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实验报告

CATIA实验报告
CATIA实验报告

CATIA实验报告

班级:机制092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3、3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铣削几个典型零件来掌握CATIA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加深对三维制图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软件的熟练应用。

3.初步熟悉工业零件生产从电脑设计到数控机床制造的全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CATIA的三维制图方法并能独立的制作实体三维零件。

2.独立制作毛坯和零件并正确装配到一起。

3.利用CATIA铣削模块按照零件一步步将毛坯铣成成品零件。

4.顺利完成实习,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中主要是使用pro/E软件做出零件的三维毛坯和零件图,然后把它们保存成STP格式,然后导入CATIA 软件中。

按照:开始--机械设计--零件装配单击,然后单机载入零件图标,找到零件和毛坯之后分别加入CATIA中,并将其正确组合到一起。

零件与毛胚组合好之后,点击:开始--零件加工--铣削加工,会出现如下界面

双击Part Operation.1出现如下窗口

先选择铣床类型三轴3-axis Machine.1再正确选择参考坐标,在下方的窗口中选择零件和毛坯,最后选择安全平面并输入一个安全距离。

此窗口所有未定义项都定义好之后选择铣边缘的按钮,先定义如下图内容:

正确选择各个平面,和有无底座部分之后再选择刀具的规格,包括直径,圆角大小,刀刃长短等等

然后选择进刀和退刀时的各种参数

上图为进刀方式及参数

上图为退刀时方式及参数

然后选择加工走刀方式及各种参数

然后既完成此部操作,按预览加工检验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按确定保存,若错误则继续修改。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 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

Catia装配设计入门

入门 在草图编辑器和零件设计中生成零件后,现在您将学习如何在“装配设计(Assembly Design)”工作台中装配零件以完成设计。 在我们讨论装配工作台的详细使用说明之前,以下方案旨在让您对装配文档可以用来做什么有一个了解。您只需按说明操作即可。 入门部分由以下任务组成: 完成此方案需要大约15 分钟。 最后,装配如下所示: 进入装配设计工作台并打开CATProduct 文档 此任务(第一任务)说明如何进入“装配设计(Assembly Design)”工作台并打开现有产品。 1.选择“开始(Start)”->“机械设计(Mechanical Design)”->“装配设计 (Assembly Design)”命令以启动所需的工作台。 工作台打开。应用程序窗口右侧的工具栏中提供了用于装配零件的命令。有关这 些命令的信息,请参考“产品结构”文档。 您将注意到“Product1”显示在结构树中,指示要创建的装配的构造块。 要了解如何使用应用程序窗口边框中的“标准(Standard)”工具栏和“视图 (View)”工具栏中提供的命令,请参考“基础结构”文档。

2.开始此方案之前,设置如下选项: 确保已停用“使用高速缓存系统(Work with the cache system)”选项:使用“工具(Tools)”->“选项(Options)”命令,单击出现的对话框左侧的“基础结构 (Infrastructure)”->“产品结构(Product Structure)”并取消选中选项“使用高速缓存系统(Work with the cache system)”。关闭高速缓存后不要忘记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考使用高速缓存系统。 使用“工具(Tools)”->“选项(Options)”命令,单击出现的对话框左侧的“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产品结构(Product Structure)”,然后单击“产品结构 (Product Structure)”选项卡并取消选中“手动输入(Manual Input)”选项。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考自定义产品结构设置。 使用“工具(Tools)”->“选项(Options)”命令,单击出现的对话框左侧的“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零件基础结构(Part Infrastructure)”,然后选中“保留选定对象的链接(Keep link with selected Object)”选项。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考自定义常规设置。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74。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的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变量x,y的值。 【代码lab5-1】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 std; void fun(); int x=1,y=2; int main() { cout<<"Begin..."<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915-76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 求(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 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哈工大机电产品现代设计方法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机电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软件环境组成,包括建模软件、分析软件、协同平台; (2)自主设计产品模型、分析过程、优化目标; (3) 对得到的优化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编写上机实验报告。 2 实验内容 (1) 轴或负载台的有限元分析 (2) 基于Adams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3实验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网络协同设计环境,如图1所示:包括产品CAD建模、有限元分析FEM、动力学仿真ADAMS和控制仿真MATLAB。计算机网络硬件环境和相应软件环境。图形工作站和路由器,安装协同设计仿真软件。 型 图1 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组成

