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
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法则原理:
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分类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对事物进行有区别地进行管理,提高效率。
由于帕累托法则一般把对象划分为ABC三类,所以又称ABC分类法。
其表现形式为,在分析图表中,几个长方形以显示各产品的销量或者库存等,一条曲线作为累计值呈现。
对于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数表示。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大小从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
一般地,是将曲线的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类:
A类因素,发生频率为90%~100%,是主要影响因素。
B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90%,是次要影响因素。
C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以下,是一般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找出主次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因为每个产品的频率频率或许有些差异,所以可以创建参数来动态地实现频率的调整。
帕累托法则应用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
(1)收集数据,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内容,收集有关数据
(2)统计汇总
(3)编制ABC分析表
(4)ABC分析图
(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帕累托效应

帕累托效应
摘要:
1.帕累托效应的定义
2.帕累托效应的应用领域
3.帕累托效应的实际应用案例
4.帕累托效应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帕累托效应,又被称为80/20 定律,指的是在很多情况下,80% 的结果来自于20% 的原因。
这个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19 世纪末提出,他发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大部分的原因也能导致少数的结果。
帕累托效应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帕累托效应意味着80% 的利润来自于20% 的产品或客户,因此,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重要的产品或客户上,而不是平均分配资源。
实际应用案例也证实了帕累托效应的有效性。
比如,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就通过应用帕累托效应,发现20% 的商品占据了销售额的80%,于是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商品上,提高了销售额和利润。
帕累托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平均分配资源。
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取得更好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帕累托效应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一些看似不重要
的事情,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帕累托法则模型

帕累托法则模型
帕累托法则,也被称为“80/20法则”,是一种经验法则,用于描述许多情况下不平等现象的现象。
这个模型源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研究,他发现在19世纪末,大约80%的土地由20%的人拥有。
后来,这个模型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
帕累托法则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不平等分布:帕累托法则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一小部分因素
或个体(20%)贡献了大部分的结果或影响(80%)。
2.集中度高:帕累托原理认为,在许多群体或集合中,关注少数
核心元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干预问题。
3.关键决策因素:帕累托法则强调识别并专注于最重要、最具影
响力的因素或因子,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帕累托法则的主要含义是,关注关键的、高价值的因素或元素,以便更有效地管理资源、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帕累托法则常常被用于分析商业问题,例如,企业80%的利润可能来自于20%的客户或产品。
此外,帕累托法则的应用也体现在ABC分类法中。
这种分类法将物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物品代表数量少但价值高的物品,C
类物品则相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源,并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和问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具体信息。
帕累托法则的运用

帕累托法则的运用
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也称为“80/20法则”,是一种
指出80%的结果往往来自于20%的原因的原理。
该法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19世纪末发现并提出,并在
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以及各种决策分析领域。
这个原则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
分析、工作生产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帕累托法则在这些领域的运用。
2.项目管理:帕累托法则可以应用于项目分析和决策中。
通常情况下,80%的问题或风险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
通过识别并解决这20%的问题或
降低这20%的风险,项目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展。
3.市场分析:帕累托法则可以帮助市场分析人员确定市场上最有潜力
的目标客户群体。
通常情况下,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客户。
市场分
析人员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这20%的客户需求和偏好,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价
值感知,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4.工作生产:在工作环境中,帕累托法则可以用于确定主要的效率问
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帕累托法则,80%的问题通常源自于20%的原因。
通过识别并解决这些主要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帕累托法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还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决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帕累托
法则并不是一种普适于所有情况的规律,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因为不同的领
域和环境而有所差异。
pareto相关概念

pareto相关概念帕累托原理帕累托原理,也称为 "80/20 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
它阐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在许多事件中,大约 80% 的结果是由 20% 的原因造成的。
应用领域帕累托原理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质量管理:识别导致 80% 缺陷的 20% 原因。
业务管理:将精力集中在产生 80% 收入的 20% 客户上。
个人效率:确定 20% 的活动产生 80% 的结果。
经济学:指出 80% 的财富掌握在 20% 的人口手中。
例证例如,在业务管理中,帕累托原理表明:20% 的客户产生 80% 的收入。
20% 的产品带来 80% 的利润。
20% 的员工负责 80% 的绩效。
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一种图形表示,用于按降序排列原因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识别导致问题的大多数结果的主要原因。
步骤:1. 收集相关数据并将其排列成列表。
2. 计算每个原因的累积百分比。
3. 将原因按累积百分比绘制在水平轴上。
4. 将累积影响绘制在垂直轴上。
5. 在适当的位置绘制一条水平线,代表 80% 的累积百分比。
帕累托分析帕累托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了帕累托原理和帕累托图。
它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相关数据并确定问题。
2. 创建帕累托图,识别导致问题的大多数结果的主要原因。
3. 集中精力解决这些主要原因,以实现最大的改进。
局限性帕累托原理并不是一个绝对法则,它是一种近似值。
此外,它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并且需要进行批判性分析。
帕累托原理

