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监测设施验收合格

合集下载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自日起施行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自日起施行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自日起施行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中国地震局令第9号《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2月28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陈建民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库地震监测管理,提高水库地震监测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库地震监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水库地震监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水库建设单位负责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能力的单位承担。

第四条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水库建设单位承担。

第五条水库地震监测是我国地震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库地震监测数据和资料属于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其保存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水库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依法受到保护。

第六条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符合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程序,保证台网建设质量。

第七条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水库地震监测活动,必须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作的形式进行。

从事前款规定的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

第八条对在水库地震监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第九条坝高100米以上、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的新建水库,应当建设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开展水库地震监测。

地震防御措施工程(3篇)

地震防御措施工程(3篇)

第1篇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我国在地震防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尤为重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地震防御措施工程。

一、工程抗震设防1. 建筑抗震设计:根据地震烈度、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建筑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构件的连接方式、材料的选择等。

2. 地基处理:针对地震多发地区的地基条件,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如:加固地基、改善地基排水条件、设置防震桩等。

3.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性能。

加固措施包括:增设抗震支座、加固墙体、设置隔震装置等。

二、防震减灾设施建设1. 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地震监测台网,实时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包括地震台、地震监测中心等。

2. 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监测数据,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逃生时间。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并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3.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应急响应与救援体系建设1. 应急预案: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程序、救援力量组织、物资调配等。

2. 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公安等,提高救援能力。

3. 救援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如帐篷、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地震灾区重建1. 重建规划:在地震灾区重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震防御措施,提高新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重建标准:制定地震灾区重建标准,确保重建建筑符合抗震要求。

3. 监督检查:对地震灾区重建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重建质量。

总之,地震防御措施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建设防震减灾设施、完善应急响应与救援体系、推动地震灾区重建等措施,提高我国地震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龙滩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检验

龙滩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检验

2 龙 滩 水 电站 数 字 遥 测 地 震 台 网重 点 监 视 区
龙滩 水 库是典 型 的高 山狭 谷河道 型 水库 , 回水延 绵 长 达 2 0多 千 米 , 其 0 若要 全 面 监 测 , 耗 资 巨大也 不必 要 , 只能 采取 突 出重点 的方 案 。故应 该把地 震 台 网重 点 布在库 首段 , 在库 中段 仅
1 龙 滩 水 电站 数 字 遥 测 地 震 台 网 布局 规 模
根 据龙 滩水 电站 水库诱 发 地震 监测 预测 系统 设计 报告 ( 进等 ,0 3 , 滩水 电站 数字 遥 韩 20 )龙 测 地震 子 台的规模 以 1 左 右大 动态 数字遥 测地 震 台为 好 , 中 8个遥 测子 台布 设于 库首 的 O个 其 重 点监 测 区 , 2个遥 测 子 台分别 布设 于库 区 中段 。远场 地 震 资料 可 与 广 西 区域 专 业地 震 台 另 网进行 数据 共享 , 库尾 段 的地震 资料 可 以通 过 与天 生 桥 一级 水 库遥 测 地 震 台网交 换 取 得 。台 网实 际建 设 了 1 0个 高灵敏 度 子 台 、 信 号 中继站 和 1 台 网 中心 , 址 附 近地 区平 均 台距 2个 个 坝 2 m, 围地 震 遥测 台 台距保持 在 5 m, 5k 外 0k 建设 布局 见 图 1 。
A ug 20 08
龙 滩水 电工 程数 字遥 测地 震 台 网 监 测 能 力检 验
姚 宏 陈 鑫 黄 树 生 龙 政 强
( 国南宁 502 中 30 2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地 震 局 ) 摘 要 阐述 了数 字 地 震 台 网 地 震 监 测 能 力 的计 算 方 法 , 据 龙 滩 数 字 遥 测 地 震 台 网监 测 要 求 与 设 根 计 监测 能 力 , 用 该 台 网 20 采 0 6年 1月 至 2 0 0 7年 1 月 期 间 记 录 到 的 8 3个 ML . 1 3 1 5以下 地 震 , 验 检

