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制版中曝光问题解析与解决

合集下载

独家秘笈:丝网印版的曝光技巧

独家秘笈:丝网印版的曝光技巧

独家秘笈:丝网印版的曝光技巧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准备丝网印版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若稍有不慎,就会给印刷品的一致性和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

现在,本文作者就将与大家分享几个保证制版准确性的独家秘笈。

在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我们可能都要按照同一个时间表的安排去做每一件事情。

我每天的生活是这样安排的:起床后我会先来到厨房,耐心地等待水烧开,然后泡上一杯浓茶(我是英国人),打开收音机,边听新闻边查看自己的电子邮件,最后再去洗一个舒服的热水澡。

在洗澡的过程中,我还在猜想:到底要把冷水龙头旋转到什么程度,我才能得到最合适的水温。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旋转龙头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而且它也使我获得了完美的沐浴体验。

于是,以后无论是在洗澡水过凉还是过热的情况下,我都不愿意打破日常的生活习惯,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使用电热毯来保持体温,或用烫伤药来涂抹鼓起的水泡。

但是,我太太就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因为她已经养成了一个每天测试水温的习惯,而且还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其进行调整。

如过水太热了,她就会增加冷水的供应量,直到她感觉舒服为止,反之亦然。

当然,如果我每天早上的时间不是那么紧张的话,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如果我在每天早晨的日程中添加了测试水温的环节,就会有上班迟到的危险;如果我上班迟到了,可能就没有时间找出曝光测试片,并把它放在当天早上第一个需要曝光的丝网印版上;如果我早上没有使用曝光测试片,那么生产出的印版就有可能出现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等问题,而我也将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想想,不进行曝光测试就开始生产印版是不是就像不测量水温就开始洗澡一样愚蠢和可笑?形成良好的丝网曝光习惯最近,通过对丝网制版过程进行了解,我们终于意识到了曝光的重要性。

在曝光之前,我们的印版已经具备了合适的网目数和张力,网眼经过了打磨、去脂和涂乳剂等处理,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准确和可重复的墨膜厚度,而且这时候的印版是完全干燥的,不会在冲洗过程中引起针孔现象。

丝网印刷制版的几个必要条件要求

丝网印刷制版的几个必要条件要求

丝网印刷制版的几个必要条件要求2009/3/23/09:24 来源: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制版是丝网印刷的基础,若制版质量不好就很难印刷出质量好的产品,印刷中出现的故障往往与制版工艺技术和制版中选用的材料不当有关,因此要想做出质量好的网版,必须根据制版工艺的要求,正确掌握制版技术,严格选用制版材料进行制版。

第一节:丝网印刷对丝网的要求丝网印刷制版、印刷工艺,对丝网的性能有如下几项基本要求:1.抗张力大。

抗张力强度是指丝网受拉力时,抵抗破坏(断裂)的能力。

另外,丝网吸湿后的强度变化应小。

2.断裂伸长率小。

伸长率是指丝网在一定张力下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原长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伸长率大,平面稳定性差,但丝网还要求一定张力(3%左右)下具有足够的弹性。

3.回弹性好。

回弹性是指丝网拉伸一定长度(如伸长3%后),释去外力时,其长度回复能力,称伸长回复度,其值越大越好,回弹后,印后边缘清晰。

4.耐温湿度变化的稳定性好。

5.油墨的通过性能好。

6.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好。

7.具体目数见工程单。

第二节:网框和绷网一.网框材料的选择一般选用LY12、LF2等硬质合金铝方管型材,尺寸选用宽20mm,厚20mm,四角用氩弧焊接或铆接加工而成。

金属框架精度高,尺寸稳定。

二.丝网材料的选择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尼龙丝网和涤纶丝网。

尼龙丝网耐热性较差,受热后易产生热塑性变形,使张力不均匀,影响网印质量。

粘结绷网或丝网模版制作不宜高温烘烤。

涤纶丝网耐热性较好,尺寸稳定,图形不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变动。

为了保证网印图形精度最好选用单丝涤纶丝网。

同时应选用丝网目数较高,丝径较细,网眼较小的丝网,丝网的颜色以黄色或棕黄色为好,以防产生晕影。

三.绷网最好采用气动绷网机,绷网的质量要求如下:1.绷网张力合适、均匀(1)使用气动绷网在达到张力要求的时候一定要静置3-6小时再上绷网胶;(2)绷好的网最少要放置24小时以上,特别是做大货或机印的网,以保证各点应力均等,防止变形。

