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发酵、发芽法
中医药炮制十七法

中医药炮制十七法中医药炮制十七法是中药炮制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中药炮制的十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1. 纯净处理法:包括挑拣、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用于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2. 切制处理法:将药材切成适宜的形状,以利于煎煮和提取有效成分。
3. 炒法:将药材放在锅中加热炒制,以改变其性能和功效。
4.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如蜂蜜、酒、醋等)混合后加热处理,以增强其药效。
5. 煅法:将药材放在火上直接或间接煅烧,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6. 煨法:将药材用湿纸或湿布包裹后,放在火灰中加热煨制,以减少药物的烈性。
7. 烘焙法:将药材放在烘箱或火炉上烘干或烤熟,以利于保存和使用。
8. 蒸法:将药材用水蒸气蒸煮,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9. 煮法:将药材放在水中煮制,以提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毒性。
10. 焯法:将药材在开水中短暂浸泡或煮沸,以去除杂质或降低药物的寒性。
11. 淬法:将煅烧后的药材迅速放入冷水中,以增加其酥脆性和脆性。
12. 制霜法:将含有油脂的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白霜状物质。
13. 发芽法:将种子类药材发芽后使用,以增加药效。
14. 发酵法:将药材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15. 制曲法:将药材与麦麸等混合后制成曲,以利于发酵和药效的发挥。
16. 提净法:用适当的溶剂将药材中的杂质提取出来,以提高药材的纯度。
17. 水飞法:将药材细粉放在水中搅拌,使其悬浮在水面上,然后倾去上清液,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这些炮制方法是中医药炮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能、功效和毒性,从而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炮制方法的选择和操作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炮制目的和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考虑。
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制霜、煨、提提净、水飞、其他制法总结精选文档

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制霜、煨、提提净、水飞、其他制法总结精选文档其他目的制法复制法1.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2.增强疗效发酵法具有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
发芽法方法注意事项代表药物特点一般将净选后的药物生半夏生半夏置一定容器内,加人一清半夏种或数种辅料,按工艺每100kg白矾20kg程序,或浸、泡、漂,姜半夏或蒸、煮,或数法共用。
每l00kg生姜反复炮制达到规定的25kg白矾12.5kg。
质量要求为度。
法半夏每l00kg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1.原料在发酵六神曲六神曲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前应进行杀菌、100kg面粉,用杏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杀虫处理,以免仁、赤小豆各4kg,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杂菌感染,影响鲜青蒿、鲜辣蓼、鲜发酵法。
发酵质量。
苍耳草各7kg。
主要条件:2.发酵过程须1.菌种一次完成,不中炒神曲培养基断,不停顿。
每100kg神曲,用麦2.。
麸10kg。
温度:3.30374.湿度:7080%。
XXX值47.6,在有焦神曲充足的氧或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
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1.温18麦芽麦芽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25,含水量炒麦芽使萌发幼芽的方法控制在42焦麦芽-45为宜。
2.发芽率在85以上。
3.适当避光并选择有充足氧气、通风良好的场地或容器进行发芽。
制霜法煨法1降低毒性,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去油制霜巴豆缓和药性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渗析制霜2降低副作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升华制霜用。
的方法称为制霜法。
煎煮制霜3、纯净药物4、制造新药,增强疗效除去药物中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肉豆蔻麦麸煨部分挥发性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肉豆蔻:麦麸及刺激性成中,或将药物直接置于=100:40分,从而降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滑石粉煨副作用或缓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肉豆蔻:滑石粉和药性,增强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100:50疗效。
油质面裹煨肉豆蔻:面粉=100:501.使药物纯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芒硝(NaSO4?10H2O)净,提高疗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朴硝:萝卜l00:提净法效。
中药学:中药炮制的方法——其他制法

除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 瓜霜。
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考试,大站收集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 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法。如神曲、淡豆豉。
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 大豆
[整理]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小抄).