典型机电产品协同设计仿真工作流程如下图2所示。 1)利用CAD建模工具,建立产品模型; 2)利用ADAMS建立产品运动学模型; 3)根据CAD和ADAMS传过来的结构模型和边界条件分析零件应力场和应变场;4)用ADAMS分析得到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 CAD模型 (STEP / IGES格式) 1.产品CAD建模 (CATIA) 3.CAE有限元分 析 (CATIA) FEM 分析结果 (应力、应变、模态) 2.动力学分析 (ADAMS) 驱动力、反应 时间 有限元输入载荷 4.控制仿真 (MATLAB) 运动参数:位 移、速度 动力参数:惯 量、载荷 图2 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组成 SysML语言是U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一种面向对象的标准建模语言,用于软件系统的可视化建模)在系统工程应用领域的延续和扩展,是近年提出的用于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多用途建模语言,用于对由软硬件、数据和人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的集成体系结构进行可视化的说明、分析、设计及校验。 在这里我们绘制参数图如下。在下面的参数图中,我们确定了系统中各部件的相互约束情况。

CATIA V5 装配设计教程

CATIA V5 装配设计(Assembly Design) CATIA V5 装配设计(Assembly Design)是帮助设计师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定义和管理多层次的大型装结构。 3.1 相关的图像菜单 3.1.1产品结构工具(Product Structure Toolbar) Inserting a New Component:将新元件插入一个已有的装配中,此子装配的名字不存盘 Inserting a New Product:将新产品插入一个已有的装配中,此子装配的名字存盘 Inserting a New Part:将新零件插入一个已有的装配中 Inserting Existing Components:将存在的子装配插入一个已有的装配中Replacing Components:替换元件 Reordering the Tree:在结构树上重新安排子装配的位置 Generating Numbers:生成产品子装配的编号 Product Initialization:产品初始化 Unload Components :卸载子装配 Load Components:加载子装配 Isolate Part:孤立零件 Deactivate Component:不激活子装配 Activate Component:激活子装配 Change Context:改变前后关系 Fast Multi-Instantiation:快速多重引用 Defining a Multi-Instantiation:定义多重引用 Symmetry:镜像 Manage Representations:管理产品的几何描述 Design Mode:设计模式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实验五继承与派生 1.实验目的 1.学习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关系,定义派生类 2.熟悉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基类Animal,有私有整型成员变量age,构造其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 (int n)中直接给age赋值,看看会有什么问题,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还会有问题吗?编程尝试。 2.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有整型变量Number,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3.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具有Maxspeed、Weight等成员,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自行车(bicycle)类有高度(Height)等属性,汽车(motorcar)类有座位数(SeatNun)等属性。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bicycle)类,在继承过程中,注意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如果不把vehicle 设置为虚基类,会有什么问题?编程尝试。 3.实验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基类Animal,成员变量age定义为私有的。构造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 n)中直接对age赋值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错误提示: error C2248 : ‘age’ : 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error C2248 : ‘age’ : cannot access private member declared in class ‘Animal’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程序名:lab7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用cout输出提示信息,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程序名:lab7_2.cpp。 3.用debug功能跟踪程序lab7_2的执行过程,观察基类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4.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注意把vehicle派生为虚基类。再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main()函数中测试这个类。程序名:lab7_3.cpp。 编译成功后,把vehicle设置为非虚基类,再编译一次,此时系统报错,无法编译成功。这是因为若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出现二义性错误,程序不能成功编译。 4.思考题 1.如何在已有的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类? 采用类的派生的方法,利用基类派生出子类,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从而在已有基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派生类,模式如下: class 派生类名:继承方式基类名1,继承方式基类名2,…,继承方式基类名n { 派生类成员声明; }; 2.基类和派生类对象的构造顺序是怎样的? 先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然后再调用嵌对象(派生类中的对象)的构造函数。基类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是按照派生类定义时的顺序,而嵌对象的构造函数调用顺序是按照成员在类中声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五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实验五继承与派生 1.实验目的 1.学习定义和使用类的继承关系,定义派生类 2.熟悉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基类Animal,有私有整型成员变量age,构造其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n)中直接给age赋值,看看会有什么问题,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还会有问题吗?编程尝试。 2.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有整型变量Number,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3.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具有Maxspeed、Weight等成员,Run、Stop 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自行车(bicycle)类有高度(Height)等属性,汽车(motorcar)类有座位数(SeatNun)等属性。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bicycle)类,在继承过程中,注意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如果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有什么问题?编程尝试。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基类Animal,成员变量age定义为私有的。构造派生类dog,在其成员函数SetAge(intn)中直接对age赋值时,会出现类似以下的错误提示: errorC2248:‘age’:cannotaccessprivatememberdeclaredinclass‘Animal’errorC2248:‘age’:cannotaccessprivatememberdeclaredinclass‘Animal’把age改为公有成员变量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程序名:lab7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基类BaseClass,构造其派生类DerivedClass,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用cout输出提示信息,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程序名:lab7_2.cpp。 3.用debug功能跟踪程序lab7_2的执行过程,观察基类和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情况。 4.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注意把vehicle派生为虚基类。再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在main()函数中测试这个类。程序名:lab7_3.cpp。 编译成功后,把vehicle设置为非虚基类,再编译一次,此时系统报错,无法编译成功。这是因为若不把vehicle设置为虚基类,会出现二义性错误,程序不能成功编译。 4.思考题 1.如何在已有的类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类?

