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_记金华的双龙洞_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5张PPT)

奇
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 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 不比作什么,也 很值得观赏。
强调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形态万千,色 彩各异,值得欣赏。
避水金针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以 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设问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 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设问,具体说明了小船之小。“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以船的小来突出表现孔隙的小。
游双龙洞——浙江金华
山——盘曲而上
沿途
花——显得精神 树——或浓或淡
一片明艳
溪流——时而……
记
时而……
金 外洞 很宽 很大 仿佛大会堂
华
的 双
孔隙
龙
两人并排仰卧 挤压 撞破 擦伤
窄小难行
洞 內洞 黄龙 青龙
值得观赏
出洞
石钟乳 石笋
欲洞 览中 泉有 源洞 卧洞 小中 船泉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 什么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 映山红 • 沙土 • 油桐 • 新绿 • 溪流
品析感悟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 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 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欣赏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 ,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 眼前一片明艳。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24张PPT)

叶圣陶不仅在文学上造就很高,在教 育上也有重要贡献。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看看作者 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 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
课堂练习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浙.江(zhé z√hè) 盘曲.(√qū qǔ) 一簇.(zú c√ù) 石钟乳.(r√ǔ lǔ)
选词填空。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明艳)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明丽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鲜艳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 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 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孔 隙的窄小。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表达 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景色明艳
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形美、声美
反义词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
子。
宽
窄
缓
急
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 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洞内: 黑、奇、大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看看作者 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 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
课堂练习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浙.江(zhé z√hè) 盘曲.(√qū qǔ) 一簇.(zú c√ù) 石钟乳.(r√ǔ lǔ)
选词填空。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明艳)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明丽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鲜艳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 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 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孔 隙的窄小。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表达 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景色明艳
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形美、声美
反义词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
子。
宽
窄
缓
急
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 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洞内: 黑、奇、大
3记金华的双龙洞(完美版)PPT课件

18
19
海龟探险 擎天柱
五彩图 小桥流水 20
21
22
23
避水金针
24
25
黄 龙
青龙
26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27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2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0
11
六安市长安小学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12
13
14
15
外洞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 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 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 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 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 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
船。
8
六安市长安小学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 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 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9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
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10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9
海龟探险 擎天柱
五彩图 小桥流水 20
21
22
23
避水金针
24
25
黄 龙
青龙
26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27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2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0
11
六安市长安小学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12
13
14
15
外洞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 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 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 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 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 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
船。
8
六安市长安小学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 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 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9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
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10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精美课件(共74张PPT)

wān yán
蜿蜒 石钟乳 石笋
上源
浙 簇
臀 漆
蜒 蜿
浙罗杜 鹃窄 郁肩臀 移 额陆 乳笋端源
根据汉字结构,将上面的生字分类。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罗 窄 浙杜鹃 肩 臀 笋 郁 移额
陆 乳端 源
窄 zhǎi
结构: 上下 部首: 穴
书写指导: 上部短撇与点要协调;下部三横 间距均匀,长短有变化。
眺望( 瞭望 )
乐趣( 趣味 )
2. 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 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山__路__→ 半__山__腰__→_山__顶__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
景的。
3. 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 __峨__眉__山____、_大__渡__河___,北面的_乐_山_城, 南面的_马__路___。
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 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参考答案:描写由外洞进内洞的是课 文的第5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 从4个方面表现了孔隙的狭小,一是进入 孔隙的工具是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二是船独特的进出方式,即“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 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 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三是低得不能再 低的仰卧姿势;
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 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 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写出了内洞的哪些特点? 黑 大
内洞的景色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 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 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写出观赏顺序。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蜿蜒 石钟乳 石笋
上源
浙 簇
臀 漆
蜒 蜿
浙罗杜 鹃窄 郁肩臀 移 额陆 乳笋端源
根据汉字结构,将上面的生字分类。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罗 窄 浙杜鹃 肩 臀 笋 郁 移额
陆 乳端 源
窄 zhǎi
结构: 上下 部首: 穴
书写指导: 上部短撇与点要协调;下部三横 间距均匀,长短有变化。
眺望( 瞭望 )
乐趣( 趣味 )
2. 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 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山__路__→ 半__山__腰__→_山__顶__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
景的。
3. 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 __峨__眉__山____、_大__渡__河___,北面的_乐_山_城, 南面的_马__路___。
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 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参考答案:描写由外洞进内洞的是课 文的第5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 从4个方面表现了孔隙的狭小,一是进入 孔隙的工具是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二是船独特的进出方式,即“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 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 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三是低得不能再 低的仰卧姿势;
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 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 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写出了内洞的哪些特点? 黑 大
内洞的景色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 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 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写出观赏顺序。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共34张PPT)(1)

