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当代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综述,并进一步就学者们普遍提及的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了现实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促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现的一般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操作工具传导机制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就基本原理而言,货币政策理论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三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四是货币的传导机制,五是货币的操作方法,六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自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近年以来,货币政策理论又有许多新发展。

货币政策在调节中国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同时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也是很多的。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者们有关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的桥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研究,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见解。

范从来(1)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中指出,尽管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作为货币中间目标的重要性。针对许多学者把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和相关性弱等局限,作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原因,范从来结合近年来的货币供应量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论述,认为货币供应量目标值没有实现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不想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者由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强以及其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受其他政府目标的干扰,使其想控制而无法控制,所以这不能作为不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原因。同时他还分析了利率与汇率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强调我们不能简单的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程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内涵,通过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其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同样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蒲秋芳(2)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通过对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指出中国货币政策曾面临的困境,进而分析困境产生及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原因,其中包括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不断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降低等,再加上再贴现政策对货币供应量控制效果不佳;不合理的存款储备金政策使商业银行“坐享其成”,进而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困难;各种改革的推进弱化了中央银行直接调整经济结构的功能,再贷款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调控余地不断缩小;国债市场存在的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当前利率不反映显示经济运行中货币和资本的供求关系,与货币需求、资本供求乃至总需求联系都不大等,都影响了中介目标的实现。于是,蒲秋芳提出应适时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利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及时性、可控性的特点,使利率的变化能从根本上反映经济的动态,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货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与前两位相比,刘明志(3)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

择问题。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目的在于为调控经济运行确定宏观方向和幅度,而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调控方向上可以是一致的。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比较大,而且难以事前精确的预测,表现为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但由于货币乘数的变化比较有规律可循,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还比较好,我们要不断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预测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另外,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彻底完成,利率形成机制尚不灵活,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尚未建立之前,不能盲目放弃货币供应量而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尽快取消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所有限制,培养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同时有银行监管当局加强对银行利率风险的监管,以消除取消利率限制后可能引起的利率行为失序,促进中介目标有货币供应量向利率的平稳转换,充分利用市场利率对市场信号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日常可观测性,增强利率变化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汇率制度对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也作了相应的研究。

高新宇(4)在分析西方学者有关固定汇率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约束。一、我国现行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货币政策失去了效力;二、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无法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直接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机构可贷资金量和企业信贷量,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三、使货币的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被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方向和规模所左右,导致货币政策失去其调节国内总需求的能力;四、引起外汇储备内生性增强和汇率风险加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增加,影响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和收缩。高新宇指出,针对中国的国情,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消除对外经济的不平衡,同时货币政策也是有力的反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因此,由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过渡到汇率目标区制度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对策。具体的,中国目前处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阶段,国内的经济动态调整机制还跟不上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节奏,采取盲目追求效率的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可能会增大风险;汇率目标机制有明确而独立的汇率控制目标,且不局限于某一种目标,操作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目标区汇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兼顾的特点,使汇率政策能够有效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均衡,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这对我国将来汇率制度的选择和改革方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类似的,李成和姜柳(5)也对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在当前的汇率制度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失去了一定的独立性,人民币升值并没有缓解由于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与货币投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使商业银行的收益下降,潜在的风险增加,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降低。其次,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矛盾,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最后,加剧了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出现资金利用不足、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进一步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协调国际收支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政策,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深化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由国际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外汇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实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加快利率市场化,调整贸易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相配合协调等,这些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完成,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或经常运用的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就某一国家而言,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还必须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经济学界就如何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改进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以使其变得更有效、更可靠,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范从来、朱恩涛(6)对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历史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我国存款储备金制度的演变历史机器货币政策实践都告诉我们,存款储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储备金率、需要缴纳存款储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变化这一常见的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述范畴的变化可以发挥较好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功效。我们应全面的认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涵,并理解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以更有针对性的发挥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效用,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尽管存款准备金的变化存在作用猛烈、可逆性差、微调性差等内在缺点,“准备金税”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扭曲效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也正是其不断优化的历史,同时也是其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伴随着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变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一般操作特征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相结合的创造性产物。在我国流动性过剩及现行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具体国情下,我们应积极发挥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操作工具的有效作用,最大限度的克服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用。

