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光现象
❖ 1.光的传播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3×105km/s=3×108km/s。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透镜及其应用
❖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 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
示)。
❖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 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真__空_____不能传声。
4.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 _____声__音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
5. 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
程是:老师的声带__振__动__ ,在空气中产生 _声__波___,再引起学生的鼓膜_振__动__ 。
电压、电阻
1.电压表 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 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
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 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家庭电路》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家庭电路》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第1节 电流过大的原因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 时间:2020.5.20
课堂导入
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家庭供电线路的改造,主要内容是把电线 换成更粗的,电能表换成额定最大电流更大的。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改造吗?
一、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
1.演示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讲解人: 时间:2020.5.20
课堂导入
我们家中的空调、电视、电冰箱、手机、油烟机、微波炉、电饭锅、热水壶、 洗衣机、电脑、.....都离不开电,电是怎样送到家,又怎样分配到用电器的?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3.各部分的作用
(1)电能表 ①作用: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 ②安装:安装在干路上,总开关之前。 ③读数:前后两次读数之差;红色方框中(最后一 位)是小数。 如图: 3135.7 kw ·h
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2)总开关:
(1)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2)安装:串联在干路中;闸刀开关安装时,静触头一定 要在上边,切不可
三、保险丝的作用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即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在A、B间换上一段较粗的保险丝,
接通电路。观察现象: 现象:保险丝和铜丝均完好,没有断开。 结论:能使细保险丝熔断的电流,不一定能让粗保险丝熔断。 4. 规格:保险丝的规格用额定电流来表示。
熔断电流是额定电流的两倍。 保险丝越粗,额定电流和熔断电流越大。
本堂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本堂难点 试电笔的构造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课堂练习

《电阻》PPT课件

《电阻》PPT课件
1 kΩ=103 Ω, 1 MΩ = 106 Ω
欧姆(1787~1854年)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物理学中的 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欧姆定律。人们为了纪念他,将电阻的单位 定为:欧姆。
一、电阻(R)
3.一切导体都有电阻
常见的电阻值
长1m、截面积1mm2的铜导线的电阻约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 内阻在0.1 Ω左右;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探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实验记录
材料 镍铬合金 镍铬合金
长度 (m) 相同
相同
横截面积 (mm2)
S
2S
电压 相同 相同
电流 较小 较大
电阻 较大 较小
实验现象:较细的镍铬合金丝中电流较小 实验结论: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电路图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选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 电流表示数。比较流过铜丝和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并记录表一中。
实验记录
材料 铜丝 镍铬合金
长度 (m)
横截面积(mm2)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电压 相同 相同
电流 大 较小
电阻 小 较大
把旧日光灯管的灯丝接入电路,用酒精灯 缓慢地对其加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有什 么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在变小 实验结论:电阻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 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其 他因素无关。

初中人教版《电阻》ppt课件1

初中人教版《电阻》ppt课件1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
第三节
电阻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导线多用铜、铝,重要的电 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银来做。铁是 导体,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做 导线呢?
演示实验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思考以下问题: 1.灯泡亮度变化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 2.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根据研究表明,金属导体的电阻还与温 度有关.
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增大. 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减少. 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 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具有超导 现象的导体叫做超导体。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 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二、电阻的单位
• 为了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就要 比较电阻大小,要比较电阻大小就要规定 电阻的单位.
结论: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 电阻与材料有关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以上我们实验探究的方法
?
下面我们将使用另一种方法来研究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共36张PPT)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精品PPT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精品PPT课件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比较远视眼与近视眼
近视眼
晶状体 折光能力 像的位置 矫正方法
太厚
太强 在视网膜 前
凹透镜
远视眼
太薄
太弱 在视网膜后 凸透镜
Flash对比
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小明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 平行光,他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要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D.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7.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 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 人的行李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 纸等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哪些器 材,采取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做的理由。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 正倒、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3、学习从物理实验现象中 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光心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光心
的距离; 的距离;
u
v
25
40
68
u=?15cm V =?28cm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 码 摄 像 机 上 的 透 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初中物理课件-光的直线传播

初中物理课件-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传播的,影、
日食都是
光沿直线传产播生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约 3×105 千米/秒。
3×108 米/秒。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来自)BA、月亮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 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光沿直线传播
2
3×108米/秒
= 3×105千米 /秒
四、光速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
介质
光 速
真空
空气