丝网印刷制版注意事项

丝网印刷制版注意事项

丝网印刷制版过程中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一、影响制版精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归纳为以下15点:1.丝网,包括使用丝网的种类、丝网目数的高低、丝径的精细、丝网开口面积的大小、丝网伸缩率的大小和丝网的纺织方法以及丝网的颜色等。

2.网框,包括网框的材质、网框尺寸的大小和网框的强度等。

3.张力的大小。

4.绷网角度的选择。

5.网框与丝网的粘结方法。

6.丝网的前处理。

7.刮板材质、刮板宽度、硬度、刮印角度、刃口状态及网距、刮印压力等都很重要,应选用聚酯橡胶制作刮板。

刮板硬度多数在肖氏A60-80范围之内,刮印角度为20-30度,刃口须经常保持平锐。

网距一般为2-4mm且网版平行于台面,刮印压力以印出清晰图形为宜。

8.感光材料,包括感光度的高低、分辨力的高低、感光材料的粘结性、感光膜的伸缩率、感光膜厚度和感光膜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摩擦性以及耐印力的高低。

9.感光剂的调合时间,调合后放置的时间。

10.干燥方法及条件,包括干燥温度、湿度以及干燥的时间。

11.晒版方面,扬所用光源种类、曝光时间的长短、光源的距离等。

12.照相制版所得底片的的密度。

13.显影方面,其中包括,显影方法:水显影、温水显影、药物显影;显影条件:温度、浸泡时间、喷水器的种类和使用等。

14.显影后的干燥温度及时间。

15.二次曝光时间的选择及修版。

二、制版过程中的代表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图像分辨力低,层次丢失。

产生的原因:(1)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2)底版(阳图片)质量不好。

(3)感光胶本身质量差,分辨力低。

(4)光源选用不当。

(5)丝网目数太低。

(6)显影冲洗处理不当。

解决的办法:(1)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之紧密接触。

(2)检查底版密度和图像质量。

(3)选用高质量感光胶。

(4)使用与感光胶光谱波长匹配的光源。

(5)提高丝网目数。

(6)检查显影冲洗程序,调整水压和水温。

2.图像边缘清晰度差。

产生的原因:(1)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平网印花出现的常见疵点及解决方法

平网印花出现的常见疵点及解决方法

平网印花出现的常见疵点及解决方法平网印花平网印花的疵点,千变万化,人们把它归纳成若干种类型,在成品检验的时候加以区分,根据现象命名。

其实,疵点很少有重演性产生,尽管有相同的现象,但不一定是同一个原因。

这里主要把最常见易出的疵点进行分析,对疵点的一种可能性的分析,提供一种分析疵点的思路,以供参考。

1 压糊其现象表现为花型的轮廓不清,复色接触面模糊或者是边道压糊。

根据有压才会糊的原则,湿罩湿印花时,后一版会压到前一版上,接版口受压次数多压糊严重。

解决方法:要克服这种状态的发生,首先,必须选用合适的刮刀(硬度),刮印收浆要净;有条件时版与版之间拉开距离,必要时中间加热吹风;正确排列花版的位置,先印细茎后印块面;处理花稿开路时尽量少进出,避免接版位过多的挤压;对花框边作适当的填充物处理,减少压印的接触面积。

2 糊边织物边道压糊。

由于坯布门幅不齐,先窄后宽或贴布不在同一直线上,平网网版两头的浆印到导带上,再粘到下一个网版后面,继而印到下一版的布边,造成糊边;吸边器失灵,进布布边不在一直线上;平网封网封边后的宽度大干坯布门幅。

解决方法:对于门幅不一的坯布必须重新整理,机印进布门幅需宽窄一致。

网版两头距布封宽度和印花位置封边,不使有多余的花型把色浆印到导带上;吸边器完好,贴布时离导带一边等距离,不漂移;刮刀刮印宽度大于布封每边至少125px以上。

3 化开花形轮廓模糊不清,花纹的颜色向纤维方向渗透。

产生原因:导带清洗后刮水不干,坯布贴上带水的导带后有水印,造成色浆印好后的渗透;色浆粘度偏低、染料浓度极浓、印花吸浆量过多或吸湿剂用量多以及原糊抱水性差等,都会造成印花后的化开;花版洗后未干就印,造成前几版化开,这些都是需引起注意的。