CATIA实验课大作业电子版实验报告

一、草图练习 按下图要求进行草图绘制,并对草图进行完全约束,写出绘制过程。 主要步骤: (1)画半径为22.5mm的整圆和半径52mm的圆弧,是两者同心; (2)在与草图一致的大概位置画半径为10mm的整圆和半径26mm的圆弧,并约束两者同心。 (3)沿X轴画水平线段,长度为60mm,且约束与半径为26mm的圆弧相切; (3)按所给尺寸约束圆心相对位置; (4)画R120mm的圆弧,与R52mm的圆弧相切,与水平线段相接; (5)画R12mm的圆弧,与R52mm和R26mm的圆弧相切。 (6)使草图完全约束。

二、实体练习:按参数化设计的要求,参照下图构建零件模型。 图(一) 图(二) 主要步骤: (1)首先,读懂给出三视图,确定如下实体结构图: 实体图 (2)具体步骤:选xy平面,沿X轴画参考线,绘制图(一)草图的一半,利用对称得到完整草图(如图),注意添加必要约束使其完全约束。完成草图1后退出草图编辑器,定义凸台,长度60mm,

草图1 凸台1 (3)选择ZX平面,完成草图2,使用凹槽特征,完成下图凹槽1的操作。 草图2

凹槽1 (4)选ZX平面,完成草图3,并对此使用多凹槽特征得到R12mm和R7mm的孔; 草图3 多凹槽1 (5)最后,对实体右端内孔作2×45°倒角。

三、数控编程: 加工图示零件,毛坯尺寸为60×60×26。加工零件上表面、50×50轮廓以及管型凹槽曲面,凹槽曲面部分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并生成数控程序。 主要步骤: 1、加工零件建模 (1)创建草图1。选择XY平面,绘制如下草图,尺寸分别为50*50mm、60*60mm的矩形,中心点为坐标原点。 (2)创建多凸台特征,得到右图。 (3)创建凹槽草图1、2、3选择凸台上表面为草绘平面,完成草图。采用移除多截面实体特征,最终得到图4。 凹槽草图1 凹槽草图2 凹槽草图3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组成原理上机实验 班级1237-小 姓名 学号 时间2014年5月 成绩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输入数据,根据运算器逻辑功能表1-1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将运算结果填入表1-2。 表 1-1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运算类 A B S3 S2 S1 S0 CN 结果 逻辑运算65 A7 0 0 0 0 X F=( 65 ) FC=( ) FZ=( ) 65 A7 0 0 0 1 X F=( A7 ) FC=( ) FZ=( ) 0 0 1 0 X F=( ) FC=( ) FZ=( ) 0 0 1 1 X F=( ) FC=( ) FZ=( ) 0 1 0 0 X F=( ) FC=( ) FZ=( ) 移位运算0 1 0 1 X F=( ) FC=( ) FZ=( ) 0 1 1 0 0 F=( ) FC=( ) FZ=( ) 1 F=( ) FC=( ) FZ=( ) 0 1 1 1 0 F=( ) FC=( ) FZ=( ) 1 F=( ) FC=( ) FZ=( ) 算术运算 1 0 0 0 X F=( ) FC=( ) FZ=( ) 1 0 0 1 X F=( ) FC=( ) FZ=( ) 1 0 1 0X F=( ) FC=( ) FZ=( ) 1 0 1 0X F=( ) FC=( ) FZ=( ) 1 0 1 1 X F=( ) FC=( ) FZ=( ) 1 1 0 0 X F=( ) FC=( ) FZ=( ) 1 1 0 1 X F=( ) FC=( ) FZ=( ) 表1-2运算结果表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 年3 月6 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 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 程序 C 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三、实验内容: (1). (2). (3).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 1 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 和scanf() 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 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 和putchar 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catia实验报告