(四)有关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讨论,是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逐渐展开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可能比较复杂。我们既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相似性,又要认识到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邵国华(7)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着“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诚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等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我国“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运行结果看,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邵国华认为现行的货币传导机制的不完善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能及时有效发挥的主要原因,随后,其从利率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投资与消费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对策。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由此,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信贷而不是利率或资产价格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因此必须进一步保持和巩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坚持以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为目标,同时适当兼顾资本市场的需要;完善信贷传导渠道;大力发展新的中小金融机构,同时也要注意摆脱行政依附和地方干预,防范出现新的金融风险;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辅助设施等等,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有关利率市场化问题的分析

虽然许多学者们为利率市场化设计了货币市场发展等方面基本构想,也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以及过程结束后仍会发生我们始料不到的许多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措施,保证利率市场化目标的最终有效实现。

(一)利率市场化必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1、国有商业银行为保持垄断地位,会采取各种手段阻碍新兴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控制,引导市场利率停留在有利于自己的水平上。

2、利率的市场化将增加银行的成本,在没有动力提高经营效率的情况下,银行有可能扭曲或延缓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3、即使在利率可以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也可能存在信贷配给。银行的资产状况及资产结构影响着它对利率水平的确定,并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导致信贷配给,从而使利率的信号作用失灵。

4、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高利率问题。管制放松后,利率水平升高是比较正常的,但过高的实际利率水平就不正常了,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5、利率市场化是一种适应性过程,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对利率市场化的低适应度会阻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二)相应的对策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的确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这都是利率市场化引起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的趋利避害,努力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减少不良资产,并强化银行监管和稽核制度,使银行和企业能在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运作。

2增强市场竞争。竞争强度越大,利率就越能体现出作为资金价格的杠杆作用和信号作用,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通过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可以削弱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提高金融效率;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方面的竞争,有助于金融机构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压力。

3、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1)消除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歧视。(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3)制定资本市场的开放战略。(4)强化国债市场的跨越功能。

4、加强监管合作。强化监管的系统性,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使各个监管环节和监管手段有机结合;强化监管的连续性,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连续、完整、循环的过程,使各个监管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强化金融监管的规范性,统一规范监管的基本标准、程序和做法,在基础上使各种监管手段和监管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

5、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有效的识别借款人风险的高低,减少信贷配给,从而提高信贷效率,减少不良资产,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国家信用而形成的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进而减少利率市场化给政府带来的风险。

6、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由政府负担成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及早解除企业的社会负担,进而对其可实行硬预算约束,减少银行不良资产,最终保证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实现。

总之,解决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及其完成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措施必须配合使用,才能使其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1、健全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的完善将有利于货币供给——利率变化——投资与储蓄变化——经济增长和物价控制这一传导过程的顺利完成。通过金融市场,银行很容易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估,从而能够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和监督成本。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规范破产机制的形成。同时,要把利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配工具转变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杠杆,形成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率体系,充分发挥利率影响市场主体行为以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作用。

3、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中央银行制定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应有相对的独立性,短期行为干扰是有必要的。但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也要得到其他部

门的支持和理解,否则其效果因受其他政策的阻碍而大打折扣。

4、货币政策要不断调整以适应金融创新体制的变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虽然计划贷款规模完成了,但货币供给总量却不能控制。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围绕贷款规模的计划外贷款迅速增加,原先的货币中介指标失去了意义,货币政策必须调整以适应新的体制变化,这对中国正处在金融改革时期尤其重要。

5、货币政策要加强与其他政策之间的配合。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财政与银行的职能,实行分工协作,通过加强国债运营的力度,适当加大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货币政策在加强对内政策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外政策的协调,因为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其内外政策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变化,我们必须协调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这是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6、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的政策操作要有灵活性。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的操作既要考虑到长期的币值稳定,又要兼顾短期的经济增长要求。