解决方法:检查导带水洗箱刮水装置是否良好;选择抱水性好的糊料;检查工艺处方用量合理(染料的饱和量、不同坯布的助剂用量),浆料搁置时间不宜过长;花版洗后吹干才用。

4 刮进异色浆被刮入,形成色光不对,或浅色花型中混有深色。

提高网印制版质量需掌握曝光时间

提高网印制版质量需掌握曝光时间

提高网印制版质量需掌握曝光时间
在网印工艺中,如若想获得效果良好的网印产品,首先要做好感光法制网版工作,当中曝光(晒版)工序十分的重要,直接导致了最终印品的质量。

在晒版中怎么样很好的控制爆光量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本文就整理分析影响爆光质量的几个突出问题,为正确的曝光最好前提工作。

晒版光源的选择
晒版光源的选择是网印制版工艺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正确选择和使用光源,对于提高网版质量、简化操作、节约能源、维护健康、降低成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制版质量,必须充分研究感光材料与光源的匹配关系,光源的输出功率,光源与网版的距离及光源的波长,并掌握好曝光时间。

感光材料对光源具有选择性,表1是几种常用光源的特点及辐射波长,可见,所有的感光乳剂均可选择金属卤素灯,高压汞灯和一些荧光灯(冷光灯)作为晒版光源,但由于发光范围的差别,曝光时间与图像质量略有不同。

光源强度也是影响曝光时间的因素。

光源强度是指光源作用于感光膜上能量的大小,它与所用光源、光源与网版的距离(灯距)有关,如果灯距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计算最佳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与灯距成平方关系,经验证明,如果灯距增加1倍,曝光时间则需要增加3倍;反之,如果缩小1倍灯距,曝光时间应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对网版的影响
正确曝光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先决条件,正确曝光的网版能忠实再现原稿,避免图案线条不清晰、网点套印出现色漂移现象。

曝光过度会造成“光衍射”现象,影响网版图像边缘清晰度和解像力;曝光不足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上机印刷后,不仅印刷质量差,浪费原料,而且网版难以回收。

曝光不足有几种表现。

网版印刷中常见问题(一)

网版印刷中常见问题(一)

重视影响印刷质量的诸环节,才能印制出精美的印刷品,提高成品率,降低消耗增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主要就生产中经常遇到而又极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丝网的颜色丝网的颜色有白、黄、琥珀色、红色等,其中以黄色丝网为佳。

生产中常用日本或德国进口的270~280T的黄色丝网,对于特别精致的印刷品,我们常用350T的进口黄色丝网。

为什么要用黄色丝网呢?我们知道,自然界绚丽夺目的色彩均是由于光的作用,没有光就没有色,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

红、橙、黄、绿、青、篮、紫色是人们视觉神经可以感受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物体表面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而得到不同的颜色,简言之,我们能看到的任何色彩就是光的颜色。

即当一束光线照射到黄色物体表面时,只有黄色光被反射,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而呈色,而其它色光均被吸收,所以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黄色的。

由于网版印刷在晒版曝光时,采用的是紫外光线,紫色光是由颜色中的青和品红两种色相的混合反射光,也就是说在黑色中缺少黄色色相。

在曝光时,紫色加丝网的黄色就叠加成黑色,所以黄色丝网的表面(即乳剂层的底部)不感光或少曝光,因此不会出现“背晒”现象,得到的图像清晰度高,不会产生晕影。

何为背晒?即当光线透过软片的透明部分到达乳剂层时,在位于涂布层的中部或底部的白色丝网的表面产生了反射、折射和慢射等现象,正好从涂布面的底部和里面曝光,这种现象称为“背晒”。

它会造成曝光时产生虚晕,影响色调的再现。

二、感光乳剂的涂布将配制好的感光液放入不锈钢槽中,感光液约占槽的一半左右。

涂布槽与倾斜的丝网下端接触,一边使槽倾斜流出感光液,一边缓慢而又均匀地把槽往上提沿着丝网面进行涂布。

涂布速度不能过快,过快会引起感光乳剂起泡,膜面就会产生针孔;过慢会引起感光乳剂涂布不匀。

为了获得最佳涂布效果,最好先从印刷时与承印物接触的那一面进行涂布,涂布面积应比丝网框稍小一些,然后将网版上下颠倒再涂布一次,最后对网版反面涂布后进行干燥,以便使感光乳剂塞满网孔。