![[整理]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小抄).](https://img.taocdn.com/s3/m/bdeb3e393c1ec5da51e27055.png)
-------------------------- “炒炭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菊花、侧柏叶、荆芥之类。
败片: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包括连刀片,掉片与炸心片,皱纹片.变色:药物的固有颜色发生了变化,或变为其它颜色,或失去原来颜色。
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称为燀法。
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问,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炒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煅淬法:将药物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
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
对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方法。
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称为发芽法。
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法 烘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称为烘焙法。
火候:指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内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
火力:指火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
有文火,中火,武火等加辅料炒法: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
净选加工: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发酵、发芽法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发酵、发芽法第一节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
目的:①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六神曲、淡豆豉】 ;②增强疗效【半夏曲】发酵品的质量要求:①气味要芳香无霉味、酸败味;②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有斑点为佳。
黑色质差。
发酵条件:菌种培养基温度(30℃~37℃最佳相对湿度(70%~80%为宜)\pH 4 ~有充足氧或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①原料在发酵前应进行杀菌、杀虫的处理,以免杂菌影响发酵质量;②发酵过程必须一次完成,不能中断,或中途停顿。
③温度和湿度对发酵的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过低或过分干燥,发酵速度会慢甚至不能发酵,而温度过高则能杀死霉菌,不能发酵。
第二节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古代称为“蘖法”。
目的:改变原有的性能,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方法:①选择新鲜、粒大、饱满、无病虫害、色泽鲜艳的种子或果实;②用清水适度浸泡后,置适当地方湿物盖严,每日喷淋清水2~3 次保持湿润 ;③待幼芽长出0.2 ~1cm左右时,取出干燥。
注意事项①发芽温度以18℃~ 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②种子浸泡时间应依气侯、环境而定,一般春秋季宜浸泡 4~6h,冬季 8h,夏季 4h;③选用新鲜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在发芽前应先测定发芽率,要求发芽率在 85%以上 ;④适当避光并选择有充足氧气、通风良好的场地或容器进行发芽;⑤不能把先长的须根误认为是芽。
注意以芽长 0.2 ~1cm为标准,发芽过长则影响药效 ;⑥在发芽过程中,要勤加检查、淋水,以保持所需湿度,并防止发热霉烂。
【麦芽】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生用消食和胃,疏肝通乳 ; ~炒后行气、消食、回乳 ; ~炒焦后消食化积、止泻作用更强。
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拆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2、炙法:将选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人药物组织4、相畏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生姜制半夏5、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6、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7、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8、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9、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
10、泛油即走油,指药物中所含的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在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质地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1、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例如盐水制知母12、炒炭存性:是指药物炒炭时,走部分炭化,但应保存部份药物固有气味,不能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13、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14、对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方法。