7、货币政策要正确选择向目标迈进的政策工具。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时期,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失效,有效的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也还没有真正建立,如何培育和发挥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效果就很重要。

8、货币政策要逐步放弃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责任。在市场较为完善的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价格调节,结构调整不应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因为货币政策若承担结构调整任务,容易产生如下弊端:一是受保护的行业因缺乏竞争,技术革新较慢,最终可能还是发展不起来;二是受保护的行业因资金供给充足,不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好提供的资金,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容易导致货币供给的暗流。

9、科学预测与及时微调。要建立健全的宏观监测体系,做到政策出台及时、调控力度适当。预先对经济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政策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我们要在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的国情,制定有效的货币措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2)蒲秋芳《我国最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3)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应性》

(4)高新宇《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5)李成、姜柳《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6)范从来、朱恩涛《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7)邵国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8) 朱中明《中国货币市场发展新论》

(9) 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综述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综述 刘国霞 2012-11-29 15:56:21 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12年第6期摘要: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归纳分析了西方关于货币政策渠道方面的主要理论,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得出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启示。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是指调节货币供给量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政策目的。从货币当局采取具体措施开始,到货币政策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同样需要具备一个良好关联效应的传导环节。这个传导的基本途径,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归纳分析了西方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的主要理论,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试图得出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启示。 一、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前提—货币非中性(Monetary Non-neutrality) 所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研究的前提就是货币非中性,即货币能对真实经济产生影响,这样才有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联动反应,由货币政策工具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由操作目标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直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早期货币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是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的。从大卫·李嘉图的古典二分法到费雪交易方程式,到后来的魏克赛尔、基德兰德以及普雷斯科特等人都始终坚持货币中性这一理论观点。自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货币非中性的理论以来,后续有托宾、莫迪利安尼、弗里德曼等人对这一思想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所有这些都使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研究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摘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中央银行政策工具和政策的操作空间,是对传统货币政策的一种极大创新。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文献,本文将在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述,在得出一些结论的同时也提出新形势下仍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传导渠道;实施效果;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分析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及其含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以量化宽松为特点,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包括中长期国债等中长期资产的措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中央银行在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印制钞票并用于购买国债等方式,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一种货币政策。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自2001年日本首次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各国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包含以下3个角度: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三条渠道分析 针对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来产生作用,各国学者做了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量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三大渠道: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投资组合调整传导渠道和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形成的财政支出扩张渠道三种。 1、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 在危机期间,增强人们对政策和经济前景的信心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起到作用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是否具有可信度。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国家都会进行积极的预期管理,通过强化公众预期来提升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一般通过发表利率声明、官员公开讲话或者暗示等途径向公众传递一种信息——“只要通缩风险持续存在,或者通货膨胀率显著低于目标,就将维持低利率”。以此引导人们产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从而降低长期利率,以此来影响资产价格,提高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来达到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的。 Krugman于1998年就曾在其关于“预期管理”的著作中提出:当名义市场利率将至零时,能够影响私人部门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就会变得很重要。并指出即使名义市场利率接近零下界时,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未来通货膨胀率预期的方法来提高现阶段的产出水平。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写作思路: 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 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货币政策理论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立足点一样,把一个系统的互相联系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是在实践中首先会看出这样的表现: 要么是货币政策由于宽松,造成大量的投资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投机增加,这样市场呈现出危机前的一片虚假的繁荣。 其次是这个虚假的繁荣由于这些宽松货币造成的无序投资以及投机的增加,使得经济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模糊的结构性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资本论》的分析,尤其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再生产章节的理论为依据)失去平衡,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也从潜在逐渐变成现实。 这时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会使得货币政策继续引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然不顾这种无序投资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妄想用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靠这种继续增加的货币投放来促进投资的增加,以避免经济的衰退。但这不过是用后来的投资来为以前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进行买单,而且,矛盾不单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这种不断增加的货币投放量暂时把前一期的混乱所造成的大量浪费暂时捂住。但这是捂不住的。如果这种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不管现实经济本身,只知道在一种错误的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虚假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这样的失衡的基础会积累得更厚实,那么,危机或者由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会更长。

