥见草色: 后悔寻春(责怪自己) 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6.朱自清《春》的结尾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就表达而言,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7.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分) 要点:“寻春”蕴含两层意思:(1)寻自然之春(2分);(2)寻内心世界之“春”(2分)。言之成理即可。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8614254.html,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刘若斌娄峰吕文明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 摘要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建立在其博学的思想基础之上,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促使他超然于物外,探求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而形成不羁于物的超然的诗性人生品格。苏轼的超然并不是虚无的精神感悟,那是一种在在参透世相虚幻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 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关键词超然终极意义人生的有限超越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 苏轼超然人生态度的思想基础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奇才,儒家看到他的忠义,道家看到他的洒脱,佛家看到他的空灵,这些与其融合众家而形成的复杂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苏辙曾说:“(轼)初好贾谊陆赞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唱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也”。 苏轼的思想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组合体,他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追求精神的超越。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的,这方面明显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又使其不得不具有道家思想的超然。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主体精神则要对这种物质存在的局限 形成超越。苏轼借鉴了佛家的思想,静心观照,了察自我。把个人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到宇宙万物中去,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超越式的超然。苏轼的胸怀坦荡开阔,他既是真情入世,又是超然名利。苏轼的人生态度就在这种超然中完成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2 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超然的思想境界,造就了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这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态度既存在具有一贯性的部分,同时又具有随时变化的成分。苏轼的超然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