15煨法: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16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17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问,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18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19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第十四章-中药发酵、发芽

[炮制作用]
▪ 生品——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用于消化不良,
乳汁不通,乳癖。
▪ 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
回乳之功。小儿乳积不消;脾胃不和,饮食积滞。
▪ 焦麦芽——增强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可用于
食积腹泻。如三仙散。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思考题
▪ 1.发芽、发酵操作方法?
麦芽 ▪ [处方用名] 麦芽、大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 [来 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uden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黄、炒焦等炮制方法
。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炮制方法]
▪ 1.麦芽——净大麦,清水浸泡6-7成透,捞出,置能
五、注意事项
▪ 1.原料的处理
▪ 2.温度与湿度
▪ 3.发酵过程一次完成,不中断,不停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六神曲
▪ [处方用名] 六神曲、神曲、六曲、焦神、煨神曲、麸炒六曲、 炒六曲、焦六曲、酒神曲。
▪ [来源] 本品为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
蓼等药加入面粉(或麦麸)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黄、麸炒、炒焦等炮制方法。
,有焦香气,取出,摊开放凉。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炮制作用]
▪ 生品——开胃健脾,并有发散作用,可用于感冒食
滞。
▪ 炒神曲——增强健脾开胃作用,发散作用减弱。
▪ 麸炒——以醒脾和胃为主,并有甘香气。用于食积
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
▪ 焦神曲——消食力强,可用于食积腹泻。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中药炮制技术 发酵发芽法发酵法发芽法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的重要性
确保药物安全
中药炮制能够降低药物毒性, 提高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
提高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能够改变药物成分, 提高药物疗效,使药物更好地 发挥治疗作用。
便于制剂和贮藏
中药炮制能够使药材易于粉碎 、混合、提取等操作,便于制 剂和贮藏,同时还能延长药物 保质期。
保证药品质量
中药炮制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 和质量标准,确保药品质量的
活性的物质,用于食品、饲料等领域。
03
发酵3
挑选药材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药 材,确保药材质量。
清洗药材
将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泥 沙和其他杂质。
切制处理
根据需要将药材切制成适 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 发酵和发芽。
发酵阶段
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切制好的药材放入适当 的容器中,控制温度和湿 度,使药材发酵。
定期翻动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 翻动药材,以便更好地发 酵。
观察变化
注意观察药材的变化,如 出现异味或霉变等情况应 及时处理。
发芽阶段
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发酵好的药材放置在适宜的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促进其发芽。
定期喷水
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定期喷水, 保持药材湿润。
观察生长情况
注意观察药材的生长情况,如出 现生长过快或过慢等情况应及时
05
中药炮制技术中的发酵 发芽法实例分析
实例一:黄芩的发酵发芽法炮制
总结词
黄芩发酵发芽法炮制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湿热泄泻 、肺热咳嗽等症。
详细描述
黄芩的发酵发芽法炮制过程包括将黄芩洗净、晾干,加入适量清水浸泡,待其 发酵后取出晾干,再经过切片、晒干等工序即可。这种炮制方法能够增强黄芩 的药效,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曲
炮制品名
炮制方法
炒神曲
取麦麸皮均匀撒于热锅内,待烟起,将神曲 倒入,快速翻炒至神曲表面呈棕黄色,取出, 筛去麸皮,放凉;或用清炒法,炒至棕黄色。 每100kg神曲,用麦麸10kg。
焦神曲
将神曲块投入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 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内部微黄色,有焦香气 时,取出,摊开放凉。
【炮制作用】
【炮制作用】