或者货币政策会走向反面,还在由前期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投资的无序增加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过热”,即这种虚假繁荣的难以为继已经从各个局部表现了出来。同样以那些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在选择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且这种保守还会再现许多争吵。但是保守的政策只不过是同样的形而上学的匆忙选择。因为前期的大量无序投资,加剧了无序竞争,同样也加剧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候,一些企业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生产经营困难才刚刚显示出来;是宏观的货币紧缩政策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大片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需要真正的货币宽松的时候,却突然断了资金的门路。这样,倒闭就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的现象了. 上面的货币政策和现实经济就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循环里经常混乱,这种混乱除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矛盾,还会由于能够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和政府的随意性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加速和深化。 在这样的理论和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上述的恶性循环。但是虚假的毕竟是虚假的,事实本身会用自己的身体说话,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之外,还有现实的强迫,所以,货币政策微调论也出台了,针对微小企业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这些措施终于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偏执中被迫听取了事实本身的要求,被迫对事实做出了让步。 但是又何必提出一个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为自己辩护呢?我们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行,那么,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一定能够起到效果吗?

【文献综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文献综述 金融学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1. 西方主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1. 1 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凯恩斯(keynes)及凯恩斯学派(keynesian school)对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效果强弱问题总的观点描述如下:(1)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变量,而在长期内只影响价格。(2)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截然不同的。在经济过度繁荣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十分明显;如果经济衰退属温和性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也较为明显和可靠;如果经济衰退属严重的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则极为微弱和不可靠。(3)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社会公众灵活偏好,资本的边际效率,货币的流通速度等因素有关。(4)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5)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凯恩斯学派主张“相机抉择”论,根据各个时期具体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应当采取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2 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不是利率、失业率和价格,而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1)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诸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其他目标则应该由市场调节。(2)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他们将公开市场操作视为惟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反对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3)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货币数量的变动短期内影响的是资产价格、真实产出及真实收入水平,长期内影响的是绝对价格水平,名义货币收入等名义值。(4)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高。 1.3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在卢君生(2010)的《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对古典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货币政策无效。因为古典经济学认为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弹性,当劳动市场偏离充分就业时,货币工资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最终使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是中性的,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货币政策文献综述新

-年货币政策文献综述新

————————————————————————————————作者:————————————————————————————————日期:

金融学课程作业——2011~2015年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专业:金融学

2011~2015年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摘要:该文从货币政策的六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从这五个方面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且得出了一般性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干扰和阻碍太多。最后根据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缺陷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关键字: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目标 李健(2002)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改革前和改革后,改革前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物价,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目标发生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历了从“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到“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变,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到货币供应量的转变,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贷款规模基础货币的转变。张淑娟、王晓天(2011)认为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和工具规则并不排斥,可以混合使用,相互补充。实行规则性的货币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我国原有的货币政策范式的实施遭遇困难的情况下,探索新的范式,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创造实施新范式的条件,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发展的重要方向。赵春玲(2007)认为货币政策面对的最大一个难题就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问题,对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是“过高要求”,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应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为宏观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李念斋(2003)认为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货币政策效果如何,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范从来(2007)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但是中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涵盖充分就业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当前,我国所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失为眼下的“最优”政策组合。目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信贷投放、货币发行,特别是热钱流入,适当地进行控制。或许也意味着整个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正式开始逐步退出。 实行上述政策的原因: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1、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劳动者长不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就业者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而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教育上的支出,也扩大了社会福利保障支出,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经过金融危机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国内的物价还是呈增长趋势,此时可以说是经济过冷,国家财政盈余。人们不愿意花钱消费,都选择了储蓄。所以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加快经济的恢复。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改为稳健表明,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已逐步采取退出政策。随着近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加,及国外经济环境明显变化,近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各方普遍认 为,政策转向已势在必行。 2、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明确。尤其是海外因素,美国经济复苏是否反复,欧洲债务危机是否蔓延恶化,重重疑问都尚未完全解决。2011年中国很可能面临“增量滞涨”的局面,即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伴随着通胀加速攀升,