实训目的 1、初步学习CATIA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CA TIA软件进行一些简单的零件的设计和数控机床的仿真加工过程,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初步知识。 2、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理念。 CAD模块 一、用户界面 CA TIA V5有一个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与Windows风格一致,由以下元素组成:菜单、工具栏、对话框、设计树罗盘、设计空间、其它。 二、CATIA通用操作 (一)、鼠标操作:选择、移动、旋转、缩放。 (二)、罗盘操作 在CATIA V5工作空间右上角有一个罗盘,代表元素的三维坐标系。利用罗盘可对元素进行各种移动与旋转操作:线平移、面平移、绕坐标轴转动、自由转动、沿固定视向观察、罗盘附着。 (三)、对设计树的操作 在CATIA V5使用过程中,当设计特征较多时,有时需要对设计树进行诸如滚动、缩放、移动等操作。 三、CATIA工作环境设置 合理地设置CATIA V5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享受CATIA V5 带来的个性化环境。作为初学者一般使用系统默认的设置即可。要设置工作环境,选择菜单栏中【工具】| 【选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即可。 六、草图绘制器 (一)、草图绘制器的作用:可以使用户快速地完成2D几何图形的绘制。绘制好的2D图形可用来生成3D实体模型或曲面。 (二)、草图绘制器的启动与退出 选择菜单栏【开始】| 【机械设计】|【草图绘制器】命令,然后选择一个坐标平面或设计元素表面,即可进入草图绘制环境。 单击草图定位按钮,在对话框中定义草图平面位置与方向,也可进入草图绘制环境。 (三)、草图绘制器的常用工具栏:轮廓绘制工具栏、操作工具栏、约束工具栏、草图工具栏。 七、零件设计平台简介 (一)、零件设计平台的启动 零件设计平台是使用CATIA进行三维设计的主要工作平台。从菜单栏选择【开始】| 【机械设计】|【零件设计】命令,弹出|【新建零部件】对话框,设置好对话框按|【确定】按钮即可进入零件设计平台。 (二)、零件设计常用工具栏:1. 基于草图特征工具栏、2. 修饰特征工具栏、3. 参考元素工具栏、4. 基于曲面特征、 5. 转换特征、 6. 布尔运算。 通过【基于草图特征】工具栏上的【填充器】工具,可以将草图绘制器中生成的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四

实验四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1.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数组 2.学习字符串数据的组织和处理 3.学习标准C++库的使用 4.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5.练习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的内容 6.联系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实现动态数组,并体会指针在其中的作用 7.分别使用字符数组和标准C++库练习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2.实验要求 1.编写并测试3*3矩阵转置函数,使用数组保存3*3矩阵。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生成动态数组来重新完成上题,使用指针实现函数的功能。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要求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不要使用系统函数。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重新实现上一小题。 5.定义一个Employee类,其中包括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以及change_name()和display()等函数。Display()显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change_name()改变对象的姓名属性。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6.定义包含5个元素的对象数组,每个元素都是Employee类型的对象。 7. (选做)修改实验4中的选做实验中的people(人员)类。具有的属性如下:姓名char name[11]、编号char number[7]、性别char sex[3]、生日birthday、身份证号char id[16]。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聚集。在测试程序中定义people类的对象数组,录入数据并显示。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矩阵转置函数,输入参数为3*3整形数组,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矩阵元素的行列对调,注意在循环语句中究竟需要对哪些元素进行操作,编写main()函数实现输入、输出。程序名:lab6_1.cpp。 2.改写矩阵转置函数,参数为整型指针,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进行操作,在main()函数中使用new操作符分配内存生成动态数组。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中的内容。程序名:lab6_2.cpp。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定义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在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两个字符串,实现两个字符串的连接,最后用cout语句显示输出。程序名:lab6_3.cpp。用cin实现输入,注意,字符串的结束标志是ASCII码0,使用循环语句进行字符串间的字符拷贝。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在string类中已重载了运算符“+=”实现字符串的连接,可以使用这个功能。程序名:lab6_4.cpp。 5.在employee.h文件中定义Employee类。Employee类具有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私有数据成员,在成员函数中,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所有数据成员;display()中使用cout显示