多方法联合评估河套地震带的台网监测能力

多方法联合评估河套地震带的台网监测能力

多方法联合评估河套地震带的台网监测能力韩晓明;刘芳;张帆;赵星【期刊名称】《地震》【年(卷),期】2015(035)004【摘要】使用删除余震后的地震目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Mc值的定量计算和对比分析,对河套地震带的台网监测能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判定.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河套地震带的台网监测能力整体呈现逐步增强趋势.在Bootstrap次数为200的条件下,MAXC方法确定的研究区整体Mc值为ML2.7±0.07,δMc的分布基本控制在ML0.1~0.4之间,EMR方法给出的Mc时序变化范围是ML1.6~2.8;多方法联合测定的Mc值变化范围为ML1.8~3.3,R/S检验给出的结果是ML3.4.对比发现,余震删除对最小完整性震级的计算有一定影响,R/S检验求取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在余震删除前后相差ML0.9;整体来看,Mc值随时间演化逐渐减小,较小时空范围内的Mc值仍有显著的非均匀性变化现象,不同时段内台网布局的空间调整以及地震事件的时空非均匀性活动可能是主要原因.【总页数】12页(P64-75)【作者】韩晓明;刘芳;张帆;赵星【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相关文献】1.阈值监测技术在禁核试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J], 王燕;刘俊民;王海军;唐恒专;李靓;唐伟;刘哲函2.南北地震带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J], 王亚文;蒋长胜3.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J], 蔡明军;叶建庆;毛玉平4.建设科学、有效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提高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试论当前地震监测台网的三大弊病与三点建议 [J], 汪成民5.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J], 季爱东;石玉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6号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6号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正文:----------------------------------------------------------------------------------------------------------------------------------------------------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6号)《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已于1999年10月25日经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和灾害预防,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防震减灾事业所需经费投入。

第五条防震减灾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济、公安、民政、建设、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先进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和推广应用,跟踪国际防震减灾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地震的群测群防工作,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防震减灾法

防震减灾法

防震减灾法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下面是防震减灾法的详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等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建设、民政、卫生、公安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承担本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第九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十条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

官地水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综述

官地水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综述

官地水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综述彭仕雄【摘要】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也涉及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官地水电站处于构造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库区有可溶岩地层分布,枢纽区主要以二叠系玄武岩为主,岸坡风化卸荷深度大,岩体中拉裂变形现象普遍,错动带发育,有承压水分布,这些使得工程区的地质问题复杂,为了查清基本地质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勘察手段和研究方法;注重加强宏观分析判断,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论证了存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评价了实施效果。

【期刊名称】《水电站设计》【年(卷),期】2016(032)003【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官地水电站;重大地质问题;实施效果;综述【作者】彭仕雄【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21.2工程枢纽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与盐源县接壤地带,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

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 330.0 m,坝高168 m,装机2 400 MW,总库容7.6亿m3,水库回水长58 km,属日调节水库。

电站枢纽主要由拦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

地下厂房系统主要由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组成。

2011年11月大坝主体工程完建,下闸蓄水,2012年3月首台机组发电,2013年3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官地电站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主要体现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岩体卸荷、缓倾结构面、深夹泥、高地应力等引起的区域构造稳定、水库岩溶渗漏、坝基抗滑稳定、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稳定、裂隙岩体渗透稳定、边坡稳定等多个方面。

枢纽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坚硬的玄武岩组,以角砾集块熔岩、杏仁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致密状玄武岩与紫红色凝灰岩构成多个次级喷发旋回为特征,第四纪覆盖层分布较为广泛。

枢纽区地处矿山梁子断裂与小高山断裂所夹持的打罗地质块体之上,其内部为向西陡倾(总体产状为近SN/W∠75°~85°)的单斜构造。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2013年修订)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2013年修订)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5.29•【字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13.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安全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号)《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3年5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1999年4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3年5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各类工程设施和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区抗震救灾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卫生、公安、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