实属“两难”局面。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可以为此“留一手”。譬如针对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振兴消费;此外,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进行部分项目的投资。其实,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尚在建设中,需要后续建设资金。从这个层面看,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被动扩张。此外,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总量扩张的同时,支出结构应该进一步优化,更加侧重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保证各方面的税率没有太大的波动,人民投资不会有较大的变动,有利于国家的财政预算和结算,有利于国家收支平衡。 总结: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防范实体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和乏力,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棘手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日期: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金融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潘再见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独立性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三元悖论、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独立性、资产选择行为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开放;冲销干预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9-0011-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9.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增长进程中的通货膨胀控制:量化宽松、最优通胀率和宏观审慎政策研究”(13BJY1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检验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研究”(11YJC79063)。 收稿日期:2015-08-03 作者简介:潘再见(1982-),男,福建永春人,金融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一、三元悖论视野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主要是指一国经济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乃至完全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本国货币市场利率是否受到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和国际市场利率冲击[1],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2]。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根基可追溯至米德冲突(Meade,1951),其认为单独使用某项支出调整政策以实现内外均衡,会导致内外均衡目标产生冲突。Mudel(l 1963,1964)和Fleming(1962)构建M-F模型用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问题,指出一国在实施固定汇率时,若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将导致其不能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操作;但若实行资本管制,却会导致货币政策短期内有效,长期无效。Dornbusch(1976)将完美预期假设引入M-F 模型,构建了M-F-D模型。Krugman(1979)基于M-F-D 模型,总结出三元悖论(又称不可能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以及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至多实现其中两者。 三元悖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Obstfeld 和Rogof(f 1995,1996)认为,汇率制度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经济越开放,通货膨胀的跨国传导越明显。Obstfeld(2005)等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选择,认为三元悖论成立[3]。Axe(l 2012)等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东亚国家可以通过冲销干预,避免出现不可能三角,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但会导致金融部门扭曲;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冲销干预,货币政策不但可实现独立性,也不必以金融部门扭曲为代价。但是,由于中央银行面临大量的冲销成本、外汇储备的估值损失,这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必然会受到影响[4]。Klein 和Shambaugh (2013)认为,可采取中间措施以应对挑战,以应对三元悖论的困境,如针对性资本管制、有限的浮动汇率制度。针对性的资本管制或浮动汇率有利于一国实

美国货币政策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概述 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服务于本国经济,美联储深刻理解美国资产泡沫是美国多年扩张的货币造成的,主观上希望泡沫永远不会破裂,另一方面通过微调美国经济、消化历史包袱。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努力达到兼顾“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经历了数次的金融危机,而因为1907年一个特别严重危机,191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建立起了联邦储备银行。今天,美联储的金融体系更广泛,而不仅仅是在确保其金融稳定上。 为了解决银行挤兑问题,为美国担任中央银行,在私人利益之间和政府集中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银行,为了监督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美国联邦储备局召开会议。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信贷权利要管理国家的货币供给。 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有时是相互冲突的,目标的管理该国的货币供应量实现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的价格,包括预防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温和长期利率为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遏制了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市场为美国政府和外国官方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以存款机构,在经营国家的支付系统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为方便各地区的交流付款以应付当地的流动资金需求为了加强美国在世界经济地位。 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货币政策理论