CATIA实习报告总结

模具cad/cam 模拟仿真加工实习实训报告 1. 实习目的 1) 学习除了proe软件以外的其他软件,增强软件的学习的意识,以求触类旁通。 2) 进一步提高caita模具设计模块进行各种较复杂模具设计的能力。 3) 巩固模具方面的知识,提高模具设计能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实习内容 ? 初步了解 在老师的介绍下熟悉了catia v5的特点以及和其他三维软件的不同之处。 catia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1、真正的全相关,任何地方的修改都会自动地反映到所有相关的地方。2、具有真正的管理并发进程、实现并行工程的能力。3、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能够始终保持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真正的支持网络化的协同设计。4、容易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 catia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绘制二维图形、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绘图输出。2、数控分析、仿真,数控加工。3、虚拟样机仿真、分析及优化。4、工业设计5、知识工程应用。6、工程分析,如热力学分析、应力分析等。7、人体工学分析等等。 ? 开始应用 打开catia v5的界面,观察界面上的图标,在开始的菜单下选择了零件的结构设计,进入了画图界面,画了一个长方体,练习了鼠标操作:选择、移动、旋转、缩放。练习罗盘操作:在catia v5工作空间右上角有一个罗盘,代表元素的三维坐标系。利用罗盘可对元素进行各种移动与旋转操作: 线平移、面平移、绕坐标轴转动、自由转动。还有设置了catia 的工作环境,出现了轴坐标系并且放大。 开始了解catia具体的操作 在机械设计的零部件设计中,画一个长方形,然后标注尺寸。退出草绘平面,选择右边工具栏的凸台,拉伸自己输入的高度,继续进入草绘界面,选择长方体较大的一个面,用画圆工具画一个圆,再推退出草绘界面,选择凹槽,输入深度,圆形部分就会被切除。在草绘界面画一个矩形,指明旋转轴,选择旋转体就可以生成一个圆柱体,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有时会出现零件轮廓不明确的提示警告,而无法在三维空间中实现这些基本操作,这时就要检查在二维视图中所画的草图了,仔细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旋转凹槽和上面凸台还有凹槽实质是一样的,在加工孔时选择一个平面选择孔,空分为简单孔和螺孔,可以加工盲孔可以加工有深度的孔,输入直径就可。多截面实体和实体混合是可以生成零件比较复杂的特征。多截面实体是在同一坐标方向的不同平面上画图,可以生成三维的多截面实体图,比如所画的图都是圆形,可以生成类似花瓶形状的零件。实体混合工具用于创建实体混合,即由两个或更多已拉伸的轮廓相交得到的实体。根据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已画好的草图为第一第二轮廓生成混合体。 加强肋工具用于创建加强筋,即由一个轮廓拉伸生成加强筋。在设计环境中有实体时,该工具按钮可用。草图轮廓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若需要使用开放轮廓,须确保现有材料可以完全限制对此轮廓的拉伸。 倒圆角、倒角、盒体、拔模、线宽都比较好操作,点击工具,然后按弹出的对话框的提示进行操作。 ? 创建参考元素 参考元素是指在设计中用到的一些辅助的点、线、面。在参考元素工具栏中包含了三个工具点工具、线工具和面工具。 (一)、创建参考点 通过参考元素工具栏上的点工具,可以以多种方式创建参考点。单击该工具按钮,弹出点定义对话框,其中提供了7种创建参考点的方式:坐标生成点、在曲线上生成点、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xxxx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学习Catia软件的心得体会

CATIA软件的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应教学要求,我们在开学时开展了基础强化训练,本环节主要内容是汽车CAD/CAE软件应用,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课程,强化和巩固汽车CAD/CAE软件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次基础强化训练中我们接触了一个新鲜的软件CA TIA,对于这么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软件,我们都觉得甚是新奇,对它抱有强烈的好奇感。 起初,老师组织我们到汽院大楼观看相关CA TIA操作的视频,视频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CA TIA软件以及它的运用,从中我们了解到CA TIA 是法国Dassault System公司旗下的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它可以应用在航天、汽车、造船等多个行业中,与其他的绘图软件相比,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通过这样的一个视频观看,我们对CA TIA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大致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在情感上认可了CA TIA这样一个绘图软件。观看CA TIA软件的应用视频之后,老师向我们布置了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即每个同学需要自行运用CA TIA绘图软件完成一些简单的图形,如矿泉水瓶的三维立体图、法轮盘、螺丝、螺栓等,并在《汽车CAD/CAE》课程结束以后提交绘制的汽车零件图至少一张。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最终还是完成了一些图形的绘制,但在此过程中真可谓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由于主要是涉及计算机操作,为了方便,我们选择了在宿舍进行