玻璃
物理学中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定义为 一光年。请问“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长度单位?
小结:
1.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人造光源:火 把.油灯. 开着 的灯、点燃的 蜡烛等等
你来猜一猜!
光是怎样传播的?
从云层中穿出的阳光
穿过树木的阳光
从洞中透过的阳光
实验 光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
光线穿过玻璃
二、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的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 并不 依靠介质
二、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s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平行光线
(如太阳光)
三、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一.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后面便产生 影。
影的形成
月食
日食 月食、日食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日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观察水的凝固和冰的熔化实验;
(1) 将 饱 和 食 盐 水 溶 液 装 入 大 一 些的塑料饮料瓶中 ,放入家用 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却,使温度下 降到-15℃ ~ -20℃。
(2)将浓食盐水倒入烧杯内(约 70~100ml),放入己装有3 ~ 5g水的探究装置。观察水的凝固 过程
(3)将试管和温度计取出放在另一只 烧杯中,观察到冰吸热升温、熔化 的过程
不论何种实验的设计和改进,首先要 考虑的是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的科学性, 特别是从表面现象看没有问题,而在伪象 掩盖下可能存在科学性错误。
设试管倒过来的瞬间,小试管底 部离管口的平均深度为h,此时 以小试管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
是:(1)重力G, (2)大气压力F1=p0S (p0为大气 压强,S为小试管外径截面积)
(3)水对小试管底部的向下的平均压力F2= pbS
(pb为小试管底部外侧所受平均压强),
设方向向上为正,小试管所受合力为:
F合=F1-F2-G
设倒置的瞬间水尚未流动,则F2的大小为: F2=(p0-ρ水gh)S=F1-ρ水ghS ∴F合=ρ水ghS—G
若ρ水ghS >G,则F合>O,小试管就要向上运 动;若ρ水ghS <G,则F合<O,小试管就要向
要抬高对于细小的实验元件或微弱 的实验现象,最好用幻灯机或实物投影 仪放大到屏幕上。
实验器材,最好制作一个专用提盒.
(4)、实验现象的直观性:
有些实验的现象看不到或不明显, 要设法让学生看到。
如何知道音叉在振动呢?
如何看到电能转化热能? 为了突出实验的主体,要注意实
验器材主体与背景的颜色。
8、超前性原则
⑷在演示“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 实验时,教 师用电子打火器上面套 上一只胶卷盒,酒精被 点燃后,胶卷盒飞出去。 要防止胶卷盒飞到学生 身上造成伤害;
⑸在演示“碘的升华” 时,不
要将碘放在烧杯中加热使碘升华和 凝华,因为实验时总有少量的碘蒸 气从烧杯口逸出对学生造成伤害, 改用“碘锤”;
⑹在“观察雪树” 的实验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
5、启发性原则
教师的演示实验,应对知识的传授起到 提供信息、激化矛盾、引导指点的作用,因 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应有意识地将一个 实验分段完成,或将几个实验组合完成。
引言中的“长、短蜡烛” 、“烧瓶烧 鱼”的实验、光直线传播中“手影” 的实 验、浮力中“乒乓球不上浮” 的实验、浮 力中“潜水艇” 实验等,都是学生喜欢观 看生的动实有验趣。的演示的实验可通过眼、耳等感 觉器官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 留下难忘的记忆,从而提高实验的观察效果。
应将椎形烧瓶的瓶口用橡皮塞塞 紧,不使萘的气味外逸。
⑴为完善实验体系,填补空白的实验。如 “浮力产生原因”的演示实验、 “研究熔化
和凝固”的分组实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的分组实验等;
观察水 熔化凝 固装置
A
B
C
D
E
F
G
H
h
影响电阻大小的
因素
⑵为改善课本中规定实验的演示效
果:“焦耳定律演示”的演示实验、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演示实 验、“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演示 实验等;
7、直观性原则
(1)、实验引入的直观性:
能用实验表达的物理现象,不要 用课件,除非不能做或不允许做的 实验。
(2)、实验器材的直观性:
能用简易仪器做的实验就不用精密仪 器;能用日常生活用品做的实验就不用 专门仪器,要让学生看到实验仪器后教 师一说就能理解。
(3)、实验过程的直观性:
所用的实验器件要足够大,要保证 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观看到。
使用新的教材,一定要提前较长的時间 备课,而且要能备一章的课。因为新书在很 多地方都较原来的课本内容做了改进,应增 加—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而新实验器具 的制作和准备要花去大量的时间。
四、对八年级教材—些实验的改进
1、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用塑料袋 包好浸没在水槽中,听声音的变化, 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下运动。
由此可见,小试管的上升,并非仅由大气压力 作用的结果,而是三个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⑴在演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最好不要做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的实验;
⑵在演示气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小的实验时,要注 意橡皮塞不能对着学生, 不能让沸腾的水溅在学生 身上;
⑶在演示压缩空气做功,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棉 花燃烧的实验时,要防止 玻璃器皿的突然破裂、硝 化棉的爆燃,可采用普通 火柴头做燃烧物,不要用 乙醚或硝化棉;
初中阶段可以布置学生做的小制作有: “自制乐器”、“潜望镜”、“小孔成 像”、“照相机”、“量筒”、“天平”、 “密度计”、“小鸟入笼”、“土电话”、 “水果电池”等。当然,不必也不可能全 部安排学生制作,每年做2~3个就可以了。
5、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三、物理实验设计的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⑶与新的教育理论、教育体系相适
应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分 组实验等。
演示实验在设计中应排除次要的干扰 因素,突出研究对象这一主要矛盾,特别 是建立、巩固物理概念或引入课题的定性 演示,没有必要为追求过分精密而使仪器 结构复杂或操作过程、方法复杂化。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辨别纸币
红外线具有能量
二、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实验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 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a)
(b)
(c) (d)
2、实验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研究气泡在充水玻璃管中运动 规律的实验”
3、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 浮力,以区分两种密度相 接近的清水和淡盐水。
清水 盐水
4、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 及学生分组实验
研究
南京一中 单锦浦
一、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1、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 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 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2、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 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量 一些基本的物理量”;“通过参与科学探 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 实验方案”;“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 作、调查等种学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