一、简述题 1、简述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由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主要包括四个要素:①规定货币币材②确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收入理论。 3、简述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4、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简述费雪方程式。 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剑桥方程式。 7、简述维克赛尔的累积循环理论 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由瑞典学派创始人威克塞尔提出。他认为,自然利率是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相一致时,从而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是指从银行的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来说明物价的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和经济周期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威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威克塞尔所描述的累积过程不是关于产量和就业的累积过程,而是价格水平的累积过程。这是因为,他是在充分就业假定下进行分析的。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的要点是: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其价格水平将上涨,而且是累积性地上涨;反之,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下降,并且是累积性地下降。假定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导致增加投资、增加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要素价格和收

货币政策理论综述

货币政策理论发展综述 胡海1302305003 摘要:上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为标志,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诞生了。五、六十年代,在凯恩斯提出的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继承发展及其与货币学派的激烈论战,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并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货币政策理论体系。七八十年代,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规范的优劣和改进方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派经济理论的相互融合,如何做到“单一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最佳结合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的一般结论是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关键词:货币政策理论综述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理论是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操作工具、中介指标、作用、传导机制、操作规则以及有效性等方面的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是各种货币理论。 1 金本位制及其以前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情况 1.1金本位制以前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情况 “通货论争”。 通货主义者认为,发行银行券必须有十足的黄金做准备,银行券对黄金贴水的原因在于发行数量过多和停止兑现。 银行主义者认为,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的基础上发行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兑现也不会过多;银行券的发行不一定有十足的黄金准备,也不必在银行券和金准备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 1.2金本位时期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发展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理论方面,这一时期的主导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后来被称为传统经济学)。 在货币理论方面,一方面,萨伊的货币面纱论受到人们的信奉和推崇,其核心思想是“货币是中性的”,认为货币仅仅是实体经济的一层“面纱”,它完全不影响实际的变量:投资、产出、就业。另一方面,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向处于主导地位的货币面纱论提出挑战。 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威克塞尔在累积过程理论中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的理论。二是“休谟机制”及对休谟机制的批判。 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2.1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理论,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短文

【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5)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2)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3)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4549434.html,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作者:韩承益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1期 摘要:美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多数国家都会受到来自于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中国作为开放经济的一员,也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文献,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开放经济 一、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基础 结合众多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开放经济理论(Open Economy Theories)。对于描述开放经济的模型,其中最为主流的就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Mundell,1968;Fleming,1962),也称为IS-LM-BP 模型。与封闭经济IS-LM模型相比,它引入了名义汇率、利率和产出之间的短期关系,得出 一个经济体在固定汇率制度和完全资本流动性下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也被称为“不协调一致的三位一体”(inconsistent trinity)或“不可能存在的三位一体”(impossible trinity)。为了解释汇率的高方差,Dornbusch (1976)提出了他的“overshooting model”,假设对汇率的预期是理性的而不是静态的。Mundell-Fleming-Dornbusch (MFD)的工作为这一领 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是开放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早期成果。然而, MFD模型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资本账户是利率水平的函数让人难以信服;第二,外部平衡的定义受到质疑,它忽视了外部平衡在实现可持续消费和投资道路方面的作用(Obstfeld, 2001)。这些缺陷使得MFD模型无法弥合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分析动态变化时需要采取新的方法。 国际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的另一个分支是对经常账户的跨期处理(intertemporal approaches to the current account)。Buiter (1981)和许多其他学者发展了这种方法,其中经常账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借贷,储蓄和投资代表了最佳的前瞻性决策,凯恩斯模型中通常忽略的外国利息支付也包括在内。其中心思想是,任何时候的贸易赤字都被视为反映了消费机会的跨时期转移。消费者在不景气的时候借来钱,在好的时候借出钱,以实现消费平稳;因此,一个国家在好(坏)时期生产(消费)更多,消费(生产)更少,导致经常账户盈余(赤字)。这种基于微观的观点区分了长期冲击和临时冲击的影响,为思考重要和相互关联的政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Obstfeld和Rogoff (1995)构建了国际宏观经济模型的现代方法,即新的开放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在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中国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此背景之下,尽管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中央银行 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趋松。 从 1996 年 5 月到 1999 年 6 月,人民银行曾经 7 次下调利率,1 年期 存款利率从 1996 年 4 月的 1098 下降到 1999 年的 225, 同期 1 年期贷款利 率从 1206 下降到 585。 同时,国务院决定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开始,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征 收个人所得税,这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按照利息税税率 20 计算,居民从 1 年期存款中获得的利率就只有 18。 一、我们的利率政策究竟能走多远 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次降息出现在 2002 年 2 月 1 年期存款利率从 225 降为 198, 1 年期贷款利率从 585 降为 531, 准备金存款利率从 207 下调到 189,20 天、3 个月、6 个月和 1 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从 324 下调到 27、 从 351 下调到 297、从 369 下调到 315、从 378 下调到 324。 由此,我们可以把始于 1996 年 5 月以来的货币政策视为降息周期。 第八次降息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做出的。 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此次降息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物价