操作。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汽院大楼观看视频时候尚未觉得CA TIA软件有什么过难之处,等到自己实际上机应用时才发现有许多地方都是不太明白的。其一,就比如其中的曲面设计,我所制的图形中有一个是矿泉水的三维立体图,其中就要求较多的曲面,在应用中我发现很多CA TIA中实体能操作的在曲面中都不能操作比如:替换,删除面命令,无参变有参的那几个功能,还有连拔模角、倒直角等,当然CA TIA中用其他命令也能做,但做起来也不是非常顺手,感觉有些牵强,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个人还不习惯CA TIA软件,所以用起来才感觉有些别扭。其二,CA TIA的画面处理也让我感觉非常头疼,在使用CA TIA中图面总是不那么干净,并且它只有显示与隐藏,没有可见与不可见的概念。后来经过同寝室同学共同的尝试研究才发现层里面有一些显示的维度,但却又不太会用。当然还有很多诸如CATIA拔模的问题以及CA TIA中图标的移动等问题对我来说都是一些较难的 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我虽然还是没有完全理透CA TIA 的运用,但在此过程中也渐渐的熟悉了CA TIA这样的一个绘图软件,学到了很多关于CA TIA的新知识。每一次攻克一个原来不明白的问题,哪怕只是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让我感觉无比兴奋,一种成就感从心中升起。特别是最后完成图形绘制的那一瞬间,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图形觉得自己在这过程中是真的学到了些什么。 总之,通过本次CA TIA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巩固和深化了我们课程所学的知识,讲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我们掌握了正确学习各种汽车CAD/CAE软件

CATIA装配技巧

装配命令 目录: 1——装配环境参数设置 2——在装配文件中利用装配关联关系来建立新零件方法 3——装配文件添加文件后第一步要使用固定命令。4——重复使用阵列命令 5——天讲解“毛衣去毛器”案例中“发布”命令的使用。讲解装配环境与建模环境的切换操作过程

装配环境参数设置 CATIA在大型装配实现轻量化的方法如下: 1、 1——在进行大装配时,建议此处选择“”。2——将“”不选择,这表示在打开文件时只加载父文档。 3——:可以改变文件每次自动备份的间隔时间。 4——:选中,并设定发出警告时的内存占用率,可以防止由于内存容量不足

而造成的数据丢失。 5——栏中的值可以进行0-99的设定,默认值为10.在系统资源极其有限的大型装配设计环境下,建议将其设定为0,释放这部分空间,当然,这样设定后,撤销的命令在设计中将不起作用。 2

1——:选中,激活后,用户在开启文件时将以可视化模式显示,在该模式中,加载的是CGR 文件,设计者只需要双击编辑对象,或者右键点击部件,在下拉菜单中,将其转换成设计模式就可以进行设计修改了。CGR格式的文件是一种可视化文件,本身不包含任何几何信息,不可以编辑,其主要作用是把文件的占用空间缩小,给人直观的视觉。 2——:不选,可以提高文件开启速度。3

1——:不选,默认是激活的,选中时会加载更多的细节信息到cgr中,使得文件的开启速度变慢。 2——:选中,将仅加载每个cgr 数据内容的子集,从而减少内存消耗,提高加载性能。注意:选中后,则需要将 其中的自动切换为设计模式,必须取消,因为这两个选项是冲突的。 4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六

实验六 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2.学习使用虚函数实现动态多态性 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 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3. (选做)对实验4中的People类重载“==”运算符和“-”运算符,“==”运算符判断两个people类对象的id属性是否相等;“-”运算符实现People类对象的赋值操作。 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 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Cpp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ublic: Point(); Point(int x,int y); ~Point(){} //Point类析构函数 Point& operator++(); //公有成员函数 Point operator++(int); Point&operator--(); Point operator--(int); void Show(); private: int _x; //私有数据成员 int _y; }; Point::Point(){ //Point类构造函数 _x=0;_y=0;} Point::Point(int x,int y) //Point类构造函数 { _x=x; _y=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