溪声缓
溪声急
读出溪流的欢快、喜悦之情,以及作者愉快的心情。
请你总结路上景物的特点吧!
路上
风景艳丽 溪流欢唱
品读完这些句子后,一起来总结:作 者是怎样把一路上的景物写清楚的呢?
按照游览的顺序
抓住景物特点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精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四到第七自然段, 想想作者游览了哪里,这些地方有 什么特点。
孔隙
内洞 (黑、奇、大)
(狭小)
出洞
主题概括
课文按__游__览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 作者去__金__华__的__双_龙__洞___所看到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对___祖_国__山__川__的__热__爱____,以及对 __大__自__然__的__热__爱___。
拓展提升
我国溶洞小览
桂林XXX岩溶洞
“挤压”“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是作者的感受,说明孔隙极度窄小,乘船 过去不容易。
内洞
黑
内洞一团黝黑,什么 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 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 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 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内洞 奇:有双龙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 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 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 点儿像。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记金华的双龙洞
复习导入
初读感受
精读感悟
拓展提升
复习导入
回顾: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 他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初读感受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思考: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 些景物?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 慢慢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 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 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好像没有见 过。粉红色的山,……。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文电子课件

参考答案: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出洞
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 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思路点拨:这篇课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述 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游览的过程是:路 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其中第5自然段写外洞——孔隙——内洞。
参考答案: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 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 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 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 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 使人对孔隙的矮和窄有了切身的体会。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 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 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 时的感觉,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后作业
1. 把课文中描写内洞的句子抄下来。
2. 回忆自己游览过的某处景点,按合理 的顺序写出来。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 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 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 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 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 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 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
z
浙 簇兀 臀
cù wù
漆蜿 蜒
qī wān yán
会写字
浙 罗杜 鹃 窄郁肩 臀 移额 陆 乳 笋端源
多音字
_z_____( 转动 )
转 —z——( 转弯 )
他围着院子走了一转( z ),终于在 转( z )弯处找到了丢失的钥匙。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3张PPT)

我们课本中出现过叶圣陶的作 品有:《爬山虎的脚》、《荷花》。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记金华的 双龙洞?
“记” 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 游览胜地,固而本文是一篇游记。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 的文章或著作,一般是按 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也叫移步换景。
2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 脚步前往金华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 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 子,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想到溶洞里 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下节课老师将 带大家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31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积累摘抄本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
感谢观看
juān yù tún
鹃郁臀
注意观察“月” 的位置和书写
jiān
肩
zhè
浙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浙江卫视有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思考: 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快速默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
首先当然是蜿蜒 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 青龙。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 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 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 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 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子,可容千人 品茶避暑。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我会认
zhè
浙江
qī
漆黑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记金华的 双龙洞?
“记” 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 游览胜地,固而本文是一篇游记。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 的文章或著作,一般是按 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也叫移步换景。
2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 脚步前往金华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 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 子,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想到溶洞里 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下节课老师将 带大家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31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积累摘抄本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
感谢观看
juān yù tún
鹃郁臀
注意观察“月” 的位置和书写
jiān
肩
zhè
浙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浙江卫视有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思考: 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快速默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
首先当然是蜿蜒 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 青龙。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 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 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 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 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子,可容千人 品茶避暑。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我会认
zhè
浙江
qī
漆黑
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完美版)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 物〕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内看洞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
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教导洞内的景物。首先固然是曲折 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教导看,有 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 据外形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 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 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五彩图 小桥流水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 洞大得多,或许有十来进房子那 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声音轻轻的。
金华城→罗甸→双龙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石洞 至 内洞 至 孔隙 至 外洞 至 洞口 至 山下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新绿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 ,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 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 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鲜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Βιβλιοθήκη 金华双龙洞简介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 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 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 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 。外洞宽阔,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 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 ,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 物〕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内看洞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
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教导洞内的景物。首先固然是曲折 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教导看,有 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 据外形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 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 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五彩图 小桥流水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 洞大得多,或许有十来进房子那 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声音轻轻的。
金华城→罗甸→双龙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石洞 至 内洞 至 孔隙 至 外洞 至 洞口 至 山下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新绿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 ,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 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 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鲜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Βιβλιοθήκη 金华双龙洞简介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 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 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 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 。外洞宽阔,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 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 ,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点解说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要 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 先分小组设计“外洞”“孔隙”“内洞” 处的解说词,再轮流担当导游。
谢 谢 观 看!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 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 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 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 浓了。“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 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 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 片明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外洞,孔隙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低矮 内洞:黑暗、宽广、奇异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思考: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 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儿像”,到 底像不像?
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 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 “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 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 以作者说“有点儿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
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 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 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 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 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 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 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 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 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 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 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 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的颜色?“明艳”是什么意思,作 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从这段中 你知道些什么。
时间:4月14日 地点:浙江金华 事件:游北山的双龙洞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 些景物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 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 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人教部编版 记金华 的双龙 洞精品 课件4