连续数月下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减轻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降 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促进生产经营发展。 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存贷款利率差异缩 小,以鼓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但是,中央银行的第八次降息政策对分流储蓄,刺激投资的作用仍然 有限。 中央银行从 2002 年 2 月 21 日开始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其利差以后,3 月份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增长率下降到只有 142,而贷款同比增长率则上升 为 135,同比增长率差突然从 2 月份的 44 下降到 3 月份的 07。 然而自此之后,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很快回升,在大约 4 的 水平波动, 而不是维持在一个大大低于 2002 年 2 月同比增长率差的水平。 这充分显示,第八次利率下调已经很难促使商业银行资金更多地实现 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事实上,始于 1996 年 5 月的降息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宏观经济对 利率下降的反应迟缓而微弱。 可以断言,如果我国利率在现有水平之上继续降息,结果迟早会出现 流动性陷阱。 因此,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利率的空间非常有限,利率政策实际已经基 本走到尽头。 图1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中心。 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我们不能不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松。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述评

李芳、唐文进:“新共识”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述评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述评 李芳 唐文进* 摘 要:“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出现大量经典文献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在“新共识”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和增长具有破坏性作用,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利率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汇率渠道、货币渠道、窄的信贷渠道和宽的信贷渠道六个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实现它的最终目标。“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政策主张上甚至“恢复”了货币主义。 关键词:“新共识”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理论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New Consensus” Macroeconomics )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出现大量经典文献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思想的“新共识”,它源于新凯恩斯主义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凯恩斯主义。在“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财政政策的作用下降,货币政策的作用提升,货币政策的重点是盯住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利率,这样的政策主张也被称作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共识”。 一、“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劳伦斯·梅耶(Laurence Meyer ),英国剑桥大学的Philip Arestis 和丽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 )的Malcolm Sawyer ,同时也包括西班牙Pompe u Fabra 大学(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的R. Clarida ,J. Gali 和美国纽约大学的M. Gertler 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的B. T. McCallum 等。“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理论基础可以用由三个方程组成的模型表示如下: (1)()()()[]11312110s p E R a Y E a Y a a Y t t t g t g t g t +--++=++- (2)()()()1..32213121=++++=+-b b t s s p E b p b Y b p t t t g t t (3)()()132111--++-+++=t T t g t t t e t R c p p c Y c p E r R 其中,Y g 是产出缺口,R 是名义利率,p 是通胀率,p T 是目标通胀率,r e 是均衡的实际利率,即当方程(2)中的产出缺口为0、通货膨胀率为常数时的利率,s i (i=1,2)代表随机冲击。方程(3)不包含随机冲击,表示没有随机错误的货币政策运行。方程中需求和供给冲击通过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和Philips 曲线中的随机冲击两条路径被包含在其中。三个方程中有三个未知数:产出,利率和通货膨胀。 方程(1)是总需求方程,其中产出缺口由过去的产出缺口、预期的产出缺口和实际利率决定。 * 李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讲师,在读经济学博士;唐文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与投资,兴趣集中在消费视角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突发事件等两大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