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词义异同的情况

1、古今无别基本词汇,自然现象、亲属名称、肢体名称

2、古代使用、现代不用(1)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觥;(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祲;(3)被别的词语取代,如倡优。

3、用字相同,但古义与今义迥别,如怕,本为泊的本字,与害怕之意无关。

4、古义与今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关系较为复杂,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意义的多少不同。池,古护城河、池塘;今池塘、旁边搞中间洼下的地方(乐池、舞池)。古汉语中有些词,除有现代常有的意义外,还有些现代所无的意义,如国(都城)、家(卿大夫的封地)、怜(爱)。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售,古侧重于行为的结果,如《广韵》:“售,卖物出手。”《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今只侧重行为的本身,如售票,零售。再,古侧重行为的具体数量,即两次或第二次,如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侧重行为的重复。

(3)词义的轻重不同。恨,古义轻,今义重。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怨则是古义重,今义轻。《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词义感情色彩不同。干宝《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5)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孟子·许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二、词义变化的类型

从词义适应的范围看,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三类。

1、缩小。古义范围大于今义。坟: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亲戚:亲属,包括父母子女。臭:气味。宫:室,房屋。禽:鸟兽。丈夫:男子。

2、扩大。古义范围小于今义。色:脸色。江:长江。河:黄河。雄:鸟父。雌:鸟母。户:单扇门。

3、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联系。走:跑。狱,案件。诛,责求。

从词汇发展历史看,三者可以交替发生。幣,用于馈赠的帛→泛指用于馈赠的财物或礼品(扩大)→货币(转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

1、从字形上分析。劝,从力,故本义当是勉力、奋力。醒,从酉,与醉、酣同,而与寝、寐等不同,故本义当指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再,《左传·庄公十五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墨子·尚贤》:“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周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中去考察。款待(诚恳)、捐躯(舍弃);《国语》:“是以事行而不悖。”(并行不悖)

练习一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现在还用,它们在句中的意义与今义有何不同?

1、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

2、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3、燕兵独追北。

4、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6、历王虐,国人谤王。

7、乃使张良留谢。

8、沛公奉卮酒为寿,曰为婚姻。

二、根据古汉语中同义近义连用的现象,判断各句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分析它们与今

义不同的地方。

1、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

2、单于愈益欲降之。

3、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4、上下相反,好恶乖忤。

5、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词义发展过程中引申派生的结果,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1、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上》)

2、为政贵当举纲。(《北史·源贺传》)

3、今习用事,渐乱国纲。(《晋书·五行志》)

分析多义词各意义之间的联系,首先要探求、确定其本义。在一个词的完整词义系统中,从地位作用看,本义是纲,派生义是目,纲举才能目张;从产生发展的历史看,本义是源,引申义是流,推本溯源,支流分脉才脉络分明。

探求本义的根据: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来书写,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刻在字形上得到反映,如过。再如诛:(1)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尚书·泰誓》)

(2)于予与和诛?(《论语·公冶长》)

(3)诛履于徒人费,弗得。《左传·庄公八年》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能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如鄙,从字形看,只能知道这个词和城邑有关,其本义“边邑”是从有关用例探知的。同时,要注意用例的时代性,如狱,有诉讼、案件、监狱等义,但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之义,汉代以后,才有监狱之义。如字形和它的不同用法都能联系上,就更需考察用例。愤,烦闷和愤怒都和心有关,但烦闷义的用例出现较早。

二、词的引申义

在词的诸多义项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申义。发:把箭射出去、发送、发动、发作、发现、出发、派遣、揭发、启发等。词义的引申一般都是通过联想实现的,有多种方式。

(一)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

(1)形貌性状相似。斗,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

(2)功能、作用相似。关,门闩,引申为关卡,作用都是控制出入。术,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手段,作用都是借以达到既定目标。

(3)方式、情态相似。断,砍断,引申为决断、果断,都具有态度坚定、迅速见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