制版常见故障以及处理绝招

制版常见故障以及处理绝招

制版常见故障以及处理绝招——尚品印网本文参考链接:/show-787.html制版时的常见故障中,除了图文发虚与版面带脏之外,还包括:(1)图文太浅:①曝光过度。

②显影过度。

③晒版胶片密度不够。

④版面砂目太粗,网点易受损。

(2)图文或网点消失或变小:①曝光时间长。

②晒制整体拼拷的网点版采用了负曝光。

③某些胶片文字或网点周围密度低,晒版后图文变小。

④PS版膜层厚薄不一。

(3)图文网点肥大:①曝光不足。

②显影不足。

(4)版面颜色不正常:①印版存放时间太长。

②显影后受到了强光照射。

(5)非正常烤版后的颜色:烤版时间不够或烤版时间太长。

(6)版基颜色不正常,版基不合格。

处理办法:(l)①彩卡印刷厂用梯尺或信号条来确定曝光时间。

②不同PS版有不同的显影时间和条件,最好采用厂家提供的配方。

③选择印版砂目细锐的在显影时不易受损。

(2)①确定好曝光时间,要事先用同批PS版做试验,同时又要注意晒版时灯光的稳定性。

②网点类的印版晒制时一般不采用负曝光。

③老式激光照排输出的胶片多出现文字、网点四周发毛,使用时应注意。

④选择印版时应注意表面质量,应从膜层均匀无斑纹、颜色正常等方面来作选择。

(3)①曝光时间根据印版情况确定,并要注意一些变化因素。

②显影时应了解显影液的类别、使用程度、温度条件以及显影后其它因素的变化,如冬季印版温度低,很易使显影液温度下降。

(4)①彩卡印刷厂使用时不应在网点版或高档的印品上使用,如果时间很长,版子质量很差,应更换印版。

②显影后应注意避光保存或上显影黑墨。

(5)烤版时应注意温度与时间,一般在230℃-250℃恒定温度下烘烤6min-8min,烤版后版面呈红棕色为正常。

(6)选用时注意版基质量,尤其再生PS版基,有的金属成分不合格,有的显影后版面有荧光色,此状况下的PS版耐印力极少,一般在l-2千印。

所以在使用时最好不使用,以免影响印刷质量。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1、印版空白部为堵塞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时间过长。

应注意正确控制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过度。

在保证再现小文字、细线条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主曝光时间:③版材与胶片接触不良。

应保证真空系统正常工作,并用轧辊驱除版材与胶片间的空气。

2、小网点、小字、细线条被洗掉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时间不够。

要考虑增加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时间不够。

可增加主曝光时间;③洗版时间过长或毛刷压力过大。

要注意缩短洗版时间并调节毛刷压力。

3、印版底部未完全硬化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不足。

增加背曝光时间;②冲洗不彻底,有残余未硬化的树脂留存。

检查毛刷压力并调整洗版时间。

4、同一块印版洗版深度不一致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晒版机太热。

仔细检查通风及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故障;②晒版灯强度不均匀或开启不同步。

同时更换全部灯管;③洗版毛刷不平行或动作不平衡。

可调节洗版毛刷压力和水平度。

5、图像部分模糊不清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胶片有缺陷。

仔细检查胶片上的图像是否清晰;②错将胶印胶片用于柔印。

重新制作合格的柔印胶片。

6、印刷时小网点丢失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主或背曝光不足。

可增加主曝光或背曝光时间;②原稿设计超出了柔印的再现能力范围。

改进原稿设计,使之适合柔印技术范围。

7、实地、文字制版后移动和弯曲时产生破裂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主曝光和背曝光时间过长。

可减少主曝光和背曝光时间;②除粘时间过长。

减少除粘时间;③主曝光和背曝光不足。

检查灯管是否损坏或老化。

8、细线条弯曲呈波浪状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不足。

要增加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不足。

要增加主曝光时间;③干燥时间不足。

要增加干燥时间:④洗版水不新鲜。

更换新鲜的洗版水;⑤洗版时间过长。

调整洗版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版印刷制版中曝光问题解析与解决
目前一些特殊承印材料的出现和户外大幅面广告愈来愈多,许多商业印刷公司已经开始在对待网版印刷这种印刷方式有了新的重视。