帕累托原理
帕累托原理,又称为二八法则或者80/20法则,是指在很多情
况下,80%的结果往往源自20%的原因。
这个原理最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用于描述经济领域中资
源分配的不平衡现象。
后来,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帕累托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大部分的结果往往依赖于少数关键要素或者行动。
举个例子,企业的80%的收入可能来源于20%的客户,80%的问题可能由20%的原因引起。
这个原理在个人生活中也有应用,比如我们可能花80%的时间和精力在解决20%的问题上。
帕累托原理不仅仅是一种观察现象的工具,很多时候也被用来指导决策和资源分配。
运用帕累托原理,我们可以优先关注那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关键流程和关键绩效指标来取得突出的业绩。
然而,帕累托原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
有时候,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简单的80/20比例。
而且,过度依赖帕累托原理可能会导致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者潜在机遇。
总结而言,帕累托原理是一种观察现象和资源分配的工具,用来描述和解释80/20的不平衡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
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个原理带来的效益。
帕累托效应名词解释

帕累托效应名词解释帕累托效应(Pareto Effect),又称“80/20法则”或“二八法则”,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大约80%的结果往往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这个概念最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20世纪初提出的。
帕累托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帕累托曲线,也称为20/80曲线,描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帕累托曲线是表示某一领域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布的图形。
通常情况下,这个曲线呈现出一种陡峭的斜率,即少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远远超过大多数因素。
帕累托效应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的基本理念是,社会资源并不是均等分配的,而是存在极不平衡的分布规律。
即少数关键因素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这意味着在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时,应该优先关注那些最重要的因素,以实现最佳效益。
帕累托效应的实际应用举例非常多。
例如,80%的销售额往往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问题往往来自于20%的原因;80%的工作效能往往来自于20%的工作时间等等。
通过识别和关注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帕累托效应还与资源分配与优化有关。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关注那些最重要的因素,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种思维方式被应用于许多管理学的决策工具,例如ABC分析、瓜分法等。
然而,也有人对帕累托效应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质疑。
他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帕累托效应并不适用,因为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时候,并不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兼顾社会公正和平衡发展等因素。
总之,帕累托效应是一种描述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中经常出现的不平衡现象的概念。
它通过强调少数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尽管帕累托效应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帕累托效率标准