具有解表、除烦、宣发法郁热的功能。用 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或胸中烦 闷,虚烦不眠。
【炮制研究】
1.对化学成分的研究 纯种发酵的淡豆豉中的异黄酮含量明显高 于自然发酵。 炮制后大豆苷、染料木苷含量降低,大豆 苷元、染料木素含量升高; 炮制后苷类成分含量降低,苷元类成分含 量升高。
2.对药理作用的研究 (1)调节血脂 (2)抗动脉硬化 (3)降糖作用
(4)抗肿瘤作用
建 神 曲
【处方用名】建神 曲 建曲 炒建神 曲 焦建神 【来源】本品为面 粉、麸皮与藿香、 青蒿等中药混合 后,经发酵而制 成的曲剂。
【炮制方法】
炮制品名 炮制方法 取藿香6kg,青蒿6.5kg,辣蓼草6.5kg,苍耳草 6.5kg,苦杏仁4kg,赤小豆4kg,炒麦芽9kg,炒 谷芽9kg,炒山楂9kg,陈皮6kg,紫苏6kg,香附 6kg,苍术6kg,炒枳壳3kg,槟榔3kg,薄荷3kg, 厚朴3kg,木香3kg,白芷3kg,官桂1.5kg,甘草 1.5kg,面粉10.5kg,生麸皮21kg。各药共研细粉 与生麸皮混匀,再将面粉制成稀糊,趁热与上述 混合各药揉合制成软材,压成块状,发酵,取出, 干燥。
第十三章
发酵、发芽法
第一节 发 酵 法 一、定义
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 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
二、发酵的主要目的
1.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 用药品种 。 如六神曲、淡豆豉等。 2.增强疗效 。 如半夏曲。
三、发酵的操作方法
炮制品名 炮制作用 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感冒食滞, 生六神曲 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 常与山楂、紫苏、藿 香同用。 用于食积不化,脘腹 具有甘香气,以醒脾和胃 炒神曲 胀满,不思饮食,肠 为主。 鸣泄泻。 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 用于时暑暴泻及饮食 焦神曲 泄泻为主。 所伤。
【炮制研究】
六神曲含有挥发油、消化酶、维生素等, 神曲的药效与其发酵所产生的消化酶、维 生素等有关。
建神曲
取净建曲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表 炒建神曲 面呈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焦建神曲
取净建曲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炒至表 面呈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成品性状】
半夏曲
麸炒半夏曲
【炮制作用】
炮制品名 炮制作用与临床应用 经发酵制成曲剂后,可增强健 脾温胃、燥湿化痰的功能。以化 痰止咳、消食积为主,可用于咳 嗽痰多,胸脘痞满,饮食不消, 苔腻呕恶。 经麸炒后,产生焦香气,健胃 消食的作用增强。
半夏曲
麸炒半夏曲
淡 豆 豉
【处方用名】淡豆豉 豆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 物黑大豆Glycine max (L.)Merr.黑 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 工品。
【炮制方法】
炮制品名 炮制方法
取法半夏、赤小豆、苦杏仁共碾细粉, 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鲜青蒿、鲜辣蓼、 鲜苍耳草之煎出液,搅拌均匀,堆置发酵, 半夏曲 压成片状,切成小块,晒干。 每100kg 法半夏,用赤小豆30kg,苦杏仁30kg,面 粉400kg,鲜青蒿30kg,鲜辣蓼30kg,鲜 苍耳草30kg。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用中火加热,待 冒浓烟时加入半夏曲,迅速拌炒至表面呈 麸炒半夏曲 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晾凉。 每 100kg半夏曲,用麸皮10kg。
• 常用的方法有药料与面粉混合发酵,如六 神曲、建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等。 • 另一类方法是直接用药料进行发酵,如淡 豆豉、百药煎等。
主要条件如下:
(一)菌种 (二)培养基(营养物质) (三)温度 (四)湿度 (五)其他方面
四、注意事项
1.原料在发酵前应进行杀菌、杀虫处理,以免 杂菌感染,影响发酵质量。 2.发酵过程须一次完成,不中断,不停顿。 3.温度和湿度对发酵的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过 低或过分干燥,发酵速度慢甚至不能进行,
【炮制方法】
• 取黑大豆洗净,另取桑叶、青蒿加水煎煮,滤过, 将煎汁拌入净黑大豆中,待汤液被吸尽后,置蒸 制容器内蒸透,取出,稍凉,再置容器内,用煎 过汁的桑叶、青蒿药渣覆盖,在温度25℃~28℃ , 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闷至发酵,长满黄衣时, 取出,去药渣,加适量水搅拌、捞出,置容器内, 保持温度50℃~60℃,闷15天~20天,充分发酵, 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淡豆豉。 • 每100kg黑大豆,用桑叶、青蒿各7 kg~10kg。
六神曲采用麸炒、炒焦等炮制品入药,易 造成消化酶活力的破坏,对六神曲生品的 高温炒制实际是起杀菌作用;
神曲的炮制品均能较好的促进胃的分泌功 能,增强胃肠的推动功能。
半 夏 曲
【处方用名】半夏曲 炒 半夏曲 【来源】本品为法半夏、 赤小豆、苦杏仁和鲜青 蒿、鲜辣蓼、鲜苍耳草 与面粉经加工发酵炮制 而成的曲剂。
而温度过高则能杀死霉菌和酶,使发酵停止。
六 神 曲
【处方用名】六神曲 神 曲 六曲 炒六曲 焦 神曲 煨神曲 【来源】本品为苦杏仁、 赤小豆、鲜青蒿、鲜苍 耳草、鲜辣蓼等药加入 面粉(或 炮制方法 取杏仁、赤小豆碾成粉末,与面粉及麦麸混匀, 加入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药汁,揉搓成捏 之成团,掷之既散的粗颗粒状软材,置模具中压 制成扁平方块(33cm×20cm×6.6cm),用鲜苘麻叶 包严,放入箱内,按品字形堆放,上面覆盖鲜青 蒿。品温应控制逐步上升而后下降,第一天、第 二天约30℃左右,第三天、第四天约40℃左右, 第五天、第六天约45℃左右。共经过4天~6天才 能发酵,待药面生出黄白色霉衣时取出,除去苘 麻叶,切成2.5cm见方的小块,干燥。 每100kg面粉,用杏仁、赤小豆各4kg、鲜青蒿、 鲜辣寥、鲜苍耳草各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