通过网版印刷技术得到的印刷品墨层厚实、色泽鲜艳,而且经过上光印刷后,印刷品已经受得住室外自然条件的影响。

因此,网版印刷已经成为一些印件的首选印刷方式。

要获得一件良好的网版印刷品,说容易也容易,要说难也很难,关键在于网版制版时如何有效控制曝光?如何制得一块上佳网版?在实际工作中,印刷人员往往对曝光时间不知所措。

曝光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最终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印刷。

如何避免曝光差错?第一步,不妨听取乳剂供给商的建议,他们对自己的乳剂产品有直接了解,因此其建议是有建设性的。

其次,针对本公司或印刷车间的具体条件进行测试试验,从而确定最佳曝光时间。

因为网版印刷工艺过程中,众多变化因素决定了别人推荐的曝光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标准,要做到最佳曝光,有必要进行测试,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下面,着重谈谈涉及到网版曝光的几个关键问题!
曝光不当产生的后果
在网版制版过程中,当网版曝光过度时,不能贸然开机印刷,当然别无选择,只有重新再制版。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更容易犯的错误是曝光不足,这种错误会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它会影响到整个网版印刷过程。

如果把这样的网版拿去印刷,印刷时网版会出现小针孔、锯齿边,以及印刷机的压力将导致乳剂脱落,印刷品上会出现锯齿状的网点,以及网点百分比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半色调网点的复制和色调的再现。

另外,曝光不足还会产生另一个消极影响,即网版再生处理时,要把网版上的乳剂去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网版曝光与分辨力的关系
在网版制版过程中,人们希望曝光后的网版具有高质量的图像且耐印,当然还希望网版容易进行再生处理,要达到这些要求,首先就要做到材料选取正确。

网版的质量取决于制版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感光材料和丝网材料的选取是否正确、制版工艺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是否减少到最少。

另外,曝光光源的光谱特性也是影响网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曝光中,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做到最佳曝光,以再现原稿的细节层次。

一些丝印工人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想争取在网版上再现原稿的细节层次,但最终印刷出来的印刷品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曝光不足可以在网版上呈现较多的细节层次,但印出来的图像总体效果往往
不理想!
转载注明出处:印刷知识大全/blog Copyright 2009:我的耗材
现在,在良好的曝光条件下,曝光光源、品种繁多的丝网纤维材料和感光材料可以复制非常细微的图像细节。

但是,即使是使用曝光宽容度较大的乳剂,最好还是认真对待曝光,侥幸的心态万万不行。

总而言之,曝光时最好一次就成功,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光源对曝光时间的影响
在网版的曝光过程中,乳剂发生的光固化反应就像UV油墨或其它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固化反应类似。

网版乳剂对UV光、蓝紫光的混合光谱波长敏感。

因为印刷中刮磨刀重复性地在网版上来回刮动,因此曝光乳剂硬化后要完全盖住网线纤维。

具体说来,影响曝光的因素有两方面:
1、曝光光源
光源的光谱特性和强度是影响曝光的决定性因素。

网版乳剂对365nm-420nm波长范围的UV光很敏感。

乳剂要完全固化,需要一定能量的光源使之发生化学反应。

一般来说,白炽灯、泛光灯发出365nm-420nm波长的光很有限,因此不是最好的曝光光源选择。

金属卤素灯、水银灯和一些荧光灯发生光化光源,但是它们发出的UV光和蓝紫光的比例有所不同。

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的网版乳剂均可以用上述三种光源作为曝光光源。

由于它们发出的UV光和蓝紫光的比例稍有差别,因此曝光时间也稍有差别,最终制好的网版上的图像也有一些不同。

光源的强度是指光源到达网版乳剂上的能量,它并非是指人眼看到的光源亮度,这是因为UV光是不可见光。

曝光光源的使用时间长短、曝光装置的功率以及光源到网版的距离是影响光源强度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在工作中,应该对光源强度做到定期检查,因为灯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衰减作用,从而导致光源强度减弱。

2、光源到网版的距离
在制版过程中,一旦光源到网版的距离有变化,此时必须重新计算最佳曝光时间,它是一种平方正比关系。

举一个例子,如果距离增大两倍,那么现在的曝光时间是原曝光时间的4倍。

反之,如果距离减少一半,则曝光时间减少为原来的1/4。

乳剂涂布层的湿度时曝光的影响
感光乳剂的成像速度和分辨力也是影响曝光时间的因素。

随着一些新型感光乳剂的面世,曝光速度有了显著的加快,现在使用的几种类型的感觉乳剂各有千秋。

我们打个比方,网版乳剂的厚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就好比墨层厚度与油墨干燥时间的关系。