帕累托效率标准帕累托效率标准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种经济学概念。
它源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
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追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概念。
帕累托效率标准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有效配置资源,使得社会的整体福利最大化。
在帕累托效率标准下,资源的配置达到了一种最优状态,无法再通过重新分配资源而使得某一方的利益得到提高,而不损害其他方的利益。
换言之,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佳状态,任何资源的再分配都将导致社会总体福利的减少。
帕累托效率标准的特点。
帕累托效率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达到了一种无法再改进的状态,任何资源的重新配置都将导致某一方的利益提高,而其他方的利益受损。
其次,帕累托效率标准注重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得社会的整体福利最大化,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的利益。
再次,帕累托效率标准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帕累托效率标准要求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应用。
帕累托效率标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学领域,帕累托效率标准被用于评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管理学领域,帕累托效率标准被用于评估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绩效,指导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帕累托效率标准是一种追求资源最优配置,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累托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经典精英理论的创始人,社会系统论的代表人物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年7月15日 - 1923年8月19日),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
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并用无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个体经济学领域。
他的理论影响了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帕累托因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后来被约瑟夫·朱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后来进一步概括为帕累托分布的概念。
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参见基尼系数。
帕累托生平1848年7月15日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生于巴黎。
原籍利古里亚,18世纪初进入贵族阶层,属热那亚的贵族阶层。
1811年,祖父帕累托爵士被拿破化封为帝国男爵。
1850年前后,帕累托一家返意大利。
学完传统的中等教育课程后,在都灵的综合技术大学攻读理科。
1869年帕累托写了一篇论文,题为《固体平衡的基本原则》,并作答辩。
1874 -1892帕累托迁居佛罗伦萨。
在铁路公司当工程师,后成为意大利铁路公司的总经理。
因务需要,他到国外特别是英国旅行。
亚当·斯密学会;反对意大利政府的国家社会主义、保护主义和黩武政策的运动。
民主主义者,拥护不妥协的自由主义。
1882年参加皮斯托亚选区议员竞选,没有成功。
1889年娶原籍俄国的亚历山大•巴枯宁为妻。
1891年帕累托读了马费奥.潘塔莱奥尼的《纯粹经济学原理》。
开始对经济学产生兴趣。
1892年瓦尔拉推荐帕累托接替他在洛桑大学开设政治经济学教职。
1893年帕累托被任命为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这时,他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并发表作品。
1896年在洛桑用法文发表《政治经济学讲义》。
1898年帕累托继承了一位伯父的大笔财富。
他在瑞士家中接待一些意大利社会主义者,他们在逃避国内的镇压。
1901年帕累托适居莱芒湖边日内瓦州塞利涅的“安哥拉”别墅。
这时他的思想更趋保守,更敌视没落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接待大量反政府异议者。
前往巴黎,在高等研究学院授课。
他的妻子离他而返回俄国。
帕累托立即要求离婚。
1902年起,他就与让娜.雷吉斯同居,直至逝世前不久才与她结婚。
《普遍社会学》一书是献给她的。
1901年《社会主义体制》用法文在巴黎发表。
1916年帕累托最后一次系统讲授社会学课程。
《普通社会学》在佛罗伦萨出版。
1917年帕累托在洛桑大学参加庆祝他任教二十五周年纪念大会。
1920年《事实与理论》在佛罗伦萨出版,这是一本主要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府文辑成的集子。
1921年《民主制的变革》的米兰出版。
1922年为了抗议瑞士社会主义者倡议提取财产税,帕累托在迪沃那住了几个月。
年终时,他同意出任(B.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政府驻国联代表。
1923 被任命意大利王国参议员。
他在《等级体制》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表示归附法西斯主义,但要求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化。
1923年8月19日死于塞利涅,并葬于该地。
帕累托历程及其思想帕累托的父亲、热那亚人马尔凯塞·拉斐尔·帕累托似乎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复兴运动的典型产物、马志尼(②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复兴运动)中民主共和派的领袖。
曾加入烧炭党,后被捕,被驱逐出国。
1831年在法国马赛创立青年意大利党。
参加1848年意大利革命,为1849年罗马共和国三头政治的领导人之一。
1860年支持加里波第对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远征,提出建立共和国的主张,未果。
19世纪60年代,宣传在“劳资合作”和“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解决工人问题。
——编辑注)的热情拥护者——或许较多地由于国家原因而不是由于社会原因——他是“阻碍意大利走向全国统一的一切政府”的毫不妥协的敌人,而且是在这一意义上而不是在其他意义上的一位革命家。
因此他流亡国外,逃到巴黎,娶了一位法国妻子。
本文的主人公在那里出生了。
如果加雷尼将军曾经把自己描述为“法国人但也是意大利人”,那么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也可以把自己说成是“意大利人但也是法国人”。
他于1858年被带回意大利受学校教育,1869年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
他立即从事工程学和工业管理工作,并在几次调换工作以后升任意大利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应该是“董事长”——直到1893年,他才到洛桑大学,并被任命为瓦尔拉的继承人,虽然几年前他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专职的经济学家了。
这样,他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时间大约是1892-1912年,后来他的全部工作实际上都是社会学性质的。
1906年,他辞去教授职务,退休回到位于日内瓦湖畔的乡村的家里。
在充满旺盛精力和富有成果的老年阶段,他成为“塞利尼的孤独思想家”。
上述情况基本上已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我们必须强调这些事实中的若干部分,而不是添加其他事实。
首先,理论家们会注意到,由于他受过工程学的训练——而且他似乎形成了理论观点——他早年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已达到专家水平(①我不能准确地说明这水平有多高。
帕累托需要沃尔泰拉告诉他。
Xdx+Ydy表达式经常有无限多的积分因子,而当它有两个以上变数时就不需要这样的因子存在。
我不知道一位真正的专家能否忽略这一点。
)。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他已是一位非同寻常的经济学家,他完全熟悉工业实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学院经济学家、公务员和政治家靠所能利用的方法获得的熟悉、精通程度是十分不同的。
但是,第三,正因为他对当时的经济政策和一般政策表现出了强烈兴趣,才使得他在开始创造性工作之前,差不多就已是一位经济学家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将马上在另一处加以评述。
弗朗西斯科·费拉拉当时仍然声名卓著,而自由主义者不加批判地赞美的那种理论结构仍然没有遭到冷遇。
费拉拉的著作,特别是发表于《经济学家文库》中为古典经济学著作而写的著名序言使帕累托深受教益,其影响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帕氏学生时代的大学课程。
帕累托对瓦尔拉著作的研究则源于马费奥·潘塔莱奥尼为建议。
上述事实没有一样能全面地说明帕累托的社会和政治观点,或者说明他对那个时代和意大利的实际问题的态度。
我绝不相信他的个性能像极易被抽干的池塘一样轻易地被人了解。
但是,贵族出身对他的影响多于对一般人的影响,我相信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特别是这一背景使他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精神上成为兄弟,不能成为在各种团体中完全被接受的成员。
它也阻碍了他同那些资产阶级思想的产物建立感情联系,例如被称作“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孪生兄弟。
这一背景的作用是,使他有足够维持生活的经济收入——起初勉强够用,后来变得相当富裕了(①这是由于继承了一份遗产,而不是由于早年担任总经理所致。
)——使得他更加离群索居,因为这为帕累托提供了把自己孤立起来的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古典学识按同样的方式起着作用。
我所说的不是他与同时代受过教育的每个人共享的那部分古典学识,而是他通过不懈地研究希腊与罗马的古典作品,经历许多不眠之夜后形成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古典理论。
古代世界是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一间应用科学的实验室。
他太相信那里面所积累的智慧,结果必然会远离生活于1890年或1920年的任何人群。
参加本国的政策和政治辩论使得他完全孤立,以至于在接受洛桑大学邀请之前,他就已决定移居瑞士。
孤立对他的暴躁脾气有影响——只是在晚年,第二次结婚所带来的家庭和睦才使他脾气好些——而暴躁脾气实质上是不能容忍孤独的。
但他为什么怀着极其愤怒的心情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他从内心深处热爱她,祖国的新生不但是他所渴望的,而且是他亲眼看见了的。
公正的观察家很可能提出这一问题,因为在这样的观察家看来,似乎在帕氏离开祖国以前的30年里,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的情形不算太糟。
除了以相当快的速度促进经济增长和从财政混乱中解脱出来以外——得向我们的凯恩斯主义者们表示歉意——这个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进行社会立法,并成功地把意大利建成当时所谓的列强之一。
从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我们的观察家们将会对阿戈斯蒂诺·德普雷蒂这样的政权表示极大的尊敬。
而且考虑到新的民族国家在初创阶段容易遇到的困难,观察家们会原谅那些不太令人高兴的情景。
但是帕累托没有任何原谅的表示。
他所看到的只是无能与腐败。
他怀着公正的愤怒与走马灯似的政府进行战斗,于是那时他就成了公认的极端自由主义者——在19世纪其涵义就是自由放任主义的毫不妥协的鼓吹者——而且在那个时期的德国新政者们中间,他帮助造成这样的印象,即边际效用只是被用来反对改革者的邪恶诡计。
(①因此,德国的批评家接受了他的《政治经济学讲义》。
事实上书中很少含有可作不同解释的内容。
但是它包含有这样的观点:在这里所断言的纯粹的竞争的优点对实际经济过程不起任何作用,因为纯粹的竞争实际上没有普遍盛行。
)关于帕累托对经济政策问题的态度以及1900年以前他在科学著作中所留下的深刻痕迹,这可能就是全部的内容了。
但是即使在那时,在他的那种极端自由主义的思想中仍然有些东西是直接反对官方自由主义的教条和口号的。
他确实是一位反国家干预主义者,但这是出于政治理由,而不是出于纯粹经济的理由: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不同,他不反对政府活动本身,但是反对议会民主制的政府,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热烈拥护的那种议会民主制的政府。
从这一点来看,他这种类型的自由放任主义有了引申意义,与英国式的自由放任主义完全不同。
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其他的就容易理解了。
在19世纪末和本世纪前20年中,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也意大利人开始表示不满,从单纯地表示失望,发展到对议会民主不断更迭的方式及其在法国和意大利所产生的后果表示强烈厌恶。
有这类情绪的人有很多,如E.法盖和G.索雷尔,而他们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
分析这些情绪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更不用说去评判它们了。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存在着这些情绪,而且,晚年的帕累托之所以在这种思想潮流中显得突出,是因为他在同时代的人们中更为突出,还因为他写了一部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还有索雷尔和莫斯卡的著作——使这些情绪合理化了。
英国人和美国人忘记了特殊的和历史上独特的情况,这些情况使他们在心目中产生了同样特殊和独特的对议会民主制的态度,他们怀疑帕累托对法西斯主义的态度的可能意义。
不过他的这种态度一点也不成问题,不需要用什么理论去加以解释。
1914-1922年的事件已经把他召回了政治辩论的舞台。
他发表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凡尔赛和约的失策以及国际联盟的无能等的精辟分析都是最强有力的论述,虽然这些文章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没有引起反响。
但是他毕竟目击了带有某种恐怖色彩的意大利社会的解体,这是只有亲眼看到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