如果乳剂涂布层尚未干燥,就拿去曝光,那么几乎不可能做到最佳曝光。

所以说,待乳剂层完全干燥之后,再拿去曝光。

否则,乳剂涂布层中残留的湿度将会大大抑制曝光过程中的热交联反应。

即使去延长曝光时间也是无济于事,最终只能面对曝光不足这种尴尬局面了。

丝网的网目线数和颜色对曝光时间的影响
丝网纤维的网线数和纤维厚度决定着丝网的开孔区域和网线厚度,而这两者又影响着网线上能够驻留多少乳剂在上面。

显而易见,开孔区域大和网线较厚,那么驻留乳剂量较多,所需曝光时间也就较长。

反之,则曝光时间较短!一般而言,白色丝网的曝光时间较短,但白色丝网更容易产生光漫射现象,因此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即分辨力降低。

染色丝网材料有效抑制了光漫射现象。

因此,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分辨力。

话说回来,无论采用哪一种丝网材料制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光漫射,这是网版印刷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

正阳片的密度对曝光时间而影响
如果制版所用的正阳片的非图文区域的密度Dmin(即背景密度)太高,或者是图文区域的密度Dmax太低,均会对曝光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网版印刷中,制版所需的阳片应该保持干净、透明的背景和阻光率很高(密度很大)的图文区域。

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如果阳片的背景和图文区域是半透明的,毋庸置疑,光线必定会透过图文区域而到达乳剂上面。

制版中控制曝光的方法
在制版中,确定网版最佳曝光时间的方法有几种,这主要因感光乳剂而确定。

如果你采用重氮感光材料,那么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确定乳剂材料的硬化程度;如果你选用感光高分子材料制版,我们可以用一种具有主观色彩的方法来判定是否达到最佳曝光时间。

1、最佳曝光时间的测试方法
在进行实际网版曝光之前,必须通过曝光测试确定出最佳曝光时间。

在测试中,我们会用到一些测试条工具。

对于重氮感光材料,我们可以使用曝光时间计算条
EC(Exposure Caculator)来判断重氮感光的颜色变化。

EC提供了一系列能够接受的曝光时间选择。

EC由一系列密度递增的中性灰图像过滤块组成,每个图像均相同,不同密度级的中性灰图像「过滤」出不同百分比的光源范围,它一共可以产生5-6种仿真曝光效果。

在曝光测试中,在一块网版上用EC测试后可以识别出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区域。

通常,测试中的曝光时间都很长,一般是实际曝光时间的2-3倍。

在CE上,颜色没有变化的区域就是最佳曝光区域,这种EC测试条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产生5、6种曝光指示结果。

如果要进行一些灵活的曝光测试,我们推荐使用楔形测试条,因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曝光时间,不像EC那样受到限制。

例如,如果进行间隔为5秒钟的10次曝光测试,那么楔形测试条比EC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但使用楔形测试条也有一个问题,对于手工操作的重复性曝光方便与否取决于曝光装置的真空结构。

如果曝光过程中每次移动测试条时不必打开真空装置,那么这种测试条使用起来就较为方便。

但一些曝光装置的构造使得楔形测试条的使用显像很麻烦。

对于单成分的感光高分子乳剂和模片而言,上述测试方法完全不适用,因为它们不反生颜色变化。

有经验的网印技师是通过分辨力来判断网版的曝光程度如何。

当然,也可以进行试验,直到认为乳
剂硬度和分辨力达到最佳。

2、实际曝光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当我们通过测试确定了最佳曝光时间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控制工具进行曝光控制。

例如,我们可以用曝光控制工具(ECT)来检查曝光光源是否达到均匀一致。

或者,我们可以用光控制阳片(ECP)来控制曝光。

ECP由一系列中性灰密度过滤块组成。

如果网版以最佳曝光时间曝光,用水洗之后,可以达到一个特定的密度块。

如果曝光时你没有对曝光装置的老化衰减作出曝光补偿,或者对制版材料要求的曝光时间设置不正确,此时ECP上的控制图像区域就会给你指示出来,即告诉你此时曝光不当。

因此,ECP是实际曝光时一个有用的工具条。

总结
归结到一点,网版印刷制版中的曝光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

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而且因素是动态变化的。

面对复杂的曝光过程并非就是一筹莫展。

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用一些曝光控制工具以及深刻把握这些影响曝光的因素,获得一件精美的丝印印刷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